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常见慢性肾盂肾炎诊断标准

常见慢性肾盂肾炎诊断标准

常见的有下列五型:

(一)复发型 常多次急性发作,发病时可有全身感染症状、尿路局部表现及尿液变化等,类似急性肾盂肾炎。

(二)低热型 以长期低热为主要表现,可伴乏力、腰酸、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

(三)血尿型 可以血尿为主要表现,呈镜下或肉眼血尿,发病时伴腰痛、腰酸和尿路刺激症状。

(四)隐匿型 无任何全身或局部症状,仅有尿液变化,尿菌培养可阳性,又称无症状性菌尿。

(五)高血压型 在病程中出现高血压,偶可发展为急进性高血压,常伴贫血,但无明显蛋白尿和水肿等。

尿路感染的分类

一、根据有无尿路功能上或解剖上的异常,尿路感染分为复杂性尿路感染和单纯性尿路感染。

1、复杂性尿路感染

复杂性尿路感染是指:

① 尿路有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引起尿路梗阻,尿流不畅;

② 尿路有异物,如结石、留置导尿管等;

③ 肾内有梗阻,如在慢性肾实质疾病基础上发生的尿路感染,多数为肾盂肾炎,可引起肾组织损害。长期反复感染或治疗不彻底,可进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

2、单纯性尿路感染

单纯性尿路感染则无上述情况,不经治疗其症状及菌尿可自行消失,或成为无症状性菌尿。Pawlowski等在4596例尸检中发现慢性肾盂肾炎者仅占3.1%,因此认为:成人肾盂肾炎如属单纯性,很少引起终末期肾病(end state renal diseas,ESRD)或病理上的慢性肾盂肾炎。

二、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

1、上尿路感染

上尿路感染主要指肾盂肾炎 (pyelonephritis),即肾实质和肾盂的感染性炎症,是由于细菌入侵肾脏所致。肾盂肾炎临床上分为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多数是致病菌经膀胱、输尿管而到达肾脏,引起炎症,主要表现急性间质性炎症和肾小管上皮细胞不同程度的坏死。关于慢性肾盂肾炎的定义,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过去此诊断过于滥用,认为慢性肾盂肾炎应仅限于肾盂、肾盏有明确的炎症、纤维化和变形者。如果用此诊断标准,则绝大部分慢性肾盂肾炎是在尿路梗塞、尿流不畅或膀胱——输尿管返流的基础上附加尿路感染所致。如果没有上述情况,尿路感染常不会引起严重的慢性肾脏疾患。因此,急慢性肾盂肾炎的鉴别,不应该由其病程长短或反复发作的次数来划分,而应该由影像学显示肾盂肾盏是否有变形来区别。

2、下尿路感染

下尿路感染主要为尿道炎(urethritis)和膀胱炎(cystitis),其感染性炎症仅局限于尿道和膀胱。膀胱和尿道的细菌性炎症,统称为下尿路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多数为继发性的,女性较多见。常见的诱因有尿道梗阻、邻近器官的炎症、膀胱或尿道器械检查、创伤、手淫等。

(1)临床表现 下尿路感染的主要表现分:起病多急骤,尿频,尿急,尿痛,或有黏液性分泌物。检查尿液有脓细胞、少量红细胞。

(2)治疗 包括:

① 增强机体抵抗力,治疗原发病灶并消除衣发因素;

② 多饮水,热水落石出或1:50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

③ 抗感染:可选用增效联磺1克,每天2次,庆大霉素片8万单位,每天3次,诺氟沙星0.2克,每天3次,严重者可静脉滴注氨苄青霉素2-4克或丁胺卡那霉素0.4-0.6克;

④尿道刺激症状明显者,可用适量解痉止痛药,如山莨菪碱5-10毫克,每天3次口服,或阿托品片0.3-0.6毫克,每天3次。

三、根据病史,尿路感染又分为初发和再发,后者又分为复发和再感染。

1、初发性尿路感染

初发性尿路感染即第一次发作;复发是指治疗不彻底,常在停药后6周内再次发作,与原初感染的细菌同株同血清型,多见于肾盂肾炎;

