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预防下呼吸道感染
如何治疗预防下呼吸道感染
如何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呢?家长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1.创造良好的室内环境。应注意每天定时开窗通风,同时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冬季儿童房间的空气湿度应保持在50%左右,尽量保持儿童呼吸道湿润,减少被病菌侵袭的机会。
2.多增加户外活动。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让孩子进行日光浴,增强体质。
3.衣着适宜。不要给孩子穿得过多(即使在冬季降温时也不宜给孩子穿得过多),小儿盖的被子也不宜太厚。气候变化时应随时为其增减衣服,不要只增不减。若小儿活动时出汗,应及时用毛巾为其擦干。若小儿在入睡后出汗较多,可在其前后胸垫上小毛巾以防止其内衣潮湿。减少其出汗、及时为其擦汗是防止小儿受凉的重要措施。
4.保证小儿饮食的营养均衡。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按时进餐、不挑食、不偏食,不强迫孩子进食。牛奶、肉类、蛋类、鱼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要均衡。由于维生素A有保持人的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完整、抗呼吸系统感染、增强肌体的免疫功能等作用,因此应让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的小儿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黄绿色的蔬菜、黄色水果、瓜类等。
5.避免小儿接触感染源。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的季节,尽量不要带孩子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如果家里有人得了感冒,应避免病人与孩子接触。
6.合理用药。如孩子发生了呼吸道感染,应进行对症治疗。不要给小儿滥用抗生素。只有在确认小儿已经发生了细菌性感染时,才可适当地给小儿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并应严格地按照疗程用药。对于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可带其到医院做相应的检查,必要时应检测一下其体内微量元素的水平和免疫指标。若小儿体内缺少某些微量元素,可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若小儿的免疫功能有缺陷,可对其进行免疫刺激治疗。但进行这种治疗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为其选用合适的药物,并且要有足够的疗程。
如何治疗孩子反复呼吸道感染呢?西药如干扰素气雾吸入、滴鼻或肌注,免疫调节剂如胸腺肽、卡介苗素、左旋咪唑、转移因子等有一定的疗效。中医药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具有较强的优势。在感染期,重在辨证,治其标,缓解期治其本。《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体内存在旺盛的正气,邪气就不容易侵犯。中医优势在于:1.改善小儿体质,增强抗病能力。中医有许多著名方剂,如玉屏风散、黄芪桂枝五物汤、人参败毒散、生脉散、防感口服液、槐杞黄颗粒等,现已被越来越多临床证实,确有增加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2.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90%以上由病毒引起,中医药在抗病毒感染有很好疗效。中药不仅抗病毒也可抗细菌。通过健脾补气补肾,增强小儿食欲,增加营养物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吸收,强壮体质,减少生病。3.中药属植物制剂,经科学辨证使用毒副作用少。
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1、轻症病人口服板蓝根冲剂、复方感冒灵及对症治疗为主。
2、有中度发热的病人可肌肉注射病毒唑或双黄连注射液。
3、合并细菌感染者口服复方新诺明或肌注青霉素治疗。
4、早期应用干扰素,可快速产生细胞抗病毒作用,使临床情况好转。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年来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药物,新一代含氟喹诺酮类衍生物的产生,使其药理活性明显拓宽,对革兰阴性杆菌尤其是假单孢铜绿杆菌具有强大抗菌活性。此类抗生素具有组织浓度高,最低抑菌浓度( mIC)低等特点,临床已用于治疗院内呼吸道感染及重症监护室中的感染。尽管目前公认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对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菌有效,但不作为首选,仅用于对常用抗生素耐药以及对多种药物过敏的呼吸道感染病人,其主要原因是喹诺酮对肺炎链球菌 mIC较高。在欧洲与北美主要用于治疗轻症的社区性下呼吸道感染。
