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茄子栽培入门到精通

茄子栽培入门到精通

茄子栽培概述

茄子喜温作物,较耐高温,结果的适宜温度为25~30℃。对光周期长短的反应不敏感,只要温度适宜,从春到秋都能开花、结果。以露地栽培为主,长江流域多于冬季至早春在苗床播种育苗,北方各省于早春利用温床或阳畦播种育苗。由于茄子的结果期长,除要有充足的基肥外,还要求多次追肥(氮肥为主,适当增施磷肥、钾肥)。主要的虫害有地老虎、28星瓢虫和红蜘蛛,主要的病害有猝倒病等。

品种

选择耐低温、弱光、早熟的品种。如:黑玉、沈茄一号、齐杂茄二号、绿圆茄、黑圆茄二号、永丰黑杂茄等。

床土的准备

用无污染的大田土壤6份、腐熟优质鸡粪或猪粪2份、腐熟的马粪或稻糠2份,混匀后过筛备用。

浸种、催芽

用1%高锰酸钾浸种30分钟,经反复冲洗后,放入55℃水中浸种15分钟,而后在20℃水中浸泡24小时。催芽前用细砂搓掉种皮上的粘液,然后包在湿布里,放在25-30℃处催芽,一般需5-6天出芽。

播种

在温室内用育苗盘或木箱铺好10厘米床土,拍平浇透水。然后将种子均匀播到床面上。每平方米播种量35-40克。

分苗

长茄的植株

以8-10厘米的株行距移栽幼苗,分苗后浇透水。前期提高昼温至25-30℃,夜温15-18℃。缓苗后降低温度,白天25℃,夜间15℃,最低不能低于10℃。茄子苗龄多在80天以上,由于苗龄长,后期易脱肥,可采用0.3%磷酸二铵根外追肥。

番茄的品种

番茄品种繁多,主要栽培的品种有毛粉802、渝抗4号、渝抗5号、秦粉二号、西粉二号、西粉三号、红宝石、超级早丰、早魁、强丰、台湾红、中蔬4号等。在品种选择上应注意作春提早或秋延晚栽培时,应选择早熟品种,正季栽培选择中晚熟品种。

栽培的番茄,属普通番茄。有5个变种:①栽培番茄,多数栽培品种均属此变种;②樱桃番茄,果实圆球形,果径约2厘米,2室,红、橙或黄色;③大叶番茄,叶缘光滑,形似薯叶;④梨形番茄,果实梨形,红色或橙黄色;⑤直立番茄,茎直立,果实扁圆球形。

栽培番茄的品种有三大系统:①意大利系统:果实卵形或椭圆形。适于干燥地区作无支架栽培和加工用。代表品种有罗城一号和罗马;②英国系统:果型小,深红色,低温短日照条件下结实性强。代表品种有创财和最佳;③美国系统:果实中型至大型,适应性强。中国栽培的番茄品种来自北美或欧洲,经过多年的栽培和选育,已有一批适于中国气候和栽培要求的品种。

茄子种植管理技术

1.采收前管理

露地栽培茄子定植后3天进行一次浅中耕,以提高地温,促缓苗。缓苗后再进行一次中耕,并重视覆土,随中耕做成12—15厘米的高垄,使垄面超过坨面。

肥水管理:缓苗后至开花前一般不浇水,如干旱可浇一次小水。到门茄“瞪眼”期即可追肥浇水,结合浇水亩施腐熟有机肥50公斤。当茄子坐果后,每5—7天浇一次水,可隔3天追一次肥,每次随水施入腐熟的鸡粪水。

整枝打杈:六茄坐住后,保留二杈状分枝,并将门茄下的腋芽去除。

保护地栽培 缓苗后10天左右,每亩穴施鸡粪100kg,并浇小水。然后松土促根控秧。白天温度22℃—27℃,夜间13℃—18℃。株高50cm时吊绳、盘头、疏枝节、打杈。

