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期激素治疗方法是什么
绝经期激素治疗方法是什么
易怒、烦躁、潮热、失眠……进入绝经期的女性被困扰着。如何平稳渡过绝经期,让“夕阳”更美好呢?衰老是一个无法抗拒的自然过程,是不能被逆转的,但是可以被延缓吗?这是无数女性的梦想,实现这一梦想的主角就是我们体内的女性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但是,大多数人对激素治疗有很多担心----谈“激素”色变。
那就让我们来看看雌激素和孕激素在女性一生中所扮演的角色。
一、雌孕激素是女人魅力的根本:
雌孕激素是维持女性魅力的根本,也是造成不同年龄段女性差异及同一年龄段女性容颜有如此大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雌激素不仅是女人的生理激素,更是女人的青春激素和健康激素。女性激素对于维持女性生殖器官成熟和第二性征发育必不可少,而且女性激素还对于其他生理功能的维持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雌激素的生理作用是什么呢?首先雌激素可以促进女性生长发育,生殖系统成熟。同时还可以促进水钠潴留,维持正常血压。调节脂肪代谢,使皮肤富有弹性,预防骨质疏松。孕激素让女人实现做母亲的梦想,它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完成受孕、妊娠、泌乳等一系列的任务。
雌激素为什么会有丰富的生理作用呢?那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雌激素在我们体内的分布。雌激素影响多种组织、器官及系统的功能。几乎人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对这些激素敏感,生殖系统、骨骼、神经系统、皮肤、心血管系统……
同时,雌激素贯穿一个女人的一生,雌激素在女性一生的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让我们了解一下不同时期女性激素的变化。儿童期(4~12岁)身体快速生长,有少量女性激素分泌;青春期(12~18岁)女性功能发育出现月经,女性激素开始主导;性成熟(生育)期(18岁开始,历时30年左右),生育能力成熟,孕育生命,周期性排卵女性激素稳定旺盛;更年期(可始于40岁 历时10余年.),女性功能开始衰退,女性激素波动下降;老年期全面老化,女性激素低落。
我们要了解绝经期的女性激素的变化,首先要了解一些有关的概念----围绝经期。
二、围绝经期的概念:
(一)定义:专家组将围绝经期定义为,自即将绝经前的这段时间开始(即从出现接近绝经的内分泌学、生物学和临床特征时起)至绝经后的第一年。包括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1年的时间。
(二)围绝经期机体的改变:
1、围绝经期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体内卵泡数量的急剧减少。
卵巢的改变,<40岁:卵泡数量的变化近似线性;>40岁:卵泡数量减少更快,直至无卵泡残留;残留卵泡对卵泡刺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激素(LH)反应逐渐降低,直至完全丧失反应;卵泡消耗在生育期最后10年内明显加速:“折棍”现象。
雌、孕激素逐渐下降。垂体激素FSH的波动性升高,而LH缺乏LH峰;卵巢激素抑制素首先下降,为卵巢功能衰退的标志。
孕激素最早缺乏表现为排卵减少或无排卵。雌激素的波动性下降。雄激素,总睾酮基本不变, 游离睾酮指数上升。
2、雌激素缺乏时全身各系统的改变。
按来说在绝经期前我们都可以通过激素治疗方式来治疗,女性身体方面的一些问题,比如说遇到一些身体不明显的特征表现,可以通过孕激素来进行治疗,如果在更年期女性会出现失眠,头晕,身体乏力,夜长梦多的问题,建议大家应该积极的注意身体健康。
妇女更年期适时干预可防老年疾病
“更年期”最长可持续三四年
简单地说,“围绝经期”就是“更年期”。一般是指在40岁之后出现更年期症状或者是月经有改变到绝经后一年的时间,这就叫围绝经期,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更年期。绝经标志着女性卵巢功能的衰竭,而女性绝经前由于卵巢功能的减退,性激素波动性减少(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导致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就是围绝经综合征。主要体现在月经改变,周期不规律、月经量过多、稀发、频发。潮热出汗,有41%的女性会发生于绝经过渡期,人感到特别燥热不安,汗特别多。精神心理抑郁、焦虑、多疑、易激怒、失眠等,多在绝经过渡期出现,随停经时间延长发生率下降。心血管早期症状:血压波动、血压升高。泌尿生殖道症状,阴道干涩、性交困难及反复发生的老年性阴道炎、尿道炎。
