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血氧指标及其意义
常用血氧指标及其意义
机体对氧的摄取和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一般来讲,判断组织获得和利用氧的状态要检测二个方面因素:组织的供氧量、组织的耗氧量。测定血氧参数对了解机体氧的获得和消耗是必要的:
1.1 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 O2 )
为物理溶解于血液的氧所产生的张力。动脉血氧分压( Pa O2 )约为 13.3kPa (100mmHg),静脉血氧分压 (Pv O2) 约为 5.32kPa ( 40mmHg ), Pa O2 高低主要取决于吸入气体的氧分压和外呼吸功能,同时,也是氧向组织弥散的动力因素;而 PvO2 则反映内呼吸功能的状态。
1.2 氧容量(oxygen binding capacity ,CO2max )
CO2max 指 PaO2 为 19.95kPa (150mmHg) 、PaCO2为 5.32kPa(40mmHg) 和38℃ 条件下,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Hb)所能结合的最大氧量。CO2max高低取决于Hb质和量的影响,反映血液携氧的能力。正常血氧容量约为 8.92mmol/L(20ml%)。
1.3 氧含量(oxygen content,CO2)
CO2是指100ml血液的实际带氧量,包括血浆中物理溶解的氧和与 Hb 化学结合的氧。当PO2为13.3kPa(100mmHg)时,100ml血浆中呈物理溶解状态的氧约为 0.3ml ,化学结合氧约为 19ml。正常动脉血氧含量(CaO2)约为8.47mmol/L(19.3ml/dl) ;静脉血氧含量(CvO2)为5.35-6.24mmol/L(12ml%-14ml/dl)。氧含量取决于氧分压和Hb的质及量。
1.4 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 SO2)
SO2是指Hb结合氧的百分数。
SO2 =(氧含量–物理溶解的氧量)/氧容量×100%
此值主要受PO2的影响,两者之间呈氧合Hb解离曲线的关系。正常动脉血氧饱和度为 93%-98% ;静脉血氧饱和度为 70%-75%。
1.5 动–静脉氧差(A-Vd O2 )
A-Vd O2为CaO2 减去CvO2 的差值,差值的变化主要反映组织从单位容积血液内摄取氧的多少和组织对氧利用的能力。正常动脉血与混合静脉血的氧差为 2.68-3.57mmol/L(6ml%-8ml%)。当血液流经组织的速度明显减慢时,组织从血液摄取的氧可增多,回流的静脉血中氧含量减少,A-Vd O2 增大;反之组织利用氧的能力明显降低、 Hb 与氧的亲和力异常增强等回流的静脉血中氧含量增高,A-Vd O2 减小。Hb 含量减少也可以引起 A-Vd O2 减小。
1.6 P50
P50 指在一定体温和血液pH条件下,Hb 氧饱度为 50% 时的氧分压。P50 代表Hb与O2的亲和力,正常值为 3.47-3.6kPa(26-27mmHg)。氧离曲线右移时P50 增大,氧离曲线左移时P50 减小,比如红细胞内2,3-DPG 浓度增高1mmol/gHb 时, P50将升高约0.1kPa。
骨髓瘤患者病情的评价要看哪些指标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及家属非常关心病情的变化趋势。相关评价指标主要是哪些?
