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造成哪些不适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造成哪些不适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婴多为早产儿,刚出生时哭声可以正常,6~12小时内出现呼吸困难,逐渐加重,伴呻吟、烦躁,症状逐渐加重,严重时则发生呼吸暂停,皮肤因缺氧而发青发灰,缺氧严重者在出生三天之内即死亡。病情较轻的起病较晚,可在生后24~48小时左右发病,呼吸困难不明显,皮肤青紫程度较轻,采取治疗措施后三四天即可好转。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不规则,间有呼吸暂停;面色因缺氧变得灰白或青灰,发生右向左分流后青紫明显,供氧不能使之减轻;缺氧重者四肢肌张力低下;体征有鼻翼搧动,胸廓开始时隆起,以后肺不张加重,胸廓随之下陷,以腋下较明显。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吸气时,胸廓软组织凹陷,以肋缘下、胸骨下端最明显;肺呼吸音减低,吸气时可听到细湿啰音。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属于自限性疾病。所谓自限性疾病就是指自己就能恢复的疾病,比如感冒。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与肺发育程度相关,若患病宝宝能撑过三天,在这三天内肺将持续发育,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恢复的希望也在增大。

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1、可使胎儿的死亡率增高:研究认为,胎儿的死亡率增高主要与孕妇的血糖水平升高有关。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若能严格地控制血糖,并在妊娠的晚期加强对胎儿的监测,是可以降低胎儿死亡率的。

2、可导致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所生的婴儿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几率是非糖尿病孕妇所生婴儿的6倍。该综合征的发生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未能很好地控制血糖导致胎儿高血糖有密切的关系。

3、可形成巨大胎儿:妊娠期糖尿病多发生在妊娠的中晚期,此时胎儿的器官已经形成,因此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是可导致其过度发育,从而形成巨大胎儿.

4、可导致胎儿畸形: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所孕育的胎儿容易出现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畸形,如脊柱裂、脑积水、先天性、肛门闭锁等。

什么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指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等症状,主要是由于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所引起,导致肺泡进行性萎陷,患儿于生后4-12小时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呻吟、发绀、吸气三凹征,严重者发生呼吸衰竭。发病率与胎龄有关,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体重越轻病死率越高。

它主要发生在早产儿临床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病理以出现嗜伊红透明膜和肺不张为特征故又名肺透明膜病。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指新生儿出生后已了现短暂(数分钟至数小时)的自然呼吸,继而发生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呻吟等急性呼吸窘迫症状和呼吸衰竭。多见于早产儿、过低体重儿或过期产儿。患儿肺内形成透明膜为其主要病变,故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婴儿点头呼吸正常吗

新生儿点头呼吸的原因一般有新生儿湿肺(吸入了养水),另外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由于肺表面的活性合成不足使肺不胀(早产儿多见);再就是新生儿肺炎。湿肺的话,养水慢慢吸收了就好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以补充外源性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宝宝大了自身合成的会增加。新生儿肺炎要抗感染治疗。

如果有心脏方面的疾病也要注意,因为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儿可以出现点头样动作。如果小孩经常出现点头样动作,建议带医院检查一下,给小孩听一下心脏看看是否有杂音,如果有,则建议再做一下心脏彩超。由于不能面见患者给予检查,建议先到正规的医院诊断,再根据临床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严禁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婴儿点头呼吸的原因简单的介绍了亮点,如果发现宝宝的呼吸不是很对劲,或许是有一些困难的时候就需要重视起来,特别是婴儿点头呼吸严重的话还会危及到生命的,应该尽早的去医院做个详细的检查。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怎么办

一、护理

应按早产儿加强护理。置婴儿于适中温度(32~34℃,相对湿度在50%~60%的环境),保持腋下温度36~37℃,腹部皮肤温度36.0~36.5℃或肛温在37℃)的保暖箱内或辐射式红外线保暖床上,用监护仪监测体温、呼吸、心率、经皮测TcO2和TcCO2。还需监测平均气道压。经常清除咽部粘液,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液体进入量和营养,可采用静脉高营养液滴入,至能吸吮和吞咽时母乳喂养。严格加强消毒隔离制度;医务人员在接触患儿前要用消毒液擦手,戴口罩和帽子,以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

