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龙鱼和象鱼有什么区别
非洲龙鱼和象鱼有什么区别
海象鱼体型比其它龙鱼要长很多,呈现的是梭形,身体前部平扁,中段粗壮,而后部则较扁。它的头部尤其与其它龙鱼不同,非常的长,甚至要超过体长的一半,吻部呈现剑状,前端狭而扁,基部则阔且肥厚。吻须短小,特点的是位于腹面。眼睛也较小。头部表面覆有梅花斑状的神经细胞。鳃孔大,特别的是海象鱼体表光滑没有闪闪发亮的鳞片,它虽然不像金龙鱼红龙鱼那般色彩鲜艳,鳞光闪闪,但是因其特别之处,也让它拥有不可比拟的观赏价值。海象鱼的尾鳞上有8个棱形的鳞板,往后延伸直至尾鳍上叶。背鳍的起点有腹鳍之后,由不分支的鳍条组成,它的尾鳍呈现歪形,上叶较为发达,且有一列棘状鳞。头、背部及尾鳍均呈现的是青灰色,而腹部则为白色。
飞凤鱼的简介
飞凤鱼是国人及海外华侨较喜爱饲养的一种观赏鱼,常和龙鱼、虎鱼(泰北虎或印尼虎)、深水龟等混养。寓意着龙飞凤舞、龙凤呈祥等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飞凤鱼有吸鱼的习性,带病、不健康的鱼经常会成为飞凤鱼吸的对象,因被飞凤鱼吸导致鱼死亡的情况很常见,所以不能将不健康的鱼与飞凤混养。
飞凤鱼非常好养,和饲养龙鱼、虎鱼、深水龟的水质保持一致就可以,不用特别照顾。杂食性,还可以当缸中的“清洁工”。[2]
飞凤鱼 形态特征
飞凤鱼呈侧扁形,体色随光线变化忽深忽浅,雄鱼体色鲜艳,雌鱼体色较为暗淡。
生长分布
分布于南美洲亚马逊河中部和西部支流
繁殖方法
尚无人工繁殖记录及数据
经期能吃罗非鱼吗
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为一种中小形鱼。现在它是世界水产业的重点科研培养的淡水养殖鱼类,且被誉为未来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原产于非洲,属于慈鲷科之热带鱼类,和鲈鱼相似。通常生活于淡水中,也能生活于不同盐份含量的咸水中,也可以存活于湖,河,池塘的浅水中。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面积狭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甚至在水稻田里能够生长,且对溶氧较少之水有极强之适应性。绝大部分罗非鱼是杂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
罗非鱼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繁殖能力也很强,罗非鱼适合孕妇食用,因为罗非鱼里面有丰富的蛋白质,日本人称赞罗非鱼为不需要蛋白质的蛋白源。所以罗非鱼有很高的养生价值。
该鱼原产于非洲,最早于1946年由吴振辉、郭启鄣从新加坡引进台湾省,为纪念这两个人,先称“吴郭鱼”。1957年从越南引进我国内地,又名“越南鱼”。因其原产于非洲,形似本地鲫鱼,故又有人叫它“非洲鲫鱼”。
罗非鱼的肉味鲜美,肉质细嫩,无论是红烧还是清烹,味道俱佳。尼罗罗非鱼经测定,每100克肉中含蛋白质20.5克,脂肪6.93克,热量148千卡,钙70毫克,钠50毫克,磷37毫克,铁1毫克,维生素B1
0.1毫克,维生素B2 0.12毫克。罗非鱼已成为世界性的主要养殖鱼类。
罗非鱼的肉味鲜美,肉质细嫩,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丰富的蛋白质,在日本,称这种鱼为“不需要蛋白质的蛋白源”。
上文我们介绍了女性朋友在经期的饮食和平时不一样,很多东西平时吃没有问题,但是经期吃就会出现问题,所以经期是需要忌口的,上文提到的罗非鱼含有丰富的营养,罗非鱼里面有大量的蛋白质和钙元素,所以适合经期食用。
为什么很少人吃罗非鱼
罗非鱼可以吃。