1.M蛋白鉴定,这是毋庸置疑的,不另作解释。提示:尿轻链定量测定一定是查24小时尿,随机尿轻链定量意义不大。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杨光忠
2.骨髓穿刺,由于浆细胞分布有不均一性,建议不同部位检查,此外,不必要每次化疗前均检查骨穿。该指标意义不如M蛋白重要,但若评价病情是否获得完全缓解,则必须做骨穿。
3.血常规。尤其是既往存在血象减低患者。
4.血清及尿beta2微球蛋白。该指标间接反映了体内瘤负荷。
5.红细胞沉降率。该指标和病情相关,但不特异。
7.血生化。注意肝肾功能、LDH、尿酸等。
8.C反应蛋白。这与病情亦有相关性,但受多种因素影响。
9.BNP(若前期疑有心脏受累,则必须检查该项目)。
10.影像学,如X线、核磁、或CT,必要时PET-CT,这主要是评估是否有新的骨骼病变,或髓外的浆细胞瘤。
11.心电图(尤其是多次化疗患者,一定要注意心脏情况)。
12.24小时尿微量总蛋白。这对于评估合并骨髓瘤肾病患者相当重要。
13.必要时的腹部超声。主要是怀疑有原发病腹腔内侵犯患者的初筛。
14.血清游离轻链。这主要针对取得完全缓解的患者。
阳痿各项超声检查指标的意义
动脉最大收缩期流速
此数值在血管内径一定时可以反映海绵体血供的多少,是评估阴茎动脉功能的主要指标之一,可以用于动脉性阳痿的诊断。
血流加速度
血流加速度也是诊断动脉性阳痿的指标之一,一般用作动脉最大收缩期流速的辅助判断指标。血流加速度反映的是近端动脉的情况,用来评价动脉的顺应性,当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血管弹性降低时,血流加速度也相应降低。
动脉舒张末期流速
该指标是评价阴茎静脉闭合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动脉舒张末期流速越小提示静脉闭合机制越完全。
阻力指数
阻力指数也是诊断静脉性阳痿的有效指标之一,它是同一心动周期中与动脉最大收缩期流速的比值,间接反映了动脉血流和远端微循环的情况。
静脉血流速度
对于正常阴茎勃起时是否存在静脉回流的问题学界虽然一直存在争议,但静脉回流增加是导致阳痿的原因之一被广泛接受,阴茎血流主要经过阴茎背深静脉回流,静脉性阳痿也可通过结扎该血管达到治疗目的,因此,静脉血流速度有助于静脉性阳痿的诊断。
肝功能检查指标的意义
1.alt与ast:
alt与ast主要分布在肝脏的肝细胞内。正常值均为0-40国际单位。如果肝细胞坏死,alt和ast就会升高。其升高的程度与肝细胞受损的程度相一致,因此是目前最常用的肝功能指标。这两种酶在肝细胞内的分布是不同的。al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浆,as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浆和肝细胞的线粒体中。因此,不同类型的肝炎患者的alt和ast升高的程度及其ast/alt的比值是不一样的。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和轻型,虽有肝细胞的损伤,肝细胞的线粒体仍保持完整,故释放入血的只有存在于肝细胞浆内的alt,所以,肝功能主要表现为alt的升高,则ast/alt的比值<1。重型肝炎和慢性肝炎的中型和重型,肝细胞的线粒体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ast从线粒体和胞浆内释出,因而表现出ast/alt≥1。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肝细胞的破坏程度更加严重,线粒体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ast升高明显, ast/alt>1,甚至>2。酒精性肝病的患者,ast的活性也常常大于alt。
2.alp和ggt
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或γ-gt)是诊断胆道系统疾病时常用的指标。
碱性磷酸酶几乎存在于机体的各个组织,但以骨骼、牙齿、肝脏、肾脏含量较多。正常人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主要来自于骨骼,由成骨细胞产生,经血液到肝脏,从胆道系统排泄。因此,淤胆型肝炎和肝外梗阻时此酶明显升高。
γ-谷氨酰转肽酶在体内分布很广,如肾、肝、胰等脏器均有此酶。但血清中的γ-谷氨酰转肽酶主要来自肝脏,因此具有较强的特异性。肝胆系统疾病时,此酶升高。当肝炎恢复期时,alt和ast已经恢复正常后,γ-谷氨酰转肽酶仍未降到正常。因此,目前常以此酶作为患者是否可恢复正常工作的标志。酒精性肝炎和阻塞性黄疸的患者ggt明显升高。
3.白蛋白/球蛋白(a/g)
白蛋白是在肝脏制造的, 当肝功能受损时, 白蛋白产生减少, 其降低程度与肝炎的严重程度是相平行的。慢性和重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白蛋白在体内起到营养细胞和维持血管内渗透压的作用。当白蛋白减少时,血管内渗透压降低,患者可出现腹水。球蛋白是机体免疫器官制造的, 当体内存在病毒等抗原(敌人)时, 机体的免疫器官就要增兵,来消灭敌人。因此,球蛋白产生增加。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白蛋白产生减少,而同时球蛋白产生增加,造成a/g比值倒置。
