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艾灸哪里 肩髎穴
肩周炎艾灸哪里 肩髎穴
位置:在肩部于肩髃(liáo骨节空隙处)穴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功效:祛风湿,通经络。
肩周炎的艾灸疗法
肩周炎的艾灸疗法
【病理分析】:肩周炎是肩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及关节的慢性损伤性炎症。主要表现上述结构的增生、粗糙及关节内、外粘连。临床特点为活动时疼痛,功能受限。本病属中医“痹症”范畴,又称“漏肩风”、“冻结肩”、“肩凝证”等,因其好发于50岁左右,故又称为五十肩。本病多因气血不足,营卫不固,风、寒、湿斜侵袭肩部经络,致使筋脉收引,气血运行不畅而成或因外伤劳损,经脉滞涩所致。
【配穴方法】:主穴:颈夹脊、肩髃、肩髎、手三里、肩贞、阿是穴。配穴:天宗(肩甲痛);臂臑、曲池(上臂痛)。
【施灸方案】:
(1).手持悬灸灸法:手持陈年纯艾条施灸单点温灸:颈夹脊、肩髃、肩贞、肩髎。每处穴位依次进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步法施灸操作:先行回旋灸2分钟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1分钟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2分钟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
(2).纯铜温灸罐温灸法:用温灸罐艾灸手三里、阳陵泉穴。
【注意事项】:应坚持关节功能锻炼,增强体质,注意保暖,慎起居。
经期艾灸可以吗
经期艾灸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因人而异。
艾灸的作用是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有的人经期血量多,此时艾灸容易促进活血化瘀,导致经血更多;而如果经量何绍的人,经期可以靠艾灸加大经量,排除体内的一些瘀阻。
艾灸调理月经不调的方法
血虚型月经不调
艾灸穴位: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
艾灸方式: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小腹部用三眼艾灸盒,子宫,内关,涌泉用单眼艾灸盒。艾灸时关元穴,子宫不得低于20分钟,内关,涌泉穴各10分钟。
肾虚型月经不调
艾灸穴位:八髎穴、归来、三阴交
艾灸方式: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用三眼艾灸盒,归来和八髎穴用三眼艾灸盒俺就,三阴交用单眼艾灸盒。艾灸归来穴不低于10分钟,八髎穴不低于15分钟,三阴交10分钟。
血寒型月经不调
艾灸穴位:关元、八髎穴、三阴交、足三里
艾灸方法: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部用三眼艾灸盒,可以同时插三根艾条,或两根艾条,这样火力大点。关元、八髎穴艾灸20分钟,足三里三阴交各10分钟。
气郁型月经不调
艾灸穴位:关元、命门、肩井、太冲
艾灸方式:关元、命门、可以用三眼艾灸盒施灸,也可以用隔姜灸。肩井和太冲用单眼艾灸盒或手持艾条施灸。艾灸时关元、命门各熏20分钟、肩井、太冲各熏10分钟。
艾灸的禁忌
并非所有女性来月经的时候都可以进行艾灸,有的女性来月经时经血量比较大,这种情况下进行艾灸的话是不妥的,因为艾灸的作用是活血化瘀,经血量多时候还用艾灸方式调理,反倒会使经血量更多。
