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烧伤怎么处理 用牙膏治疗烧伤
皮肤烧伤怎么处理 用牙膏治疗烧伤
牙膏本身没有抗感染作用,而且常带有一定数量的病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一种细的矿物质粉末,对创面是一种刺激物,发泡剂和调味剂对创面也无治疗作用,反而会刺激创面而引起肉芽增生和创面感染。
烧伤时的急救方法有哪些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意外,尤其是火和电已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那么烧伤烫伤也成了最常见的意外事故,可能有时候生活中稍微有些不注意就会被烫伤,烧伤。那么平时我们遇到这种情况,在去医院之前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急救方法呢?那么下面就让我来给大家说一下烧伤时的急救方法吧。
1、明火烧伤
伤员身上燃烧着的衣服如果难以脱下来,可卧倒在地滚压灭火,或用水浇灭火焰。切勿带火奔跑或用手拍打,否则可能使得火借风势越烧越旺,使手被烧伤。也不可在火场大声呼喊,以免导致呼吸道烧伤。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烟雾吸入导致窒息或中毒。
烧伤急救的时候,谨记“冲、脱、泡、包、送”的五字要诀。
冲:用清水冲洗烧伤创面;
脱:边冲边用轻柔的动作脱掉烧伤者的外衣,如果衣服粘住皮肉,不能强扯,可以用剪刀剪开;
泡:用冷水浸泡创面;
包:用干净的布单、衣物包扎伤处;
送:尽快送到具有救治烧伤经验的医院治疗。
2、点击烧伤
电击烧伤最大的危险是体内烧伤,当发现有人触电时,请立即按以下步骤进行处理——先将电源切断,或用绝缘体将电源移开,如干木棒、树枝、扫帚柄等。电源不明时,切记不要直接用手接触触电者。
在浴室或潮湿的地方,救护人要穿绝缘胶鞋戴胶皮手套或站在干燥木板上以保护自身安全。如伤员无心跳、呼吸,拨打120呼叫救护车,并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术,不要轻易放弃,一直坚持到医生护士到来为止。局部烧伤病人应马上降温,然后就地取材进行创面的简易包扎,再送医院救治。
3、化学品灼伤
化学性皮肤烧伤的现场处理方法是,立即移离现场,迅速脱去被化学物玷污的衣裤、鞋袜等。被浓硫酸和生石灰烧伤不能马上用水冲,而是先用干净的布条擦干,新鲜创面上不要任意涂上油膏或红药水,不用脏布包裹。被黄磷烧伤时应用大量水冲洗、浸泡或用多层湿布覆盖创面。烧伤的同时,往往合并骨折、出血等外伤,在现场也应及时处理。烧伤病人应及时送医院。
以上所讲的就是一些常见的烧伤的处理方法,其实无论是油锅烫伤、煤气爆炸烧伤还是电灼伤,其处理原则上大体一致。首先就是离开热环境,然后采取“冷疗”的办法为灼伤的皮肤降温,一来减轻疼痛感,二来避免伤情加重。另外提醒大家一定要去医院去治疗,避免伤口感染,引起炎症,祝您健康。
小烫伤怎么处理呢
1.开水烫伤皮肤。被开水烫伤后,最为简单有效的急救就是用大量的凉水持续冲洗降温,持续大约20分钟左右。在冲洗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流水冲洗的力量不应过大,要尽量保存烫伤后水疱皮的完整性。如有衣物,应予以剪除,以免在脱衣服的过程中破坏疱皮的完整。
创面不要自行涂用各种消毒药水,特别是有颜色的“红药水”或者“紫药水”,甚至是用鸡蛋清、酱油、牙膏等涂抹,以免影响医生对烧伤严重程度和深度的判断。经过上述简单处理后,使用凉水袋或冰袋冷敷创面止痛,然后立刻到专科医院或烧伤整形科就诊。一般来讲凉水袋比冰袋要好,因为温度太低会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