二、供氧和机械呼吸

为改善缺氧,减少无氧代谢,须供给足够氧气,轻症可用鼻塞、面罩或持续气道正压呼吸(CPAP)。如FiO2已达0.8,而PaO2仍在6.65kP(50mmHg)以下则需作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吸气峰压不超过2.9kPa(30cmH2O),平均气道压<0.98kPa(<10cmH2O),呼吸频率25~30次/分,吸气时间(I):(E)=1:1~2FiO2开始时高,以后渐减至0.4。撤除呼吸机时先以加强呼吸(IMV)过渡,每10次呼吸加强一次。也可采用高频率呼吸,用较小潮气量和较高通气频率进行通气,由于某种原因于吸气时间短,故吸气峰压和平均气道压道压均低,胸腔内压亦低,有利于静脉回流,常用的方法是高频喷射通气(HFJV),用鼻管插入新生儿鼻腔 1.5~2cm左右,驱动氧压(工作压力)0.125kg/cm2,喷射频率150~300次/分,根据病情持续1~3 小时后,与一般鼻塞法供氧交替治疗,至血PaO2能维持7.98kPa(60mmHg)以上,但不超过11.97~13.3kPa(90~100mmHg),则可改用鼻塞法。

三、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

PS已成NRDSP的常规治疗,天然PS(包括猪肺、牛肺PS)的第一次剂量120~200mg/kg,第二次和第三次剂量可减到100~120mg/kg,各次间隔约8~12小时,每次将计算出的剂量置于3~5mg/kg生理盐水中备用,将气管暂时脱离呼吸机,再以PS从气管插管直接滴入肺中,滴入时转动婴儿体位,从仰卧位转至右侧位再至左侧位,使药物较均匀进入各肺叶。如气管插管中有一小旁通道,则PS可从小通道中滴入,这样不致影响血氧饱和度的波动。用后1~2小时的呼吸窘迫症状即可减轻,如用合成的Exosurf,剂量为5ml/kg,内含DPPC67mg/kg,有效时间出现较晚,症状约在12~18小时才改善。不论天然或合成的PS治疗效果都是愈早用愈好。天然PS并不增加以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少数婴儿对PS治疗效果不佳,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下:

1、极低出生体重的肺不但功能不成熟,结构上也不成熟,伴有肺发育不良。

2、重度窒息儿反应极差。

3、存在肺水肿(如PDA左向右分流量大),渗出液中的蛋白质多,拮抗PS。

4、伴有其他疾病如严重肺炎,故需寻找原因,另加治疗。

四、恢复期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

可用消炎痛,共用3剂,每剂间隔12小时,首剂0.2mg/kg,第二、第三剂的剂量根据日龄渐增,小于2天者各次0.1mg/kg,日龄2~70.2mg/kg,>8天各为0.25mg/kg。进入途径可静脉滴入,如果经心脏导管直接滴至动脉导管口则疗效更佳,也可口服,但疗效较差。消炎痛的副作用有肾功能减低,尿量减少,血钠降低,血钾升高,停药后可恢复。若药物不能关闭动脉导管,可用手术结扎。

五、抗生素治疗

由于肺透明膜病不易与B族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鉴别,故多主张同甘共苦时试用青霉素治疗,剂量20~25万μ/kg·d,分3~4次静滴或肌注。

六、液体治疗一、护理

应按早产儿加强护理。置婴儿于适中温度(32~34℃,相对湿度在50%~60%的环境),保持腋下温度36~37℃,腹部皮肤温度36.0~36.5℃或肛温在37℃)的保暖箱内或辐射式红外线保暖床上,用监护仪监测体温、呼吸、心率、经皮测TcO2和TcCO2。还需监测平均气道压。经常清除咽部粘液,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液体进入量和营养,可采用静脉高营养液滴入,至能吸吮和吞咽时母乳喂养。严格加强消毒隔离制度;医务人员在接触患儿前要用消毒液擦手,戴口罩和帽子,以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

