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茯苓的食疗方

茯苓的食疗方

推荐:茯苓的四种食用方法

1、茯苓饼

材料:茯苓、糯米饭、白砂糖

做法:将茯苓研磨成为粉末,然后加入糯米饭以及白砂糖,加入适量的清水搅拌。最后将糊状物质放入平底锅中烙饼。建议平时可以经常服用,对身体效果好。

功效:茯苓饼的主要作用就是健脾补中,同时宁心安神的效果也很不错。小编建议一些身体比较虚,身体出现失眠、心悸、气短以及神经衰弱的人群服用,能够很好的促进身体健康。

2、薏仁茯苓粥

材料:薏苡仁、茯苓粉、粳米、干香菇、鸡胸脯肉

做法:首先我们需要将干香菇放入清水中泡发,然后切丁备用;鸡肉则是去皮去脂后放入锅中煮,四十分钟之后取出切丁备用;薏苡仁放入水中搓洗,用开水浸泡一个晚上,然后沥干水分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熬烂,加入粳米以及其他材料,最后熬煮成为黏稠就可以服用了。

3、白茯苓粥

材料:白茯苓粉、粳米、食盐、胡椒、味精

做法:将粳米淘洗干净后和白茯苓粉一起放入锅中熬粥,大火烧开之后小火熬煮直到粳米变烂,最后加入其他的调味料,搅拌均匀就可以了。

功效:建议每天吃两次,早晚餐的时候服用。这道食谱具有保健脾胃、治疗水肿的作用,老年性浮肿也可以通过这道食谱来获得治疗。

4、枸杞茯苓茶

材料:取枸杞子50克,茯苓100克,红茶100克。

做法:将枸杞子与茯苓共研为粗末,每次取5~10克,加红茶6克,用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每日2次,代茶饮用。

功效:健脾益肾、利尿通淋。适用于慢性肾炎、少尿、尿痛、尿道炎等。

茯苓的食用方法

最好煮开再食用茯苓是寄生于松树根下的腐生真菌,其性味甘淡,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作用。因其药用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和功用。赤茯苓为茯苓皮层下赤色的部分,利湿作用强,治疗小便黄赤,尿涩痛。茯苓皮为茯苓的黑色外皮,其利水作用较好,用于治疗水肿、小便短赤。茯神为带有松根的部分,安神利水作用较强,治疗心悸健忘,小便不利。茯神木为茯神中的松根,能平肝安神,用于治疗心区憋闷、失眠等。而朱茯苓则是用茯苓与朱砂加工炮制而成,宁心安神作用强,用来治疗心悸失眠。

中国魏晋时期,茯苓就被当作养生佳品,王公大臣们常用茯苓与白蜜同服。而清宫中,慈禧长年让御厨为她制作茯苓饼食用。其药用价值最好的当属云南出产的茯苓称为云苓。老年人经常用白茯苓粉与粳米同煮粥服用,有养生之效。

茯苓药膳

茯苓药膳

1.茯苓饼:白茯苓、大米粉、白沙糖各250~500克。先将白茯苓研细粉,过100目筛;再将白茯苓粉、大米粉、白沙糖倒人面盆搅匀,加水调成糊状, 用平底锅,以微火摊成薄煎饼。此饼有健脾益气之功,尤适于老人日常保健食用,气虚体弱、纳少、便溏者亦可食用。每疗程5~7天,随意食之。

2.茯苓贝母梨:茯苓16克,川贝母10克,梨1000克,蜂蜜500克。把茯苓切成小块,贝母洗净,梨切叮将茯苓,贝母放人铝锅内加适量水,煮至茯苓、贝母熟透,加入梨与蜂蜜,煮至梨熟。本品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具有降血压、降血糖、抗癌的作用。

3.茯苓酒:茯苓60克,米酒1000克。先将茯苓洗净,研碎,人米酒中,加盖密封,浸泡7天即可饮用。本酒有健脾利湿、益气安神之功,可用于慢性泄泻,慢性胃炎等。每次饮20~30毫升,每日1~2次。

