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远离传染病的窗口期
如何远离传染病的窗口期
“窗口期”不是潜伏期
许多人把“窗口期”误认为是疾病的潜伏期。实际上,“窗口期”与潜伏期是完全不一样的。
“窗口期”是感染病毒后不能通过检测方法诊断的一段时间,而潜伏期是感染病毒后没有出现临床症状的一段时间。例如艾滋病毒感染的潜伏期很长,可以长达许多年,但“窗口期”仅仅只有14-21天。也就是说感染艾滋病毒后14-21天就能通过检测确诊,而感染者确诊后还会经过许多年才表现出临床症状。
疾病的潜伏期只会发生在疾病出现临床症状以前,而“窗口期”有时还会发生在疾病的恢复期。例如: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恢复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消失后到表面抗体出现需要经过一段“窗口期”;有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过抗病毒治疗后,血液中的表面抗原下降到检测不到的水平,也会出现这样的“窗口期”。因此,“窗口期”与潜伏期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概念。
现有手段无法检出“窗口期”
相关数据显示,“窗口期”血液的感染概率大约为五十万分之一,依靠现有的检验手段无法避免“窗口期”事件的发生。
经过对献血者的严密筛查,近年来因输血或血制品造成的艾滋病、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几乎见不到了。但是,如果艾滋病、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在感染的“窗口期”去献血,由于目前的检测方法还不能从“窗口期”感染者的血液中检测到感染病毒的标志物,就有可能发生漏检,造成输血后的疾病传播。
1996年,瑞典曾报道1例“窗口期”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献血造成两人发生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但是,这种“窗口期”输血传播的几率极低。“窗口期”输血传播的几率:艾滋病为0.14/100万至1.1/100万(即每百万人输血感染的几率为0.14-1.1),丙型肝炎为0.1/100万至2.33 /100万,乙型肝炎为0.75/100万至8.7/100万。
安全献血是关键
如何避免或降低“窗口期”感染的概率,减轻输血风险带来的伤害?安全献血是关键。想降低“窗口期”感染风险,就要从低危人群中采集血液。
因此,在献血前不仅要对献血者进行血液的筛查,还要征询献血者健康状况,签发《献血者知情同意书》。我国2012年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中明确规定:具有易感染经血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如有男男性行为和多个性伴侣者等)不应献血。高危献血者故意献血,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77条、《艾滋病防治条例》第38条和第62条规定,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献血者在发生可能感染艾滋病毒的高危行为(不安全性行为、不安全注射等)以后去献血,属于高危献血者,不符合我国的《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这种情况的发生有两种可能:采血医生没有按照《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征询献血者献血前有无传播疾病的高危行为,二是献血者明知自己有高危行为仍去献血。
我国的《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中明确指出:“无偿献血是出于利他主义的动机,目的是帮助需要输血的患者。请不要为化验而献血。”
延伸阅读:手术前为何要查三种病毒
近年来,在医院进行手术、胃镜检查等介入性诊断治疗前都要常规进行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毒的检查。
这些检查项目曾被病人误解,认为医院乱做检查多收费。还有人误解为医院歧视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毒感染者,不愿意为这些患者做手术。