肩周炎拔罐位置 肩周炎艾灸灸哪里最好
肩井穴、肩中俞穴、肩外俞穴、肩贞穴、肩img195穴、肩img196穴。
步骤1:
回旋灸肩井穴、肩中俞穴、肩外俞穴、肩贞穴,连续艾灸20分钟为宜。
步骤2:
温和灸肩髃穴、肩髎穴,每穴20分钟,每天1次,连续艾灸10天为1个疗程。
步骤3:
按摩肩部,缓解肩部疼痛,舒缓僵硬状态。
艾灸对肩周炎有效吗
有效果。
肩周炎多是由于肩背部受风寒袭击,加之体内本身就寒湿过重,导致手太阳经小肠经和手阳明大肠经不通畅所致,根据寒则温制的原理,用艾灸的方法灸肩颈部位,有利于疏通经络,祛除寒气,艾灸的药力穿透皮肤沿经脉运行,可以达到治疗肩周炎的效果。艾灸肩周炎主要可以选择以下五个穴位。
肩胛骨酸痛的治疗方法 艾灸治疗
艾灸具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提升阳气、拔毒泻热的作用。可以通过艾灸的方式来祛除寒气,缓解肩胛骨酸痛。艾灸可以选择肩井穴、肩髎穴、大椎穴等穴位。
月经少用艾炙炙什么穴位
1.1、血虚型
艾灸治疗选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5穴。在小腹部膻中、关元、子宫、内关用隔姜灸或温和灸。涌泉可以用中华神穴随身灸每处灸20分钟,每天1次。
1.2、肾虚型
从补肾养血入手,艾灸要选八髎穴、归来、三阴交这3个穴位。在小腹部用随身灸器,每个穴位每天艾灸1次,每次以20分钟为好。
1.3、血寒型
治宜温经散寒调经。艾灸选穴:关元、八髎穴、三阴交、足三里。在这四个穴位采用用隔姜灸,每个穴位20分钟,每天2次。
1.4、气郁型
取关元、命门、肩井、太冲,肩井和太冲可用清艾条温和灸,关元、命门可以用清艾条温和灸或者随身灸器。以上穴位每天艾灸1次,每次15分钟,灸的时候出现打嗝或者排气则为最好。
肩周炎常用穴位有哪些
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现在年轻人发病率也很高,多因坐姿不当导致。
对肩周炎,关键在预防。肩髎、肩前、肩贞、阳陵泉、条口、肩痛穴这几个穴位,平日里可以多按摩它们,这能有效地预防肩周炎的发生。得了肩周炎,也可以用它们治疗。
中医把肩髎、肩前、肩贞称为“肩三针”,它们是治疗肩周炎必用的穴位。对这3个穴位进行艾灸或者按摩,能够祛风散寒,温经通络。肩髎在肩部,肩关节外展时,肩峰后下方有一个凹陷,肩髎就在凹陷位置。肩前在肩关节前部,取穴的时候把手臂自然下垂,腋前皱襞头上1.5寸的地方就是。肩贞在肩关节后下方,取穴的时候正坐,自然垂肩,当上臂内收时,腋后纹头直上1寸处即是。
阳陵泉 在小腿上,取穴的时候端坐不动,用手摸腿,小腿上有一个突起,叫腓骨小头,腓骨小头前下方的凹陷是阳陵泉。阳陵泉是足少阳胆经上的穴位,胆经循行于肩部,经络所通,主治所及,刺激阳陵泉能够激活胆经气血,从而起到通经止痛的作用。这里用阳陵泉属于远端选穴。
肩痛穴 位于足三里下2寸,属于经外奇穴,是近年来发现的治疗肩周炎的经验穴。
条口 属于足阳明胃经,在小腿前外侧,犊鼻下8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条口能够治疗膝部酸痛、两足无力、脚气、转筋、肩凝症等,我们针灸大夫常用它治疗肩周炎。
以上几个穴位远近搭配,能够使筋脉疏通、气血调和,平日里可以自己在家分别艾灸它们5~10分钟,或者做简易按摩,病则治病,没病保健,效果很好。
对于肩周炎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彻底的摆脱肩周炎,我们一定要积极的去配合医生的治疗,当然,我们也要了解肩周炎常用穴位有哪些?在平时一定要注意预防肩周炎的发生,好好的保护我们的骨骼,希望能够早日恢复健康!