2.收获期管理

露地栽培要及时采收,及时去掉老叶,以防病虫害发生。保护地栽培温度白天控制在25℃—30℃,夜间15℃—20℃,加强通风换气。门茄收获后,冬季每隔5—7天浇清水一次,夏季每隔3—4天浇清水一次。每隔10—15天,每亩用100kg鸡粪加200kg水浸泡二天后的过滤液滴灌一次。或每亩穴施腐熟鸡粪100kg。

定植后5—7天浇一次缓苗水,当茄子开始膨大时,根据墒情浇水,一般一周一次水,雨后注意排水防涝。

铲趟管理 :不覆膜的茄子要进行三铲三趟,茄子封垄前结束中耕。

及时整枝 :及时摘除门茄以下老叶、黄叶,及时摘掉无用的杈子。

来源:中国有机农业网

原文地址:http://fanwen.wenku1.com/article/16767310.html有机茄子种植管理技术

1.采收前管理

露地栽培茄子定植后3天进行一次浅中耕,以提高地温,促缓苗。缓苗后再进行一次中耕,并重视覆土,随中耕做成12—15厘米的高垄,使垄面超过坨面。

肥水管理:缓苗后至开花前一般不浇水,如干旱可浇一次小水。到门茄“瞪眼”期即可追肥浇水,结合浇水亩施腐熟有机肥50公斤。当茄子坐果后,每5—7天浇一次水,可隔3天追一次肥,每次随水施入腐熟的鸡粪水。

整枝打杈:六茄坐住后,保留二杈状分枝,并将门茄下的腋芽去除。

保护地栽培 缓苗后10天左右,每亩穴施鸡粪100kg,并浇小水。然后松土促根控秧。白天温度22℃—27℃,夜间13℃—18℃。株高50cm时吊绳、盘头、疏枝节、打杈。

2.收获期管理

露地栽培要及时采收,及时去掉老叶,以防病虫害发生。保护地栽培温度白天控制在25℃—30℃,夜间15℃—20℃,加强通风换气。门茄收获后,冬季每隔5—7天浇清水一次,夏季每隔3—4天浇清水一次。每隔10—15天,每亩用100kg鸡粪加200kg水浸泡二天后的过滤液滴灌一次。或每亩穴施腐熟鸡粪100kg。

定植后5—7天浇一次缓苗水,当茄子开始膨大时,根据墒情浇水,一般一周一次水,雨后注意排水防涝。

铲趟管理 :不覆膜的茄子要进行三铲三趟,茄子封垄前结束中耕。

及时整枝 :及时摘除门茄以下老叶、黄叶,及时摘掉无用的杈子。

茄子植物简介

茄子味甘、性凉,入脾、胃、大肠经。根据营养专家黎黍匀分析,茄子的预防疾病指数为26.29,生命力指数为9.7142,证明对疾病的康复具有相当高的价值,而对生命力的提高属于有效范围。

茄子直根系,根深50厘米,横向伸展120厘米,大部分布在30厘米耕作层内。茄子主茎上的果实称“门茄”’一级侧枝的果实称为“对茄”,二级侧南方长茄子枝的果实称为“四母斗”,三级侧枝的果实称为“八面风”,以后侧枝的果实称为“满天星”。

全国茄子栽培面积约300多万亩,广东约10万亩,分布于全省各地,以湛江市等北运基地较为集中。广东栽培的茄子果形以长茄为主,也有卵圆形和圆形等,果色以紫红色为主,也有白色、青色和紫黑色。近年来,随着北运市场需求量的增大,北运基地也喜欢种紫黑色,有亮泽的长茄、卵圆茄和圆茄。

圣女果产地

圣女果的简介

圣女果,又称小西红柿,腐女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属茄科蕃茄属,植株最高时能长到2米。在我国一年四季均可栽培。只不过在北方,每年只生长一季,其余时间大棚种植,与露地栽培比起来,在口味上有很大差别。到了华南地区,由于气候适宜樱桃番茄的生长,从每年的七、八月份开始,一走到来年的2月份,都可以吃到口味纯正的露地栽培樱桃番茄。