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毒都属于经血液传播。使用未经规范消毒的内镜、牙科器械、注射器、针头、血液透析机,以及医务人员在使用和处理医疗器械过程中导致的职业暴露,均为医院内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我国2012年发布的《中国丙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防控指南》中要求:进行外科手术及侵入性诊疗操作(所有涉及外科操作的内科、内镜以及妇科、产科、牙科等的常规医疗操作)的患者,在进行操作前筛查丙肝病毒抗体;血液透析患者首次血液透析前,应进行丙肝病毒抗体检测,丙肝病毒抗体阴性者在血透中建议定期(半年)进行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筛查。
手术前和介入性诊断治疗前进行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毒的筛查有三个目的:一是发现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毒感染者。对于这些患者所使用的医疗器械要进行专门的消毒或单独使用,保护其他患者,防止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毒在医院内的传播。二是保护医务人员。在对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毒感染者进行手术等操作时要特别注意防护,避免锐器刺伤皮肤,防止医护人员感染病毒。三是鉴定病人感染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毒的时间。如果病人在手术前检查未感染丙肝病毒,而手术后不久发现丙肝病毒感染,则感染可能与本次手术或术后治疗有关。
因此,为了防止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在医院内感染,手术前和介入性诊断治疗前进行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毒的筛查是很重要的。
皮疹出现有什么症状
艾滋病病毒在感染初期大多数人不会出现任何症状,但是也有少数人会出现类似于流行性感冒的症状,比如:发热、赛战、关节疼、肌肉痛、呕吐、腹泻、喉痛等,治愈艾滋病窗口期皮疹一般会出现在艾滋病感染的2-8周内。艾滋病窗口期皮疹发病之初会出现全身疲倦无力,食欲不振,轻度发烧,很快发病部位感觉灼热,跳着疼痛。如果这种病症发生在胸部或腰部,一般情况下会被误诊为心脏病或急腹症等。
艾滋病窗口期皮疹一般会出现在艾滋病感染后的2-4周内,这个时候皮肤会出现带状孢疹,经常会发生在四肢和躯干,出现七八十个规则排列的带状孢疹,这种带状孢疹持续1-2周,可以自己痊愈,触摸起来会有瘙痒或者是疼痛的感觉,如果这个时候怀疑是艾滋病一定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做艾滋病排查。不可以忽视或者是小视。以免延误病情。
艾滋病窗口期皮疹出现的皮疹中约有25%-50%的会出现病毒性皮疹。病毒性皮疹出现的症状就是点片状的斑丘疹有些多,多为无痒性红色斑丘疹,偶尔有弥漫性荨麻疹或水疱疹,皮疹发生部位多为面部,躯干,重者全身都可出现,躯干4肢弥散对称分布。最常见的是口腔粘膜念珠菌,这种病毒非常的严重,不仅仅可以弥散到身体的表面,甚至可以播散到口咽或食道,引起严重的吞咽艰苦,常见的是口腔粘膜污染是复发天真疱疹性口炎,艾滋病窗口期病变常复发,久久持续,常见累及唇和咽。
艾滋病窗口期腹泻有哪些临床特点
艾滋病窗口期腹泻:在人体感染HIV后2-3周有40~90%的人会出现窗口期症状,持续2~3周症状消失。在窗口期症状里,37%的人会出现艾滋病窗口期腹泻。
1、慢性迁延、反复发作、腹泻频繁,每日5次以上。
2、大便可呈水样便、溏便,表面伴有粘液或粘液泡沫,也有脓血便者。
3、伴随症有消瘦、纳差、发热、恶心、腹痛或吞咽困难。
4、多为急性腹泻,另一些患者反复发生间歇性腹泻。
5、患者常有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体重下降、消瘦、严重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等。
6、艾滋病窗口期腹泻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一般持续1-2周自愈。
艾滋病窗口期低烧多少度
艾滋病窗口期:从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 到体内产生出艾滋病病毒抗体,这一段时间称为窗口期。在窗口期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检测查不到艾滋病病毒抗体,结果呈阴性。窗口期的长短个体有差异, 一般2周到3个月,我国目前各疾病控制中心普遍认可的窗口期是3个月。在窗口期虽测不到HIV抗体,但体内已有HIV,因此窗口期同样具有传染性。
艾滋病感染后,在窗口期内可能会出现低烧,艾滋病窗口期体温低烧的温度一般在37.4-38度左右。一般来讲,一个感染艾滋病的人, 有可能发烧低烧,37.5左右, 持续1到2个星期。
