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孕期检查:胎儿生理评估是什么
解读孕期检查:胎儿生理评估是什么
1.什么是胎儿生理评估
胎儿生理评估是怀孕期间简单的、无痛的检查,用来评估胎儿是否健康。尤其是检查胎儿在子宫内是否得到足够的氧气。如果你已经过了预产期却仍未临盆,那么就需要进行该项检查。如果你属于高危妊娠情况,那么在怀孕的第三阶段也应该进行该项检查。以下将接受你需要进行胎儿生理评估的情况:
(1)患有需要用药物治疗的糖尿病、孕期糖尿病、高血压,或其他可能影响怀孕的病症。
(2)患有妊娠高血压疾病。
(3)胎儿出现过小或不能正常成长情况。
(4)孕妇羊水过多或过少时,医生会进行非应激试验,确保胎儿健康。
(5)孕妇预产期已过,医生需要检查胎儿延长在子宫内这段时间的健康状况。
(6)孕妇在怀孕的后半阶段出于未知原因曾经流产,进行胎儿生理评估能防止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7)孕妇或胎儿处于需要监控健康状态。
2.胎儿生理评估程序
或许你被建议进行检查前不要进食,以防食物刺激胎儿在子宫内运动。虽然没有确切的研究证实这一点,但是提前进食也不会对检查结果产生负面影响。检查前去一下洗手间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检查往往要持续一个小时。
检查以超声波为开始,观察胎儿的肢体动作、肌肉紧张程度(胳膊和腿部能否弯曲)、呼吸运动(胎儿控制胸部和肺部隔膜的能力)、胎儿周围羊水的数量。
根据超声波的检查结果,医生可能会继续安排非应激试验,评估胎儿在运动时的心率变化状态。进行该项检查时,你需要向左侧躺,一条带子和两台设备将固定在你的腹部。一台监控胎儿的心跳和动作,另一台记录子宫的收缩情况。检查人员会在电子屏上观察孩子的心跳情况。
3.检查结果意味着什么
检查分为5个部分,胎儿的动作、肌肉紧张程度、呼吸运动、羊水情况、心跳。结果用0或2表示,0表示反常,2表示正常。所有分项结果相加为0—10的总分数。一般来说,总分为8—10都为正常,6是正常范围的最低值,低于6则为不正常。
如果超声波检查的所有结果都是正常的,医生或许会建议你不需要进行非应激试验。但是如果羊水情况检查得分为0,即使其他检查项目一切正常,胎儿也需要进行更多的检查,你也需要立即进行生产,尤其是当你已经怀孕37周左右。
如果医生担忧胎儿的健康状况,孕妇最好立即入院观察,接受进一步检查。如果医生认为胎儿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并认为你应该立即生产,你将接受诱导性生产或剖腹产。
胎儿b超争议不断
第一大问题:为什么胎儿超音波检查是现今孕妇产检的一项重要检查?
胎儿超音波的发展和应用是21世纪才有的,医界将它视为产科近50年来最大的一项进步,并有“产科医师第3只眼”的美誉,超音波有以下2功能。
功能1:非侵入性,可窥得胎儿状态
过去女人怀孕必须等到生产才知宝宝性别、4肢健全与否。但现今只要透过超音波扫描和探索,就可得知胎儿当下的各种生长状况及指数,等于是提早掌握宝宝出生的可能资讯,加上它是一种适合孕妇的非侵入性检查,在安全上较无顾虑,当医师断定有必要观看胎儿状况时,就可安排超音波检查,并非每次产检都需要。
功能2:筛检异常,为优生保健把关
当孕妈咪妊娠周数到了18~22周时,健保局会给付一次胎儿生长评估筛检,医师就是以超音波来评估胎儿重要器官的生长。检查结果若有重大异常需终止妊娠,必须在24周以前,这是国内优生保健的一项重要措施。数字Talk 虽然超音波可筛检胎儿是否异常,但也非100%。
据统计:目前透过超音波筛检查出胎儿构造异常者,约占所有胎儿器官疾病的60~80%。
大夫Talk
1、超音波筛检只是一种探测方法,以疾病来说它并非最终诊断凭据,就像它无法取代羊膜穿刺,诊断有无唐氏症或其他染色体异常。
2、检查的敏感度及专一性都有其先天限制,准父母一定要知道:并非所有的胎儿问题均可透过超音波检查出来。
第二大问题:为什么大部份医师建议在妊娠初、中、后期,各做一次超音波检查?究竟要检查什么?
