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减肥误区 运动减肥有全身和局部之分
运动减肥误区 运动减肥有全身和局部之分
运动减肥的过程中有全身和局部之分也是一个常见的误区。体内脂肪转化成能量供机体运动受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与控制,是全身性的行为。躯体消耗的脂肪是从脂库中获取的,而不是某一个部位。哪里供血条件好哪里脂肪就消耗相对快一些。因此减肥是一个全身性的运动。但是是有一定的针对性的,可以全身促进局部,局部再带动全身。
5个让你越减越肥的运动误区
误区一:只要多运动,便可达到减肥目的?
运动虽能消耗人体内的热量,但仅靠运动减肥效果并不明显,研究表明,即使每天打数小时网球,但只要多喝一两瓶甜饮料或多吃几块点心,辛辛苦苦的减肥成果便会化为乌有。因此要想获得持久的减肥效果,除了进行运动外,还应从饮食上进行调整。
误区二:空腹运动有损健康?
人们总担心空腹运动会因体内贮存的肝糖大量消耗而发生低血糖反应,如头晕、乏力、心慌等,对健康不利。但美国达拉斯健美运动中心堆帕博士研究认为,饭前1至2小时(即空腹)进行适度运动,如步行、跳舞、慢跑、骑自行车等,有助于减肥。这是由于此时体内无新的脂肪酸进入脂肪细胞,较易消耗多余的脂肪(特别是产后的脂肪),减肥效果优于饭后运动。另外,由于运动量适宜,热能消耗较少,体内贮存的能量足够使用,不会影响健康。另外,专家也提醒饭后一小时内和睡前一小时内,不适合跑步锻炼。
误区三:每天坚持30分钟慢跑即可减肥?
30分钟的慢跑虽可达到有氧锻炼之目的,但减肥成效却甚微,实验证明,只有运动持续时间超过大约40分钟,人体内的脂肪才能被调动起来与肝糖一起供能,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脂肪供能的比例可达总消耗量的85%。由此可见,少于大约40分钟的运动无论强度大小,脂肪消耗均不明显。
误区四:运动减肥有全身或局部的选择?
广告宣传中常会发现“瘦腰”、“减臀”、“消小腹”等词语,所以我们开始怀疑,局部运动是否就能减少局部脂肪呢?第一,局部运动消耗的总能量少,易疲劳且不能持久;第二,脂肪供能是由神经和内泌系统调节控制,但这种调节是全身性的,并非练哪个部位就可以减哪个部位的多余脂肪,而是哪里供血条件好,有利于脂肪消耗,哪里就能减肥。例如,减肥者运动一段时间后,腰围不见得小多少,可脸颊却消瘦了,原因即在于此。只要运动消耗的热量大于摄入的热量,就可导致全身脂肪减少,而不会只减一个部位。
误区五:运动强度越大,运动越剧烈,减肥效果越好?
只有持久的小强度有氧运动,才能消耗多余的脂肪。这是由于小强度运动时肌肉主要利用氧化脂肪酸获取能量,因此脂肪消耗得更快。若运动强度增大,脂肪消耗比例只占15%。因此,做些轻松和缓、长时间的低强度运动,或心率维持在100至124(次/分钟)的长时间运动是最有利于减肥(人体最大的心率:每分钟最大心率MHR=「205-0.5x年龄」)。
减肥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1)饮水会使身体发胖,要减肥就不能喝水。
其实,只有饮水不足才会引起人体不断积储水份作为补偿,并使体内更容易积聚脂肪,导致肥胖。饮水不足还可能会引起人体新陈代谢功能的紊乱,致使能量吸收多,释放少。所以对减肥者来说,饮水不足不仅达不到减肥目的,而且还会对健康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害。
(2)吃辛辣食物可以减肥。
有统计发现泰国印度等地很少出肥人,于是推断与他们平日嗜辣有关。因为吃辣容易流汗,而且吃一点点已令人有饱的感觉,所以有减肥效用。但是,吃辛辣减肥若长久下去会影响胃部机能,有胃痛甚至胃出血的危险。而且吃太多刺激性食物亦会令皮肤变得粗糙,受不住者更容易生暗疮,绝对得不偿失。
(3)每次坚持30分钟慢跑可减肥。
每次坚持30分钟慢跑即可减肥吗?慢跑虽可达到有氧锻炼之目的,但减肥收效却甚微。实践证明,只有运动持续时间超过大约40分钟,人体内的脂肪才能被动员起来与糖原—起供能。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脂肪供能的量可达总消耗量的85%。可见,短于大约40分钟的运动无论强度大小,脂肪消耗均不明显。
(4) 运动减肥有全面或局部之分吗?