手臂抬不起来是肩周炎吗
肩周炎,主要是肩关节囊和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因退变、损伤等引起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大多数见于50岁左右的人群,所以有“五十肩”的说法,诱因与感受风寒有关,常称为“漏肩风”;也有“冻结肩”或“肩凝证”之称。前段时间,风雪来袭,加上年底很多操作电脑加班的年轻人增加,引起肩颈部的气血不足,复加慢性劳损,感受风寒或肩部外伤引起,导致肩部经筋脉络痹阻失和瘀滞不通。
从目前的门诊情况来看,很多年轻人逐渐有胳膊抬不起来等不适的症状,且肩部的疼痛感夜间比白天更明显。但胳膊抬不起来的症状,不一定都是肩周炎的表现,大多还是因为长期的肩部负重、受凉所导致。
不少市民在肩周炎急性发作期,自行用热水袋热敷、按揉、贴膏药等,结果反而更为严重,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处理方式,会加剧皮下毛细管出血,使得组织粘连更为厉害,加重症状。
寒天可以用艾灸补阳气
对于寒湿型肩周炎,尤其是肩周炎慢性期,通过艾灸治疗,可以很好地缓解不适症状。对于肩周炎的治疗,艾灸可以选取肩膀周围的穴位,比如肩髃、肩髎、肩贞、肩前、肩内陵等。
冬天可以通过艾灸也可以补阳气。中医学认为,艾叶,味苦、辛,能通十二经。《本草纲目》中称“艾叶能灸百病。”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
具体操作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之上,一般艾火距皮肤约3厘米,灸5—10分钟,可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至于烧伤皮肤,以红晕为度。需要注意的是,艾灸对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一般不适宜灸疗;对颜面、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以及关节活动部位,不宜采用瘢痕灸。另外,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施灸。
肩膀拔火罐治疗效果好吗
拔罐治疗肩周炎的原理
拔罐疗法是利用各种罐子,使其内部形成负压后吸附于体表后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中医外治疗法。中医认为,它具有驱风散寒、除湿祛毒、温经通络、活血化淤、舒筋止痛的功效。
本病多因体虚、劳损、风寒侵袭肩部,使经气不利所致。肩部感受风寒,阻痹气血;或劳作过度、外伤,损及筋脉,气滞血瘀;或年老气血不足,筋骨失养而衰颓;皆可使肩部脉络气血不利,不通则痛。
取穴肩髃
肩髎
肩贞
阿是穴
以上穴位均为局部选穴,可疏通肩部经络气血,血行风自灭。
肩髃:此穴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肩髎:在肩部,肩髃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肩贞: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
阿是穴:
局部压痛点处。
操作步骤找准穴位后在穴位上拔上火罐,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以上方法是一种病人可以在家中自行操作的简易方法,当然肩周炎的治疗还涉及到辨证,除了主穴之外还涉及到配穴,临床上要远比这复杂得多。拔罐治疗肩周炎有较好的疗效,若同时配合针灸、刺血或艾灸可缩短疗程。
肩周炎艾灸取穴:阿是穴、肩髃、肩贞、天宗、肩井。
拔罐治疗肩周炎的作用
拔罐疗法作为保守治疗肩周炎的方法之一,对肩周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通过拔罐疗法可以有效地活血止痛,舒筋活络,从而达到疼痛性痉挛、松解粘连、恢复关节活动功能的目的。
肩膀的部位如果在拔火罐的时候,天气比较冷的话,那么要注意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不要让肩膀在拔火罐的时候再受凉。拔火罐一定要注意手法,不要出现烧伤或者是烫伤的情况。另外拔火罐的时间不是越长越好,一定要控制好拔火罐的时间。
艾灸治疗输卵管不通怎么治疗
艾灸:就是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
艾灸选择工具:
天气温暖,可以使用艾灸盒插艾条来进行艾灸,腰腹部使用四眼艾灸盒即可,肢体可用单眼艾灸盒艾灸。艾灸的时间,腰腹部可以艾灸40分钟左右,逐渐适应为度,肢体可以15-20分钟左右。
如果天气寒冷,您可以腰腹部使用四罐或六罐艾灸罐,肢体使用单罐艾灸罐。艾灸时间,腰腹部艾灸40-60分钟左右,逐渐适应,肢体20-30分钟左右。
在使用艾灸罐的时候,因为需要毛巾包起来使用,所以相对直接对着皮肤艾灸的时间,稍微延长一点如果说那个效果更好一些,当然是用艾条和艾灸盒直接对着穴位和皮肤经络施灸的效果好于艾灸罐包起来的效果。
中脘: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如下:
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神阙:该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脐中央。
关元:腹正中线,肚脐下3寸处。
归来:位于人体的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
八髎:骶椎。又称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
肩周炎常用穴位有哪些
中医认为,防治肩周炎,肩髎、肩前、肩贞、阳陵泉、条口、肩痛穴这几个穴位,必不可缺。
肩痛穴肩痛穴,位于足三里下2寸,属于经外奇穴。
肩髎、肩前、肩贞中医把肩髎、肩前、肩贞称为“肩三针”,它们是医治肩周炎必用的穴位。对这3个穴位艾灸推拿,可以祛风散寒,温经通络。肩髎在肩部,肩关节外展时,肩峰后下方有一个凹陷,肩髎就在凹陷位置。肩前在肩关节前部,取穴时把手臂自然下垂,腋前皱襞头上1.5寸处所便是。肩贞在肩关节后下方,取穴的时辰正坐,自然垂肩,当上臂内收时,腋后纹头直上1寸处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