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的时候的主要症状
排卵的时候的主要症状
排卵前后,女性的体内雌性激素比较多,可能会引起少量的子宫出血。
而且排卵期提升会比平时提高。
排卵期,女性的体内分泌物量会出现比平时增多,会感到阴部潮湿滑溜
挑选橙子的时候主要看哪里
1、看重量,因为一般水分不仅充足,新鲜的橙子,分量就是比较比较的重。
2、看颜色,橙子的颜色越深的话,里面的维生素和甜度就是更好一些的,因为这些橙子往往是日光照射足够。
3、看橙身,橙子并不是越圆越好吃的,而是身形越长的话,是越好吃的,而且也不是越大约好的。我们最好就是选择中等个头。
4、闻味道,新鲜的水果是会散发出甜腻腻的味道,而且是有比较独特的水果香。
5、皮的软硬。如果橙子皮摸起来手感是厚厚的,而且硬硬的,这样很有可能是因为没有完全成熟,如果是 抹起来比较光滑,而且不是太软或者是太硬的话,说明甜度就是可以了。
女性排卵时有什么症状
女性排卵时出现的症状
1、体温稍高
卵子排出时体温稍高,但变化不明显,一般在0.5摄氏度左右波动。
2、乳房胀痛
排卵期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乳腺增生,乳房间组织水肿而导致乳房胀痛。
3、阴道分泌物增多
阴道分泌物明显增多,呈水样透明清亮。女性会感到阴部潮湿滑溜,用手纸擦时会有鸡蛋清样的条状粘液。
4、排卵期出血
卵泡排出后,雌激素水平急骤下降,引起子宫内膜局部溃破、脱落,从而发生突破性少量出血。排卵期出血量少,一般2~3天可自行停止,最长持续7天。
5、下腹疼痛
卵子排出时需要冲破包裹表面的一层薄膜滤泡,滤泡内少量液体会流入盆腔最低部位,造成少量出血。此时会感觉到一侧下腹部疼痛,几小时后疼痛缓解。
6、肛门坠胀
有些女性较为敏感,在经期12天左右会感到肛门有轻度下坠感,同时也有一侧下腹轻痛。这是因为成熟的卵子从卵巢表面排出要冲破包裹卵子表面的一层薄膜的滤泡,滤泡内的少量液体就会流入盆腔的最低部位而造成的。
女性排卵期的主要症状
一、女性排卵期的计算方法。
正常育龄女性每个月来1次月经,从本次月经来潮开始到下次月经来潮第1天,称为1个月经周期。正常生育年龄的妇女卵巢每月只排出一个卵子。女性的排卵日期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因此,月经规律的妇女最为简单的是可以根据月经周期来推算排卵期。
例如,以月经周期为30天为例来算,如果这次月经来潮的第1天是9月29日,那么下次月经来潮是在10月29日(9月29日加30天),再从10月29日减去14天,则10月15日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后4天,也就是从10月10~19日这十天为排卵期。
方法1:
日历表法:对于月经不规律的女性,可根据以往6~12个月的月经周期计算:。
最短周期(天数)-21天,向前是前安全期。
最长周期(天数)-10天,向后是后安全期。
例如月经期最短为28天,最长为37天,需将最短的月经周期减去21(28-21=7)以及将最长的月经周期减去10(37-10=27),所以在月经来潮后的第7天至27天都属于排卵期。
方法2:
测基础体温:女性排卵一般在基础体温上升前由低到高上升的过程中,在基础体温处于升高水平的三天内为“易孕阶段”,三天后为安全期。此法只能提示排卵已经发生,不能预知排卵将何时发生。
女性排卵一般在基础体温上升前由低到高上升的过程中经6小时充足睡眠醒后尚未进行任何活动之前测体温并记录:正常情况下排卵后体温上升0.3℃-0.5℃;如无排卵,体温不上升,整个周期呈低平体温。需反复多次测试,并用图表点线相连进行分析;若生活不规律,如夜班、出差、失眠、情绪变化、疾病等,不能用此法判断有无排卵。
方法3:
观察宫颈黏液:月经干净后宫颈黏液常稠厚而量少,甚至没有黏液,称“干燥期”,不易受孕。月经周期中期随着内分泌的改变,黏液增多而稀薄,阴道分泌物增多,称“湿润期”。