运动减肥有全面或局部的选择。人们在一些广告宣传中常听到或看到“减腰”、“减臀”、“减腹”等词句。那么,局部运动是否能减少局部脂肪呢?第一,局部运动总消耗能量少,易疲劳,且不能持久;第二,脂肪供能是由神经和内分泌调节控制。但这种调节是全身性的,并非练哪个部位就可以减哪个部位的多余脂肪。而是哪里供血条件好,有利于脂肪消耗,哪里就能减肥。比如,减肥者运动一段时间后,腰围不见小多少,可脸颊部消瘦了,原因即在此运动消耗量大于摄入的热量,就会导致全身脂肪的减少,而不会只减腹部,其它部位不变。
冬季这样运动累死不减肥
一、 运动量大,肯定会达到减肥的目的。
“多”是一个相对数字,把握好一个度才是对的,急于求成的减肥方法都是不可取的。若运动量加大,人体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也就相应增加,做大运动量时,心脏输出量不能满足肌体对氧的需要,使肌体处于缺氧的无氧代谢状态。无氧代谢运动不是动用脂肪作为主要能量释放,减肥想必就会失败!
二、 运动强度越大,运动越剧烈,减肥效果越好
要获得较好的减肥效果,运动时,心率要提高到最高和最低的安全心率范围内。应该做心率每分钟在120~160次的低中强度,长时间(1小时以上)耐力性有氧代谢全身运动。例如,健身操、慢长跑、长距离长时间的游泳等。这样的运动强度不仅能达到减肥的目的,而且对增强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都有很好的效果。
三、 运动减肥有全身或局部的选择
能量消耗的概念是整体的而非局部而言,运动减肥决不能和塑形相提并论。(1)局部运动消耗的总能量少,易疲劳,且不能持久;(2)脂肪供能是由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调节控制,但这种调节是全身性的,并非练哪个部位就可以减哪个部位的多余脂肪,而是哪里供血条件好,有利于脂肪消耗,哪里就能减肥。
四、 空腹运动减肥有损健康
人们总担心空腹运动使体内的糖原大量消耗,从而引发低血糖反应,如头晕、乏力、心慌等。但美国达拉斯健美运动中心堆帕博士研究认为,饭前1~2小时(即空腹)进行适度运动,如步行、跳舞、慢跑、骑自行车等,更有助于减肥。
空腹时体内糖原的含量比较低,人体的自身调节系统会让它更多地用于维持正常的生理需要,这时进行锻炼的话,身体就需要调动更多的脂肪来维持需要,容易消耗多余的脂肪,减肥效果优于饭后运动。
五、短时间运动也能减肥瘦身
在进行有氧运动时,首先动用的是人体内储存的糖元来释放能量,在运动30分钟后,便开始由糖元释放能量向脂肪释放能量转化,大约运动一小时后,运动所需的能量以脂肪供能为主。研究证明:只有运动持续时间超过大约40分钟,人体内的脂肪才能被调动起来与糖元一起供能
冬季运动减肥要注意很多的事情,不能盲目的瞎运动,这样减肥瘦身就是会有事倍功半的效果!所以要完全明白运动减肥的原理和一些瘦身的原则!
