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三个月婴儿囟门跳动是正常的么

三个月婴儿囟门跳动是正常的么

1、三个月的孩子囟门跳动是正常现象的,孩子囟门没有闭合,比较大的话就是容易跳动的。注意不要碰到了,适当给孩子补充点钙和鱼肝油,平时天气好多户外晒哂太阳,大一些就好了。

2、是正常的,是因为宝宝的囟门还没有完全闭合。前囟门要到12~18个月才闭合,闭合得早反而不好啊。看得出跳动不代表就大,宝宝新陈代谢越来越旺盛了,心率越来越快了,而囟门的跳动正反应了心率的次数。

3、卤门跳动通常是宝宝缺钙的表现,现在的孩子由于生活条件普遍都很好,所以这种情况不太多见。卤门不跳动是宝宝脑袋发育较好的表现,宝妈可以不必担心哦。

4、随着婴儿的生长,一般在1周岁至1岁半时闭合。有时用手触摸前囟门,会感到悸动,也可看到跳动,这是前囟门皮下血管搏动引起的,如果皮下没有较大的动脉血管经过,就看不到跳动,这是正常的。而且,多数婴儿的前囟门没有跳动。另外,如果前囟门过小,也不容易看到跳动。

宝宝卤门跳动是一直会这样吗

对囟门早闭的幼儿,应该测量一下他的头围(一般出生时头围约为32~34公分,6个月时约42公分,1周岁时约46公分,2周岁约48公分)。如果头围发展正常,不会影响智力的发展,家长则不必担忧。如果头围过小,则囟门早闭可能是由于脑不发育或发育太慢所造成,则可能是头小畸形或脑发育不全等。

目前,有些家长认为囟门在6~10个月关闭,说明钙质已够,不必再补充,如果再吃钙粉,会使头围不长,脑的发育也受到限制。实际上囟门闭合不等于头围增长停止,头围增长要到13~15岁时才停止。

其实孩子还小很多婴儿卤门跳动的现象是非常正常的,但是等到孩子一岁左右就会逐渐的闭合,开始变得越来越结实,这个过程当中还要给孩子加强补钙,防止孩子由于缺钙造成无法闭合.

新生儿需要护理哪些敏感部位

敏感部位一:囟门

囟门分为前囟门和后囟门,前囟门到1岁半闭合,后囟门在出生后3个月闭合。囟门就是宝宝头部还未长合的头骨中间的一片菱形空间,像脉搏一样一跳一跳的。新妈妈平时都避免接触这部分,其实没必要那么紧张。囟门上有很厚的一层膜保护着,正常的洗头不会对它造成伤害的。

敏感部位二:头垢

新生宝宝的头皮上往往会有一层鱼鳞般的黄褐色的污垢,新妈妈想去掉怎么办呢?千万不要用手去抠,那样会伤害到宝宝的。可以用植物油或婴儿油轻轻涂抹在污垢处待它软化,头垢渐渐会自然脱落。

敏感部位三:脐带

脐带处要特别保持干燥。用尿布时注意避免脐带被尿液浸湿。在给新生宝宝洗澡时不要让他在水中浸泡过久,洗澡后用酒精棉或碘酒给脐带处消毒。注意观察,一旦发现脐带处有红肿或渗水等异常现象要及时看医生,因为脐带一但发生感染,后果很严重。

敏感部位四:小屁股

新生儿的小屁股工作最频繁,护理起来也比较麻烦。用尿布时,可以把传统的布尿布与现代的纸尿裤交互使用。在白天与夏天多用布尿布,纸尿裤多用在夜晚。在大便后,用柔肤巾与温水给宝宝洗屁屁,之后,再让小屁屁自然晾一会儿,不要立刻就包上。

宝宝卤门小代表什么症状

如果囟门早闭会阻碍大脑发育。可能是孕期补钙过量造成的。婴儿囟门分前囟门和后囟门,后囟门在宝宝出生三个月的时候闭合。前囟门在宝宝1-1.5岁时闭合。新生儿出生时他的对边中点连线约1.5-2厘米, 前几个月头围增长快,前囟也随着变大,约至6个月时最大达到2.5-3厘米,以后随着颅骨逐渐骨化,前囟逐渐变小。少数婴儿长到5-6个月时,囟门似乎快要关闭,但实际上并未骨化,这不属提前闭合,只要头围不少于出生时33-34厘米,1周岁时不少于46厘米,2岁时不小于47厘米-48厘米就是正常。你的宝宝42天,囟门只有0.5*0.8厘米,显然闭合的太快。 可能与母亲孕期补钙太多有关,还有可能宝宝本身骨融合过快。建议带宝宝做健康体检,咨询保健医生。

