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生长发育指标常识问题
儿童生长发育指标常识问题
一、儿童生长发育指标必知4事项
1.儿童生长发育指标怎么算?两个公式帮到你
我家宝贝是男孩,今年四岁,比较瘦小,吃得也不多,比同年的女孩子都要矮一些。请问有没有可以计算儿童标准身高和体重的公式?偏差在多少的范围内是正常的呢?
A:儿童标准身高体重计算公式:身高(cm):2岁后儿童年龄*7+70,偏差约在10%以下;体重(kg):年龄*2+8,偏差约在10%以下。
我家孩子两岁了,我想制定一个表格来记录他的身高体重发展状态,先请问孩子的身高体重多久测量一次比较好?儿童的身高体重有什么标准可以衡量吗?
A:早期小婴儿在1-3个月复查一次,大龄的儿童可以每半年复查一次。
2.生长过快也担忧?需多关注孩子的均衡营养和精神状态
孩子十一岁了,最近两个月他的身高一下子蹿了7厘米,夜晚睡觉也不是很安稳,请问这种情况是否正常?生长太快会不会有什么病变的可能?
A:生长快需要的营养也要求更丰富,需要注意孩子的营养均衡和精神状态、饮食和心理状况,与平时有无变化。如无可排除病变可能,必要时去医院咨询医生,我院就开展有儿童内泌的专科。
3.身高体重达标就OK了吗?还需关注孩子的平衡协调性
宝宝快4岁了,身高体重也都达标了。可是平衡性和协调性不是太好,经常摔跤,是身体机能的问题吗?该怎么训练孩子呢?
A:你的孩子可能运动能力和感觉统合能力有问题,如不纠正以后学习能力会受到影响,可到我院评估后进行训练治疗。
4. 早产儿不适用儿童生长发育指标吗?足够营养补给很重要
我因为妊娠高血压提前生下宝宝,出生时只有4斤,46公分,偏轻。现在4岁了跟同龄的孩子相比还是偏矮偏轻,想请问早产儿的成长指标跟正常出生的孩子一样吗?有什么不同呢?
A:早产儿生长发育指标的计算公式和正常儿童基本一样,只是基础数值不同。在营养供给充足、婴儿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可以达到正常儿童的水平。
蛀牙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对营养需求较高,而营养的摄入离不开良好的咀嚼功能。由于乳牙严重龋坏或早失,导致咀嚼功能降低或丧失,进而影响对食物的切割和磨细,对于需要充分咀嚼的食物,孩子要么不吃,要么咀嚼不充分,影响胃肠消化吸收,造成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临床上发现,满口蛀牙的小朋友比同龄儿童瘦小。经常有家长说,龋病治好后,孩子吃饭香了,更健康更结实了。
儿童蛀牙还可能引发多种疾病。专家介绍,由龋病引起的根尖周炎可成为身体其他疾病的感染病灶,称之为“病灶牙”。牙齿的代谢产物或细菌毒素可被血液或淋巴液带到其他器官,在机体过度疲劳、感冒、抵抗力降低时,可诱发慢性肾炎、风湿性关节炎、心内膜炎和败血症等全身性疾病。
另外,婴幼儿期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乳牙龋齿,尤其是前牙的严重龋坏或早失,会影响孩子的发音,孩子讲话时会出现“漏风”现象,对其语言能力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儿童生长发育标准
一、体重 体重是反映儿童生长发育的最重要也是最灵敏的指标。因为体重反映儿童的营养状况,尤其是近期的营养状况。体重可以受多种因素如:营养、辅食添加、疾病等的影响。体重在出生头3个月增长最快,一般为月增长600~1000克,最好不低于600克。3~6个月次之,一般月增长60 0~800克。6~12个月平均每个月增长300克。1岁后儿童生长速度明显减慢,1~3岁儿童平均每个月体重增长150克。1岁后儿童的体重可用下列公式计算:体重(kg)=年龄(岁)?+7(或8)