“如果有以上某种症状,就可以判断您已经有围绝经期综合症了。”万兰主任介绍,围绝经期的干预治疗是越早越好。据调查显示,有50%的女性会出现围绝经期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最长可持续3-4年左右。随着女性年纪的增长,特别是在60岁至75岁,患者很有可能会出现骨质疏松、骨折、心血管疾病、漏尿、子宫脱垂、老年痴呆等老年性疾病,增加家庭及社会的负担。
雌孕激素个体化干预治疗
在围绝经期中出现各种不适及相关疾病,都和雌激素的逐渐衰减或骤然减退有关,围绝经期是使用雌孕激素替代治疗的“时机窗”,万兰主任介绍,雌激素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有以下几种:(1) 单用孕激素治疗:如果患者只有月经紊乱,无明显其它症状的,可单用孕激素来治疗调整卵巢衰退过程中的月经问题。(2)单用雌激素治疗:适用于已切除子宫患者,出现更年期症状或其他激素补充治疗适应证。(3)雌孕激素周期治疗:适合有子宫患者,如出现更年期症状、卵巢早衰的可交替使用雌孕激素贯续周期治疗,缓解更年期症状,恢复规则月经。(4)雌孕激素连续联合治疗:适合有子宫患者;有更年期症状,或其他激素补充治疗适应证;已经绝经,不希望来月经的患者。
“实际上,有一部分的人会担心,用雌激素治疗会诱发癌症。”万兰主任说:“实际用过雌孕激素替代治疗的女性,患子宫内膜癌的几率比不用的人要少。但也有一些患者是不适合雌激素替代治疗的,比如乳腺癌患者,或是有乳腺肿块,或是非常罕见的病,如脑膜瘤等。”万兰主任提醒患者切勿自己盲目购买使用雌激素类药物及保健品,补充雌激素一定要经专科医生诊断后,根据个人情况指导个体化用药治疗!激素补充治疗的原则是:有适应症无禁忌症、个体化、最低有效剂量。万主任说:“很多更年期患者会觉得变‘黄脸婆’了,围绝经期激素补充治疗,可以说是最有效的‘美容护肤品’。”
除此之外,万兰主任强调也要从心理、饮食和运动等生活方式方面调节,有利于和谐度过围绝经期。
盘点补充雌激素的6大误区
误区1:不知是否进入更年期
获知自己是否已进入更年期的最简单判断标准是:年龄大于40岁,10个月内发生两次月经周期长度改变,即与以前月经周期长度相比差异在7天以上。
误区2:消极对待更年期症状
绝大部分女性知道已经进入更年期,但并不重视,忽略治疗或消极对待的达61%。而真正寻求专业医生治疗,选择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获得更高质量中老年生活的仅14%。
误区3:自行服用营养品保健品治疗
数据显示,出现更年期症状后,自行服用营养品、保健品治疗的女性达25%。祖月娥指出:这些所谓的“有效”产品可能本质为激素,但因其具体成分、具体剂量不明,无法检测,长期服用的风险无法评估,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误区4:同龄人用什么自己就用什么
看到同龄的朋友吃什么,自己就吃什么,这是一些女性常走的“捷径”。祖月娥指出:不是所有的更年期女性朋友都适合绝经激素治疗。在治疗前,一定要进行子宫、乳腺的筛查和全身的健康体检,根据检查结果,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并认真定期地做好复查,适时进行个性化调整。
误区5:什么年龄段都可用雌激素
“更年期激素的治疗是有时限性的,需要在有效的时间内开始,也就是60岁以前或者绝经10年内。”祖月娥说,这个阶段使用可有效缓解更年期不适,预防和延缓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老年痴呆的发生。特别不建议60岁以后开始使用。
误区6:雌激素补充治疗易患癌
“乳腺癌的发生一般与内分泌、病毒、遗传易感性等多种因素有关。患乳腺癌的风险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祖月娥说,乳腺癌可从20岁左右开始出现,在绝经期即45-50岁之前保持快速上升势头,大约年龄每增长10-20岁发病率上升1倍。就算不进行雌激素补充,更老年期也是乳腺癌发病的高峰时段。目前,更年期激素补充治疗使用的基本都是天然的雌孕激素,初次使用雌孕激素补充治疗的患者在5-7年内不会增加患乳腺癌风险。
子宫肌瘤怎么治愈
子宫肌瘤怎么治愈?子宫肌瘤不治疗是会很严重的,会造成月经不调,经量增多,阴道不规则出血;甚至会造成女性不孕。对于子宫肌瘤应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女性患子宫肌瘤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积极的治疗就好了,子宫肌瘤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法、DSA靶向栓塞介入术等,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专家的详细讲解。
子宫肌瘤怎么治愈?
