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的形态
马铃薯的形态
块茎形态
草本。果实为茎块状,扁圆形或高15-80厘
米,球形,无毛或被疏柔毛。茎分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长圆形,直径约3-10厘米,外皮白色,淡红色或紫色。薯皮的颜色为白、黄、粉红、红、紫色和黑色,薯肉为白、淡黄、黄色、黑色、青色、紫色及黑紫色。
植株形态
须根系。地上茎呈菱形,有毛。初生叶为单叶,全缘。随植株的生长,逐渐形成奇数不相等的羽状复叶。小叶常大小相间,长10-20厘米;叶柄长约2.5-5厘米;小叶,6-8对,卵形至长圆形,最大者长可达6厘米,宽达3.2厘米,最小者长宽均不及1厘米,先端尖,基部稍不相等,全缘,两面均被白色疏柔毛,侧脉每边6-7条,先端略弯,小叶柄长约1-8,毫米。
伞房花序顶生,后侧生,花白色或蓝紫色;萼钟形,直径约1厘米,外面被疏柔毛,5裂,裂片披针形,先端长渐尖;花冠辐状,直径约2.5-3厘米,花冠筒隐于萼内,长约2毫米,冠檐长约1.5厘米,裂片5,三角形,长约5毫米;雄蕊长约6毫米,花药长为花丝长度的5倍;子房卵圆形,无毛,花柱长约8毫米,柱头头状。
果实形态
马铃薯圆球状,光滑,棕色或紫褐色,直径约1.5厘米。种子肾形,黄色。花期夏季。
马铃薯和红薯的区别
1、颜色区别
马铃薯的外表颜色白色或黄色,里面的肉质颜色也很浅;红薯的外表颜色多为紫红色,里面的果肉颜色为黄红色或黄色。
2、形状区别
马铃薯的形状为扁圆形,表面没有毛,有时会稀疏分布一点柔毛;红薯的形状多样,有圆筒形、块状、纺锤形、圆形等几种形状。
3、口感不同
马铃薯煮熟后味道比较淡,还带有一些碱味,但红薯含糖量达到15%-20%,煮熟后味道甘甜,非常好吃。
4、营养不同
马铃薯和红薯在淀粉、果胶、纤维素、蛋白质、维生素等成分上和红薯差不多,但红薯当中的胡萝卜素要比马铃薯多得多,这是一种可转变为维生素A的成分,能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有保护眼睛的作用。
马铃薯的营养价值哪些
马铃薯,别名叫土豆,也叫洋芋。马铃薯是现今人类社会的四大粮食作物之一,仅次于水稻、玉米和小麦,它可是咱们餐桌上的常客,但要说起这马铃薯的身世,还有不少鲜为人知的故事呢。在咱们中国,大多数老百姓都管马铃薯叫土豆,但实际上,它可是地地道道的洋货,是从国外传来的。
安第斯山脉3800米之上的 的的喀喀湖,湖区可能是最早马铃薯被栽培出来的地方。在距今大约7000年前,一支印第安部落由东部迁徙到高寒的安第斯山脉,在的的喀喀湖区附近安营扎寨,以狩猎和采集为生,是他们最早发现并食用了野生的马铃薯。
马铃薯是块茎类作物,埋在地下的茎部彭大,含有大量的淀粉,可以为食用者提供丰富的营养能源。
毫无疑问,这个新发现挽救了身处饥饿窘境的印第安人,为他们的生存出路点亮了一线生机。然而,野生马铃薯的块茎中含有大量的龙葵碱,对人和动物都有毒,早期食用马铃薯的许多印第安人,也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尽管如此,作为食物,马铃薯与印第安人的关系却越来越紧密。
经年累月的食用,马铃薯在印第安人的饮食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终于有一天,人们从食用马铃薯的阶段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到了距今大概5000年左右的时间,印第安人开始逐步地驯化野生的马铃薯变成了很多个品种的栽培马铃薯。
从食用到栽培,印第安人走了数千年的岁月,经过漫长而艰辛的驯化,他们最终将马铃薯的种植扩展到了整个安第斯山区,选择和种植出了抗寒的品种,使马铃薯能够在刚刚低于雪线的地区成熟。
马铃薯来自国外。明朝引进。
