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泽漆的功效与作用 行水消肿

泽漆的功效与作用 行水消肿

泽漆用于大腹水肿、面目四肢浮肿,单用有效,也可与白朮、茯苓等药配合同用。治疗瘰历结核,熬膏内服,如已溃破,行成瘘管,可用鲜草煎膏浸纱布塞入创口。

泽漆的功效与作用 解毒杀虫

泽漆能杀虫,用于癣疮,可用本品捣汁涂患处。《四川中药志》:"治一切恶毒、梅疮。"

大腹皮的功效与作用 利水消肿

大腹皮味辛,能开宣肺气而行水消肿,故有利水消肿的功效,①用于肾病性水肿,症见全身水肿,小便不利,可与茯苓皮、冬瓜皮、姜皮等同用。②用于湿脚气,可与木瓜、苏叶、槟榔、荆芥、乌药、陈皮、苏子、莱菔子、桑白皮、枳壳、沉香、生姜等同用,如大腹皮散。

心包炎饮食

1,花生红糖羹:

[原料]花生米150 g,红糖150 g,糯米粉15 g。

[制法]花生米加入红糖及清水适量,文火煮至熟烂,将糯米粉调芡,淋入锅内,搅拌温服。

[功效]用于心包炎恢复期引起的倦怠少气,心悸少寐,头晕食少水肿,妊娠气血不足等症。

[服法]2次/d,分早、晚服用。

2,龙骨糯米汤:

[原料]煅龙骨30 g。糯米100 g。

[制法]将煅龙骨捣碎,放入沙锅内,加入清水200 mL,煎熬1小时,去渣沥汁,再加入糯米、清水600 mL及红糖适量煮成稀粥即可。

[功效]益气健脾。养心和胃。用于心包炎引起的心悸、怔忡、气短等症。

[服法]早、晚空腹服用。

3,参枣米饭:

[原料]党参15 g,大枣30 g,糯米250 g,白糖60 g。

[制法]先用清水煮参、枣,去党参,把糯米淘尽放入沙锅内,再酌情加水和参枣液,用常法煮粥为饭,待熟后加入白糖即可。

[功效]益气健脾,养心和胃。用于各种心肌、心包引起的病变,如脾亏虚食少、体倦、心悸、气短等症。

[服法]2次/d,早、晚服之。

4,泽漆蛋:

[原料]鲜泽漆茎叶60 g,鸡蛋2枚。

[制法]将鲜泽漆茎叶洗净、切碎,加清水适量,放入鸡蛋煮熟,去壳刺孔,再煮数分钟即可。

[功效]行水,消肿,补虚。用于心肌炎及因心包炎引起的水肿及体虚等症。

[服法]先吃蛋,后喝汤,1剂/d。

黄芪泡酒的功效

1、益卫固表:黄芪性温、归肺,脾经,有益卫固表的作用,而酒也属温热性质,将黄芪泡酒能提高黄芪的温燥性质,加强黄芪的功效作用,帮助人体温经通络、益卫固表,适宜于有畏寒、怕冷、气虚等症状的人群。

2、利水消肿:黄芪含皂甙、蔗糖、多种氨基酸、叶酸、铜等多种元素,有利水消肿的作用,而酒中的酒精能促进机体排水,适量饮用黄芪酒,可帮助缓解虚性水肿,有利水消肿效果。

3、补肾益精:黄芪中含有黄芪多糖及黄酮类等多种成分,对人体有增强免疫、调节血压等作用,白酒少量饮用则能活血行气,适量饮用黄芪酒,有补肾益精、强身健体的效果,对于体虚乏力、肝肾不足等症状有改善作用。

利水消肿的中药有哪些

利水消肿的中药有哪些?利水消肿的方法很多,最佳的要属食疗了。那么利水消肿的中药有哪些?下面推荐几种利水消肿的中药,一起来看看。

利水消肿的中药有哪些

利水消肿药性味甘平、微寒,淡能渗泄,偏于利水渗湿,服药后能令小便畅通,尿量增加,有利尿消肿作用。利水消肿药用于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痰饮等症。利水消肿药有茯苓、泽泻、玉米须、香加皮、泽漆、荠菜等。

1、茯苓

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

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术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耆、白术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术等同用。

2、泽泻

泽泻,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利水渗湿药。主治肾炎水肿、肾盂肾炎、肠炎泄泻、小便不利等症。

治胃内停水常配白术。治尿道涩痛、小便不利常配木通、茯苓。

3、玉米须

玉米须,有利尿消肿;清肝利胆的功效。主治水肿,小便淋沥,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糖尿病,乳汁不通。

治风疹块(俗称风丹)和热毒:玉米须烧灰,兑醪糟服。治糖尿病:玉蜀黍须一两。煎服。治原发性高血压病:玉米须、西瓜皮、香蕉。煎服。治脑漏:玉蜀黍须晒干,装旱烟筒上吸之。