二、供氧和机械呼吸

为改善缺氧,减少无氧代谢,须供给足够氧气,轻症可用鼻塞、面罩或持续气道正压呼吸(CPAP)。如FiO2已达0.8,而PaO2仍在6.65kP(50mmHg)以下则需作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吸气峰压不超过2.9kPa(30cmH2O),平均气道压<0.98kPa(<10cmH2O),呼吸频率25~30次/分,吸气时间(I):(E)=1:1~2FiO2开始时高,以后渐减至0.4。撤除呼吸机时先以加强呼吸(IMV)过渡,每10次呼吸加强一次。也可采用高频率呼吸,用较小潮气量和较高通气频率进行通气,由于某种原因于吸气时间短,故吸气峰压和平均气道压道压均低,胸腔内压亦低,有利于静脉回流,常用的方法是高频喷射通气(HFJV),用鼻管插入新生儿鼻腔 1.5~2cm左右,驱动氧压(工作压力)0.125kg/cm2,喷射频率150~300次/分,根据病情持续1~3 小时后,与一般鼻塞法供氧交替治疗,至血PaO2能维持7.98kPa(60mmHg)以上,但不超过11.97~13.3kPa(90~100mmHg),则可改用鼻塞法。

三、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

PS已成NRDSP的常规治疗,天然PS(包括猪肺、牛肺PS)的第一次剂量120~200mg/kg,第二次和第三次剂量可减到100~120mg/kg,各次间隔约8~12小时,每次将计算出的剂量置于3~5mg/kg生理盐水中备用,将气管暂时脱离呼吸机,再以PS从气管插管直接滴入肺中,滴入时转动婴儿体位,从仰卧位转至右侧位再至左侧位,使药物较均匀进入各肺叶。如气管插管中有一小旁通道,则PS可从小通道中滴入,这样不致影响血氧饱和度的波动。用后1~2小时的呼吸窘迫症状即可减轻,如用合成的Exosurf,剂量为5ml/kg,内含DPPC67mg/kg,有效时间出现较晚,症状约在12~18小时才改善。不论天然或合成的PS治疗效果都是愈早用愈好。天然PS并不增加以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少数婴儿对PS治疗效果不佳,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下:

1、极低出生体重的肺不但功能不成熟,结构上也不成熟,伴有肺发育不良。

2、重度窒息儿反应极差。

3、存在肺水肿(如PDA左向右分流量大),渗出液中的蛋白质多,拮抗PS。

4、伴有其他疾病如严重肺炎,故需寻找原因,另加治疗。

四、恢复期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

可用消炎痛,共用3剂,每剂间隔12小时,首剂0.2mg/kg,第二、第三剂的剂量根据日龄渐增,小于2天者各次0.1mg/kg,日龄2~70.2mg/kg,>8天各为0.25mg/kg。进入途径可静脉滴入,如果经心脏导管直接滴至动脉导管口则疗效更佳,也可口服,但疗效较差。消炎痛的副作用有肾功能减低,尿量减少,血钠降低,血钾升高,停药后可恢复。若药物不能关闭动脉导管,可用手术结扎。

五、抗生素治疗

由于肺透明膜病不易与B族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鉴别,故多主张同甘共苦时试用青霉素治疗,剂量20~25万μ/kg·d,分3~4次静滴或肌注。

六、液体治疗

孕妇高血糖对宝宝有什么影响 新生儿呼吸窘迫症

糖尿病孕妇中,即使是足月新生儿仍可能发生胎肺不成熟,易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能是因胎儿的高糖血症和高胰岛素血症导致胎儿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减少所致。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指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等肺内外袭击后出现的以肺泡毛细血管损伤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严重阶段或类型。其临床特征呼吸频速和窘迫,进行性低氧血症,X线呈现弥漫性肺泡浸润。本症与婴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颇为相似,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为示区别,1972年Ashbauth提出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的命名。现在注意到本征亦发生于儿童,故欧美学者协同讨论达成共识,以急性(acute)代替成人(adult),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缩写仍是ARDS。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

