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立夏的气候特点

立夏的气候特点

节气气温

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中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

华南其余的地区气温为20℃左右;而低海拔河谷则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热,立夏时气温已达24℃以上

雨水特点

立夏以后,江南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连绵的阴雨不仅导致作物的湿害。还会引起多种病害的流行。小麦抽穗扬花是最易感染赤霉病的时期,若预计未来有温暖但多阴雨的天气,要抓紧在始花期到盛花期喷药防治。

南方的棉花在阴雨连绵或乍暖乍寒的天气条件下,往往会引起炭疽病、立枯病等病害的暴发,造成大面积的死苗、缺苗。应及时采取必要的增温降湿措施,并配合药剂防治,以保全苗争壮苗。“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立夏前后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火红季节。

“能插满月秧,不薅满月草”,这时气温仍较低,栽秧后要立即加强管理,早追肥,早耘田,早治病虫,促进早发。中稻播种要抓紧扫尾。茶树这时春梢发育最快,稍一疏忽,茶叶就要老化,正所谓“谷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辍”,要集中全力,分批突击采制。

立夏前后,华北、西北等地气温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风,蒸发强烈,大气干燥和土壤干旱常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尤其是小麦灌浆乳熟前后的干热风更是导致减产的重要灾害性天气,适时灌水是抗旱防灾的关键措施。

“立夏三天遍地锄”,这时杂草生长很快,“一天不锄草,三天锄不了。”中耕锄草不仅能除去杂草,抗旱防渍,又能提高地温,加速土壤养分分解,对促进棉花、玉米、高梁、花生等作物苗期健壮生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立夏后,是早稻大面积栽插的关键时期,而且这时期雨水来临的迟早和雨量的多少,与日后收成关系密切。农谚说得好:“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无雨,碓头无米。”民间还有畏忌夏季炎热而称体重的习俗,江西一带还有立夏饮茶的习俗,说是不饮立夏茶,会一夏苦难熬。

秋分的气候特点

从秋分这一天起,秋分节气的气候特点主要呈现三大特点:

1、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直至冬至日达到黑夜最长,白天最短);

2、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

3、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南半球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秋分节气气候特点:进入秋季日均温度22℃以下

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先后进入了秋季,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北方冷气团开始具有一定的势力,大部分地区雨季刚刚结束,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时节。

秋分节气气候特点:地面热量散失多、气温降低快

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东北地区降温早的年分,秋分见霜已不足为奇。

秋分节气气候特点:冷空气南下

秋分这天,太阳位于黄经180度,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等长。这时,南方地区候温普遍降至22℃以下,进入了凉爽的秋季。“一场秋雨一场寒”。一股股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降雨,气温也一次次下降。

秋老虎的气候特点

空气干燥、阳光充足、中午炎热

“秋老虎”天气,虽然气温较高,但总的来说空气干燥,阳光充足,早晚不是很热,不至于热得喘不过气来。在秋老虎的日子里,除了夜间能退凉,比酷热的夏夜使人稍感凉爽外,白天的太阳几乎与夏日不相上下。

芒种气候特点

芒种时节雨量充沛,气温显着升高。常见的天气灾害有龙卷风、冰雹、大风、暴雨、干旱等。

雨水

芒种时节沿江多雨,黄淮平原也即将进入雨季。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西南地区从6月份也开始进入了一年中的多雨季节。此时,西南西部的高原地区冰雹天气开始增多。

芒种后,中国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宋人范成大的《芒种后积雨骤冷》诗:“梅霖倾泻九河翻,百渎交流海面宽。良苦吴农田下湿,年年披絮播秧寒。”绘出了阴雨连绵不止,河满沟平,农夫冒着寒冷身披棉絮播秧忙的画面。

气温

在此期间,除了青藏高原和黑龙江最北部的一些地区,还没有真正进入夏季以外,大部分地区的人们,一般来说都能够体验到夏天的炎热。位于黑龙江北部的嫩江,在1971~2000年30年间,最热的一天37.1℃,就出现在芒种期间。

6月份,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的可能。黄淮地区、西北地区东部可能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但一般不是持续性的高温。在华南的台湾、海南、福建、两广等地,6月的平均气温都在28℃左右。如果是在雷雨之前,空气湿度大,确实是又闷又热。有时需要向公众发布高温预报,提醒人们预防中暑、空调病和急性肠胃炎。

立冬节气气候特点

不同的地域进入立冬后气候各有不同,如:

立冬在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以正常年份的11月为例,北起秦岭、黄淮西部和南部,南至江南北部都会陆续出现初霜;偏冷的年份,11月中旬,南岭以北也会出现初霜,而我国西南、江南,水汽条件比北方要好,如果早晨气温偏低,往往有成片大雾出现。