养生经验方

1.茯苓蜂蜜面膜:茯苓粉15克,蜂蜜30克。将茯苓粉与蜂蜜调成糊状,晚上睡前敷于面部,翌晨用清水洗去。此方具营养肌肤、消除老年斑和黄褐斑的功效。

2.茯苓粉治脱发方:茯苓500~1000克,研为细粉,每天6克,开水送服。已故名老中医岳美中认为脱发是水湿上行所致,故用茯苓健脾渗湿,使水湿从小便排出。从药性分析,茯苓所治此类脱发应为脂溢性脱发。

3.苓桂术甘汤:茯苓12克,桂枝、白术各9克,炙甘草6克。此方具有健脾渗湿、温化痰饮的功效,是中医治疗咳喘病的主方,主要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哮喘以及部分痰湿型疑难杂玻

茯苓的食用方法

药用法

茯苓一般选择煎服,常用量为10-15g。常配伍其他中药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作用。

食用法

1.茯苓饼

取茯苓粉、面粉各等份,加白糖和水调成糊状,煎成饼。每日6g左右,可治疗心肌、失眠、食少、便溏等症状。

2.茯苓陷

取茯苓30g、肌肉60g,加适量调味品做成陷,用面皮包馅。可治疗老年体弱,吞咽无力、反胃、呃逆等症状。

3.茯苓汤

取茯苓12g、柏树16g,研为粗末,水煎去渣取汁,饭前饮用。可治疗小便不利,脾虚水肿等症状。

4.茯苓陈皮姜汁茶

取茯苓25g,陈皮5g,水煎,饮服时,加入姜汁10滴左右有健脾和胃之功效。

5.荷叶茯苓粥

取荷叶1张,茯苓50g,粳米100g。先将荷叶煎汤后去渣,再加入茯苓、梗米煮成粥,早晚各一次。对暑热所致的脑胀、胸闷、小便黄、湿热泄痢有较好的疗效。

茯苓和土茯苓的区别

茯苓可作为重要的食疗品种,经常食用可健脾去湿,助消化,壮体质,有延年益寿之效。有些人搞不清楚茯苓和土茯苓的区别。茯苓是一种菌类,往往寄生在松树的根部,而土茯苓则是一种植物,是一种多年生的灌木。茯苓可安神益气、利尿健脾,土茯苓可强筋骨、健脾胃。

茯苓可以止渴利小便是利水渗湿药,而土茯苓则是另一种药,是清热解毒药。多生于山坡或林下。入药部分只选择其干燥后的根茎。常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后干燥、入药;或趁鲜切成薄片后干燥、入药。土茯苓和茯苓是两种不一样的药材,药性和治疗方法也不同。

在现代医学中,公认茯苓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茯苓中的茯苓多糖有非常明显的抗癌和保护肝脏的作用。药用茯苓主要是经过干燥后的茯苓的菌核。茯苓可以治疗失眠健忘症,经常和龙眼与酸枣一同入药,这样宁心安神的作用更加的明显。茯苓对于胃癌、肝癌等多种癌症。

都有非常明显的治疗作用。茯苓中含有非常多的茯苓多糖、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卵磷脂、腺嘌呤、葡萄糖、胆碱以及多种酶和钾盐。可以非常有效地抑制溃疡的产生,并且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糖并且起到抗放射的作用,茯苓经常被做成茯苓饼、茯苓酥和茯苓酒等食品。

茯苓可以和薏米一起煮吗 茯苓薏米粥有哪些功效

茯苓和薏米都有利水渗湿的功效,常食用茯苓薏米粥可以有效排除体内湿气,改善小便不利的症状。

茯苓和薏米可以祛湿消肿,常食用茯苓薏米粥可以缓解水肿胀满的症状,还能增强免疫力和缓解疲劳。茯苓薏米粥含有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可以为身体补充各方面营养。

茯苓薏米粥有健脾和胃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食欲不振、脘腹胀痛、消化不良等症状,常食用茯苓薏米粥可以健胃益脾,是较好的养胃保健食疗。

茯苓可以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薏米含有亚油酸、薏仁酯等物质,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常食用茯苓薏米粥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茯苓小孩子可以吃吗 小孩吃多少茯苓较好