2.电熨斗烫伤。首先要立即断电,然后根据烫伤程度选择不同方法。小面积的轻度烫伤,早期未形成水疱时,有红热刺痛者,首先应降温,也就是流水冲洗。已形成水疱者,先用0.1%新洁尔灭溶液清洁周围皮肤,注意保护水疱,不要弄破。烫伤处理应注意预防感染,必要时送医院处理。
3.做饭时被油烫伤。立即用厨房的自来水管冲洗20分钟。去除高温的油、用冷水敷,目的是起降温作用。尽量减轻烫伤的深度。程度浅的烫伤,一般不会留有疤痕,但在创面愈合干燥后会有色素沉着,完全消退需要一定时间,短则数天,长则一个月左右。在伤口愈合前最好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
4.化学品灼伤。化学性皮肤烧伤的处理方法是,立即移离现场,迅速脱去被化学物沾污的衣裤、鞋袜等。无论是酸、碱或其他化学物烧伤,立即用大量流动自来水或清水冲洗创面不少于30分钟。新鲜创面上不要任意涂油膏或红药水。黄磷烧伤时应用大量水冲洗、浸泡或用多层湿布覆盖创面,并及时送医院处理。
5.喝水烫伤。喝开水烫伤后,患者会出现剧烈咳嗽、声嘶,同时伴有咽痛、吞咽困难等症状。轻者可在家休养治疗,避免吃过硬或过热的食物;如果咽喉水肿严重,出现明显影响呼吸的症状,应立即送往医院诊治。
走出烧伤处理误区
不少人因为不慎有过过烫伤烧伤的经历,众所周知,烧伤应该自己的处理,避免伤口受到二次感染,加重病情。然而,很多人在处理烧伤时经常陷入了急救误区,导致病情恶化。
误区一 认为烧伤只是皮毛损伤
研究表明,局部烧伤会引起全身性反应,成人烧伤面积20%、小儿烧伤面积10%以上,就有引起休克的可能。烧伤后心、肺、肾、胃肠等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这种现象叫做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有专家建议把烧伤称为烧伤病,也就是说它不只是一种伤,而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需进行综合治疗。
误区二 烧伤后不用冷水冲
有人认为,烧伤后不能用冷水冲,否则会起水泡。其实烧伤后起不起水泡,与烧伤原因和烧伤深度有关,与烧伤后是否接触冷水无关。Ⅰ度烧伤损伤轻、渗液少,Ⅲ、Ⅳ度烧伤损伤深,皮肤脱水或出现干性坏死,一般不起水泡。深浅Ⅱ度烧伤因渗出较多,往往会起大小不等的水泡。电烧伤、化学烧伤、固体热物烧伤也会起水泡。烧伤后立即用冷水冲洗较长时间可使创面血管收缩,组织液渗出较少,反倒可以减少水泡形成。
误区三 用酸碱中和法缓解
以前有人主张酸烧伤用碱中和,碱烧伤用酸中和,这从理论上说是对的,但实践中不可取。因为在酸碱中和的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这样在原来化学烧伤的基础上又产生了热烧伤,更加重了伤情。所以,现在不主张化学烧伤后酸碱中和,而主张应用大量清水冲洗。
误区四 在创面上涂药
有了创面,在创面上涂药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许多外用药物的说明书上也写着清洁创面后将药物直接涂于创面。可是,直接在创面上涂药会刺激创面并造成剧烈疼痛。如果把药物涂在纱布上,再轻轻贴在创面上,既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又不会出现剧烈疼痛。
误区五 用牙膏治疗烧伤
牙膏本身没有抗感染作用,而且常带有一定数量的病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一种细的矿物质粉末,对创面是一种刺激物,发泡剂和调味剂对创面也无治疗作用,反而会刺激创面而引起肉芽增生和创面感染。
误区六 创面用紫药水和红药水
