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疾病的自我觉察与治疗
牙周疾病的自我觉察与治疗
牙周病就是支持牙齿稳固的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受到损害,不能紧密的抱住牙齿,出现牙龈流血,溢脓,牙齿松动移位等症状,是成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之一。
1、牙周病的自我察觉
刷牙时刷毛上有血迹,咬食物时食物上有血迹,说明有牙龈炎;照镜子看看,如果有牙龈红肿,一碰就出血,说明有牙龈炎;牙齿有不同程度的松动,牙根暴露或牙龈红肿、有脓,说明已发展到牙周炎;有口臭说明可能有牙周炎。
轻微的牙龈出血是早期牙龈炎的指征,此时不应停止刷牙而应用软毛保健牙刷认真刷牙,一般都可以使牙龈出血得到控制。如果一周后还有牙龈出血现象,就应及时找口腔医生检查和治疗。
2、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最好每半年1次;
定期进行洁治,即洗牙,请医生用特殊器械清除牙石,每年一次。
3、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牙周病的治疗主要是保持口腔清洁和去除病因,消除牙周炎及增强身体抵抗力。在治疗过程中,注意口腔卫生是很重要的,应坚持每天早、晚刷牙,以消除口内污物,减少口内细菌。
对于牙周脓肿,可在牙龈处切开排脓,配合口服抗菌药物,或给予清热泻火的中药汤剂都可以缓解症状,使急性炎症消退,疼痛消失。但不能认为已治愈,因为尚有慢性炎症存在。
洁治术及刮治术是应用器械刮除掉牙齿周围的牙石,牙石除去后应以3%的双氧水棉球拭洗牙周,清洁后再涂以碘甘油溶液或浓酊。
牙周病以初期及早治疗的效果为好,末期则常需拔除牙齿后以假牙修复。若对患有严重牙周病的牙齿过分姑息保留,不予拔除,常常形成身体内的病灶,而成为关节炎、风湿热及肾炎等过敏性疾患的感染源。
常见的牙齿疾病有哪些 常见牙齿疾病有什么
牙周疾病主要由口腔内的细菌如菌斑、细菌和它的产物、抗原等对牙龈组织的刺激,引起牙周组织破坏的一种疾病。牙周疾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牙龈组织红肿、出血、疼痛、牙齿松动、牙齿脱落等。牙周疾病主要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几乎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疾患,但牙周疾病病程较长,痛感不明显,90%以上的牙周病患者从未接受过正规的牙周治疗。据统计,牙齿脱落的因素中50%以上与牙周疾病有关,牙周疾病已成为危害中国人口腔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
是指牙髓组织的疾病,包括牙髓炎症、牙髓坏死和牙髓退变。由于牙髓组织处于牙体硬组织包绕之中,只通过根尖孔、侧副根管与外界联系,牙髓急性炎症时,血管充血、渗出物积聚,导致髓腔内压力增高,使神经受压,加以炎性渗出物的刺激而使疼痛极为剧烈。下面主要讨论牙髓病。
治疗牙龈萎缩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牙周疾病引起的牙龈萎缩,引起牙周疾病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口腔感染导致牙龈萎缩的形成,这个时候需要采用抗炎药物予以治疗。如果是全身性疾病(糖尿病、败血症、内分泌紊乱)引起的牙龈萎缩,就先从从主要疾病开始着手治疗。
注意事项:对于药物的治疗必须要严格遵循医嘱来进行,不能盲目使用药物,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不正确的药物使用会使老年人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牙周疾病有哪些危害
1、糖尿病牙周炎、牙龈炎患者患糖尿病的概率是正常人的7倍。牙周病和糖尿病有双向关系。科学证明糖屎病是牙周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牙周病对糖尿病也会产生影响。目前已有报告,患有牙周炎的糖尿病患者经牙周治疗后糖化血红素水平下降,糖尿病用药量减少。因而,控制糖尿病必须考虑控制牙周感染,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牙周感染将减少血清糖化终末产物。反之,糖尿病的控制也是牙周炎得到改善的重要前提。
