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
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
流感病毒有三种类型:甲型(A型)流感病毒感染哺乳动物以及鸟类;乙型(B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类,疾病的产生通常较甲型病毒温和;丙型(C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类,并不会引起严重的疾病。
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甲型流感病毒,包括上百种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对于这些亚型的不同命名,来自于H和N的不同。所谓H和N,是指甲型流感病毒表面的两大类蛋白质。H是红细胞凝集素(Hemagglutinin),其作用像一把钥匙,帮助病毒打开宿主细胞的大门;N是神经氨酸苷酶(Neuraminidase),能够破坏细胞的受体,使病毒在宿主体内自由传播。根据H和N的形态,甲型流感病毒可由15种H型和9种N型进行排列组合,比如H1N1和H5N1等。
同一种甲型的流感病毒,也可能因为基因序列的变化,在病毒的传播性、致死率等方面出现很大差异。造成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的就是一种H1N1病毒。1918年以后,H1N1在人群与猪群中分别进化。
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0rthomyxoviridae),甲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 virus A)。典型病毒颗粒呈球状,直径为80nm-120nm,有囊膜。囊膜上有许多放射状排列的突起糖蛋白,分别是红细胞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和基质蛋白M2。病毒颗粒内为核衣壳,呈螺旋状对称,直径为10nm。为单股负链RNA病毒,基因组约为13.6kb,由大小不等的8个独立片段组成。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敏感;对热敏感,56℃30分钟可灭活。
中医中药狙击甲流最新方案
一、病原学
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0rthomyxoviridae),甲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 virus A)。典型病毒颗粒呈球状,直径为80nm~120nm,有囊膜。囊膜上有许多放射状排列的突起糖蛋白,分别是红细胞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 和基质蛋白M2。病毒颗粒内为核衣壳,呈螺旋状对称,直径为10nm。为单股负链RNA病毒,基因组约为13.6kb,由大小不等的8个独立片段组成。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热敏感,56℃条件下30分钟可灭活。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甲型H1N1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目前尚无动物传染人类的证据。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引起感染。通过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有待进一步确证。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四)较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
下列人群出现流感样症状后,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尽早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
1.妊娠期妇女;
2.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19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
3.肥胖者(体重指数≥40危险度高,体重指数在30-39可能是高危因素);
4.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5.年龄≥65岁的老年人。
三、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1~3天。
(一)临床表现。
通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咽痛、流涕、鼻塞、咳嗽、咯痰、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部分病例出现呕吐和/或腹泻。少数病例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无发热。体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
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
可诱发原有基础疾病的加重,呈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病情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
(二)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
2.血生化检查:部分病例出现低钾血症,少数病例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升高。
3.病原学检查:
(1)病毒核酸检测:以RT-PCR(最好采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呼吸道标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中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可呈阳性。
(2)病毒分离:呼吸道标本中可分离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
(3)血清抗体检查:动态检测双份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三)胸部影像学检查。
合并肺炎时肺内可见片状阴影。
四、诊断
诊断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是防控与有效治疗的关键。
甲型流感易感人群
甲型H1N1流感实际上是由一种新的流感病毒引起的,人们以前不可能感染这种病毒,身体里自然也就不会有能够抵御这种病毒侵袭的抗体。正因为如此,对甲型 H1N1流感而言,男女老少都是易感人群,都有可能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而发病。流行病学家对墨西哥、美国等国家发现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进行了调查,目前的报道患者以青壮年为主,但在老人和儿童中也有发病的。
潜伏期:估计1~7天
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并不会立即发病,而是会有一段“平静”的时期。当然在这段时间里,已经侵入身体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一点没有“安静”下来,它正在忙着在身体里的健康细胞中不断地复制和繁殖,产生更多的病毒。从病毒侵入机体后到出现症状的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
人们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潜伏期尚不十分清楚,估计在1~7天后可能发病,更有可能是1~4天。因此和患者密切接触的人要医学观察7天。
传染期:发病前1天到病后7天
我们知道,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人在一段时间里会向外界排出病毒,如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从而导致其他健康人被传染,这段时间我们称作“传染期”。
预防控制甲型H1N1流感基本知识
1、什么是甲型H1N1流感?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否可以传染给人?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以传染给人,而且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2、人如何感染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有何症状和现?
