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宝宝衣服怎么穿 误区一:冬天穿得越多越安全
冬天宝宝衣服怎么穿 误区一:冬天穿得越多越安全
冬天外面气温很低,爸爸妈妈害怕孩子受冷感冒,宁愿给孩子多穿也不少穿。可是,家长们要知道,孩子的病十有八九是捂出来的。
1.穿多容易导致皮肤疾病
孩子穿的里三层外三层,玩得不亦乐乎了,就会出很多汗,汗堵塞汗管,皮肤透气不好,清洁又不佳,很容易造成痱子、湿疹、脓疱疹。
2.穿多容易导致便秘、腹胀
穿的太多出汗多,如果喝水再不能保证,会造成大便干燥,造成排便困难,孩子用力排便会造成肛裂、出血。孩子也会产生心理阴影,排斥排便,如果两三天没有大便,孩子会出现腹胀、食欲减退。
3.穿多容易导致发热咳嗽
孩子穿的太多,很容易造成便干和便秘,大肠不通,肺热不能排出,容易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
照顾宝宝的三个原则
1、不是穿越多越好
不少家长认为,小儿要多穿,要穿得出汗才行。殊不知,孩子穿得太多或经常出汗,毛孔处于扩张状态,很容易受凉生病。所以人们常说:“要想小儿安,须带三分饥与寒。”
在冬季,小儿的衣着应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上身可以选择棉质内衣、毛衣。如果不是太冷,就穿一件比较厚的开衫外套;如果冷,就加一件棉质或羽绒背心;更冷,可穿羽绒外套。下身除内衣之外,可穿厚一点的外裤,并根据天气情况增减毛裤。宝宝的保暖以腹部、腰部和足部为重点,头部相对来说并不需要捂得太多,除非是在寒冷的室外。
2、由内到外的温暖关键
1)给宝宝穿上贴身内衣裤
有的妈妈认为只要外面穿上厚衣服就可以保暖,不注意宝宝的内衣。其实柔软的棉内衣不仅可以吸汗,而且还能让空气保留在皮肤周围,阻断体内温度的丢失,使宝宝不容易受凉生病。而不穿贴身内衣的宝宝则体表热量丢失得多,身体摸上去总是冰冰凉凉的,很容易感冒。
2)毛线衣裤要安全
冬天宝宝外出,一定要穿保暖功能好的毛线衣裤。宝宝肌肤柔软,小小的刺激也可引起皮肤过敏,在选购时毛线质地是最要紧考虑的因素。现今市场上有专为宝宝生产的毛线,非常细小,并且很柔软,保暖性又好,十分适合宝宝穿用。爸爸妈妈还需特别注意的是,不要选择容易掉毛的毛线,以防吸入到宝宝气管和肺内。
宝宝冬天怎么穿衣服 宝宝冬天穿衣法则
婴幼儿不会自己诉说,我们可以参考一个比较实用的法则:
1、一岁以内的孩子,比大人多穿一件(平均厚度的)衣服。
2、一岁以上的婴儿和儿童,体温调节能力基本和大人一样了,可以参照大人一样穿衣。
3、三岁以上的孩子很多都会自我表达冷暖,只要孩子不觉得冷就没必要多穿,你可以摸摸孩子的手心和后背,如果是暖和的,身上也不出汗就说明衣服穿得比较合适。
宝宝应该怎样过冬呢
宝宝过冬误区一、多吃补品,高热量肉类更有助于温暖过冬?
很多爸爸妈妈认为冬天应该要给孩子补一补,可是应该要怎么补呢?可不是一味的给孩子吃补品,吃各种肉类哦!这样不仅不能让孩子抵御严寒,更可能养出一个胖嘟嘟的小胖子。
宝宝过冬正确做法:其实,宝宝本身机体会因为季节的变化而自行释放所需的热量,冬天和其他季节在热量的需求上差异并不大,所以没有必要刻意增加高脂肪食物。此外冬季要多给宝宝吃一些根茎蔬菜,如胡萝卜、土豆、山药、红薯,以及青菜、大白菜等,保证无机盐的供给。
另外,冬季妈妈挑选宝宝的食物,还应以温热性的食品为主。适于冬季吃的水果:例如,苹果、梨、猕猴桃、香蕉、柚子、橘子等;适于冬季吃的动物性食品:例如,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鱼、虾等。豆制品是冬季菜肴很好的原料,例如,豆腐干与红烧肉同煮,内酯豆腐做肉羹或鱼羹、白菜猪肉豆腐煲等,都是适合宝宝的营养佳肴。
宝宝过冬误区二、整天呆在暖气房,这样够保暖不生病?
