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香苗有什么好处 治疗小儿厌食
茴香苗有什么好处 治疗小儿厌食
茴香苗对治疗小儿厌食也颇有疗效,因为它有特殊的香味,在烹调中是搭配肉食和油脂绝佳蔬菜,不喜欢吃饭的孩子适量吃点茴香苗,可以明显改善孩子的厌食情况。
小儿厌食症的食疗方法
茴香苗:家长可将小茴香苗洗净切碎,稍加食盐、芝麻油、味精,凉拌给孩子当菜吃,每日半小盘即可。也可将小茴香加少许肉馅包馄饨、饺子或包子,让孩子进食。食量要由少增多,不可过量。小茴香健胃,理气化滞,食后可消食除满,增进食欲,实为治小儿厌食的美味佳肴。
橘皮:将新鲜橘子皮洗净,切成条状或蝴蝶状等各式各样小块,加上适量白糖拌匀,置阴凉处一周,待小儿用餐时取出少许当菜食之,每日2次。橘皮药名陈皮,是一种理气、消积、化食的良药。橘皮含有大量维生素B1、橙皮甙等,还有健胃、止呕、祛痰止咳的功能。
玫瑰花:刚采摘的鲜玫瑰花,加适量白糖密封于瓶罐内,一个月后启封。将玫瑰花糖少许加入汤内,让小儿食之。玫瑰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葡萄糖、蔗糖、柠檬酸、苹果酸等,是芳香健脾佳品。
孕妇能吃茴香苗吗
很多孕妇在怀孕后不敢吃这个,不敢吃那个的。就是害怕吃错了食而伤害胎儿。那么茴香苗女性在怀孕后可以吃吗?今天就跟大家说一下有关这个问题好让孕妇们心里有个了解。
茴香苗是营养价值极高的保健蔬菜,孕妇完全可以放心食用。也有人认为孕妇吃茴香苗会导致流产,其实这是将茴香苗与茴香混为一谈了。
中国古代医书中表明茴香为热性香料,孕妇经常食用此类香料会导致便秘,进而会导致腹压增大而压迫胎儿,最终导致流产或早产等不良后果。
但茴香苗是指茴香种子萌发的嫩苗,或者是茴香植株新发的嫩茎叶,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健胃理气,孕妇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茴香苗有帮助消化和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孕妇吃茴香苗不仅不会导致便秘,反而对孕妇便秘还有极好的缓角和治疗作用。茴香苗还有健胃和治疗厌食症的作用,这对怀孕期间食欲不振等症状也有极好的缓解作用。
通过上面的介绍,可以知道孕妇是可以吃茴香苗的,当然很多人也会担心会不会吃茴香苗也会出现便秘的现象,其实这个是不需要太担心的,想要出现便秘的现象,必须要多吃才会有的,如果只是偶尔来上一次的话是不会有问题的。所以孕妇们是可以放心食用的。当然在怀孕后很多饮食问题还是应该在怀孕初期就了解好,以免错吃了什么。
孕妇能吃茴香吗
茴香苗的功效与作用:
茴香苗的功效与作用一、可以健脾养胃,行气,能够促进肠胃蠕动,促进吸收和消化,这是因为茴香苗里面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茴香油。
茴香苗的功效与作用二、同样茴香油有很好的止痛抗菌的功效,直接将其捣成汁喝,或者捣成泥糊后外敷,还可以治疗恶毒痈肿。
茴香苗的功效与作用三、可以预防和治疗小儿厌食,因此对于那些有挑食厌食情况的儿童可以吃一些茴香苗就可以改善。
孕妇能吃茴香吗:
茴香苗营养非常丰富,孕妇是可以吃的,不过有些人认为茴香苗会容易造成流产,但这是因为大家将茴香苗和茴香当成同一种产妇。茴香的确经常吃是容易导致便秘,还容易导致早产流产,但是茴香苗只要适量是不会有便秘的。
皮肤过敏能吃茴香苗吗
茴香苗有很好的养生功效和作用,茴香苗能够起到帮助消化以及增加食欲的作用,茴香苗有抗溃疡以及镇痛等效用,所以茴香苗适合皮肤过敏的人食用。
小茴香的种实是调味品,而它的茎叶部分也具有香气,常被用来作包子、饺子等食品的馅料。它们所含的主要成分都是茴香油,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排除积存的气体,所以有健胃、行气的功效;有时胃肠蠕动在兴奋后又会降低,因而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