运动减肥需要避免的四大误区
运动减肥误区一:只要多运动,就能达到健身减肥目的
运动是可以消耗人体内的很多热量,但是只靠运动来减肥效果其实并不明显,科学研究表明,即便你每天打好几个小时网球,但是你多喝一两罐装的饮料或者多吃几块西饼那你辛苦几个小时的减肥成果就会马上被补充过来,等于你浪费了几个小时。所以,如果想获得持久有效的减肥效果,除了健身有氧运动以外,还必须从饮食上进行合理调控。
运动减肥误区二:空腹运动有损健康
许多健身减肥的朋友都担心空腹进行健身运动会因为体内的糖原消耗过大而引发低血糖反应,比如心慌、头晕、乏力等,不利于健康。美国达拉斯健美运动中心的博士堆帕研究认为,在饭前的1到2小时内(即空腹)进行适量运动,比如定量的步行、跳舞、慢跑、骑自行车等,则会有利于减肥。这是因为此刻身体内没有新的脂肪酸摄入脂肪细胞,这样比较容易去消耗多余的、尤其是产能的褐色脂肪,这此的减肥效果要比饭后运动好。
另外,因为健身运动的量不算太大,比较适宜,热能的消耗也较少,体内的糖的足够使用,所以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运动减肥误区三:每次进行30分钟的慢跑就能减肥
慢跑虽然能够达到有氧锻炼目的,但是减肥的效果却很小。科学实验证明,只有在有氧运动进行超过大约40分钟的时候,身体内的脂肪才可以被燃烧起来和糖原一起的为身体供能。同时呢随着运动时间的加长,脂肪提供的能量能够达到总消耗量的855。如此可知道,如果运动时间少于大约40分钟的健身运动无论强度是大还是小,脂肪的消耗均是效果不明显。
运动减肥误区四:运动越剧烈,减肥效果越佳
其实,只有进行长时间的运动强度中小的有氧运动才可以让人消耗身体内多余的脂肪。这是因为小强度健身运动的时候,身体的肌肉主要靠氧化脂肪酸来获得能量,使脂肪的消耗变快。如果加大运动强度,那么脂肪的消耗的比例就会相应的减少。当健身运动接近大强度运动的时候,那么脂肪提供的能量比例只会占 155。所以,只有进行轻松平缓、长时间的中低强度的健身运动或者让心率维持在100-124次/分的持久健身运动才对减肥最有好处。
运动减肥最常见的五个问题
误区一:只要多运动,便可达到减肥目的?
运动虽能消耗人体内的热量,但仅靠运动减肥效果并不明显,研究表明,即使每天打数小时网球,但只要多喝一两瓶甜饮料或多吃几块点心,辛辛苦苦的减肥成果便会化为乌有。因此要想获得持久的减肥效果,除了进行运动外,还应从饮食上进行调整。
误区二:空腹运动有损健康?
人们总担心空腹运动会因体内贮存的肝糖大量消耗而发生低血糖反应,如头晕、乏力、心慌等,对健康不利。但美国达拉斯健美运动中心堆帕博士研究认为,饭前1 至2 小时(即空腹)进行适度运动,如步行、跳舞、慢跑、骑自行车等,有助于减肥。这是由于此时体内无新的脂肪酸进入脂肪细胞,较易消耗多余的脂肪(特别是产后的脂肪),减肥效果优于饭后运动。另外,由于运动量适宜,热能消耗较少,体内贮存的能量足够使用,不会影响健康。另外,专家也提醒饭后一小时内和睡前一小时内,不适合跑步锻炼。
误区三:每天坚持30 分钟慢跑即可减肥?
30 分钟的慢跑虽可达到有氧锻炼之目的,但减肥成效却甚微,实验证明,只有运动持续时间超过大约40 分钟,人体内的脂肪才能被调动起来与肝糖一起供能,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脂肪供能的比例可达总消耗量的85%。由此可见,少于大约40 分钟的运动无论强度大小,脂肪消耗均不明显。
误区四:运动减肥有全身或局部的选择?
广告宣传中常会发现"瘦腰"、"减臀"、"消小腹"等词语,所以我们开始怀疑,局部运动是否就能减少局部脂肪呢?第一,局部运动消耗的总能量少,易疲劳且不能持久;第二,脂肪供能是由神经和内泌系统调节控制,但这种调节是全身性的,并非练哪个部位就可以减哪个部位的多余脂肪,而是哪里供血条件好,有利于脂肪消耗,哪里就能减肥。例如,减肥者运动一段时间后,腰围不见得小多少,可脸颊却消瘦了,原因即在于此。只要运动消耗的热量大于摄入的热量,就可导致全身脂肪减少,而不会只减一个部位。
误区五:运动强度越大,运动越剧烈,减肥效果越好?