二、身长 身长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但它反映的是长期营养状况,短期内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营养、疾病等)对身长影响不明显。它主要受遗传、种族和环境的影响较为明显。身长的增加同体重一样,也是在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平均年增长25厘米。第二年平均增长10厘米,第三年平均增长4~7.5厘米。 幼儿期儿童的体型由婴儿期的肥墩型向瘦长型转变。这期间躯干稍长些,下肢稍短些。幼儿期后,四肢的增长逐渐快于躯干的增长。一岁以后平均身长的公式为:身长(cm)=年龄(岁)? +80(cm)。儿童的身长与体重都可以用国际卫生组织的标准来评价。
三、头围 头围是反映儿童脑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头围在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出生时头围平均34cm;1岁时平均46cm;第二年增加2cm,第三年增长1~2cm。3岁时头围平均为48cm,已与成人相差不很多了。由此可看出,脑发育主要在生后头3年。正常儿童后囟门3个月闭合,前囟门1岁~1 岁半闭合。过迟闭合要考虑有无佝偻病的可能。有的儿童出生时囟门就较小,闭合也会早些。这与母亲孕期营养状况较好有关。因此要综合看待这个问题,如果没有超量服用鱼肝油或超量服用及注射维生素D,一般问题不大。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像人们所想像的那样:儿童头越大越聪明,聪明与否和头围大小并不成正比。儿童的头围在正常范围内就可以了。头围过大则要考虑有无脑肿瘤、脑积水的可能。
三个月的宝宝发育标准
发育指标
男婴:身高55.3-69.0cm;体重4.69-9.37kg;头围36.7-44.6cm。
女婴:身高54.2-67.5cm;体重4.40-8.71kg;头围36.0-43.4cm。
注:以上数据根据卫生部《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整理而成。
能力发展
应该掌握的能力(大多数宝宝能做到):能够认出你的脸和气味;可以稳当地抬着头;眼睛可以追视移动的物体。
发展中的能力(一半宝宝能做到):能够尖叫、发出;”咯咯”、”咕咕”的声音;会吐泡泡;认得你的声音;能做小型俯卧撑。
高级能力(只有少数宝宝能做到):能从俯卧翻身到仰卧;听到大响声时,会转过头去寻找;能把双手放在一起,用手拍打玩具。
宝宝每个月生长发育指标
新生宝宝
视觉:能看清明暗,视力在0.01。
听觉:具有莫罗氏反射,即听到巨大的响声会有抽筋的肢体反射动作。能区别不同的语音,爱听妈妈的声音。
嗅觉:喜爱乳味,能区别母乳的香味并准确找到乳头的位置。
味觉:喜爱甜味,不喜爱苦、辣等刺激的味道。
触觉:具有握紧反射,即手指一接触到婴儿的手掌,就会紧紧握住。触觉发达,皮肤、唇、手掌、脚掌的感觉明显。
心理特点:只会用哭来表达,如饥饿、疼痛、不舒服等。感到舒适时会显得愉快。听到妈妈的心跳会安静下来。
一个月
视觉:眼随物转头至中线,开始能调节视焦距。
听觉:对妈妈说话的声音很熟悉了,爱听悦耳的声音,要给宝宝听一些轻柔的音乐和歌曲,对宝宝说话、唱歌的声音都要悦耳。喜欢周围的人和他说话,没人理他的时候会感到寂寞而哭闹。
嗅觉:讨厌刺激性强的气味。
味觉:能辨别不同的味道,对不喜欢的味道表示拒绝。
触觉:皮肤感觉能力比成人敏感得多,有东西刺激了皮肤,他就会全身左右乱动或者哭闹表示很不舒服。对冷、热都比较敏感。
心理特点:面部表情逐渐丰富。在睡眠中有时会做出哭相,有时又会出现无意识的笑。
动作:小胳膊、小腿总是喜欢呈屈曲状态,两只小手握着拳。俯卧时可抬头45度。
两岁半宝宝生长发育指标
两岁半宝宝身高标准
两岁半的宝宝的各方面基本也是完善了,接下来的体格发育相对来说也是比较慢了,开始长得结实,这时候的宝宝对外界的东西开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了,开始主体现出了很活泼好动,动作的目的性相对来说也比较强了,想要干吗,想要做什么,都有着他的目的性,这个时候的宝宝精力也表现得非常充沛。两岁半的宝宝身高标准,男孩和女孩没有多大的区别,在体重上会有一点区别,男宝宝一般会女宝宝重一点点。