罗非鱼,又名非洲鲫鱼、福寿鱼,原产于非洲南部,上个世纪引入到我国,是一种繁殖速度较快的鱼类,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可以在污染严重的水源地生活,人们担心食品安全久而久之吃罗非鱼的人群就少了很多,从健康的角度考虑,野生罗非鱼最好不要吃,人工饲养的罗非鱼则可以放心食用。
龙趸的种群分布
龙趸鱼大多生活于热带、亚热带的珊瑚礁海区。除了在我国西沙、南沙群岛及海南岛南部外,国外在红海、印度洋非洲东岸至太平洋中部,南至澳大利亚,北达日本南部等海域也有分布。龙趸在大海中不轻易露面,有经验的渔民往往用延绳钓、手钓或底拖网捕获它。
特别是超过150千克的大龙趸,据说它已有四五十年的海上生活经验,所以就更难捕到,偶尔捕获便成为罕见之物。
澳洲龙虾的营养价值
澳洲龙虾不仅味道鲜美令人回味,所含有的营养成分也是非常丰富的,不仅好吃还能满足人体营养所需。那么澳洲龙虾的营养价值到底有多高呢?
澳洲龙虾和其他水产品一样,含有人体所必需的矿物成分,其中含量较多的有钙、钠、钾、镁、磷,含量比较重要的有铁、硫、铜等。龙虾中矿物质总量约为1.6%,其中钙、磷、钠及铁的含量都比一般畜禽肉高,也比对虾高。因此,经常食用龙虾肉可保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龙虾也是脂溶性维生素的重要来源之一,龙虾富含维生素A、C、D,大大超过陆生动物的含量。龙虾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大多数的淡水和海水鱼虾,其氨基酸组成优于肉类,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而体内又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的8种必需氨基酸,还含有脊椎动物体内含量很少的精氨酸,龙虾的脂肪含量不但比畜禽肉低得多,比青虾、对虾还低许多,而且其脂肪大多是由人体所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组成,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并且具有防止胆固醇在体内蓄积的作用。
哺乳期不能吃哪些海鲜
哺乳期妈妈如果常吃海鲜(指每周4次以上,每次100克以上),就会影响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而且某些症状要到孩子7岁甚至是14岁后才出现。所以,哺乳期的妈妈最好少吃海鲜。
如果妈妈真的很想吃海鲜,每周也最多1-2次,每次100克以下,而且不要吃金枪鱼、剑鱼等含汞量高的海鱼。各种鱼体中的含汞量排列如下:
1、含汞量最高的鱼(最好不要吃:石斑鱼、枪鱼、青枪鱼、橙连鳍鲑、方头鱼、剑鱼、鲨鱼、鲭鱼;
2、高含汞量(每个月不吃超过3次170克的量):海鲈鱼、大比目鱼、金枪鱼、海鳟、龙虾(美洲/缅因州);
3、低含汞量(每个月不吃超过6次170克的量):鲤鱼、螃蟹(太平洋大蟹)、 甲鱼、蓝蟹、鲱鱼、雪蟹、鲈鱼(淡水,河鲈,金鲈)、鳐、鳕鱼;
4、低含汞量(每周两次170克的量):凤尾鱼、鱿鱼、鱼子(人工养殖)、帝王蟹、狭鳕鱼、鲶鱼、白鲑鱼、海鲈鱼、扇贝、笼利、黑线鳕、狗鳕、大西洋鲱鱼、龙虾(多刺,岩石)、美洲西鲱、鳎科鱼、小龙虾、三文鱼、虾、蛤、罗非鱼、生蚝,牡蛎、沙丁鱼、人工养殖的鲟、淡水养殖的鳟鱼。
此外,患有痛风、关节炎和高尿酸血症的病人也应少吃海鲜。因为海鲜中嘌呤含量较高,病人吃了以后容易在体内形成尿酸结晶,加重病情。此外,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人应少吃海鲜,因为海鲜含碘量较高,过高的碘也会加重病情。
黑龙鱼怎么养
