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偏胖一定会得妊娠期糖尿病吗
孕妇偏胖一定会得妊娠期糖尿病吗
医生解释,孕妈太胖并不一定就会得妊娠期糖尿病。随着生活水平的上升和饮食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孕妈患上了妊娠期糖尿病。导致孕妇患上妊娠期糖尿病的原因其实有很多,比如习惯性流产、糖尿病遗传家族史、女性肥胖、胎儿巨大、死胎之类的种种原因,当然如果怀孕之前就有糖尿病,而孕期没有控制好血糖也很容易得妊娠期糖尿病。
所以说肥胖的孕妈妈怀孕后并不一定会患上妊娠期糖尿病。反而有些很瘦的孕妈咪得了妊娠期糖尿病,这种情况下发生的妊娠期糖尿病很可能是饮食不正常,或者怀孕后诱发了隐性糖尿病,也有可能是家族糖尿病遗传在妊娠期诱发了。
小编也提醒下各位妈妈,怀孕之后孕妈咪本身就是很容易得糖尿病的人,属于高发人群之一。而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影响很大危害也很多,比如会造成胎儿畸形、孕妈妈还容易生出巨大儿,也容易造成腹中胎儿死亡。所以孕妈妈在孕期一定要控制好饮食,不要大吃大喝忽略体内血糖的变化,在怀孕第24-28周内一定要去医院做个血糖检测,检查血糖是否正常。
想要不得妊娠期糖尿病,妈咪怀孕之后最好找营养师做一些饮食指导,如果没有条件那也最好去医院咨询医生,在医生的建议下做好饮食调整,每隔一段时间去咨询下宝宝的健康情况。
已经患上了妊娠期糖尿病的妈妈一定要控制好血糖,少吃含糖分非常高的食物,各种甜食绝对不能吃,比如蜂蜜糖果。饮食最好清淡一点,多吃高膳食纤维食物,比如粗粮蔬菜水果豆类,炒菜最好少放水,多放点醋,多吃糙米和全麦面包,同时要注意早上孕妇肚子空空很容易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妊娠期糖尿病妈妈吃水果也要选用糖分少的,比如草莓柚子苹果猕猴桃,而这些糖分高的水果,比如香蕉葡萄甘蔗荔枝最好别吃。
蓝莓干每天吃多少合适
每天吃10-20粒干蓝莓比较合适,吃多了干蓝莓有可能会导致腹泻或者引起血糖升高。
孕妈咪更加不能多吃。首相干蓝莓中含有的糖分比较高,孕妈咪吃多了有可能会得妊娠期糖尿病,而且吃多之后身体内的前列腺素含量会升高,这种物质会刺激子宫收缩,严重的话会导致早产或者难产。
除了孕妈咪外,患有糖尿病或者血糖较高的人都不适宜吃干蓝莓,也不要给小孩子吃,更加不能给小宝宝吃。记住每次吃10-20粒就可以了窝,一定要守住自己的嘴巴。
妊娠糖尿病要注意控制饮食热量
准妈妈孕期要注意预防妊娠糖尿病
传统的观念认为,准妈妈在孕期是一人吃两人补,所以很多准妈妈怀孕后都大吃特吃。孕期饮食要合理,不可补过度,以预防妊娠期糖尿病。
这是因为妊娠期糖尿病会严重影响妈妈和宝宝健康。如果孕期血糖控制不理想,孕妈妈容易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感染等症状,还会增加难产及剖腹产的几率;孕期血糖过高还可能会导致流产、畸形儿、早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巨大胎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儿低血糖等各种疾病,对宝宝造成极大危害。
妊娠糖尿病不是肥胖孕妇专属
很多人认为肥胖的孕妇容易得妊娠糖尿病,身材消瘦的孕妇就不会得妊娠糖尿病,真的是这样吗?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营养科副主任谭荣韶表示,这种看法并不客观,实际上不少身材较瘦的孕妇因为孕期营养摄入过度也会得妊娠糖尿病,这和很多内分泌因素有关,其中饮食与妊娠糖尿病之间的关系的确十分的密切。
科学控制饮食应控制饮食热量
对于妊娠糖尿病患者来说,最根本的饮食原则就是总热量控制,但饮食控制不等于不吃东西。总热量控制是该吃的东西就可以吃,而且可以适当吃多一些;不该吃的东西就尽量不吃,或少吃一些。比如有些妊娠糖尿病患者,认为主食比较升糖,就刻意地减少主食的量,比如不吃米饭,或者米饭一次只吃小半碗,这其实是不科学的,主食要吃,而且还要吃够量。
如何计算合理的饮食热量?计算总热量主要是通过综合孕前体重的情况,一般怀孕期间的热量应控制在25-30千卡/公斤体重,然后再额外加上200-300千卡胎儿的营养需要量。此外,每个人代谢状况不同,对热量的需求也会不同。比较简单的判定方法就是,如果体重增长过快,则需要适量减少总热量;如果体重增长不足,则需要适量增加总热量。
饮食控制还需结合适当运动
在控制饮食的同时,还应结合适当的运动。一般可在餐后1小时进行散步、做操等较为轻松缓和的活动,避免剧烈的运动,运动的持续时间不宜过长,一般20-30分钟左右,而且在运动过程当中应注意观察有没有宫缩,如果感到疲劳、有宫缩要马上休息。另外需注意的是,有先兆早产或者其它严重并发症者不宜运动。
发生妊娠糖尿病的病因是什么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现或发病的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异常和糖尿病的总称,妊娠期糖尿病的控制不良可以导致严重的母体和胎儿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和合并症。目前研究表明,年龄、肥胖、种族、不良生育史和糖尿病家族史是影响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因素。
1、年龄因素