2、 心脑血管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明显差于正常人群。牙周炎患者的冠心病发病率高于正常人群20%。50岁以下男性牙周炎患者或无牙者冠心病发病率高出普通人群70%。牙槽骨吸收严重者致死性冠心病和心脏骤停发生率分别是正常人群的2-3倍。牙周炎、牙龈炎患者患中风的概率高出3倍。专家们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全身检查时发现,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口腔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牙周炎和牙周脓肿。口腔局部存在大量的致病菌,这些细菌可产生内毒素并侵入血液,引起凝血机制的改变和血小板的变性,还可直接刺激血管,导致小动脉痉挛。如果冠状动脉受累,发生收缩痉挛,再加上微小血栓的作用,就会引起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研究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惊人的发现,牙齿感染和牙周炎是动脉硬化和急性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另外的结果表时,约8%的感染性心内膜炎与牙周病和牙病有关。一项对老年人的研究显示,菌斑指数和口腔卫生习惯(刷牙、用牙线和专业清洁牙的频率)与脑血管意外具有明显的关系。不能独立生活者若一年不能清洁一次牙,其发生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是对照者4.76倍。
3、 妊娠(母亲患慢性牙周病与早产低体重儿的关系)低体重儿的概念: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孕期短和LBW是婴儿死亡的首要原因。许多研究证实,早产低体重儿与母亲患牙周炎有关。一些研究者在羊水和羊膜中检出口腔微生物,分离最多的一种菌是口腔常见的核梭形菌。来自口腔的暂时性菌血症通过血液传播和胎盘感染羊水。口腔机遇性致病菌和或炎症产物可以通过血液对早产起作用。母亲牙周状况的生化检测和口腔微生物状况与 LBW有关。
4、 消化道疾病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病的重要致病因子,而且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口腔可能是HP的另一个聚集地,龈下菌斑中HP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龈上菌斑。一些学者发现用药物治疗根除胃内HP后,口腔内的HP仍然存在,提出口腔HP可能是胃十二指肠HP再感染和消化道疾病复发的危险因素。另外还发现,十二指肠HP再感染和消化道疾病复发的危险因素。周炎患者菌斑HP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也明显高于胃炎组。牙周炎患者经基础治疗后牙周探诊深度明显下降,龈下菌斑HP的检出率亦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从而降低胃病发生的可能性。
5、 呼吸系统病牙菌斑尤其是牙周炎患者的菌斑可能是呼吸道致病菌的寄居地。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口腔卫生指数值明显高于无疾病者。多因素回归分析年龄、种族、性别、吸烟状况和口腔卫生指数等诸多因素,结果表明,口腔卫生差者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是口腔卫生良好者的1-3倍。另一项为期25年的纵向研究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吸烟、牙槽骨高度、年龄、教育、饮酒等因素,发现牙槽骨吸收增多使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危险性增加。
生活中哪些人容易患上牙周病
一、不注意口腔卫生的人:口腔卫生不良是引起牙周炎的因素之中祸首,不注意口腔清洁,卫生不良,食物残渣、牙垢、烟垢、牙结石等刺激物易造成口腔清洁死角,食物残渣积留,直接刺激牙周组织,导致牙周炎变。
二、教师:教师之所以成为牙周疾病的高发人群是由于其职业的原因。教师讲课时要接触粉尘,唾液丢失较多,口腔自洁作用较差,给菌斑堆积创造了条件。
三、老年人:牙周炎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疾病,调查表明,牙周疾病的患者率及严重程度与年龄之间有密切关系,年龄越大,牙周疾病的患病率越高,病情亦越重。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机体的某些功能也逐渐减退,为牙周疾病的产生大开“方便之门”。
四、月经紊乱的女性:月经紊乱者多卵巢功能不全,75%的患者卵巢内分泌激素水平较低。当性激素水平较低时,牙槽骨质变得疏松,牙周膜密度降低,间隙增宽,硬骨板消失和牙齿松动,牙周组织的抵抗力下降,容易遭受病菌的侵袭而发生感染。
戴牙套可以怀孕吗 戴牙套怀孕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戴着牙套怀孕一般我们是不建议的。这是因为孕妇本身容易引发口腔疾病,如果是带着牙套的话,因为口腔清洁更不容易做好,更容易引发口腔、牙周疾病。因为孕期不适合治疗口腔、牙周疾病,这样容易影响到孕妇的心情以及胎儿的正常发育。