红药水、紫药水抗感染能力都不强,不能很好地控制创面感染。更主要的是深颜色的药物遮盖创面,使医生不能明确了解烧伤深浅程度,影响治疗方案的制订。另外,有毒的汞用在烧伤创面,易引起过敏,大面积应用还会引起汞中毒。
误区七 烧伤后不吃“发物”
所谓“发物”主要是指能使病情加重或诱发其发作的某些食物,主要包括鱼,虾等海产品,羊肉,狗肉等及韭菜,香菜等蔬菜。其实“发物”只是一种民间说法,并没有得到科学的认同,在权威的医学教科书和期刊杂志上均找不到其确切的定义。我们在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也未发现吃“发物”而“发”的病历。相反,鱼、虾、肉类含有高蛋白,韭菜、香菜含有多种维生素,对烧伤创面愈合有很大帮助。只要平时对这些食物无特殊反应,烧伤后就可以多吃,以利于创面愈合。
烧伤急救的几大误区
误区一:烧伤后不用冷水冲
有人认为,烧伤后用冷水冲会起水泡。其实,起不起水泡与是否接触冷水无关,只与烧伤原因和深度有关。烧伤后立即用冷水冲洗一段时间,可使创面血管收缩,组织液渗出较少,以及减少水泡形成。
误区二:用牙膏治疗烧伤
牙膏本身没有抗感染作用,且常带有一定数量的细菌。牙膏中的摩擦剂对创面而言,是一种刺激物。此外,牙膏中的发泡剂和调味剂不仅对创面无治疗作用,还易引起肉芽增生和创面感染。
误区三:用酸碱中和法缓解
有人主张酸烧伤用碱中和,碱烧伤用酸中和,这理论是对的,但实践不可取。因为酸碱中和会释放大量的热,产生热烧伤,加重伤情。
误区四:创面用紫、红药水
紫、红药水抗感染能力不强,且深色药物遮盖了创面,影响医生了解烧伤的深浅程度。此外,红药水含有汞,用在烧伤创面上,易引起过敏;若大面积应用,还会引起汞中毒。
误区五:烧伤后不吃“发物”
“发物”是一种民间说法,指能诱发疾病或使病情加重的食物,包括鱼虾、狗羊肉、韭菜、香菜等。但此说法是没有科学凭据的!鱼、虾、肉类含有高蛋白,韭菜、香菜含有多种维生素,它们对烧伤创面愈合都有着很大的帮助。许多家长也会在这一点上摆乌龙哦。 ...
烧伤怎么处理好的快
1、冷水浸泡:最紧迫最重要的事情是阻断烧伤的进程。用大量的冷水来冷却烧伤处,至少15-30分钟或直到灼痛感消失。但一定不要用冰或冰水,它们会使烧伤更难以处理。如果是接触性的烧伤,将受伤的部分浸入冷水。如果是热油或一些喷溅的热液体如电池酸液或热汤,先将变色的衣服剪去,将油脂冲洗掉,然后将伤处浸入冷水中。如果衣服黏附在烧伤处,就在衣服表面大量冲洗,然后迅速到最近的急救场所。不要自行将衣服强行去除。一旦除去了这些热量,你的伤情就好了一半。这些降温方法就像临时的止痛药物一样阻止了烧伤在体内组织的传播。
2、不要涂油脂:你不会用大块的黄油来尝试熄灭火焰,是吧!对烧伤也是如此。将油脂涂在烧伤处会影响热量的散发,加重你的烧伤,并且还可能引起感染。也不要使用其他的一些民间的急救措施。醋、土豆皮和蜂蜜都不会对烧伤有好处。
3、包扎伤处静养 :在对烧伤进行冷却和简单的清理后,用干净、干燥的布将烧伤处轻轻包裹。然后至少在24小时内不要碰触患处。应该让身体自己开始进行治愈烧伤的过程。
4、帮助烧伤治愈:在烧伤24小时后可以自己处理伤处,用肥皂水或温和的抗菌溶液轻轻冲洗伤处,每天一次。在冲洗的期间要保持伤处包扎、干燥和清洁。
5、用芦荟减轻痛苦:在烧伤2-3天后,用新鲜芦荟根茎的天然汁液或非处方的芦荟药膏涂于患处。这两种方法均具有止痛作用,会缓解患处的疼痛。
6、进行一此抚慰伤口的处理:当烧伤开始愈合时,打破一个维生素e胶囊,将里面的液体涂在患处。这可以使你感觉好一些并能够减少疤痕生成。但不要在有创口的皮肤上使用维生素e油。或者购买一些非处方的急救药物如晒后冷却药物。
7、保持水疱完整:那些皮肤表面的水疱是最佳的天然保护层,因此不要触动它们。假使有水疱破开,先以肥皂及清水洗净,然后抹些杀菌软膏,并以纱布覆盖。
以上就是处理烧伤的几个小办法,望大家谨记。烧伤后不要心急,只要按照以上的方法进行处理,烧伤的创口会很快痊愈的。
烧烫伤前后需要注意什么
烧伤早期处理包括现场急救、转运和入院后的早期处理。烧伤的现场急救对于患者烧伤预后影响较大,合理及时的现场急救会为后期治疗创造非常有利的条件。