子宫肌瘤的治疗方式取决于患者年龄、症状有无、肌瘤的部位、体积大小、生长速度、数目、造成子宫的变形情况,是否保留生育功能及病人的意愿等因素而定。其处理有以下几种方式:
期待疗法:即在临床及影象学方面实行定期随访观察(3~6个月1次)。根据复查情况再决定其处理。通常,绝经后肌瘤自然退缩,故不需手术处理。然而,肌瘤患者年龄40有余,距绝经可能还有几年,也可以考虑手术。但术前可先行药物保守治疗,药物有效者也可暂不手术。还应注意,绝经后妇女肌瘤,少数患者肌瘤并不萎缩反而增大者,故应加强随访。
药物治疗:主要是激素疗法和中药疗法。因为异位内膜对卵巢内分泌有反应,所以采用性激素治疗已成为本病的重要治疗方法。性激素治疗主要是抑制排卵或引起闭经,使异位内膜发生退行性变,继而坏死、吸收。经过性激素治疗后有一部分病人的症状可缓解,也有的病人经治疗后妊娠。
手术治疗:经药物治疗无效,病变严重或症状严重者,应考虑手术治疗。手术可分为保守性、根治性和半保守性3种。包括全子宫、双附件及盆腔病灶切除。主要用于年龄较大的近绝经期的病人。半保守性手术,就是切除子宫或子宫病灶,切除盆腔病灶,保留一侧或双侧卵巢。保守性或半保守性手术因为保留了卵巢,所以病变可能复发,甚至要再次手术。这些病人通常在保守性手术后,要用性激素治疗一段时间。
严重的更年期症状如何治疗
1、精神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辅助使用自主神经功能调节药物,如谷维素、地西泮(安定)有助于调节自主神经功能。还可以服用维生素B6、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E及维生素A等。给病人精神鼓励,解除疑虑,建立信心,促使健康的恢复,建议病人采取以下措施延缓心理衰老。
(1)科学地安排生活
保持生活规律化,坚持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少食动物脂肪,多吃蔬菜水果,避免饮食无节,忌烟酒。为预防骨质疏松,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应坚持体育锻炼,增加日晒时间,摄入足量蛋白质和含钙食物。
(2)坚持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坚持劳动可以防止肌肉、组织、关节发生“废用性萎缩”现象。不间断地学习和思考,学习科学文化新知识,使心胸开阔,防止大脑发生“废用性萎缩”。
(3)充实生活内容
如旅游、烹饪、种花、编织、跳舞等,以获得集体生活的友爱,精神上有所寄托。
(4)注意性格的陶冶
更年期易出现急躁、焦虑、抑郁、好激动等情绪,要善于克制,并培养开朗、乐观的性格,善用宽容和忍耐对待不称心的人和事,以保持心情舒畅及心理、精神上的平静状态,有利于顺利渡过围绝经期。
2、激素替代疗法(HRT)
围绝经期综合征主要是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减少引起,HRT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采取的临床医疗措施,科学、合理、规范的用药并定期监测,HRT的有益作用将超过其潜在的害处。
(1)HRT临床应用指南
根据2003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绝经学组对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治疗原则执行。
(2)药物种类和制剂
①雌激素
天然甾体类雌激素制剂如雌二醇、戊酸雌二醇、结合雌激素、雌三醇、雌酮;
部分合成雌激素如炔雌醇、炔雌醇三甲醚;合成雌激素如尼尔雌醇。
②孕激素
对抗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生长的作用。有3类:19-去甲基睾酮衍生物(如炔诺酮)、17-羟孕酮衍生物(如甲羟孕酮)、天然孕酮(如微粉化黄体酮)。
③雌、孕、雄激素复方药物
替勃龙进入体内的分解产物具有孕激素、雄激素和弱的雌激素活性,不刺激子宫内膜增生。
(3)用药途径
有口服给药、阴道给药、皮肤给药,可依据病情及病人意愿选用。
(4)常用方案
①连续序贯法
以28天为一个疗程周期,雌激素不间断应用,孕激素于周期第15~28天应用。周期之间不间断。本方案适用于绝经3~5年内的妇女。
②周期序贯法
以28天为一个治疗周期,第1~21天每天给予雌激素,第11~21天内给予孕激素,第22~28天停药。孕激素用药结束后,可发生撤药性出血。本方案适用于围绝经期及卵巢早衰的妇女。
③连续联合治疗
雌激素和孕激素均每天给予,发生撤药性出血的几率低。适用于绝经多年的妇女。
④单一雌激素治疗
适用于子宫切除术后或先天性无子宫的卵巢功能低下妇女。
⑤单一孕激素治疗
适用于绝经过渡期或绝经后围绝经期症状严重且有雌激素禁忌证的妇女。⑥加用雄激素治疗 HRT中加入少量雄激素,可以起到改善情绪和性欲的作用。
(5)HRT的最佳剂量
为临床效应的最低有效量,能达到治疗目的,阻止子宫内膜增生,血中E2含量为绝经前卵泡早期水平。
(6)用药时间
①短期用药
持续HRT5年以内,称为短期用药。主要目的是缓解围绝经期症状,通常1个月内起效,4个月达到稳定缓解。
②长期用药
用于防治骨质疏松,至少持续3~5年以上。
(7)副作用及危险性
子宫出血、性激素副作用、孕激素的副作用、子宫内膜癌、乳腺癌。
3、防治骨质疏松可选用以下非激素类药物:
(1)钙剂
作为各种药物治疗的辅助或基础用药。绝经后妇女的适当钙摄入量为1000mg/d~1500mg/d,65岁以后应为1500mg/d。补钙方法首先是饮食补充,不能补足的部分以钙剂补充,临床应用的钙剂有碳酸钙、磷酸钙、氯酸钙、枸橼酸钙等制剂。
(2)维生素D