2、再感染

再感染是指原初感染已治愈,由不同菌株再次感染,常发生在原初治疗停药6周之后,多见于膀胱炎。再发频繁者必须寻找原因。

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根据慢性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不难,起病缓慢,病情迁延,尿检异常,常有蛋白尿,有时伴血尿,水肿和高血压,随着病程进展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其诊断标准是:①有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进行性损害,化验有蛋白尿,伴或不伴血尿,②病程迁延1年以上,③除外继发性和遗传性肾炎。

鉴别诊断:

最重要的鉴别诊断为除外肾小球肾病和系统性疾病继发的肾脏改变,以下为不同类型慢性肾炎的鉴别诊断。

1.慢性肾炎肾病型与肾小球肾病鉴别:二者共同点为:大量蛋白尿,高度水肿与低蛋白血症,但肾小球肾病患者,无镜下血尿,一般也无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除非可因严重水肿而出现暂时性的肾功能减退或高血压,这二者经利尿消肿后,应很快恢复正常,所以凡有镜下甚至肉眼血尿,或持久性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者,一般为肾炎而不能诊为肾病,如能对尿蛋白作进一步分析,更有助于诊断,肾小球肾病多呈高度选择性蛋白尿;慢性肾炎肾病型患者多呈无选择性蛋白尿,肾病尿中很少出现FDP而慢性肾炎较多见,此外,肾小球肾病患者绝大部分对激素和免疫抑制药治疗敏感,而慢性肾炎肾病型患者对该类药物反应差。

2.慢性肾炎普通型与慢性肾盂肾炎的鉴别:慢性肾盂肾炎晚期,可有较大量蛋白尿和高血压,与慢性肾炎很难鉴别,后者多见于女性,常有泌尿系感染病史,多次尿沉渣检查和尿细菌培养阳性,有助于对活动性感染性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慢性肾盂肾炎患者,肾功能的损害多以肾小管损害为主,可有高氯酸中毒,低磷性肾性骨病,而氮质血症和尿毒症较轻,且进展很慢,静脉肾盂造影和核素肾图及肾扫描,如果有二侧肾脏损害不对称的表现,则更有助于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

3.慢性肾炎肾病型或普通性与红斑狼疮性肾炎的鉴别:狼疮肾炎的临床表现与肾组织学改变均与慢性肾炎相似,而红斑狼疮女性好发,且为一系统性疾病,常伴有发烧,皮疹,关节炎等,血细胞下降,免疫球蛋白增加,并有狼疮细胞和抗核抗体,血清补体水平下降,肾脏组织学检查可见免疫复合物于肾小球各部位广泛沉着,复合物中IgG免疫荧光染色呈强阳性,即“满堂亮”表现。

4.慢性肾炎高血压型与原发性高血压继发:肾损害的鉴别 肾炎多发生在青壮年,高血压继发肾损害发生较晚,病史非常重要,是高血压在先,还是蛋白尿在先,对鉴别诊断起主要作用,在高血压继发肾脏损害者,尿蛋白的量常较少,罕见有持续性血尿和红细胞管型,而肾功能的损害相形之下较严重,肾穿刺常有助鉴别,有人发现20%初步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者,经肾穿刺确诊为慢性肾炎。

5.其他原发性肾小球疾病:①隐匿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上轻型慢性肾炎应与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相鉴别,后者主要表现为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无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②感染后急性肾炎:有前驱感染并以急性发作起病的慢性肾炎需与此病相鉴别,二者的潜伏期不同,血清补体C3的动态变化有助鉴别;此外,疾病的转归不同,慢性肾炎无自愈倾向,呈慢性进展,可资区别。

6.其他:过敏紫癜性肾炎,糖尿病毛细血管间肾小动脉硬化,痛风肾,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淀粉样变累及肾脏等,以上疾病各有其特点,诊断慢性肾炎时应予以除外。