迅速脱离致伤源如发生火灾事故,应迅速脱离火场,如有衣物着火,应迅速脱去燃烧的衣服,或就地卧倒打滚压灭火焰,或以水浇灭火焰。切忌站立呼喊或奔跑呼叫,以防增加头面部及呼吸道损伤。在脱去衣物时应注意对双手的保护,因双手是重要的功能部位。
如遇到热液烫伤,应立即将被热液浸湿的衣服脱去,对于小儿患者,可迅速将伤处浸入凉水,或用剪刀剪开脱去衣物,防止粗暴的动作将创面表皮大片撕脱。当化学物质接触皮肤时,致伤作用与其浓度和接触时间有关。
浓度越高、接触时间越长,对机体的损伤越重。受伤后应首先将浸有化学物质的衣服迅速脱去,并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尽可能除去创面上的化学物质。
生石灰和浓硫酸烧伤时,应先用干布擦净,再用水冲洗,以免遇水后产热,加重烧伤。磷烧伤时应用水或湿布将磷与空气隔绝,以免磷继续燃烧。禁用任何含油质的敷料包扎,以免增加磷的溶解和吸收,发生严重的磷吸收中毒。
如果发生电烧伤,应立即切断电源,不可在未切断电源时去接触患者,以免施救者被电击伤。如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现场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待呼吸心跳恢复后及时送至附近医院救治。
冷疗烧伤后立即用冷水或冰水湿敷或浸泡创面,可以减轻烧伤创面深度,并可有效止痛。冷疗不仅可以减少创面余热对尚有活力组织的继续损伤,而且可以降低创面的组织代谢,使局部血管收缩,渗出减少,从而减轻创面水肿程度,减轻疼痛。常用的冷疗方法是伤后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或浸泡,时间≥30分钟。
但须注意的是,避免长时间的冰水或冰块冷敷,以免造成继发的冻伤。这在急诊就诊患者中曾多次遇到,尤其在寒冷环境中进行冷疗时,更应注意保暖和防冻。Ⅲ度烧伤创面则无需进行冷疗处理。
合并伤的处理严重车祸或爆炸事故中的烧伤常合并有骨折、颅脑外伤、血气胸或腹部脏器损伤,均应按外伤急救原则作出相应的紧急处理。如制止大出血,简单的骨折制动,清除口鼻异物,应用环甲膜切开或粗注射器针头刺入气管,目的是迅速解除呼吸道梗阻。
烧伤创面的保护对于脱离现场的患者,应注意对创面进行保护,防止创面受到污染。创面可用纱布敷料,三角巾或用洁净的被单、衣物等进行简单包扎。创面不要使用烧伤药膏,尤其是带有颜色的药物,以免影响后续治疗中对烧伤创面深度的判断和清创。
急诊中常见患者自行应用白酒、醋、酱油、黄酱、牙膏、草木灰等敷于创面,不仅污染了创面,而且给创面处理造成了困难。
Ⅱ度烧伤创面的大水疱可给予低位剪破引流,水疱皮应给予保留,因其具有减轻疼痛和促进愈合的作用。
补液治疗烧伤患者在伤后的48小时内,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组织液外渗,可导致血容量不足,严重程度与烧伤程度密切相关。轻者可口服含盐饮料进行补液,严重者常需静脉补液治疗,尤其是大面积烧伤患者应早期建立静脉通路,以免后期血管塌陷,增加静脉穿刺难度。
烧伤患者除了医护人员给予专业治疗外,自身也需注意一些问题,如早期因烧伤后继发的应激反应,患者常有食欲下降,进食减少,故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尤其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应注意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必要时应给予胃肠外营养支持,但也不能忽视胃肠内营养的重要性。
如何对化学品烧伤急救呢
(一)化学性皮肤烧伤
化学性皮肤烧伤的现场处理方法是,立即移离现场,迅速脱去被化学物沾污的衣裤、鞋袜等。