圣女果的产地

圣女果是番茄大家族中成员之一,番茄的别名有西红柿、番柿、洋柿子等。番茄的起源中心是美洲的安第斯山地带,在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等地,还有大量的野生种分布。为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番茄属分普通番茄和秘鲁番茄两个复合体种群。普通番茄为栽培种;秘鲁番茄为野生种。故樱桃番茄是现在栽培番茄的祖先。

空心菜的营养价值及食用功效

【别名】

蕹菜、竹叶菜、无心菜、通心菜。

【注解】

空心菜为旋花科番薯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开白色喇叭状花,因为茎中空,故名“空心菜”。原产东亚,主要分布于亚洲温热带地区,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广,无论旱地水田,沟边地角都可栽植,夏季火热高温仍能生长,但不耐寒,遇霜茎叶枯死,高温无霜地区可终年栽培。空心菜按照繁殖方式分为子菜和藤蕹两类。栽培方式依地势不同为旱地栽培、水生栽培和浮生栽培(或称深水栽培)3种。

【营养成分】

空心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B族维生素、维生素C及烟酸和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等。其维生素B1含量是番茄的8倍,钙含量是番茄的12倍。

【药性功效】

空心菜具有促进肠蠕动、通便解毒之功效;食后可降低肠道的酸度,预防肠道内的细菌群失调,对防癌有益;还可洁齿防龋除口臭,健美皮肤,堪称美容佳品。此外,可预防感染、防暑解热、凉血排毒、防治痢疾。

【宜食】

高血压、头痛、糖尿病、鼻血、便秘、淋浊、痔疮、痈肿患者宜食;宜旺火快炒,避免营养流失。

【忌食】

空心菜性寒滑利,故体质虚弱、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不宜多食。

【食疗偏方】

蒜香空心菜

原料:空心菜、水发粉丝、盐、蒜泥、生抽、腐乳汁、鸡精、辣椒油、香油、白糖、熟芝麻末、食用油。

制法:将空心菜洗净,粉丝用温水泡一下,再将空心菜和粉丝分别用开水焯一下捞出过凉,沥干水分,分别切成寸段,放入器皿中;将蒜去皮洗净,切成末放入碗中,加入盐、生抽、白糖、鸡精、辣椒油、香油调制均匀待用;将调制好的蒜茸加入腐乳汁倒入装有空心菜和粉丝的器皿中搅拌均匀即食。

功效:清热解毒,减肥。适宜发烧及肥胖之人食用。

西红柿植物学史

番茄起源中心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地带。在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等地,至今仍有大面积野生种的分布。番茄属分为有色番茄亚种和绿色番茄亚种。

前者果实成熟时有多种颜色,后者果实成熟时为绿色。番茄属由普通栽培种番茄及与栽培种番茄有密切关系的几个种组成,大体上又分为普通番茄和秘鲁番茄两个复合体种群。普通番茄群中包括:普通番茄、细叶番茄、奇士曼尼番茄、小花番茄和奇美留斯凯番茄、多毛番茄;秘鲁番茄群中包括智利番茄和秘鲁番茄。现在栽培番茄的祖先是樱桃番茄。墨西哥较早驯化栽培,1523年,番茄由墨西哥传到西班牙、葡萄牙,1550年前后传到意大利,1575年相继传到英国和中欧各国,当时作为观赏植物。18世纪中叶始作食用栽培。

1768年米勒首次作出植物学描述,进行分类和定名。17世纪传入菲律宾,后传到其他亚洲国家。中国栽栽培的番茄从欧洲或东南亚传入。清代汪灏在《广群芳谱》的果谱附录中有“番柿”:“一名六月柿,茎似蒿。高四五尺,叶似艾,花似榴,一枝结五实或三四实。.......草本也,来自西番,故名”。由于番茄果实有特殊味道,当时仅作观赏栽培。到20世纪初,城市郊区始有栽培食用。中国栽培番茄是从50年代初迅速发展,成为主要果菜之一。

