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寿命会短几年
冠心病寿命会短几年
众所周知,冠心病是主要是由于供应心脏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所致。这种粥样硬化的斑块,堆积在冠状动脉,管腔严重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导致了心肌血流量减少,供氧不足,使心脏的正常工作受到影响,而产生一系列缺血性表现,如胸闷、气短、心绞痛、心肌梗塞,甚至猝死。
冠心病对人类的危害很大,就全世界而言,本世纪以来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疾病之一,但是只要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仍可治愈和长寿。这是因为冠状动脉循环有很大的潜力,潜在能力的主要方面在于存在着侧支循环,使得心壁的血液供应获得改善。
为什么说冠心病史愈长愈能长寿呢?主要是心脏有其自身的保护能力。当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狭窄,甚至闭塞时,它则逐步发挥侧支循环的作用。心壁是由左、右冠状动脉供血的,而同侧冠状动脉分支之间和两侧冠状动脉分支之间均可相吻合。正常人心脏吻合血管的直径为20~350微米。其管径和长度随年龄增长而增长,至18~20岁已达正常大小。一旦冠状动脉阻塞,吻合血管扩张,变粗,使缺血区的血流量增加。
研究结果表明,急性冠状动脉阻塞后,几天就可建立侧支循环,但要使吻合血管丰富,需要几周时间,要使吻合血管充分发挥作用,则需要几个月时间。随着病程延长,整个心脏的侧支循环会更加丰富,吻合血管会变得更粗,侧支循环更加良好,因此,冠心病的病情也会大大改善。
什么样的人能长寿
心脏跳得慢一点:为什么乌龟能活百岁,有些动物却只有十几年,甚至更短的寿命 德国科学家发现,寿命的长短似乎与心跳的快慢成反比,也就是说,心跳越快,寿命越短。乌龟心跳每分钟20—30次,因而长寿;老鼠的心跳达到每分钟500—600次,所以寿命很短。
这一理论能否套用到人身上 美国克利夫兰诊所女性心脏血管中心主任莱斯利·曹博士认为,绝大多数人的静止心率在每分钟60—100次,较慢的心率意味着,你的心脏不用太过卖力工作,就可以完成输送血液的任务。
因此,心跳次数越少,身体就越健康。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魏盟认为,虽然目前医学界对这一理论还有争论,不过,在患有冠心病或心衰的病人中,它是成立的。
耳朵与寿命有关系吗
耳朵长什么样能长寿
第一个特征是耳廓长。
一般人的耳朵上边应该平着眉毛,下面应当平着鼻基。耳廓的长度,科学的计算方法应该是从耳朵尖到耳垂下。一般成年人的耳朵平均长度为5~8厘米。但是接受调查的这50位长寿老人,从耳轮最高处至耳垂最低处,耳廓长度都大于厘米,而且寿命越长、耳朵越长,其中两名百岁老人的耳廓长度分别达8.4厘米和 8.5厘米。
第二个特征是耳垂大。
耳垂就是从耳屏到耳朵的最低处。一般成年人耳垂长度为1—2.5厘米,但是长寿老人的耳垂长度至少在1.8厘米以上,而且厚软肥大。在所调查的50位长寿老人之中,耳垂长度在1.8—2.5厘米的有8人,2.6—3厘米的有39人,3.1—3.2厘米的有3人,都是90岁以上的老人。
上面的数字告诉我们,耳廓长、耳垂大是长寿特征。我们自己可以回去观察一下那些长寿的老人,就会发现他们的耳廓的确有这两个特征。我们把耳廓长、耳垂大叫做“长寿耳征”。但必须注意的是,耳廓长、耳垂大只是长寿特征之一,长寿者耳朵一般都长,但是耳朵长的人不一定都长寿,耳朵短的人不一定都短寿。因为长寿与否,还必须结合耳朵的气色形态以及其他部位的多种生命征象来综合分析。
耳朵的长短只是其中一条有用的线索。中医讲究“相不独断”,耳朵本身除了长短以外,还有其他特征,如厚和薄的问题,厚的比薄的好;软和硬的问题,软的比硬的好;还有贴和张的问题,贴比张好;气色的问题,耳朵的气色明亮润泽,比暗淡干燥好。要把耳朵本身的各种气色形态结合起来才能做出准确判断。而且,每个人都有五官七窍,在脸上不但有长寿耳征,还有其他二十几项生命特征,我们还要把耳朵特征和其他官窍的气色形态相互对比,得出的结论才比较可靠。
“耳褶心征”是冠心病的重要征兆
正常人的耳垂一般都是平洁光滑的。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某些冠心病患者的耳垂,经常可以发现一条斜线或者皱痕。它是从耳屏间切迹,即耳屏和对耳屏之间的凹陷,向外伸展到耳垂边缘的一条斜线或皱痕,有的深而长,有的浅而短,我把这种皱痕命名为“耳褶心征”。
耳褶心征的出现,能够提示冠心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所以它也被称为“冠心病沟”、“脑动脉硬化耳褶征”等。出现耳褶心征的人可能得了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症等疾病。国内外调查数据告诉我们,冠心病病人出现耳褶心征的可能性很高,而正常人一般在24%以下。看来,耳褶心征能很准确地提示冠心病等疾病的存在。如果我们掌握这一特征,就可以提前发现疾病,及时去正规医院检查,增加康复的机会。