1.无论酸、碱或其它化学物烧伤,立即用大量流动自来水或清水冲洗创面15--30min。
2.新鲜创面上不要任意涂上油膏或红药水,不用脏布包裹。
3.黄磷烧伤时应用大量水冲洗、浸泡或用多层湿布覆盖创面。
4.烧伤病人应及时送医院。
5.烧伤的同时,往往合并骨折、出血等外伤,在现场也应及时处理。
(二)化学性眼烧伤
1.迅速在现场用流动清水冲洗,千万不要未经冲洗处理而急于送医院。
2.冲洗时眼皮一定要掰开。
3.如无冲洗设备,也可把头部埋入清洁盆水中,把眼皮掰开。眼球来回转动洗涤。
4.电石,生石灰(氧化钙)颗粒溅入眼内,应先用蘸石蜡油或植物油的棉签,去除颗粒后,再用水冲洗。
化工厂的工人在进行操作的时候一定要掌握一些必要的急救常识,因为在进行工作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一旦发生了这样的意外之后,就要学会正确的进行急救,通过对化学品烧伤的急救方法,能够防止皮肤更大范围的损害,甚至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保护好皮肤。
皮肤烧伤怎么处理
1、万一发生烧伤、烫伤,首先不要惊慌,也不要急于脱掉贴身单薄的诸如汗衫、丝袜之类衣服,应迅即用冷水冲洗。等冷却后才可小心地将贴身衣服脱去,以免撕破烫伤后形成的水泡。
2、冷水冲洗的目的是止痛、减少渗出和肿胀,从而避免或减少水泡形成。冲洗时间约半小时以上,以停止冲洗时不感到疼痛为止。一般水温约20℃左右即可。切忌用冰水,以免冻伤。如果烫伤在手指,也可用冷水浸浴。面部等不能冲洗或浸浴的部位可用冷敷。
3、冷水处理后把创面拭干,然后薄薄地涂些蓝油烃、绿药膏等油膏类药物,再适当包扎1-2天,以防止起水泡。但面部只能暴露,不必包扎。如有水泡形成可用消毒针筒抽吸或剪个小孔放出水液即可;如水泡已破则用消毒棉球拭干,以保持干燥,不能使水液积聚成块。
4、烧新生表皮由于各种刺激,易发生松动,形成水疱,出现水疱后若不及时正确处理,往往发生感染,形成溃疡。在出现水疱后,可用络合碘消毒皮肤,用无菌剪刀剪开水疱,引出积液。一般应在水疱消退溃疡愈合后再实施抗疤痕治疗。
5、对于酸、碱造成的化学性烧伤,早期处理也是以清水冲洗,且应以大量的流动清水冲洗,而不必一定要找到这种化学物质的中和剂。过早应用中和剂,会因为酸碱中和产热而加重局部组织损伤。
6、烧伤创面刚愈合时,仍有少量分泌物和药痂,细菌容易快速繁殖,加上表皮薄嫩,结构和功能都不完善,容易发生感染、破溃。在此期间,可使用中性清洁剂进行清洗,清洗后使用抗疤痕的药物等治疗。
开水烫伤的治疗方法
以下是开水烫伤的治疗方法。
1、轻伤可以自行处理。如果只是轻度(一度、二度烫伤)烫伤的话建议你放在凉水下冲半小时以上能降低温度,减轻高温进一步渗透所造成的组织损伤加重。然后每天早、中、晚三次喷苗药烧烫灵,杜绝细菌感染的可能,效果会更好,痊愈时间也更短会达到治疗烫伤的理想效果。
2、药物必不可少。苗药烧烫灵这个药是个外用喷剂,喷在烧伤部位就可以,避免沾染上细菌。都是些草药研磨成分,药性温和,能迅速渗透皮肤深层,快速清热解毒,消炎止痛,适用于各种严重烧伤烫伤、久治不愈的烧伤烫伤以及复发性烧伤烫伤。
3、重伤要送往医院。如果是重度烫伤,在脱离热源之后简单包扎后送往医院,坚持治疗后听医生的嘱咐,皮肤烫伤就会慢慢的治愈。
伤口的治疗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别用酱油等民间传说的方法进行治疗,以免影响病情。创面不要用红药水、紫药水等有色药液涂抹,以免影响医生对烫伤深度的判断,也不要用碱面、酱油、牙膏等乱涂,以免造成感染或使创面加深。
2、注意伤势的判断。烧伤急救的原则,是使患者迅速解除致伤因素,脱离现场,进行及时治疗或转运前的急救准备。
3、不要让伤口的表皮去到,影响内部组织。千万不要揉搓、按摩、挤压烫伤的皮肤,也不要急着用毛巾擦拭,伤处的衣裤应剪开取下,以免表皮剥脱使皮肤的烫伤变重。