5~8克为宜。

健康成人的茯苓食用量10~15克为宜,小孩胃肠道功能较弱,食用茯苓可以适当减少用量。在饭前或者饭后的1小时左右, 食用5~8克为宜,每周食用3次即可。

白茯苓的食疗方法

白茯苓的食疗方法

1、白茯苓粥

材料:白茯苓粉15克、粳米100克、胡椒粉、食盐、味精各少许

做法:粳米淘洗干净,与白茯苓粉一起放入锅子里,加入足够的清水,大火烧开之后,转成小火,炖煮至米烂,调入味精、食盐、胡椒粉,搅拌均匀之后即可食用。每天早晚吃一次,有健脾胃、去水肿的作用,适合老年性浮肿。

白茯苓可用于治疗心神不宁、心悸、失眠等症状,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用于痰饮咳嗽、痰湿入络,肩背酸痛,茯苓有利水渗湿、健脾作用,可以与半夏、陈皮同用,也可以配桂枝、白术同用。

茯苓的功效和作用

茯苓的功效和作用

白茯苓可健脾,对那些久病瘦弱、食欲不振或兼有体倦乏力、腹泻的气虚脾弱病人有扶脾益气的作用,而且药性平和,治疗上述症状可与人参、白术、甘草和用称四君子汤,主治脾胃气虚、运化不利,以疗效稳健著称,后世的许多补气益脾的方剂都依此方而来。赤茯苓和茯苓皮能利尿消肿,可用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眩晕心悸等证,多与白术、猪苓、泽泻、桂枝配伍,称五苓散,是中医治疗各种水肿的基本方剂。茯神有扶脾、养心安神的作用,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导致失眠多梦、虚烦易惊、健忘等证的病人,可选用以茯神、人参、当归、龙眼肉等配制的归脾汤(丸)治疗。茯神木则能舒筋活络。

茯苓的日常烹饪方法

◆莲子茯苓糕

材料:茯苓、莲子、麦冬各等份

做法:茯苓、莲子、麦冬共研细末,加入白糖、桂花适量拌匀,用水和面蒸糕食用。

功效:宁心健脾,适宜于因心阴不足,脾气虚弱而引起的干渴、心悸、少食、神疲者。

◆栗子茯苓粥

材料:茯苓15克,栗子10枚,糯米30克

做法:将茯苓洗净入锅,加冷水,用小火煎半小时,弃渣留汤,加入栗子肉、糯米,再煮成粥食用。

功效:健脾益肾,利湿止泻,适宜于小便不利、慢性肾炎者。

◆山药茯苓肚

材料:猪肚1只,茯苓100克,淮山100克

做法:将猪肚洗净,茯苓、淮山装入肚内,淋上黄酒2匙,撒细盐适量,扎紧口,入锅内加水慢炖至肚子酥烂;将猪肚捞出剖开,倒出茯苓、山药,冷却 后

烘干,研末装瓶,每次服6-10克,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取猪肚切片,适当调味后食用。

功效:补肾益胃,健脾渗湿,适宜于糖尿病患者

◆荷叶茯苓粥

荷叶1张(干鲜均可),茯苓50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将荷叶煎汤后去渣,再加入茯苓、粳米煮成粥,分早晚两次食用。

功效:对感受暑热所致的脑胀、胸闷、小便黄、湿热泻痢有较好的疗效,对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神经衰弱都有一定的疗效。

◆祛湿解乏芡苓粥 芡实、茯苓、山药、莲肉、薏苡仁、白扁豆、党参、白术各6g,加水适量,同煎40分钟后捞出党参和白术药渣,再加入洗净粳米

150g,继续煮至米烂粥稠,即可分次调糖食用,连吃数日。

功效:主治体虚乏力、虚肿、泄泻等症。

茯苓的相关配伍

1、漏精白浊:雪白盐一两(并筑紧固济, 一日,出火毒),白茯苓、山药各一两。为末,枣肉和蜜丸梧子大。每枣汤下三十丸。盖甘以济咸,脾肾两得也。(《直指方》)

2、痫后虚肿:小儿痫病瘥后,血气上虚,热在皮肤,身面俱肿。葳蕤、葵子、龙胆、茯苓、前胡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水煎服。(《圣济总录》)