7.Alport综合征:常见于青少年,起病多在10岁之前,患者有眼(球形晶体等),耳(神经性耳聋),肾(血尿,轻,中度蛋白尿及进行性肾功能损害)异常,但此综合征有阳性家族史(多为性连锁显性遗传)。

尿道感染有什么症状

尿路感染症状

一、急性肾盂肾炎 :1。起病急骤; 2寒战、畏寒; 3。发热; 4。全身不适、头痛、乏力; 5。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6。尿频、尿急、尿痛; 7。腰痛、肾区不适; 8。上输尿管点压痛; 9。肋腰点压痛; 10。肾区叩击痛; 11。膀胱区压痛;

二、慢性肾盂肾炎 :1。急性发作时的表现可与急性肾盂肾炎一样,但通常要轻得多,甚至无发热、全身不适、头痛等全身表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也不明显; 2。水肿; 3。高血压;

三、膀胱、尿道炎: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区疼痛。尿道分泌物。尿路感染的分类

尿路感染的分类

(一)、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 上尿路感染主要指肾盂肾炎 (pyelonephritis),即肾实质和肾盂的感染性炎症,是由于细菌入侵肾脏所致。肾盂肾炎临床上分为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多数是致病菌经膀胱、输尿管而到达肾脏,引起炎症,主要表现急性间质性炎症和肾小管上皮细胞不同程度的坏死。关于慢性肾盂肾炎的定义,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过去此诊断过于滥用,认为慢性肾盂肾炎应仅限于肾盂、肾盏有明确的炎症、纤维化和变形者。如果用此诊断标准,则绝大部分慢性肾盂肾炎是在尿路梗塞、尿流不畅或膀胱——输尿管返流的基础上附加尿路感染所致。如果没有上述情况,尿路感染常不会引起严重的慢性肾脏疾患。因此,急慢性肾盂肾炎的鉴别,不应该由其病程长短或反复发作的次数来划分,而应该由影像学显示肾盂肾盏是否有变形来区别。 下尿路感染主要为尿道炎(urethritis)和膀胱炎(cystitis),其感染性炎症仅局限于尿道和膀胱。

(二)、根据有无尿路功能上或解剖上的异常,尿路感染分为复杂性尿路感染和单纯性尿路感染。

如何诊断尿路感染

1、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

(1)参考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白细胞数≥10个/HP,或有尿路感染症状者。

(2)正规清洁中段尿(要求尿停留在膀胱中4~6h以上)细菌定量培养,菌落数≥105/ml。

具备上述1、2可以确诊。如无1则应再作尿菌计数复查,如仍≥105/ml,且两次的细菌相同者,可以确诊。

(3)尿细菌数104~5/ml之间者,应复查,如仍为104~5/ml,需结合临床表现来诊断或作膀胱穿刺尿培养来确诊。

(4)作膀胱穿刺尿培养,如细菌阳性(不论菌数多少),亦可确诊。

(5)作尿菌培养计数有困难者,可用治疗前清晨清洁中段尿(尿停留于膀胱4~6h以上)正规方法的离心尿沉渣革兰染色找细菌,如细菌>1/油镜视野,结合临床症状,亦可确诊。