血清白蛋白的正常值为35-50g/l,球蛋白为20-30 g/l,a/g比值为1.3-2.5。
4.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
人的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天。红细胞死亡后变成间接胆红素(i-bil),经肝脏转化为直接胆红素(d-bil),组成胆汁,排入胆道,最后经大便排出。间接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之和就是总胆红素(t-bil)。上述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均可使人发生黄疸。如果红细胞破坏过多,产生的间接胆红素过多,肝脏不能完全把它转化为直接胆红素,可以发生溶血性黄疸;当肝细胞发生病变时,或者因胆红素不能正常地转化成胆汁,或者因肝细胞肿胀,使肝内的胆管受压,排泄胆汁受阻,使血中的胆红素升高,这时就发生了肝细胞性黄疸;一旦肝外的胆道系统发生肿瘤或出现结石,将胆道阻塞,胆汁不能顺利排泄,而发生阻塞性黄疸。肝炎患者的黄疸一般为肝细胞性黄疸,也就是说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均升高,而淤胆型肝炎的患者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总胆红素的正常值为1.71-17.1μmol/l(1-10mg/l),直接胆红素的正常值为1.71-7μmol/l(1-4mg/l)。
乙肝五项指标都有什么意义
乙肝病毒颗粒由外膜和内核两部分组成,完整的乙肝病毒颗粒是直径42 nm (纳米)的球形,病毒的外膜厚7 nm,由蛋白质和膜脂质组成,称作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病毒的中心部分直径约28 nm,为病毒的核心,其中包括核心抗原(HBcAg)和e抗原(HBeAg),内核中心含有病毒基因(DNA)和DNA聚合酶,病毒基因组中的核酸长度约3200个碱基对(3.2kb)。
乙肝病毒有三种抗原成分: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原(HBcAg)和e抗原(HBeAg)。这三种抗原在人体内可引起机体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三种抗体,即抗-HBs、抗-HBc和抗-HBe。这些抗原和抗体可作为乙肝病毒感染的诊断标志。但由于用一般的方法在血清中很难检测到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只能检测出HBsAg和抗-HBs、HBeAg和抗-HBe、抗-HBc五项指标(即:乙肝五项或乙肝两对半)。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表面抗体——抗-HBs属于“中和抗体”,能“中和”并清除乙肝病毒,是机体免疫功能战胜乙肝病毒的主要“武器”。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结构中的某一片段为抗原可制出乙肝疫苗,预防人类感染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核心抗原和e抗原有促进病毒成熟的作用,常表示体内有完整的病毒颗粒(Dane颗粒)存在,具有传染性。同时,e抗原又是乙肝病毒复制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因此,血清中有e抗原存在也是病毒复制的标志。
乙肝病毒的繁殖就是我们常说的病毒“复制”,这一过程是在肝细胞内进行的。乙肝病毒感染了肝细胞后,在肝细胞内利用肝细胞的能量和物质,将病毒的各个部件分别复制,然后再进行装配。它的复制过程有一个特点,就是产生过多的病毒外膜(HBsAg)。因此,我们说它是一种爱做“衣服”的病毒。在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清中,病毒颗粒可高达1013拷贝/毫升,其中完整的(成熟的)乙肝病毒颗粒仅占万分之一,只有少数是具有全基因并有传染性的完整病毒颗粒。有时,病毒也会发生一些变异,只产生表面抗原和病毒的其他物质,不产生e抗原。所以,有些病人的血清中仅可检测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而e抗原和病毒DNA为阴性。
在这五项指标中,如果HBsAg、HBeAg和抗-HBc三项指标为阳性,就是人们常说的乙肝“大三阳”感染者;如果HBsAg、抗-HBe和抗-HBc三项指标为阳性,就是人们常说的乙肝“小三阳”感染者。