只要头围正常卤门早闭也没关系,因为即使是1.5岁闭合了,头围仍会增长。现在钙营养状况好,闭合早的也多了,以前体检的少 .一 般情况下,前囟门在1-1岁半左右就基本闭合了,如果闭合得太早,必须测量宝宝的头围大小,如果头围大小低于正常值,可能是脑发育不良,有些身体正常的宝宝,到5-6月的时候前囟门也仅剩下指尖大小,似乎要关闭了,其实并未,要请医生鉴别。

囟门是婴幼儿时期的一种头颅特殊生理结构。人的头颅是由6块颅骨组合拼装而成。在发育的过程中,最初头顶和枕后两个“结合部”的缝隙较大,形成了两块只有结缔组织和头皮覆盖,却没有骨质掩护的“缺口”,颇似房顶的天窗。在医学上分别称为前囟门和后囟门。随着生长发育,后囟门于出生后2-4个月“关门闭户”,通常人们所说的“囟门”或“天窗”,主要指前囟门。

囟门的存在有着极其重要的生理学意义。囟门不仅能在胎儿出生经过产道时改变头部的形状,避免发生颅内损伤;还可保证颅骨随大脑的发育而不断扩大。前囟门大多在12-18个月时闭合。也有少数正常婴儿在5-6个月时前囟门就提前闭合了,但这并不表示头颅不再增大。头颅骨之间呈犬齿状嵌合,较为松动,随着脑部发育增大,头颅骨仍可随之放松扩展,大脑还是可以得到充分发育,直到13-14岁,儿童大脑发育才基本停止,骨缝之间嵌合也融合固定。研究人员曾对5-6个月时囟门闭合的婴儿进行多年随访,并作了诊断性的智力测试,结果显示,这些孩子的智能均在正常水平。极少数婴幼儿是因为大脑发育差而引起囟门早闭。在医学上称之为先天性小头畸形。这种婴儿不仅头围明显低于正常值,全身发育也明显落后于正常水平,如4个月还不会抬头,8个月还不会坐,比较容易鉴别。

以上的几种解释都是对于宝宝卤门小的科学合理的解释哦,那么当我们的宝宝卤门小,那么我们就要给孩子进行治疗,只有很好的治疗才可以让我们的宝宝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否则宝宝卤门小的这种症状可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一种现象哦。

九个月宝宝发育规律

身高

身高的增长速度与上个月相同,一个月可以增长1.0~1.5厘米。本月男婴身高是72.5~73.8厘米,女婴是71.0~72.3厘米。低于或高于这一平均数,并不能认为婴儿身高异常,要根据婴儿身高增长曲线图进行判断。婴儿身高存在着个体差异。父母要正确看待宝宝的身高问题,不要比正常身高相差一点,就担心宝宝长不高。对照婴儿身高增长曲线图,宝宝身高低于同龄儿正常身高第3百分位或高于第97百分位,可视为身高异常,需要到医院检查。

体重

体重的增长速度与上个月没有大的差别,一个月可以增长0.22~0.37千克。这个月龄婴儿的平均体重,男婴是9.22~9.44千克。女婴平均体重是8.58~8.80千克。但是低于或高于平均数,并不能说明宝宝的体重不正常,要根据婴儿体重增长曲线图进行判断。所测数值如果低于第3百分位数,或高于第97百分位数,可视为体重异常,需要到医院检查。体重偏高的婴儿,婴儿体重的差异性更大,有的婴儿到了这个月就已经超过了10千克。每天体重增长如果超过20克,就应该注意了。

(1)调整饮食结构,少吃米面,少吃高热量低蛋白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

(2)如果食量比较大,在喂奶前,可以喝些果汁或白开水。

(3)每天牛奶量不要超过1000毫升,晚上尽量不喂奶。

(4)多让宝宝活动。

(5)喂鲜牛奶,要加热后把上面的奶皮去掉,降低脂肪摄入量。

(6)少吃含糖饮食,降低热量供应,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

(7)即使是肥胖的婴儿也不能减肥,在控制总热量的同时,不减少蛋白质等营养物的摄入。体重偏低的婴儿排除疾病或喂养不当,如果精神很好,其他方面发育也很正常,仅仅是体重偏低,父母不必过虑。这种情形多见于食量小、睡眠少或活动量大的婴儿。如果快到10个月了,体重还不足7.36千克(男婴) 和6.96千克(女婴),就要引起父母高度注意,必要时看医生。