婴儿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许多的病毒感染都是没有特效药的,引起细支气管炎的各种病毒也不例外,因细支气管炎目前我们只有支持疗法。在治疗的时候,我们应特别注意水分的补充,加上给予冷而湿度接近饱和的吸入疗法。这样应可使呼吸道分泌物易于排出,保持呼吸道畅通。细支气管炎的患者有些时候很激动,但因大多数的镇静剂都可能抑制呼吸,应避免使用,假如必须使用也应选用像Chloral hydrate抑制呼吸较少的药物。
抗生素对细支气管炎的几种病毒,没有任何效果,若无合并细菌性肺炎,不应使用。类固醇对细支气管炎有效吗?可减少发炎的严重性吗?答案也是否定的。少部分细支气管炎的婴幼儿,最后可能产生呼吸衰竭,必须短期使用呼吸器帮助度过危险期。临床上可由症状的急速转剧和血液气体分析作为及早使用呼吸器的诊断依据。
如何治疗预防下呼吸道感染
1、易感人群的疫苗接种;包括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等。
2、易感人群的抗生素的应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糖尿病、心脏病(心衰)病人及免疫力底下儿童,患感冒时可适当应用抗生素预防细菌感染。
3、在不能正确是普通感冒还是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情况下,应接受呼吸专科医生的医疗指导。
准确诊断主要是指鉴别普通感冒与细菌性的下呼吸道感染。及时的治疗主要是指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应注意:在应用抗生素前取痰做细菌培养;应用中华医学会推荐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经验抗生素治疗。
一般抗生素应用3天无效才考虑更换,不宜频繁更换抗生素;老年人可适当放宽抗生素应用条件;对于青少年的严重耐药菌肺炎要重视;尽量少用退热药,尤其不要频繁应用激素。
什么是下呼吸道感染
⑴ 免疫缺陷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由于免疫细胞或免疫分子缺陷所致的疾病被称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反复、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线索,包括原发性抗体缺陷病、细胞免疫缺陷病、联合免疫缺陷病、补体缺陷病等。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系继发于多种疾病及理化、生物等因素对免疫系统造成的损害,又称免疫缺陷状态。
⑵ 先天性发育异常 如先天性纤毛功能异常症、先天性会厌吞噬功能不全症、先天性肺发育不良、先天性肺囊肿等。
⑶微量元素缺乏 如锌元素缺乏或不足时,儿童胸腺、脾脏萎缩,T细胞数量明显减少。铁、钙、镁、磷不足时,可直接影响巨噬细胞的吞噬及杀伤力,并削弱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消除病源及过敏颗粒的能力。
⑷ 慢性病灶如慢性副鼻窦炎、支气管扩张症、扁桃体炎致反复呼吸道感染。
⑸ 其他 如营养不良、蛋白异常丢失,包括肾病、蛋白丢失性肠炎、皮肤损伤、脾切除等。
总之与年龄因素、免疫功能、蛋白质、微量元素锌、维生素缺乏、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差等因素有关。
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的区别
上呼吸道感染是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90%左右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该病四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雾滴,或经污染的用具进行传播。常于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受寒、劳累、淋雨等情况,原已存在或由外界侵入的病毒或/和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导致感染。该病预后良好,有自限性,一般5-7天痊愈。
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患,治疗时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临床上供选择的抗生素日益增多,耐药菌株亦明显增多,由于大剂量头孢菌素的应用,导致院内感染特别是假单孢铜绿杆菌和肠球菌感染日益增多。
您可以吃些去痰的食物如:冰粮炖雪梨,款冬花,桔梗
桔梗(其根)是常用的祛痰药,具有开宣肺气、祛痰排脓功效,可治感冒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等疾病。因桔梗辛散苦泻,善于宣通肺气、祛痰排脓,所以很适用于咳嗽痰多、咯痰不爽及肺痈症。现代药理分析,桔梗促进气管分泌,稀释痰液,利于排痰,其祛痰效果与西药氯化铵相似。
实用便方有:
1、肺痈多痰:桔梗30克,甘草9克,水煎,作1日量,分3次温服。
2、感冒咳嗽:桔梗10克,荆芥、防风各9克,杏仁6克,水煎服。
3、咽喉肿痛:桔梗、薄荷、牛蒡子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
4、胸满胁痛:桔梗、枳实各30克,山楂9克,水煎服。
什么是下呼吸道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等。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