中医认为,小儿是阳气偏旺之体,过暖会助长阳气。实际上,过早过度保暖,身体出汗不易觉察,反而容易感冒。
孩子是爱玩爱动的性格,让他经受大自然的天气变化,温暖寒冷才能更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一味的让孩子呆在空调房里,不仅空气不流通,也限制了孩子的活动范围,让孩子少受了大自然的洗礼。
宝宝过冬正确做法:可以适当增加孩子暴露于冷环境的机会,包括不要穿得过于厚实、严密等。另外,鼓励孩子让孩子进行户外活动也是提升抵抗力的好办法哦!
宝宝过冬误区三、忽视宝宝唇部护理
小心很多爸爸妈妈在冬天的时候都很重视宝宝的肌肤护理,早早的给宝宝准备了各种润肤露,但是有几个爸爸妈妈重视宝宝的唇部护理呢?孩子的嘴唇同样娇嫩,在冬天干燥的气温下,需要特别的护理。
宝宝过冬正确做法:给宝宝选择一款天然的适合的护唇膏,并给宝宝多多喝水。
怎样选择儿童润唇膏,保护宝宝过冬小嘴水润。
1、不含有害物质,不会引起过敏;
2、香味纯正,无腥味、异味;
3、膏体应能牢固地保持棒状外形,润滑美观而不腻,色泽鲜艳均匀,不应有深浅之分;
4、使用顺利,容易涂抹,无需费力即可均匀涂在口唇上;
5、膏体耐热耐寒性好,在正常情况下,热天应不渗油,冷天不开裂,不变色,在1年之内不收缩、不软;
6、膏体涂在口唇上能保持数小时不脱落,色泽持久;
7、膏体表面无气泡、色素以及油脂类的析出;外壳光滑,外观和包装材料应美观、灵活。
下面,大家看看国外的一些宝宝过冬的做法,虽然不是要让爸爸妈妈依样画瓢,但也可以借鉴一部分哦!
美国宝宝过冬:小婴儿只穿一件衣服
美国医院的产科病房温最多保持在24摄氏度,刚出生的小婴儿一般只穿一件衣服,再包一条毛巾。出院后,父母每天会给孩子洗几次澡,虽然家里温度会比医院低,但婴儿照样穿着单薄的衣服。
日本宝宝过冬:三沐锻炼
日本的父母大多会让孩子比自己少穿一件衣服。在婴儿时期,父母就要每天给孩子进行一次日光浴。孩子上了幼儿园,即便外面下大雪,幼儿园的老师仍然把只穿着小短裤的孩子带到操场上,让孩子在操场上尽情地玩耍。
法国宝宝过冬:婴幼儿室外午睡更健康
法国巴黎有一所幼儿园,,所以的孩子不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每天中午都要在一个室外的大阳台上睡午觉。巴黎的冬天,气温会降到零下10摄氏度,而孩子们在阳台上照睡不误。他们不仅没有冻着,而且身体越来越健康,抵抗力也越来越强了。当然,睡觉时幼儿园老师会把孩子包裹好好的,只露出一张小脸。
澳大利亚宝宝过冬:短衣、短裤、小短裙
在最冷的月份,很少见到澳大利亚的孩子穿棉衣和防寒服,最多也知识在"短打扮"外面罩一套绒衣,便若无其事地进行在寒风中。太阳一出来,他们便将绒衣除去,只穿短衣、短裤、小短裙。在澳大利亚,还常见到父母陪着光头。光脚,只穿背心短裤的孩子从学校出来,仅管寒气逼人,但没有一个父母大惊小怪的。
冬天宝宝衣服怎么穿 冬天宝宝穿衣注意事项
1.小孩子的肌肤柔软,哪怕是小小的刺激也可能引起皮肤过敏。所以在冬天为孩子选择毛衣时,不要选择含马海毛、兔毛的毛线,因为容易脱毛,吸入到孩子气管和肺内会引起疾病。
2.毛衣不要贴身穿,不要穿高领毛衣,容易引起颈部瘙痒和荨麻疹。
3.冬天不要给孩子穿化纤衣服,冬天空气湿度低,皮肤容易干燥,而化纤衣服易产生静电,会加重皮肤的干燥和不透感。
保暖内衣看似不如外衣选择那么重要,其实和皮肤最接触的内衣更能决定孩子的舒适和温暖程度。现在家里都比较暖和,一般在家孩子都穿一件保暖内衣就可以,所以保暖内衣的舒适性、安全性和款式的选择就更加重要。
质地柔软的棉内衣,不仅可以吸汗,而且还能让空气保留在皮肤周围,阻断了体热丢失,孩子不容易生病。
冬天宝宝衣服怎么穿 冬天宝宝穿衣服误区
误区一:冬天穿得越多越安全
冬天,外面气温很低,爸爸妈妈害怕孩子受冷感冒,宁愿给孩子多穿也不少穿。可是,家长们要知道,孩子的病十有八九是捂出来的!