牙周病发病越来越趋向年轻化
近年来牙周病越来越普遍,并且患牙周病人的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牙周病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疾病,平时生活中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起到预防作用。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些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专家提醒市民,每天坚持正确刷牙,按摩牙龈是目前最有效预防牙周疾病的方法。
牙周疾病常引起口腔异味
牙周病主要是一种发生在牙周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最常见的是牙龈炎症和牙周炎。东莞市健力口腔医院牙周科主任助理林飞介绍,牙周疾病的危害很多,它不仅是引起牙龈出血、牙齿移位、牙齿丧失、口腔异味等的首要原因,也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病。
据统计,牙周炎患者发生冠心病和中风的几率分别为牙周正常者的1.4倍和2.1倍。
此外,牙周病也会对消化道产生影响。“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的致病菌。近年来,研究者在牙菌斑和唾液中检出幽门螺杆菌,且牙周病患者的菌斑中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高于牙周健康者。”林飞说,牙周疾病作为感染病灶,还能引起多种炎症,如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肾小球肾炎、虹膜睫状体炎及某些皮肤病等。
牙病治疗有哪些
国人目前的牙病主要分为4类:
第一类是蛀牙(也就是龋齿),患病率为50%,平均每个成年人嘴里都有2.5只蛀牙;
第二类是牙周炎,患病率为80%;
第三类是畸形牙,患病率为50%,此种牙多为内进外出;
第四类是缺牙,内地65岁以上人士多数都缺牙,平均每人嘴里的牙齿保有量仅为8颗。
牙周疾病主要是由口腔内的细菌如菌斑、细菌和它的衍生物、抗原等对牙龈组织的刺激,引起牙周组织破坏的一种疾病。牙周疾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牙龈组织红肿、出血、疼痛、牙齿松动、牙齿脱落等。牙周疾病主要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几乎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疾患,但牙周疾病病程较长,痛感不明显,90%以上的牙周病患者从未接受过正规的牙周治疗。据统计,牙齿脱落的因素中50%以上与牙周疾病有关,牙周疾病已成为危害中国人口腔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
中国有句古话叫——“老掉牙”,实际上,掉牙是由细菌引起的,与年龄无关。这句古话本身就在说明国人对牙病认识的一大误区。食物残渣在口腔中,3~6小时内就会变成细菌并开始侵蚀牙齿,天长日久,牙齿就会松动脱落。人们往往认为,每天按时刷牙就可以保持牙齿健康,其实这是错误的。传统的牙齿清洁方法,如刷牙、牙线、牙签都有局限性,因为它们不能清洁口腔的隐蔽部位,如龌沟、牙龈、牙缝深处。而且洁牙方法或用品使用不当,还容易对牙齿造成损伤。
不彻底不科学的牙齿清洁方式,必然会导致各种牙病,甚至掉牙。因此,如何正确地清洁牙齿,是13亿中国人急需解决的问题。
常见的牙病治疗手段,根据牙病的不同程度,包括:矫正、修补牙、镶牙、拔牙等。
洁牙会损坏牙齿吗
洁牙会损坏牙齿吗,如今洁牙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洁牙方式就是超声波洁牙,超声波洁牙时工作头轻轻接触牙石,达到快速碎石的目的。那么,洁牙会损害牙齿吗?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医学上建议牙周健康的人群,应当每半年到1年去正规的医院作超声洁牙,以预防牙周疾病的发生;有了牙周疾病如刷牙出血、牙床肿胀等症状,应随时去专科医院作治疗,医生会根据每个病人不同的病情,作洁牙及一些其他的牙周治疗。
那么,洁牙会损害牙齿吗?洗牙对全身有危害吗?专家提醒只要在正规的医院洗牙,有严格的消毒设备,使用消毒后的机头,保证一人一个。机头的消毒方法以高温、高压蒸气灭菌为佳,独立包装。这样可以避免肝炎等疾病在患者之间和医患之间的交叉感染。只要做到以上这些,应该说洗牙是安全的。
定期洁牙还可以保护牙齿,预防牙周疾病的发生,维护口腔卫生。因此我们建议您应当去正规的医院洗牙。
常见的牙病有哪些
龋病