4、香加皮

香加皮,为萝蘑科植物杠柳的干燥根皮。有利水消肿,祛风湿,强筋骨的功效。用于治疗下肢浮肿,心悸气短,风寒湿痹,腰膝酸软。不宜过量服用。血热、旰阳上亢者忌用。

5、泽漆

泽漆,中药名,为大戟科草本植物泽漆的地上部份,以全草入药。春夏采集全草,晒干入药。行水消肿,化痰止咳,解毒杀虫。主治水气肿满,痰饮喘咳疟疾,菌痢,瘰疬,结核性瘘管,骨髓炎。

6、荠菜

荠菜,俗称地菜,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产后出血、痢疾、水肿、肠炎、胃溃疡、感冒发热、目赤肿疼等症。

便清泄泻及阴虚火旺者不宜食用。此外,患有目疾、疮疡、热感冒等病症者或体弱者也不宜食用,便溏者慎食。

7、薏苡仁

薏苡仁,别名米仁、六谷、川谷、菩提子,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种仁。有健脾渗湿,除痹止泻。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的功效。

《本草纲目》记载薏苡仁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虚则补其母,故肺痿肺痈用之。筋骨之病,以治阳明为本,故拘挛筋急,风痹者用之。土能生水除湿,故泄痢水肿用之。

8、冬瓜皮

冬瓜皮,中药名,为葫芦科植物冬瓜的干燥外层果皮。利尿消肿。用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暑热口渴,小便短赤。

治肿胀:用半斤,同冬瓜皮半斤,紫苏根叶半斤,生姜皮三两。煎汤熏洗,暖卧取汗。洗三次,小便清长,自然胀退。跌扑伤损:用干冬瓜皮一两,真牛皮胶一两,锉入锅内炒存性,研末。食用冬瓜时,洗净,削取外层果皮,晒干。

泽兰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利水消肿

泽兰苦温胜湿,芳香舒脾,故有利水消肿之功,故能治水肿,破淤血,常用与治疗淤血内阻引起的产后浮肿,小便不利等症。

药方:当归,芍药,丹参等一起煎药。

食用方法:饮汤汁,每天2次即可。

鸭子汤是凉性的还是热性的 鸭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鸭肉汤味甘咸性寒,适量食用有利于缓解体内的燥热情况,具有清热凉血的功效,适宜于阴血内热的人群食用;其次鸭肉汤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具有一定生津止渴,清热解暑作用,所以鸭肉汤具有一定清热生津的功效。

鸭肉汤味甘咸性寒,其中还有丰富的钾元素物质,适量食用具有一定通利小便,利水消肿的作用,对于人体水肿具有消肿作用,所以鸭肉汤具有一定利水消肿的作用,对人体的健康具有好处。

鸭肉汤中含有丰富的钾、镁、铜、锌等矿物质元素,适当饮用可以起到滋阴养胃、补血行水、开胃生津的作用,可用于缓解和改善身体虚弱、病后体虚等症,有利于人体健康。

泽漆的功效与作用 抗癌作用

泽漆对小鼠肉瘤S180,S37,小鼠白血病等瘤株均有抑制作用。从泽漆中分离得2个单体物质泽漆嘶A和B,研究证明,均具有抗癌活性。

五皮饮的功效与作用 利水消肿

五皮饮是由生姜皮、桑白皮、陈橘皮、大腹皮、茯苓皮组成的方剂,主要治疗的是水停气滞之皮水证,具体表现为头面四肢水肿、肢体沉重、小便不利,桑白皮入肺、脾经,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大腹皮功效行气宽中、行水消肿,茯苓皮、生姜皮功效都是利水消肿,用这四味药煎煮服用能起到一定的利水消肿的功效。

生姜皮的功效与作用 行水消肿

生姜皮行为辛凉,有行水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水肿初起、小便不利、头面浮肿等症。

地笋的常识

1.地笋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有:淀粉、蛋白质、矿物质,糖分含量也较高,有泽兰糖、葡萄糖、蔗糖、水苏糖等,能够为人体提供足够的能量来源。

2.地笋具有降血脂、通九窍、利关节、养气血等功能。可活血化瘀,行水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血腹痛、水肿等症。

地笋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地笋食疗作用

地笋味甘,性温,因此经期女性可以食用。

具有活血化瘀、益气、行水消肿的功效;

治吐血、衄血、水肿、产后腹痛、月经不调、滞下等症。

红豆薏米水用的是红小豆还是赤小豆

用赤小豆。

因为红小豆和赤小豆虽然长相相似,但其功效作用完全不同,红小豆是一种味苦、性平、有小毒,归肝、脾经,有理气活血、清热解毒功效的食材,赤小豆则是一种性味甘、酸、平,归心、小肠经,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功效的食材。

而红豆薏米最主要的功效是能够祛除体内湿气,所以红豆薏米用的是能够利水消肿的赤小豆,并且红豆薏米的红豆,在中医上一般指的就是赤小豆。

相关推荐

姜有什么功效

生姜味辛,性温,具有散寒解表、温中降逆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虾毒的功效,可用于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呕吐、痰饮喘咳、胀满、泄泻。 生姜皮味辛,性凉,具有消肿功效,可用于肿初起、小便不利。 生姜叶味辛,性温,具有活血散结的功效,可用于肿块、扑损瘀血。