也叫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简称NRDS) 多见于早产儿,是由于肺成熟度差,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简称PS)缺乏所致,表现为生后进行性呼吸困难及呼吸衰弱,死亡率高.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1、 清除分泌物

头侧位以利分泌物流出,经常清除口咽、鼻咽部和气管内的分泌物,如分泌物较黏稠,可先行雾化吸入,待痰液稀释后再吸痰。

2、 氧气疗法

一旦出现呼气性哗吟,应及早采取持续鼻塞气道正压呼吸,CPAP可增加肺功能残气量,防止肺泡萎缩和肺不张,改善通气血流比例灾调,使血氧分压上升,及早应用可减少呼吸机的使用。气管插管用氧:如用纯氧CPAP后,病情仍无好转者。应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采用间歇正压通气加呼气末正压通气。

3、 观察和记录患儿呼吸情况

呼吸困难有否进行性加重,有无鼻翼扇动、三凹征及呼吸暂停,观察紫绀程度、听诊双肺呼吸音的改变等。对于胎龄较小的早产儿需用监护仪监测体温、呼吸、心率,和经皮测氧分压。

4、观察患儿精神状态

检查肌张力有否低下,分析X线胸片、血气分析等检查结果。

5、维持中性环境温度,相对湿度55%左右

使患儿皮肤温度保持在36~37℃之间,减少耗氧量。

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有哪些

有有关新生儿疾病,与很多种类,皮肤的,代谢的,器官的,本文为您介绍有关呼吸系统的疾病——呼吸窘迫,这个词对很多人来说都非常陌生,是一种疾病叫做“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一:什么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称肺透明膜病。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肺泡萎陷,致使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和呼吸衰竭。主要见于早产儿,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2、此外,糖尿病母亲生产的婴儿,剖腹产儿,双胎的第二婴和男婴,多胎,宫内窘迫或窒息儿,有遗传史等,上述婴儿发病率也较高。

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哪些症状

1、多见于临床早产儿。刚出生时可能哭声还正常,然后在生后6 ~ 12 小时内出现呼吸困难、呻吟、烦躁,症状逐渐加重,严重时则发生呼吸暂停,皮肤因缺氧而发青发灰,缺氧严重者在出生三天之内即死亡。

2、病情较轻的起病较晚,可在生后24 ~ 48 小时左右发病,呼吸困难不明显,皮肤青紫程度较轻,采取治疗措施后三四天即可好转。

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属于自限性疾病。所谓自限性疾病就是指自己就能恢复的疾病,比如感冒。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与肺发育程度相关,若患病宝宝能撑过三天, 在这三天内肺将持续发育,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恢复的希望也在增大。

孕妇血糖高对胎儿的影响 对新生儿的影响

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增高。

2、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脱离母体高血糖环境后,高胰岛素血症仍存在,若不及时补充糖,易发生低血糖,严重时危及新生儿生命。

3、可造成婴儿低钙血症、高胆红素血症、红细胞增多症、静脉血栓形成、心肌病等。

新生儿湿肺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新生儿湿肺,又名新生儿暂时性呼吸困难或第Ⅱ型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于生后1天内出现呼吸急促,有时伴青紫和呻吟,症状持续时间不长,预后良好。下面来一起看看新生儿湿肺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检查诊断:

1、X线检查可能呈现以下特征

(1)X线摄片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手段,其X线表现取决于吸入物的成分及量,对判断病变程度和预后有很大价值。

(2)通常表现为肺纹理现增粗,自肺门呈放射状排列,斑点状、斑片状影和阻塞性肺气肿。叶间膜(尤其是右肺上、中叶间)和胸腔少量积液,肺野斑片、云雾状密度增高影。少数患儿可以表现为大叶性肺炎、气胸等。因间质液的增加,使淋巴管和静脉的转运量增加,造成淋巴管和静脉扩张。