只有持久的小强度有氧运动,才能消耗多余的脂肪。这是由于小强度运动时肌肉主要利用氧化脂肪酸获取能量,因此脂肪消耗得更快。若运动强度增大,脂肪消耗比例只占15%。因此,做些轻松和缓、长时间的低强度运动,或心率维持在100 至124(次/分钟)的长时间运动是最有利于减肥 (人体最大的心率:每分钟最大心率MHR = 「205 - 0.5 x 年龄」)。
产后瘦身有哪些常见误区
产后减肥误区1:产后立即运动减肥
产后立即做剧烈运动减肥,很可能导致身体子宫康复变慢并引起出血,严重的还会引起生产时手术断面或外阴切口再次遭受损伤。一般来说,顺产4~6周后才可以开始做产后瘦身操,剖宫产则需要6~8周或更长的恢复期。剖宫产后短时间内做产后运动情况会更加危险。
产后减肥误区2:贫血还坚持产后瘦身
生育时失血过多,容易造成产后贫血。产后贫血的新妈妈身体恢复比较慢,如果此时急着瘦身,没有很好解决身体贫血的问题,很容易加重贫血的症状。
温馨提示:新妈妈们产后不宜立即减肥。有贫血的新妈妈,更要注重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多吃菠菜、红糖、鱼、肉类、动物肝脏等。
产后减肥误区3:生完孩子就节食
产后42天内,新妈妈不能盲目节食减肥。刚生产完,身体还未完全恢复到孕前的程度,加上新妈妈还担负哺育任务,此时正是需要补充营养的时候。产后强制节食,不仅会导致新妈妈身体恢复慢,严重的还有可能引发产后各种并发症。
产后减肥误区4:减肥急于求成
从中医角度上说,产后出血容易导致气虚和气血不足,此时最需要调养身体、补充营养,绝对不可以不顾及身体,强行减肥。
误区5:产后服用减肥药减肥茶
减肥药主要通过减少人体营养吸收增加排泄量,达到减肥目的。同时,减肥药还会影响人体的正常代谢。哺乳期妇女若服用减肥药,大部分药物会从乳汁排出,这样就等于宝宝也跟着你吃了大量药物。新生儿的肝脏解毒功能差,大剂量药物易引起宝宝肝功能降低,造成肝功能异常。
为什么跑步后反而越来越胖
多运动即可减肥
运动虽能消耗人体内的热量,但仅靠运动减肥效果并不明显,研究表明,即使每天打数小时网球,但只要多喝一两听甜饮料或多吃几块西式糕点,辛辛苦苦的减肥成果便会化为乌有。因此,要想获得持久的减肥效果,除了进行运动外,还应从饮食上进行合理调控。
空腹运动有损健康
人们总担心空腹运动会因体内贮存的糖原大量消耗而发生低血糖反应,如头晕、乏力、心慌等,对健康不利。但美国达拉斯健美运动中心堆帕博士研究认为,饭前1——2小时(即空腹)进行适度运动,如步行、跳舞、慢跑、骑自行车等,有助于减肥。这是由于此时体内无新的脂肪酸进入脂肪细胞,较易消耗多余的脂肪 (特别是产后的脂肪),减肥效果优于饭后运动。另外,由于运动量适宜,热能消耗较少,体内贮存的能量足够使用,不会影响健康。
慢跑30分钟即可减肥
30分钟的慢跑虽可达到有氧锻炼之目的,但减肥成效却甚微,实践证明,只有运动持续时间超过大约40分钟,人体内的脂肪才能被调动起来与糖原一起供能,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脂肪供能的比例可达总消耗量的85%。可见,少于大约40分钟的运动无论强度大小,脂肪消耗均不明显。
减肥有全身局部之选
人们在一则广告宣传中常听到或看到"减腰"、"减臀"、"减腹"等词句,那么,局部运动是否能减少局部脂肪呢?第一,局部运动消耗的总能量少,易疲劳,且不能持久;第二,脂肪供能是由神经和内泌系统调节控制,但这种调节是全身性的,并非练哪个部位就可以减哪个部位的多余脂肪,而是哪里供血条件好,有利于脂肪消耗,哪里就能减肥。例如,减肥者运动一段时间后,腰围不见小多少,可脸颊却消瘦了,原因即在于此。运动消耗的热量大于摄入的热量,就会导致全身脂肪的减少,而不会只减一个部位,其它部位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