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患,治疗时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临床上供选择的抗生素日益增多,耐药菌株亦明显增多,由于大剂量头孢菌素的应用,导致院内感染特别是假单孢铜绿杆菌和肠球菌感染日益增多。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使人们对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或军团菌感染的认识有很大提高。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已引起人们重视。
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一、预防调养:
1、平时注防寒保暖,遇有气候变化,随时更换衣着,体虚易感者,可常服玉屏风散之类药物,预防发生外感。
2、戒除吸烟,避免吸入粉尘和一切有毒或刺激性气体。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进食或喂食时,注意力要集中,要求患者细嚼慢咽,避免边吃边说,交食物呛吸入肺。
二、护理:
1、多翻身拍背,帮助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宝宝咳嗽多时,睡觉时会很难受,爸妈记得多给宝宝翻身拍背,帮助宝宝把呼吸道的分泌物排出。
2、多吃水果、汤汁,少吃鸡蛋。食物要清淡,要多补充水分和维生素C,但注意不要一次吃得太多,蛋白质过多会引起消化不良。
3、鼻塞使用细棉棒、吸鼻器。宝宝鼻塞、鼻堵时可用沾有温水的棉棒湿润鼻痂,一点一点地将鼻痂取出,爸妈注意千万不可以用力过猛哦。选择细小的棉棒,它比传统的棉棒更好用。吸鼻器在这时也能派上用场。
4、自备温湿度计,保持空气流通,每天开窗2到3次。自备一个温湿度计,大超市里就有卖的哦。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每天开窗2到3次,控制室内的温湿度,温度约在18℃~22℃,湿度约在60%左右。
5、敷额头(退热贴)、酒精擦身。如果宝宝有发烧的情况,冷毛巾敷额头可以给宝宝降热,去热贴也可以选用哦。另外,30%~50%的酒精擦身也可以帮助宝宝物理降温。
天气忽冷忽热如何不得病
常见病1:感冒
小莹莹总喜欢在家里上蹿下跳,每次总要玩到满头大汗才善罢甘休。而只要小莹莹一觉得热,父母们就生怕她热坏了,急忙为其脱下衣服,不料莹莹却感冒了。
预防宝典:根据天气加减衣
不要过早给宝宝加衣服,每天要根据天气变化给其增减衣服。当宝宝已经出汗时,不要马上脱掉衣服,而应该让宝宝静下来,擦干汗水,等到宝宝不再是汗流浃背时,脱掉一件衣服,再放宝宝去玩。不要把出汗的宝宝放到风口处凉快,更不能使用电风扇或空调等方法为孩子降热,也不要让孩子快速喝冷饮等食品,这样会使孩子敞开的汗毛孔迅速闭合,造成体内调节失衡,引起感冒。另外,应该让宝宝喝温白开水,这样不但可预防感冒,而且对小儿胃肠道和肺部有益。
常见病2:气管炎、肺炎
由于不注意增减衣服,小宝宝开始出现感冒咳嗽的症状。连续吃了三天药,宝宝的症状并不见减轻,反而咳嗽越来越厉害了。到医院一检查,医生告知宝宝可能患上了肺炎。
预防宝典:加强有氧锻炼
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则是下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要比上呼吸道感染严重得多。上呼吸道感染可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护理不当是小儿患呼吸道感染的触发因素。让宝宝到大自然中去锻炼,有氧锻炼是提高机体抵抗力的好方法,可不少父母都是怕宝宝冻着,天气刚刚有些凉意,就闭门闭窗,这无异于剥夺了宝宝在大自然锻炼的机会。当秋季来临时,不要急于给宝宝添加衣服。最好的办法是大人与宝宝穿一样厚薄的衣服,大人静坐时不感到冷,宝宝就不会冷。小孩虽然没有大人耐寒,但小儿始终是在运动状态,即使是睡着了也不会安静。当小儿患感冒时,多休息、多睡眠、多饮水、适当退热、注意护理、勤看医生是治疗感冒、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的好方法。
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治疗
多种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分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和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前者表现为急性鼻炎、咽炎和喉炎,后者表现为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炎。本类疾病发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染,小儿、老人、营养不良及患有慢性病者更易患病。以冬春季发病较多。不少呼吸道传染病如麻疹、风疹等可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应注意鉴别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没有什么特效的药物,得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方案,上呼吸道感染有自限性,一般一个礼拜可以自愈,只要多喝水,清淡饮食,吃些抗病毒的药。下呼吸道感染根据个人出现的症状选择要不用的药物,还有每种菌群人对药物敏感程度不同。
注意事项:平时要多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健康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少抽烟喝酒,在疾病多发的季节不要去人多的地方,保持屋内空气流通,注意保暖。急是生病了也不要乱吃要,不舒服及时到医院就诊。
