养生健康

艾灸出水泡是否继续灸 排病反应

艾灸出水泡是否继续灸 排病反应

有的人艾灸后出水泡属于排病反应,人体病邪之气较重,出水泡也可能是机体正气恢复,祛除病邪的过程,这种出水泡利于疾病痊愈。

艾灸后为什么会皮肤痒

最近经常听到一些人说,做完艾灸后就会出现皮肤瘙痒,有些甚至红肿,出水泡。出现这些症状后,就会疑虑到底还要不要继续艾灸呢?这是不是艾灸后遗症呢?今天艾大夫就给大家说说艾灸后皮肤痒的原因。

艾灸后皮肤出现疹子,并且瘙痒难忍、心烦气闷等症状,在中医学角度来说都是由于体内不同内脏部位的湿邪、寒邪、风邪作怪造成。例如荨麻疹是脾虚之后湿邪堆积无力运化,与肝火化风之风邪狼狈为奸,行入血液,发作时不定位成片发作……其他所有西医说各种不同症状的皮疹、斑疹、丘疹、带状疱疹……都是湿邪为主的风邪、寒邪团伙,流窜搞破坏导致各种皮肤病。

艾灸之后,艾灸之阳气的渗透作用,由于肝、脾、肾之阳气得到有效补充和恢复,功能加强,排毒和自愈能力加强。与病邪有了抗争的势力,使得病邪被赶出内脏、血液、和其他组织器官而走入皮肤,正在排出的时候,皮肤上会出现各种不同症状的疹子,这就是中医的排毒、排病反应。类似西医所说的皮疹,有的瘙痒难忍,有的疼痛难受,有的流黄水,有的干燥起皮……越是瘙痒,说明毒气越重越深,对内脏、血液、器官损害越严重。病邪能深入到这种地步,也可以判断病邪进入已久,可称之为“年深固疾”之病。而往往此类患者还比较急躁,既然“年深固疾”,那就要给艾灸一段时间,给身体排毒一段时间,着急不得。

皮肤作用之一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体内有任何病邪,人体自己先要通过皮肤排出,能排到皮肤的毒素,看着多么可怕,那已经是没有威胁了。中医讲:“任何疾病的发生,都先受制于内而后发于外”。只要能发出来,此病一定能痊愈,这就要看患者能否给病邪排出的机会。能否坚持到病邪完全排出。

一般的人这种症状几天后会自行消失,所以不用采取措施,可以继续艾灸。如果是痒得太厉害,一周还没有消失,也不排除是对艾灸过敏,那样的话你就不适合做艾灸了,这种过敏体质的人很少见,大部分都是因为排毒反应。

艾灸后起水泡是正常的吗

施灸过量

艾灸时间太长,灸量过头,对皮肤的刺激增强,就容易引起水泡,这种情况是不正常的,应该减少施灸的次数或缩短单次的艾灸时间。

排病反应

出现水泡也可能是疾病邪气较重,发水泡是机体正气恢复、祛邪除病的过程,所以这种水泡的出现有利于疾病的痊愈,这种艾灸后起水泡是正常的。

艾灸后出现8种反应代表什么

1.有麻感、穴位冒寒气

灸后膝盖处有向外冒风感或发麻感;还有艾灸命门穴或肚脐是涌泉穴发凉,属风邪外排或寒湿气外排现象。

2.红白相间斑点

如果灸后皮肤潮红不均匀,潮红中间夹杂大小不一的浅白色斑点,有的甚至白色多红色少!

这是由于局部经脉不通、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提示要继续进行艾灸治疗,直到灸处温热感增强,灸后皮肤白色斑点消失,出现均匀的潮红、汗出为一个疗程的充足剂量。

3.皮肤成片潮红、有水汽

在艾灸过程中,穴位周围皮肤还会出现成片的潮红,甚至有水汽,手摸起来有潮润的感觉(一般在用灸盒或灸罐施灸的情况下出现这种现象,艾灸悬灸较少出现这种反应),这种反应多是表明一次的灸量已经相对足够,可以停止本次施灸。

4.出现皮疹,发痒

如体内湿气较重,灸治过程中面部或身体上会出现小皮疹,并且发痒,这是体内湿气外排的表现。此种情况可继续施灸以观察,如皮疹自行消退则罢,不退或加重则可加灸曲池、合谷。