茄子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耐低温、弱光、早熟的品种。如:黑玉、沈茄一号、齐杂茄二号、绿圆茄、黑圆茄二号、永丰黑杂茄等。

2、床土的准备:用无污染的大田土壤6份、腐熟优质鸡粪或猪粪2份、腐熟的马粪或稻糠2份,混匀后过筛备用。

3、浸种、催芽:用1%高锰酸钾浸种30分钟,经反复冲洗后,放入55℃水中浸种15分钟,而后在20℃水中浸泡24小时。催芽前用细砂搓掉种皮上的粘液,然后包在湿布里,放在25-30℃处催芽,一般需5-6天出芽。

4、播种:在温室内用育苗盘或木箱铺好10厘米床土,拍平浇透水。然后将种子均匀播到床面上。每平方米播种量35-40克。

5、分苗:以8-10厘米的株行距移栽幼苗,分苗后浇透水。前期提高昼温至25-30℃,夜温15-18℃。缓苗后降低温度,白天25℃,夜间15℃,最低不能低于10℃。茄子苗龄多在80天以上,由于苗龄长,后期易脱肥,可采用0.3%磷酸二铵根外追肥。

6、定植

(1)定植前的准备

闷棚消毒:每立方米温室或棚室,用硫磺粉4克,加80%敌敌畏0.1克和锯沫8克,混匀后点燃,密封温室或大棚24小时,然后开口放大风。

整地施肥: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千克,粪土混匀耙平,并按55厘米行距开10-15厘米深的定植沟。亩施磷酸二铵20千克,硫酸钾30千克,施肥后覆土5厘米(要躲开滴水线)。

(2)定植:以25-30厘米株距摆苗(注意避免苗坨破碎引起的缓苗慢),随后在沟内浇足定植水,渗后培土成垄。第二天覆膜,用1.0-1.2米宽地膜,一次扣两垄,拉成与垄同长,然后用刀片在每个植株位置划成纵口,将苗从口中引出,最后拉紧地膜,用土压严,封好定植口。

(3) 定植后管理

水肥:定植后3-4天浇一次缓苗水,缓苗后开始蹲苗,到门茄瞪眼时(13天左右)开始暗沟灌水,地温达到18℃后,明暗沟均可灌水,但要注意放风排湿。门茄瞪眼时,亩追施尿素10-15千克或磷酸二铵10千克,每隔20天追一次,用迪种宝300倍液根外追肥。

整枝打叶:采用双干整枝。门茄形成后,剪去两个向外的侧枝,只留两个向上的双干。一般到第7个果摘心,以促进果实早熟。门茄瞪眼时打掉基部3片叶,以后随着植株生长,逐渐打掉底层叶,利于群体通风透光。

7.采收:以萼片与果实连接处无白色环带时采收,早熟品种开花20-25天后就可采收。

西红柿的植物学史

番茄起源中心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地带。在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等地,至今仍有大面积野生种的分布。番茄属分为有色番茄亚种和绿色番茄亚种。前者果实成熟时有多种颜色,后者果实成熟时为绿色。番茄属由普通栽培种番茄及与栽培种番茄有密切关系的几个种组成,大体上又分为普通番茄和秘鲁番茄两个复合体种群。普通番茄群中包括:普通番茄、细叶番茄、奇士曼尼番茄、小花番茄和奇美留斯凯番茄、多毛番茄;秘鲁番茄群中包括智利番茄和秘鲁番茄。