适用于围绝经期妇女缺少户外活动者,每天口服400~500U,与钙剂合用有利于钙的完全吸收。
(3)降钙素
作用很强的骨吸收抑制剂,用于骨质疏松症。有效制剂为鲑降钙素。
(4)双膦酸盐类
可抑制破骨细胞,有较强的抗骨吸收作用,用于骨质疏松症。常用氨基双膦酸盐。
更年期综合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精神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辅助使用自主神经功能调节药物,如谷维素、地西泮(安定)有助于调节自主神经功能。还可以服用维生素B6、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E及维生素A等。给病人精神鼓励,解除疑虑,建立信心,促使健康的恢复,建议病人采取以下措施延缓心理衰老。(1)科学地安排生活 保持生活规律化,坚持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少食动物脂肪,多吃蔬菜水果,避免饮食无节,忌烟酒。为预防骨质疏松,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应坚持体育锻炼,增加日晒时间,摄入足量蛋白质和含钙食物。(2)坚持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坚持劳动可以防止肌肉、组织、关节发生“废用性萎缩”现象。不间断地学习和思考,学习科学文化新知识,使心胸开阔,防止大脑发生“废用性萎缩”。(3)充实生活内容 如旅游、烹饪、种花、编织、跳舞等,以获得集体生活的友爱,精神上有所寄托。(4)注意性格的陶冶 更年期易出现急躁、焦虑、抑郁、好激动等情绪,要善于克制,并培养开朗、乐观的性格,善用宽容和忍耐对待不称心的人和事,以保持心情舒畅及心理、精神上的平静状态,有利于顺利渡过围绝经期。2.激素替代疗法围绝经期综合征主要是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减少引起,HRT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采取的临床医疗措施,科学、合理、规范的用药并定期监测,HRT的有益作用将超过其潜在的害处。(1)HRT临床应用指南 根据2003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绝经学组对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治疗原则执行。(2)药物种类和制剂 ①雌激素 天然甾体类雌激素制剂如雌二醇、戊酸雌二醇、结合雌激素、雌三醇、雌酮;部分合成雌激素如炔雌醇、炔雌醇三甲醚;合成雌激素如尼尔雌醇。②孕激素 对抗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生长的作用。有3类:19-去甲基睾酮衍生物(如炔诺酮)、17-羟孕酮衍生物(如甲羟孕酮)、天然孕酮(如微粉化黄体酮)。③雌、孕、雄激素复方药物 替勃龙进入体内的分解产物具有孕激素、雄激素和弱的雌激素活性,不刺激子宫内膜增生。(3)用药途径 有口服给药、阴道给药、皮肤给药,可依据病情及病人意愿选用。(4)常用方案 ①连续序贯法 以28天为一个疗程周期,雌激素不间断应用,孕激素于周期第15~28天应用。周期之间不间断。本方案适用于绝经3~5年内的妇女。②周期序贯法 以28天为一个治疗周期,第1~21天每天给予雌激素,第11~21天内给予孕激素,第22~28天停药。孕激素用药结束后,可发生撤药性出血。本方案适用于围绝经期及卵巢早衰的妇女。③连续联合治疗 雌激素和孕激素均每天给予,发生撤药性出血的几率低。适用于绝经多年的妇女。④单一雌激素治疗 适用于子宫切除术后或先天性无子宫的卵巢功能低下妇女。⑤单一孕激素治疗 适用于绝经过渡期或绝经后围绝经期症状严重且有雌激素禁忌证的妇女。⑥加用雄激素治疗 HRT中加入少量雄激素,可以起到改善情绪和性欲的作用。(5)HRT的最佳剂量 为临床效应的最低有效量,能达到治疗目的,阻止子宫内膜增生,血中E2含量为绝经前卵泡早期水平。(6)用药时间 ①短期用药 持续HRT5年以内,称为短期用药。主要目的是缓解围绝经期症状,通常1个月内起效,4个月达到稳定缓解。②长期用药 用于防治骨质疏松,至少持续3~5年以上。(7)副作用及危险性 子宫出血、性激素副作用、孕激素的副作用、子宫内膜癌、乳腺癌。3.防治骨质疏松可选用以下非激素类药物:(1)钙剂 作为各种药物治疗的辅助或基础用药。绝经后妇女的适当钙摄入量为1000mg/d~1500mg/d,65岁以后应为1500mg/d。补钙方法首先是饮食补充,不能补足的部分以钙剂补充,临床应用的钙剂有碳酸钙、磷酸钙、氯酸钙、枸橼酸钙等制剂。(2)维生素D 适用于围绝经期妇女缺少户外活动者,每天口服400~500U,与钙剂合用有利于钙的完全吸收。(3)降钙素 是作用很强的骨吸收抑制剂,用于骨质疏松症。有效制剂为鲑降钙素。(4)双膦酸盐类 可抑制破骨细胞,有较强的抗骨吸收作用,用于骨质疏松症。常用氨基双膦酸盐。
更年期适时干预可防老年疾病
小敏的母亲今年49岁,月经开始不稳定,有时很多时间很长,有时二三个月也不来。母亲变得很喜欢无理取闹,为一点小事就跟家人争吵得脸红耳赤,平时经常大汗淋漓、失眠、乏力、疑神疑鬼,一会怀疑丈夫有外遇,一会怀疑单位的同事在说她坏话等等。有一天凌晨2点多,小敏听到母亲喊救命,说自己患心脏病了,心跳得好快,感觉快要窒息了,小敏带着母亲到医院去做了检查,一切显示正常,在检查排除身体器质性疾病之后,医生根据小敏母亲的症状诊断属围绝经期综合症(俗称更年期综合症),治疗后逐渐好转,能睡着觉,潮热、出汗症状消失、也不容易发脾气,心情恢复平稳。
很多人都会问:围绝经期,究竟要不要干预?以前没有干预的女性,不一样也好好的吗?
