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辄筋穴痛怎么治疗

辄筋穴痛怎么治疗

辄筋穴痛怎么治疗?这个穴位怎么取穴?具体作用有哪些?

侠溪疼是哪里有问题 侠溪刺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法:足背部,第4,5趾缝纹端赤白肉际处是本穴。

进针深度:针0.2-0.3寸,留20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操作方法: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取穴。

功能:清热熄风,消肿止痛。

主治:足背肿痛,耳鸣耳聋,胸胁支满乳房肿痛,目赤肿痛。

配穴:配期门,辄筋治疗乳房胀痛;配听会,听宫治疗耳鸣,耳隆。

阳陵泉的作用与好处 阳陵泉的作用

阳陵泉是八会穴之筋会,为筋气聚会之处,是治疗筋病的要穴,具有舒筋和壮筋的作用;该穴也是足少阳胆经与手少阳的交会穴,是治疗肩臂痛的常用特效穴;阳陵泉还是胆的下合穴,有养胆护胆的作用。经常刺激阳陵泉,可以解除血管和肌肉的痉挛,对头颈部的疼痛起到抑制作用,对颈部关节的活动起到改善作用。

辄筋痛怎么治疗

刺灸疗法

进针深度:针0.2-0.3寸,留20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操作方法:侧卧位取穴。

功能:降逆平喘,疏肝和胃。

主治:胸满,气喘,腋肿,胁痛。

按摩疗法

两手手指指腹端按压,做环状运动。

辄筋痛怎么治疗 辄筋常用配伍

1.配膻中,期门,中庭,肝俞,侠溪,针刺平补平泻法 ,疏肝理气,行气止痛,治疗肝郁气滞之胸胁痛。

2.配日月,期门,阳陵泉,太冲,支沟,天地,针刺泻法,理气活血消肿,治疗气郁之腋肿痛。

3.配中脘,阳陵泉,天冲,内关,公孙,针刺平补平泻法,疏肝和胃,降逆止痛,治疗肝胃不和之呕吐,吞酸。

4.配肝郁,肺俞,太冲,太渊,针刺泻法,清肝泻火,降逆平喘,治疗肝火灼肺之咳喘。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怎么操作

乳腺增生针灸治疗方法如下:

1、取俯卧位,推背15分钟(建议用亚麻籽油,既可润滑皮肤,又能清洁毛孔的油脂!),重点在督脉、夹脊穴和膀胱经上推拿,然后再至阳、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上拔罐或刮痧。

2、取仰卧位,烤神阙、气海、关元15分钟,并从上自下捋人迎穴300次。然后根据患者状况在以下穴位选择性拔罐:膻中、乳根、期门、渊腋、辄筋。

膻中:前正中线,两乳连线中点。八会穴之气会穴,可宽胸理气,舒展气机。

乳根:第5肋间隙,乳头直下,前正中线旁开4寸。

期门:乳头直下,第6胁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肝之募穴,疏肝解郁。

渊腋:腋中线,第4胁间隙。

辄筋:渊腋穴前一寸,第4胁间隙。养筋护肝,行气化瘀。

3、针刺穴位:

足三重穴;太冲、行间;木斗穴、木留穴。

足三重穴活血化瘀功能极强,有三个穴位:一重穴位置与悬钟穴相符,二重穴与光明穴相符,三重穴与外丘穴相符。三穴同取具有“破气行血”之功。

木斗穴、木留穴:木斗穴在第三跖骨与第四跖骨之间,距离跖骨与趾骨关节0.5寸;木斗穴在第三跖骨与第四跖骨连接部的凹陷处。

渊腋的准确位置图 渊腋穴配伍应用

临床常配辄筋,居髎,至阴,疏肝利胆,行气止痛,治胁痛;配章门,支沟,行气化瘀,消肿止痛,治马刀肿瘿。

辄筋的准确位置图片 辄筋的作用主治

类属:足少阳胆经。

作用:宽胸行气,疏肝和胃,降逆平喘。

主治病证

1.肝气郁结之胸痛,胁痛,腋肿诸病证。

2.肝胃不和之呕吐,吞酸诸病证。

3.肺气上逆之咳嗽,气喘诸病证。

4.其他:肋间神经痛,四肢痉挛抽搐,喘息,腋下淋巴结炎。

相关推荐

阳陵泉针刺深度 阳陵泉常用配伍疗法

1、配中极,阴陵泉,针刺泻法,清热利湿,利胆退黄,治疗黄疸。湿重于热者,加脾俞,足三里,胆俞,三阴交,气海;热湿重于湿者,加至阳,腕骨,大椎,太冲,内庭;脾阳不振,湿邪内阻者,加阴陵泉,脾俞,足三里。 2、本穴为治疗胁肋痛之要穴。配日月,支沟,太冲,针刺泻法,清利湿热,治疗湿热胁肋痛;配膈俞,血海,内关,三阴交,针刺泻法,祛瘀止痛,治疗瘀血阻滞之胁肋痛;配间使,三阴交,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止痛,治疗气滞胁肋痛;配中庭,太冲,期门,侠溪,针刺平补平泻法,疏肝利胆,治疗肝郁胁肋痛。 3、配上脘,太冲,神门,梁

落枕能艾灸吗 艾灸治疗落枕有用吗

艾灸治疗落枕是用的。 灸大杼穴有强筋壮骨的作用;灸京骨穴有很好的疏筋通络的功效,主治头痛、项强等症状;灸肩外俞穴能舒筋活络、祛风止痛,主治颈肩部位疾病;灸局部痛点有很好的舒筋活络的作用。