(3)两肺野密度淡而均匀的斑片状、面纱或云雾状阴影,可融合成片或成结节状,称为肺泡积液症。

(4)肺间质积液:可见血管和细支气管周围增宽的网状条状阴影。

(5)由部分肺泡呈代偿性膨胀所致,成为肺气肿征。

(6)叶间胸膜和胸膜腔积液影:多为右侧叶间胸膜腔积液。

(7)肺淤血。

2、患有湿肺的新生宝宝的血气分析多数在正常范围,若有并发呼吸性和代谢性酸中毒,可见异常。

鉴别诊断:

1、与羊水吸入综合征相鉴别:

患该病的新生儿大多有窒息或呼吸窘迫病史,呼吸急促在复苏后发生,而新生儿湿肺则出生时正常,呼吸窘迫发生较晚,X线检查亦有助于鉴别;

2、与脑性过度换气相鉴别:

该病多发于足月儿,并伴有窒息的症状,肺部无病变,由脑水肿引起,但是呼吸急促,因此常伴呼吸性碱中毒,预后与窒息的程度及病因有关。

3、与吸入性肺炎相鉴别:

患该病的新生儿多有窒息史和吸入史,常为复苏后出现呼吸急促,临床症状比较重,病变恢复时间较长。X线检查结果呈现支气管肺炎改变,少有叶间和/或胸腔积液。

4、与轻质肺透明膜病相鉴别:

此病多见于早产儿,常有围产期窘迫,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情况较差,呼吸困难与青紫呈进行性加重,病情重,预后差,需持续给氧数天,常需辅助呼吸。肺成熟度检查及胸部X线检查均有特殊改变。胸片呈通气不足,有网状颗粒与支气管气影,肺不张等特征。

5、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相鉴别:

新生儿湿肺多见于足月儿,症状轻,病程短,不易和轻型肺透明膜病区别。但湿肺的X线表现不同,可供鉴别。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指的是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引起的呼吸窘迫症。

早产儿容易发生哪些并发症

早产儿并发症之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称肺透明膜病,是由于新生儿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不足所致。本病主要见于早产儿及剖宫产儿,尤多见于33周以下、孕26~28周者。

早产儿并发症之二:频发性呼吸暂停。约70%极低出生体重儿可发生呼吸暂停,每天呼吸暂停可多达40多次。呼吸暂停既可为原发性,亦可继发于低体温、发热、缺氧、酸中毒、低血糖、低血钙、高胆红素血症等,呼吸暂停常于孕龄34~36周才消失。

早产儿并发症之三:慢性肺损伤。早产儿由于气道及肺泡发育不成熟易,因气压伤及氧中毒或动脉导管开放等而损伤引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综合征及早产儿慢性肺功能不全。

早产儿并发症之四:脑损伤。早产儿出生后一个月内约7%的早产儿会发生脑室内出血或脑室周围白质软化,体重<1500g者发病率可高达50%,症状多见于早产儿脑组织受损导致。

早产儿并发症之五:硬肿症。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差,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较薄,血管丰富易于散热,而棕色脂肪的量又少等因素,易致低体温而发生皮肤硬肿。

妊娠期糖尿病产对胎儿有影响吗

1.可使胎儿的死亡率增高:研究认为,胎儿的死亡率增高主要与孕妇的血糖水平升高有关。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若能严格地控制血糖,并在妊娠的晚期加强对胎儿的监测,是可以降低胎儿死亡率的。2.可形成巨大胎儿:妊娠期糖尿病多发生在妊娠的中晚期,此时胎儿的器官已经形成,因此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是可导致其过度发育,从而形成巨大胎儿。3.可导致胎儿畸形: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所孕育的胎儿容易出现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畸形,如脊柱裂、脑积水、先天性、肛门闭锁等。4.可导致新生儿黄疸:孕妇发生糖尿病后,可导致胎儿在宫内缺氧,并使胎儿体内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加,引起红细胞增多症。患有红细胞增多症的新生儿,由于其体内大量的红细胞被破坏,所以容易发生新生儿黄疸。5.可导致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所生的婴儿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几率是非糖尿病孕妇所生婴儿的6倍。该综合征的发生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未能很好地控制血糖导致胎儿高血糖有密切的关系。6.可导致新生儿: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所孕育的胎儿容易形成高胰岛素血症,该病症可使新生儿发生新生儿低血糖。