3、肾虚白浊:肉苁蓉、鹿茸、山药、白茯苓等分,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枣汤下三十丸。(《圣济总录》)

白茯苓可以直接吃吗

白茯苓

茯苓适合人群:

1. 适宜小便不利、脾虚食少、大便泄泻、水肿涨满、癌症、肝病、糖尿病患者。

2. 阴虚而无湿热、虚寒精滑、气虚下陷者慎服。

茯苓食疗作用: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肺、肾经;气微性和,可升可降;

具有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的功效;

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嗽,食少脘闷,呕吐,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茯苓食物相克:

茯苓恶白敛,畏牡蒙、地榆、雄黄、秦艽、龟甲,忌米醋。【用法用量】 9~15g。

茯苓霜

茯苓霜这个名字,可能大家听起来比较陌生,但如果说起它的主要成分茯苓,白茯苓100克,鲜牛奶50克,蜂蜜适量即可。

所谓茯苓霜,其实是把新鲜茯苓打成粉,脱水风干之后留下的霜状结晶物质。别看它看起来并不起眼,那可是茯苓的全部精华所在!而《红楼梦》里的茯苓霜,则是来自广东,是当时广东的官员送给贾府女眷的礼物,而且根据书中描述,这些茯苓霜总共也不过区区几篓,这么珍贵,它到底好在哪呢?

首先,找一个大盆,盛些凉水,将药店买回来的白茯苓掰成小块,放进盆里,浸泡2个小时,2个小时之后,给笼屉上铺上一块干净的纱布,然后再将泡好的白茯苓放在纱布上,用中火蒸40分钟,40分钟之后,把蒸好的茯苓取出来,放进搅拌机,这时候再把牛奶也倒进去,盖上盖子,开始搅拌,一直搅拌到看不到明显的颗粒的时候,就算搅拌好了。然后再把它们倒进沙锅,用大火烧开,锅一开就算好了,稍微冷却以后,再加入适量的蜂蜜。这样,这道茯苓霜就做好了。据《经验后方》记载就说,如果吃茯苓至百日的话,可以肌肤润泽、延年耐老。实际上说茯苓本身大家都知道是一个滋补佳品,但是它本身的美容作用也非常强的。据《本草品要经会》是这样记载的,就是说茯苓可以很好地去除人脸上长的疮、斑,以及妇女产后那种产生的黑斑,因此也经常拿蜜和茯苓末去做面膜。。

女性美白养颜药膳:茯苓贝梨

原料:茯苓15克,川贝母10克,梨1000克,蜂蜜500克,冰糖适量。

制作:

1、将茯苓洗净,切成小方块;川贝母去杂洗净;梨洗净,去蒂把,切成丁。

2、将茯苓、川贝母放入铝锅中,加入适量水,用中火煮熟,再加入梨、蜂蜜、冰糖继续煮至梨熟,出锅即成。

特点: 汤鲜、甜,可吃梨、茯苓,喝汤。

提示: 梨在切丁时要除去籽、核。

说明:此菜由梨为主料配以茯苓、川贝母经烹制而成,为民间清热润肺止咳食疗良方。梨具有清热生津、润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茯苓具有健脾利胃、利水渗湿、宁心安神、强健肌体、美容颜、添精神的作用。茯苓含茯苓多糖,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抗病作用,尤其对老年性浮肿、肥胖症有治疗作用。川贝母为止咳化痰、平喘、清热润肺之良药。几物相合,其清热润肺、生津止咳平喘的作用增强。常吃可美容颜、抗衰老,使皮肤滑润细嫩,并富有弹性。 。

答案补充 瘦身减肥药膳---茯苓豆腐

原料:豆腐500克,茯苓粉 30克,松仁 40克 胡萝卜 蘑菇 鸡蛋清 精盐 料酒 淀粉适量

制作:豆腐挤压除水,香菇胡萝卜切成薄片,鸡蛋清打至泡沫状,将豆腐切成小块,撒上茯苓粉,盐;然后将豆腐块摆平,抹上鸡蛋清,摆上香菇,胡萝卜,松仁,入蒸锅内用旺火蒸10分钟,取出清汤,精盐,料酒倒入锅内烧开,加淀粉勾成白汁芡,浇在豆腐上即成。