这就是乙肝病毒的抗原和抗体五项指标。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病毒,感染了全世界近20亿人口,并使得2.4亿人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
动脉血氧分压的正常值是多少
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动脉血物理溶解氧的分压。氧从肺泡人血后,除少部分溶解于血液中,大部分进入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其结合是可逆的,当PaO2升高时O2趋向与血红蛋白结合,当PaO2下降时O2趋向与血红蛋白解离,释放出结合的O2则进入组织参与代谢。
正常人动脉血氧分压参考正常值范围是95~100mmHg。静脉血氧分压参考正常值范围是35~40mmHg。
意义:反映心肺功能和缺氧程度,氧分压减低,见于个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种肺部疾病,如:慢支、肺气肿、肺心病。
低于80~70mmHg(10.7~9.33kPa)为轻度缺氧;低于70~60mmHg(9.33~8.0 kPa)为中度缺氧;低于60mmHg(8.0 kPa)为重度缺氧;低于55mmHg(7.32kPa)提示呼衰,低于30mmHg (4kPa)有生命危险。根据此指标判断缺氧程度要考虑年龄因素,PO2=102一0.33×年龄(Marshall公式)。
希望我们今天的讲解能够帮你在拿到体检报告的时候更加了解每一项的具体意义,了解动脉血氧分压,当然我们都希望自己拿到的是正常值范围,如果出现超出范围的情况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避免形成长期难以治愈的慢性疾病。祝大家都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copd典型的临床症状 copd如何给氧
并不是所有的慢阻肺病人都需要长期氧疗,只有在达到医学上的认为需要氧疗指征的时候,才需要长期的氧疗。这个指征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动脉血气,血氧分压小于或等于五十五毫米汞柱,或者血氧饱和度小于或等于88%,无论有或者没有高碳酸血症,这种情况下都需要长期氧疗。
第二、氧分压在五十五到六十毫米汞柱之间或者血氧饱和度小于89%,但是并发有肺动脉高压或者右心功能衰竭,或者红细胞增多,这种情况下也是需要氧疗的。
慢阻肺的患者在氧疗过程中,首先需要低流量的吸氧,氧浓度不能过高,一般认为1-2L比较适合一般的患者,部分中重度低氧血症的患者,可能需要给到3L的氧,另外吸氧的时间要足够的长。患者如果达到了吸氧指征的话,每天的吸氧时间就要大于或者等于十五个小时。如果吸氧时间不够,就达不到氧疗的效果。
缺氧的介绍
缺氧(hypoxia )是指因组织的氧气供应不足或用氧障碍,而导致组织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缺氧是临床各种疾病中极常见的一类病理过程,脑、心脏等生命重要器官缺氧也是导致机体死亡的重要原因。另外,由于动脉血氧含量明显降低导致组织供氧不足,又称为低氧血症(hypoxemia )。
缺氧指的是缺少内源氧,内源氧是指与细胞结合的氧气。
血氧仪应该夹哪个手指
1、血氧仪应该夹哪个手指
首次使用手指式血氧仪,按下Reset键,LCD屏幕显示待机状态 。
按启夹口。将左手或右手中指,伸入工作仓(可以看见工作仓内的红外线亮灯,注意:手指不能夹歪、不能手湿、不能指甲表面有异物)。
待手指和工作仓完全接触后,LCD显示检测进程。(注意,进入检测状态,保持受检手指的稳定,不要上下左右的晃动)
30秒后,松开夹口,手指撤出工作仓,LCD定格检测结果。其中屏幕上方%SpO2为血氧指标。屏幕下方Min为脉搏速率。
2、手指式血氧仪的原理
手指式血氧仪利用发光二极管,发出红光和红外光,透过手指皮肤和肌肉骨骼组织后的光亮度,检测人体血氧饱和度和脉率,安全性、精度、准确性完全符合欧盟CE标准。手指式血氧仪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简单方便,功耗低。
3、血氧仪指夹的校准方法
功能测试装置不能用来评估血氧仪的准确性。把Tech设置为1,R曲线设置为2,然后使用者可以使用这种特殊的标准曲线来校准血氧仪,临床测试是一种常用的用来确定血氧精度的方法。用血氧仪测量的动脉血红蛋白含氧饱和度,并且用这个测量结果与用CO-oximeter分析的采样的动脉血的确定的结果相比较。
血常规的临床意义 重要指标
血常规的化验单往往有很多的数值,其实不必过于研究每一项的数值的重要意义,对于我们来说没有多大意义,我们只需要主要了解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这三个数值和临床意义就可以了。
高血糖的指标定义
1.空腹血糖
是人体未进饮食情况下所测得的血糖浓度,正常人空腹血糖是3.9~6.1毫摩尔/升。查血糖前应是清晨空腹,未作运动。前一天也未做剧烈的体力活动。情绪也不要过于激动。
2.餐后血糖
餐后血糖是餐后2小时所测的血糖。正常餐后血糖浓度应不超过7.8毫摩尔/升。