两岁半的男宝宝,一般体重的平均值在13.71千克和10.97千克之间;两岁半的女宝宝,一般体重的平均值在13.24千克和10.66千克之间。两岁半宝宝的身高,男宝宝身高的平均值一般差不多在9.37厘米,女宝宝身高的平均值差不多在92.5厘米。身高的话,一般上下偏差三四厘米,这些都是属于正常的。
宝宝的身高其实是跟很多的因素都有关系的,上面那些数据只是一些参考数据,由于宝宝的身高跟父母的遗传,跟营养的跟进吸收都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父母的身高都很高的话,那么宝宝的身高也会比正常的小孩偏高一点。反之,如果父母都是属于比较矮小的话,那么宝宝的身高体型则有可能相对会比较小一点,但这些都是属于正常的。
两岁半宝宝行为机能
其实两岁半的宝宝在身体方面也都有了一定的发育,这个时候的宝宝的运动能力明显就增强了许多,对于身体的一些协调性明显的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他的一些表现也都开始增加强了,比如记忆力、创造力等增强许多,都会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开始不听别人的指导了,喜欢有着自己的独立思想了,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方式了,常常会有一些出人意料的举动出来。
小儿生长发育指标
关于小儿体格生长,现代通过大规模实际测量和统计,得出了各项生理常数,可用来衡量儿童生长发育水平,并为某些疾病诊断和临床治疗用药提供依据。
(一)体重
体重是小儿机体量的总和。测量体重,应在空腹、排空大小便、仅穿单衣的状况下进行。
新生儿体重约为3kg。出生后前半年平均每月增氏约0.7kg,后半年平均每月增长约0.5kg。1周岁以后,平均每年增加约2kg。临床可用以下公式推算小儿体重:
1-6个月体重(kg)=3+0.7X月龄
7-12个月体重(kg)=7+0.5X(月龄—6)
1岁以上体重(kg)=8+2X年龄
体重测定可以反映小儿体格发育和衡量小儿营养状况,并作为临床用药量的主要依据。
体重增长过快常见于肥胖症、巨人症,体重低于均值85%以下者为营养不良。
(二)身长
身长是指从头顶至足底的垂直长度。一般3岁以下小儿量卧位时身长,3岁以上小儿测量身高。测量身高时,应脱去鞋袜,摘帽,取立正姿势,枕、背、臀、足跟均紧贴测量尺。
新生儿身长约为50em。1周岁内以逐月减慢的速度共增加约25cm,一般前6个月每月增长约2.5em,后6个月每月增长约1.5cm。第2年全年增长约10cm。2周岁后至青春期前,每年增长约7cm。临床可用以下公式推算小儿身长:
1-6个月身长(em)=50+2.5X月龄
7—12个月身长(em)=65+1.5X(月龄—6)
2周岁以上身长(cm)=85+7X(年龄—2)
身长主要反映机体骨骼发育状况。身长在均值减2个标准差以下者,应考虑侏儒症、克汀病,营养不良等。
一岁宝宝发育指标 他们的发育标准是什么
1、宝宝1岁发育指标
男孩:体重7.68-11.93kg;身长71.2-82.8cm;头围43.2-48.4cm。
女孩:体重7.34-11.18kg;身长70.2-81.4cm;头围42.2-47.2cm。
注:以上数据根据卫生部《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整理而成。
2、宝宝1岁发育指标详解
牙齿:大多数宝宝长出6-8颗乳牙。
动作:能够把小球放入盒子中,并能拿笔涂鸦,几页几页地翻开书本。
听觉:宝宝能对指令做正确反应。。
语言:可以指着图片回答问题。
认知:会模仿成人;可以识图识字。
语言:喜欢嘟嘟叽叽的说话;喜欢模仿动物的叫声。
社交:能把语言和表情结合在一起。
独立性:睡眠习惯已经有规律。
情感:开始对小朋友感兴趣,愿意与小朋友接近、游戏。
家里有一岁宝宝的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宝宝的各项发育指标,如果孩子的发育超过了这些指标,那么恭喜你你家孩子发育超前了。如果你家的孩子发育水平低于这些指标,那么你家孩子可能是发育滞后了,你需要积极寻找造成发育滞后的原因,积极予以调整,这样才可以有效改善宝宝的发育。