现在栽培番茄的祖先是樱桃番茄。墨西哥较早驯化栽培,1523年,番茄由墨西哥传到西班牙、葡萄牙,1550年前后传到意大利,1575年相继传到英国和中欧各国,当时作为观赏植物。18世纪中叶始作食用栽培。1768年米勒首次作出植物学描述,进行分类和定名。17世纪传入菲律宾,后传到其他亚洲国家。中国栽栽培的番茄从欧洲或东南亚传入。清代汪灏在《广群芳谱》的果谱附录中有“番柿”:“一名六月柿,茎似蒿。高四五尺,叶似艾,花似榴,一枝结五实或三四实。.......草本也,来自西番,故名”。由于番茄果实有特殊味道,当时仅作观赏栽培。到20世纪初,城市郊区始有栽培食用。中国栽培番茄是从50年代初迅速发展,成为主要果菜之一。

相关推荐

大棚茄子怎样种植

1 前茬茄子管理技术要点 茄子多年生栽培,从播种第一年盛果期的栽培管理技术与常规栽培茄子技术基本相同,但要注意以下两点: 1.1 选择适宜品种,提高产量效益 茄子多年生栽培,应选择生长势旺盛,分枝性强,耐寒性较强,抗茄子三大病害(黄萎病、绵疫病、褐纹病)。增产潜力大,商品性好的圆茄或长茄类型的中晚熟品种。圆茄类型如:济丰2号、济丰3号、北京丰研1号、北京九叶茄、高唐紫圆茄、安阳紫圆茄等;长茄类型如:赤选长茄、福山牛腿茄、吉茄1号、新疆长茄、新疆糙青茄等。 1.2 搞好种子处理。及早防治病害 茄子枯萎病、

茄子冬季栽培技术

栽培设施及时间 越冬栽培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寒冬低温季节。因此,栽培设施必须是保温性能良好的日光温室。 茄子越冬栽培的播种育苗期为8月底至9月上中旬。在温暖、光照充足的秋季育出壮苗,在10月底至11月初定植在温室内,12月中旬前后开始采收,直至翌年秋季。 冬季茄子栽培技术 育苗 育苗床应建在风障阳畦、小拱棚内。有条件时,直接建在日光温室内最好。 播前种子处理方法同春早熟栽培。播种方法参照春早熟栽培。出苗后应及时浇水。苗出齐后,应及时间苗,并及时除草。待1片~2片真叶时,即应分苗。分苗畦的建造与育苗畦相同。分苗

番茄嫁接技术

高代林种菜有5年了。自从2008年在凉水村建起100多亩大棚蔬菜基地至今,他每年都能收入几十万元。 大棚里,种得最多的是番茄。因为番茄很适合大棚栽培,产量高,上市较早,挣钱也快。 但是,种番茄也让高代林大伤脑筋。原来,这种茄果类蔬菜有严重的连作障碍,必须每年轮作。高代林把之比喻为“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否则,土壤就会大量传播枯萎病、青枯病、根腐病等病害。 为此,前几年,高代林每年都按照“番茄-叶菜-反季节黄瓜”的顺序轮流种植,虽然收入可观,可种植成本却增加不少。 转机出现在去年5月。当时,县科委邀请蔬菜专家

番茄栽培技术

1.类型 番茄的种类资源极其丰富、品种很多,分类方法也多种多样。如以成熟期来分,可以分为早熟种、中熟及晚熟种。但在广东、广西及闽南各地,多以生长季节的不同而分为春番茄、夏番茄、秋冬番茄或冬番茄。而不以早、中、晚熟来区分。如按植株的生长习性的不同,可分为有限生长类型及无限生长类型。如按果实的颜色可分为大红、粉红及黄色等。如按果实的大小,可分为大果型及小果型。如按叶的形状大小,可以分为普通叶、皱叶和薯叶或者为大叶种及普通小叶种等。 我国栽培的番茄多来自北美和欧洲。经多年的选育形成了自己的品系。我国番茄按成熟期