在感染过程中,首先出现的是病毒RNA,这是可以用PCR的方法检测出来,之后出现的是IgM抗体,使用双抗原夹心法即可以检测出来,然后出现的是IgG抗体,使用间接法可以检测出来,现在提供的金标试纸条是双抗原夹心法,最短在感染6天之后就可以检测出来,大多数样本的窗口期在6周内,绝大多数人在3个月后都可以检出,如果高危行为过了3个月仍无法检测出来,基本上没有感染的可能了。
利用检测试纸自检时,如果只能看到检测线,那是强阳性的结果,如果感觉能够看到检测线但非常浅,请再减少用血量再作一次,如果是阴性,最好隔一段时间再测一次,因为有可能是感染初期,抗体的载量还少。
出现低烧现象并不能说明就是感染了艾滋病,去医院检测是最正确的选择。
吃黄豆可预防艾滋吗 艾滋病的窗口期
艾滋病病毒进入体内到抗体的产生是需要时间的,这个时间一般是三个星期到两个月,在没产生抗体之前我们是查不出来的。有可能检测的时候,查不到有艾滋病病毒抗体,但是体内已经有病毒了,这段时间体内有病毒但是抗体查不出来的情况就是窗口期。
简单的说,艾滋病窗口期就是从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到体内产生出艾滋病病毒抗体,这一段时间称为窗口期。人体感染HIV后,一般需要2-12周,平均42天左右血液中才可检测到HIV抗体。因为从感染HIV到机体产生抗体的这一段时间检测不到HIV抗体,故称之为窗口期。在窗口期虽测不到HIV抗体,但体内已有HIV,因此窗口期同样具有传染性。
艾滋病窗口期的初期症状是怎样的
1窗口期如何计算?艾滋病窗口期的计算应从最后一次高危行为之时之时算起,不知道什么叫做高危行为?找一下爱知高危风险,也就是说,如果你是1月1号发生高危性行为,那么,你接受抗体检测的时间应该是从1月1号算起6周后,也就是2月12日。
2窗口期有多长?关于艾滋病窗口期到底有多长的问题,目前医学界存在很多争论,有说6-8周的,也有说3个月的,一般时间为两周至三个月,最保守的说法是6个月!国内比较认同的说法是3个月,事实上现在的试剂检测水平一般四周就可以检测出来了。
3感染艾滋病后会出现症状吗?一般在感染艾滋病后的第三周左右会出现一些急性期症状,如淋巴结肿大、皮疹、盗汗、头痛、咳嗽等类似感冒症状。以低热最为常见、慢性腹泻、体重下降、咳嗽、盗汗等。但是,并不代表这些症状就是艾滋病的初期症状,因为艾滋病的症状并无特异性,甚至还有相当一部份人并不出现症状。
艾滋病窗口期皮疹都有哪些症状
艾滋病窗口期常见的五大症状
艾滋病在早期会出现很多的症状,而以下是在艾滋病窗口期每个患者都会出现的症状,出现这些症状的人大都是发生过高危行为的人,所以如果你如果有这些症状要即时的去做检测,以排除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
1、艾滋病窗口期的腹泻
在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2-3周有40~90%的人会出现窗口期症状,持续2~3周症状消失。在窗口期症状里,37%的人会出现艾滋病窗口期腹泻。腹泻是最恼人的艾滋病症状之一,因为腹泻会导致脱水和电解质失衡。
2、艾滋病窗口期的淋巴结肿大
一般表现在耳垂下侧即脖颈两侧淋巴肿大,还有腋下淋巴肿大,以及腹股沟淋巴肿大,重对称性,外表红肿,按压有痛感,可移动,大小直径一厘米左右。特别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明显。淋巴结直径在1厘米以上,质地坚实,可活动,无疼痛。
3、艾滋病窗口期的盗汗
艾滋病引起的盗汗,虚汗,都是由免疫下降,病毒性感染所致。此时应该增强体质,日光浴、冷水浴都可以缓解此症状,增强适应能力。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悬殊很大。根据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
4、艾滋病窗口期体重快速下降
体重快速下降是感染艾滋病毒后常见的问题。除非你积极的减重,否则体重快速下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5、艾滋病窗口期的皮疹
艾滋病窗口期通常会看到一些皮疹之类的症状。艾滋病皮疹最常见的是口腔粘膜念珠菌,常在朱色基底上出世,也可播散到口咽或食道,引起严重的吞咽艰苦。
专家提醒大家,如果发生以上症状时,或者发生高危行为之后,没有任何的症状,也要即时的在高危2-6周之后,去当地的医院、疾控中心或者网上订购艾滋病检测试纸做下检测,来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
艾滋病窗口期皮疹的特点
艾滋病窗口期皮疹是高于皮肤的界限性隆起,丘疹的大小、形状、颜色、硬度均不一致,其顶面或平、或尖、或呈脐形.丘疹可发展为水泡、脓疱或溃疮,见于天花、水痘发展的一个阶段或多种皮肤病。
是高于皮肤,内有空隙,具有界限性的隆起,内含清晰或混浊的浆液,见于水痘、冻伤、烧伤或某些皮肤病.水疱.是含有脓液的水疱,多由水疱并发感染所致. 艾滋病窗口期皮疹是暂时性水肿皮肤隆起,顶面齐同,常伴有瘙痒和灼热感.通常突然发生,经过数10分钟或数小时后即迅速消失.可见于荨麻疹、急性血吸虫病及其他过敏反应.