马铃薯,多年生草本,但作一年生或一年两季栽培。地下块茎呈圆、卵、椭圆等形,有芽眼,皮红、黄、白或紫色。地上茎呈棱形,有毛,奇数羽状复叶。
聚伞花序顶生,花白、红或紫色;浆果球形,绿或紫褐色;种子肾形,黄色。多用块茎繁殖,可入药。根据营养专家黎黍匀分析,马铃薯生命力指数为8.6,证明对生命力的提高有效;防病指数为126.67,属于高指数范围。
马铃薯名字由来
马铃薯一名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的《松溪县县志》。中国东北称土豆、华北称山药蛋、中国西北称洋芋、江浙一带称洋番芋、洋山芋、洋芋艿(宁波)或芋艿(慈城),广东及香港称之为薯仔,闽东地区则称之为番仔薯。其它还有过的称呼有爪哇薯、土芋、地豆、土生、香芋、洋山药、山药豆、阳(洋、杨)芋等等。马铃薯的名称由来是长相如古代用的马铃。
糖尿病人能吃紫土豆吗
糖尿病人能不能吃紫土豆呢,我们要了解一下什么是紫土豆以及紫土豆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另外我们要知道常吃紫土豆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养生效用才行。
紫土豆对于我们身体的作用可大了,紫土豆别看颜色不好看,但其实营养非常的丰富,紫土豆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够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而且紫土豆还可以增强我们的身体素质和提高我们的免疫能力,紫土豆对于我们的视力也是有帮助的。
紫土豆(又名黑土豆/紫色马铃薯/黑马铃薯):薯形呈长椭圆形,芽眼较小。果皮呈黑紫色,乌黑发亮,富有光泽。果肉为深紫色,外观好看,颜色诱惑力强。果肉淀粉含量高达13-15%,口感较好,品质极佳。据测定:每百克黑色马铃薯中含蛋白质2.3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16.5克,钙11毫克,铁1.2毫克,磷64毫克,钾342毫克,镁22.9毫克,胡萝卜素0.01毫克,硫胺素0.1毫克,核黄素0.03毫克,烟酸16毫克。该品种富含花青素,花青素除对致癌物质有抑制作用外,还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增强体质,增强视力。
紫土豆是传统马铃薯的一个变种。紫土豆对光不敏感。所以它做成了炸土豆片之后不再变色。这一点很招女孩子的喜欢。紫土豆的紫是因为体内有大量的花菁素。花菁素有一定的抗衰老功能。
紫色马铃薯营养丰富,每百克含蛋白质2.3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16.5克、钙11毫克、铁1.2毫克、磷64毫克、钾342毫克、镁22.9毫克、胡萝卜素0.01毫克、硫胺素0.1毫克、核黄素0.03毫克、烟酸0.4毫克、抗血坏酸16毫克、花青素100毫克。紫色马铃薯既可做配菜,又可做特色菜肴。炒、炸、烧、煮、煨、蒸、煎等均可,能做成500道味道鲜美、形色各异的食品。另外,其本身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经高温油炸后不需添加色素仍可保持原有的天然颜色。
吃马铃薯的好处
1.含钾量高 稳定血压
多吃马铃薯有五大理由,其中之一是含钾量高。马铃薯含有大量的钾,一颗大的、带皮烤的马铃薯,钾含量约1,600毫克,将近人体每天建议摄取量的一半,也几乎是一根中等大小香蕉的四倍。钾不仅是提高运动表现的基本电解质,也有助降低血压。
2.纤维量多 有饱足感
多吃马铃薯的第二原因是它富含纤维。连皮吃时,大颗马铃薯的膳食纤维含量是7克,是一天所需的四分之一;即使不吃皮,含量也只减少1克。
富含纤维的饮食,让人较有饱足感,也比较不会很快就有饿感,跑去吃点心,可降低心脏病发作机率,预防糖尿病。
3.维生素C 赶走初期感冒