头围

这个月婴儿的头围增长速度还是和上个月一样,平均一个月增长0.67厘米。头围的测量需要经验,最好由医生测量分析,父母做的话,可能会有些误差,给父母带来不必要的烦恼。其实,头围和身高体重一样,也存在着个体差异,只要在标准范围内,大一些,小一些,都是正常的,不必为此而担心。几毫米,甚至1厘米的误差都是可能出现的。如果有病,会有明显改变的。

前囟

有的婴儿到了这个月,前囟可能还是比较明显,妈妈还能清晰地看到宝宝的囟门跳动;大部分婴儿到了这个月,已经很难看到前囟搏动了,可能会在婴儿发高烧时见到,平时仅仅看到一个小小的浅凹;头发浓密的婴儿,什么也看不出来。这是囟门闭合吗?随着颅骨的增长,婴儿头皮张力增大,前囟门也不像很小时那样软了,父母会误以为宝宝的囟门就要闭合了。“就要闭合”不等于闭合,囟门再小,也是有囟门,宝宝的颅骨缝没有形成最终的骨性闭合,宝宝的头颅还会增长。同样也不要动辄就认为宝宝囟门大了,是缺钙了;宝宝囟门小了,是维生素A和D吃多了。如果妈妈不放心,让医生认真测量一下头围和囟门。

婴儿颅骨闭合时间

正常孩子一般在1岁到1岁半闭合.孩子某些疾病会导致前囟门闭合过早或过晚.造成孩子前囟门闭合过早的因素常见于脑发育不良或者小脑头畸形。(你先不必过分担心,有个别孩子会也提前闭合)

如果孩子确诊脑发育不良的话,建议行正规的康复治疗。有条件可使用好一点的神经营养药物,例如神经生长因子.长期服用抗癫痫的药物控制癫痫,起码3-5年,有的终身服药.加强学习,从头教起,慢慢学,不能急。

儿头顶骨正前部位有一块软软的菱形区,没有骨骼,这是几块头顶骨互相接合的交界处,医学上叫“囟门”,囟门在出生时较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囟门逐渐变小,一般在1周岁到1岁半时闭合。囟门闭合后,小儿的头部就全部是硬硬的骨头了。在囟门未闭合时,可以用眼睛看到囟门的轮廓,用手可清楚地摸到囟门的形状。囟门呈菱形,中间是软的,仔细触摸可以有跳动的感觉,这是因为头皮下面有血管经过的缘故。 小小的囟门,学问多多!一定要重视定期测量头围,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观察宝宝在满月前头围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如有异常应当每个月或每两个月检查头围的增长速度,并与正常的宝宝做比较,观察是否有明显的落后。

看了以上对于婴儿颅骨闭合时间的相关介绍,相信各位做家长的对于婴儿颅骨闭合的相关知识一定了解的更加清晰的,希望以上介绍可以帮助大家。当然当孩子出现不正常的症状时,一定要尽快到正规的医院就诊,接受医生的建议,保证孩子健康成长。

宝宝前囟门凹陷是怎么回事

沿着头顶的中线前后触摸宝宝,会发现宝宝的头骨在前后各有一个开口,摸起来软软的,前端的称为前囱门,呈菱形。 它是头颅上最大的骨缝交点,因为此处并无骨块存在,较其他部分略凹陷、柔软,摸上去会有轻微博动。宝宝出生 6 个月后,前囟门随着颅骨缝逐渐骨化而面积变小,到 1 周岁,最迟不超过 18 个月闭合,为骨质所取代。

