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诊断鉴别
阿尔茨海默病诊断鉴别
诊断
1.目前临床广泛应用NINCDS-ADRDA诊断标准,由美国国立神经病语言障碍卒中研究所(NINCDS)和Alzheimer病及相关疾病协会 (ADRDA)建立的NINCDS-ADRDA专题工作组(1984)推荐,内容如下, 1.很可能的Alzheimer病(probable Alzheimer’s disease) ①临床检查确认痴呆,神经心理测试MMSE及Blessed痴呆量表支持;②必须有2种或2种以上认知功能障碍;③进行性加重的记忆力及其他智能障碍;④无意识障碍,可伴精神和行为异常;⑤发病年龄40~90岁,多发于65岁后;⑥排除其他可导致进行性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的脑部疾病。
2.可能的Alzheimer病(possible Alzheimer’s disease) ①特殊认知功能障碍进行性加重,如语言(失语),运动技能(失用)和知觉(失认);②日常生活能力减退和行为异常;③类似疾病家族史,并有神经病理证据;④实验室检查:腰穿常规检查,EEG呈非特异性改变如慢活动增加,CT检查显示脑萎缩,必要时可复查。
3.排除导致痴呆的其他脑部疾病,Alzheimer病的临床特点 ①疾病进展过程中可有稳定期;②合并症状包括抑郁,失眠,尿失禁,妄想,错觉,幻觉,感情或行为失控,体重减轻等;③某些患者有神经系统体征,尤其疾病后期,如肌张力改变,肌阵挛或步态失调等;④疾病后期可能有抽搐发作;⑤CT检查脑为正常范围。
4.不支持可能的Alzheimer病的临床特征 ①突发卒中样起病。②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如偏瘫,感觉缺失,视野缺损和共济失调,尤其疾病早期发生。③病程早期出现抽搐发作和步态障碍。
5.可考虑为Alzheimer病的临床症状 ①病人有痴呆综合征的表现,但缺乏足以引起痴呆的神经,精神或躯体疾病证据。②患者可伴躯体或脑部疾病,但不能导致痴呆。③患者表现为单一认知功能障碍,有进行性加重病程,缺乏明显的病因。
6.确诊的Alzheimer病(definite Alzheimer’sdisease) ①符合很可能的Alzheimer病的临床诊断标准。②尸检或脑活检组织病理改变符合Alzheimer病的特征表现。
鉴别诊断
1.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 仅有记忆力障碍,无其他认知功能障碍,如老年性健忘,人类的单词记忆,信息储存和理解能力通常在30岁达到高峰,近事和远事记忆在整个人生期保持相对稳定,健忘是启动回忆困难,通过提示回忆可得到改善,遗忘是记忆过程受损,提示也不能回忆,AD患者还伴有计算力,定向力和人格等障碍,这在正常老年人很少见。
2.谵妄 起病较急,通常由系统性疾病或脑卒中引起,谵妄时可意识模糊,痴呆患者意识清楚。
3.抑郁症 DSM-Ⅳ提出抑郁症状包括抑郁心境,诉说情绪沮丧,对各种事物缺乏兴趣和高兴感,有罪或无用感,食欲改变或体重明显减轻,睡眠障碍如失眠或睡眠过度,活动减少,易疲劳或体力下降,难以集中思维或优柔寡断,反复想到死亡或自杀,临床诊断抑郁心境至少要有一个症状,诊断重度抑郁要有5个以上症状,持续超过2周。
4.皮克病(Pick’s disease) 早期表现为人格改变,自知力差和社会行为衰退,遗忘,空间定向及认知障碍出现较晚,CT显示特征性额叶和颞叶萎缩,与AD的弥漫性脑萎缩不同。
5.血管性痴呆(VD) 多有卒中史,认知障碍发生在脑血管病事件后3个月内,痴呆可突然发生或呈阶梯样缓慢进展,神经系统检查可见局灶性体征;特殊部位如角回,丘脑前部或旁内侧部梗死可引起痴呆,CT或MRI检查可显示多发梗死灶,除外其他可能病因。
6.帕金森病(PD)痴呆 PD患者的痴呆发病率可高达30%,表现为近事记忆稍好,执行功能差,但不具有特异性,神经影像学无鉴别价值,须注意约10%的AD患者可发现Lewy小体,20%~30%的PD患者可见老年斑和神经原纤维缠结,Guamanian Parkinson痴呆综合征患者可同时有痴呆和帕金森病症状,常在脑皮质和白质发现神经原纤维缠结,老年斑和Lewy小体不常见。
7.弥漫性Lewy体痴呆(dementia with Lewybody,DLB) 表现为帕金森病症状,视幻觉,波动性认知功能障碍,伴注意力,警觉异常,运动症状通常出现于精神障碍后一年以上,患者易跌倒,对精神病药物敏感。
8.额颞痴呆(FTD) 较少见,起病隐袭,缓慢进展,表现为情感失控,冲动行为或退缩,不适当的待人接物和礼仪举止,不停地把能拿到的可吃或不可吃的东西放入口中试探,食欲亢进,模仿行为等,记忆力减退较轻,Pick病是额颞痴呆的一种类型,病理可见新皮质或海马神经元胞质内出现银染包涵体Pick小体。
9.正常颅压脑积水(NPH) 多发生于脑部疾病如蛛网膜下隙出血,缺血性脑卒中,头颅外伤和脑感染后,或为特发性,出现痴呆,步态障碍和排尿障碍等典型三联症,痴呆表现以皮质下型为主,轻度认知功能减退,自发性活动减少,后期情感反应迟钝,记忆障碍,虚构和定向力障碍等,可出现焦虑,攻击行为和妄想,早期尿失禁,尿频,后期排尿不完全,尿后滴尿现象,CT可见脑室扩大,腰穿脑脊液压力正常。
10.AD尚需与酒精性痴呆,颅内肿瘤,慢性药物中毒,肝功能衰竭,恶性贫血,甲状腺功能减低或亢进,Huntington舞蹈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神经梅毒,CJD等引起的痴呆综合征鉴别。
痴呆的分类
一、脑变性疾病引起的痴呆