接近排卵期黏液清亮,滑润而富有弹性,如同鸡蛋清状,拉丝度高,不易拉断,出现这种黏液的最后一天前后48小时之间是排卵日,因此,在出现阴部湿润感时为“易孕期”,故避孕需待重新干燥三整天后,第四天晚上以后才能性生活。
二、女性排卵期的症状。
1、白带拉丝可知晓排卵日。
如果你持续每天量体温的话,排卵时体温会上升0.6度以上,并持续著,那可能就是排卵日,在排卵日前二至三天,会有白带拉丝的情况来预告,这几天的白带拉丝有好多特征,要自己慢慢的观察。
有时候是上厕所的时候发现有长长的一条在下面吊着,有时候在内裤上是一小块可以用手拿下来的果冻状的凝胶,有时候早晨起来发现下面湿湿的,用手一抹滑溜溜。这是很明显的拉丝现象。
还有就是有时候是洗澡的时候发现下面滑滑的,有时候是上完厕所擦PP的时候发现白带有些象清鼻涕的感觉。这是不太明显但也是拉丝现象。
如果没有拉丝,平时的白带是水淀粉状,染在内裤上,干了后是可以搓下来的粉末。拉丝不仅能拉成丝,而且异常滑溜,有点象胶水。而不拉丝的白带有时候可能也能拉成丝,但不滑溜,象水淀粉。
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在拉丝可拉到最长约10-17厘米的最高值的当天或次日为排卵日。这样姐妹们可以方便的认识自己的排卵期了,也就可以早点好孕了!
2、女性基础体温会稍高一些。
女性排卵期的基础体温会稍高一些,不过除非借助体温计,本人或他人都不会关注到这只有0.3度左右的体温升高;女性排卵期症状在排卵期内,女性白带常为稀薄的清鼻涕样,并可拉成长丝。女性排卵期症状在一般情况下,又变得比较黏稠;有部分女性排卵期症状会感到小腹轻微胀痛;少部分人在排卵期内会感到情绪的莫名低落或兴奋,性欲方面也会出现波动。女性排卵期症状因人而异。
3、卵巢排卵一般在下次月经之前14天左右发生。
而不是本次月经的第14天。因此,女性排卵期症状依据平时的月经周期天数,就能大概推算出自己的排卵日期。如28天来一次月经的妇女,约在14天前后排卵;若45天行经一次,则排卵约在月经来潮后的一个月的时候。女性排卵期症状偶尔妇女月经还未干净,或根本不在排卵期,同房一次就怀孕了,这可能是由于性兴奋刺激大脑皮层,引起卵巢提前排卵或额外排卵造成的。
4、女性排卵期会有疼痛及出血现象。
成熟的卵子从卵巢表面排出要冲破包裹卵子表面的一层薄膜的滤泡。卵子排出时,滤泡内的少量液体就会流入盆腔的最低部位;女性排卵期症状有时卵巢卵子排出的部位还会有少量出血。因此,女性排卵期症状部分妇女会感到肛门有轻度下坠感,同时也可感觉一侧下腹轻痛。如果仔细留心,下个月同样的女性排卵期症状表现就会出现在另一侧下腹部,这些疼痛女性排卵期症状约经过几个小时就会消失。
还兼管着女性内分泌激素的分泌,因此排卵前后由于体内雌激素分泌量的波动,会引起少量子宫出血,称为排卵期出血。这是排卵的另一种征象,有的妇女会误认为是月经不调。
5、使体温在排卵后略有升高。
如能坚持每天清晨测量基础体温,就能根据体温的由低至略升高的变化,寻找出自己的排卵日期。有的妇女虽然没有测试基础体温,但在排卵后的半个月,尤其是每天下午,会感到自己有些微热,等到月经来潮后也就不再发热了。另有不少妇女在排卵期会出现乳房胀或乳头痛,有时简直不能触碰乳头,乳房的表现也可能一直持续到下次月经来潮前夕。
6、阴道分泌物的变化。
也是妇女排卵时自身感觉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阴道分泌物的变化了。女性排卵期症状月经周期前半期阴道分泌物少、粘稠且不透明;女性排卵期症状随着排卵期的临近,阴道分泌物逐渐增多,呈稀薄乳白色;女性排卵期症状至排卵期分泌物量明显增多,并呈水样透明清亮,妇女会感到阴部潮湿滑溜,用手纸擦时会有鸡蛋清样的条状粘液。女性排卵期症状这种阴道分泌物排出来时2~3天,此时期是妇女最易受孕的时间。
三、促排卵应该注意的事。
