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包扎 你需要知道的护理措施
伤口包扎 你需要知道的护理措施
运动是我们健身常见的方法,但是运动不当往往受伤,受伤之后就需要包扎,对于包扎还需要知道一些健康事项,下面就为大家讲讲。
包扎之后,须保持伤口清洁无菌,当伤口碰到水或是遭受污染,应该洗净双手,更换纱布并敷药。若纱布撕下时有沾黏情形,请先用生理食盐水冲湿纱布后再撕下或用棉棒轻轻的沾湿纱布再移除,可以减少疼痛感 。拿下纱布后先观察伤口状况有无进步或恶化,再以无菌棉花棒沾湿生理食盐水,从伤口中心以同心圆方式由内往外清洁。清洁次数一般以三次为主,感染性伤口可用优碘消毒,消毒30秒后再用生理食盐水洗掉优碘消毒,清洁完再用无菌棉棒棒沾取适量药膏,从中心开始用同心圆方法由内往外擦至伤口周围,并用无菌纱布整个覆盖住伤口(在拿取纱布时请持边角,不要接触到触覆盖伤口的那一面),最后再以纸胶固定纱布(敏感性肌肤可使用透气胶带)。
在照护期间,每天可以正常洗澡,只要洗澡前可以将纱布取下,伤口可以正常淋浴、冲洗,洗澡后再接着如前所说的方式做伤口换药。此外,请每天观察伤口的变化,一般伤口在两个星期内就可以复原愈合,但伤口如果有红肿热痛扩大渗出液增多或恶臭产生,就需要让医生再次审视伤口。
除了伤口照护以外,还有一些窍诀可以增加伤口愈合速度,像是在照护初期,伤口的地方周围组织都会比较肿胀,此时若将伤口处至于比心脏高的地方,便可增加循环减少伤口肿胀和不适感;而在照护期间,不妨多摄取蛋白质及富有维C的食物可促进伤口愈合;最重要的是,尼古丁会使得伤口愈合趋缓,因此在伤口恢复期严禁抽烟或吸二手烟。
防破伤风 如何进行伤口包扎
伤口是细菌侵入人体的入口。如果受伤伤口被污染,就可能引起化脓感染,气性坏疽及破伤风等病症,严重损害健康,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所以地震中受伤以后,在井下无法做清创手术的条件下,必须先进行包扎。包扎的材料有橡皮膏、绷带、三角巾等。现场没有上述包扎材料时,可用手帕、毛巾、衣服等代替。
根据伤员不同部位的伤情,现场常采用的简易包扎方法有:螺旋式包扎法、螺旋反折包扎法、“8”字环形包扎法等。
螺旋式包扎通常先做环形缠绕开头的一端,再斜向上绕,每圈盖住前圈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这种方法适用于四肢、胸背、腰部等处。螺旋反折包扎先用环形法包扎开头的一端,再斜旋上升缠绕,每圈反折一次。此法适用小腿、前臂等处。“8”字环形包扎是一圈向上,一圈向下,成“8”字形来回包扎,每圈在中间和前圈相交,并根据需要与前圈重叠或压盖一半。此法适用于关节部位。
伤口一般会出血,包扎前需要先止血。出血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动脉出血,血液是鲜红的,随心脏跳动的频数从伤口向外喷射,速度很快,危害性很大;二是静脉出血,血液是暗红或紫红色的,徐缓均匀地从伤口流出;三是毛细血管出血,血液是红色的,像水珠样地从伤口流出,多能自身凝固止血。
较大的动脉血管损伤,会出现出血过多、脸色苍白、出冷汗,手脚发凉、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因此,对于这种伤员,首先要争分夺秒、准确有效地进行止血,然后再采取其他急救处理措施。类似这种出血情况,可用加压包扎法止血。
加压包扎止血是最常用的有效止血方法,适用于全身各部位。操作方法是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毛巾、布料盖住伤口,再用绷带、三角巾或布带加压缠紧,并将肢体抬高。也可在肢体的弯曲处加垫,然后用绷带缠好。
外伤如何处理才是最正确的方法
处理伤口的原则为:
1.消毒:皮肤出现伤口,完整性遭到破坏,细菌便有了可乘之机,为减少细菌的入侵,对伤口要进行认真的消毒。
2.止血:可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止血。
3.包扎:伤口包扎得当,可使其少出血,少化脓,少痛苦。扎时要做到快、准、 轻、牢,快,动作迅速敏捷;准,部位准确、严密;轻,动作要轻,不碰伤口;牢,包扎牢靠,松紧适当。
具体步骤是:
(1)一般可在凉白开水中加入食用盐,配成1%浓度的盐水,冲洗伤口。有条件者,可先用碘酒后用酒精消毒,沿着伤口的边缘由里向外擦,不要把碘酒、酒精涂入伤口内。伤口内如有异物,要慎重处理,大而易取的,可取出;深而小不易取出的不要勉强取,以免把细菌带入伤口或增加出血。
(2)冲洗后可以在伤口表面涂上一些药品,小伤口可以在其浅表涂一点红汞(红药水)或紫药水,较大伤口则不宜涂上述药水,以免给下步处理增加困难。
(3)伤口上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绷带、手帕、布条、红布腰带等,要注意包扎时松紧适宜,以免影响血液循环,不能用手直接接触伤口,包扎范围应超出伤口边缘5—10公分,并用绷带(或三角巾)包扎 。外露的骨折断端的活动而引起疼痛和继续损伤。颅脑开放性损伤有脑组织膨出,或腹部损伤有脏器出时,不能直接加压包扎或将脏器强行不纳,应在膨出或脱出组织周围用纱布、毛巾等围起一道“围墙”,再用适合大小的干净搪瓷碗或其他能起到保护作用的器皿罩上,然后包扎固定。运送时,如系腹部佃时,取仰卧屈膝位,使腹部松驰。如系颅脑部部,则固定头部。
尿毒症患者怎样护理?
我们知道尿毒症是非常难以治疗的,所以尿毒症的患者更加需要得到好的护理,我们常常在护理尿毒症的时候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因为我们还不知道护理尿毒症究竟有什么方面需要注意的,其实护理尿毒症的患者我们也要讲究一定的措施,一起看看下文关于尿毒症护理措施的介绍。
尿毒症的护理是需要从多个方面做好的,例如尿毒症的患者如果皮肤出校搔痒,护理的时候就不能用手去搔伤皮肤而是应该采用热水去擦浴。
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肾脏病导致肾脏功能渐进性不可逆性减退,直至功能丧失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简称慢性肾衰。慢性肾衰的终末期即为人们常说的尿毒症。尿毒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晚期的肾脏病共有的临床综合征,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入终末阶段时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所组成的综合征。
1.卧床休息,出现烦躁不安、抽搐时防止舌咬伤,加用床挡。
2.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优质低蛋白饮食,高血压病人应限钠盐的摄入,透析治疗病人应予以优质高蛋白饮食。
3.呼吸有氨味者,应加强口腔护理。
4.皮肤搔痒,可用热水擦浴,切忌用手搔伤皮肤
5.病人思想负担重,使病人失去安全感和信心,护士应对病人加强解释工作,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尿毒症,我们知道尿毒症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了严重的伤害,一旦患上了尿毒症,那么治疗起来是非常麻烦的,所以我们要做好对于尿毒症患者的护理,上文详细介绍了尿毒症的护理措施。
宝宝外伤怎么处理 割伤