宝宝的囟门虽然不大,却是每个家长观察宝宝健康与否非常重要的一个窗口。在宝宝1岁之内,通过观察这个小窗口,可及早发现多种疾病,从而让宝宝早日得到诊断和治疗。

宝宝在出生时由于骨化不完全,头顶额部有一个菱形未闭的凹陷,像一个没有骨质的“天窗”,医学上称为“囟门”,也叫前囟门。正常情况下,宝宝的前囟门大约为1.5×2厘米大小,从表面看上去,前囟门平坦或稍稍有些凹陷。在出生后的数月里,前囟门会随着头围的逐渐增大而略微增大。宝宝6个月后,由于颅骨逐渐发生骨化,囟门就会渐渐变小,1岁~1岁半时,前囟门就基本上闭合了。囟门的表面是头皮,其下面是脑膜,其次是大脑和脑脊液。将手指轻放入在囟门上,可以感觉到跳动,这是宝宝的脑脊液压力随着心脏跳动、血压的变化,与脉搏一致所表现出的搏动。正常婴儿坐位时,囟门略微凹陷。沿颅缝向后还有一个后囟,正常发育的小儿出生时,后囟基本闭合,即使未闭,生后3个月也会自动闭合。

根据上述关于宝宝前囟门的介绍,大家肯定知道了囟门是什么,前囟门是什么,而且宝宝的前囟门的形状是根据宝宝的成长逐渐变化的,到了一定时期,宝宝的囟门会闭合。但是如果有朋友的宝宝的前囟门没有按照正确的生长规律变化,比如宝宝前囟门凹陷,这时,家长们就要注意啦。

肌肉频繁跳动鉴别诊断

肌肉纤维震颤:肌肉以每秒4次~6次的频率,连续而有节律的收缩与松弛称为肌肉震颤,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一个症状。震颤可先从一侧上肢的远端开始,然后波及同侧下肢及对侧上肢,唇、舌、下颌及头部最后累及,情绪激动可使震颤加重,睡眠麻醉时完全停止。

囟门跳动:囟门跳动是婴儿囟门未闭合,后囟一般在出生后三个月内闭合,前囟大约在出生后1~1?5岁时闭合。由于囟门处没有坚硬的颅骨复盖,应注意保护,以防大脑遭受损伤。与脉搏相一致的眼球跳动是直接型颈动脉海绵窦瘘的症状之一。直接型颈动脉海绵窦瘘多见于外伤,少数直接型颈动脉海绵窦瘘是自发性的,多为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动脉瘤破裂所致,在血管造影片上与外伤性可无区别。头或颈部发胀及跳动感:多见于心动过速,发作时病人自觉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及头颈部发胀、跳动感。可出现心慌、胸闷、胸痛、黑蒙、晕厥,其临床特征是发病突然,经治疗或自限性突然消失,发作时病人突感心悸、心率加快、精神不安、恐惧、心前区不适、头或颈部发胀及跳动感。

最多见于面部以及四肢,当然可以发生于人体任何一个部位。正如其名称一样,具有良性的过程,不会进展为其它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但又非常又令人厌烦。肉跳可以仅发生在局部一小群肌肉,如眼皮不自主跳动,也可以是广泛地累及肢体或全身。

囟门一般会什么时候闭合

随着发育,宝宝的囟门会慢慢闭合。前囟通常在出生后6个月内,会逐渐骨化而变小,最迟一般会在一岁半的时候闭合。后囟通常在出生后的2~3个月闭合。

大多数的宝宝前囟门应于生后18-24个月闭合,有个别宝宝会闭合稍晚,只要身长、体重、头围和神经系统发育正常,也不必担心。大家不要过于的关注囟门的大小,而是应该持续的监测孩子头围的增长。如果头围的增长正常,其实孩子囟门早闭一些,晚闭一些都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早闭和晚闭还是有一定的时间限度的,前囟门闭合平均时间是18个月,但是在一岁到两岁之间闭合都是正常的,如果孩子囟门闭合的时间没有超过两岁,那么家长就没有必要过于担心,这与缺钙没有关系。如果快2岁了囟门还没有闭合,就需要去看医生了。

有的孩子囟门闭合比较早,家长非常担心孩子的大脑增长受影响,以后会影响智力发育,一般前囟门在一岁半左右闭合,但是有的孩子提前闭合,如果头围大小是正常的,每月头围按正常的速度增长(见生长发育表中的头围增长数值)说明头颅骨的颅缝没有闭合,不断增大的头颅不会影响大脑发育,所以家长不必担心前囟门闭合早会影响智力发育。

过去的传统观念认为新生儿的囟门是命门,不允许碰,碰了囟门就会使宝宝变哑。甚至医生在为宝宝检查囟门的张力和大小时,也往往会遭到父母的质疑。囟门固然很重要,要注意保护,但传统育儿经验中“碰了囟门就会使宝宝变哑”的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但是摸宝宝头的时候还是要温柔温柔再温柔!