排卵即成熟卵泡发育到一定阶段,明显地突出于卵巢表面,随着卵泡液的激增,内压的升高,使突出部分的卵巢组织愈来愈薄,最后破裂,次级卵母细胞及其外周的透明带和放射冠随卵泡液一起排出卵巢。
月经和排卵都受脑下垂体和卵巢的内分泌激素的影响而呈现周期性变化,两者的周期长短是一致的,都是每个月1个周期,而排卵发生在两次月经中间。女性的月经周期有长有短,但排卵日与下次月经开始之间的间隔时间比较固定,一般在14天左右。
1、用药时间及剂量要恰当。
一般应从有效的小剂量开始,再根据用药后的反应调整用药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促排卵药物一定要在医生指导和观察下应用,不能盲目使用,方能保证促排卵效果及避免药物的副作用。在用药过程中应根据情况做一些观察和检查,如测量基础体温,血泌乳素水平,尿妊娠试验等,以确定是否排卵或受孕。
2、服用小量雌激素。
促排卵药物大多是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反馈作用所引起的激素变化达到诱发排卵的目的的。在应用克罗米芬、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治疗时,均需卵泡有一定的发育,能分泌一定量的雌激素。一般阴道涂片雌激素水平应在轻度影响以上,诱发排卵方能成功。在某些年轻妇女,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发育不成熟,雌激素水平低下,可先服小量雌激素,每日0.5mg以下,周期性应用,以刺激下丘脑发育成熟,为下一步应用促排卵药打下基础。
3、查找其他原因。
在治疗不孕症时,还应注意寻找可能存在的其它引起不孕症的原因,如男方精液是否正常,女方输卵管是否通畅等,如不正常应给予相应的治疗,才能达到受孕的目的。
4、避免并发症。
在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或HMG/HCG诱发排卵时,一定要严格掌握适应症,以免发生严重并发症。
总结:正常排卵周期的建立需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正常。其中任何一个部位功能障碍都可能导致不排卵,因而引起无月经、月经稀发、功血等,导致不孕。排卵功能障碍所致不孕症,所以女性朋友们一定要时常关注自己的排卵情况哦。
女性排卵时出现的症状
1、体温稍高
卵子排出时体温稍高,但变化不明显,一般在0.5摄氏度左右波动。
2、乳房胀痛
排卵期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乳腺增生,乳房间组织水肿而导致乳房胀痛。
3、阴道分泌物增多
阴道分泌物明显增多,呈水样透明清亮。女性会感到阴部潮湿滑溜,用手纸擦时会有鸡蛋清样的条状粘液。
4、排卵期出血
卵泡排出后,雌激素水平急骤下降,引起子宫内膜局部溃破、脱落,从而发生突破性少量出血。排卵期出血量少,一般2~3天可自行停止,最长持续7天。
5、下腹疼痛
卵子排出时需要冲破包裹表面的一层薄膜滤泡,滤泡内少量液体会流入盆腔最低部位,造成少量出血。此时会感觉到一侧下腹部疼痛,几小时后疼痛缓解。
尿检的时候主要检查哪些
尿标本留取时应注意一些特殊情况
①女性患者应避免在月经期内留取尿液标本。
②肉眼血尿标本不应尿(尿中除)。
③如果服用的药物影响尿液检查,应在停药后留取标本。
④如果是乳糜尿,应嘱咐患者待尿液澄清后留取。
尿常规分析
应用多联试纸条对尿液进行快速筛查分析,即尿常规。试纸条法(dipstick methodology)是一种简便、快速的尿液筛查方法。目前常规尿液试纸条检查项目有pH、蛋白、隐血、比重、葡萄糖、酮体。尿胆原、硝酸盐、白细胞,有的试纸条还整合有胆红素和维生素C等。
尿试纸条法快速简便,但由于方法学的局限性,只能发挥定性和半定量检测的作用,检测结果均为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