孩子最易发生的是手指处小而浅的切割伤,此时将其手指举高,捏住指根两侧,即可将血止住。然后用碘酒、酒精涂抹伤口四周皮肤或上些红药水,再用干净的纱布或“创可贴”包扎上即可。一般三五天即可痊愈。如切割伤的伤口较深或较大,须立即用干净手帕或纱布将伤口包扎,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缝合处理。
腿上伤口痂抠掉了可还没恢复的好怎么办
既然伤口上的痂已经扣掉了那么及时没有长好那么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将伤口包扎防止感染等建议你可以到医院对伤口进行一次换药同时医生会将你的患处用纱布包扎起来过一段时间后痊愈即可这段时间要注意防止伤口的感染
职业暴露后如何处理伤口
艾滋病的职业暴露是指医务工作者、实验室工作人员及有关监管人员在从事 HIV/AIDS诊断、治疗、护理、预防、检验、管理工作过程中,暴露于含有HIV 的血液、体液和实验室培养液,即暴露于含有HIV的液体等引起的危害中。首先进行伤口处理,包括:(1)只要情况允许,应实行急救。如皮肤有伤口,应当反复轻轻挤压,尽可 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2)肥皂和清水冲洗伤口或沾污的皮肤。如果是黏膜暴露,应用生理盐水 (或清水)反复冲洗。(3)受伤部位的消毒与包扎:伤口应用消毒液(如75%乙醇、0.5%次氯酸 钠、0.5%过氧乙酸、0.5%碘附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4)由于暴露后是否采取急救措施对暴露后HIV感染有一定影响,故应尽 量寻找专业医疗机构,以求正确护理伤口和暴露后急救处理。
家庭防震减灾的七大措施
家庭防震的重点,主要是保证震时和震后如何有条不紊地进行家庭的防震救灾。
根据各家不同情况,可采取以下措施:
1) 学习地震知识,掌握科学的自防自救方法。
2) 分配每人震时的应急任务,以防手忙脚乱, 耽误宝贵时间。
3) 确定疏散路线和避震地点,要作到畅通无阻。
4) 加固室内家俱杂物,特别是睡觉的地方, 更要采取必要的防御措施。
5) 落实防火措施,防止炉子、煤气炉等震时翻倒; 家中易燃物品要妥善保管;浴室、水桶要储水,准备防火用沙;学习必要的防火、灭火知识。
6) 学会并掌握基本的医疗救护技能,如人工呼吸、 止血、包扎、搬运伤员和护理方法等。
7) 适时进行家庭应急演习, 以发现弥补避震措施中的不足之处和正确识别地震 。
关节脱臼如何急救与护理
有时候由于摔跤了等原因,容易出现关节脱臼的现象发生,关节脱位的原因有直接外力和间接外力,以间接外力为多见。脱位关节以肩、肘、髋和下巴、手指等部位最易发生。
关节脱臼的急救措施:
(1)观察有无休克发生,并在抢救休克后,再用夹板及布带等固定受伤的关节。
(2)对开放性关节脱位,需尽早做伤口包扎。对无破口的关节脱位,可用冷湿布敷于伤处。
(3)在单纯脱位的早期,局部无明显肿胀,可摸到脱位之骨端,救护者可试行手法对其复位。但如果对骨骼组织不大熟悉,就不可随意地自己整复脱位部位,以免引起血管或神经的损伤。
(4)若脱位时间较长,周围软组织肿胀,常难判断脱位的情况,则不宜盲目作手法复位,应在X线检查后,在麻醉下施行。
(5)单纯脱位在复位后局部必须固定,一般固定时间上肢约2-3周,下肢约4-6周。
关节脱臼的护理方法:
(1)帮助伤员活动未被固定的肢体及关节。伤处解除固定后,也应加强受累关节的主动功能锻炼,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等。
(2)为脱位患者脱衣服时,一定要先由健康的一手脱起,穿衣服时,由患部的一侧先穿。减少伤肢的活动,以免再脱位。
如果遇到关节脱臼,即使你没有专业知识,以上关节脱臼的急救措施和护理方法,也能迅速帮助你处理脱臼事件!