脑变性疾病引起的痴呆主要是指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在1907年,一位名叫阿尔海默(Alzheimer)的医学家,首先报道了一组65岁以下的病人由于大脑变性而发生的进行性痴呆,以后为了纪念他,把这类疾病命名为阿尔茨海默病(英语:Alzheimer'sdisease,简称AD),又称为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或称脑退化症,是一种持续性神经功能障碍,也是失智症中最普遍的成因。
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是一种发生在老年期或老年前期的慢性、进行性痴呆。主要的病理变化是大脑皮质广泛的、弥漫性萎缩,即脑变性。
阿尔茨海默病好发于65岁以上的老人,然而也有少见的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症病患会提早发病。在2006年,全世界约有两千六百万名阿尔茨海默症病患,到2050年时预估全球每85人就有一人罹患本病。
虽然阿尔茨海默病在每个病患中的表现都不相同,但仍有许多共同的症状。早期症状常被误认为是“年纪大了”的忧虑,或是压力的一种表现,疾病初期最常见的症状是难以记住最近发生的事。当怀疑为阿尔茨海默病时,通常借由行为评估以及认知测试来确认诊断,或者做神经影像检查辅助诊断。随着疾病进展,症状将会包括谵妄、易怒、具攻击性、情绪起伏不定、丧失长期记忆等,当病患功能下降时,会从家庭和社会的社交关系中退出,随着身体功能逐渐丧失,最终导致病患死亡。
因为疾病在每个病患表现均不相同,因此很难预测患者患病后的情况。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时间无法预测,时间长短也非常多变,平均而言,阿尔茨海默病确诊之后的存活期约有七年,确诊之后存活超过十四年的病患少于3%。
目前仍不清楚阿尔茨海默症的成因及疾病进程,研究显示阿尔茨海默症与大脑中的老年斑块和神经纤维纠结有关。目前的治疗仅能缓解疾病的症状,并没有能够停止或是反转阿尔茨海默症病程的治疗方法。
截至2012年为止,已有超过1000个临床试验研究如何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然而这些研究是否能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仍是未知数。有人提出进行脑力锻炼、运动和均衡饮食等方法可能可以帮助健康老人减缓认知症状(并非减缓大脑的病理学变化),然而这些方法仍缺乏有力的证据支持其效果。
由于阿尔茨海默病是无法治愈的退化性疾病,病患终需依赖其他人协助及照顾,主要的照护者通常是病患的伴侣或是亲近的家属。然而照护阿尔茨海默病病患会对照护者产生非常大的负担,对照护者的人生各方面都造成压力,包括其社交、精神、体能和经济都会受到影响。在发达国家中,阿尔茨海默病是社会中花费最高的疾病之一。
阿尔茨海默病主要分为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与阿尔茨海默老年痴呆症两种,其中又以后者较为常见。
二、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指在缺血性、出血性及急慢性缺血缺氧性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组织损害基础上,产生的以高级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同程度的记忆力、感觉能力、判断力、思维能力、运动能力等受损,以及情感反应障碍和性格改变的痴呆综合征。
发病年龄多在50~60岁,以男性为多,半数以上病人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病史。这是由于血管性痴呆发生多在心脑血管疾病之后,而心脑血管疾病以男性患者为多。
本病病情民展迅速,病史中有反复多次的中风发作,多在脑卒中后不久即发生痴呆。病情呈阶段梯样进展,即中风每发作一次痴呆症状加重一次。
VD是具有明确致病因素或病因的一类疾病,是目前惟一可预防的痴呆类型。特别是中年时期就开始很好地控制血管危险因素。治疗应包括控制高血压、治疗糖尿病、降低血脂、减肥、戒烟、低盐饮食。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饮食结构的改变,血管性痴呆(以下简称VD)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而VD的危险因素包括可干预的血管性危险因素和不可干预的人口学和遗传因素。
在各种危险因素中控制高血压是主要目标。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动脉硬化和小血管扩张异常,血管阻力增加,使血流量大为减少,影响脑组织的血液灌注和血液供应,也可导致血管自主调节功能丧失而引起白质病变。
总之,高血压通过影响脑代谢和破坏脑结构而损害认知功能,被认为是一个可以改变的首位的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其次是糖尿病、心脏病与房颤。吸烟、大量饮酒都会增加卒中的危险。
三、混合性痴呆
同时存在有老年痴呆和血管性痴呆的症状,有时鉴别很困难。我国27个城乡的普查资料表明:60岁以上老人中血管性痴呆的患者率为324/10万人口,阿尔茨海默病为238/10万人口;血管性痴呆的患病率城市高于农村,阿尔茨海默病正相反,农村多于城市。
