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气最好的中成药 砂仁化湿健脾
祛湿气最好的中成药 砂仁化湿健脾
砂仁性温,味辛,能行气止痛,化湿健脾,安胎在糊涂,用于腹痛作胀,食欲不振,食滞不化,寒泻冷痢,妊娠呕吐,胎动不安等病症。可与半夏,生姜配伍缓解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腹痛泄泻,遇寒发作更甚,并伴随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者,配伍白术,茯苓,党参,干姜等症。
去脾湿的中药介绍
对于脾湿胃虚,精神不振者,这时我们可以选择香砂六君子汤来治疗调理。它是一种由人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广木香、砂仁、炙甘草组成的汤剂。具体组成药方是:人参一钱白术二钱茯苓二钱甘草十分陈皮八分半夏一钱砂仁八分木香七分加生姜二钱水煎服。有益气健脾,行气化痰的作用,对于脾胃气虚的调理尤其适宜。
对于脾湿阴虚火旺的人来说,建议可以吃茵陈五苓散或葛根芩连汤,如果不嫌麻烦的话,最好就是喝葛根芩连汤,它是用葛根15g,黄连9g,黄芩9g,炙甘草6g一起煮水服用的,我们可以到药店按量去抓这几种药,先煮葛根,再放其它药一直水煎服即可,有清泄里热的作用,对于胸脘烦热,口干舌燥有良效。
脾湿在药物调理的同时,当然饮食调理也是不可少的,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食疗来祛湿,比如赤小豆薏米粥就是一款不错的食疗,它的主要功效就是祛湿,能够祛除体内的湿气,是祛湿健脾的佳品,可以经常食用,还有山药薏米芡实粥也不错,可以选择在一周内喝几次.这些对调理脾胃都很不错的。
而对于脾湿患者出现饮食不佳,或是经常出现腹泻,消化不好的人来说,则可选择参苓白术散或是人参健脾丸来调理,这类中成药都有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的作用,另外补中益气丸也是不错的,脾湿患者也可以选择服用,具体的可根据自身症状来选择。
其实想要去脾湿的人不仅要健脾,更重要的是要养胃养肝,所以平时我们在饮食当中一定要注意饮食的调理,正因为健脾和养胃分不开,所以在健脾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养胃,除了以上的一些脾湿的药物调理及饮食调理方外,建议我们平时要注意多吃一些养胃的食物,如小米粥之类的,这样更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生姜加葛根怎么吃 吃哪些食物可以祛湿
除了葛根和生姜以外,还有以下食物具有祛湿作用,如:山药、薏米、芡实、薏苡仁、赤小豆,冬瓜皮、绿豆等,其中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归脾、胃、肺经,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祛湿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常搭配赤小豆作为祛湿健脾的食疗方调理身体。
另外湿气重的人还可以配合中医传统的刮痧、拔罐、艾灸的方法来祛湿效果,必要时可以吃一些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来进行治疗。
必除体内湿气 祛湿中成药有哪些
中医认为,湿邪是最为常见,也是最难治疗。导致体内湿气的形成可分外因和内因,外因是空气中的湿度大而致,内因则是脾胃不健,运化祛湿能力差而导致湿气内滞。饮食不当,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也会导致湿症。湿症还常常与其它因素结合而出现、寒湿、暑湿、风湿等症状。
祛湿的中成药有:
1。木香顺气丸
【成分】:木香、枳壳(制)、陈皮、香附(醋制)、槟榔、苍术(炒)、砂仁、厚朴(制)、甘草、青皮(炒)。
【功能主治】行气化湿,健脾和胃。主治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
2。附子理中丸
【成分】: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病症。
3。 健脾丸
健脾丸为著名的消食导滞药,因具有健脾消食之功而得名。它是根据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类方》卷五中的“健脾丸”方加减而成的,为保和丸的姊妹方,小儿消化不良最为常用,此外,还用于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等。