一岁宝宝的生长发育指标
宝宝开始进入幼儿期,宝宝的体格也开始出现了新的发展,在心理和智力发育上也是一样的,这个时候的父母也一定要注意,为了保证宝宝能够健康的成长,宝宝的营养一定要得到各方面的均衡了,给宝宝的健康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父母的各方面护理,对于宝宝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对于宝宝的各方面提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是在于饮食方面的护理,还有就是亲子之间的互动等都是有着一定的关系的。
如果单纯从一些数据上来看的话,一岁宝宝的发育指标在医学里是有着一个大概的规定范围,当然这个只是一个参考,也有各别的体质、发育等不一样的宝宝,他的各项指标也是会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但并不代表这样的宝宝就不健康,这只是一个参考的数据,不能做一个完完全全的依据标准。
一岁宝宝的身体指标,从一些外表数据来看的话,男宝宝跟女宝宝的话还是有存在着一定的区别的。男宝宝的身体数据一般为,身高约七十三厘米到七十八厘米,体重约在9.1千克到11.3千克,头围一般在46.5厘米,胸围一般在46.8厘米;女宝宝的数据相对会减少一点点点,身高一般约为71.5到77厘米,体重一般约为8.5到10.5千克,头围一般在45.4厘米,胸围一般在45.8厘米。
9个月宝宝生长发育指标
9个月宝宝的发育标准是怎样的?每个宝宝各个月龄的发育成长重点稍有不同,9个月宝宝经历了抬头、坐、翻身、爬行等运动发育的过程,那么9个月宝宝的发育标准是怎样的呢?下面养生之道网为您介绍。
9个月宝宝生长发育指标
男孩:身高65.2-80.5(平均72.6)。体重6.67-12.99(平均9.33)。头围41.5-49.4(平均45.3)。胸围45.2±2cm。
女孩:身高63.7-78.9(平均71.0)。体重6.34-12.18(平均8.69)。头围40.5-48.2(平均44.1)。胸围44±1.9cm。
前囟:1×2cm。
牙齿:3-5颗。
两岁宝宝的身高体重标准检测
生长指标
男童:身高78.3-99.5cm,体重9.06-17.54kg,头围44.6cm-52.5cm。女童:身高77.3-98.0cm,体重8.70-16.77kg,头围43.6cm-51.4cm。
注:以上数据根据卫生部《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整理而成。
能力指标
宝宝已经学会200-300个字,已经学会自己吃饭、搭积木、画圆圈。
注:以上数据根据卫生部《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整理而成。
3个月宝宝的这些发育指标
1、三个月男女宝宝身高体重头围指标
男宝宝和女宝宝的发育指标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的差距就表现在孩子的体重问题以及头围问题。现在先来看下男宝宝的发育指标,三个月的宝宝身高是55.3厘米到69厘米范围内。体重方面是在4.79千克到9.38千克范围内。头围方面是36.7厘米到44.7厘米范围内。
女宝宝方面,身高需要在于54.2厘米到67.5厘米范围内。体重方面需要控制在4.41千克到8.72千克范围内。头围方面,标准的范围是在36.0厘米到43.3厘米范围内。这个数据是中国七岁一下儿童的生长发育标准中制定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2、三个月宝宝视觉发育指标
这个时候宝宝的研究能够跟随眼前物体的方位变换而旋转。我们会发现宝宝的眼部运动更加协调,孩子的眼睛聚焦性更高。此外,为了更加科学的了解三个月孩子的视觉发育情况,爸爸妈妈们可以试图用颜色较为鲜明的玩具放在宝宝的眼前,父母可以移动玩具的方位,宝宝的眼睛会跟随着玩具游动。这就说明宝宝的视觉发育达到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