效用:具有键脾化湿,防肥减肥,降血糖等功效,适用于中度肥胖及糖尿病患者。

茯苓怎么食用

将山药、茯苓研磨成粉,然后混合,密封,每次取6-8克,用开水冲泡即可,或者放在热牛奶里面冲服,这样的方法是最简单的一种吃茯苓粉的方法,可补气健脾。

茯苓比较干、比较硬,一般来说可以进行炖煮,比如煲在汤里头,跟鸡、鸭煲在一起炖成药膳,可以治疗水肿、尿少,同时还可以治疗水湿上泛导致的眩晕、心悸,以及吃的很少、不消化、泄泻等症。

新鲜茯苓浸泡,洗净,润后稍蒸,及时削去外皮,切制成块或切厚片,晒干,然后选择煎服,可配伍其他中药起到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作用。

取茯苓粉、面粉各等份,加白糖和水调成糊状,煎成饼,可治疗心肌、失眠、食少、便溏等症状。

将茯苓搭配一些常用于煮粥的食材一起吃,如茯苓荷叶粥:取荷叶1张、茯苓50g、粳米100g,先将荷叶煎汤后去渣,再加入茯苓、梗米煮成粥,食用对暑热所致的脑胀、胸闷、小便黄、湿热泄痢有较好的疗效,而且经过长时间的熬煮,茯苓质地会变得软烂一些,吃起来比较容易消化。

将茯苓和甘草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即可,这种食用方法也非常方便,不过其药效成分需要多泡一会才能浸出,有时间的话煎煮茯苓药效要更好一些。

茯苓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茯苓,自古被视为“中药八珍”之一。茯苓菌核呈类球形卵状椭圆形致不规则形,长10至30厘米或更长,一般重500至5000克,外面有深褐色多皱褶的皮壳,内部白色或淡粉红色,粉粒状。以体重坚实,外皮色棕褐,皮纹细,无裂隙,断面白色细腻,粘牙力强者为佳。

茯苓适合人群:

1.适宜小便不利、脾虚食少、大便泄泻、水肿涨满、癌症、肝病、糖尿病患者。

2.阴虚而无湿热、虚寒精滑、气虚下陷者慎服。

茯苓食疗作用: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肺、肾经;气微性和,可升可降,具有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的功效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嗽,食少脘闷,呕吐,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茯苓食物相克:茯苓恶白敛,畏牡蒙、地榆、雄黄、秦艽、龟甲,忌米醋。

茯苓做法指导:

1.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

2.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耆、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等同用。

3.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山药等配伍。

4.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可用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同用。

5.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壳同用。

6.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

茯苓用法禁忌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苓茯苓的菌核。茯苓生于松树根上。分布于吉林、河南、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通常栽后8至10个月茯苓成熟,其成熟标志为苓场再次出现龟裂纹,若见菌核表皮呈黄褐色而又未出现白色裂缝,即可收获。选晴天挖出后去泥沙,堆在室内盖稻草发汗,等水气干了,苓皮起皱后削去外皮,干燥。

茯苓,自古被视为“中药八珍”之一。茯苓菌核呈类球形卵状椭圆形致不规则形,长10至30厘米或更长,一般重500至5000克,外面有深褐色多皱褶的皮壳,内部白色或淡粉红色,粉粒状。

以体重坚实,外皮色棕褐,皮纹细,无裂隙,断面白色细腻,粘牙力强者为佳。

茯苓补充信息:炮制:取原药材,大小个分开,浸泡,洗净,润透,稍蒸后趁热切取外皮(另作茯苓皮药用),切厚片或块,干燥,炮制后的药材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茯苓适合人群:

1. 适宜小便不利、脾虚食少、大便泄泻、水肿涨满、癌症、肝病、糖尿病患者。

2. 阴虚而无湿热、虚寒精滑、气虚下陷者慎服。

茯苓食疗作用: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肺、肾经;气微性和,可升可降。

具有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的功效。

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嗽,食少脘闷,呕吐,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茯苓食物相克:茯苓恶白敛,畏牡蒙、地榆、雄黄、秦艽、龟甲,忌米醋。