艾滋病窗口期皮疹的发病之初,主要表现为全身疲倦无力,食欲不振,轻度发烧,很快发病部位感觉灼热,跳着疼痛。如果发生在胸部或腰部,常误诊为心脏病或急腹症等。
得了带状疱疹,1~3天后,发病部位的皮肤即出现绿豆粒大小、张力很大的丘疹、水疱,沿神经分布,集簇状排列,呈条带状。如果发生在胸部、腰部,多自脊柱的一侧斜向前下方,极少对称发病。民间所传:如果围绕腰部出现一圈疱疹即有生命危险,是不可靠的。患此病者,轻者每簇可间隔有正常皮肤,病情严重者可融合大片的带状分布,数日后由澄清透明的水疱变为混浊的脓疱,部分可破溃形成糜烂。老年人多表现为大疱、血疱,甚至出现坏死。轻者三周左右即可自然干涸、结痂,脱落后不留瘢痕;重者病程可延长到一个月以上。
结语:艾滋病窗口期皮疹是现在社会上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很多人都不是太清楚艾滋病窗口期皮疹的症状,本文就为大家介绍了艾滋病窗口期皮疹的特点以及症状,感兴趣的小伙伴赶紧来试试吧。
好像得了荨麻疹,膝盖下有包
艾滋病窗口期2一3月,正常人2一6周,一般不过8周,窗口期长短与个体免疫有关。
你高危半年后在疾控中心检测阴性,可完全排除了,你的一切症状与艾滋无关,好好治疗荨麻疹。
艾滋病初期皮疹症状出现在身体哪些部位
艾滋病皮疹通常表现在颈部、胸部或背部。有时皮疹也会可见于四肢,皮疹是相当普遍的,大多数人因为皮疹而去做艾滋病检测,艾滋病窗口期皮疹最常见是口腔黏膜念珠菌,据报道,艾滋病的起初体现中有严重迟钝溃疡性肛门周围天真疱疹病损,带状疱疹水痘皮疹在艾滋病人发生率上升,带状疱疹常撒播到几个皮神经区;
疣是另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毒污染,同性恋者患艾滋病可发生大的肛门周围尖锐湿疣,此种病较执意,治疗较艰苦,皮肤真菌污染是艾滋病人一种常见的问题,腹股沟和肛周的念珠菌污染有时很严重,由念珠菌或毛癣菌引起的甲癣也常见;某些非污染性皮肤病在艾滋病病人中也常见,有药瘾的艾滋病病人,可出世多发性瘢痕和重复注射引起的溃疡,也只见到紫癜。
艾滋病窗口期皮疹脂溢性皮炎在艾滋病病人中的发生也多见,在病人的头皮,面,耳,胸以及更多见于生殖器,体现为红斑样,角化过头的鳞屑斑。在面部平常呈蝶形分离,其病因至今还不明。同时还伴有恶变肿瘤的发生,如:卡波西氏肉瘤亚性淋巴 瘤,皮肤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色素瘤等hiv窗口期。
艾滋病窗口期出现的皮疹大约有25%-50%的人出现病毒性的皮疹,一般是1-2天内成批出现,点片状的斑丘疹较多,多为无痒性红色斑丘疹,偶尔有弥漫性荨麻疹或水疱疹,皮疹发生部位多为面部、躯干,重者全身都可出现,躯干4肢弥散对称分布。这就是艾滋病窗口期出现的皮疹的特点。
艾滋病的的窗口期特点为即使已被感染,在血液中也检测不到艾滋病病毒抗体,因此,在窗口期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呈阴性不能证明未感染艾滋病病毒,需要3个月后复查。然而,窗口期感染者的体液和分泌物中已含有艾滋病病毒,具有传染性。