筋缩穴的功能作用有哪些

筋缩穴在脊柱区,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筋缩穴属督脉,位于背部,在两肝俞之间,乃肝气横贯之处,肝主筋,故本穴有治疗肝血不足,肝阴亏虚,筋脉失养,或肝风内动的筋脉拘急,四肢不收,抽搐的作用;并可疏肝理气,清热利湿,治疗肝气犯胃的胃痛,肝胆湿热的黄疸,督脉行于脊中,上贯入脑, 故可通调督脉,治疗脊强,癫痫;此外还有舒筋活络的作用,对缓解腰椎间盘突出有一定作用。

条口的准确位置图 条口穴的功效作用

功效:疏经活络,祛风除湿,强筋健骨。 主治:脘腹疼痛,下肢痿痹,瘫痪,足肿转筋,足胫麻木,肩痛肩凝。 作用机制:条口穴属胃经,居于小腿部,由于阳明经多气多血,故本穴的疏经通络,行气活血,祛风散寒逐湿的作用甚强,以治疗下肢外经病症为主;由于本穴通经祛邪,强筋健骨的作用很强,还可治疗肩周炎,落枕,腰扭伤等经筋病证。

落枕如何进行针灸治疗

基本治疗:治法:调气止痛,舒筋通络。以局部阿是穴及手太阳、足少阳经穴为主。主穴:落枕穴、阿是穴、肩井、后溪、悬钟。配穴:风寒袭络者,加风池、合谷;气血瘀滞者,加内关及局部阿是穴点刺出血;肩痛者,加肩髁、外关;背痛者,加天宗。操作:毫针泻法。先刺远端穴落枕、后溪、悬钟,持续捻转,嘱患者慢慢活动颈项,一般疼痛可立即缓解。再针局部的腧穴,可加艾灸。方义:落枕穴是治疗本病的经验穴。手太阳、足少阳循行于颈项侧部,后溪、悬钟分属两经腧穴,与局部阿是穴合用,远近相配,可疏调颈项部经络气血,舒筋通络止痛。

筋缩的准确位置怎么找

科学定位:在背部脊柱区,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的位置。 快速取穴法:坐位,在背部脊柱区,两肩胛骨下角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处为第7胸椎棘突,向下数2个椎体,即第9胸椎棘突,它的下缘凹陷处即是穴。 筋缩穴属督脉经腧穴,本穴具有舒筋活络,缓解止痛,平肝熄风的作用,对缓解腰椎间盘突出有一定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肝风内动之癫痫,小儿惊痫,脊强,筋挛拘急,四肢不收诸症;肝气犯胃,肝胆湿热之胃痛,黄疸诸症。 筋缩穴常用配伍 1.配风府,大椎,阳陵泉,行间,针刺泻法,熄风止痉,通络止痛,治疗肝风内动之脊强,筋挛拘急,四肢不收等

上肢腕关节是哪个部位

1、上肢腕关节是哪个部位 上肢腕关节是位于手掌与手臂之间的可以180度内活动的关节,是手臂灵活的基础关节。 2、上肢腕关节发生扭伤如何自治 发生腕关节扭伤后,如果伤势不严重,可自行在家进行疗养。腕关节急性扭伤,常合并有腕部的骨折和脱位,应注意鉴别。热敷齐下扭伤初期,局部往往出现肿胀,24小时以内,可用冰块或凉毛巾进行冷敷,以防肿胀扩大;再采用热水进行热敷,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淤血吸收,会收到较好的效果。服用祛淤消肿止痛药采用冷敷与热敷齐下法后,可服用祛淤消肿止痛药如七厘散、舒筋活血片、三七伤药片、跌打丸等

阳辅是什么意思 阳辅的配伍功效

1、阳辅穴配风池穴、太阳穴:具有祛风止痛的作用,主要缓解治疗偏头痛; 2、阳辅穴配足临泣穴、丘墟穴:具有活络消肿的作用,主治腋下肿; 3、阳辅穴配阳陵泉穴、环跳穴:具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要缓解治疗下肢外侧痛。

承筋是什么意思 承筋的治疗用法

艾灸疗法:用艾条温和灸承筋穴5—20分钟,每日一次,可以改善下肢挛痛。 拔罐疗法:用火罐留罐5—10分钟,隔天一次,可缓解腰腿疼痛。 刮痧疗法:用面刮法从上向下刮拭承筋穴3—5分钟,隔天一次,可治疗抽筋。 针灸疗法:直刺0.3—0.5寸,局部酸胀,针感可向足底放散。 按摩手法:用大拇指按揉或弹拨承筋穴100—200次,每天坚持,可缓解治疗腰腿痛。 注意:本穴经书列为禁刺者,乃膀胱经下部的水湿靠本穴运化也,针刺则风停气息,膀胱经下部的水湿无以运化,故列禁刺。

太阳穴涨疼怎么回事

太阳穴涨疼怎么回事: 从心的角度来看,也有两个原因:一是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时代更强调既拼体力又拼脑力。二是家庭、学校、个人,面对严峻的升学形势与谋职形势,被迫人为地加大了大脑的工作强度,消耗过大而摄入不足,自然会导致脑疲劳。 头痛发病率日益增加可能与患者的压力精神心理有关,有患者严重会有自杀倾向也是存在的,所以头痛患者一定不能忍,选用正确治疗方法,头痛是可以治愈的。那么,两边太阳穴痛是怎么回事? 两边太阳穴痛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病了,头痛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但有的人还是没有对头痛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