高龄妊娠是目前公认的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Vereellini等发现,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20~30岁孕妇的8.2倍。其他学者还有较多的类似发现。年龄因素除影响糖尿病的发生外,年龄越大,孕妇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周越小。Berkovitz等发现,在孕24周前诊断糖尿病的孕妇中,30岁及以上的孕妇占63.7%,而孕24周以后诊断的仅占45.2%(P<0.01=。
2、肥胖因素
肥胖是发生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也不例外。其他环境因素如年龄、经济、文化水平及饮食结构等因素都与肥胖有协同作用。
目前衡量肥胖的指标常用体质指数(BMI)。由于目前向心性肥胖越来越受到重视,腰围、髋围和腰髋比(waist-hipratio,WHR)已经成为重要的指标,特别是WHR。Jang等研究结果显示,BMI≥20.9的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BMI≤19.1者的2倍。Berkovitz等研究发现,BMI>32.9的孕妇的糖尿病的危险是BMI于27.3~32.9组的2。82倍,是BMI<27.3者的3.82倍。Branchtein等对孕28周既往无糖尿病病史的孕妇的一项研究显示,WHR和腰围每增加1个标准差,前者为0.06,后者为8cm,血糖水平分别升高0.11mmol/L和0.13mmol/L。Zhang等以WHR0.629~0.705为参考对妊娠前孕妇WHR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WHR0.706~0.742组相对危险度为2.74,WHR0.743~1.020组为4.02。该研究说明,WHR可能是妊娠期糖尿病极其重要的危险因素。
3、种族因素
和成人的2型糖尿病与种族的关系类似,妊娠期糖尿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种族相关性。与欧洲白人妇女的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相比,印度次大陆、亚洲、阿拉伯和黑人分别为前者的11倍、8倍、6倍和6倍。种族因素除由遗传因素造成外,不能除外经济文化、饮食习惯等因素在其中的作用。
4、糖尿病家族史和不良产科病史
糖尿病家族史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无糖尿病家族史者的1.55倍,一级亲属中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升高到2.89倍。
产科因素中与妊娠期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有高产次、巨大儿、死产史、重要的先天畸形和妊娠期糖尿病史,具有这些病史的孕妇患糖尿病的危险是正常孕妇的2.0倍、5.8倍、8.5倍、22.5倍和23.2倍。
温馨提示:妊娠期糖尿病是于妊娠期诊断的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的总和。糖耐量减低的程度随妊娠进展而不同,多数孕妇于产后糖耐量很快恢复正常。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再次妊娠发生糖尿病的可能性很大,同时产后糖耐量恢复正常的妇女多年后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几率很高。总之,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因很复杂,而且这些因素与非妊娠期的2型糖尿病有明显的相似之处。
哪些孕妇容易得妊娠期糖尿病
1属于肥胖者〔你的体重指数在28或28以上,体重指数的计算方法是: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
2以前得过妊娠期糖尿病,或你的近亲中有人患有糖尿病。
3以前分娩过体重较大的宝宝(新生儿体重为4.5千克或4.5千克以上)。
需要提醒的是,很多没有任何危险因素的女性一样有可能发展成妊娠期糖尿病。因此,医生会让所有孕早期空腹血糖筛查正常的孕妇在怀孕24~28周时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以防万一。
妊娠期糖尿病可以吃番石榴吗
妊娠期糖尿病也可以放心吃番石榴!孕妇食用番石榴不仅可以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的病症,还可以增加食欲,促进消化,预防腹泻。但是由于番石榴性温味甘而且还含有鞣质,吃多了容易导致便秘,所以一般患有便秘的孕妇或者是内火比较旺的孕妇就最好不要吃了。
因为番石榴含糖量比较低,降血糖的功效非常明显,很适合糖尿病病人吃,所以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也可以通过食用番石榴来补充需要的营养,辅助降低血糖。而且食用番石榴降血糖并没有哪一类糖尿病人的限制,只要是血糖高的朋友都可以食用。番石榴含纤维高,能有效排走积存在肠内的宿便,孕妇适量食用也怕得妊娠期糖尿病。不过,番石榴吃多了可是会造成身体上一定的负担,反而容易引起便秘,所以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尤其注意不可贪嘴哦!