人可能通过接触被甲型H1N1流感病毒污染的环境,或通过与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人发生接触,而感染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3、是否有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
目前虽尚无疫苗预防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但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4、公众可采取何种预防措施?
(1)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2)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洗手液(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4)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5)如果生病了,请留在家中,并减少与其他人接触,避免感染他人。
(6)尽量避免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或嘴巴,因为病菌可以通过这些途径进行传播。
甲型H1N1的检查措施
针对前几年那一次流感的大规模流行,甲型H1N1流感被人们所铭记,因为很多人由于种种原因被传染或者是被感染,由于疾病的大规模流行以及病毒的变异,导致出现死亡的病例,也引起很大的恐慌。临床上的检查是疾病确诊的前提,下面一起来看一下检查的项目吧。
(一)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检查
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
2.血生化检查
部分病例出现低钾血症,少数病例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升高。
3.病原学检查
(1)病毒核酸检测以RT-PCR(最好采用real-timeRT-PCR)法检测呼吸道标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中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可呈阳性。
(2)病毒分离呼吸道标本中可分离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
(3)血清抗体检查动态检测双份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二)胸部影像学检查
合并肺炎时肺内可见片状阴影。
以上就是甲型H1N1流感的相关检查项目,患者会呈现出相关的病理表现。医生通过检查可以准确的了解患者的患病情况,以便于医生给患者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更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建议患了流感的人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什么是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早期被称为猪流感。与其他季节性流感病毒不同,该病毒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并可以人传人。
人感染甲流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最明显症状是,体温突然超过39℃,肌肉酸痛感明显增强,伴随有眩晕、头疼、腹泻、呕吐等症状或其中部分症状。
如果个体身体素质较差,自身免疫力低,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能称为其他疾病诱因,患者一旦感染,会直接引发很多并发症,甚至于危及生命。
但是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的。只要积极作好预防,不会对健康造成太大损害。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已投入使用。
猪流感是怎么引起的
人类很少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但近年也发现一些人类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病例,大多数是与病猪有过直接接触的人。2009年4月墨西哥和美国等先后发生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A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是一种新型猪流感病毒,可以人传染人。
猪流感与甲流的关系
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与以往或目前的季节性流感病毒不同,该病毒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并可以人传染人,人感染甲流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2009年开始,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行。2010年8月,世卫组织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已经结束。
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必知常识
1、无需对甲型H1N1流感感到恐慌
截至目前,甲型H1N1流感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并没有超过普通的季节性感冒。在爆发甲型流感的最初几个月,入院治疗和死亡的人数甚至低于普通的季节性感冒,而且病毒也没有发生急剧的变异。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的症状与感冒类似,主要表现为:体温升至38摄氏度以上,伴有咳嗽、头疼、流鼻涕、关节和骨头酸疼、食物难以下咽、胸腹部有疼痛感等症状。应对甲型H1N1流感需要保持正确的认识和健康的心态,密切关注有关部门发布的疫情信息,以免产生不必要的恐慌。世卫组织的警戒级别升至最高,只是意味着传播范围的广泛化,以及传播方式趋向本土化和社区化,并不能解读为流感的病情变得严重了,更不是病死率增高了。
