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超过三成骨骼指数不达标
国人超过三成骨骼指数不达标
近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广东省营养学会等单位联合发布的中国首个骨指数报告显示,全国骨健康平均分未“及格”,超过三成受检国人骨骼指数不达标,国人的骨骼健康状况令人堪忧。
记者了解到,该报告是通过分析一项在2011~2013年全国实施的“健康快车”体检项目资料得出的。报告显示,31.9%国民存在骨量低或骨质疏松问题,半数50岁以上的居民存在骨量异常,5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高达四成。报告还发现了中国骨骼状况的“黄金海岸线”,即东部沿海地区的骨健康指数最高,东北、中部、西部依次降低。其中,以重庆为首的西部地区,骨质疏松率高达11.2%,东部沿海地区是骨骼健康的“发达地区”,上海地区居民的骨骼最为健康。此外,骨质疏松有年轻化的趋势,35岁后骨质疏松发病率从1%上升至1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医师常翠青告诉记者,骨密度是衡量骨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可以反映出骨质疏松的程度并预测骨折危险性。上述报告中所谓的“骨指数”,也是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的骨密度T值换算而来。他解释说,“超三成国人骨密度未达标”表明这些人面临骨质疏松的危险。骨质疏松或骨密度减少,是一种退行性且不可抗的自然衰退现象,一般在35岁后都会出现骨密度流失,但当下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缺乏运动等原因,导致本身骨骼质量就相对较差的国人,罹患骨质疏松症的人数直线上升,甚至有20多岁就出现骨密度大量流失的情况。骨密度流失不仅会让人腰酸背痛,还容易导致骨折,对于老年人来说,骨折可能引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进而危及生命。
常翠青分析说,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很多,除了饮食、运动外,阳光照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多参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能促进钙吸收,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这一点通过中国骨骼“黄金海岸线”也能看出来。比如,西南地区骨质疏松率高,可能就与该地区多阴雨天气,影响了人们到户外运动和晒太阳。而沿海地区,特别是上海地区饮食习惯受外来文化影响大,肉类食品和牛奶摄入较多,所以成为骨骼健康的“发达地区”。常翠青建议,要想改善骨骼健康,运动和饮食是关键,特别要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和绿叶蔬菜。此外,绝经期女性要适度采用雌激素干预疗法来缓解骨密度流失,久坐室内工作的年轻白领要多运动、多晒太阳。
防晒衣很薄能防晒吗 防晒衣怎么选
1、挑选深颜色的防晒衣。红色、橘色、紫色、黑色等深颜色的防晒衣相对于浅颜色的防晒衣而言防晒效果更好,所以,应该尽量挑选深颜色的防晒衣。
2、挑选透气性好的防晒衣。透气性好的防晒衣穿起来不闷热,不容易闷汗,更为舒适。
3、挑选防晒指数达标的防晒衣。防晒指数即UPF超过40,紫外线的透射率UVA低于5%的防晒衣才是指数达标的防晒衣,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应该尽量看一下标签,选择指数达标的防晒衣。
骨密度低有哪些坏处
体健康的标志有很多,其中骨密度就是用来判断人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我们可以采用骨密度仪来测量人体的骨密度,从而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同时也对身体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防治,这里我们就来看看骨密度低了有哪些坏处。 我们常常在电视上面看到有广告播骨质疏松,可能很多人都认为只有老人会得,其实不是的。骨质疏松就是因为小的时候骨密度没有达到标准而造成的隐患,而且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很高,我国的骨质疏松患者就已经超过了9000万。
骨质疏松给家庭造成的经济负担重,骨质疏松导致人体容易骨折,这样就对于人的工作有了一定的限制,而且还需要大量的治疗费用,所以由骨密度过低而引起的骨质疏松,给家庭也会造成很大的负担。 患上骨质疏松之后,个人的身体也会感到不适。主要表现为身体骨骼的疼痛,还有就是身材变矮小,容易骨折、骨骼疼痛严重一点的还会影响人体的睡眠,还会影响到日常的正常生活。容易骨折就限制了人体的活动,严重一点的甚至还需要卧床休息,可以说骨密度过低带来的后果还是很严重的。
怎样的防晒衣防紫外线
标签上标识出的指数达标的防晒衣防紫外线。
防晒衣上的标签如果有标识出紫外线防护指数即UPF高过40、紫外线的透射率即UVA低于5%,那么这样的防晒衣能起到防紫外线的作用。
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