【成分】党参、白术(炒)、陈皮、枳实(炒)、山楂(炒)、麦芽(炒)。
【方 解】方中用党参、白术补益脾胃以资运化;山楂、麦芽消食化滞;陈皮、枳实理气和胃。诸药合用,补脾益胃,理气运滞,对于脾虚食积证极为适用。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4。参苓白术丸
【成分】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大枣。【功能主治】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哪些中成药有祛湿作用的?相信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大家已经有所了解。以上介绍的几种中成药药性都是比较温和的,因为正确服用可以起到比较好的祛湿效果,同时不会有太大的副作用。
中药如何健脾祛湿
中成药治疗:
1.木香顺气丸:行气化湿,健脾和胃
2.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脘腹冷痛,肢冷便溏
3.健脾丸:健脾开胃,食少便溏
4.参苓白术片:健脾益气,体倦乏力,食少便溏
5.霍香正气丸(水):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健脾祛湿食疗:
1.白菜薏米粥
材料:小白菜500克,薏米60克。先将薏米煮成稀粥,再加入切好、洗净的小白菜,煮二三沸,待白菜熟即成,不可久煮。
用法:食用时不加盐或少加盐,每日2次。
功能健脾祛湿,清热利尿。适用于急性肾炎之浮肿少尿者。
2.健脾祛湿汤
材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黄草10克,猪胰(猪横月利)300克,清水适量。
做法:淮山、土茯苓、溪黄草、猪横月利洗净一同放进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煲开,然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
祛寒湿最快的中成药 砂仁
性味归经 :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
砂仁辛散温通,气味芳香,其化湿醒脾,行气温中的效果很好,为“醒脾调胃”要药,常用于湿浊中阻或气滞所致的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等脾胃不和症,对寒湿气滞更为有效。
三伏贴一次贴几个部位最佳 三伏贴贴在什么位置去湿气
三伏天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这时候人体阳气最旺盛,进行三伏贴祛湿效果最好,去湿气可以贴附在脾和阴陵泉、神阙等穴位上。
因为脾为阴中至阴,喜燥恶湿,湿气的侵入到身体之后,第1个侵犯的脏器就是脾,因此祛湿健脾,可以在脾腧上来进行贴敷。
其次三伏天去湿气还可以选择在阴陵泉上进行贴服,因为阴陵泉利水的学穴位,对于去湿气具有好处。
最后三伏贴去湿气还可以选择在神阙穴进行,因为神阙穴有健脾养胃、补元气的功效,可以增加身体的机能,促进湿气排出。
苦夏的食疗方
春砂仁鲫鱼汤
材料:春砂仁末3克,豆蔻1枚,活鲫鱼500克,葱、姜、黄酒及其他调料少许。
制法:将活鲫鱼宰杀处理洗净,煎至微黄,加入黄酒、葱姜等调料及适量水煮沸,再将豆蔻打碎制成粉与春砂仁末用纱布包好放入锅中同煮,鱼肉煮熟即可。
专家点评:砂仁化湿开胃消食,温脾胃止泻、止呕,并能行气宽中,配以豆蔻燥湿健脾,温胃止呕,加强理脾胃之效。同时鲫鱼营养成分高,富含蛋白质并提供人体其他必需成分,能滋养脏腑,健脾胃。所以本品是一款调养脾胃、行气化湿的食疗方,味道鲜美,芳香诱人,食欲不振、体虚水湿内盛、脘腹胀痛的人群可多食用,同时也可用于有妊娠反应的早期孕妇。
砂仁性温,阴虚有热、火热内炽者忌服。有些人口服时偶有过敏反应,也不适合使用。
选购要点
市面上以春砂仁为多见,当优选大个头、椭圆形或卵圆形、外表棕褐色并密生刺状突起,果身坚实、饱满,果皮薄而软、搓之不易脱落,闻之有浓烈的芳香气味,尝之味辛凉微苦之品。
腹胀吃什么药
腹胀吃什么中成药好?——消食导滞类中成药
1.保和丸:本品由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陈皮、制半夏、茯苓、连翘等组成。具有消食化积的功能。主治饮食积滞,腹部胀满,嗳气吐酸,胃中嘈杂不舒,不思饮食等。每次服6~9克,日服2~3次。