下呼吸道感染症状
1、急性气管炎
通常由细菌和病毒引起,婴儿和学龄前儿童的急性气管炎要考虑百日咳杆菌感染,最好的检验样品是深部鼻咽拭。
2、慢性气管炎
查找病原体往往较困难,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卡它莫拉菌属往往能从这些患者的支气管中分离到。病毒往往也是一个致病原。
3、肺炎
上呼吸道感染浸入肺部、直接吸入病原体或由血流入肺,均可引起肺炎。成人肺炎的常见病因有肺炎支原体、呼吸道病毒、肺炎衣原体、流感嗜血杆菌、需氧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军团菌。肺炎链球菌是成人肺炎最常见的病因。
4、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使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导致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典型的症状有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主要致病因素为支气管感染、阻塞和牵拉,部分有先天遗传因素。患者多有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等病史。
下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一、普通感冒
成人多数为病毒引起。起病较急,初期的时候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
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
检查可见鼻腔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一般经5-7d痊愈。
二、病毒性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
根据病毒对上、下呼吸道感染的解剖部位不同引起的炎症反应,临床可表现为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
急性病毒性咽炎多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
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和灼热感,疼痛不持久,也不突出。当有咽下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咳嗽少见。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感染时可有发热和乏力。
咽部明显有充血和水肿,淋巴结肿大,还会有眼结合膜炎。
其他症状常有声嘶、非胸膜性胸骨下疼痛。可闻及干性或湿性啰音。X线胸片显示血管阴影增多、增强,但无肺浸润阴影。流感病毒或冠状病毒急性支气管炎常发生于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
三、疱疹性咽峡炎
常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一周。检查可见咽充血,软腭、腭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有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多于夏季发作,多见儿童,偶见于成人。
四、咽结膜热
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有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合膜明显充血。病程4-6d,常发生于夏季,游泳中传播。儿童多见。
五、扁桃体炎
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
下呼吸道感染是什么
下呼吸道是指在声门以下,包括气管和支气管。下呼吸道不仅是空气通过的管道,而且具有防御、清除异物、调节空气温度和湿度的作用。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等。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
下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医院感染疾病,它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约占70%,其中又以绿脓杆菌最多,革兰阳性球菌占20%,其中以金黄色葡萄菌为常见,还有真菌与病毒。
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患,治疗时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临床上供选择的抗生素日益增多,耐药菌株亦明显增多,由于大剂量头孢菌素的应用,导致院内感染特别是假单孢铜绿杆菌和肠球菌感染日益增多。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使人们对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或军团菌感染的认识有很大提高。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已引起人们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