阿尔茨海默病有哪三种类型
早显性阿尔茨海默病:
这种类型的患者65岁前发病,较少见,低于总发病人数的10%。由于此种类型发病年龄较早,患有唐氏综合症的患儿更易发早显性阿尔茨海默病。患有唐氏综合症的成人,多在45岁左右或50岁出头出现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
发病年龄越早,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脑损害症状就越严重。早显性类型,可能与位于人类14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缺陷有关,此基因与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无关。与晚发性相比,早显性肌阵挛较常见,是肌肉抽搐和痉挛。
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
是阿尔茨海默病最常见的类型,约占90%,多于65岁后发病。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约有一半是85岁后发病,可能有也可能没有遗传性。晚发性痴呆也叫做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
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FAD):
这种类型大部分具有遗传性。家族中至少两代人出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族性极其少见,低于总患病人数的1%。发病年龄更早(经常40岁左右),并且在家谱中很容易被发现。
以上文章讲述了关于阿尔茨海默病有哪三种类型的相关内容,正常衰老过程的加速,铝或硅等神经毒素在脑内蓄积;免疫系统的进行性衰竭;机体解毒功能减弱以及慢性病毒感染等,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高龄、丧偶、低教育、独居、经济窘迫和生活颠沛者患病的机会较多。心理社会因素可能是本组疾病的发病诱因。因此,希望大家多加留心此类病症,避免带来的危害。
阿尔茨海默病的前兆有哪些
早显性阿尔茨海默病:
这种类型的患者65岁前发病,较罕见,低于总发病人数的10%。因为此种类型发病年纪较早,患有唐氏综合症的患儿更易发早显性阿尔茨海默病。患有唐氏综合症的成人,多在45岁左右或50岁出面呈现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
发病年纪越早,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脑损害症状就越严峻。早显性类型,可能与位于人类14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缺陷有关,此基因与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无关。与晚发性比较,早显性肌阵挛较常见,是肌肉抽搐和痉挛。
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
是阿尔茨海默病最常见的类型,约占90%,多于65岁后发病。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约有一半是85岁后发病,可能有也可能没有遗传性。晚发性痴呆也叫做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
宗族性阿尔茨海默病(FAD):
这种类型大部分具有遗传性。宗族中至少两代人呈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宗族性极端罕见,低于总患病人数的1%。发病年纪更早(常常40岁左右),并且在家谱中很容易被发现。
阿尔茨海默病有哪些类型
阿尔茨海默病已知的有三种类型,医生已经将其分类如下:早显性阿尔茨海默病:这种类型的患者65岁前发病,较少见,低于总发病人数的10%。由于此种类型发病年龄较早,患有唐氏综合症的患儿更易发早显性阿尔茨海默。
阿尔茨海默病已知的有三种类型,医生已经将其分类如下:早显性阿尔茨海默病:
这种类型的患者65岁前发病,较少见,低于总发病人数的10%。由于此种类型发病年龄较早,患有唐氏综合症的患儿更易发早显性阿尔茨海默病。患有唐氏综合症的成人,多在45岁左右或50岁出头出现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
发病年龄越早,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脑损害症状就越严重。早显性类型,可能与位于人类14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缺陷有关,此基因与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无关。与晚发性相比,早显性肌阵挛较常见,是肌肉抽搐和痉挛。
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
是阿尔茨海默病最常见的类型,约占90%,多于65岁后发病。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约有一半是85岁后发病,可能有也可能没有遗传性。晚发性痴呆也叫做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