处在深秋“小阳春”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5℃,绵雨已结束,如果遇到强冷空气迅速南下,有时不到一天时间,降温可接近8-10℃,甚至更多,但毕竟大风过后,阳光照耀,冷气团很快变性,气温回升较快,气温的回升与热量的积聚,促使下一轮冷空气带来较强的降温,此时,令人惬意的深秋天气接近尾声,明显的降温使这一地区在进入初霜期的同时,也进入了红叶最佳观赏期,并在11月底陆续入冬。

立冬期间的华南北部,即便寒风扫过,气温会迅速回升,晴朗无风之时,常有“十月小阳春,无风暖融融”之说。这里往往12月才会进入冬季。

而在华南南部、台湾以及以南的海南岛等岛屿地区,11月尚未进入冬季。但11月的气温也不是很高,最高气温一般都在30℃以下。此外,也不排除受强冷空气的影响,出现强烈降温的情况,只不过近些年来较少出现。

11月以后,全国各地降水量明显减少,在华北等地往往出现初雪,降水的形式出现多样化:有雨、雪、雨夹雪、霰、冰粒等,当有强冷空气影响时,江南也会下雪。

2019年立夏是什么时候 立夏节气的特点

雨水增多、夏日将至。

立夏节气是夏天的第一个节气,到了立夏节气就标志着夏天即将到来,此时温度有明显升高,雨水丰沛,降雨的次数和降水量都要比之前增加不少,也是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白露节气的气候特点

年9月7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白露”节气。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礼记》中写到:“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是表明天气已经转凉的节气。

白露过后,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此时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羞。”这说明白露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的时节。

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处暑时天气仍然较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以免着凉。还有句俗话:“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意思是说,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在华南地区,白露有着气温迅速下降、绵雨开始、日照骤减的明显特点,反映出由夏到秋的季节转换。

2020年立夏后天坑在哪个方位 2020年夏天什么时候结束

立秋结束。

夏天是一年的第二个季节,北半球的夏季气温高是最显著的气候特征,因地域、干湿环境的不同,会产生炎热干燥或者湿热多雨的气候,2020年的夏天是从5月1日立夏开始的,到8月7日立秋结束,但是立秋之后并不代表着气温下降。

秋分的气候特点

进入秋季日均温度22℃以下

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先后进入了秋季,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北方冷气团开始具有一定的势力,大部分地区雨季刚刚结束,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时节。

地面热量散失多、气温降低快

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东北地区降温早的年分,秋分见霜已不足为奇。

立夏是公历什么时候 立夏节气的气候特点

炎暑将临、雷雨增多。

到了立夏节气,就标志着春节气象逐渐被夏季气象所取代,到了立夏节气后,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都回升了,并伴随有足够多的降水,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以及充沛的雨水给植物提供了所需的条件,因此,立夏节气的天气特点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也是初夏天气向酷暑气象过渡的一个阶段。

立春的气候特点

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立春节气,东亚南支西风急流已开始减弱,隆冬气候已快要结束。但北支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基本没有变化,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仍然比较强大,大风降温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气。但在强冷空气影响的间隙期,偏南风频数增加,并伴有明显的气温回升过程。

雨水期间气候特点

雨水不仅表征降雨的开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气温的升高。雨水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

雨水节气期间,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了,这时的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与此同时,冷空气在减弱的趋势中并不甘示弱,与暖空气频繁地进行着较量。这时的大气环流处于调整阶段,中国各地的气候特点,总的趋势是由冬末的寒冷向初春的温暖过渡。

黄河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

雨水期间这一地区“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一幅冬末春初的风景。这时冷暖空气的交锋,带来的已经不是气温骤降、雪花飞舞,而是春风春雨的降临。此时这一地区的平均气温都已经升到0℃以上,甚至白天极端最高气温可达到20多℃,已经没有了降雪的条件。

春雨贵如油

雨水时节,小麦进入了返青阶段,这时的小麦对水分的要求较高。而此时的雨量又是全年最少的时段。从《1971~2000年中国地面气候资料》中,可以得到这样的数据:2月份石家庄、太原、北京的平均降雨量分别只有7.4、5.2和4.9毫米,可谓“春雨贵如油”。

西北、东北地区

雨水节气期间,中国的西北、东北依然没有走出冬天的范畴。从2月份的平均气温来看:兰州、西宁、乌鲁木齐、沈阳的月平均气温分别是-1.0℃、-3.9℃、-9.7℃和-6.9℃,可见这些地方还没有摆脱冬季的寒冷,天气仍以寒为主,降水也以雪为主。