新生儿点头呼吸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点头呼吸的原因一般有新生儿湿肺(吸入了养水),另外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由于肺表面的活性合成不足使肺不胀(早产儿多见);再就是新生儿肺炎。湿肺的话,养水慢慢吸收了就好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以补充外源性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宝宝大了自身合成的会增加。新生儿肺炎要抗感染治疗。

新生儿有感染一般都是因为接触感冒病人被传染导致的,也有一部分是因为有羊水吸入或者喂奶时呛奶导致的,需要抗感染治疗,如果不严重,可以暂时口服头孢克洛治疗,如果严重则需要输液治疗。建议尽快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一下,排除新生儿肺炎,如果有炎症尽早治疗,避免加重。

相关推荐

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

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包括:容易发生流产、早产和死胎等;羊水过多发生率增加,为10%~30%;巨大儿发生率增加,在分娩时出现难产和产伤的机会将增多;由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葡萄糖的利用率降低,在分娩时易产程延长,从而引起宫缩乏力性出血。此外,妊娠期糖尿病使胎儿的死亡率增高,新生儿易发生新生儿低血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所生的婴儿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几率,是非糖尿病孕妇所生婴儿的6倍

血糖高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 血糖高对新生儿的影响

糖尿病孕妇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可达50%-75%,其原因是胎儿分娩后,母亲停止供应血糖,胎儿血糖被利用合成糖原,新生儿体内仍继续分泌过量胰岛素而导致低血糖发生。 正常新生儿血糖 早产儿:1.1-3.4mmol/L

导致新生儿呼吸困难的病因

若是新生儿出现呼吸困难,那么作为父母肯定是焦急万分的。这个时候,一定要做好应急处理,避免一些严重后果的产生。但是为什么新生儿会出现呼吸困难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原因吧。 (1)通气障碍性疾病 是绝大多数新生儿呼吸困难的主要病因。常见的疾病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羊水吸入或胎粪吸入综合征、湿肺病、肺充气不良、窒息征群和持续胎儿循环等。 (2)气道机械障碍 这类病变应早期迅速诊断及时手术才能换救生命。常见的为先天笥膈疝、横隔膨升和膈麻痹、先天性叶性肺气肿、食管闭锁和(或)食管气管瘘等。 (3)循环异常类病变 大

早产婴儿容易患上哪些疾病

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由于早产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合成不足,容易导致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此病主要见于早产儿及剖宫产儿,尤其多见于33周以下。研究显示,孕26~28周者发生率近50%,30~31周者为20%~30%。 2.频发性呼吸暂停:约70%极低出生体重儿可发生呼吸暂停,每天呼吸暂停可多达40多次,呼吸暂停既可为原发性亦可继发于低体温、发热、缺氧、酸中毒、低血糖、低血钙、高胆红素血症等,呼吸暂停常于孕龄34~36周才消失。 3.慢性肺损伤:早产儿由于气道及肺泡发育不成熟,易因气压伤及氧中毒或动

妊娠糖尿病的危害

巨大儿 由于孕妇血糖升高,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而胰岛素不能通过胎盘,使胎儿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刺激胎儿胰岛素B细胞增生,产生大量胰岛素,促进糖原、脂肪和蛋白质合成,导致胎盘过度发育形成巨大儿,即新生儿体重超过4公斤。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高血糖刺激胎儿胰岛素分泌增加,形成高胰岛素血症,后者其有拮抗糖皮质激素促进肺泡2型细胞表面物质合成及释放作用,使胎儿肺表面活性物质产生及分泌减少,胎儿肺成熟延迟,从而增加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 宫内缺氧 高血糖可使胚胎发育异常甚至死亡,因而导致流产、早产甚至