排卵期出血的原因
导致排卵期出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激素水平波动过大
排卵后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使得受雌激素影响而呈增生反应的子宫内膜失去支持而出现少许出血。
2、子宫内膜慢性炎症
使得排卵时子宫内膜充血明显,或排卵时,碰巧卵巢表面血管破裂,出血较正常量增多并随输卵管蠕动反流至宫腔,经阴道排出体外。
3、雌性荷尔蒙分泌减少
女性在排卵期间,雌激素水平会发生明显下降,不能够支撑正常子宫内膜的生长,于是容易发生少量的出血。女性排卵期出现少量出血是正常的,一般来说肉眼几乎不容易发现,这是属于人体正常的代谢现象,不用过分担心。如果是发现有明显的出血状况,则需要咨询专业医生。
4、黄体功能的不足
黄体素的分泌如果出现紊乱会导致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不足,这时候子宫内膜就无法正常更新,或者子宫内膜容易出现不良反应,从而导致经期前几天容易出现少量出血症状,这个现象会持续到月经正式来潮前。
5、黄体萎缩不全
如果黄体出现萎缩也会造成雌激素和孕激素不能够迅速下降,子宫内膜的脱落无法规则,从而导致出血情况的出现。使得排卵时子宫内膜充血明显,出血不易自行停止,随输卵管蠕动反流至宫腔,排出体外。
6、子宫内膜修复延缓
当一个生理周期完成后,下一个周期在到来之前卵泡还没有完全生长和发育成型。由于雌激素分泌不足容易导致子宫内膜不能及时完整再生,导致月经拖延至排卵期。体内性激素分泌失调,也会使排卵时激素水平波动较大而使出血明显。造成女性在排卵期出血症状很多都是身体的综合因素,女性同胞们要时刻提起注意,这种症状长期持续会容易导致不孕不育。
排卵期少量出血属于正常现象,但出血量较大,则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检查。若是生理性的原因可进行简单治疗,若是由于疾病引起的需进行科学规范治疗,以免引发不孕等严重后果。
卵巢不排卵的原因是什么
1、不排卵的原因
成年之后的女性月经的前几天都会有卵子排泄,这个期间我们俗称为排卵期,如出现不排卵的问题,多数是因为夏秋脑障碍,卵巢功能异常,卵巢发育不良,子宫发育不良都是引起不排卵的原因,女性不排卵会引起,闭经的发生,多数的患者会有月经来潮,但并不是完全的月经,因此会造成不孕不育,身体激素水平下降,卵巢萎缩子宫萎缩身体和皮肤出现衰老,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
2、排卵时有什么症状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在排卵期会出现一些很明显的症状,排卵期女性会感到食欲下降,饭量比较小,看到食物有一种恶心和反胃的感觉,不是怀孕,而是一种排卵期的主要症状,精力旺盛,性欲较强,这都是排卵期的主要表现在,女性的排卵期表现比较明显,如果排卵期同房,怀孕的几率会大大提高,在这几天要好好的调养身体,如果是准备备孕的阶段,多吃些营养的滋补品。
月经来之前的正常白带症状你了解吗
症状1:经前白带增多
月经前白带增多的现象,是因为快来月经的时候,盆腔充血加重,子宫颈和阴道的血流量也比平时多,因此,阴道的分泌物自然会增多。此外,有在两次月经周期中间的排卵期或劳累后,白带也会增多。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白带增多时,应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以保持阴道清洁,防止发炎。
症状2:经前白带带血
月经前白带带血,如果不伴有其他症状,考虑可能是月经来潮,所以有少量阴道出血,女性可耐心观察,若经期后无不适症状则为一切正常。