有症状一定要干预!专科医生的指导、治疗不但能很快改善围绝经期的症状,还能有效预防老年妇女的骨质疏松、骨折、心血管疾病及老年痴呆,提高中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使我们的母亲一直美丽、幸福、优雅到老。万主任说:“围绝经期的干预不仅仅是缓解了现有的症状,更是为有效预防六七十岁以后的骨质疏松、骨折、心血管疾病、漏尿、子宫脱垂、老年痴呆等老年性疾病有帮助!”
“更年期”最长可持续三四年
简单地说,“围绝经期”就是“更年期”。一般是指在40岁之后出现更年期症状或者是月经有改变到绝经后一年的时间,这就叫围绝经期,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更年期。绝经标志着女性卵巢功能的衰竭,而女性绝经前由于卵巢功能的减退,性激素波动性减少(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导致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就是围绝经综合征。主要体现在月经改变,周期不规律、月经量过多、稀发、频发。潮热出汗,有41%的女性会发生于绝经过渡期,人感到特别燥热不安,汗特别多。精神心理抑郁、焦虑、多疑、易激怒、失眠等,多在绝经过渡期出现,随停经时间延长发生率下降。心血管早期症状:血压波动、血压升高。泌尿生殖道症状,阴道干涩、性交困难及反复发生的老年性阴道炎、尿道炎。
“如果有以上某种症状,就可以判断您已经有围绝经期综合症了。”万兰主任介绍,围绝经期的干预治疗是越早越好。据调查显示,有50%的女性会出现围绝经期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最长可持续3-4年左右。随着女性年纪的增长,特别是在60岁至75岁,患者很有可能会出现骨质疏松、骨折、心血管疾病、漏尿、子宫脱垂、老年痴呆等老年性疾病,增加家庭及社会的负担。
雌孕激素个体化干预治疗
在围绝经期中出现各种不适及相关疾病,都和雌激素的逐渐衰减或骤然减退有关,围绝经期是使用雌孕激素替代治疗的“时机窗”,万兰主任介绍,雌激素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有以下几种:(1) 单用孕激素治疗:如果患者只有月经紊乱,无明显其它症状的,可单用孕激素来治疗调整卵巢衰退过程中的月经问题。(2)单用雌激素治疗:适用于已切除子宫患者,出现更年期症状或其他激素补充治疗适应证。(3)雌孕激素周期治疗:适合有子宫患者,如出现更年期症状、卵巢早衰的可交替使用雌孕激素贯续周期治疗,缓解更年期症状,恢复规则月经。(4)雌孕激素连续联合治疗:适合有子宫患者;有更年期症状,或其他激素补充治疗适应证;已经绝经,不希望来月经的患者。
女人绝经后怎么办才好
1、绝经之后,女性如果阴道出现出血的现象,大家一定不能轻视。围绝经期时,女性会经历阴道的不规律出血;但绝经后,如果你没有使用激素治疗,阴道再出血就不正常了。这时,你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找出出血的原因。再有,绝经后,警惕骨密度的快速下降。
2、在绝经后的前几年,骨量流失速度是最快的,当骨量流失速度快于正常的骨骼重塑速度时,就会出现骨质疏松。坚持体育锻炼可以帮助保持骨骼和肌肉的强壮。此外,为了避免骨质疏松,还应该补充钙和维生素D。饮食中要包含足够的乳制品,以及富含钙的食物。
3、最后,还要提示女性的就是在生活上药注意预防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生,尤其是在绝经期之后。这是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的下降会导致尿道变短变薄,因而会出现一些尿道疾病,比如尿频尿急;夜尿增多;当急切想要小便、进行性行为或达到性高潮时,出现遗尿;咳嗽、大笑、打喷嚏或举重物时出现遗尿;小便时有灼烧感。
4、女性绝经期在女性的生命之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时期,也是容易出现很多的问题的一个时期,及时有效的在生活上做好预防以及治疗是十分重要的,也真心的希望大家健康生活。
更年期该不该补充性激素
激素治疗是把“双刃剑”
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很多人会出现更年期症状,如潮热、心烦、爱发脾气、头疼、心悸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性阴道炎、尿道炎和膀胱炎也会慢慢出现,性功能明显减退。除此之外,骨质疏松也悄悄逼近,我们看到很多老人身高变矮、弯腰驼背,甚至发生骨折。
激素替代治疗能够有效消除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提高绝经妇女的生活质量。但激素治疗同样也可能会增加血栓、乳腺癌、脑卒中的风险,它与所有的药物治疗一样,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恰当使用它,使人们既能从中获益,又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风险,这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激素替代治疗工作者重点考虑的问题,也是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最关心的问题。
适应症与禁忌症须兼顾
激素替代治疗作为一种医疗措施,在应用时首先应掌握其适应症和禁忌症,这是关键所在。