多吃马铃薯的第三个原因,是它的维生素C特别丰富。一个带皮的大颗马铃薯约有29克维生素C,是一天所需的将近一半,是柑橘类维生素C含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有助赶走初期感冒。
4.锰含量高 促进骨质形成
马铃薯是绝佳的锰来源。锰是处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胆固醇的要角,还可能有促进骨质形成功能。一颗带皮大马铃薯的锰含量,是日推荐量的三分之一。
5.维生素B6 有利中枢神经
马铃薯富含维生素B6,能协助心血管、消化、免疫、肌肉和中枢神经系统正常运作。一颗带皮大马铃薯的维生素B6含量,占一天应摄取量的46%。
如何辨别土豆好坏
马铃薯又叫山药蛋、土豆、洋芋、洋山芋等,它既是蔬菜又是粮食,为世界五大食用作物之一。
马铃薯的味道适口,营养丰富,淀粉含量高,是蔬菜中能够供给人体热量最多的品种之一。将马铃薯与其他食品混食,还有提高营养价值的作用。
良质薯块肥大而匀称,皮脆薄而干净,不带毛根和泥土;无干疤和糙皮,无病变;无虫咬和机械外伤;不萎蔫、不变软,无发酵酒精气味;薯块不发芽,不变绿。
劣质薯块小而不均匀;有损伤或虫蛀孔洞;薯块萎蔫变软,薯块发芽或变绿;混有较多的虫害、伤残薯块;有腐烂气味。
专家表示在如何辨别土豆好坏的时候,我们广大的消费者一定要注意看好土豆的形状和形态,以免上当受骗。
马铃薯和土豆的区别 马铃薯的搭配禁忌
1、马铃薯和豆角同时食用,能有效预防呕吐,腹泻和急性肠胃炎。
2、马铃薯和牛奶一起吃可以营养互补,马铃薯富含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牛奶富含蛋白质和钙,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营养素。
3、马铃薯不宜与香蕉一起吃,同时吃容易造成面部色素沉着,形成雀斑。
马铃薯是土豆吗
马铃薯是土豆吗?
马铃薯,别名叫土豆,也叫洋芋。马铃薯是现今人类社会的四大粮食作物之一,仅次于水稻、玉米和小麦,它可是咱们餐桌上的常客,但要说起这马铃薯的身世,还有不少鲜为人知的故事呢。在咱们中国,大多数老百姓都管马铃薯叫土豆,但实际上,它可是地地道道的洋货,是从国外传来的。
安第斯山脉3800米之上的 的的喀喀湖,湖区可能是最早马铃薯被栽培出来的地方。在距今大约7000年前,一支印第安部落由东部迁徙到高寒的安第斯山脉,在的的喀喀湖区附近安营扎寨,以狩猎和采集为生,是他们最早发现并食用了野生的马铃薯。
马铃薯是块茎类作物,埋在地下的茎部彭大,含有大量的淀粉,可以为食用者提供丰富的营养能源。毫无疑问,这个新发现挽救了身处饥饿窘境的印第安人,为他们的生存出路点亮了一线生机。然而,野生马铃薯的块茎中含有大量的龙葵碱,对人和动物都有毒,早期食用马铃薯的许多印第安人,也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尽管如此,作为食物,马铃薯与印第安人的关系却越来越紧密。
经年累月的食用,马铃薯在印第安人的饮食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终于有一天,人们从食用马铃薯的阶段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到了距今大概5000年左右的时间,印第安人开始逐步地驯化野生的马铃薯变成了很多个品种的栽培马铃薯。
从食用到栽培,印第安人走了数千年的岁月,经过漫长而艰辛的驯化,他们最终将马铃薯的种植扩展到了整个安第斯山区,选择和种植出了抗寒的品种,使马铃薯能够在刚刚低于雪线的地区成熟。
马铃薯来自国外。明朝引进。
马铃薯,多年生草本,但作一年生或一年两季栽培。地下块茎呈圆、卵、椭圆等形,有芽眼,皮红、黄、白或紫色。地上茎呈棱形,有毛,奇数羽状复叶。聚伞花序顶生,花白、红或紫色;浆果球形,绿或紫褐色;种子肾形,黄色。多用块茎繁殖,可入药。根据营养专家黎黍匀分析,马铃薯生命力指数为8.6,证明对生命力的提高有效;防病指数为126.67,属于高指数范围。