通常来说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宝宝大哭的时候这些柔软的地方(前囟和后囟)可能会比平时更突出来一些,家长们如果仔细观察,还能看到囟门处的跳动和宝宝的心跳一致。

但如果囟门一直鼓起,可能是颅内压增高的表现,需要排除颅内肿瘤、颅内感染(脑膜炎、脑炎等)、脑积水等病理情况,如果宝宝伴有发烧、呕吐或其他症状,需要立刻前往医院就诊。

一、不要给宝宝使用材质太硬的枕头,如绿豆枕、砂枕,否则很容易引起宝宝头部及囟门变形。此外,想要宝宝的头型完美,就要经常为他翻翻身,改变一下睡姿。宝宝喜欢光线,如果他习惯侧向某一边睡,可以在另一侧用光吸引他。

二、保护好宝宝的头部,注意家中家具,避免尖锐硬角弄伤宝宝的头部。如果宝宝不慎擦破了头皮,应立即用酒精棉球消毒以防止感染。

三、在夏季外出,要给宝宝戴好遮阳帽,防止热透过囟门引起中暑;在冬天外出应戴较厚的帽子,在保护囟门的同时又减少了热量的散失。

四、囟门的清洗可在洗澡时进行,可用宝宝专用洗发液而不宜用强碱肥皂,以免刺激头皮诱发湿疹或加重湿疹。清洗时手指应平置在囟门处轻轻地揉洗,不应强力按压或强力搔抓,更不能以硬物在囟门处刮划。

如果囟门处“乳痂”不易洗掉,可以先用麻油或精制油蒸熟后润湿浸透2-3小时,待这些污垢变软后再用无菌棉球按照头发的生长方向擦掉,洗净后扑以婴儿粉。

婴儿囟门的清洗方法有哪些

婴儿囟门的发育

人的颅骨是由6块骨头组成的。宝宝出生后,由于颅骨尚未发育完全,所以骨与骨之间的相互衔接处存在着缝隙,并且,在宝宝头的顶部及枕后部形成两个没有骨头覆盖的区域,它们分别被称为前囟门和后囟门。

正常宝宝出生时,前囱门的大小约为1.5×2cm,外观看上去,前囟门平坦或稍稍有些凹陷。在出生后的数月里,前囟门会随着头围的逐渐增大而略微增大,然而,在宝宝6个月后,便由于颅骨逐渐发生骨化而渐渐变小。通常,到了宝宝1岁至1岁半时,前囟门就基本上闭合了;后囟门一般不太引人注意,大多在宝宝2-3个月时即可关闭。在宝宝1岁之内,通过观察囟门,可以发现多种疾病,因此,它们是透视宝宝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窗口。

接下来,就来看看婴儿囟门的清洗方法吧。

婴儿囟门的清洗方法

首先,前囟门的清洗可在洗澡时进行,可用宝宝专用洗发液而不宜用强碱肥皂,以免刺激头皮诱发湿疹或加重湿疹。

还有,清洗时手指应平置在囟门处轻轻地揉洗,不应强力按压或强力搔抓,更不能以硬物在囟门处刮划。

如果囟门处有污垢不易洗掉,可以先用麻油或精制油蒸熟后润湿浸透2~3小时,待这些污垢变软后再用无菌棉球按照头发的生长方向擦掉。

宝宝囟门突起怎么回事 正常的囟门形态

正常婴儿的前囟门外观平坦或稍有下陷,摸起来软软的,常可扪及搏动。前囱门,呈菱形。它是头颅上最大的骨缝交点。婴儿刚出生时囟门较小,这是因为出生时头颅受挤压,颅骨互相重叠所致,到1周岁,最迟不超过18个月前囟门闭合,被骨质所取代。

小儿囟门的正常值

囟门的大小标准新生儿以及婴幼儿的前囟门大小是有个体差异的,出生后大小也是不一样的。这里提供的时前囟门大小平均值。

宝宝出生前囟门大小为1.5~2厘米,呈菱形;约至6个月时最大达到2.5~3厘米;到6-7个月后逐渐骨化缩小。正常者约在1至1.5岁完全闭合,最迟不超过2岁。闭合过缓或过早均是需要积极查找原因的。避免出现小头畸形或者脑积水等疾病所致的。