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fad):
这种类型大部分具有遗传性。家族中至少两代人出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族性极其少见,低于总患病人数的1%。发病年龄更早(经常40岁左右),并且在家谱中很容易被发现。
验血可检早期阿尔茨海默症
验血可检早期阿尔茨海默症
美媒称,阿尔茨海默病的一大问题在于,患者有可能在患病20年之后才出现症状。有几种药物可以延缓伴随阿尔茨海默病出现的记忆丧失过程,但是到确诊之时就晚了:大脑已经遭受了不可逆的损伤。这一疾病在变得致命前几乎一直在恶化。大多数阿尔茨海默病药物试验失败的部分原因就在于极难找到处于最初发病阶段的适当人群。
据美国石英财经网站2月1日报道,能够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之初做出诊断的工具对治疗该病意义重大——在发病之初,淀粉样蛋白凝块和tau蛋白结节开始让大脑退化。正因如此,一份1月31日发表在《自然》周刊上的研究格外鼓舞人心:日本和澳大利亚的科研人员宣布,他们确认一些在血液中发现的特定蛋白质碎片意味着淀粉样蛋白凝块正在大脑中形成。
梅奥诊所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主任、没有参与上述研究的罗恩·彼得森说:“血液生物标记是一个重大进展。”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阿尔茨海默病仍然只能通过解剖死者大脑来确诊。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脊椎穿刺和PET扫描确认阿尔茨海默病的迹象,但是由于这些检测既伤身又昂贵,通常只有已经明显表现出阿尔茨海默病迹象的病人才会采用。换言之,这些检测只针对治疗方法过少、时间过晚的病人。而一种简单的验血可以让任何人在任何年龄进行,并且能够在患病后的第一时间确诊。
报道称,这种血液生物标记是日本国家老人病学与老年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涉及400名参与者的研究中发现的。这些参与者或是认知正常,或是有轻度的认知障碍,或是已确诊患有阿尔茨海默病。
科研人员采集血样,并将他们在每个样本中发现的数以百计的“淀粉样前体蛋白”碎片登记。研究人员在比较这些蛋白质碎片水平和经PET扫描在大脑中发现的淀粉样水平后发现,在预测大脑是否积聚淀粉样蛋白时,某些配对准确率为90%。
这种检测应用到临床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彼得森说,在更大范围人群中复制这一数据面临挑战。这一试验包括了400人,但他们或是经人介绍参与这项研究,或是看到了广告;换句话说,他们不能代表全部人口。这也不是首次发现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在血液生物标记。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的研究人员正在开发通过淀粉样蛋白质碎片和tau蛋白生物标记诊断该病的方法。
阿尔茨海默症的预防方法
1、多动脑
经常读书看报纸,玩填字游戏或玩纸牌的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降低47%。
2、红酒
红酒中的一种多酚可以减少大脑中斑块的形成,而这种斑块与记忆丧失和阿尔茨海默病有关。
3、补充脂肪酸
Ω3脂肪酸广泛存在于三文鱼、火麻仁等食物中,它可以减少阿尔茨海默病及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
4、减压
有压力的生活经历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与加重有关,因此减压活动如瑜伽、正念和冥想均可提高和改善认知功能。
5、动起来
适度的有氧运动如走步可以强化与认知能力相关的大脑中神经线路的联结,包括计划、统筹、多任务处理等能力。
验血可检早期阿尔茨海默症
美媒称,阿尔茨海默病的一大问题在于,患者有可能在患病20年之后才出现症状。有几种药物可以延缓伴随阿尔茨海默病出现的记忆丧失过程,但是到确诊之时就晚了:大脑已经遭受了不可逆的损伤。这一疾病在变得致命前几乎一直在恶化。大多数阿尔茨海默病药物试验失败的部分原因就在于极难找到处于最初发病阶段的适当人群。
据美国石英财经网站2月1日报道,能够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之初做出诊断的工具对治疗该病意义重大——在发病之初,淀粉样蛋白凝块和tau蛋白结节开始让大脑退化。正因如此,一份1月31日发表在《自然》周刊上的研究格外鼓舞人心:日本和澳大利亚的科研人员宣布,他们确认一些在血液中发现的特定蛋白质碎片意味着淀粉样蛋白凝块正在大脑中形成。
梅奥诊所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主任、没有参与上述研究的罗恩·彼得森说:“血液生物标记是一个重大进展。”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阿尔茨海默病仍然只能通过解剖死者大脑来确诊。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脊椎穿刺和PET扫描确认阿尔茨海默病的迹象,但是由于这些检测既伤身又昂贵,通常只有已经明显表现出阿尔茨海默病迹象的病人才会采用。换言之,这些检测只针对治疗方法过少、时间过晚的病人。而一种简单的验血可以让任何人在任何年龄进行,并且能够在患病后的第一时间确诊。
