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肉瘤治疗方案
恶性肉瘤治疗方案
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肉瘤,多发生于皮肤、皮下、骨膜及长骨两端。骨肉瘤以青年人为多,好发于四肢长骨之两端,尤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及肱骨上端最多见。
骨肉瘤发展迅速,病程短,开始在皮质内生长,可逐渐向骨髓腔发展,有时向外突破骨膜,侵入周围软组织,易引起病理性骨折。
肉瘤的症状有:1.局部症状。局部疼痛和肿胀或伴有局部皮肤红、热,关节积液,肢体或关节活动疼痛和受限等。2.全身症状。可出现低热、疲乏、全身不适,及相关部位功能障碍,肉瘤属于恶性肿瘤病变。
成人肉瘤是恶性肿瘤疾病,患了此病尽快治疗才好,若不积极的进行治疗,等病情恶化后,患者的情况就危急了。建议肉瘤患者生物治疗,以控制病情,减轻痛苦,减少复发和转移。
恶性肉瘤会遗传吗
的确,这是个肿瘤患者及家属都很关注的问题,肿瘤患者的晚辈到底能不能通过遗传学对肿瘤进行早期干预呢?
对于我们这个问题很难简单地下定论,大量医学实践发现,遗传因素在癌症的发生过程中确实起到一定作用。与遗传关系最密切的癌症是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这种患者的兄弟姐妹中。往往有一半是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另外,乳腺癌、胃癌、食管癌也与遗传有一定关系。
那么,癌症的家族遗传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呢?目前认为,这可能是由染色体畸变造成的。正常人体每个细胞有46条染色体,各种致癌因子可以引起染色体畸变,使得染色体在数目和形态上均与正常细胞不同。这种染色体的畸变有时会遗传给后代,使其下一代具有患癌的可能性。但具有患癌可能性的人并不一定得癌症,只是得癌症的机会比普通人多些而已。如我国有很多烟民,但得肺癌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除与吸烟时间长短有关外,还与个人体质和患癌的其他因素有关。癌症的发生取决于内因和外因,癌症体质只是具备了某种内因,如果再加上外界致癌因素,如放射线、吸烟等的作用,才会发生。
纤维肉瘤能活多久
纤维肉瘤在并不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肿瘤,所以它的发病率也不很高。一般发生于青壮年的身上,男性患者多余女性患者。那么就是为什么会得纤维肉瘤呢?得了纤维肉瘤能活多久呢?纤维肉瘤患者肯定都非常关心这些问题,那么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什么是纤维肉瘤,下面特意整理了相关资料。
纤维肉瘤是一种恶性肿瘤,比较常见的纤维肉瘤是口腔颌面部肉瘤,是来源于口腔面部纤维母细胞的恶性肿瘤。多发生在患者的颌骨骨膜、牙周膜及口腔软组织内的结缔组织内。颌骨内的纤维肉瘤则多见于儿童及青年人;口腔软组织的纤维肉瘤多见于中壮年。不同的纤维肉瘤有不同的发病人群。
那么纤维肉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跟普通的肿瘤治疗差不多,纤维肉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中医治疗为辅助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是治疗效果最明显的方法,但是治疗费用比较高,术后护理要做好,如果术后感染的话会引起其他的并发症。辅助治疗方法疗效慢,但是副作用小,适合于身体素质比较好的病患,就是比较耐受的患者。
纤维肉瘤患者能活多久不能轻易下结论,因为每个患者的生存期跟他的肿瘤病况息息相关。患者的病情、患者的身体素质、患者的是否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有没有好的治疗方法等等都是跟患者的生存期有关联的。但是,肿瘤的治疗原则就是早发现早治疗,只要能够在早期的时候发现,及时进行治疗90%的肿瘤都是可以治愈的,预后良好的话跟正常人的平均寿命是一样的。
总之,大家平时要多加留心自己的身体,发现有哪里不舒服的应该尽早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软组织肉瘤症状及诊断方法
软组织肉瘤症状:
恶性软组织肿瘤通常生长迅速、体积巨大,浸润和破坏周围正常组织。肿瘤本身可有坏死、出血及继发感染,并且经常有广泛的血行播散转移至肺、骨、皮下、脑、肾上腺、胰腺等脏器。患者往往死于恶液质,严重出血及广泛转移;各种类型的恶性软组织肿瘤的恶性程度也有显著差别,根据其血行转移多少可粗略地分为三类:高度恶性的有圆型细胞脂肪肉瘤、多形性脂肪肉瘤、腺泡状横纹肌肉瘤、滑膜肉瘤、血管内皮肉瘤、淋巴管肉瘤等;中度恶性的有深部恶性巨细胞瘤、多形性横纹肌肉瘤、透明细胞肉瘤、平滑肌肉瘤等;低度恶性的有上皮样肉瘤、浅部恶性巨细胞瘤、纤维肉瘤、高分化的粘膜脂肪肉瘤等。