查餐后血糖应在午餐后2小时,午餐进进食粮食100克。应避免同一天查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3.尿糖
尿糖是指尿中的含糖量。正常人尿中的糖含量很少,化验检查呈阴性。人体肾脏可以保持尿糖为阴性。当血糖很高,肾脏不能保持尿中无糖,尿糖呈阳性,血糖越高,尿量越大,尿糖越多。尿糖有高渗利尿作用。尿糖可以反应血糖水平。尿糖定性检查结果用(-)~(++++)来表示。(-)是尿糖阴性,(+)是阳性,(++++)是严重超标。常用尿糖试纸法和斑氏定性法检查。
4.葡萄糖耐量试验
葡萄糖耐量试验是对无症状的早期或边缘糖尿病人需确定诊断时的办法。是空腹服用葡萄糖后的血糖和尿糖值。通常用OGTT表示,以服用75克葡萄糖和OGTT大于11.1毫摩尔/升为诊断标准,而空腹血糖小于7.8毫摩尔/升,OGTT大于7.8毫摩尔/升,又小于11.1毫摩尔/升为糖耐量损害标准。
5.胰岛素和C-肽测定
正常人体空腹血浆胰岛素为5~20微克/毫升,而胰岛细胞在分泌胰岛素激素时,同时分泌等分子量的C-肽,所以测定C-肽也可以了解胰岛细胞的功能状况。正常人体空腹血浆C-肽为0.2~0.5pmol/毫升。
6.糖基化血红蛋白测定
糖化血红蛋白反映6~8周内血糖的平均水平,指标是7%,超过7%,表示血糖高于正常,而超过12%,表示严重持续高血糖。是糖尿病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肝功能检查指标正常值及意义
一、肝功能检查项目-谷丙转氨酶(ALT)正常值指标
参考值为男5-40 U/L,女5-35 U/L是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主要项目,其高低往往与病情轻重相平行。
临床意义:在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活动,肝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谷丙转氨酶就从细胞内溢出到循环血液中去,这样抽血检查结果就偏高,转氨酶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但谷丙转氨酶(ALT)缺乏特异性,有多种原因能造成肝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如:疲劳、饮酒、感冒甚至情绪因素等等。上述原因造成的转氨酶增高一般不会高于60个单位,转氨酶值高于80个单位就有诊断价值,需到医院就诊。另外需要注意,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组织改变缺乏一致性,有的严重肝损患者谷丙转氨酶(ALT)并不升高。所以肝功能损害需要综合其他情况来判断。
二、肝功能检查项目-谷草转氨酶(AST)正常值指标
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值为:8-40 U/L,当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升高,谷草(AST)/谷丙(ALT)比值>1时,就提示有肝实质的损害。
临床意义:谷草转氨酶(AST)在肝细胞内与心肌细胞内均存在,心肌细胞中含量高于肝细胞,但肝脏损害时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浓度也可升高,临床一般常作为心肌梗塞和心肌炎的辅助检查。
肝功指标临床意义
根据病情选择某几项肝功能试验并定期复查作动态观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治疗是否有效。如急性肝炎病情好转时,GPT由增高恢复到正常;如GPT长期波动或持续升高,则提示肝炎有转慢趋势等。某些肝脏功能试验有肝外疾病时,检查结果也可见异常,如肾病综合征、恶性肿瘤等导致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减少;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可有血清胆固醇减低。而某些药物、外伤等,均可导致血清转氨酶升高。
因此在选择肝脏功能试验及分析结果时应结合临床具体分析。当临床怀疑肝炎或已确诊为急性肝炎需进一步了解病变的程度时,可检测GPT(谷丙转氨酶)或复方碘试验。尿三胆试验、血清凡登白试验和胆红素定量。如为慢性肝炎,除以上试验外还可检测A/G(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必要时检测血清蛋白电泳。如病人无黄疸、且其他肝功能正常而不能排除轻度肝脏损害者,可检测碱性磷酸酶。对原发性肝癌,除一般的肝功能试验外,可进行AFP(甲胎蛋白)、γ- GT(γ-谷氨酸转肽酶)、AKP等测定以帮助临床诊断。在各项较大手术前,一般检查血清GPT、A/G,必要时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以了解肝脏情况,做好术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