与身高相关的骨骼有头颅骨、脊柱骨和下肢的长骨三部分。
1、颅骨的发育
颅骨随着脑的发育而增长。颅骨发育优劣可用头围的大小、颅缝和囟门闭合的迟早等标准来衡量。
囟门在出生时过小或过早闭合,预示着宝宝的脑发育有问题;囟门过大、闭合延迟也可能是病理情况,都应请教儿科医生,做进一步检查。
2、脊柱的发育
在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脊柱的增长快于四肢。宝宝的动作发育应与脊柱的发育相适应,即宝宝2-3个月大时会抬头,6-7个月大时能独坐,8-9个月大时会爬,10-11个月大时能站立,12-16个月大时能走路。若没到相应的月龄,宝宝不宜过早地学坐、学站,以免引起脊柱的过度屈曲,这也将影响其身高。
3、长骨的发育
肢体长骨结构分骨干、骨骺和干骺端三个部分。在宝宝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骨的生长在长骨两端骨骺的骨化中心和软骨板内不断进行,从而使骨的长度逐渐增长,身高也随之增长。
山楂糖分高吗 糖尿病能吃山楂吗
可以少量食用,但最好不要食用。
山楂中的糖分含量虽然比较高,但是一般情况下,如果少量食用的话,不会造成血糖波动,因此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得比较好,指数达标的话,少量食用山楂并不会导致血糖升高,不过,为了自身健康,在无法明确自身血糖值的情况下,最好不要盲目食用山楂。
另外要注意,糖尿病患者若是要进食山楂应当在饭后两小时再吃,并且食用山楂的前、后两小时要检测血糖,以防止血糖波动。
常喝茶包有何危害
研究者发现,超市茶包无论是红茶抑或绿茶,与专业茶叶品牌产品的氟化物含量都有显著区别。其中,廉价的配制绿茶的氟化物含量最高,平均达到6毫克/升。专业的茶叶,氟化物含量则是最低水平,平均0.7毫克/升。
然而,根据相关国际指引,成年人日均摄入的氟化物不应超过3~4毫克。因此,大量经济型茶包的氟化物含量达到了每日摄取上限的75%~120%。
摄入氟化物过多可能引发大量健康问题。而且,日常饮食中不仅茶水可能含有氟化物,海产、牙膏、甚至某些国家某些地区的饮用水中也有氟化物,一些加工食品也可能用含氟化物的水处理过。
稍微严重的情况是氟骨症,这是一种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的疾病,症状包括骨头和关节疼痛,肌肉无力以及肠胃疾病。日均摄入氟化物总量在10~20毫克、持续 10到20年的人,或者每天平均摄入氟化物2.5~5毫克持续40年的人,都可能出现这种病症。大部分重症患者的脊柱,都会变得完全僵硬。
氟化物过量摄入也会导致骨质疏松症。另外,在饮用水含有过量氟化物的地区,人们出现肾结石的几率更高。研究者甚至认为骨骼过多接触氟化物,会导致年轻人患骨癌。早在1992年,一项研究发现,在饮用水氟化物超标的地区,骨肉瘤的发生率是正常地区的3~7倍。
陈博士表示:“茶树和野茶树都是氟化物的‘蓄电池’,尤其是叶子中积聚了大部分的氟化物。当茶叶被采集之后,老叶子通常会被用来生产低质量茶产品,像是廉 价茶包;嫩芽和枝顶的新叶则用在高品质或者特色茶叶制品中。虽然氟化物被认为是人类健康必需的基本微量元素,可以防止蛀牙和促进骨骼健康生长,但日常饮食 中过量的氟化物会导致损害。氟斑牙、氟骨症、骨骼和关节疼痛和钙化损伤,都可能发生。人们可能正在饮用含氟化物过多的茶水,而且每天还通过饮食摄入其他含 有氟化物的食品,却不清楚其中的危害。在英国和美国,都出现了相同的情况,喝太多廉价茶包的人,氟骨症的发病率都高于常人。所有茶产品都可以被认为是饮食 中主要的氟化物来源,我们应该敦促超市和厂家在外包装的营养信息标签里标明氟化物浓度。”
矿泉水的功效与作用
根据矿泉水的水质成分,一般来说,在界线指标内,所含有益元素,对于偶尔饮用者是起不到实质性的生理或药理效应。但如长期饮用矿泉水,对人体确有较明显的营养保健作用。
以中国天然矿泉水含量达标较多的偏硅酸、锂、锶为例,这些元素具有与钙、镁相似的生物学作用,能促进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发育,有利于骨骼钙化,防治骨质疏松;还能预防高血压,保护心脏,降低心脑血管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因此,偏硅酸含量高低,是世界各国评价矿泉水质量最常用、最重要的界限指标之一。
矿泉水中的锂和溴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具有安定情绪和镇静作用。长期饮用矿泉水还能补充膳食中钙、镁、锌、硒、碘等营养素的不足,对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预防肿瘤,防治高血压,痛风与风湿性疾病也有着良好作用。
此外,绝大多数矿泉水属微碱性,适合于人体内环境的生理特点,有利于维持正常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疲劳恢复。
常吃膨化食品易致儿童铝摄入超标
专家通过近几年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的数据和对加工食品中铝含量的专项监测,我国四成儿童铝摄入量超标。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指出,铝含量较高的食品,主要就是面粉及其制品。
沈阳市中毒救治中心、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儿科主任朱艳杰介绍,如果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使用铝制的工具和容器,就会在食品中引入铝元素,用铝制品包装或盛放食品也可导致食品铝含量超标。