2、上、下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

(1)参考临床症状,有发热(>38℃)或腰痛,肾区叩击痛或尿中有白细胞管型者,多为肾盂肾炎。

(2)尿抗体包裹细菌检查阳性者,多为肾盂肾炎,阴性者多为膀胱炎。

(3)经治疗后仍留有肾功能不全表现,能排除其它原因所者;或X光肾盂造影有异常改变者为肾盂肾炎。

(4)膀胱灭菌后的尿标本细菌培养结果阳性者为肾盂肾炎,阴性者多为膀胱炎。

(5)经治疗后症状已消失,但又复发者多为肾盂肾炎(多在药后6周内);用单剂量抗菌药治疗无效或复发者多为肾盂肾炎。

3、重新发生的尿路感染诊断标准

(1)经治疗后症状消失,尿菌阴转后,症状再现(多在停药6周后)。

(2)尿菌落数≥105/ml。但菌种(株)与上次不同者。

4、尿路感染复发诊断标准

(1)尿细菌数≥105/ml。而菌种与上次相同(菌种相同而且为同一血清型,或者药敏谱相同)者。

(2)经治疗症状消失、尿菌阴转后在6周内症状再现。

5、尿道综合征诊断标准

(1)多次尿细菌培养落数<105/ml。

(2)尿中白、红细胞数增加不明显(<10个/HP)。

(3)女性患者有明显的排尿困难、尿频,但无发热、白细胞增高等全身症状。

温馨提示:慢性尿路感染患者亦应根据病情适当地休息,防止过度疲劳后,机体免疫力低下而造成再感染,同时注重强化自身整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待到症状彻底消失后便可恢复正常工作。

慢性肾盂肾炎如何鉴别诊断

中医诊断:

(1)肾虚湿热:

证候:尿频、尿急、尿痛反复发作,腰酸腰痛,低热,五心烦热,口干口粘或口苦,咽干,饮水不多,舌质偏红,苔薄白,脉沉细稍数。

证候分析:肾阴不足,见腰酸腰痛;阴虚生内热,见低热,五心烦热,口干咽干;膀胱湿热,窍道不利,见尿频、尿急、尿痛。

(2)脾肾两虚:

证候:尿频、尿急、尿痛遇劳即发,腰膝酸软,纳少倦怠乏力,面色萎黄无华,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证候分析:肾虚见腰膝酸软,脾虚见纳少倦怠乏力,面色萎黄无华;尿频、尿急、尿痛遇劳即发,为劳淋之典型表现。

(3)气滞血瘀:

证候:淋证发作前常有情绪波动史,急躁易怒,腰酸胀痛或刺痛,小腹拘急不舒,两胁胀满,排尿不畅,面色晦黯,舌暗有瘀斑瘀点,脉沉弦或弦细。

证候分析:肝气郁结,疏泄不利,见急躁易怒,腰酸或胀痛,小腹拘急不舒,两胁胀满,排尿不畅,脉弦;气滞血瘀,见腰刺痛,面色晦黯,舌暗有瘀斑惯点,脉弦细。

西医诊断标准:

1.尿路感染

(1)正规清洁中段尿(要求尿停留在膀胱中4~6小时以上)细菌定量培养,菌落≥105/ml。

(2)参考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白细胞数>10/HP,或有尿路感染症状者。

具备上述1,2可以确诊。如无2则应再作尿菌计数复查,如仍≥105/ml,且两次的细菌相同者,可以确诊。

(3)作膀胱穿刺尿培养,如细菌阳性(不论菌数多少),亦可确诊。

(4)如做细菌计数有困难者,可用治疗前清晨清洁中段尿(尿停留于膀胱4~6小时以上)正规方法的离心尿沉渣革兰染色找细菌,如细菌>1/油镜视野,结合临床尿感症状,亦可确诊。

(5)尿细菌数在104~5/ml之间者,应复查,如仍为104~5/ml,需结合临床表现来诊断或作膀胱穿刺尿培养来确诊。

2.上、下尿路感染的鉴别 具备了上述尿路感染标准兼有下列情况者:

(1)尿抗体包裹细菌检查阳性者,多为肾盂肾炎,阴性者多为膀胱炎。

(2)膀胱灭菌后的尿标本细菌培养结果阳性者为肾盂肾炎,阴性者多为膀胱炎。

(3)参考临床症状,有发热(>38℃)或腰痛、肾区叩压痛或尿中有白细胞管型者,多为肾盂肾炎。

(4)经治疗后症状已消失,但又复发者多为肾孟肾炎(多在停药后6周内);用单剂量抗菌药治疗无效或复发者多为肾盂肾炎。

(5)经治疗后仍留有肾功能不全表现,能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者;或X线肾盂造影有异常改变者为肾盂肾炎。