西南、江南地区

雨水期间,除了云南南部地区已是春色满园以外,西南、江南的大多数地方还是一幅早春的景象:日光温暖、早晚湿寒,田野青青、春江水暖。

按照四季的划分标准:连续5天,每日日平均气温都在≥10℃-≤22℃时,春天便开始了。一般来说,这些地方真正意义上的"春天"要在3月下旬,也就是一个月以后的"春分"时节才能到来。但也有特殊的情况,如2004年的武汉在2月10日、长沙2月11日、南昌2月11日、南京2月13日就进入真正的春季了,时间足足提前了1个月。

华南地区

雨水节气期间,华南地区是春意盎然,百花盛开。

华南地区下列城市2月份的多年平均气温是:广州14.5℃、南宁14.1℃、海南岛海口18.7℃;上述城市2月份平均降水量分别是:69.4毫米、 42.6毫米、35.0毫米。虽说雨量比黄河中下游地区多出好几倍,但这里气温高、蒸发量大,还是缺水。尤其是华南南部和海南岛的局部地区,这一时期的雨量仍比较少,往往会出现春旱。若受强冷空气影响,平均气温低于10℃的话,对早稻育秧、育苗十分不利。

立夏节气的气候特点

节气气温

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中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华南其余的地区气温为20℃左右;而低海拔河谷则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热,立夏时气温已达24℃以上

雨水特点

立夏以后,江南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连绵的阴雨不仅导致作物的湿害。还会引起多种病害的流行。小麦抽穗扬花是最易感染赤霉病的时期,若预计未来有温暖但多阴雨的天气,要抓紧在始花期到盛花期喷药防治。南方的棉花在阴雨连绵或乍暖乍寒的天气条件下,往往会引起炭疽病、立枯病等病害的暴发,造成大面积的死苗、缺苗。应及时采取必要的增温降湿措施,并配合药剂防治,以保全苗争壮苗。“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立夏前后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火红季节。“能插满月秧,不薅满月草”,这时气温仍较低,栽秧后要立即加强管理,早追肥,早耘田,早治病虫,促进早发。

中稻播种要抓紧扫尾。茶树这时春梢发育最快,稍一疏忽,茶叶就要老化,正所谓“谷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辍”,要集中全力,分批突击采制。立夏前后,华北、西北等地气温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风,蒸发强烈,大气干燥和土壤干旱常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尤其是小麦灌浆乳熟前后的干热风更是导致减产的重要灾害性天气,适时灌水是抗旱防灾的关键措施。“立夏三天遍地锄”,这时杂草生长很快,“一天不锄草,三天锄不了。”中耕锄草不仅能除去杂草,抗旱防渍,又能提高地温,加速土壤养分分解,对促进棉花、玉米、高梁、花生等作物苗期健壮生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立夏后,是早稻大面积栽插的关键时期,而且这时期雨水来临的迟早和雨量的多少,与日后收成关系密切。农谚说得好:“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无雨,碓头无米。”民间还有畏忌夏季炎热而称体重的习俗,江西一带还有立夏饮茶的习俗,说是不饮立夏茶,会一夏苦难熬。

立冬气候特点

天文学上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按照气候学划分,我国要推迟20天左右才入冬。立冬时节,太阳已到达黄经225度,我们所处的北半球获得太阳的辐射量越来越少,但由于此时地表在夏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还不会太冷,但气温逐渐下降。在晴朗无风之时,常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十月“小阳春”天气。热带气旋 强弩之末根据统计,平均每年11月份有2-3个热带气旋生成。尤其是西北太平洋上生成的气旋,还有可能发展到台风强度。

近55年中,11月份有11个热带气旋在我国沿海登陆,登陆地点主要在台湾、广东和海南。如果当年中纬度盛行纬向环流,热带气旋比较活跃,如果中纬度盛行经向环流,也就是冷空气强,不容易有台风。华南秋夏两季立冬期间的华南北部,即便寒风扫过,气温会迅速回升,晴朗无风之时,常有“十月小阳春,无风暖融融”之说。这里往往12月才会进入冬季。

立春节气的气候特点

要想知道准确的2014立春时间,就赶快来阅读小编介绍的2014立春时间,一定是最为正确的,还想了解除了2014立春时间以外的知识也是可以的。本文都有详细的介绍。

一、准确的2014立春时间是:阳历的2014年2月4日 星期二 06:03:03 ,当天的农历是二0一四年正月初五日。

二、立春以后,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这是主要的立春的气候特点,比起寒冷的冬季,舒服多啦,立春的气候特点决定了一些人们的活动规律,以及相应的变化。

三、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这也是立春的气候特点最主要的表现。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

四、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虽然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

五、人们常爱寻觅春的信息:那柳条上探出头来的芽苞,“嫩于金色软于丝”;那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等待“春风吹又生”;而为着夺取新丰收在田野中辛勤劳动的人们,正在用双手创造真正的春天。立春节气也是受农民欢迎的节气,因为它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带来了希望。