为什么膨化食品易含有铝?朱艳杰介绍,一是膨化食品使用的发酵粉里面可能含有铝;二是膨松剂的明矾是一种含铝化合物,虽然无铝膨松剂早已研究成功,但是无铝膨松剂的成本要比含铝膨松剂高出三到四倍。因此很多膨化食品企业都还在选择使用含铝膨松剂。
儿童是膨化食品、威化饼干等食品的主要消费群体,如果这些膨化食品铝超标,那么对儿童健康肯定会造成危害。研究证明长期铝摄入过多对孩子骨骼生长和智力发育都会造成不良影响;摄入过高的铝,可能导致钙流失,抑制骨生成,发生骨软化症。
马钱子的功效与作用及毒副作用 治疗贫血
临床上有报道,硝酸番木鳖碱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效。
实验:观察了马钱子分煎液不同剂量对体外培养人淋巴细胞有丝分裂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煎液浓度为0.3-0.7mg/ml时,分裂指数基本一致,当浓度为0.2mg/ml时,分裂指数基本一致,当浓度为0.1mg/ml时,分裂指数达9.975%,急剧上升,超过对照组。
肥胖的标准是什么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缩写为BMI)
体重指数(BMI)=个体的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kg/m2),该指数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常用指标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标准:正常人的BMI为18.5-24.9,BMI≥25为超重;BMI≥30为肥胖。而我国常用的BMI标准为:BMI的正常范围是 18.5-22.9,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现在BMI指数不仅用来评价肥胖,在许多与肥胖有关疾病的死亡危险判断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暂不详述。
超重百分比
理想的体重可以通过公式来计算,最常用的公式为:标准体重(kg)=身高 (cm)- 105或100(女性),超重百分比=(实测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X100%,根据上述两个公式计算得出的超重百分比在20%-30%之间为轻度肥胖;超重百分比在30-50%之间为中度肥胖;超重百分比大于 50%为重度肥胖。肥胖者的骨骼、肌肉和脂肪含量比例失调,大大影响了体型美。
标准体重(理想体重,IBW)
Broca法: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男性×0.9,女性×0.85。
简易计算法: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cm)
一般实测体重低于标准体重10%,为消瘦;实测体重在标准体重的±10%以内,为正常,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10%而小于20%者,为超重,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为肥胖。
目前评估肥胖最简便而最常用的指标是体质指数(BMI)
BMI = 体重(kg)/(身高)2(m2)
国外诊断标准为:25为正常上限,25~30为超重,≥30为肥胖。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在24万人资料的横面分析和7万多人的前瞻性分析的基础上于2001年提出了“中国成人体重指数分类的建议”,认为中国人BMI在18.5~23.9为适宜范围,24.0~27.9为超重,28.0以上为肥胖。由于体质指数是按体重与身高的关系计算的,对于骨骼较粗和肌肉比较发达者就无法依据这一标准进行诊断,必须参考其它检测方法。如体脂百分率(体脂百分率测定(F%):F%=(4.570/D-4.142)╳ 100% 。D为体密度,对于成人男性D=1.0913-0.0016 ╳ X 女性D=1.097-0.0013 ╳ X X=右肩胛角下皮皱厚度(mm)+右上臂肱三头肌皮皱厚度(mm),成人男性F%=15%,超过25%为肥胖,女性F%=22%,超过30%为肥胖)、腰髋周径比值、皮肤褶厚度测定等。
腰围(WC)及腰髋周径比(WHR)
腰围是衡量腹部肥胖的重要指标,《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将腰围的测量方法规定为:让受试者直立,两脚分开30~40 cm,用一根没有弹性、最小刻度为1mm的软尺,放在右腋中线胯骨上缘与第12肋下缘连线的中点(通常是腰部的天然最窄部位),沿水平方向环绕腹部一周,紧贴而不压迫皮肤,在正常呼吸末测量腰围的长度,读数准确至1mm。WHO规定亚太地区,男性腰围≥90 cm(2尺7寸),女性腰围≥80cm(2尺4寸)即为肥胖。
髋部周径是指臀部最大周径,腰髋周径比(WHR)男性>0.9, 女性>0.85即定为中心型肥胖又名内脏型肥胖。
另外,平卧时腹部的高度超过了胸骨的高度也可诊为肥胖。
皮肤褶厚度测定
常用测定部位为肱三头肌和肩角下肌部位,两者之和大于51mm(男性)、70mm(女性)可认为是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