心绞痛会缩短人的寿命吗
比如说冠心病这种病,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在我们国家规因为冠心病死亡的人数已经排在了第二位,这不得不说是极其严重的,并且很多时候冠心病严重的时候会诱发心绞痛,还会导致心肌坏死,从而导致死亡。
当冠心病诱发心绞痛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心肌严重缺血缺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积极做处理则很容易导致心肌梗塞或者是诱发心肌坏死,如果任由其继续发展,那么导致病人死亡的可能性就极大,这也就是为什么心绞痛发作的时候一定要积极处理抢救的原因。
所以心绞痛这种病是可以威胁到人的生命的,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往往心绞痛的发生就意味着心肌缺血缺氧,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的心肌严重缺血缺氧那么后果不极其严重的,甚至可以导致心脏停搏。
一般来说心绞痛持续时间超过10分钟就成为恶化性心绞痛,这种心绞痛现象极其有可能诱发心肌梗塞,并且容易发生猝死现象,如果知道自己有这种疾病,则最好随身配备医疗盒,当心绞痛发生的时候应当立即服药。
冠心病人的寿命多长
控制冠心病的关键是什么 控制冠心病的关键在于预防。虽然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但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却始发于少儿期,这其间的几十年为预防工作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机会。一级预防,防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消灭冠心病于萌芽状态;二级预防,提高全社区冠心病的早期检出率,加强治疗,防止病变发展并争取其逆转;三级预防,及时控制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病人寿命。 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即危险因素的干预。预防冠心病可采用针对全人群和高危人群两种预防策略。前者是通过改变某个人群、地区或国家与冠心病危险因素有关的生活行为习惯、社会结构和经济因素,以期降低人群中危险因素的均值;后者是针对具有1个或1个以上公认的(如高血压、吸烟等)与冠心病有明确因果关系的危险因素水平的降低,才能有效地减少冠心病的发生。目前公认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男性、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有过早患冠心病的家族史、吸烟(现吸烟〉10支/日)、高血压、高血脂、重度肥胖(超重〉30%)、有明确的脑血管或周围血管阻塞的既往史。其中,高血压、高胆固醇及吸烟被认为是冠心病最主要的3个危险因素。除性别、年龄和家族史外,其它危险因素都可以预防和治疗。 冠心病病变始儿童,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必须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膳食结构要合理,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和大量的甜食,加强体育锻炼,预防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生。超重和肥胖者更应主动减少热量摄入,并加强运动量。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患者,除重视危险因素干预外,更要积极控制好血压、血糖和血脂。大力宣传戒烟活动,特别是要阻止儿童成为新一代烟民。
事实上不仅仅是冠心病,任何一种疾病对患者而言都会有很多的伤害,而想要延长寿命,那么在配合治疗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因为除了的治疗之外,日常生活当中的心态以及饮食问题,都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心率可预测寿命长短
有关医学表明,心率可预测寿命长短。心率一般是指在清醒、不活动的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研究发现,心率提示我们很多健康信息,在大量饮酒、激动、生气、情绪不稳,运动以及感染、高热时都会造成心跳加快。下面,我们且看看专家们是如何对此做解释的吧。