妇科问题严重的患者,施灸时就会在肚脐周围,腹股沟处出现这些症状。

5.穴位深处出现响动

有时在施灸过程中,特别是在施灸一定疗程之后,灸友会感觉在穴位深处有响动,这是达到一定灸量之后,搜索关注公众号学艾灸,长久积滞的经络得以疏通的表现。

久病和难治性疾病多在出现穴下深处有响动之后明显好转。

6.出现水泡

这点在刚开始艾灸,或者,开始试着加大灸量的灸友身上经常出现,原因主要有两种:

(1)施灸过量:表明这次艾灸时间太长了,灸量过头了,这种情况应该减少施灸的次数或缩短单次的艾灸时间。

(2)排病反应:出现水泡也可能是疾病邪气较重,发水泡是机体正气恢复、祛邪除病的过程,所以这种水泡的出现有利于疾病的痊愈。古人提出艾灸起效的标准是机体的反应,这个反应就是灸疮,所以古人将灸疮作为判断灸量和治疗效果的一个主要指标。

关于水泡的处理:若局部出现水泡,只要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果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毫针从下方刺破水泡,放出水液,然后用芝麻油调配艾草灰涂抹。

7.皮肤灼痛

(1)初灸时不适应:当然,也有些疾病在初灸时很痛,当灸至一会儿之后,局部皮肤适应了灸感,反而又不痛了。

(2)艾灸火力太大:当施灸时局部穴位皮肤灼痛,原因可能是艾灸火力较大,此时可减小灸火或增加灸材和皮肤之间的距离。

(3)选择的艾灸器具可能有问题。

(4)疾病本身症状就很痛:也有的疾病本身症状就很痛,在初灸时疼痛明显,当灸一定时间之后疼痛即减轻,这是疾病好转的表现。

如带状疱疹,疱疹本身症状皮肤灼痛,初灸时灼痛,当灸至一会儿之后灼痛减轻,当灼痛感减轻甚至不痛时表明一次施灸量充足,可以停止本次施灸。

8.艾灸的返病现象

部分顾客在初次施灸或施灸一定次数之后,有50%以上的人,但不是所以的人,会有病气加重,或者其它异常反应

比如在艾灸的时候出汗,或者灸后出汗,这种现象有可能会持续几天或更久,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排病反应。还有人艾灸过程中或艾灸后,流鼻涕,打喷嚏,这是体内寒气外排的表现。

艾灸后突然出现腹泻,是因为寒湿被集中到了胃肠,最后排出体外;典型的排病反应。腹泻后除了肠胃稍感不适外,身体没有任何不适。

经过几次艾灸,或一段时间的艾灸后,有的人会表现出肢体冰凉,这是寒气用艾灸后在体表的反应,有的是脏腑内的寒气表现在体表,这种反应在冬天和春天的季节更加严重,有这种反应的,说明身体严重阳虚,需要继续艾灸。

越是出现多次排病反应,就越证明病邪的顽固,也体现正气正在一点点积累。有排病反应很正常,没有也很正常,不要刻意追求排病的反应。

注意:哪些人不适合艾灸?

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下面,我们就具体去了解一下:

1.阴虚体质,阴虚体质的阴精不足,人容易火旺,睡眠差,不宜艾灸。

2.热性体质(口腔溃疡、脓包、怕热不怕冷、便秘等)人群。

3.面部或身体上的痤疮、急性湿疹、身发高热、局部皮肤破损的不能使用。

4.女性在怀孕和经期不能使用艾灸。

5.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忌灸。

6.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7.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8.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

9.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10.平日容易有皮肤过敏者,宜先少量试用,观察其反应,如有痒、肿、红、痛等现象时应禁用。

11.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

艾灸胃部后胃有点疼

艾灸胃部是让阳气不断的输入人体内,而艾灸胃部结束后,会有一些排病反应,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排病反应也有所不同,常见的有气胀、起水泡、局部红点等。

若艾灸胃部后胃有点疼,有可能是艾灸后造成的不适,情况轻微一段时间后好转的话,并没有什么大碍,若疼痛时间长疼痛加剧等,建议前往医院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用药治疗。