2.沉香化滞丸:本品由神曲、麦芽、沉香、木香、香附、砂仁、陈皮、藿香、莪术等组成。具有消食开胃、行气消胀、和胃止呕的功能。主治食积气滞,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等。每次服6~9克,日服2次。
3.开胸顺气丸:本品由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木香、青皮、乌药、枳实、厚朴、大黄、槟榔、甘草等组成。具有消食、行气、泻下的功能。主治饮食积滞,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大便不通等。每次服6克,日服1~2次。
腹胀吃什么中成药好?——燥湿健脾类中成药
1.香砂养胃丸:本品由苍术、厚朴、陈皮、香附、砂仁、甘草等组成。具有燥湿健脾、行气消胀的功能。适用于湿邪阻滞脾胃,腹胀,食少,便溏,身重,乏力以及舌苔厚腻等。每次服6克,日服2次。
2.香砂枳术丸:由香附、砂仁、枳实、白术等组成。具有燥湿健脾、行气和胃的功能。适用于湿阻脾胃,脘腹胀闷,食少,呕吐,便溏,身重,乏力等。每次服6~9克,日服2~3次。
腹胀吃什么中成药好?——行气和胃类中成药
1.木香顺气丸:本品由木香、香附、砂仁、青皮、苍术、厚朴、陈皮、枳壳、槟榔、生姜、甘草等组成。具有行气和胃、疏肝燥湿的功能。适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闷疼痛,呕吐酸水等。每次服6~9克,日服2~3次。
2.越鞠丸:本品由香附、苍术、神曲、川芎、栀子等组成。具有疏肝行气以及燥湿、消食、活血、清热等功能。主要用于肝胃气滞,兼有湿滞、食积,脘腹胀闷,两肋及胃脘胀痛或刺痛,精神抑郁,饮食无味,呕吐酸水等。每次服6~9克,日服2~3次。
腹胀吃什么中成药好?——补气健脾类中成药
1.香砂六君丸:本品由木香、砂仁、党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甘草、生姜、大枣等组成。具有补气健脾、行气消胀的功能。适用于脘腹胀闷,呕恶便溏,气短乏力等。每次服6~9克,日服2~3次。
2.人参健脾丸:本品有人参、白术、陈皮、枳壳、神曲、麦芽、山楂等组成。具有补气健脾、消食开胃的功能。适用于脾胃虚弱,倦怠无力,消化不良,脘腹饱胀,不思饮食,大便稀溏等。每次服9克,日服2次。
香砂养胃丸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呢
首先,看成分。香砂养胃丸作为典型中成药,主要成分有白术、陈皮、茯苓、半夏、香附、枳实、豆蔻、厚朴、广藿香、甘草、木香、砂仁。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主治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香附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其次,看主治。香砂养胃丸临床主要用于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痞满,症见胃痛隐隐、脘闷不舒、呕吐酸水、嘈杂不适、不思饮食、四肢倦怠。
那么,香砂养胃丸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说明书中仅仅对香砂养胃丸的用法用量作了规定,但对吃药时间却没有涉及,可见,香砂养胃丸饭前吃或者饭后吃都是可以的,患者可以自主选择。
养生偏方 祛湿第一方:徽琼散
千寒易去一湿难除,俗话说:“湿气在,百病害,湿气除,百病无”,中医认为,湿气是引发许多疾病的关键,甚至还会恶化疾病。
组方:鸡内金3g、人参10g、赤小豆15g、薏米15g、白扁豆10g、茯苓10g、桔梗6g、砂仁6g、山药15g、莲子10g、甘草6g
功效:湿气,痰多,头脸油腻,水肿肥胖。
方解:人参:解决气虚的问题;鸡内金:本草纲目说鸡之脾胃,运化水谷精微之所,而尤能祛湿,主要解决脾虚,胃弱;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解决脾虚胃弱;桔梗:宣肺,利咽,祛痰。解决肺弱,胸口闷的问题;山药,莲子:滋阴补肾;红豆,薏米,茯苓,白扁豆:利水渗湿;甘草:调和诸药。
制法:
1、将所有药材洗后就开煮,先大火煮至水烧开,然后转小火煮。
2、在煮好前20分钟放入冰糖持续熬煮至冰糖消融即可关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