软组织肉瘤诊断方法:
1、病理学检查:进行涂片或刮片细胞学检查、活检、切除活检取得病理学证实,是临床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最可靠确切的依据。
2、影像学诊断
①x线摄片: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软组织肿瘤的范围、透明度以及与其临近骨质的关系。边界清楚并见有钙化点,提示为低度恶性;片内显示肿瘤边界模糊,甚至出现骨膜反应,严重者又会有骨质破坏等,常提示为高度恶性肉瘤。对多个软组织恶性肿瘤患者应常规摄胸片,明确有无肺转移。
②cT及MRI检查具有对软组织的密度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的特点,可明显地显示出正常软组织和临近骨组织同肿瘤横切面层次的关系,还可判断治疗后有无变化或转移。MRI可弥补x线、CT的不足,可从纵切面把各种组织的层次同肿瘤的全部范围显示出来。
子宫肉瘤分期
子宫肉瘤似乎是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多数的患者对此病不甚了解。
常见的子宫肉瘤有子宫平滑肌肉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癌肉瘤,过去一直认为癌肉瘤是子宫肉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但是美国较新的研究发现,子宫平滑肌肉瘤才是恶性程度最高的子宫肉瘤。从教科书上我们可以知道肉瘤主要的转移途径是血行转移,其他的转移比较少见,但是近年来的研究以及临床实践发现子宫肉瘤的淋巴结转移也不少见,甚至有子宫平滑肌肉瘤伴有巨大的淋巴结转移,甚至超过其原发病灶。
子宫肉瘤的治疗主要分为手术治疗、化疗、放射治疗和激素治疗。
手术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目前国际上通常采用的术式是子宫内膜癌的术式,采用的分期也是子宫内膜癌的分期,所以手术范围应该包括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盆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
。保留生育功能似乎没有更加可靠的证据,因为对于子宫肉瘤的治疗还不是想治疗其他癌症那样相对成熟。
化疗在子宫肉瘤的治疗中也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应该说肉瘤对于化疗的作用比较有限,但是就目前的研究而言还是有一定的疗效,对于控制和延迟肿瘤的复发还是有作用的,尤其是肉瘤常会发生血行转移,因此化疗就更加重要。通常对于肉瘤化疗比较有效的药物有阿霉素、表阿霉素、顺铂、异环磷酰胺等,流行的化疗方案也不外乎几种药物的组合。
激素治疗对于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治疗是有效的,甚至有很多服药后长期带瘤存活的。而激素对于其他的肉瘤来讲几乎没有任何效果。
恶性肉瘤能治好吗
肉瘤是来源于间叶组织(包括结缔组织和肌肉)的恶性肿瘤称为“肉瘤”,多发生于皮肤、皮下、骨膜及长骨两端。骨肉瘤以青年人为多,好发于四肢长骨之两端,尤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及肱骨上端最多见。
骨肉瘤发展迅速,病程短,开始在皮质内生长,可逐渐向骨髓腔发展,有时向外突破骨膜,侵入周围软组织,易引起病理性骨折,常见的还有平滑肌瘤、淋巴肉瘤、滑膜肉瘤等,早期即可发生血行转移。肉瘤属于恶性肿瘤病变。
恶性肉瘤的患者,会有局部疼痛和肿胀或伴有局部皮肤红、热,关节积液,肢体或关节活动疼痛和受限等。也可出现低热、疲乏、全身不适,及相关部位功能障碍。
恶性肉瘤的治疗方法有:
1.外科手术。截肢或根治术是最常用方法,但疗效仍不理想,仍有约50%的病人死亡,部分切除疗效也不理想,目前国内外均倾向保留肢体局部大部分切除再进行化放疗。
2.化疗。可行术前和术后化疗但有效率均不高,且副作用大。
3.局部放疗。对一些肉瘤患者也可选择性进行放疗,但有效率低,一但肺部转移疗效更差。
上面所说的,恶性肉瘤的患者,应该在药师的帮助下积极治疗,才能帮助病情的控制,帮助最终治愈。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用药治疗
1.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手术范围同子宫平滑肌肉瘤。
(1) 低度恶性内膜间质肉瘤的恶性程度虽然较低,但手术范围仍应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对年轻患者也不宜保留卵巢。因肿瘤易向宫旁及附件浸润,宫颈受侵也不少见,复发率也高,且为性激素依赖性肿瘤,如保留卵巢,其分泌的性激素可能刺激隐匿的肿瘤生长。因此,不宜缩小手术范围。有人认为,对于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即使发生广泛转移,仍应将病灶尽可能切净,肺转移患者行肺叶切除术,术后行放疗和化疗,预后良好。