如果有不适症状女性需要提高警提。这是宫颈炎症的典型症状。宫颈炎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女性,主要症状为白带增多,呈乳白色,且粘液浓稠,白带夹有血丝,伴外阴瘙痒,腰骶部疼痛,下腹坠胀,月经时痛经症状较重。
症状3:经后白带减少
月经干净后,子宫与阴道的血流量恢复原状,白带也减少。除来月经前白带会增多吗,之外有人在劳累和排卵时白带也有增多,这些都属正常。如果白带的颜色变黄、呈脓性、有臭味,并伴有外阴瘙痒,这就是不正常,需到医院检查治疗。
排卵试纸什么时候用 根据排卵时间安排备孕
排卵期,是最佳受孕时期。备孕妇女借助排卵试纸确定排卵时间,从月经周期的第11天开始测试,每天一次。当排卵试纸显示强阳的时候,24-48小时之内,女方会开始排卵,这时期若夫妻双方进行同房,女方受孕机会会大大增加。
当然,在排卵试纸显示强阳的时候,并不意味着排卵期就开始了,这个时候,最好是每4个小时用排卵试纸检测一次,这样能够更好的把握排卵时间。当排卵试纸的检测结果从强阳慢慢转为弱阳的时候,就要及时的安排同房了,这样受孕的几率会更高。
更年期会引起耳鸣吗 更年期出现耳鸣饮食要注意什么
中医认为,更年期的人容易出现肾虚、肝气郁结的证候,主要症状有怕冷、腰酸、头晕、耳鸣、血压高、乳房胀痛、烦躁易怒等,饮食应以补肾为本,特别是补肾阴,同时,更年期妇女容易发生心烦、潮热等植物神经系统不稳定症状,饮食中应注意健脾、养心,多吃枸杞子、莲子粥、大枣、金针菇、黑木耳等食品,忌吃刺激和辣的食品。
更年期功血的症状是什么样
1、月经周期以及经期不规律:月经周期和经期可长可短,时多时少或表现为淋漓不断。
2、月经周期不规律:一种是月经周期缩短,另一种是月经周期延长,可达2—3个月或更长的时间来一次,或停经与有规律的月经轮流出现。
3、月经完全无规律,经量时多时少或淋漓不断,经期长短不一,甚至长达数月,大量长期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
4、排卵期出血:发生在月经的排卵期,第12~16天,量少。这是由于排卵时卵泡破裂,雌激素稍下降造成的突破性子宫出血。
5、功血主要症状为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增多,出血时间延长,淋漓不净等。分为无排卵型功血和有排卵型功血两种,前者是排卵功能发生障碍,后者系黄体功能失调。还有月经中期出血。
卵巢癌复发时的主要症状
卵巢癌是一种极易复发的妇科常见恶性肿瘤,这给患者的整体治疗和身体康复带来很大困难。患者应了解卵巢癌复发的主要表现,以便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
阴道出血
随着卵巢癌肿的不断发展增大,癌肿可发生坏死、会破出血,夹带凋亡细胞、黏液从阴道排出;癌肿还会不断侵犯卵巢组织扰乱正常的卵巢功能,导致患者月经紊乱,出现月经量少甚至闭经。
腹膨胀
随着盆腔癌肿不断增大扩散,可引起腹部膨胀,肠胀气,患者可自觉腰围不断增大,腹部可摸到硬块。需要做盆腔检查,尤其肛门指诊很重要,要仔细认真地检查盆腔肿瘤情况,有增厚结节,病灶残存部位等。
消化系统
卵巢癌复发时可能伴发癌肿转移,转移到消化系统时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胀等表现,有些患者卵巢癌复发时消化道不良反应较突出,会误以为是肠胃不适。
泌尿系统
盆腔肿瘤的不断扩大使患者出现下腹部坠胀感,癌肿的压迫还会刺激泌尿道使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部分患者还有尿血表现。
尿检的时候主要检查哪些
标本收集