2、儿童青年比老年人更易患病
甲型流感对某些特定的人群威胁相对更大,比如2岁以下的儿童、孕妇以及患有哮喘或者糖尿病、心脏病的人。十来岁的青少年以及年纪较小的成年人也相对容易感染甲型H1N1流感。正常情况下,季节性流感比甲型H1N1流感对老年人带来的伤害更大。科学家们分析认为这可能是由于老年人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具有某种免疫力。此次流感为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毒基因中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世界卫生组织初始将此型流感称为“人感染猪流感”,后将其重新命名为“甲型H1N1流感”。
3、防甲流洗手时间必须长
和普通季节性流感一样,甲型流感病毒也是通过病人的咳嗽以及喷嚏来进行传播。特别是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应该用香皂长时间的洗手,而且频率也要相应地增加。同时,人们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减少传染病的发生。打喷嚏、咳嗽时应使用纸巾、手帕并掩着口鼻,不要直接面对他人打喷嚏、咳嗽,用过的纸巾、手帕勿乱扔;打喷嚏、咳嗽和擦鼻子后要洗手;接触病人及呼吸道分泌物后要立即洗手,看护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要戴口罩。
4、儿童应首先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
首先应该给儿童们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特别是当疫苗短缺时更应优先给他们注射。其次是6个月至24岁的人、孕妇以及医疗工作者。对于那些照顾婴儿的父母,以及在高危医疗环境工作的医务工作者,也应优先注射流感疫苗。
甲流治疗
尽管目前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已基本结束,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对甲型H1N1流感的警惕。2010年冬季发生在上海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2009年的流行株比较,其HA、NA和PB2基因和抗原位点上出现了一些变异,人群的免疫压力和病毒株在哺乳动物宿主中的适应性进化可能发挥一定作用。
因此,要继续加强人群流感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密切关注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否会发生进一步的基因变异及与禽源、猪源和人流感病毒的基因重组,需警惕可能会发生新的流行。
一、甲型H1N1流感的西医治疗方法
1.“达菲”在感染后48小时内服用有一定疗效
2.抗生素应对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并发症;
3.解热镇痛药,如扑热息痛,对症治疗;
4.良好的休息,多喝水
5.出现症状及时就诊正规医院为要。
二、甲型H1N1流感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辨证治疗
1.毒袭肺卫
症状:肌肉酸痛、咳嗽发热、恶寒、咽痛。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透邪。
参考方药:炙麻黄、杏仁、生石膏、柴胡、黄芩、牛蒡子、羌活、生甘草。
常用中成药:银黄类制剂、莲花清瘟胶囊、双黄连口服制剂。
2.毒犯肺胃
症状:发热、腹痛腹泻、头身或恶寒,恶心、呕吐、肌肉酸痛。
治法:清热解毒,化湿和中。
参考方药:苍术、藿香、姜半夏葛根、黄芩、黄连、、苏叶、厚朴。
常用中成药:葛根芩连微丸、藿香正气制剂等。
没有专门针对人类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特效药,通常使用的有4种抗流感药物,但临床显示,这种变异病毒对其中2种具有抗药性。
有两种类别药品adamantanes和remantadine和流感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达菲和扎那米韦。以前大部分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报告都是完全康复,没有进行医疗照顾和服用抗病毒药物。
一些流感病毒对抗病毒药物产生抗药性,限制了治疗效果。从美国获得的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人类病例,对达菲和扎那米韦抗性金刚烷胺很敏感,但是对amantadine和remantadine有抵抗性。
信息还没有充分到可以建议使用抗病毒药物来治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感染。临床医生必须根据病人的临床和生理状况进行评估,考虑治疗可能产生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在甲型H1N1流感病毒正在爆发的美国和墨西哥,在病毒的易感性手册上,国家和地方当局建议使用奥塞米韦或扎那米韦进行治疗。
什么是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早期被称为猪流感。与其他季节性流感病毒不同,该病毒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并可以人传人。人感染甲流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最明显症状是,体温突然超过39℃,肌肉酸痛感明显增强,伴随有眩晕、头疼、腹泻、呕吐等症状或其中部分症状。如果个体身体素质较差,自身免疫力低,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能称为其他疾病诱因,患者一旦感染,会直接引发很多并发症,甚至于危及生命。
但是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的。只要积极作好预防,不会对健康造成太大损害。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已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