(2)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术后易复发,再次手术效果不好,因此,对晚期患者,可做姑息性手术,以缓解症状,术后辅助放疗和化疗。
2. 放疗 许多作者认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对放射线较为敏感,放疗对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及子宫混合性中胚叶肉瘤的疗效比平滑肌肉瘤为好。有学者认为手术辅以放疗能提高子宫肉瘤的疗效,对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尤为明显,混合性中胚叶肉瘤次之,而对低度恶性的平滑肌肉瘤,放疗则无助于改善预后。国外报道,手术加放疗和单纯手术进行比较,前者能降低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盆腔和远处复发,改善患者的生存情况。
有报道子宫肉瘤治疗后随访5年者15例,其中存活6例,6例中有4例进行了包括放疗的综合治疗措施。Koss报道,7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手术后辅以放疗者,其中5例肿瘤消失,1例无瘤存活17年以上。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术后辅助放疗的适应证有:Ⅰ期以上患者;术后有残存病灶者;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术后体外照射:需根据术后残瘤及转移灶的情况制定治疗方案,术后体外照射的设野与术后预防性盆腔照射大致相同,如盆腔中心部位有肉瘤残存,全盆腔照射肿瘤量可提高到40Gy,中央挡铅四野照射仍为15Gy,如盆壁肿块较大,在完成全盆及四野照射之后可再缩野照射10~15Gy,如证实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可另外设野,照射剂量为45~55Gy,每周8.5Gy,4~6周内完成。当病变范围超出盆腔范围时,可再在上腹部增设一野,照射野面积根据病变范围划定,对肝、肾部位需要挡铅遮盖。如肺部转移灶范围较小时,可以对肺部转移灶设野行体外照射。
腔内放射:如术前明确诊断为子宫肉瘤,尤其是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时,可术前采用遥控后装腔内放疗,其剂量仍以子宫颈癌腔内放疗的参考点(A)点为准,最好能使子宫得到均匀分布的剂量。A点的剂量以15~20Gy为宜。
术后阴道残端有肉瘤残存时,在体外全盆腔照射之后,可与盆腔四野照射同时补充腔内放射,剂量参考点为黏膜下0.3cm,可给予总量24~30Gy,分3~5次完成,间隔为4~7天,对术前误诊为良性疾病而施行子宫次全切除者,仍可利用颈管进行腔内放射。
3. 化疗 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术后或复发后化疗,预后良好,化疗多用以顺铂(DDP)或异环磷酰胺(IFO 1.5g/m2,1次/d,5天,每3周1次)为主的方案;而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化疗效果较差,有用IAP方案(异环磷酰胺+ADM+顺铂)治疗有效的报道。
IAP方案:异环磷酰胺(IFO) 4g/m2,静滴(用美司钠0.8g/m2,0,4,8h 静注)
ADM 30~40mg/m2,静滴
或表柔比星(EPI)-ADM 40~60mg/m2,静滴
顺铂(DDP)75mg/m2,静滴/腹腔注射
1天化疗,每3周重复1次。
4.孕激素类药物治疗 低度恶性内膜间质肉瘤及一部分高度恶性内膜间质肉瘤为性激素依赖性肿瘤。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多阳性,对于受体阳性患者,孕激素类药物有较好的反应。
Piver 等应用大剂量孕激素治疗低度恶性内膜间质肉瘤复发13例,有效率46.0%,病情稳定46.0%,其中持续有效达5年以上者4例,4年以上者3例,仅1例无效。其他学者也有类似报道,多数复发病人经孕激素治疗获无瘤或带瘤长期生存。但孕激素治疗缺乏长期疗效,往往于停药后中瘤又复发,不过经再次用药仍可有效。因此,应长期应用。
孕激素的常用剂量和用法如下:
(1)甲羟孕酮(me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MPA):200mg口服,1次/d,长期维持。
(2) 醋酸甲地孕酮(megestrol acetate):160mg口服,1次/d,长期维持。
(3)己酸羟孕酮(17α-hy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500mg肌注,1次/d,1月后改为500mg,每周2次,维持,或改上述口服药长期维持。