西医诊断依据:

对于有明确的急性肾盂肾炎史及感染反复发作者,结合实验室检查,慢性肾盂肾炎的诊 断较容易。对于病史不典型或一开始即表现为慢性肾衰者临床诊断的难度较大,需做全面分 析,才能得出诊断。有人提出慢性肾盂肾炎早期诊断依据如下:①尿路感染史在1年以上,抗 生素治疗效果不佳。②膀胱穿刺尿细菌培养灭菌前、后均阳性、且为同一菌株生长者。③经 治疗症状消失后仍有肾小管功能减退、排除其它原因所致者。④肾脏指数≤45%(一侧或双 侧)、集合系统显著分离除外梗阻者。以上4项全部阳性即可诊断为慢性肾盂肾炎

西医鉴别诊断:

急、慢性肾盂肾炎的鉴别

(1)尿路感染病史在1年以上,经抗菌治疗效果不佳,多次尿细菌定量培养均阳性或频繁复发者,多为慢性肾盂肾炎。

(2)经治疗症状消失后,仍有肾小管功能(尿浓缩功能等)减退,能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者,为慢性肾盂肾炎。

(3)X线造影证实有肾盂肾盏变形,肾影不规则甚至缩小者为慢性肾盂肾炎。

4.尿道综合征(尿频-排尿困难综合征)应具备下列三条:

(1)女性患者有明显的排尿困难,尿频,但无发热、白细胞增高等全身症状。

(2)多次尿细菌培养菌落数<105/ml。

(3)尿中白、红细胞数增加不明显: <10 个/HP。

5.尿路感染复发应具备下列两条。

(1)经治疗症状消失、尿菌阴转后在六周内症状再现。

(2)尿细菌数≥105/ml,而菌种与上次相同(菌种相同而且为同一血清型,或者药敏谱相同)者。

6.重新发生的尿路感染。(再感染)应具备下述两条。

(1)经治疗后症状消失,尿菌阴转后,症状再现(多在停药6周后)。

(2)尿菌落数≥105/ml,但菌种(株)与上次不同者。

急性肾盂肾炎并发症

如果急性肾盂肾炎诊断,治疗及时,则很少出现并发症,并发于有潜在肾脏病或尿路畸形的急性肾盂肾炎的预后相对较差,而且致病菌常有耐药性,如不去除肾结石,尤其是合并感染的结石,否则肾盂肾炎难以控制,并发于尿路梗阻的感染也很难治愈,常演变为慢性过程,并可导致菌血症。

急性肾盂肾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中毒性休克,产气型肾盂肾炎是一种很少见但可致命的肾盂肾炎,通常见于糖尿病患者,由致病菌(常是大肠杆菌的某一菌株)释放气体进入感染组织所致。

在得到充分治疗后,又无其他肾脏疾病或尿路畸形,急性肾盂肾炎通常可痊愈,并不引起肾脏瘢痕或持续性肾脏损害,相反在肾脏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婴幼儿,尤其是并发于肾脏疾病或尿路畸形的急性肾盂肾炎,常引起持续脏损害肾和瘢痕。

慢性肾盂肾炎诊断鉴别

诊断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其诊断标准应该严格,影像学检查发现有肾皮质瘢痕和肾盂肾盏变形,肾功能学检查有异常,且在病史中或尿细菌学检查有尿路感染的证据者,如无上述改变,则尿路感染的病史虽长亦不能诊断为本病,对慢性肾盂肾炎患者需做全面彻底检查,以明确:①致病菌;②单侧或双侧感染;③原发病灶;④ 肾实质损害范围及肾功能减损程度;⑤有无尿路梗阻。