温馨提示:家长最好每隔2个月测量一次头围,并作婴儿发育检查,看孩子头围是否按照正常速度增长,全身发育水平是否该年龄相符。如果头围大小正常,而囟门早闭或迟闭,则宝宝健康没有影响,反之则需要就医检查。

婴儿卤门闭合时间

宝宝刚出生时,头部会有两个间隙,枕部一块三角形的是后囟门,而头顶正中接近前方呈菱形的一块地方就是前囟门。一般常说的囟门多指前囟门。如果仔细观察,就会看到前囟门区在一下一下地跳动。别看这个小小囟门,却是宝宝健康的晴雨表。

人的头颅由6块形状不同的扁骨构成。新生儿的颅骨未发育完全,骨与骨间有一定的裂隙,还未完全骨化的部分形成了间隙,这就是囟门。宝宝出生时,前囟门约1.5平方厘米的面积是由头骨中的额骨和顶骨围成,到两三月时随头围增大而增大,6个月以后逐渐骨化开始变小,1岁到1岁半时闭合;后囟门出生时很小或接近闭合。

相关推荐

婴儿卤门闭合该怎么办呢

人的头颅由6块形状不同的扁骨构成。新生儿的颅骨未发育完全,骨与骨间有一定的裂隙,还未完全骨化的部分形成了间隙,这就囟门。宝宝出生时,前囟门约 1.5平方厘米的面积由头骨中的额骨和顶骨围成,到两三月时随头围增大而增大,6个月以后逐渐骨化开始变小,1岁到1岁半时闭合;后囟门出生时很小或接 近闭合。很多儿科疾病都可引起囟门的变化,医生一般将囟门称为窥测疾病的“窗口”,在宝宝体检时,医生也会特别注意囟门的外观、闭合迟早,看否存在异常 情况。 前卤门闭合早,并不一定意味着孩子脑部发育有问题。即使闭合了,大多数

三个月婴儿怎样喂养

三个月婴儿怎样喂养?第三个月婴儿发育仍不成熟,容易得病。 第三个月婴儿生长发育很快,需要充足的营养,如供应不足,易发生营养缺乏性疾病。 神经系统发育迅速,要注意培养各种良好生活习惯。 还有一些母亲因为有各种疾病情况,也不能喂养;或者母亲工作的条件,跟小孩子放在爷爷奶奶家养,也不能进行母乳喂养。在这样一些情况下,母乳喂养坚持得不够。三个月婴儿怎样喂养?对于那些无法进行母乳喂养的孩子,及早、正确地选择适用的配方粉进行正规的配方粉喂养。 三个月婴儿怎样喂养?要给宝宝多喂水,因为三个月的宝宝肾脏浓缩尿的能力差,

婴儿头顶凹陷原因

1、体内水分缺失:颅内的脑脊液和身体的血液、组织液不断交换,保持平衡。当身体丢失较多水分时,脑室的脑脊液也会减少,压力降低,囟门便会明显凹陷。如婴儿因呕吐、腹泻后出现这种症状,说明身体已中等程度的脱水,要及时补充水分,否则,因婴儿自然调节能力差,耐受力不足,可能发生循环衰竭,有生命危险。 2、喂养不当:由于喂养不当造成重度营养不良的极度消瘦婴儿也会出现囟门凹陷,此时需加强营养,合理喂着。 3、极少数婴儿因为胚胎时母体感染或因其他疾病大脑发育不良,头颅较小。出生时头围小,出生后5-6个月囟门即提前闭合,造成

别嫌宝宝出生丑

1.成型 婴儿的头骨并不坚实的骨骼。所以你的宝宝的头部形状会改变,这为了适应你的骨盆大小。如果你的宝宝从阴道自然顺产,那么出生后她的头部可能看起来比较像圆锥形。你需要给宝宝几天时间,让他的头部回到常规的形状。 2.囟门 宝宝的头上有两块地方没有骨头的。这些被称为囟门。这些钻石形状的囟门出现在宝宝的头上。在头的后面呈现一个小的,三角形的空间。这些部位允许婴儿在出生后的第一年里让头部成型,并且让大脑快速发展。囟门需要12到18个月才能闭合。 3. 眼袋 在出生时,婴儿的头和脸的压力可以让宝宝的眼睛看起来