。
骨肉瘤反复难以治愈的原因是什么
1、骨肉瘤死不了人,化疗也能死人。
由于对恶性肿瘤及化疗的陌生很多人对治疗充满恐惧。然而,随着过去30年医学界对于化疗临床研究的进展,发现化疗药物对大多数器官的毒副作用是轻微并可逆的;并且,随着支持治疗的进步,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中枢性止吐药的应用,高强度化疗完全已经可能。然而,化疗对某个器官不可逆损伤的可能完全存在,目前国内外仍时有化疗致死的报道。
2、骨肉瘤是恶性肿瘤,根本不能治。
目前很多患者家属甚至基层医生仍然认为骨肉瘤是恶性肿瘤,得了骨肉瘤根本不能治。的确,恶性骨肿瘤的治疗,历来就是骨科治疗方面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然而,在过去30年中,由于新辅助化疗的应用,恶性骨肿瘤患者生存率已得到显著提高。国外有报道骨肉瘤患者5年生存率已达到60%~75%,甚至5年无瘤生存率已达80%。因此认为只要早期发现、正规治疗,骨肉瘤完全可以控制或治愈。
3、骨肉瘤患者手术越早越好。
很多患者家属认为骨肉瘤手术越早越好,甚至国内有些非肿瘤治疗中心,在接诊恶性骨肿瘤患者后也草率地施行骨肿瘤患肢的截肢或保肢手术,术后再将骨肿瘤患者转入肿瘤治疗中心接受化疗治疗,这是完全错误的。这类病人的即使在术后接受了正规的化疗,结果无一例外是肿瘤复发和转移,对病人及家属造成了无法弥补的灾难。另一部分骨肉瘤虽已在肿瘤治疗中心开始接受骨肉瘤手术前的新辅助化疗,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术前疗程过少,最终仍影响到骨肉瘤患者的疗效。因为研究表明术前化疗后良好的组织学反应与改善肿瘤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子宫肉瘤的化疗治疗法
1.单药化疗
目前,对化疗效果比较肯定的是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美国GOG做了2项前瞻性、随机性的研究。
(1)单用异环磷酰胺治疗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29例,每日1.5MG/M2,静脉滴注,连续5天。总有效率为32.2%,其中临床完全缓解率(CR)为17.9%,部分缓解率(PR)为14.3%。
(2)单药顺铂治疗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63例,每次为50MG/M2,以每分钟1MG的速度静脉滴注,每3周1次。总有效率为19%,其中CR为8%,PR11%。因此,美国妇科肿瘤学家协会根据该2项研究结果,建议使用异环磷酰胺或异环磷酰胺+顺铂方案治疗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
2.联合化疗
用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子宫肉瘤,以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霉素及氮烯咪胺即CYVADIC方案的报道较多,有效率可达15%~55%。1997年,JELIC等使用顺铂、表阿霉素即PE方案前瞻性、随机治疗了106例软组织肉瘤患者,结果CR为13%,PR为41%,总有效率达54%,疗效明显高于单用阿霉素化疗组。PE方案较CYVADIC方案临床应用简单,随机研究表明,疗效也较好。
3.孕激素治疗
1990年,WADE等检测了60例不同组织学类型的子宫肉瘤表达雌、孕激素受体的情况,结果发现,该组病例中子宫平滑肌肉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雌激素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60%、78%和42%。孕激素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60%、22%和19%。因此,辅助孕激素治疗对子宫肉瘤应有一定疗效。
目前的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孕激素对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有一定疗效,其中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有效率高达50%。孙爱达等使用孕激素治疗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也取得较好的疗效。因此,有学者建议,对于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孕激素不仅要用于复发或转移的治疗,还应作为术后基本的辅助治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