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叶良姜的日常养护知识
花叶良姜的日常养护知识
花叶良姜又称花叶艳山姜、彩叶姜、斑纹月桃等,是姜科山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艳山姜的园艺栽培种。
花叶良姜喜高温气候,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2-28°C。不耐 寒,安全越冬温度为5°C。4°C以下时植株停止生长、叶片变黄, 并逐渐枯萎。如发生,应及时剪去地上部,并将地下根茎挖出置 室内砂藏,保持室温在10°C左右。
花叶良姜对光照的反应比较敏感。明亮的光照才能使叶面 的色彩更加鲜丽醒目。花叶良姜喜湿润的环境,因叶面大,水分蒸腾量大,生 长期间应充分浇水,保持盆土湿润而不干旱。盆土干时,叶 片卷曲,植株柔弱而萎靡不振,而且萌蘖也会减少,甚至导 致叶片焦边。花叶良姜喜空气相对湿度较大的环境。
过于干燥时植株生长不良,叶色会变得不鲜丽,还会产生焦尖。所以在生长季 特别是夏季,应多向茎叶及四周环境喷洒叶面水,以提高空气相 对湿度,使叶片上金黄色的条纹更清丽。
花叶良姜十分耐肥。苗期应7~10天追施1次氮肥;以后每 月追施1~2次肥料,施肥应注意氮磷钾的配合,避免单纯施用氮 肥,以使叶片上的斑纹更加鲜艳。水肥充足时,叶片宽大舒展、 鲜亮美艳;肥料不足时,叶片变小、叶面上的条纹会变得不清 晰。花叶良姜在水分不足、光照过烈和环境过于干燥时,叶片 会出现焦尖,发生后,应用剪刀按照叶形剪去枯焦的部分。
由于 茎干较脆弱、叶片大,搬移时容易折断损伤,所以移动植株或平 时在植株周围活动时,应避免造成茎叶的损伤。花叶良姜每1~2年于春季进行1次翻盆,翻盆时剪去 老化的茎叶与根系。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而保湿性好的 砂质壤土,基质可用腐叶土、园土、素砂或珍珠岩等材料 配制。
周岁内宝宝的养护知识
每个年轻的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小宝宝聪明,健康,壮实,但是在这之前妈妈们必须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使自己的宝宝得到更多的呵护。
A:新生宝宝
1、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物和天然保健食品,是任何食物都无法代替的婴儿营养品。
母乳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铁、锌及维生素的比例适合婴儿,利于婴儿消化吸收;有利于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因为母乳中含有大量的活性免疫因子,使肌体对细菌、病菌的抵抗力增强;同时也不容易引起婴幼儿肠道少量出血或者婴幼儿湿疹等过敏现象。
2、牛奶:不能以母乳喂养宝宝的时候必须以牛奶代替,但是要注意以下几点:不要以为牛奶越浓越好,牛奶越浓营养越高,超过了婴幼儿的胃肠道消化吸收限度。不但消化不掉还可能对消化器官造成伤害,从而出现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等现象。所以在给宝宝喂奶粉的时候要参考奶粉的质量、营养成分及宝宝年龄来决定加水多少;不要多加糖。正确的是每100毫升加蔗糖5—8克。过多的糖会使婴儿的水分滞留在体内,结果肌肉和皮下组织变得松软,同时还容易让婴儿发生龋齿。
B:4—6月宝宝
宝宝在4—6月后,所含铁、叶酸、维生素、钙等营养素就显得相对不足,如果不适时添加其他食物,孩子就有患贫血、佝偻病等疾患的可能。所以在饮食上应该采取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食物到多种的原则给宝宝添加食物,如:蛋黄、米粥、面片、肉末、肝泥等。
C:12个月的宝宝