中医学上入药,性温,味辛,归肝、肾、脾、胃经。功能温肝肾,暖胃气、散塞结,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妇女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等症。
小茴香还有抗溃疡、镇痛、性激素样作用等,茴香油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唾液和胃液分泌,起到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的作用。适合脾胃虚寒。肠绞痛、痛经患者用于食疗,食用方法为:取小茴香少许,炒后煎汤去渣,然后加大米,煮成米粥食用。
1、所有人群均可食用。
2、适宜痉挛疼痛者、白细胞减少症患者;
3、阴虚火旺者不宜食用,多食会伤目、长疮。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茴香苗,我们知道茴香苗是蔬菜的一种,我们经常采用茴香苗来作为包子或者饺子的馅,茴香苗有非常高的食用价值,常吃茴香苗有抗溃疡等方面的效用,所以皮肤过敏的人是可以吃茴香苗的。
蓝靛果的适用人群
蓝靛果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甚至是优于一般的水果。蓝靛果一般人都能吃,儿童孕妇都能吃。
儿童可以吃蓝靛果,食用适量地蓝靛果可以保护视力,因为蓝靛果中含有高含量的花青素,甚至比蓝莓含量高。蓝靛果不但可降压、提高白血球数,而且具有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功效,且治愈率达90%。对于儿童的发育有一定的作用。
需要保养的人应该适量地吃蓝靛果。因为蓝靛果具有极高的抗氧化活性,适用于保养皮肤和延缓衰老,是很好的补充营养的水果。
茴香苗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中医学上入药,性温,味辛,归肝、肾、脾、胃经。功能温肝肾,暖胃气、散塞结,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妇女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等症。
茴香苗能够起到健胃行气的功效。这是因为它里面含有茴香油,这也是它的主要成分,它能够刺激身体分泌消化液,从而让肠胃更快的蠕动,这样可以起到促进消化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将肠胃中积存的气体排出体外。它还具有止痛抗菌的作用。我们如果将茴香苗进行捣汁之后敷在患处,可以用来治疗恶毒痈肿。
茴香苗对治疗小儿厌食也颇有良效,让不喜欢吃饭的孩子经常吃点茴香苗,可明显改善孩子的厌食情况。因为它具有特殊的香味,在烹调中是搭配肉食和油脂的绝佳蔬菜,常被人们用来制作包子和饺子等食品的馅料。
小茴香还有抗溃疡、镇痛、性激素样作用等,茴香油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
它可以对胃肠神经血管进行刺激,能够提高食欲,从而帮助身体进行消化。对于脾胃虚寒的人来说是非常适合的,用它还可以来治疗肠绞痛以及痛经呢,具体的方法就是取少量的小茴香,将它进行炒制之后再进行煎汤,然后将里面的渣去掉,接着将大米添加进去,煮成米粥进行食用就可以了。
小儿厌食症的食疗方法
茴香苗:家长可将小茴香苗洗净切碎,稍加食盐、芝麻油、味精,凉拌给孩子当菜吃,每日半小盘即可。也可将小茴香加少许肉馅包馄饨、饺子或包子,让孩子进食。食量要由少增多,不可过量。小茴香健胃,理气化滞,食后可消食除满,增进食欲,实为治小儿厌食的美味佳肴。
橘皮:将新鲜橘子皮洗净,切成条状或蝴蝶状等各式各样小块,加上适量白糖拌匀,置阴凉处一周,待小儿用餐时取出少许当菜食之,每日2次。橘皮药名陈皮,是一种理气、消积、化食的良药。橘皮含有大量维生素B1、橙皮甙等,还有健胃、止呕、祛痰止咳的功能。