2014立春时间你了解了吧,我国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这个美好的季节了,希望你有一个好心情。

相关推荐

立春后天气还会冷吗 立春气候特点

气温回升。 立春不仅是干支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而且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暖、鸟语花香,也意味着万物生长、春耕播种,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 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

保湿一整个四季

春光灿烂的春季 气候特点:春季的多风、干燥,会让我们感到皮肤紧绷绷的发干,其实这就是肌肤明显缺水的表现。 护理对策:由于春天皮脂分泌开始旺盛,身体内部不再缺少油分,而是缺少水分,所以要选择油分低的补水性保湿品。 阳光明媚的夏季 气候特点:在夏日高温与空调冷气的双重影响下,水分流失的速度几乎是其他季节的2倍,肌肤在夏天更容易处于极度缺水的状态。因为皮肤总出油就不搽保养品的做法绝对错误,其实干渴的肌肤会为了想要平衡肌肤的缺水状况而分泌出更多的油脂。 护理对策:在高温的夏天,如何长时间补充和锁住肌肤的水分,但同

立夏气温多少度 立夏吃什么好

初夏的时候,也是草莓下市的时候,这个时候,多吃一些时令的草莓,对身体也有好处,能帮助我们清掉体内的毒素。 冬吃萝卜,夏吃姜,自然是有道理的。姜片夏天吃,可以治一些冬病。但要记得,姜最好是早晨吃,不建议中午和晚上吃。 夏天到了,地瓜,虽然多在冬天烤着吃,但夏天也可以吃些地瓜,一是撑饱,二是可以把肠壁上的脏东西给粘下去,达到清肠的效果。

寒露是什么意思啊 寒露气候特点

气温下降,露水更凉。 寒露节气时包括广东在内的南方地区都已经开始进入秋天了,东北部和西北部已经开始转入冬季气候了,在北京地区已经开始出现霜花了,往后走北方部分地区有降雪的可能性。

立冬节气气候特点 立冬冷吗

根据所处地域决定。 以我国大部分地区来看,在立冬时节,太阳已到达黄经225度,我们所处的北半球获得太阳的辐射量越来越少,但此时地表在下半年贮存的热量也还有一定的能量,一般还不会太冷,不过气温逐渐下降,早晚温差较大比较冷,在华南北部,若晴朗无风的日子,也常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十月“小阳春”天气。 但若是处于北方,随着冷空气的加强,气温下降的趋势加快,此时会比较冷,大部分地区都早已开始下雪了。

立冬属于冬天还是秋天

冬天。 二十节气是按照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划分出来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节气是用来反映季节的,所以立冬是属于冬季,意味着冬季的开始,立冬也是冬天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秋季的结束。

2019年立夏是什么时候

2019年05月06日,星期一。 立夏节气是夏天的第一个节气,到了立夏节气后就标志着夏天的到来,立夏节气的日期在每年5月5日-7日之间,一般来说,到了立夏节气,温度就会逐渐变得炎热起来,由春季气候向夏季气候过渡。

泰国小菠萝为啥那么甜

泰国小菠萝只在清迈、清莱、普吉三地才有生产,而泰国地处热带,大部分地区是热带季风性气候,全年温差不大,而且阳光充足,温度适宜,降水也十分充沛,在这种气候特点下,产出的水果糖分含量高,水分充足,所以产的泰国小菠萝味道十分甘甜多汁。

2020年春分是几月几日 春分节气有哪些特点

春分节气的气候特点是最为明显的,春分过后天气就会开始慢慢回暖,雨水开始充沛,是植物开始进入生长繁殖的时期,标志着春天的来临。但是天气是瞬息万变的,春分节气的气候特点还有着倒春寒和低温阴雨,这是因为长波槽东移,受冷暖气团交汇影响,从而出现的现象,这个时候应该多添加衣服保暖。 其次就是不同地区春分的气候特点也不一样,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春旱、沙尘现象,这是因为东亚大槽的明显减弱,西风带槽脊活动而明显增多,蒙古到东北地区常有低压活动和气旋发展,低压移动引导冷空气南下,从而就出现了春旱、沙尘现象。

立夏养心四原则

1、清饮食 立夏时节,自然界的变化是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人体脏腑来说,是肝气渐弱,心气渐强,而此时的饮食原则是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饮食应以低脂、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吃蔬菜、粗粮以及鱼、鸡肉、豆类、小米、山楂、杨梅、香瓜等。少食动物内脏、肥肉、含盐量偏高的食物。白天宜食葱姜少许,以养阳气。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吃葱姜有助于人体阳气生发,符合中医“春夏养阳”的观点。晚饭宜食粥并可少量饮酒。立夏后人体阳气渐趋于外,新陈代谢旺盛,汗出较多,气随津散,人体阳气和津液易损,夜晚食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