引起儿童呼吸困难的肺外疾病

(1)通气障碍性疾病 是绝大多数新生儿呼吸困难的主要病因。常见的疾病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羊水吸入或胎粪吸入综合征、湿肺病、肺充气不良、窒息征群和持续胎儿循环等。 (2)气道机械障碍 这类病变应早期迅速诊断及时手术才能换救生命。常见的为先天笥膈疝、横隔膨升和膈麻痹、先天性叶性肺气肿、食管闭锁和(或)食管气管瘘等。 (3)循环异常类病变 大致有肺循环血量增多(大型室间隔缺损、心内膜垫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肺静脉阻塞导致水肿,肺循环血量减少(如右心发育不良、肺动脉闭锁或三尖瓣闭锁),胎盘输血所致离黏度综合

宝宝脑瘫是什么引起的

1.孕妇的心肺疾患:心血管及呼吸功能障碍可导致早产儿的脑缺血,如动脉导管未闭、低血压、气胸、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2.辐射可致脑瘫:孕妇暴露于原子弹爆炸后的放射线环境下可导致脑瘫、小脑畸形和智力障碍。 3.滥用药物:母亲滥用药物可致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如吸毒母亲的胎儿宫内生长迟滞、注意力缺陷等。 4.新生儿因素:除窒息外,还有许多心肺功能异常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呼吸窘迫综合症、周身循环衰竭、红神经因子增多症。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怎么护理

1.经常清除咽部粘液,保持呼吸道通畅。 2.置婴儿于保暖箱内或辐射式红外线保暖床上,用监护仪监测体温、呼吸、心率、经皮测TcO2和TcCO2。还需监测平均气道压。 环境温度:保持腹部皮肤温度在36.5℃或肛温(核心或深部温度)在37℃。 相对湿度:50%左右。 分娩后轻度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只需要放在氧气箱内。病情严重的患儿需要安呼吸机,并使用表面活性物质药物进行治疗。 表面活性物质药物,与肺泡产生的表面活性物质非常近似,可以用滴管直接滴入气管。它可以缓解病情,增加患儿的存活率,减少并发症如肺破裂。易发生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该怎么做

新生儿呼吸窘迫症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治疗后的护理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护理 1、保暖 。(1)将患儿放置在辐射式抢救台上或自控式暖箱内,保持体温在36 ℃~37 ℃。(2)患儿病情稳定后放置自控式暖箱,温度以保持在28 ℃~32 ℃为宜,相对湿度在60%左右,注意箱温不宜过高,以免患儿烦躁和发热。 2、吸氧。供氧浓度一般在40%左右为宜。以采用间歇给氧法为宜。以能消除青紫为准,一旦青紫消失,即可停用。因吸氧浓度过高,吸氧过多,持续时间太长,对未成熟儿可引起眼睛晶体后纤维增生而

孕妇糖尿病要预防哪些新生儿疾病

1、畸形:新生儿主要的畸形为先天性心脏病。 导致畸形的原因可能是:①早期妊娠孕妇糖代谢障碍未得到适当治疗,使处于器官形成时期的胚胎得不到正常发育环境。②早孕期服用降糖药片。例如文献中有服用优降糖或降糖灵(甲磺丁脲及双胍类)致畸的报道。所以患糖尿病的妇女计划在近期怀孕时,需停服降糖药片,改用胰岛素治疗。目前我国糖尿病孕妇胎儿畸形率比国外报道低。近10年我们收治糖尿病孕妇53例,婴儿均无先天畸形。 2、新生儿低血糖症:妊娠期胎儿受高血糖长期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较多的胰岛素。这种婴儿出生时脐血胰岛素水平明显比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