艾灸出水泡是湿气重吗 艾灸出水泡是否继续灸

不建议了。

艾灸出水泡了的话,就证明其艾灸的强度比较大,导致了局部肌肤受到了损伤,当肌肤已经受到了损伤,就不建议再继续艾灸了,以免将受损部位扩大化。

并且在停止艾灸之后,还要做相应的处理,处理水泡的话,注意局部的卫生,并且进行适当的消毒和包扎即可。

艾灸后放屁是不是排寒 艾灸肚子咕咕响还放屁

艾灸时有肚子咕咕响还放屁的情况,通常出现在初次艾灸肚脐时。

这表明艾灸的手法到位了,大多数人可以听到肚子有咕咕响的肠鸣声,还会不停的放屁,而且在艾灸后还会排出极臭的稀便,这也是艾灸排病反应的一种,是好的现象。

因此在艾灸时出现肚子咕咕响还放屁的现象,不要因为担心而停止,可以继续艾灸。

艾灸出水泡是烫伤吗

不一定。

如果你是因为悬灸或者温和灸,艾条离着皮肤“十里之远”,也收获一两个水泡,这便不能叫着烫伤(因为火没有直接烫到皮肤)。艾灸出水泡大多时候是因为排毒反应,湿气、寒气重,经络不通而造成的大的或小的水泡,是身体里病邪往外发的表现。

艾灸出水了是湿气还是汗

正常情况下来说,艾灸出水是局部皮肤排出的汗液,但如果患者患有内寒邪气,那么艾灸排出的汗液中会带有湿气,也就是在排汗的过程中排出人体寒湿邪气。

因为艾灸主要是通过艾柱燃烧时产生的烟雾热力。刺激人体穴位,从而调整人体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的。

艾灸出水泡是否继续灸 艾灸出水泡怎么处理

艾灸后出现水泡一般不需要处理,更不要刺破,等时间长了水泡会自动消失。

不注意挑破水泡,容易引起感染,出现化脓现象,这种情况下不要挑破表面疮皮,可以继续施灸,到一定时候,脓液会自动顶出疮皮,可以撒一点艾灸后的灰烬,来帮助止痛消炎。

艾灸出水泡是烫伤吗

不一定。

如果你是因为悬灸或者温和灸,艾条离着皮肤“十里之远”,也收获一两个水泡,这便不能叫着烫伤(因为火没有直接烫到皮肤)。艾灸出水泡大多时候是因为排毒反应,湿气、寒气重,经络不通而造成的大的或小的水泡,是身体里病邪往外发的表现。

如果你是因为悬灸或者温和灸,艾条离着皮肤“十里之远”,也收获一两个水泡,这便不能叫着烫伤(因为火没有直接烫到皮肤)。

另外,已经起泡是不太好区分是烫伤还是灸花的。可以理解为初时没觉得烫,后来灸处起泡,你叫它灸花,烫得受不了还受而起泡了,或者火苗烧到了自己,你叫它烫伤泡。

相关推荐

肚脐眼后肚脐红痒 肚脐眼后肚脐红痒的原因

肚脐眼后肚脐红痒,很大的可能是现了排病反应,这是因为体内有风寒湿邪。 如果体内寒湿邪气较重,治过程中身体上可能会现小皮疹,并且发痒,这是体内湿气外排的表现。特别是妇科问题严重的患者,施时就会在肚脐周围,腹股沟处现这些症状。 此种情况可继续以观察,如皮疹自行消退则罢,不退或加重则可加曲池、合谷。 如果在后肚脐周围红痒的很厉害,好几天都没有消退,则要考虑是不是过敏了,这种情况是比较少见的,大多数情况还是属于排毒反应。 一般过敏体质患者在过程中,更容易诱使机体现过敏反应。通常会

做完放屁多是怎么回事

是正常反应。 是通过在相关的穴位上燃烧艾条,利用产生的火力来刺激穴位,疏通人体经络,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加快肠胃的蠕动,就会现排气增多的现象,是正常的反应,不用太过于担心,继续坚持一段时间后症状会有所改善。 现象的持续时间根据个人的体质、病症的严重程度来决定,持续的时间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体质好、病症轻的人群持续时间短,反之则持续的时间长。 如果长时间现放屁增多,停止后症状也没有消失的话就需要考虑是不是肠道的问题,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排查相关病因。

后肚脐眼好多黄水 后肚脐眼好多黄水怎么回事

肚脐眼和腹部后,现肚脐眼流黄水的情况,说明体内的湿气很严重,这是一种排湿反应。 通过的治疗保健让体内的寒湿彻底的排了体外,而黄水就是体内集聚的寒湿气,当湿气聚到一起时就会呈水滴样现,也就我们看到的黄水情况,这是一种好转的现象。 建议将流来的黄水擦干净后继续就可以了,避免中途停顿而影响了整体的效果,坚持后会发现黄水的情况越来越少了,慢慢会完全消失,当黄水问题完全消失后就说明体内的湿气差不多都排来了。 如果肚脐眼本身存在破溃、疖肿的情况,还对肚脐进行了治疗,那么温热刺激下