每分钟70次心跳最合适
生命学家说,长寿的秘诀就是让心脏尽可能跳得从容些。有什么办法能使心脏跳得慢一些呢?首先是靠运动。常常参加各种强度适宜的运动,就会使静息心率偏慢。其次是保持适当体重,肥胖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心率加快。
人在安静时60~100次/分钟的心率都属正常范围,但最佳心率却是70次/分钟左右。一项对34000人的调查表明,心率比正常人快12次/分钟的人死于心血管病的危险性要比正常人高27%。这提示人们不能无视心率的快慢。
运动量的大小主要是通过心率衡量的。比如有氧运动达到有效而安全时人的心率是170减去年龄数,或把握在108~144之间。例如,您的年龄是40岁,那么,您运动时的最佳心率在130次/分钟左右。
一个人的劳动或运动是否会因过度而产生疲惫,要看第二天早晨的心率,若心率比前一天快5次/分钟以上,便可以认为是疲惫过度,应调整运动量或劳动量。
心率可预测寿命长短
人类与哺乳动物有很大区别。在相似心率条件下,人的寿命远比动物长,其原因主要是科学发展,医药保健及社会的进步。
人一生总心跳次数约为25亿次至30亿次,成人静息心率在70次/分钟,其寿命可达80岁;如果静息心率在60次/分钟左右,其寿命可达93岁(需注意的是,要排除各种疾病的干扰)。
因此,静息心率偏慢的寿命延长,相反,静息心率大于80次/分钟的寿命就会缩短。静息心率偏快的人,发生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明显增加,死亡率也高。心率是预测男性长寿的有效指标,但在老年女性中无明显差异。
心跳过快时憋一口气可缓解
心动过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点是,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心跳加速会“突然发作、突然终止”,多持续数分钟乃至数小时,并伴有心慌、气短、头昏、恐惧、乏力、心前区压迫感或窒息感,甚至发生晕厥等。
一般情况下,刺激迷走神经的自救方法,比如屏气法可以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很快停止。具体做法是突然发病时,深吸一口气,然后最大限度地憋气,再用力呼气。或者,发病时深呼一口气,然后最大限度地憋气,再用力吸气。此方法简单、危险性小、效果好。
如果以上方法尝试1~2次后仍不能使心动过速终止,应及时到医院采用食道电生理超速抑制的方法终止室上速发作。
心率可预测寿命长短
人类与哺乳动物有很大区别。在相似心率条件下,人的寿命远比动物长,其原因主要是科学发展,医药保健及社会的进步。
人一生总心跳次数约为25亿次至30亿次,成人静息心率在70次/分钟,其寿命可达80岁;如果静息心率在60次/分钟左右,其寿命可达93岁(需注意的是,要排除各种疾病的干扰)。
因此,静息心率偏慢的寿命延长,相反,静息心率大于80次/分钟的寿命就会缩短。静息心率偏快的人,发生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明显增加,死亡率也高。心率是预测男性长寿的有效指标,但在老年女性中无明显差异。
心跳过快时憋一口气可缓解
心动过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点是,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心跳加速会“突然发作、突然终止”,多持续数分钟乃至数小时,并伴有心慌、气短、头昏、恐惧、乏力、心前区压迫感或窒息感,甚至发生晕厥等。
一般情况下,刺激迷走神经的自救方法,比如屏气法可以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很快停止。具体做法是突然发病时,深吸一口气,然后最大限度地憋气,再用力呼气。或者,发病时深呼一口气,然后最大限度地憋气,再用力吸气。此方法简单、危险性小、效果好。
如果以上方法尝试1~2次后仍不能使心动过速终止,应及时到医院采用食道电生理超速抑制的方法终止室上速发作。
得了冠心病能活多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冠心病从轻到重包括:稳定型心绞痛、冠脉正常的心绞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肌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也有将冠心病猝死也包括在内;处在不同病程的人群,危险系数相对不一样,相对寿命长短不一样,故很难说是多久,但是严格的按照正规医院就诊的诊治,寿命绝对可以延长。
同一种冠心病的病人,因为个体差异,其预后也不完全一样。一般来说,对于逾期寿命没有太大的影响。出现心脏生理改变以前治疗的青少年患者,寿命和同年龄组正常人相似。心脏出现生理改变以后才进行治疗的病人,寿命明显短于同年龄组正常人。