茯苓做法指导:

1. 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

2. 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耆、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等同用。

3. 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山药等配伍。

4. 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可用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同用。

5. 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壳同用。

6. 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

用法禁忌

阴虚而无湿热、虚寒滑精、气虚下陷者慎服。

1.《本草经集注》:“马蔺为之使。恶白敛。畏牡蒙、地榆、雄黄、秦艽、龟甲。”

2.《药性论》:“忌米醋。”

3.《医学启源》:“如小便利,或数服之,则损人目;如汗多人服之,损元气,夭人寿。”

4.《本草经疏》:“病人肾虚,小水自利或不禁或虚寒精清滑,皆不得服。”

5.《得配本草》:“气虚下陷、水涸口干俱禁用。”

茯苓泡了一天一夜还能吃吗

没有变质能吃。

由于茯苓中还含有蛋白质、脂肪、葡萄糖、脂肪酶、蛋白酶等成分,当泡的时间过长,是比较容易滋生细菌微生物变质的,而这样的茯苓食用后不仅达不到治疗及保健作用,反而有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因此茯苓在泡了一天一夜后,只有没有变质才能吃。

相关推荐

治疗哮喘疾病的秘方都有哪些

秘方一:南瓜麦芽糖治疗哮喘,南瓜和麦芽糖是我们经常食用的两种食物,但是却很少人知道将这两种食物放到一起可以治疗哮喘。[秘方用药]:老南瓜1个,麦芽糖2斤[制用法]:将南瓜挖个小洞,去瓜子,把麦芽糖放入瓜内蒸熟。每日早晚吃一汤匙,开水送服。[功效]:胸闷气喘,呼吸困难,喉内痰鸣。 秘方二:茯苓大枣粥治疗哮喘,茯苓糕大家可能都吃过吧?那你知道茯苓粉和红枣做出来的粳米粥可治疗哮喘吗?[秘方用药]:茯苓粉90克,红枣10枚,粳米150克,精盐、味精、胡椒粉各适量。[制用法]:将粳米、大枣淘洗干净,与茯苓粉一同放入

茯苓有哪些神奇功效

茯苓性质平和,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既可祛邪又可扶正。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食疗药膳中必备的,常用做粥、茶、糕点。“核桃茯苓粥”就是一款适用于心脾两虚所致的失眠、健忘、多梦等症的药粥。核桃仁50克及茯苓25克研末,与粳米100克一同煮粥,可用食盐与香油调味,早晚各服一次。而“人参茯苓粥”则能大补元气、和胃健脾,适用于气血亏虚周身乏力的人及大肠癌患者的食疗。 又因茯苓善渗泄水湿,有利尿功能,故常用于减肥、降糖的药膳。比如“防肥茯苓豆腐”就比较适合于中度肥胖者食用,但阳虚肥胖者不宜。我再介绍一款“减肥消肿白苓粥

茯苓茯苓的区别

茯苓是什么样的。晋代有一半《神仙传》,上面说“老松精气化为茯苓”,这说法过于神话,但是着重说出了茯苓有极大的药用价值。茯苓是一种生在松树根部下面的菌类生物。茯苓长得跟甘薯一样,里面是红色的或者白色的。《纲目》认为,越大,并且质地越是坚硬的茯苓是最好的茯苓茯苓的功效。古代有一种说法,认为茯苓是“四时神药”。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这是因为,茯苓这种东西到处都有,生长区域十分广泛,不管是什么季节,茯苓都会生长。茯苓单独服用药效不是很好,但可以和很多种中医药材搭配利用,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土茯苓茯苓的样子。土

来月经可以吃桂枝茯苓丸的吗

桂枝茯苓丸最初用于治疗因包块引起的妊娠胎动不安。凡妇人经、胎、产之疾属淤血阻滞胞宫者,皆可用该方祛淤消。常用于妇女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子宫内膜炎、附件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属淤血阻滞者。 1、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桂枝茯苓丸能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液流通;并有解痉阵痛、抗炎、免疫等作用。桂枝茯苓丸是温经活血化瘀之轻缓之剂,对妇人宿有癥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效果显著。 2、桂枝茯苓丸方由桂枝,茯苓、赤芍、桃仁、丹皮组成:桂枝辛温通阳,通血脉,消瘀血;桃仁味苦甘平,活血化瘀消癥