是一种由口腔中多种因素复合作用所导致的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损,表现为无机质的脱矿和有机质的分解,随着病程的发展而有一色泽变化到形成实质性病损的演变过程。其特点是发病率高,分布广。一般平均龋患率可在50%左右,是口腔主要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
急性根尖周炎和慢性根尖周炎
根尖周病包括急性和慢性根尖周炎。 根尖周病是指局限于根尖部的牙周组织,包括牙骨质、牙周膜和牙槽骨的炎症。从病理上又分浆液性和化脓性根尖周炎。后一种,症状明显、病情严重,又称为急性牙槽脓肿。它可将化脓性炎症扩散到根尖周外间隙,引起间隙红肿、下脸水肿,影响视力。尤其是小儿,往往把它看成是眼部疾病,送至眼科检查,然后才转回口腔科治疗,这种情况临床并不少见。急性牙槽脓肿,它可引起咽旁间隙、嚼肌腮腺间隙,以至颞间隙、颌下间隙、口底诸间隙的化脓性感染。这种病人、病情相当严重,若得不到及时、合理的治疗,病人预后差,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慢性根尖周炎,症状较轻,病程长,发展慢,常常形成瘘管,数月数年不愈。若形成慢性根尖囊肿,较大者可造成面部变形。若本病发生在儿童,可使面颌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以致造成颜面畸形。
牙本质过敏
牙齿感觉过敏症(tooth hypersensitivity)又称过敏性牙本质(hypersensitive dentine)或牙本质过敏(dentine hypersensitivity),是牙齿在受到外界刺激,如温度(冷、热)、化学物质(酸、甜)以及机械作用(磨擦或咬硬物)等所引起的酸痛症状,其特点为发作迅速、疼痛尖锐、时间短暂。牙齿感觉过敏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牙体疾病共有的症状,发病的高峰年龄在40岁左右。
牙髓病
指牙髓组织的疾病,包括牙髓炎症、牙髓坏死和牙髓退变。由于牙髓组织处于牙体硬组织包绕之中,只通过根尖孔、侧副根管与外界联系,牙髓急性炎症时,血管充血、渗出物积聚,导致髓腔内压力增高,使神经受压,加以炎性渗出物的刺激而使疼痛极为剧烈。下面主要讨论牙髓病。
牙龈炎和牙周炎
牙周疾病主要是由口腔内的细菌如菌斑、细菌和它的产物、抗原等对牙龈组织的刺激,引起牙周组织破坏的一种疾病。牙周疾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牙龈组织红肿、出血、疼痛、牙齿松动、牙齿脱落等。牙周疾病主要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几乎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疾患,但牙周疾病病程较长,痛感不明显,90%以上的牙周病患者从未接受过正规的牙周治疗。据统计,牙齿脱落的因素中50%以上与牙周疾病有关,牙周疾病已成为危害中国人口腔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
吃药能治好牙周炎吗
牙菌斑在一生中不断形成,要靠定期的口腔护理清除,而不能依赖药物。很多牙周病患者觉得牙周治疗很难受,把治愈牙周疾病的希望寄托在吃药上,其实牙周疾病根本就没有特效药,药物可作为某些病,例如急性牙周脓肿伴有全身疾病者,或少数病情严重对基础治疗效果不佳者等的辅助治疗,单纯凭吃药也治愈不了牙周疾病。
因为牙周疾病是口腔内细菌引起的,药物虽然能抑制细菌的生长,但只是一时起作用,而且任何一种药物均有副作用,不宜长期大量使用。全身用药后到达牙周组织的量是很有限的。所以,尽管药物可以减轻溢脓、肿胀的症状,但只能作为辅助治疗。要想彻底地治疗牙周疾病,必须接受最有效的牙周治疗----洁治、刮治等。我们也不是完全否定药物对牙周疾病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如果被夸大,一味地依赖药物,就等于你丧失了接受有效牙周治疗的机会。
这6种人需要洗牙
1、矫正牙齿前及正畸中,应到口腔牙周科检查牙周情况,决定是否需要作洁牙。
2、牙周健康的人群,应当每半年到一年去正规的医院作超声洁牙,以预防牙周疾病的发生。
3、准备生小宝宝的女性,妊娠前应先到口腔医院或综合医院的口腔科,检查口腔情况,根据检查情况决定是否需要作洁牙,以保证孕期口腔牙周健康。
4、有了牙周疾病:如刷牙出血、牙床肿胀等症状,应随时去专科医院作治疗,医生会根据每个病人不同的病情,作洁牙及一些其它的治疗。治疗后的牙周病患者,为保证疗效和预防疾病的复发,应定期作牙周的维护性治疗,这其中就包括洁牙。
5、牙齿缺失需要镶假牙者,修复工作开始前,有必要到口腔牙周科检查一下牙周情况,决定是否需要作洁牙及其它的牙周治疗,以保证假牙的正常使用,同时也是维持牙周健康必不可少的条件。
6、糖尿病患者由于全身的抵抗力降低,常常出现牙龈流血、牙龈肿胀、牙齿松动等症状,因此建议您有此种疾病的患者,应去医院作一下口腔检查,作洁牙及其它的牙周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