新生宝宝身体各部位特征详解

囟门 前额和头顶之间一块菱形的软软的部分,就囟门,也叫“大天门”。因为新生儿的头骨组织没有长成,不像成年人的头骨组织那么紧闭。头顶那个软软的没有骨头的部位,会像呼吸一样跳动,如果孩子哭或紧张,那里的颜色还会发青。从出生到18个月左右,大脑容量会迅速变大,婴儿的头盖骨保持打开的状态,才能为增大的大脑容量准备足够的空间。出生后12~18个月后,这里才会完全闭合。 头发 有些新生儿几乎没有头发,也有些头发乌黑而浓密。头发的颜色差异也大,有黑色,也有棕色。接近百日的时候,婴儿开始掉胎发,周岁时会长出真正的头发

三个月宝宝的发育指标

身体外观和生长 皮肤细腻,有光泽,弹性好,脸部皮肤变得干净,奶痂消退,湿疹减轻。 体格标准: 体重:男婴体重平均为6.4千克左右,正常范围5.0-8.0。女婴体重平均为5.8千克左右,正常范围:4.5-7.5。 身长:男婴身高平均为61.4厘米左右,正常范围57.3-65.5。女婴身高平均为59.8厘米左右,正常范围:55.6-64.0。 头围:男婴头围平均为40.8厘米左右,女婴头围平均为39.8厘米左右。头围大脑发育的直接象征,影响宝宝今后智力发展的好坏。 发育规律: 体重:这个月的宝宝体重可增加0

小孩囟门闭合时间

囟门(xìn mén )指婴儿出生时头顶有两块没有骨质的"天窗",医学上称为"囟门"。后囟门一般在出生后3个月闭合,前囟门要到1岁半才闭合。人们常说的"天窗"或"囟门"主要指前囟门。 人的颅骨由6块骨头组成的。宝宝出生时,颅骨尚未发育完全,所以骨与骨之间的衔接处存在缝隙,且在头顶及枕后形成两个没有骨头覆盖的区域,它们分别被称为前囟门和后囟门。正常宝宝出生时,前囱门的大小约为1.5×2cm,一般来讲,宝宝在1岁至1岁3个月时,前囟门就基本上闭合了。后囟门一般不太引人注意,多在出生2-3个

宝宝缺钙会有什么影响 囟门闭合延迟

缺钙会导致婴幼儿囟门闭合延迟。正常生长发育的小儿,前囟一般在18个月左右闭合。宝宝钙摄入不足或肠道对钙的吸收减少时,体内缺钙直接影响钙向骨骼的沉积。机体钙不能正常地沉积于骨质中,骨质就会变软,颅骨钙化不足,囟门闭合推迟。 十八个月以上的宝宝如果前囟门不闭合,应去医院骨骼X线照片和血液化验检查,如果X线摄片血液中缺钙,则说明宝宝得了“营养缺乏性佝偻病”。

母亲如何呵护好宝宝敏感部位

一、妈妈如何呵护宝宝的囟门: 看到宝宝尚未弥合的头骨中间有一菱形空间,并且像脉搏一样一跳一跳,新妈妈不免要紧张。不过,不要过于害怕这部分的护理。这里有很厚的一层膜保护。正常洗头不会对它造成伤害。 小小囟门反映宝宝头部发育和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窗口,对周岁之内的宝宝,妈妈尤其要细心观察这个小窗口,及早发现有无异常现象,并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宝宝不适时,观察囟门还有助于确定病情。 囟门鼓起——正常的前囟门平的,如果突然鼓起来或逐渐变得鼓起饱满,则可能疾病发出的信号。 颅内感染多见于各种脑膜炎、脑炎等疾病,

父母如何保护新生儿的囟门

小儿出生以后,颅缝尚未长满,形成一个没有头骨和脑膜的菱形空间,医学上叫囟门。头顶常有两个囟门,位于头前的叫前囟门,约2.5厘米x2.5厘米,6~7个月骨化后逐渐缩小,1岁到1岁半时闭合;位于头后部的叫后囟门,约0.5厘米X0.5厘米,生后2—4个月自然闭合。 提起宝宝的囟门,很多人都认为禁区,不能摸,也不能碰。必要的保护应该的,但如因此连清洗都不允许,那反而会对新生儿健康有害。婴儿出生以后,皮脂腺的分泌加上脱落的头屑,常在前、后囟门部形成结痂(因为这里软,脏物易于存留),不及时清洗会使其越积越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