鉴别诊断

1.下尿路感染:若显示尿蛋白,Tamm-Horsfall黏蛋白,β-微球蛋白等增高,尿沉渣抗体包裹细菌阳性,白细胞管型以及肾形态和功能异常,均有助于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必要时可作膀胱冲洗灭菌培养,若膀胱冲洗灭菌10min后留取膀胱尿菌数较少,提示膀胱炎;如灭菌前后菌数相似,则为肾盂肾炎。

临床上有一种称为尿道综合征(又称为症状性无菌尿)的疾病,好发于中年女性,患者以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为主要表现,尿中白细胞亦可增多,常被误诊为不典型慢性肾盂肾炎而长期盲目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甚至造成不良后果,必须予以鉴别,尿道综合征多次中段尿定量培养,无真性细菌尿并排除假阴性可资鉴别。

2.肾结核:肾结核患者多有肾外结核病史或病灶存在,肉眼血尿多见,膀胱刺激症状显著而持久,往往有结核中毒症状,尿沉渣涂片可找到抗酸杆菌,尿细菌普通法培养呈阴性,尿结核菌培养阳性等可资鉴别,必要时作静脉肾盂造影,如发现肾实质虫蚀样破坏性缺损则对诊断肾结核有帮助。

3.慢性肾小球肾炎:在无明显水肿,蛋白尿,高血压时,其临床表现与全身感染症状和尿路刺激症状不明显的不典型慢性肾盂肾炎相似,尤其当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并发尿路感染,或晚期两者均出现慢性肾功能减退时,鉴别更难,一般认为病史中有全身水肿;尿中有以中分子以上蛋白为主,含量较多的蛋白及管型,白细胞少;先有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且重于肾小管功能受损;以及肾X线检查显示两肾对称性缩小,外形光整,无肾盂肾盏变形等支持慢性肾小球肾炎,而病程中肾和尿路刺激症状明显;尿常规以白细胞为主,有以小分子为主的少量蛋白尿;中段尿细菌培养为阳性;肾小管功能损害早于和重于肾小球功能损害,以及肾X线检查两肾大小不等,外形不平,肾盂肾盏变形等,则支持慢性肾盂肾炎。

4.非感染性慢性间质性肾炎: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尿与肾功能化验与慢性肾盂肾炎相似,易混淆,但非感染性慢性间质性肾炎有以下特点:①有较长期尿路梗阻或有长期接触肾毒性物质史;②有肾小管功能障碍;③氮质血症,但无水肿和高血压病史;④轻度蛋白尿,进一步检查为肾小管性蛋白尿;⑤静脉肾盂造影可见双侧肾影不等,外形不规则(瘢痕形成),可有肾盏变形(扩张和变钝);⑥肾图,核素扫描或B超显像,可显示双侧肾脏病变不相等,而慢性肾盂肾炎与其不同的是主要表现为尿路刺激症状,间歇性真性细菌尿;静脉肾盂造影有慢性肾盂肾炎征象,即局灶的,粗糙的皮质瘢痕,伴有邻近的肾小盏变钝或呈鼓槌状变形,肾盂有时亦可变形,有扩大,积水现象,如鉴别仍有困难,可考虑作肾活检,有助于确诊或排除其他慢性肾脏疾病。

5.慢性肾盂肾炎的血尿型:高血压型和隐匿型患者,应分别与引起血尿的其他疾病,高血压病,无症状菌尿等相鉴别,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观察肾和尿路症状,体征以及反复做尿常规,细胞和细菌学检查,必要时作肾X线检查等,可鉴别。

原发性肾炎诊断有哪些需遵循的标准

原发性肾炎诊断标准一,对于糖尿病早期或糖尿病和肾脏病变同时发现时,诊断需要结合糖尿病其它脏器系统的损害如糖尿病眼底病变和外周神经病变等,有肾损害表现但可排除其它病因所致者,以及原发性肾炎的一些特点如血尿少见、虽进入肾衰竭期限但尿蛋白量无明显减少、肾体积增大或缩小程度与肾功能状态不平行(应与肾淀粉样变作鉴别),必要时作肾穿刺活组织检查。