比如说孩子穿的里三层外三层,玩得不亦乐乎了,就会出很多汗,汗堵塞汗管,皮肤透气不好,清洁又不佳,很容易造成痱子、湿疹、脓疱疹。
误区二:戴口罩
家长们都习惯给宝宝戴上口罩或者用围巾护住口鼻,以为这样宝宝的小脸就不会冻着了,也可以阻止病毒侵袭。
其实,这样做虽然阻隔了冷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但是鼻腔及整个呼吸道的黏膜得不到锻炼,对冷空气的处理功能会被人为削弱,稍微受寒,降低了对伤风感冒、支气管炎等病的抵抗力,反而更容易生病。
误区三:穿厚衣服睡觉
很多爸爸妈妈怕孩子晚上踢被子着凉,所以睡觉的时候,不仅让孩子穿着贴身的衣物,还要给孩子穿上那种毛绒绒的厚厚的睡衣。
孩子如果穿太厚的衣服睡觉,浑身动弹不得,会使全身的肌肉不能完全松弛,因而总是不能进入熟睡状态,从而妨碍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
宝宝冬天穿得多会捂出病
立冬那天,急诊收治入冬以来第一例“捂热综合征”患儿,6个月大宝宝,入院时昏迷,超高热40.2℃,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双眼眶凹陷、阵发性抽搐。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但留下了后遗症,需长时间康复治疗,而导致悲剧的罪魁祸首就是家长给孩子穿得太多。
捂热综合征又称“婴儿蒙被缺氧综合征”或“婴儿闷热综合征”,是由于过度保暖、捂闷过久引起婴儿缺氧、高热、大汗、脱水、抽搐昏迷,乃至呼吸、循环衰竭的一种冬季常见急症,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为发病高峰期。1岁以内的婴儿,特别是新生儿,最易出现此症。在此特别提醒家长,孩子穿衣保暖一定要走出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一
老人穿多少,孩子穿多少
家中的爷爷奶奶通常喜欢按自己的穿衣标准来给小孩穿衣,老人与孩子的代谢速度有着显著的差异,所以不要按照老人对冷暖的判断标准来给孩子着装。
误区二
孩子发烧,捂汗降温
孩子感冒发烧的时候,家长们通常给孩子捂汗退烧,捂着温度散不出去,体温继续升,会造成高热惊厥,严重者还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甚至生命危险。正确的做法是,在发烧的时候,如果孩子反映畏寒怕冷,就要给他比平时穿多点;如果手脚发热就跟平时穿得差不多甚至比平时穿得要少。
误区三
天气暖和,不减衣
许多家长,一降温给孩子加衣服非常及时,可气温回升后减衣服却不及时。大人觉得热需要减衣服的时候,也要记得给小孩子减衣服。
误区四
冬天穿得越多越好
并不是穿得越多越暖和,实际上穿衣太多容易导致“闪汗”,更易感冒。6个月以内的宝宝及体质较弱的婴儿冬季着装时可以比大人多穿一件,对于体质较好的宝宝,在室内可以和大人穿一样多的衣服,室外多穿一件。
误区五
晚上气温低,棉被多而厚
晚上担心宝宝着凉,总会给宝宝盖得厚实而暖和。如果睡觉时盖得过暖和过紧,会令孩子觉得过热,这时就很容易踢被子导致生病。宝宝睡觉时,宜穿宽大柔软的单衣裤,也可让其睡睡袋,既方便又不会着凉。
冬天宝宝衣服怎么穿 误区三:穿厚衣服睡觉
1.影响发育
孩子如果穿太厚的衣服睡觉,浑身动弹不得,会使全身的肌肉不能完全松弛,因而总是不能进入熟睡状态,从而妨碍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
2.影响第二天的精神
过多的衣服紧裹在孩子身上,使呼吸及血液循环变得不通畅,心脏、肺及大血管会有被压迫的感觉,得不到充分的休息,第二天肯定精神不济,影响学习。
3.容易着凉
现在很多家庭都有暖气,室内温度不低,再给孩子穿那么厚,就算原来不踢被子也给热得踢被子了,从而增加患病的几率。
宝宝冬天怎么穿衣服 宝宝冬天穿衣多少合适
儿科医生从来不主张宝宝穿衣太多,会导致抵抗力下降。孩子的新陈代谢本来就更旺盛,过多的衣服让孩子更容易出汗,如果不小心吹着风,宝宝很容易受凉感冒。
最佳的推荐就是:
上身=保暖内衣+薄毛衣+稍后的棉外衣;天气冷还可以加个小背心。
下身=保暖内裤+薄毛裤+厚棉裤。
头上戴个帽子,脚上厚棉袜套着!保证宝宝全身防护!