番茄如何栽培

1.番茄为茄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0.6~2m。全株被粘质腺毛。茎为半直立性或半蔓性,易倒伏,高0.7~1.0m或1.0~1.3m不等。茎的分枝能力强,茎节上易生不定根,茎易倒伏,触地则生根,所以番茄扦插繁殖较易成活。奇数羽状复叶或羽状深裂,互生;叶长5~40cm;小叶极不规则,大小不等,常5~9枚,卵形或长圆形,长5~7cm,前端渐尖,边缘有不规则锯齿或裂片,局部歪斜,有小柄。花为两性花,黄色,自花授粉,复总状花序。花3-9朵,成侧生的案伞花序;花萼5~7裂,裂片披针形至线形,果时宿存;花冠

茄子的种植技术

茄子的种植技术 茄子最早产于印度,公元4-5世纪传入中国,南北朝栽培茄子为圆形,与野生形状相似;元代则培养出长形茄子;清朝末年,这种长茄被引入日本。现在主要在北半球种植较多。 茄子直根系,根深50厘米,横向伸展120厘米,大部分布在30厘米耕作层内。茄子主茎上的果实称“门茄”’一级侧枝的果实称为“对茄”,二级侧枝的果实称为“四母斗”,三级侧枝的果实称为“八面风”,以后侧枝的果实称为“满天星”。 全国茄子栽培面积约300多万亩,广东约10万亩,分布于全省各地,以湛江市等北运基地较为集中。广东栽培茄子

茄子的品种分类

一般栽培供食用的有长形及圆形的为(Solanum melongenaL. var.esculentumNees),但一种长形基部弯扭的为(Solanum melongenaL. var.serpentinumBailey)。[1] 截止2007年,列入《中国蔬菜品种志》中的茄子种质资源有220份,其中仍有许多品种在生产上应用,特别是广大农村,如墨茄、竹丝茄、快圆、大苠、二苠、西安绿茄、洛阳青茄、油罐茄、黑又亮、三月茄、安阳大红等。据不完全统计,1995-2006年通过省级审(认)定的茄子品种超过50个,

空心菜的分类学

植物名称:空心菜;学名:Ipomoea aquatica Forsk.英文名:Swamp Morningglory.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茄目;旋花科;番薯属;空心菜种。 蕹菜在栽培上有品种之分,有的以栽培条件分为水蕹菜(又叫小叶种或大蕹菜)和旱蕹菜(又叫大叶种或小蕹菜),有的以花色分为白花种(植株绿色,花白),紫花种(植株各部略带紫色,花淡紫)。

圣女果需要放冰箱吗 圣女果怎么保存

把圣女果放在通风,干燥,不被阳光直射的地方。 圣女果,常被称为小西红柿,但它并不是我们如今常见的小西红柿,它是94年台湾常规育成的一个番茄品种,并不属于转基因品种,曾在大陆销售过一段时间,早在04-05年就已停止销售。如今的小西红柿,学名叫做樱桃番茄,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属茄科番茄属,植株最高时能长2米。在我国一年四季均可栽培。只不过在北方每年只生长一季,其余时间大棚种植,与露地栽培比起来,在口味上有很大差别。了华南地区,由于气候适宜樱桃番茄的生长,从每年的七、八月份开始,一直来年的2月份,都可以吃

番茄受冰冻怎么办

第一种: 番茄的栽培历史番茄名西红柿,原产于南美洲的秘鲁、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 在16世纪,番茄才从墨西哥传入欧洲,初在意大利、西班牙、英国、法国和中欧作为庭园观赏,果实很小,且颜色非常鲜艳。直17世纪,番茄才在欧洲被人们作为蔬菜而栽培,但发展很快,在本世纪下半叶,番茄已成为全球种植最广泛、消费最多的蔬菜作物之一,1990年的全世界番茄产量已达5000万吨。 我国番茄栽培的发展番茄传入我国的时间不算长,大约是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之间,由西方的传教士、商人或华侨从东南亚引人我国南方沿海城市。 番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