红豆薏米打成豆浆能去湿气吗

能去湿气。 红豆本身就是一种性味甘、酸、平,归心、小肠经,有利消肿、解毒排脓功效的食材,而薏米则是一种性味甘、淡、凉,归脾、胃、肺经,有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功效的食材,将其打成豆浆,只是食材的一种烹饪方式,并不会导致红豆和薏米的营养成分及功效作用发生变化,并且通过打成豆浆后,可以使其有效成分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达到功效还会更好一些。

红豆薏米的红豆是赤小豆还是红小豆

一般指赤小豆。 从中医食疗的角度来看,红豆薏米中的红豆一般指的是赤小豆,因为红豆通常是直接用来吃的食物,而薏米是一种性味甘、淡、凉,归脾、胃、肺经,有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功效的食材。 赤小豆则是一种性味甘、酸、平,归心、小肠经,有利消肿、解毒排脓功效的食材,因而薏米和赤小豆都是可以入药的,并且功效作用较为相似,搭配在一起可以使所能达到的疗效更好,所以红豆薏米的红豆一般指的都是赤小豆。

吃生姜到底要不要去皮

中医认为,生姜肉性味辛温,具有发表散寒、温胃止呕等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脾胃虚寒引起的胃痛呕吐、女性经期受寒及寒性痛经者。 生姜皮性味辛凉、微寒、止汗,与生姜肉药性正好相反,因此,生姜在用于上述病症时最好是去掉皮,以免妨碍生姜充分发挥其辛温解表的功能。 此外,生姜皮还具有消肿的食疗作用,故生姜在用于治疗肿时,最好不要去皮,特别是当这类患者有便秘、口臭、痈疮、痔疮等内热症状时,更应使用生姜皮,而不是生姜,这样就可以避免热性的生姜阻碍姜皮散火除热、利消肿功效的发挥。 至于生姜入菜,为保持生姜药性作用

巴豆的功效作用 利尿

《药性论》中记载巴豆:“主破心腹积聚结气,治十种肿,痿痹,大腹。”因此巴豆还具有利尿的作用,可治疗肿胀满,二便不通之症。

菜的药用价值

种子:清热止血,泻肺平喘,消肿。用于痰涎壅肺、咳喘痰多、胸胁胀满、不得平卧、肺炎高热、痰多喘急、肺原性心脏病肿、胸腹肿、小便淋痛。种子的70%乙醇提取物中有强心成分。 地上部:煎液浓缩物制成干糖浆,用于肠炎、腹泻及细菌性痢疾。 性味功能 中药生用或炒用,味苦、辛,性大寒。泻肺平喘,祛痰止咳,消肿。 蒙药生用,味辛、苦,性凉、钝、稀、轻、糙。止咳,祛痰,平喘,清热,解毒。 独菜种子具强心作用临床用于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另外还具有平喘及利尿作用

四季豆是凉性还是热性

四季豆是一种平性的蔬菜,意思就是指,四季豆既不属于热性也不属于凉性,四季豆性甘,微温,胃经以及归脾,具有很多功效作用,比方说可以调和脏腑,可以安养精神,可以利消肿,消暑和化湿,以及益气健脾。

郁李仁的配伍应用

配胡麻仁,胡麻仁气味甘平,不寒不热,甘平益血而滋润肠燥,适于津枯血燥之大便秘结,实属益脾胃、滋肝肾之佳品。二者相须为用,一为缓泻,一为滋养,具有较好的补虚润肠通便作用。《本草求真》云,“郁李仁,世人多合胡麻同用,以为润燥通便之需。”故用于年老体弱,病后体虚,妇人产后血虚津枯而引起的肠燥便秘证,最为理想。 第2步配火麻仁,火麻仁偏入血分,甘平滑利,润燥通便,走而不守。二药配伍,气血并调,润便泻下。 第3步配槟榔,槟榔降气。二药合用,有降气利消肿之功。可治气浮肿,脚气等证。 第4步配桑白皮,二药合用,

地笋的详细介绍

地笋的详细介绍: 地笋又名大草石蚕、地藕、银条菜、甘露子、泽兰、地参等。唇形科地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广泛被我国人民食用,春夏可采摘嫩茎叶,凉拌、炒食、做汤均可,主要食用晚秋以后采挖出的地下膨大洁白色的匍匐茎(因形状口味如小竹笋,故名地笋),鲜食或炒食,或做酱菜等,味道很好,堪称野菜珍品。 地笋的营养价值: 1.地笋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矿物质,还含有泽兰糖、葡萄糖、丰乳糖、蔗糖、苏糖等,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能量。 2.地笋具有降血脂、通九窍、利关节、养气血等功能。可活血化瘀,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经

干漆的功效作用 杀虫消积

干漆,能杀虫消散,逐肠胃一切有形之积滞,肠胃既清,则五脏自安,痿缓痹结自调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