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血常规表现
缺铁性贫血血常规表现
1、由于供氧不足,体内的血液更多地流向重要脏器,而那些暂时影响不大的脏器,例如皮肤、粘膜等的血管则开始收缩。于是常会出现皮肤、眼睑内粘膜等变白。这种现象在口唇、指甲和耳垂等部分尤为明显。
2、由于无法供给细胞足够的氧,从而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呼吸急促、心跳加速、乏力、易疲劳、食欲减退以及嗜睡等。
3、缺铁性贫血还容易造成脑内缺氧,影响正常思维,使思考能力变差、健忘以及经常出现头晕、眼花、耳鸣等。对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还会直接影响到脑和身体的正常发育。此外,缺铁还会影响到蛋白质的合成和能量的利用,损害人体的免疫机制,导致无机盐和维生素代谢的紊乱,使铅滞留,镁、钴、锌的吸收量增加,血液内维生素C的含量减少,血小板的数目增多。也会引起体内药物作用和代谢的变比,使尿中的琥珀酸和酮体的排泄量增加。
4、缺铁性贫血起病缓慢。当每天摄入的铁数量不足时,并不会立即发生贫血,而是利用身体中贮备的铁。当贮备的铁用完,开始出现贫血的倾向时,也都不会立即出现上述症状,甚至多数人连自我感觉都不明显。当病人到医院就诊时,病情一般都已发展到了中度贫血。因此,经常注意铁的补充,并使体内有一定数量铁的贮备,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
天天补铁为何还贫血
林林近半年经常感到头晕,单位组织体检时做了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比较低,心想:“终于找到头晕的‘凶手’了,原来是贫血‘惹的祸’呀。”人们都说补铁可以补血,林林到保健品市场买了一些补铁制品,和贫血展开了一场“持久战”。几个月过去了,林林的头晕依然“嚣张”。天天补铁为何还贫血呢?
主任检验师司超英介绍,贫血的类型有很多,并不是所有类型的贫血补铁都有疗效。贫血根据形态学和病理学分为很多种类型,最常见的类型有大细胞性贫血,常见病因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正常性贫血,常见病因为急性失血性贫血、急性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常见病因为感染、中毒、慢性炎症、尿毒症;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常见病因为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等。
对贫血进行正确诊断及对症治疗,必须先化验血常规,查找贫血病因,分清贫血类型。血常规项目中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G)、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每个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每升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含量(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D)等指标在不同的贫血中数量和比值都有不同的变化。因此,贫血病人决不能擅自乱用药乱补铁,应先到医院做血常规检查,医生根据有关数据对贫血进行正确分类,正确用药和治疗,才能收到良好的补血效果
宝宝缺铁的原因有哪些 宝宝缺铁的症状有哪些
缺铁最早出现的表现就是贫血。
有家长问“如何看出宝宝是否有贫血”,其实,如果到了家长都能直观地“看出”贫血了,那么情况通常已经非常严重了。
对于营养良好的宝宝,轻度至中度的缺铁性贫血,常常没有任何症状,因此也不容易被家长发现。
长期或严重的贫血会表现出明显症状,例如精神萎靡、皮肤苍白、口唇及甲床颜色比较淡、易怒、食欲低下、呼吸急促等。
通过血液检查能够早期发现缺铁性贫血,但并不是简易的“微量元素检测”。
而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血常规检查、网织红细胞分析、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等等其中的一些项目,并由医生结合宝宝既往的出生、喂养、发育状况综合分析而得出的。
如果宝宝确实属于严重的缺铁性贫血,那么需要及时遵医嘱进行治疗。不过,日常我们还是应该把重点放在预防上。
血常规缺铁看哪个指标
血常规贫血的病人,一般是红细胞里面的平均红细胞体积是下降的,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跟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是下降的,这些结果下降可初步考虑是缺铁,但是如果真正看缺铁性贫血,还要查血清里面铁蛋白的含量。
孕期贫血的主要原因和症状
主要原因
孕妇易患缺铁性贫血,是因为妊娠期间需要更多的铁才能满足胎儿发育的需要。妊娠、分娩和围生期共需700~850毫克铁以满足母体和胎儿的需要。如果孕妇饮食摄入的铁没有相应增加,母体的营养成分都是以“胎儿优先”为原则被选择和吸收的,即胎儿优先使用铁,致使母体缺铁并贫血。需要说明的是,孕妇缺铁性贫血很多时候是“生理性”的:为了供应胎儿的需要,母体的血容量会比正常时增加约35%,其中血浆增加相对比红细胞增加为多,血浆约增加1000ml,红细胞增加约500ml,致使血液稀释,血红蛋白浓度下降,血常规表现为“贫血”,但一般没有明显症状。不过,妊娠期贫血并非一定是生理性贫血,也有可能是“病理性贫血”(即缺铁性贫血,常有明显症状),两者之间需要鉴别(看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另外,不管是生理性贫血还是病理性贫血,都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防治。
常见症状
着的姿势站起来的时候,头会感到眩晕,眼前发黑,要定住站一会儿才能恢复正常的感觉;比起家里其他的人,面色苍白憔悴,甚至指甲和眼底的血色也显得不够饱满充实;而且相当容易疲惫和倦怠;记忆力明显减退,脑力和体力都下降;头晕目眩还很有可能导致在户外或楼梯上的晕倒、摔倒等。
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1.营养因素
由于饮食中供铁不够或饮食结构不合理。我国大多数人食物以谷物、蔬菜为主,肉类较少,饮食中供铁以非血红素铁为主,含有大量抑制非血红素铁吸收的物质,我国人食物供铁并不少,甚至可超过标准供铁的1倍以上,但提供的铁不一定都能吸收。
而当生理铁需要量增加时,如婴幼儿、青少年、妇女生育期,单纯从食物中很难获得所需的铁,因而发生缺铁性贫血。
2.慢性失血
如果患上慢性失血性疾病的话,如消化道出血、女性月经量过多、咯血、血尿、鼻出血等等,这是都是会引起缺铁性贫血的。而且慢性肾功能不全也是会导致缺铁性贫血的。