长期失眠会缩短寿命
长期失眠会缩短人的寿命,睡眠的质量能够保证人每天的工作学习,很多人因此往往患上成失眠症,长期失眠抑郁的人,对于失眠的原因往往还不知道。中医专家指出,失眠长短与寿命长短有明显的关系。每晚平均睡7至8小时的人寿命最长,而平均睡眠不到4小时的人,有80%是短寿者,并且,长期失眠会让你至少减寿15年。
长期失眠会缩短人的寿命,必须通过睡眠获得休息和能量,经过一天的体力、脑力活动后,身体处于疲劳状态,如果晚上再睡不好,很容易导致大脑缺血缺氧,脑细胞随之加速死亡,身体抵抗力跟着也急剧下降,失眠者轻则出现头昏脑涨、健忘、注意力涣散等衰老症状,严重的还会引发多种疾病,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在失眠期间高血压,心梗脑梗、肿瘤等疾病的爆发相比平时要高出30%以上。
长期失眠会缩短人的寿命,以头痛带来的失眠为例。取阳明经穴,疏通阳明气血;鱼腰、印堂、太阳为经外奇穴,对头痛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申脉、照海、调理阴阳跷脉,治疗失眠有良好效果;合谷、太冲为四关配穴,有镇静安神,平肝息风的作用。
长期失眠会缩短人的寿命,通过针灸使郁滞之气血得以疏通,不足之气血得以补充,达到“通则不痛”,失眠和头痛也就双双解除了。
焦虑、手足无措等心理引起的失眠
长期失眠会缩短人的寿命,遇到突发事件后,人们往往会手足无措,晚上睡觉的时候也经常瞻前顾后、左思右想,始终处于进退两难、焦虑无助的状态。当出现这样的情况并进一步诱发失眠时,应该平静心态,仔细理清头绪,最好在睡觉之前不要过分考虑事情;同时给予抗焦虑药物治疗。
长期失眠会缩短人的寿命,睡眠对于大脑健康是极为重要的。未成年人一般需要有8个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并且必须要保证质量。如果睡眠的时间不足或质量不高,那么会危害生命或对大脑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大脑的疲劳就难以恢复,严重的可能影响大脑的功能。如果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就应适当增加睡眠的时间,情况的严重的应及早就医。
先天性心脏病寿命是多少
常常有网友问,是不是先天性心脏病活不过三十五岁,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先天性心脏病粗分为左向右分流、右向左分流和无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三类,每一种先天性心脏病的预期寿命都不一样,同一种先天性心脏病的病人,因为个体差异,其预后也不一样,因此,说先天性心脏病活不过三十五岁本身就是一种误解。
我国每年约有十五万新出生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但我国每年手术和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加起来不到两万,因此,有大量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成为了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的来源。
因为医疗条件差和医学常识的缺乏,有很多成人先天性心脏病人都是在出现心功能衰竭症状之后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先天性心脏病,这当中有很多人是在五十多岁才发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一般来说,在幼年期进行了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能和正常儿童一样生长发育。
出现心功能衰竭以前治疗的青少年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寿命和同年龄组正常人相似。出现心功能衰竭以后才进行治疗的病人,寿命就明显短于同年龄组正常人。
出现心功能衰竭以前治疗的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寿命略短于同年龄组正常人,出现心功能衰竭后治疗的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治疗效果差。
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我们大家对于先天性心脏病寿命的问题有了一个客观系统的认识。一般说来经过手术治疗预后良好的患者寿命和普通的正常人是没什么区别的,而如果有心衰的现象则可能寿命会略低于正常情况。说先心病寿命很短是一种不科学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