尿液检查项目不同,尿标本留取的要求和处理也不一样。所有尿标本收集均应使用干净容器;尿沉渣镜检原则上留取早晨起床后第一次尿液的中段尿(晨尿),也可留取随机尿的中段尿,晨尿标本也适用于尿液其他项目检查(24h尿液检查项目除外);肾小管浓缩与稀释功能测定需禁水、禁食12h后进行排尿,继续禁水、禁食1h,留取第13h的尿液进行检测;肾小管酸化功能测定时,在留尿容器内预先加入液状石蜡;24h尿标本留取前,需要向容器内加入防腐剂或将容器置于4℃环境。
尿标本留取时应注意一些特殊情况
①女性患者应避免在月经期内留取尿液标本。
②肉眼血尿标本不应尿(尿中除)。
③如果服用的药物影响尿液检查,应在停药后留取标本。
④如果是乳糜尿,应嘱咐患者待尿液澄清后留取。
尿常规分析
应用多联试纸条对尿液进行快速筛查分析,即尿常规。试纸条法(dipstick methodology)是一种简便、快速的尿液筛查方法。目前常规尿液试纸条检查项目有pH、蛋白、隐血、比重、葡萄糖、酮体。尿胆原、硝酸盐、白细胞,有的试纸条还整合有胆红素和维生素C等。
尿试纸条法快速简便,但由于方法学的局限性,只能发挥定性和半定量检测的作用,检测结果均为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
pH
肾脏参与机体内酸碱平衡调节,这种调节能力可以通过尿液pH反映出来。由于内源性酸产生偏多,尿液pH普遍偏酸,约为5.0~6.0。一般情况下,饭后会出现“碱潮”现象,尿液偏碱;酸性尿多见于进食肉食过多和某些种类的水果(如酸果蔓果实)、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以及使用排结石药物(如碳酸钙);碱性尿多见于进食素食和柑橘类水果、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一些肾脏疾病(如肾小管性酸中毒)等。
pH检测需新鲜尿标本,如果尿液放置时间过久,大多数细菌可分解尿素而释放氨,尿呈碱性;但有时也会出现相反的情况;尿中碳酸缓冲对释放CO2,逸出至空气,尿pH值增高。
蛋白
正常生理情况下,少量蛋白从肾小球滤过,几乎在近端小管完全重吸收。因此,蛋白尿出现往往提示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和(或)肾小管重吸收能力降低。肾小球性蛋白尿常伴大分子量蛋白质丢失,一般>1.5g/24h;肾小管性蛋白尿常为少量小分子量蛋白,一般<2.0g/24h。剧烈体育运动、脱水或发热、或妊娠时,尿中可出现少量蛋白质。临床上蛋白尿可由多种原因引发,应结合临床具体情况分析。
试纸条法测定尿蛋白是半定量筛选蛋白尿的方法。试纸条法对尿中不同蛋白质的敏感性不同,对白蛋白最为敏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尿中可以出现大量游离轻链,但试纸条法检测阴性。
如果容器内有去垢剂残留,试纸条法尿蛋白检测可以假阳性,造影剂也会导致出现假阳性;尿液偏碱时,会破坏指示剂所在的缓冲范围而出现假阴性;尿液pH<3.0时,试纸条法也会出现假阴性。阳性者需进一步进行尿蛋白定量测定。
尿糖
尿中出现葡萄糖,主要由于肾前因素-高血糖导致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超出肾小管的重吸收阈值或肾性因素-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下降。如果尿糖阳性,应结合临床区别是生理性糖尿还是病理性糖尿。
生理性糖尿多见于饮食过度、应急状态和妊娠;病理性糖尿多见于血糖升高引起的糖尿、肾小管功能受损所导致的肾性糖尿以及一些内分泌异常(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等)所引发的糖尿。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或一些新型抗生素可以使结果呈假阳性,而高浓度酮体尿和高比重尿可以出现假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