给孩子保暖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穿的、盖的越多越好
在寒冷的冬天,不少家长为了防止宝宝冻着,就会本着穿越多越好的原则给孩子穿衣,小儿睡觉时不给脱去棉衣、棉裤,还加盖过多的棉被,甚至还将被盖过头。外出时里三层,外三层,用绳捆,头戴冒,再加围巾。
宝宝穿衣太厚太紧容易导致呼吸困难,加上出生后150天以内的婴儿,产热量非常大,而出汗散热较为缓慢,产热和散热的不相协调使婴儿容易在环境影响下出现高热。进而引发婴儿闷热综合症。>>什么是婴儿闷热综合症
误区二:发热捂出汗
宝宝一发烧,家长就给宝宝穿得多多。有的说,孩子发烧了很怕冷;有的说,穿得厚点是为了捂出汗,孩子一出汗就退烧了。
这是错误的,发烧捂出汗,往往越捂越热,容易造成捂热综合症,还容易诱发高热惊厥,小孩发高热往往肢体循环会变差,手脚冰凉,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把孩子的衣服略微解开,让宝宝充分散热,而手脚要保暖。
很多人认为宝宝发烧了就不能洗澡,洗澡容易着凉。其实孩子发烧了洗热水澡更有利于散热。如果洗澡不便的话,用温水拭浴也是退热的一个非常有效的物理降温方法。
误区三:婴儿与大人同睡
很多妈妈喜欢搂着宝宝一起睡,觉得这样不仅能快速地让宝宝与妈妈熟悉,也方便妈妈照顾宝宝,其实这是一个不好的习惯。
宝宝一哭,妈妈就给奶吃,有时宝宝含着乳头就睡着了。宝宝含着乳头睡觉,乳房很容易堵住婴儿的口鼻,影响其呼吸。
母婴同床睡眠夜间同呼吸,共吸氧,成人肺活量要比宝宝大很多,大量的氧气被大人夺去,相反,大人呼出的二氧化碳等废气却被宝宝回收了,宝宝可能整夜处于供氧不足、二氧化碳弥留的小环境里,使脑组织的新陈代谢受到影响,对发育极为不利。
另外,孩子有被大人压到得危险。年轻父母睡得太沉,压到婴儿使之窒息死亡的病例屡有发生。
宝宝怎样穿衣服才合适
平平感冒了,奶奶说平平是冻着了,快多穿点儿衣服,妈妈也不知所措。穿的多就不会着凉了吗?那么平日里应该怎样穿衣才合适,宝宝生活得才更舒适呢?
养育误区
很多妈妈都认为穿得少才会着凉、生病,所以她们总是给宝宝穿了一件又一件,遇上宝宝生病,还会再加一件,结果是越穿越多。还有的家长认为穿得紧才保暖,有的妈妈为了追求时尚美观而忘了健康,给宝宝穿毛领衣服,或不适合宝宝穿的衣服。
专家支招
给宝宝穿多少衣服才算合适呢?特别是那些容易感冒宝宝的家长更是发愁。给孩子穿衣服是挺有学问的,妈妈不妨尝试这样做:
宝宝穿多少衣服,要看孩子处在什么样的状态。如果宝宝处在静止状态,多一件少一件不会出汗。如果处在活动状态就要少穿一件,让宝宝保持衣服干爽些就好。还要把握一个尺度——“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寒”。
松紧适当的衣服才保暖。因为最有效的防寒物是空气,最好的保暖效果就是衣服在人体周围形成空气层,保护人体不被冷空气侵犯,人体的热量不易散发掉。另外,衣服太紧也不利于孩子活动,孩子被紧紧地裹着,身体又僵又硬,是不会保暖的。
美观的同时别忘了舒适。夏天里,要穿全棉质、透气性好的衣服,内衣也应该是全棉的。冬天里,孩子的毛衣领子可以略高一些,不要把脖子露在外面。
总之,父母要多观察孩子,判断孩子的冷热,适时增减衣服,让孩子健康愉快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