激素替代治疗的适应症包括:一、绝经相关症状,潮热、盗汗、睡眠障碍、疲倦、情绪不振、易激动、烦躁、轻度抑郁等。二、泌尿生殖道萎缩,阴道干涩、疼痛、排尿困难、反复性阴道炎、尿道炎和膀胱炎、夜尿次数多、尿频和急迫性尿失禁。三、有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或有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激素替代治疗的禁忌症包括:一、雌激素依赖性肿瘤,乳癌、子宫内膜癌、黑色素瘤。二、原因不明的阴道出血。三、严重肝肾疾病。四、近6个月内患血栓栓塞性疾病。五、系统性红斑狼疮、耳硬化症、血卟啉症。六、脑膜瘤患者禁用孕激素。
以下情况应慎用激素替代治疗: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增生、严重高血压及糖尿病、血栓栓塞史、胆囊疾病、偏头痛、癫痫、哮喘、垂体高泌乳素瘤、乳癌家族史。
在应用激素替代治疗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有适应症且排除禁忌症可使用激素替代治疗。有激素治疗的适应症又合并其他疾病,排除禁忌症后,可在控制其他疾病的同时应用激素治疗。由于更年期症状多种多样,难以即刻辨明症状是否与更年期相关时,若无激素治疗的禁忌症,可短期试验性应用激素治疗,约一个月后观察症状缓解情况。
更年期治疗
1.精神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辅助使用自主神经功能调节药物,如谷维素、地西泮(安定)有助于调节自主神经功能。还可以服用维生素B6、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E及维生素A等。给病人精神鼓励,解除疑虑,建立信心,促使健康的恢复,建议病人采取以下措施延缓心理衰老。
(1)科学地安排生活 保持生活规律化,坚持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少食动物脂肪,多吃蔬菜水果,避免饮食无节,忌烟酒。为预防骨质疏松,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应坚持体育锻炼,增加日晒时间,摄入足量蛋白质和含钙食物。
(2)坚持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坚持劳动可以防止肌肉、组织、关节发生“废用性萎缩”现象。不间断地学习和思考,学习科学文化新知识,使心胸开阔,防止大脑发生“废用性萎缩”。
(3)充实生活内容 如旅游、烹饪、种花、编织、跳舞等,以获得集体生活的友爱,精神上有所寄托。
(4)注意性格的陶冶 更年期易出现急躁、焦虑、抑郁、好激动等情绪,要善于克制,并培养开朗、乐观的性格,善用宽容和忍耐对待不称心的人和事,以保持心情舒畅及心理、精神上的平静状态,有利于顺利渡过围绝经期。
2.激素替代疗法(HRT)
围绝经期综合征主要是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减少引起,HRT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采取的临床医疗措施,科学、合理、规范的用药并定期监测,HRT的有益作用将超过其潜在的害处。
(1)HRT临床应用指南 根据2003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绝经学组对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治疗原则执行。
(2)药物种类和制剂 ①雌激素 天然甾体类雌激素制剂如雌二醇、戊酸雌二醇、结合雌激素、雌三醇、雌酮;部分合成雌激素如炔雌醇、炔雌醇三甲醚;合成雌激素如尼尔雌醇。②孕激素 对抗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生长的作用。有3类:19-去甲基睾酮衍生物(如炔诺酮)、17-羟孕酮衍生物(如甲羟孕酮)、天然孕酮(如微粉化黄体酮)。③雌、孕、雄激素复方药物 替勃龙进入体内的分解产物具有孕激素、雄激素和弱的雌激素活性,不刺激子宫内膜增生。
(3)用药途径 有口服给药、阴道给药、皮肤给药,可依据病情及病人意愿选用。
(4)常用方案 ①连续序贯法 以28天为一个疗程周期,雌激素不间断应用,孕激素于周期第15~28天应用。周期之间不间断。本方案适用于绝经3~5年内的妇女。②周期序贯法 以28天为一个治疗周期,第1~21天每天给予雌激素,第11~21天内给予孕激素,第22~28天停药。孕激素用药结束后,可发生撤药性出血。本方案适用于围绝经期及卵巢早衰的妇女。③连续联合治疗 雌激素和孕激素均每天给予,发生撤药性出血的几率低。适用于绝经多年的妇女。④单一雌激素治疗 适用于子宫切除术后或先天性无子宫的卵巢功能低下妇女。⑤单一孕激素治疗 适用于绝经过渡期或绝经后围绝经期症状严重且有雌激素禁忌证的妇女。⑥加用雄激素治疗 HRT中加入少量雄激素,可以起到改善情绪和性欲的作用。
(5)HRT的最佳剂量 为临床效应的最低有效量,能达到治疗目的,阻止子宫内膜增生,血中E2含量为绝经前卵泡早期水平。
(6)用药时间 ①短期用药 持续HRT5年以内,称为短期用药。主要目的是缓解围绝经期症状,通常1个月内起效,4个月达到稳定缓解。②长期用药 用于防治骨质疏松,至少持续3~5年以上。
(7)副作用及危险性 子宫出血、性激素副作用、孕激素的副作用、子宫内膜癌、乳腺癌。
3.防治骨质疏松可选用以下非激素类药物:
(1)钙剂 作为各种药物治疗的辅助或基础用药。绝经后妇女的适当钙摄入量为1000mg/d~1500mg/d,65岁以后应为1500mg/d。补钙方法首先是饮食补充,不能补足的部分以钙剂补充,临床应用的钙剂有碳酸钙、磷酸钙、氯酸钙、枸橼酸钙等制剂。
(2)维生素D 适用于围绝经期妇女缺少户外活动者,每天口服400~500U,与钙剂合用有利于钙的完全吸收。
(3)降钙素 是作用很强的骨吸收抑制剂,用于骨质疏松症。有效制剂为鲑降钙素。
(4)双膦酸盐类 可抑制破骨细胞,有较强的抗骨吸收作用,用于骨质疏松症。常用氨基双膦酸盐。
植物激素可减轻女性更年期症状
误区1
女性更年期症状只是潮热、盗汗和情绪波动。