报道称,这种血液生物标记是日本国家老人病学与老年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涉及400名参与者的研究中发现的。这些参与者或是认知正常,或是有轻度的认知障碍,或是已确诊患有阿尔茨海默病。
科研人员采集血样,并将他们在每个样本中发现的数以百计的“淀粉样前体蛋白”碎片登记。研究人员在比较这些蛋白质碎片水平和经PET扫描在大脑中发现的淀粉样水平后发现,在预测大脑是否积聚淀粉样蛋白时,某些配对准确率为90%。
这种检测应用到临床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彼得森说,在更大范围人群中复制这一数据面临挑战。这一试验包括了400人,但他们或是经人介绍参与这项研究,或是看到了广告;换句话说,他们不能代表全部人口。这也不是首次发现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在血液生物标记。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的研究人员正在开发通过淀粉样蛋白质碎片和tau蛋白生物标记诊断该病的方法。
阿尔茨海默病与糖尿病有关系吗
阿尔茨海默病的产生原因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种是因为患者的身体当中出现了淀粉样前蛋白出现了异常,使患者身体当中的蛋白成分从细胞膜当中露出,最后引起患者的神经元纤维缠绕以及神经元细胞死亡。另外一种原因是患者的身体当中载脂蛋白功能出现了异常,破坏掉了患者神经细胞膜的稳定性,最后也导致了患者的神经元纤维出现缠绕和死亡的情况。以上这两种原因是直接导致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除了这两种直接因素之外,有学者认为患上糖尿病的患者也是阿尔茨海默病的高发人群,特别是在很多六十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当中,得上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比普通老年人的风险要高出2到3倍左右,所以糖尿病的患者更应该警惕这种疾病。所以医学专家建议生活当中年龄超过六十岁以上的糖尿病病人应该定期去医院进行检查,及早的筛查二次还没病,并且积极地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产生。
总的来说,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与糖尿病是存在一定关系的,今天我们也详细地了解了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通过今天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原因,都有了大概的了解,阿尔茨海默病这种疾病肚子会让患者承受身体上的痛苦,还给家庭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造成极其严重的心理创伤,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这种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如何分辨
常见痴呆分为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它们因为病因病机不同,在治疗上也有所区别,那么该如何分辨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呢?简单来说可以从下面几点判断:
1、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性痴呆),是由于老年人大脑正常萎缩后,大脑部分区域功能减退而导致的以“智能、记忆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2、血管性痴呆,是指患者发生脑血管事件(即脑出血或脑梗塞)后,大脑局部脑细胞因各种原因坏死导致病理性改变,导致的痴呆症状。
3、通过辅助检查CT或MRI提示:阿尔茨海默病CT提示,脑萎缩CT征象。血管性痴呆CT提示有,脑出血,脑梗塞或脑软化灶。
4、若是CT提示,既有脑萎缩,又有脑血管事件改变,则通过发病时间、缓急判断。患者发病缓慢,家人逐渐发现患者有痴呆症状,送入医院后行CT提示,既有脑萎缩,又有脑血管事件改变,可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混合型)。
上面给大家说了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这两个是两种比较常见的痴呆,对于老人的危害都是巨大的,从精神上使得老人一步一步的记忆意识混乱,失去了以往正常的样子,而区分这两个病的意义在于给老人更好更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