饲养黑龙鱼,饲养环境是比较重要的,建议饲养水温为24-28℃,建议使用弱酸性至中性的软水。饲养黑龙鱼对水族箱造景没有要求,但是需要注意为他们提供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以免黑龙鱼受惊而生病。 全光谱灯具有各种光谱的光线,对龙鱼的健康有利。当然,也可以采用厂家为龙鱼专门设计的灯管,如阿卡迪亚公司为龙鱼专门生产了一种灯管,在其灯光照射下,龙鱼体表会发出淡淡的红色光芒,非常漂亮。同时这种灯管还具备龙鱼成长需要的全部光谱,对龙鱼生长十分有利。 黑龙鱼鱼体较大,水族箱长度应超过120厘米。同时,应安装紫外线杀菌,预防病害发生。水族箱必须配备空气泵,不仅可以增加水中的溶氧,而且又可驱除水中浓度过高的二氧化碳。为防止龙鱼受惊时跳跃水面,水族箱还必须加盖。水族箱内水质最低限度每三天换水一次,每次换出水量的1/4至1/3。若发生鱼鳍脱落可能是换新水过多所至,只要立即暂停换水,即可慢慢复原。非洲黑龙鱼虽然个头大,但是并不吃小鱼,所以还是可以与小型鱼种混养在一起。同时,又因为它们温和的性格,不能将它们与大型的或者是凶猛类的鱼种养在一起,特别是像星点龙鱼这一类残暴的鱼种。非洲黑龙鱼对水质并不敏感,适应能力还比较强,只要在温度为二十四摄氏度到二十八摄氏度之间的软水水域中它们都是完全没问题的。非洲黑龙鱼有个奇怪的现象是,它们不像其它龙鱼那样吃小型鱼,它们的食物只是水中的浮游生物,喂养的时候可以用红虫或者是轮虫等投放给它们食用。
鳟鱼的分布范围
栖息于江河流速较缓的水域或湖泊。为杂食性鱼类。
鳟鱼 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鳞片及骨脏,洗净鲜用。
资源分布:北起黑龙江,南至广东,西自四川,东到江浙一带的江河与湖泊,均有分布。
由于生理结构不规则,身体的颜色和习性差别大,鳟鱼是最难分类的鱼类之一。加上人工饲养和杂交以及外来品种的引进,使得鳟鱼的分类更加复杂。有几种原先划分为斑鳟属的鳟鱼普遍认为应划归大马哈鱼属。褐鳟鱼是唯一划为斑鳟鱼属的鳟鱼,也是鳟鱼中的濒危动物。红点鲑属鳟鱼包括溪鳟、湖鳟、海鲑等几种,大马哈鱼属包括虹鲑、山鳟、金鳟等几种。金鳟是一种色彩不一定很漂亮的鳟鱼,土生于北美洲西部高山地区清澈的河流中。欧洲海鳟原先是欧洲比较常见的鳟鱼,现已广泛地引进到世界各地适合于它们生长的水域。由于鳟鱼是许多人理想中的垂钓和食用鱼,世界各地每年都大量捕捞,因此,全世界大多数野生山海鳟、山鳟等鳟鱼都数量锐减,陷入濒危状态。
孕妇能吃罗非鱼吗
罗非鱼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繁殖能力也很强,罗非鱼适合孕妇食用,因为罗非鱼里面有丰富的蛋白质,日本人称赞罗非鱼为不需要蛋白质的蛋白源。所以罗非鱼有很高的养生价值。
该鱼原产于非洲,最早于1946年由吴振辉、郭启鄣从新加坡引进台湾省,为纪念这两个人,先称“吴郭鱼”。1957年从越南引进我国内地,又名“越南鱼”。因其原产于非洲,形似本地鲫鱼,故又有人叫它“非洲鲫鱼”。
罗非鱼的肉味鲜美,肉质细嫩,无论是红烧还是清烹,味道俱佳。尼罗罗非鱼经测定,每100克肉中含蛋白质20.5克,脂肪6.93克,热量148千卡,钙70毫克,钠50毫克,磷37毫克,铁1毫克,维生素B1 0.1毫克,维生素B2 0.12毫克。罗非鱼已成为世界性的主要养殖鱼类。
罗非鱼的肉味鲜美,肉质细嫩,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丰富的蛋白质,在日本,称这种鱼为“不需要蛋白质的蛋白源”。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罗非鱼,罗非鱼就是我们说的非洲鲫鱼,罗非鱼的营养价值非常高,适合多种群体食用,作为需要特别关注的孕妇,是可以每天的菜里面加入这道美味的罗非鱼的。
罗非鱼是鲷鱼吗 罗非鱼是海鱼吗
罗非鱼是淡水鱼。