一岁的宝宝处在断奶期,所以应该主食和零食同时兼顾。一般来讲:上午应该给少量高热量食品如一小块蛋糕或2—3块饼干,下午吃少量水果,晚餐后杜绝零食,但睡觉前可给一杯牛奶。另,进食时一定要饮水(宜白开水,矿泉水)。因为水是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工具。
日常护肤小知识你知多少
1. 避免有害的辐射。减少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损伤第一步是减少阳光照射,意味着要避免户外活动和室内美黑。使用仪器晒黑同样户外晒黑一样都是有害的,因此,有必要每天擦防晒霜(即使是寒冷的天气或者阴天)。
2. 戒烟。吸烟会导致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流失。吸烟还与鱼尾纹,嘴角和眼角的皱纹、皮肤粗糙和脸色蜡黄有关。
3. 使用有效的护肤产品。除了健康的生活习惯外,可以使用含有以下成分的护肤品:
维生素C(Vitamin C)。研究表明维生素C能促进胶原蛋白的产生、抵抗自由基损伤。不过,维生素C和阳光、热量和空气接触会迅速失去活性。购买维生素C产品要选择密封的深色的容器,将它放到阴凉的、远离阳光的地方。
维甲酸(Retinoids)。维甲酸是维生素A衍生物,可以刺激胶原蛋白的产生,加快细胞更新速度(可以使皮肤显得更年轻光滑)。但是孕妇慎用。
胜肽(Peptides)。也被称为氨基酸(Acid Amino),是目前抗老产品中的曝光率与名气最高的明星成分。胜肽本身,正是小分子的蛋白质,是目前市场上许多抗老产品普遍使用的抗老成分,价钱也相对偏高。
辅酶Q10(Coenzyme Q10)。Coenzyme Q10含有增强肌肤或甚至身体代谢,舒缓皱纹,并清除自由基的功能。倘若产品中同时注入Coenzyme Q10与维生素B6,则其抵抗自由基对细胞造成的能力更高,抗氧化功能更强。
4. 理性使用胶原蛋白面霜。擦胶原蛋白面霜并不能刺激皮肤内的胶原蛋白产生,因为“胶原蛋白的分子太大,在皮肤表面涂抹的胶原蛋白并不能穿透到真皮层,” Todorov 医生解释道。护肤品中的胶原蛋白只能起到保湿皮肤的作用。
5. 服用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美容饮品,能帮助皮肤巩固以及补充胶原蛋白以及弹性蛋白。
花叶良姜在家居中的作用
花叶良姜是观叶类植物,色彩鲜艳夺目,格外雅观。多用于景观山石一旁,绿地边缘及庭院一角,其观赏效果甚佳。也可作为室内花园点缀植物,花叶艳山姜叶色艳丽,十分迷人;花姿优美,花香清纯,是很 有观赏价值的室内观叶观花植物。它常以中小盆种植,摆放在客厅、办公室及厅堂过道等较明亮处。
种植花叶良姜可以培养自己的生活态度。工作环境中种植植物可以改变你的心情,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居家种植可以改善家居环境,净化室内空气,吸收装修材料散出的有毒气体等。对居室的污染空气具有很好的净化作用。花叶良姜能有效地吸收空气中的化学物质并将它们转化为自己的养料,甚至可以吸纳连吸尘器都难以吸到的灰尘。可使室内空气中的细菌和微生物大为减少。
佛手掌的日常养护知识
1、气温
佛手掌的养护要特别注意越冬和度夏的养护。
当环境气温超过30℃,植株将进入半休眠状态,要把盆栽植株搬放至阴凉处,停肥控水,保持盆土略呈干燥,注意环境通风透气,待秋凉后再恢复正常的水肥供应。
冬季应保持棚室温度不低于10℃,维持盆土始终处于湿润状态,改浇水为喷水,停止施肥,确保其能安全过冬。
2、日照
佛手掌不能种太密,如果你养了那么多的话,它还是比较耐干旱的,平时要等植株叶片发蔫时再进行浇水,否则叶片易徒长,花芽分化也较少。
佛手掌不喜大肥,通常在夏秋二季里每隔半月追施一次稀薄的液体肥料即可。
充足的日空照射,对于佛手掌正常生长、发育来说非常重要,特别是在低温阶段应该保持全日照。佛手掌忌高温,怕低温,其生长适温为16~28℃,越冬温度不宜低于5℃。当环境温度超过30℃以上时,植株便会处于半休眠状状。
3、湿度和水分
盆栽佛手掌在生长期不能太干燥,适当在周围喷喷水、温度15~25℃都可以,每天散射光不少于4小时最好。
保持环境通风良好,盆土疏松透水透气、排水好。
头皮养护知识 头皮养护关键是什么