治疗小儿厌食症
小儿厌食症西医治疗
一、治疗
(1)除了要保持合理的膳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必要时可给硫酸锌10mg,放糖浆内或者于100g食盐中掺入1g硫酸锌,使锌的摄入达到标准用量(约每日10mg),可以促进食欲增加。
(2)如检查血锌低下,可用硫酸锌2~3mg/kg?d,疗程1~3个月。锌能使味蕾细胞迅速再生,改善味蕾的敏锐度,又能提高消化功能,对缺锌的患儿有效率高达90%以上。
(3)口服胃酶合剂或干酵母片等助食剂对增进食欲有一定作用。
(4)胃动力药如吗丁啉等,对提高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促进胃蠕动,加快胃排空,能减轻腹胀、制止恶心、呕吐,对胃肠动力障碍引起的厌食有较好的作用。服用剂量:每次0.3mg/kg,3次/d口服。疗程4周。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5)一般不用激素疗法,但对严重顽固性厌食症也可考虑应用,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用药,临床的参考方案如下
①泼尼松(强的松)。每天0.5mg/kg,3次/d口服。
②小剂量胰岛素,用于顽固性厌食,胰岛素3~6U加于10%葡萄糖250~500ml静脉点滴(1U胰岛素至少给葡萄糖4g),均能增加食欲。
(6)国外治疗用药方案:采用抗抑郁药,阿米替林来改善患儿的情绪,提高对进食的兴趣。参考剂量:12.5~25mg/kg,口服,每晚1次,在睡前0.5~1h服。一般在6~12天后见效。此外,抗组织胺和抗5-羟色胺药,赛庚啶,也可作为食欲兴奋剂,有一定效果。剂量:每天0.25mg/kg,分2~3次口服。
小儿厌食症中医治疗
一、中医疗法
1.列举几种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中成药,供对症治疗:
(1)肥儿丸
适应症:小儿消化不良、虫积腹痛,面黄肌瘦,食少腹痛等。
用法用量:蜜丸剂,每丸重3克。每服1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2)理中丸
适应症:小儿因为食用生冷食物,伤及脾胃,中焦虚寒,脘腹疼痛,肢体倦怠,手足不温,恶心呕吐,口淡不渴,喜热饮,大便稀溏(大便很烂,没有形状),小便清利等症状。
用法用量:蜜丸剂,每丸重9克。7岁以上小儿每次服4.5克;7岁以下小儿每次服3克,日服2次。白开水送服。
(3)启脾丸
适应症:小儿食量少,面黄肌瘦、四肢倦怠,胸脘痞闷,腹胀腹痛,呕恶气逆、嗳腐吞酸,舌淡,舌苔白腻等症状。
用法用量:蜜丸剂,每丸重3克。儿童每次服1丸,每日服2~3次,周岁以内小儿每次服半丸,每日服2次,白开水送服。
(4)儿康宁糖浆
适应症:小儿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大便稀溏(大便很烂,没有形状),面黄肌瘦,舌质淡嫩,舌苔薄白,脉象细弱。
用法用量:糖浆剂,每瓶200毫升。每次1汤匙,日服3次。空腹温开水调服。
(5)健儿散
适应症:开胃健脾,生津消导之功。小儿食量小,食欲不振,面黄肌瘦,腹胀腹痛,心烦口渴,腹泻便干。
用法用量:散剂,每袋80克。3岁以下每次服0.75克,每日2次;4~6岁每次服2.75克,每日3次;7~12岁每次服5.5克,每日2次,温开水调服。必须坚持服药,一般连续服药1~2月始有明显疗效。
(6)山楂健脾丸
适应症:脾胃气虚,消化不良,形体消瘦,面色无华,食欲减退,脘腹痞闷。舌苔薄白或无苔,脉细。
用法用量:蜜丸剂,每丸重6克。每次1丸,日2~3次,空腹温开水送服。3岁以内小儿酌减。
(7)香砂六君丸
适应症:小儿脾胃不健,饮食不思,胸膈不利,脘腹胀满,呕吐吞酸,大便不实等。
用法用量:水丸剂,每50粒重3克。成人每人每次服6~9克;7岁以上小儿每次服3~4.5、克;7岁以下小儿每次服2~3克。均每日2~3次,空腹温开水送服。本方是平补之剂,便于常服。
(8) 小儿增食丸