罗非鱼在淡水和海水中都可以存活,但是就分布来说,海水淡水中更多,所以,我们一般说罗非鱼是淡水鱼,罗非鱼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优质蛋白,食用罗非鱼可以为身体提供能量、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
狗母鱼的介绍
龙头鱼(Bombay duck),学名Harpadon nehereus (Hamilton, 1822),灯笼鱼目,龙头鱼科龙头鱼属的一种鱼类。分布于太平洋、印度北部的河口,为沿海中、下层鱼类,是中国沿海常见食用鱼类。
龙头鱼体长达41厘米(16英寸),色暗,淡灰色或褐色,具黑色细点。口大、前位,尾鳍叉形,胸鳍及腹鳍大。本属有几个近缘种分布于从非洲到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1] 此鱼只有一条主骨,并且主骨柔软,其余的鱼骨细软如胡须,因此浙南柳市、台州、温州、丽水一带的人就形象叫它为水潺,就是说它像水一样柔软。杂食性,以小鱼、小虾、底栖动物为食。
心理学中的几大效应
1、蝴蝶效应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洛伦兹(Lorenz)认定他发现了新的现象:“对初始值的极端不稳定性”。又称“蝴蝶效应”,亚洲蝴蝶拍拍翅膀,将使美洲几个月后出现比狂风还厉害的龙卷风!
蝴蝶效应说的就是“一件事”对结果的影响,就象只改动了一点数据计算的结果都会相差十万八千里。
2、木桶效应
一只木桶,里面可以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根木板,这就是著名的"木桶效应"。
3、羊群效应
一个羊群(集体)是一个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冲右撞。如果一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争抢那里的青草,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它还有更好的青草。
4、鲶鱼效应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是,由于沙丁鱼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只有一位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的,原因就是他的鱼槽里有一只鲶鱼。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已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
5、晕轮效应
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
三文鱼的基本介绍
三文鱼(salmon)也叫撒蒙鱼或萨门鱼,学名鲑鱼,是世界著名的淡水鱼类之一,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北部及欧洲、亚洲、美洲的北部地区。鲑鱼体侧扁,背部隆起,齿尖锐,鳞片细小,银灰色,产卵期有橙色条纹。鲑鱼肉质紧密鲜美,肉色为粉红色并具有弹性。鲑鱼以挪威产量最大,名气也很大。但质量最好的三文鱼产自美国的阿拉斯加海域和英国的英格兰海域。三文鱼是西餐较常用的鱼类原料之一。
三文鱼是是一种生长在加拿大、挪威、日本和俄罗斯、中国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等高纬度地区的冷水鱼类。鱼肉呈橘红色,鲜嫩刺少。含丰富的虾青素和不饱和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