原发性肾炎诊断标准二,在糖尿病病程中突然发生肾功能减退,应首先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肾功能减退,尤其对于糖尿病早期、尿蛋白。

原发性肾炎诊断标准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常有一些特征性改变,一些病理类型有明显血尿;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主要累及人球小动脉,且常已有眼底动脉硬化及左心心室肥大。肾淀粉样变性和轻链沉积肾病虽可见肾小球系膜区结节性硬化,但刚果红染色阴性,且有其他特征性表现;另外,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和高血压可与糖尿病同时存在,在发病上无联系。

相关推荐

肾盂肾炎的诊断一般都有什么标准

慢性肾盂肾炎诊断:可依据①尿路感染病史在1年以上,而且持续有细菌尿或频繁复发者;②经治疗症状消失后,仍有肾小管功能减退者(如肾浓缩功能差、尿比重低、酚红排泄率下降等);③x线造影证实有肾盂肾盏变形,肾影不规则甚至缩小。若缺乏这些明显的证据,要确诊则比较困难。 急性肾盂肾炎的诊断:根据全身表现、尿路系统症,尿白细胞数增多,尿细胞检查阳性,诊断不难确定。但需与急性下尿路感染特别是膀胱炎相鉴别,因二者治疗原则不同,预后也不同,下述可资鉴别:①尿中抗体包裹细菌检查阳性者,多为肾盂肾炎。阴性者多为膀胱炎;②膀胱灭

慢性肾盂肾炎和哪些疾病鉴别

1、肾结核:一些患者会把肾盂肾炎和肾结核混淆,其实患者的肾结核多有肾外结核病史或病灶存在,肉眼血尿多见,膀胱刺激症状显著而持久,往往有结核中毒症状。可通过作静脉肾盂造影,如发现肾实质虫蚀样破坏性缺损则可诊断为肾结石。 2、慢性肾小球肾炎:作为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也容易和慢性肾盂肾炎混淆,一般出现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在无明显水肿、蛋白尿、高血压时,其临床表现与全身感染症状,通常和尿路刺激症状不明显的不典型慢性肾盂肾炎相似,尤其当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并发尿路感染或晚期两者均出现慢性肾功能减退时,鉴别更难。 3、下

肾盂肾炎的症状有哪些

肾盂肾炎是指肾脏盂的炎症,大部分都是由细菌感染引起。通常,肾盂肾炎可分为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两种。其中,慢性肾盂肾炎是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下面为您介绍肾盂肾炎的具体症状有哪些: 1、急性肾盂肾炎。 (1)全身感染症状 起病急,可有寒战、高热,体温多在38~39"C,也可高达40"C,热型不一,伴头痛、全身酸痛,恶心、呕吐,甚至腹胀、腹泻。 (2)泌尿系症状 部分肾脏感染病人也同时有下尿路感染症状,包括尿频、尿痛。可能一侧或双侧肾脏扩大和有触痛,感染侧背部的小范围区域有压痛,有时腹肌严重

尿路感染原因有很多

尿路感染是指慢性下尿路感染(别名:劳淋)指因热淋等迁延日久或反复发作,邪毒蕴结,气阴亏损,常因劳倦或外感而发。 尿路感染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前者为肾盂肾炎,后者主要为膀胱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又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根据有无基础疾病,尿路感染还可分为复杂性尿感和非复杂性尿感。 慢性肾盂肾炎常由于复杂性尿路感染迁延不愈所致,根据基础病因不同分三个类型:①伴有反流的慢性肾盂肾炎(反流性肾病);②伴有阻塞的慢性肾盂肾炎(梗阻性慢性肾盂肾炎);③特发性慢性肾盂肾炎。其中前两种类型尤为常见。 本病好发于育龄女性