发芽马铃薯的中毒表现及治疗办法
我就是一位特别喜欢马铃薯的朋友,平时生活中也特别注意一些发牙的马铃薯会带来一些什么样的危害,前一段时间就碰到一朋友说是马铃薯中毒,我很不可思议的问,平时不知道发芽的马铃薯会引起中毒吗?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毒的表现及怎样处理这些症状。
1、首先来看一下马铃薯的外形。那么什么样的马铃薯会引起中毒呢?进食大量的发芽马铃薯或青紫、发绿及未成熟的马铃薯可以引发中毒。
2、马铃薯中毒表现有:进食十分钟至数小时可以出现咽喉部及口腔灼烧感、痒感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耳鸣,头痛,呼吸困难,颜面青紫,口唇及四肢末端呈黑色,昏迷,抽搐等。
3、那么治疗办法呢?一旦发现中毒患者,应立即送医院予催吐、洗胃、导泻,适当的饮用食醋等对症、支持治疗。
专家解答马铃薯为何能减肥
以前有过关于吃马铃薯减肥的说法,也有的说不管用,因为淀粉太多,看了下面的文章,解答了我们的一些疑虑,说得很有道理。令人发胖的不是马铃薯本身,而是它吸收的油脂。
很多人都听说,马铃薯是一种营养非常全面的食品。只要吃足够多的土豆和牛奶,就可以满足身体的一切养分需要——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足以证明,马铃薯真是个好东西。难怪莎士比亚曾让他剧中的一位主人公大喊:“让老天下土豆雨吧!”
可是很多人也听说,马铃薯是一种令人发胖的食品。于是,他们对马铃薯望而却步。真是这样吗?
真相是这样的:马铃薯是蔬菜中热量最高的一种,因为其中含有淀粉。但是,它的含水量高达76%以上,真正的淀粉含量不到20%,其中还含有能够产生“饱腹感”的“膳食纤维”,所以用它们来代替主食具有减肥效果。
那么,为什么马铃薯还被许多人看成是令人发胖的食品呢?
一是因为人们烹调不当,把好端端的马铃薯做成炸薯条、炸薯片。做过“马铃薯烧肉”的人都知道,马铃薯的吸油能力很强。据测定,一个中等大小的不放油的“法国烤马铃薯”仅含约90千卡热量,而同一个马铃薯做成炸薯条后所含的热能达200千卡以上。可见,令人发胖的不是马铃薯本身,而是它吸收的油脂。
二是因为人们没有用马铃薯来代替主食,而是把它当成菜肴。马铃薯中所含的热量比主食少,却比一般蔬菜多。如果用马铃薯当菜,就应适当地减少主食的数量。若不减主食,结果便是——吃马铃薯比吃青菜更容易发胖。
其实,从营养价值来说,马铃薯是一种极好的主食。
首先,它的钾、镁含量高于精白米和精白面粉,是一种碱性食品。而所有的精米白面都让人体质偏酸。其次,马铃薯的蛋白质质量高。虽然蛋白质的含量只有2%,但是其中富含赖氨酸,只要吃的数量足够多,就可以让人获得身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第三,马铃薯含有维生素C,这可是精米白面所没有的好东西。第四,马铃薯含有膳食纤维,而精米白面纤维很少。马铃薯的纤维质地柔软,不会刺激肠胃,各种人都可以吃。患胃溃疡或肠炎的人也可以放心地吃马铃薯。
但是,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说,马铃薯不是一种好的零食。原来,马铃薯高温加热之后,特别容易形成“丙烯酰胺”类有毒物质,所以炸薯片、炸薯条是这种毒物含量最高的食品。所以,马铃薯类脆片、油炸片、薯条之类零食都要少吃,每天不要超过25克。
幸好,家常蒸煮炖炒的加热温度不超过120℃,所以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物质。所以炖马铃薯、炒马铃薯、蒸马铃薯等都可以放心食用,只是要注意,吃了它们,就要相应减少主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