烫伤如何急救
烫伤作为家庭常见意外伤害,你知道它的紧急处理措施吗?如果你应对烫伤的紧急处理不正确的话,可能让宝宝的伤情延误甚至是加剧哦。那么烫伤如何急救?
一、无论是开水烫伤还是蒸汽烫伤,都应该先降低烫伤皮肤的温度,用自来水冲洗伤口,可以减少烫伤处的进一步损伤,同时也能减少疼痛;
二、当烫伤处有衣物覆盖时,不要着急脱掉衣物,以免撕裂烫伤后的水泡,可先行用水冲洗降温,再小心的去掉衣物;
三、如果烫伤处有水泡,可以用消毒针扎破,避免感染形成溃疡;
四、若烫伤不是很严重,可在烫伤处涂上一些烫伤药膏,然后用干净纱布包扎;
五、保护好伤口,避免在阳光下直射,包扎后的伤口不要触水;
六、当烫伤过于严重时,应迅速送往医院就医,不可在创面上涂抹药物。
生二胎后必须女方结扎吗
查了一下《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以及各省级的计生条例,均没有发现强制上环与强制结扎的规定,例如《人口与计生法》第19条规定:“国家创造条件,保障公民知情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实施避孕节育手术,应当保证受术者的安全。”但某些地方的土政策则有所不同,例如,某市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坚决落实已生育一孩上环,二胎结扎,计划外怀孕采取补救措施的规定。凡生育一个子女的,女方必须在分娩后的三个月内首选落实放环措施,并强制办理独生子女证;按政策申请经批准允许生育第二个孩子的育龄夫妇,在女方分娩后一个月内夫妇中一方必须首选落实结扎措施;计划外怀孕的要自觉落实人流或引产手术。”这个文件用了“必须”、“强制”等词,可以看出是强制上环和强制结扎。
有些地方并没有明文规定强制上环与强制结扎,但由于计生部门内部有考核指标,于是某些计生人员便采取其它措施动员上环与结扎对象。有位网友说:“我们这里上环和结扎,没有强制的,但有软制的,就是打电话叫你去。你不去就天天打电话,还到你家去游说、骚扰,令人不胜其烦!”另外一些地方有一个不成文规定,要上环后才给小孩上户口,不上环就不给报户口,以此来要挟育龄妇女上环。
在中国的地方报纸中,常常可以看到类似这样的新闻:“自我市部署开展春季计生集中服务活动以来,各级干部迅速行动起来,真抓实干,为打好今年人口计生工作翻身仗开好第一局。据统计,从X月X日至X月X日止,全市已完成‘四术’XX例,其中结扎XX例,上环XX例,落实补救措施XX例。”可以看出,在很多地方,强制上环和强制结扎是得到地方政府默许和纵容的。
对于大多数妇女来说,上环并没有明显的副作用;但对于少数妇女来说,上环后会出现阴道出血、宫颈糜烂、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腰腹酸痛等副作用。有的妇女被强制上环后,感到身体不适,于是到私人诊所取环出来。而有些私人诊所由于设备简陋和技术低劣,在取环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医疗事故。例如,曾有新闻报道,北京市朝阳区某女士在一家私人诊所做取环手术,环未取出来子宫却被戳穿。有些地方的计生条例规定,妇女生育一胎后,必须上环直到50岁才可以除掉。有些妇女由于节育环在体内放置时间太长而跟肉结合在一起,即使到了50岁也无法取出。
在现代法治社会,即使是对犯罪分子,也不能上肉刑。强迫上环、强迫结扎与强迫堕胎,可以说是古代肉刑的翻版,与现代法治社会是格格不入的。因此,被强迫上环、强迫结扎或强迫堕胎的妇女,完全有权据理力争,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人身权益不受侵犯。同时,国家也应尽快出台相关法规明文禁止强迫上环和强迫结扎,使育龄妇女避孕节育措施的知情选择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