在中国,有60%~80%的女性会出现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在更年期早期,困扰女性日常生活的症状主要是月经失调、潮热盗汗、情绪抑郁、多疑易怒。在更年期后期,更有泌尿生殖道萎缩、性生活困难、骨质疏松和其他老年病,对女性生活带来严重危害。
误区2
女性更年期是自然生理过程,顺其自然就可以
最新的欧洲调查显示:94%的欧洲女性患有一种或多种更年期症状。在中国主要城市的调查中也显示,60%~80%的女性经受着更年期综合征的困扰,其中很大一部分已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
除了上述更年期症状外,很多严重的老年病,比如骨质疏松、骨关节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肿瘤等,都是在更年期埋下的隐患。
更年期女性要加强自我保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调整情绪、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症状严重者应积极就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对更年期综合征进行有效治疗。
误区3
对激素治疗过度恐慌
雌、孕、雄激素是人体性腺激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对于女性而言,雌、孕激素是一生的需要,是女人之所以成为女人的根本。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激素的分泌逐年减少,导致女性的很多功能衰退,并且影响到生活质量。
激素补充治疗是更年期女性主要的治疗方法,有助于缓解更年期的各项症状,预防一些与绝经相关的疾病,并且在绝经早期就进行激素治疗受益更大、风险更小。国际绝经学会指南也指出:老年女性应用激素或激素替代物将是延缓衰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那些对激素闻之色变、因噎废食的做法大可不必。权威调查显示,激素治疗可能存在的风险仅是正常人每天连喝4杯咖啡增加患胰腺癌风险的1/8,是抽烟增加患肺癌风险的1/20~1/115。所以,更年期女性不必对激素治疗过度恐慌。
误区4
把激素治疗当成永葆青春的灵丹妙药
激素治疗是更年期治疗总体预防措施的一部分,但不是唯一的手段,改变生活方式(如戒烟和不酗酒)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那些40岁以后必须用激素治疗,以延缓卵巢衰老推延绝经的说法不尽科学。中老年女性对更年期要加强认识,单纯的某一现象,比如脾气变坏,并不能说明女性进入了更年期。激素治疗不是阻止绝经,而是治疗绝经所引起的相关疾病,从而提升生活质量。
激素补充治疗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怕衰老而盲目滥用激素治疗将增加风险。
误区5
把植物雌激素当成药物雌激素
所谓植物雌激素,并非真正的雌激素,而是植物体内具有类似雌激素作用的一种物质,它们具有类似激素的结合,能与雌激素的受体互相结合,虽然亲和力不高,但其具有的微弱雌激素样生理效应,可以减轻女性更年期症状,改善由于雌激素匮乏而导致的骨质疏松和代谢紊乱。
又由于植物雌激素能竞争性地占领雌激素受体,阻挡雌激素与受体的结合,因此,它们又起到了拮抗雌激素的作用,可减少乳腺癌的发生。
植物雌激素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如野葛根、大豆、石榴、苹果、大蒜、樱桃、燕麦、酵母等,其中以泰国野葛根含量最丰富。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经常食用泰国野葛根、大豆制品的亚洲女性乳腺癌发病率较低,而移居美国的亚洲女性因大豆食用减少而乳腺癌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
此外,此类植物雌激素还可调整机体的脂肪代谢,降低血液胆固醇含量,使高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的比例趋于正常,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女性特别是更年期女性要与植物雌激素成为“密友”,可长期、经常食用泰国野葛根及豆制品。
适合补激素的三个阶段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女性在绝经早期或围绝经期接受雌激素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绝经期症状,还能够增加性欲、降低骨折发生率、改善心血管功能及认知功能。
专家指出,女性在围绝经期(即40岁到绝经后一年),对身体如果护理保健到位,则能预防老年病,主要是预防骨质疏松、老年性萎缩、心血管病三大疾病。绝经期的预防窗口分三个阶段,一是绝经过渡期(40岁到绝经期);二是45岁到55岁;三是绝经10年内,建议在这三个阶段要注意补充雌激素。
女性围绝经期保健十要点
1.医务工作者应使进入围绝经期的女性甚至其家属了解此期的生理变化、心理特点及围绝经期常见病的早期症状和防治知识。
2.此期女性有许多精神神经症状,单靠药物治疗有时难以奏效,还要从心理上给予指导和疏导。
3.加强体育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和物质代谢。
4.注意劳逸结合,工作、生活应有规律。
5.由于围绝经期女性生理和代谢等方面发生变化,胃肠功能吸收减退,应限制糖、热量、动物脂肪、胆固醇和盐的摄入,补充优质蛋白(奶类、鱼类、豆类、瘦肉、海产品、黑木耳等)、维生素、微量元素、钙和纤维素,以维持人体的正常代谢。可以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食用药膳,肾阴虚者应多吃山药、枸杞、茯苓、黑芝麻等食物,肾阳虚者多吃鹿茸、杜仲、胡桃肉。