4伤口处理不能拖延。水火烫伤处理的原则是首先除去热源,迅速离开现场,用各种灭火方法,如水浸、水淋、就地卧倒翻滚、立即将湿衣服脱去或剪破、淋水,将肢体浸泡在冷水中,直到疼痛消失为止。还可用湿毛巾或床单盖在伤处,再往上喷洒冷水。不要弄破水泡。
伤口处理有方法,切忌不要乱来。
烧伤处理的误区
误区一 认为烧伤只是皮毛损伤
研究表明,局部烧伤会引起全身性反应,成人烧伤面积20%、小儿烧伤面积10%以上,就有引起休克的可能。烧伤后心、肺、肾、胃肠等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这种现象叫做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有专家建议把烧伤称为烧伤病,也就是说它不只是一种伤,而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需进行综合治疗。
误区二 烧伤后不用冷水冲
有人认为,烧伤后不能用冷水冲,否则会起水泡。其实烧伤后起不起水泡,与烧伤原因和烧伤深度有关,与烧伤后是否接触冷水无关。Ⅰ度烧伤损伤轻、渗液少,Ⅲ、Ⅳ度烧伤损伤深,皮肤脱水或出现干性坏死,一般不起水泡。深浅Ⅱ度烧伤因渗出较多,往往会起大小不等的水泡。电烧伤、化学烧伤、固体热物烧伤也会起水泡。烧伤后立即用冷水冲洗较长时间可使创面血管收缩,组织液渗出较少,反倒可以减少水泡形成。
误区三 用酸碱中和法缓解
以前有人主张酸烧伤用碱中和,碱烧伤用酸中和,这从理论上说是对的,但实践中不可取。因为在酸碱中和的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这样在原来化学烧伤的基础上又产生了热烧伤,更加重了伤情。所以,现在不主张化学烧伤后酸碱中和,而主张应用大量清水冲洗。
误区四 在创面上涂药
有了创面,在创面上涂药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许多外用药物的说明书上也写着清洁创面后将药物直接涂于创面。可是,直接在创面上涂药会刺激创面并造成剧烈疼痛。如果把药物涂在纱布上,再轻轻贴在创面上,既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又不会出现剧烈疼痛。
误区五 用牙膏治疗烧伤
牙膏本身没有抗感染作用,而且常带有一定数量的病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一种细的矿物质粉末,对创面是一种刺激物,发泡剂和调味剂对创面也无治疗作用,反而会刺激创面而引起肉芽增生和创面感染。
误区六 创面用紫药水和红药水
红药水、紫药水抗感染能力都不强,不能很好地控制创面感染。更主要的是深颜色的药物遮盖创面,使医生不能明确了解烧伤深浅程度,影响治疗方案的制订。另外,有毒的汞用在烧伤创面,易引起过敏,大面积应用还会引起汞中毒。
误区七 烧伤后不吃“发物”
所谓“发物”主要是指能使病情加重或诱发其发作的某些食物,主要包括鱼,虾等海产品,羊肉,狗肉等及韭菜,香菜等蔬菜。其实“发物”只是一种民间说法,并没有得到科学的认同,在权威的医学教科书和期刊杂志上均找不到其确切的定义。我们在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也未发现吃“发物”而“发”的病历。相反,鱼、虾、肉类含有高蛋白,韭菜、香菜含有多种维生素,对烧伤创面愈合有很大帮助。只要平时对这些食物无特殊反应,烧伤后就可以多吃,以利于创面愈合。
二度烫伤后怎么处理呢
烧烫伤的程度不同,采取的救护措施也不同。
烧烫伤者经“冷却治疗”一定时间后,仍疼痛难受,且伤处长起了水泡,这说明是“二度烧烫伤”。
这时不要弄破水泡,要迅速到医院治疗。烧伤或灼伤后立即涂抹药物,能使患处减轻灼伤感,冷水水冲洗烧伤或灼伤处,将会导致患处更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