适应症:小儿食欲不振,口臭,大便臭秽,夜卧不宁等症。
用法用量:剂型为蜜丸剂,每丸重3克。1周岁以内,每次服半丸;1~3岁,每次服1丸;3~7岁每次服1丸半;7岁以上每次服2丸。均每日2~3次,空腹温开水送服。本方药力和缓,可以连续服用。
(9)小儿化食丹
适应症:饮食不节,食滞中焦、久而成积。食欲不振,泛呕吞酸,脘腹胀满或疼痛,大便秘结,或泻下酸腐等。
用法用量:剂型为蜜丸剂,每丸重1.5克。2~4岁每服1丸,周岁以内服半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本方配伍合理,化食消积之力较强,制成蜜丸后,丸则缓之,且药量少,使用安全,效力可靠,可以连续服用,使积去病除。纯虚无实之证,当禁服用。
小儿厌食症中药良方来帮忙
厌食症属于中医所说的脾胃病(也就是消化系统病)。常常表现为宝宝几个月,甚或更永劫间不爱用膳。一到用膳时父母发愁,想方设法追着喂、逗着喂、骗着喂也吃不了几口饭。在小儿童园虽然比在家好一些,但也是总剩饭。有的孩子是因为慢性疾病引起厌食,比如贫血、佝偻病、肝炎等慢性病,有可能造成永劫间厌食,这时候应该检查清晰,把慢性病疗治好了以后,食欲才可以得到改善。
1.山楂陈皮治疗小儿厌食
[配 方] 山楂6克,陈皮5克,白术4克。
[制用法] 将上述3味共研细粉,米汤调糊,敷于脐窝,盖上纱布,外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2次,3~5日为1疗程。
[功 效] 治疗小儿厌食。
2.白术茯苓饮治疗小儿脾虚厌食
[配 方] 白术6克,茯苓6克,党参6克,陈皮6克。
[制用法] 水煎服。
[功 效] 健脾和胃。治疗脾虚型厌食。症状表现为面色苍黄,形体消瘦,不思饮食,好卧懒动,疲倦少语,大便稀不成形,舌质淡,苔少,脉象细弱无力。
3.韭菜籽治疗小儿厌食
[配 方] 韭菜籽9克,面粉适量。
[制用法] 将韭菜籽研末,调入面粉和匀,制成饼,蒸熟,日分 3次服用,连服3-5日。
[功 效] 适用于兼见自汗、面白等症的小儿食欲不振症。
4.木香治小儿厌食
[配 方] 木香15克,砂仁15克,六曲60克,炒麦芽60克, 焦山楂60克,炒槟榔40克,炒莱菔子40克,炒青皮30克,胡连 20克,黄芪90克。
[制用法] 共为细面,炼蜜为丸,每丸重4克,每服1丸,每日 2次,奶水各半送服。如服药面亦可,每次服2克,日2次。
[功 效] 用治小儿厌食,症见见食则烦,体弱发稀。
5.党参治小儿厌食
[配 方] 党参3~6克,白术3-6克,茯苓6—10克,陈皮3—6 克,苍术3-6克,山楂6—10克,鸡内金3-6克,枳壳3~6克,甘草 2~3克。
[制用法] 药物用清水浸泡30分钟,再煎煮15~20分钟,上药 可研细末,6克空腹服,日服两次。
[功 效] 健脾开胃。用治小儿厌食。
6.大黄治小儿厌食
[配 方] 大黄3克,槟榔6克,陈皮6克,砂仁5克,焦山楂 10克,建曲10克,炒麦芽10克,甘草3克。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功 效] 理气醒脾,消食开胃。用治小儿厌食症。
7.山药治小儿厌食
[配 方] 山药200克,神曲150克,茯苓100克,丁香20克。
[制用法] 为细末,每次冲服15克,日3次。
[功 效] 治小儿厌食。
8.香薷治小儿厌食。
[配 方] 香薷、砂仁、草果、陈皮、五味子、甘草各10克。
[制用法] 共为细末,每次冲服3克,日2—3次。
[功 效] 治小儿厌食。
9.苍术治小儿厌食
[配 方] 苍术1份,陈皮1份,鸡内金1份。
[制用法] 共研细末,以适量蜂蜜调和后开水冲服即可。1日3 次,2岁以下每次1克,3-5岁每次1.5克。
[功 效] 治小儿不思饮食,腹胀,泄泻,舌苔白腻。
10.山药山楂治小儿厌食
[配方] 山药10克,山楂、鸡内金、白扁豆各5克,甘草4克。
[制用法] 用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所得药液兑匀,分服,日1剂。
[功 效] 治小儿厌食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