胎儿器官成长是进行中的事,每次的超音波检查只能判读为:当下检查时的结果,无法预知或保证下一刻的状况,以下3次重点检查,能更提早发现胎儿的异常状况。
初期
【建议周数】12周前后。
【检查重点】主要是观察生命迹象(胎儿心脏),同时确认胎儿是否在妈咪子宫内着床(排除子宫外孕)。台湾有些女性在怀孕前,未曾求诊过妇科,这类女性应同步检查子宫、卵巢等生殖器官,若有不良状况也需评估对妊娠的影响。
中期
【建议周数】18~22周之间。
【检查重点】重点在于评估胎儿主要器官是否有重大异常,属于孕期常规筛检,通常进行的是健保给付的胎儿生长评估筛检。若检查结果医师怀疑有问题,才会再与孕妇讨论,是否进行其他检查(例如羊膜穿刺或更进一步的高层次超音波检查)。
后期
【建议周数】34周之后、生产前。
【检查重点】视为生产准备。后期检查的重点不一,要看每位孕妈咪的怀孕状况,但通常都得评估羊水量、胎位、胎儿大小等。
数字Talk
据统计:人类怀孕有15%的流产机率(含先天、人为等因素),因此妊娠期间,妈咪要按部就班做产检,并适度照顾自己及宝宝的安全与健康。
孕妇做几次B超最好
专家指出:孕妇做B超意义重大,但并非做得越多越好,超声波是一种物理因素,一种能量,在怀孕初期,如果孕妇过多做B超,就可能会影响到胎儿,一般情况在孕期做B超不要超过4次为好。
第一次B超:在怀孕6周后,孕妇除了妇科常规检查之外,应通过B超确定宫内妊娠是否正常,排除宫外孕、双胎、葡萄胎等异常情况。
第二次B超:在孕18-20周再做一次B超,可以了解胎儿生长发育大体情况。此时可确定怀的是单胎还是多胎,并可测量胎儿头围等。
第三次B超:时间安排在孕28-30周,此时B超能够比较清晰的了解胎儿组织器官发育情况,查看是否有体表畸形,还能对胎儿的位置及羊水量有进一步的了解。
第四次B超:最后一次是在孕37-40周,此时做B超检查的目的是确定胎位、胎儿大小、胎盘成熟程度,有无脐带缠颈等,根据胎儿的头径、骨骼的测量估计胎儿的体重,明确胎儿的胎位,进行临产前的最后评估。
孕期意外情况做B超:
1、孕前、早孕的时候,有盆腔包块或子宫肌瘤的病人,需要B超检查协助诊断,为今后的治疗提供依据。
2、孕妇如果有先兆流产现象,且阴道出血时间长,需了解胚胎是否存活,是否有必要继续保胎,还需排除葡萄胎的可能,需要进行B超检查。
3、孕妇出现下腹部疼痛,需排除宫腔外怀孕,或怀孕合并肿物,必须进行B超检查。
4、对月经不正常的孕妇,根据症状、体征难正确估计怀孕周数,需要做B超,了解胚胎发育情况,估计怀孕周数,排除多胎。
胎心监护的作用
胎心监护是胎心胎动宫缩图的简称,是应用胎心率电子监护仪将胎心率曲线和宫缩压力波形记下来供临床分析的图形,是正确评估胎儿宫内的状况的主要检测手段。采用微波技术,对小孩没有危害,只需要买胎心检测仪即可。尤其是怀孕12周以后,自己对baby监护很重要。有趣的是有时候还能够听到baby的打嗝声。
胎心监护之所以能成为孕妈妈检查时必不可少的项目之一,就是因为它的作用无人能替代。胎心监护是正确评估胎儿宫内的状况的主要检测手段,对及早发现胎心异常和及时处理、降低围产儿死亡率起重要作用。若您的宝宝真的被检测出胎心异常,监护器的胎心图形会直接反映出异常的情况。排除了经常出现的胎儿缺氧,孕妇的自身原因,仍出现胎心率持续减慢时,要注意检查了解胎儿有无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
在了解过胎心监护的重要作用之后,很多妈妈最不放心的各种各样的孕期检查,胎心监护其采取的微波技术,对孕妈妈和胎儿都很安全,只需要您买一台胎心检测仪,即可随时监测您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为了宝宝的健康,准妈妈请担负起您的责任,应该按时去医院做检查。
孕妇盲目孕检“打扰”胎儿
产前检查
通过产前检查,能够及早发现并防治合并症(孕妇原有疾病如心脏病)和并发症(孕期后发生的疾病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时纠正异常胎位和发现胎儿异常,确定分娩方式。
通常在怀孕后12周应做体检,为了自己和宝宝健康,孕期女性一定要定期到医院进行产前检查。
但是,盲目的检查是会“打扰”胎儿的
准妈妈由于担心自己腹中的孩子健康,又没有什么经验,很容易过度紧张,这样对孩子的发育不利。产检也应适时适度,孕期产检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安排。盲目、频繁地做B超检查,有可能对胎儿造成不必要的“打扰”。
那么孕妇到底要做几次B超、选择在哪个孕周做才合适?这些都要由医生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而定,没有绝对的规定。但是,医生推荐和建议全妊娠期无高危因素者最好至少接受4~5次超声检查,时间点和检查的主要“看点”大致如下:
第一次超声检查:在孕6~8周,主要是排除或及时发现异位妊娠(宫外孕)或异常妊娠(葡萄胎等),了解胚胎是否存活;
第二次超声检查:在孕11~14周,主要是做胎儿NT测量,结合孕妇血清血检查,评估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度;
第三次超声检查:在孕18~24周,主要是系统筛查胎儿发育及诊断胎儿致命性畸形,包括无脑儿、脑膨出、开放性脊柱裂、胸腹壁缺损内脏外翻、单腔心、致命性软骨发育不全。此次超声检查尤为重要,因为,胎儿发育至这个时期,胎儿在子宫内所占的空间不太多,活动的空间较大,胎儿的活动较为舒展,超声可以通过多个观察角度观察到胎儿大部分的器官形态结构,筛查排除胎儿畸形;
第四、五次超声检查:在32~38周,排除一些在妊娠晚期才出现的胎儿发育异常,了解胎儿的位置、胎盘位置及成熟度、羊水的多少等;判断胎儿有无脐带缠绕、绕颈几周及绕颈松紧等情况,而且还能了解脐带的血流情况,评估胎儿宫内的安危。对临床医生选择分娩时机及方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预产期过了怎么加快生产 药物催生
如果其他方法不能使孕妈妈提早感到阵痛,那么只好用药物催产了。在使用催产素催产前,孕妈妈必须要接受一系列的检查和监测,来评估胎儿状况和胎盘功能。
1、B超检查:过期妊娠的B超检查,主要有下面几个关键指数:胎盘成熟度、羊水量、胎儿大小、脐带血流速度。医生可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是否需要给准妈妈使用催产素。
2、产科检查:有经验的产科医师,可通过准妈妈宫颈指诊来评估子宫颈成熟度(子宫颈的柔软度和子宫外口的扩张度),进而考虑是否早一点接受催生处理。
产前检查不可盲目贪多
准妈妈由于担心自己腹中的孩子健康,又没有什么经验,很容易过度紧张,这样对孩子的发育不利。产检也应适时适度,孕期产检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安排。盲目、频繁地做B超检查,有可能对胎儿造成不必要的“打扰”。
那么孕妇到底要做几次B超、选择在哪个孕周做才合适?这些都要由医生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而定,没有绝对的规定。但是,医生推荐和建议全妊娠期无高危因素者最好至少接受4~5次超声检查,时间点和检查的主要“看点”大致如下:
第一次超声检查:在孕6~8周,主要是排除或及时发现异位妊娠(宫外孕)或异常妊娠(葡萄胎等),了解胚胎是否存活;
第二次超声检查:在孕11~14周,主要是做胎儿NT测量,结合孕妇血清血检查,评估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度;
第三次超声检查:在孕18~24周,主要是系统筛查胎儿发育及诊断胎儿致命性畸形,包括无脑儿、脑膨出、开放性脊柱裂、胸腹壁缺损内脏外翻、单腔心、致命性软骨发育不全。此次超声检查尤为重要,因为,胎儿发育至这个时期,胎儿在子宫内所占的空间不太多,活动的空间较大,胎儿的活动较为舒展,超声可以通过多个观察角度观察到胎儿大部分的器官形态结构,筛查排除胎儿畸形;
第四、五次超声检查:在32~38周,排除一些在妊娠晚期才出现的胎儿发育异常,了解胎儿的位置、胎盘位置及成熟度、羊水的多少等;判断胎儿有无脐带缠绕、绕颈几周及绕颈松紧等情况,而且还能了解脐带的血流情况,评估胎儿宫内的安危。对临床医生选择分娩时机及方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孕前保健的内容 孕前健康评估
一般资料评估:询问备孕人群一般资料,如年龄,职业,药毒物以及烟酒接触史,生活习惯,以评估有无影响自身及后代的危险因素。
家族史评估:有无必要进行遗传学咨询,评估对后代的风险。
生育史评估:根据有无不孕,习惯性流产,多次人工流产,早产,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等病史,评估对妊娠结局的可能性。
营养评估:全面了解备孕人群的健康状况,包括营养,发育,身高,体重,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进行女性乳房检查,男女性内外生殖系统检查,根据体格检查,体质指数以及生化测定,评估营养状况,有无消瘦,超重,肥胖等问题,评估饮食习惯是否科学合理。
血液化验:血常规,血型,血生化检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毒性肝炎抗原,抗体检测等。
病原体检查:进行滴虫,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细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