妊娠糖尿病预防要注意控制体重
有人觉得,胖妈妈才会得妊娠糖尿病,自己又不胖,肯定不会得。其实,这是很大的误解。临床上,也有不少“糖妈妈”体重很正常,血糖却可能很高。要想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孕前就应该做准备了。如果是比较胖的女性,怀孕前应适当减重,将BMI控制在18~24这个合适的范围。整个孕期体重增长不超过12.5公斤,分配到孕期各个阶段分别是,孕10周前增加0.5公斤左右,之后每十周增加4公斤左右。
妊娠期糖尿病怎么办 妊娠期糖尿病的原因
家族有糖尿病病史,那么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几率会增加。产科因素中与妊娠期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有高产次、巨大儿、死产史、重要的先天畸形和妊娠期糖尿病史,具有这些病史的孕妇患糖尿病的危险比正常孕妇要高。
孕妇体内的抗胰岛素样物质增加,如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酮、皮质醇和胎盘胰岛素酶等使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随者孕周增加为下降。为了维持正常糖代谢,胰岛素需求量必须相应增加。对于胰岛素分泌受限的孕妇来说,妊娠期不能代偿这一生理变化而使血糖升高,于是容易出现糖尿病或者使本来有的糖尿病加重。
高龄妊娠会增加妊娠期的危险,年龄因素除影响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外,年龄越大,孕妇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周越小。
许多孕妇怀孕期间摄入过量营养,导致肥胖,除了会给身体带来比较大的压力外,还是发生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也不例外。
和成人的2型糖尿病与种族的关系类似,妊娠期糖尿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种族相关性。与欧洲白人妇女的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相比,印度次大陆、亚洲、阿拉伯和黑人分别为前者的11倍、8倍、6倍和6倍。种族因素除由遗传因素造成外,不能除外经济文化、饮食习惯等因素在其中的作用。
若孕妇属于高龄妊娠,在孕期长期摄入高营养高热量饮食,或家族中有成员有糖尿病史,需警惕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
糖耐量检查重要性
妊娠期糖尿病与其他类型的糖尿病不同,绝大多数妊娠期糖尿病的准妈妈会在宝宝出生以后会恢复正常, 但其中大约有1/3的人在产后5~10年会发展为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腺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造成的。胰岛素控制着你血液中糖的含量,并使你的身体能够储存没有立即用于能量消耗的糖份。
在孕期,特别是大概5个月以后,宝宝的生长开始加快,你的身体必须产生额外的胰岛素,来满足宝宝的需要。如果你的身体跟不上这种变化,你就可能患上妊娠期糖尿病。
宝宝的生长需要葡萄糖形式的糖份,但是糖份过多可能会使他生长过速。宝宝过大会使妈妈的分娩难度增加,很可能需要接受剖腹产,而剖腹产又会使宝宝出现新生儿黄疸和呼吸窘迫综合征问题的风险提高。
在使用妊娠期糖尿病新的诊断标准前,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为1~14%不等,在中国大约5%的准妈妈会得妊娠期糖尿病。而新的诊断标准使用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升高,预计可能会达到或超过15%。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你只需要保持健康饮食和锻炼来控制血糖。少数情况下,医生会为准妈妈开胰岛素进行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