高血压能吃茯苓

茯苓被人们誉为是四时神药,什么意思呢?就是茯苓在任何一个季节都能起到很好的药效,所以茯苓也是非常受人们欢迎的一种药物。 茯苓茯苓多糖、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脂肪、卵磷脂、腺嘌呤、胆碱、麦角甾醇、多种酶和钾盐。 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有利尿作用,能增加尿中钾、钠、氯等电解质的排出;有镇静及保护肝脏、抑制溃疡的发生、降血糖、抗放射等作用。茯苓还用作茯苓饼、茯苓酥和茯苓酒等。有的国家将茯苓作为海军常用药物及滋补品的原料。在温度较大的地区和场所,茯苓可作为重要的食疗品种,经常

茯苓的好处

茯苓的好处 茯苓茯苓多糖、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脂肪、卵磷脂、腺嘌呤、胆碱、麦角甾醇、多种酶和钾盐。 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有利尿作用,能增加尿中钾、钠、氯等电解质的排出;有镇静及保护肝脏、抑制溃疡的发生、降血糖、抗放射等作用。茯苓还用作茯苓饼、茯苓酥和茯苓酒等。有的国家将茯苓作为海军常用药物及滋补品的原料。在温度较大的地区和场所,茯苓可作为重要的食疗品种,经常食用可健脾去湿,助消化,壮体质。 吃茯苓的禁忌 茯苓适宜于一般人群。尤宜于水湿内困,水肿,尿少,眩晕心悸,

茯苓和鸡蛋能一起吃吗 茯苓蛋汤有哪些功效

茯苓有利水渗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等症状。茯苓鸡蛋汤有利水消肿、健脾益气的作用,经常性水肿者和小便不利者常食用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茯苓有健脾益胃的功效,鸡蛋里面含有的大量营养物质也可以对肠胃起到一定作用,茯苓鸡蛋汤可以养胃健脾,脾虚食少者、脘腹胀痛者和食欲不振者可以常食用,补充营养的同时还能够改善病症。 茯苓有健脾的功效,还有镇静作用,因此茯苓鸡蛋汤可以治疗脾虚导致的失眠,常食用还能改善心悸、健忘的症状。茯苓鸡蛋汤还能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上班族、学生、中老年人均可食用,是药效广泛的保健养生

茯苓与土茯苓有什么区别 食用方法不用

茯苓茯苓中含有非常多的茯苓多糖、蛋白质、氨基酸,因此茯苓经常被做成茯苓饼、茯苓酥和茯苓酒等食品。 土茯苓:土茯苓常是作为中药,很少用来食用,因为土茯苓带有药味,严重影响食用价值,食用的方法仅限于需要中药气味的菜肴类,比如:土茯苓炖龟。

茯苓的使用方法 茯苓

茯苓30g、肌肉60g,加适量调味品做成陷,用面皮包馅。可治疗老年体弱,吞咽无力、反胃、呃逆等症状。茯苓汤取茯苓12g、柏树16g,研为粗末,水煎去渣取汁,饭前饮用。可治疗小便不利,脾虚水肿等症状。

茯苓怎么吃

茯苓我们也叫做是茯菟或者是茯灵,茯苓是属于菌类的一种,我们往往也将茯苓用于药用,茯苓在古代时候已经非常有名,古时候的人们将茯苓称为是四时神药,意思就是说无论在春夏秋冬哪个季节茯苓都能发挥很好的药性。茯苓虽然功效齐全但是我们要懂得如何吃茯苓茯苓有提高我们人体免疫力的功能,常吃茯苓可以起到宁神的功效,茯苓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所以常吃茯苓还能预防和抑制癌症。 茯苓(学名:Poria cocos(Schw.) Wolf.)别称:茯菟,茯灵,茯蕶,伏苓、伏菟,松腴,绛晨伏胎,云苓,茯兔,松薯、松木薯,松苓。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