拿什么打败你泌尿感染

近年来,男性泌尿系统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日益受到关注。在临床上多表现为尿道炎、膀胱炎等不同病状。通常,许多人都会认为泌尿性疾病与不洁行为有关,患者易在传统观念上遭到旁人的误解,引发家庭纠纷,因而患者常会隐瞒自己的病情,有的甚至不了解自己的病情,不及时诊治,导致疾病在体内扩散,病情加重。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尿路感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了解基础病理病因 北京曙光医院专家表示,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简称尿感)是指病原体在机体内尿路中生长繁殖,侵犯尿路粘膜或组织而引起的尿路

肾盂肾炎症状

1、急性肾盂肾炎。 (1)全身感染症状 起病急,可有寒战、高热,体温多在38~39"C,也可高达40"C,热型不一,伴头痛、全身酸痛,恶心、呕吐,甚至腹胀、腹泻。 (2)泌尿系症状 部分肾脏感染病人也同时有下尿路感染症状,包括尿频、尿痛。可能一侧或双侧肾脏扩大和有触痛,感染侧背部的小范围区域有压痛,有时腹肌严重收缩,病人可能感到阵发性地剧烈疼痛,它是由于一侧输尿管痉挛所致(肾绞痛)。这种绞痛可能由感染或肾结石通过输尿管的激惹所引起。慢性肾盂肾炎,疼痛可模糊不清,可反复发热或完全不发热。儿童患者全身症状

尿频尿急尿胀痛是怎么回事

尿频尿急尿胀痛这些症状都出现的话,可以确定是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urinarytract infection,UTI)是指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繁殖,并侵犯泌尿道黏膜或组织而引起的炎症,是细菌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感染,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指的是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包括尿道炎和膀胱炎。肾盂肾炎又分为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好发于女性。 尿路感染症状体征 尿路感染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前者为肾盂肾炎,后者主要为膀胱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又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根据有无基础疾病,尿路

尿路感染的具体症状有哪些

尿路感染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前者为肾盂肾炎,后者主要为膀胱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又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根据有无基础疾病,尿路感染还可分为复杂性尿感和非复杂性尿感。 慢性肾盂肾炎常由于复杂性尿路感染迁延不愈所致,根据基础病因不同分三个类型:①伴有反流的慢性肾盂肾炎(反流性肾病);②伴有阻塞的慢性肾盂肾炎(梗阻性慢性肾盂肾炎);③特发性慢性肾盂肾炎。其中前两种类型尤为常见。 本病好发于育龄女性,男女比例约为1:8。临床表现包括以下三组。 一、 膀胱炎: 即通常所指的下尿路感染。成年妇女膀胱炎主要表现是尿

肾盂肾炎与肾炎

肾小球肾炎简称肾炎,和肾盂肾炎是不一样的。一个是肾小球的问题,一个是肾盂的问题,前者是肾实变,后者是尿路感染,结石。 两者的发病原因、病变部位、发病时症状、及治疗都不同。 肾炎,也叫肾小球肾炎,是一种感染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分为急性肾炎与慢性肾炎,慢性肾炎较为常见。一般来说,急性肾炎迁延一年以上可发展为慢性肾炎.,而慢性肾炎由隐匿性的发病而来。肾炎的种类很多,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水肿,少尿,高血压、贫血等。治疗较肾盂肾炎要复杂的多,如抗感染、护肾、激素应用,肠道透析、腹膜或血液透析的。 肾盂肾炎

尿路感染患者临床上都会表现出哪些症状

尿路感染是指慢性下尿路感染,指因热淋等迁延日久或反复发作,邪毒蕴结,气阴亏损,常因劳倦或外感而发。尿路感染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前者为肾盂肾炎,后者主要为膀胱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又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根据有无基础疾病,尿路感染还可分为复杂性尿感和非复杂性尿感。 慢性肾盂肾炎常由于复杂性尿路感染迁延不愈所致,根据基础病因不同分三个类型:①伴有反流的慢性肾盂肾炎(反流性肾病);②伴有阻塞的慢性肾盂肾炎(梗阻性慢性肾盂肾炎);③特发性慢性肾盂肾炎。其中前两种类型尤为常见。 本病好发于育龄女性,男女比例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