艾滋病窗口期皮疹大部分出现在四肢和背部。仅凭症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怀疑感染艾滋病的话建议进行艾滋病检测排除。
哪些是艾滋病高危人群 艾滋病窗口期该如何计算
艾滋病窗口其实是指艾滋病毒进入人体开始,到血液中产生足够的抗体,能够用检测方法检测出艾滋病抗体的这段时候称为窗口期。因为现在技术不断进步,窗口期比以前越来越缩短了,因此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艾滋病窗口期是14-21天。
艾滋病窗口期
什么是艾滋病窗口期?艾滋病窗口期是指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血液中才会产生艾滋病病毒抗体,在此期间HIV抗体检测呈阴性。通俗地讲,艾滋病窗口期就是感染病毒后到能被检测出来之间的时间窗,一般为2周-3个月。
为降低因艾滋病窗口期带来的输血传播疾病风险,国家卫计委和财政部2015年3月联合印发关于做好血站核酸检测工作的通知,要求2015年血站核酸检测覆盖全国。这意味着,按照过去传统的方法可能20天内检测不到的艾滋病病毒,在采用核酸检测办法后,可能10天之后就能够检测到,从而降低感染的风险。
目前,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海南等省市已经实现了核酸检测全覆盖。
男性与女性艾滋病窗口期症状有什么区别
不同的个体艾滋病窗口期所表现的症状有所不同,男性患者艾滋病窗口期与女性相比存在一定的区别。然而事实同时也证明,男性患者艾滋病窗口期症状较女性轻微,不明显。
美国艾滋病控制与防治中心发现,当男性和女性夫妻生活次数和性伙伴范围近似的情况下,一般只有一种HIV病毒感染男性,而会有数种其他病毒感染女性。因此,女性患者窗口期症状发作比较快。
但不论男女,艾滋病死亡率总是差不多。艾滋病窗口期的症状起初令研究人员大惑不解,后来发现答案是男女生理构造不同,才导致艾滋病窗口期的症状的情况不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约500名感染者的艾滋病窗口期的症状进行的研究表明,人体的免疫系统中存在一种称为“HLACLASSI”的遗传基因,它们可以确定哪些细胞被艾滋病病毒感染,并用信号分子给这些细胞作上标记,免疫系统中的T细胞会杀死被标记的细胞,从而阻止艾滋病窗口期的症状的发生。
而作为反击,艾滋病毒把T细胞作为主要打击对象。女性先天带有比较多的T细胞,这使女性对艾滋病病毒特别敏感,艾滋病窗口期的症状也发生比较剧烈。这绝对是件坏事,由于大量的T细胞对艾滋病毒进行了强大的抗击,迫使艾滋病毒加快变异速度,艾滋病窗口期的症状出现也会随之加快,以躲过T细胞的追击
最终结果是,女性体内的一种艾滋病病毒不久就变异为数种,这种情况在感染后的艾滋病窗口期的症状特别明显。因此女患者携有的病毒总数量不多,可是艾滋病窗口期的症状危害丝毫不减。这项研究成果把药品公司惊出一身冷汗。因为这若是事实,女性身体上出现的艾滋病窗口期的症状让名噪一时的"鸡尾酒"疗法和其它特效药黯然失色。
通过男女患者艾滋病窗口期症状上存在的差异,在治疗方向上也会采取不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