6.维持和谐的性生活。
7.讲究围绝经期个人卫生:
①口腔卫生:进入围绝经期,牙齿开始松动,应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②皮肤卫生:围绝经期皮肤的保护作用减弱,应经常洗澡,勤换内衣,不用肥皂洗澡,以防皮肤油脂过多洗去,引起感染;
③外阴卫生:应每天冲洗外阴部,防止老年性阴道疾病。
8.围绝经期女性肿瘤的发生率增高,所以应定期做妇科和乳腺检查。
9.激素治疗是调整月经和缓解激素缺乏引起的症状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激素类药物要严格遵循医嘱服用,剂量不宜过大,定期b超检查子宫内膜。
10.通过中医体质辨识,以预防为主,早期调理。
其实每个女性都会有脾气暴躁的那一天,也就是说女性都会有围绝经期的那一天,到了围绝经期那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还迟迟不保健,任由其发展,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着想,好好阅读女性围绝经期保健十要点,做一个健康的女性。
注射雌激素警惕患肿瘤
35岁开始,女性雌激素水平逐步下降,随着绝经年龄到来,燥热多汗、情绪失控等“绝经综合征”开始出现。专家表示,补充雌激素对于此阶段女性保健非常重要,但60岁以后的女性使用雌激素治疗需进行风险受益评估,且只能一步步“微调”治疗。
雌激素水平降 冠心病几率升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科生殖内分泌专科副主任谢梅青告诉记者,女性卵巢功能下降的最初5~10年内,绝大多数人没有明显的自觉不适。“而从 45岁起,卵巢功能下降明显加速,70%~80%的人会出现潮热、多汗、情绪不稳、睡眠欠佳、肌肉骨骼酸痛等绝经症状,这种症状可持续至绝经后,甚至多年仍不能消失。”
除此以外,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进入围绝经期后的女性患冠心病、糖尿病以及发生骨折几率明显增加。补充雌激素治疗成了此时期妇女保健的一项重要措施。
妇科肿瘤患者
不宜接受雌激素治疗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女性在绝经早期或围绝经期接受雌激素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更年期症状,还能够增加性欲、降低骨折发生率、改善心血管功能及认知功能。
然而,雌激素补得过早、过多或过急可能引发诸多副作用。有以下情况的妇女也不应该补充雌激素:乳腺癌患者、孕妇、原因不明的阴道出血者、肝功能异常者、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内膜癌患者、脑血栓患者、心肌梗死患者。
另外,雌激素治疗也并非对所有年龄层女性都安全。绝经学的权威机构国际绝经学会指出,60岁以上女性使用雌激素治疗前需进一步进行风险受益评估。
剂量“微调”保障用药安全
“雌激素替代治疗有严格的适应症,必须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使用过程中还需定期检查,评价性激素治疗的效果,相应进行剂量调整,以恢复正常的生理水平和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谢梅青指出,“雌激素治疗会致癌”的说法之所以流行,与临床部分人群补充雌激素剂量超出其生理需要有关,忽视各种性激素之间的平衡,确实可能给癌症发生创造了机会。
她指出,根据病人体内雌激素的水平来决定剂量,并根据服药后雌激素的变化来对剂量进行一步步“微调”,更能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疗效。
治疗需健康生活方式配合
谢梅青介绍,雌激素治疗只是维持绝经后妇女健康的整体策略中的一部分,必须有健康生活方式的配合。她建议绝经后女性每周至少进行3次持续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每周吃两次鱼;限制总脂肪和盐的摄入;每天酒精摄入量不应超过20克及戒烟等。
激素替代疗法的弊端
主要弊端:
激素替代疗法可能会增加一些疾病的风险,如子宫内膜癌、乳腺癌、血栓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胆石症等。
更年期“激素治疗”并非人人皆宜,人体自身的内分泌系统是严谨而完备的,女性处于更年期时会出现雌激素水平的滑落,由于落差较大,所以会因为此导致内分泌系统出现紊乱。
从原理上来讲,“激素治疗”应该是适用于更年期的女性的。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并不是所有的更年期女性都可以进行“激素治疗”。
常见的“激素治疗”是口服雌激素,需要强调的是雌激素不可随便服用,服用雌激素前应做系统的体格检查,测量血压,检查心、肝、脑、肾功能,注意乳房肿块及妇科盆腔疾病,如无禁忌症后再应用。
激素替代疗法是一种医学治疗方法,当患者体内缺失特定的激素时,通常采用此法进行激素替代,这种方法是:通过静脉注射,向患者体内注射含有缺失激素的药剂,替代缺失的激素。
以上这篇文章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一下激素替代疗法的弊端,相信大家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初步的认识了,所以在平时的时候如果自己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的话,就可以试试这样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