女人肚脐眼后放屁怎么回事

1、肠胃蠕动:肚脐眼为神阙穴,此穴位能够疏通人体的经络、促进肠胃的蠕动,就会现放屁的现象,是正常的反应,不用太过于担心,继续坚持一段时间症状可以慢慢缓解。 2、排浊气:是提高人体正气的过程,当体内正气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将体内的浊气排体外,放屁就是排浊气的反应之一,继续待体内的浊气排干净后,症状就会有所改善。

水泡是怎么回事

水泡是怎么回事 做时,尤其是直接,有时会在过的地方会水泡甚至化脓现象,是邪气外排的表现。古代中医常应用疤痕养生保健治疗疾病。用艾绒做成米粒大小的锭上尖下圆,直接在皮肤上烧,快烧没时熄灭,为一炷,反复多炷,病痛全无。有“疮若起,去病如抓”的说法。还有“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等说的都是疤痕疮是将我们身体里的病邪祛除体外的一种表现,常表现为起泡甚至流脓。古代的疤痕疮是很正常的,甚至有人一定要到流脓生疮才认为能排除病邪达到效果。现代多用的是温和悬,和原来的疤痕

多久做一次

多久做一次 的主要作用是温经散寒、活血化瘀,对于多种疼痛性疾病都是有好处的,如痛经、偏头痛、胃寒疼痛、高血压等。 一般情况下,每天一次。 的好处与坏处 1、调和阴阳。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 2、温通经络,驱散寒邪。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3、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

后皮肤痒怎么办

后皮肤痒的原因 排毒反应 可以促进人体内毒素排泄,其中一部分毒素会通过皮肤排来,这些毒素排到皮肤上就会对皮肤造成刺激,引起皮肤瘙痒的现象发生。 排病反应 阳气的渗透作用,使得脾,肝,肾的阳气得到有效补充恢复,功能加强,从而排毒能力也会加强,使得病邪被赶内脏和血液,在排毒的时候,皮肤上可能现不同症状的阵子,引起瘙痒现象,越是瘙痒,说明体内毒气越重。 体内湿邪造成 后皮肤瘙痒,并且现疹子,从中医角度来说,是由于不同内脏部位受到湿邪,寒邪,风邪入侵所造成。 怎么办 如果你对这种瘙痒感还能

肚脐眼后放屁怎么回事

肚脐眼是人体经络穴位中的神阙穴,神阙穴有温中散寒、止痛的功效,肚脐还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导致肠道排气,所以在肚脐眼后会放屁,现这种情况不必担心,还是可以继续进行的。 肚脐眼还能够激发人体的正气,在经过一轮之后,人体内慢慢积累了足够的正气,把身体中阻塞的关节通道都打通,就会将体内积攒的病邪驱逐体外,在排除病邪的同时,通常会有肛门排气、肝胆区和反射区酸痛等反应,这是一种排病反应,属于好的现象。

过敏和排毒的区别 后皮肤痒还能继续做吗

视情况而定: 引起后皮肤痒的原因有很多种,可能是因为过敏,也有可能是皮肤在进行排毒,所以如果排除了艾叶过敏的话,那就可以继续,如果皮肤痒到比较难以忍受也是可以停下来的。 部分人因为体质原因会在接触艾叶或者艾叶相关的物质现过敏的现象,一般这种现象在首次接触就会现,接触时间长或者接触量较多的话,现反应也会越严重,所以如果做后皮肤痒是因为过敏的话,此时应该立即停止,以免现更加严重的反应。

减肥的注意事项

艾条悬法较隔姜法更为安全简便,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自行施,但是起效较慢,须坚持长时间治疗。 禁忌 1.空腹,过饱,酒后,极度疲劳和一切热性红肿疾病者禁止,防止晕。 2.婴幼儿、昏迷患者、感觉障碍、皮肤溃疡处、肿瘤晚期、糖尿病、结核病、血性脑血管疾病(急性期)、大量吐(咯)血、孕妇禁止事项 1. 在施之前要保持心情平静,大怒、大喜、大悲之后,不宜马上。 2. 后,要乐观愉快,心情开朗,精心调养,戒色欲,勿过劳,清淡素食,以助疗效。 3. 使用法调理要有耐心,勿急于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