洗头时的重点是清洁头皮,不需过度大力搓揉或拉扯头发,避免生长期头发提早被扯落。尽可能选择不具刺激性、配分单纯的洗发产品,也不必额外添加润发成分。至于润发产品建议只用在发干,避免接触头皮后造成刺激或油腻感,特别是敏感性头皮、油性头皮、易有头皮屑、湿疹、头皮乾癣或头皮毛囊炎的消费者更要注意这点。
儿童肾病的日常养护
主要症状
患儿发病时除可有低热、头昏、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一般症状外,突出的表现有浮肿、尿少或血尿等特征。
营养防治
1、低蛋白质饮食。蛋白质供给量据病情而定,以减轻肾脏负担。低蛋白质饮食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止发生贫血。可适当选用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瘦肉、鱼等;忌用豆类及其制品。
2、限制钠及水分。为消除水肿,须限制钠及水分。应根据病情、尿量及水肿情况,给予低盐、无盐或少钠饮食。
3、控制钾摄入。少尿或无尿时,应严格控制钾供给量,水分限制在每天 500 毫升以下。避免食用蘑菇、香菇、红枣、贝类、豆类、蔬菜及水果类等含钾高的食物。
4、足量碳水化合物和适量脂肪。饮食热能大部分由碳水化合物供给。补充足够碳水化合物,以防止热能不足,由食物供给的少量蛋白质完全用于组织修复和生长发育。宜增添粉皮、甜点心、凉粉等。
5、适量供给热能。严重者需要卧床休息,降低热能消耗,活动减少可使食欲降低,所以每天供给热能不必过高。
6、多选食呈碱性食品。患急性肾小球肾炎时尿液偏酸,食物酸碱性可调节尿液ph 。供给呈碱性食物,使尿液近中性,有利于治疗。
7、供给足够维生素。多用新鲜的绿叶蔬菜及水果。新鲜蔬菜能增进食欲,除非是在少尿期须限制钾需要和严格限制蔬菜。否则,应多供给时鲜蔬菜。恢复期可多 供给山药、红枣、桂圆、莲子、银耳等有滋补作用的食物。b 族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c和叶酸、铁等营养素,均有利于肾功能恢复及预防贫血,应足量补充。
食疗方法
1、鲤鱼 l 条 (250 克) ,冬瓜 50 克,赤小豆 30 克。将鲤鱼去鳞、内脏,洗净;冬瓜去皮洗净切块,加水同煮,趁热服食,每日 2 次。适用于小儿肾炎水肿。
2、绿豆 50 克,白菊花 5 克,桑白皮 30 克,加水煎服,每日 1 剂,分 2 次服完。适用于小儿急性肾炎。
3、黑豆 60 克,鲜浮萍 90 克。先将浮萍洗净,用冷水浸泡 1~2 小时,取出后加水同黑豆一同煮汤,去渣饮汤,每日 1 剂,分 2 次服完,连服 5~7 天。适用于小儿急性肾炎。
4、蓖麻子 70 粒,大蒜 3 个,共捣烂,外敷足心涌泉穴,每 12 小时换药 1 次,连用 7 天。适用于小儿急性肾炎。
胃肠患者的日常养护
胃肠为患 饮食为先
虽然引起胃肠疾患的原因颇多,但饮食不当仍是引起胃肠疾患的首要原因,《内经》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所以保养胃肠,首先要学会合理的饮食。
1、避免过饥过饱 稍饱即止
胃肠运动有一定的节律性,当腹部出现咕噜声时,说明腹中已经空虚,需要进食了,这就是医学上的“饥饿收缩”,若“饥饿收缩”超过半小时以上,仍未进食,反而会出现不觉饿的感觉,这就是老百姓所说的“饿过了头”,久之胃肠功能发生紊乱而产生疾病;胃有一定的容量,如果吃的过饱,超过胃的容量,会使胃的收缩性减弱,会引起伤食、消化不良、胃扩张等疾病。理想的吃法应当是不让胃饿过头或不让胃撑的过饱。唐代医学大家孙思邈对此有详细的阐述:“不欲饥极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欲过多;饱食过多,则结积聚,渴饮过多,则成痰澼”。
2、饮食应定时定量
胃肠运动具有规律性和节律性,按一定时间产生饥饿和进行消化,胃 排空一次约需4—5小时,所以每餐间隔时间应在4—5小时之间,我国民众的 一日三餐习惯是非常符合消化生理的。饮食应该定时定量,无时失量的胡吃海饮,容易导致或加重胃肠疾患,有些人因出差或工作忙时“废寝忘食”,长此以往,极易打乱消化规律,一旦犯病将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