特别是慢性消化道出血常常是男性慢性缺铁性贫血的常见原因,即使是大便潜血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慢性消化道出血,提示要注意除外消化道肿瘤。
如何去看血常规检查结果分析
血常规检查项目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血常规用针刺法采集指血或耳垂末梢血,经稀释后滴入特制的计算盘上,再置于显微镜下计算血细胞数目。血常规的检查意义在于,及早发现和诊断某些疾病,诊断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反应骨髓的造血功能等。血常规检查报告要怎么看?以下是血常规的检查报告分析:红细胞(RBC)正常情况:男性: (4-5) *1012/L; 女性: (3.5-4.5) *1012/L检查增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降低: 贫血,出血血红蛋白(Hb)正常情况:男性: (120-150) g/L; 女性: (105-135) g/L增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降低: 贫血,出血白细胞(WBC)正常情况:(4-10)*109升高: 各种细胞感染,炎症,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应除外白血病.降低: 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 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中性粒细胞正常情况:(50-70)%增高: 细菌感染,炎症;降低: 病毒性感染嗜酸性粒细胞正常情况:(0-00.75)%增高: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淋巴细胞正常情况:(20-30)%增高: 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降低: 免疫缺陷单核细胞正常情况:(3-8)%增高: 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血小板(PLT)正常情况:(100-300)%升高: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状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恶性肿05l26,缺铁性贫血,外伤,手术,出血,脾切除后的脾静脉血栓形成,运动后.降低: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播散性 ,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破坏增多,血小板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机能障碍,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进.血沉正常情况:男性: (0-15) mm/h; 女性: (0-20) mm/h增快: 急性炎症,结缔组织病,严重贫血,恶性肿05l26,结核病.减慢: 红细胞增多症,脱水.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情况:(00.5-1.5)%增高: 溶血性贫血,大量出血,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应用维生素B12时.降低: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生物激活免疫造血疗法。先以养阳益体,激活造血细胞,能速达骨髓的基因,攻补兼施,达到“凉血解毒、生血生髓、标本同治”的效果,改变血液病致病因子,彻底阻断血液病病毒的感染途径。
贫血的血常规指标
血常规的哪项指标显示贫血?是否贫血应该看血常规中的什么指标?如何通过血常规检测指标看贫血性质?因为血常规检查是跟血液相关的,贫血是主要症状就是体内缺乏血液,那怎么从血常规检查报告中看出是不是贫血呢?贫血血常规指标有什么特点?
血常规中的红细胞、血红蛋白是诊断贫血的参考指标,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如低于12.5g/dl,成年女子的血红蛋白低于11.0g/dl,可以认为有贫血。其中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红蛋白体积,分布宽度是初步分类的参考。
如果为缺铁性贫血,可补充铁剂治疗,如为巨幼细性贫血应补充叶酸、维生素B12治疗,并对原发病积极治疗。
也有专家提出其他的意见:确诊贫血类型需要骨髓检查,可以做骨髓细胞涂片以及骨髓活检检查。血常规检查虽然不能确诊贫血类型,但是可以提示某些类型的贫血,比如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低以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降低可以提示缺铁性贫血。
小孩子贫血的原因有哪些呢
小孩子贫血多见于营养性的,即缺少造血原料,最常见的就是缺铁性贫血。
但还要警惕些少见疾病,比如自身免疫性溶血,蚕豆病,再障,急淋等,体征及血常规会有所提示,如贫血严重或伴有其它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
,
铁剂什么时候吃吸收好 铁剂要服用多久
食用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大概要1-2个月的时间才能够恢复,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血常规正常后还要坚持2-3个月,这样才能达到治愈完全的效果。
缺铁性贫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缺铁性贫血血象特点
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是由于贫血缺铁的特殊表现,即造成缺铁的基础疾病所组成,其血象特点呈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这是什么概念呢?也就是指血常规中的数值MCV小于80分升,MCH小于二十七皮克,MCHC小于30%,其中MCV是指血常规中的平均红细胞体积,MCH是指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是指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指数的改变的程度与贫血的时间和程度相关,其中血涂片中可见红细胞染色淡染,中心淡染区扩大,大小不一。 血小板计数在合并出血情况时常偏高,在婴儿以及儿童的患者中多偏低。白细胞计数则多正常或稍减少,分类是正常的,以上是缺铁性贫血的血象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