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肩髎的功效与作用 肩髎穴位解析

肩髎的功效与作用 肩髎穴位解析

肩,指穴在肩部;髎,孔隙的意思。“肩髎”的意思是三焦经经气在此穴为化雨冷降归于地部,本穴物质为臑会穴传来的天部阳气,到本穴后,因散热吸湿化为寒湿的水湿云气,水湿云气冷降后归于地部,冷降的雨滴就像从孔隙中漏落一样,因而得名。

肩周炎常用穴位有哪些

中医认为,防治肩周炎,肩髎、肩前、肩贞、阳陵泉、条口、肩痛穴这几个穴位,必不可缺。

肩痛穴肩痛穴,位于足三里下2寸,属于经外奇穴。

肩髎、肩前、肩贞中医把肩髎、肩前、肩贞称为“肩三针”,它们是医治肩周炎必用的穴位。对这3个穴位艾灸推拿,可以祛风散寒,温经通络。肩髎在肩部,肩关节外展时,肩峰后下方有一个凹陷,肩髎就在凹陷位置。肩前在肩关节前部,取穴时把手臂自然下垂,腋前皱襞头上1.5寸处所便是。肩贞在肩关节后下方,取穴的时辰正坐,自然垂肩,当上臂内收时,腋后纹头直上1寸处即是。

消泺的准确位置图

经穴定位:在臂外侧,当清冷渊(臂外侧,屈肘时,肘尖直上2寸)与臑会(肘尖与肩髎连线上,肩髎下3寸)连线中点处。

简易取穴:先取肩髎穴,其与肘尖连线上,肩髎下7横指处即是该穴。

中老人保健操有哪些

拍打肩井、肩髃、肩髎穴:

第一步,先用右手掌拍打左肩井穴,然后左手掌拍打右肩井穴,一般拍打36下左右。肩井穴位于肩部中央,大椎同一水平线,是胆经上的重要穴位;第二步,先用右手掌拍打左肩髃、肩髎穴,然后左手掌拍打右肩髃、肩髎穴,拍打时,手臂略微抬起,使肩臂头显得相对圆滑,便于拍打,一般拍打36下左右。当上肢向外平举与躯干成90度角时,由于肩三角肌外侧部分收缩,在肩峰上面形成两个窝,前方一个窝的中心是肩髃,后方一个窝的中心是肩髎穴(详见附图)。

拍打肩部四周和手臂:

第一步,用右手掌拍打左肩四周,然后顺势拍打左臂内侧,沿着左肩、大小臂、肘部、手腕、手心;第二步,上接第一步,翻转手臂,拍打左臂外侧,即从手背,手腕外侧、大小臂外侧、肘部外侧,回到肩部,手臂一般来回拍打2-3遍;第三步,左手掌拍打右肩四周,然后顺势拍打右臂,方法同上;总之,双臂的内外侧前部、内外侧后部以及内外侧中部,都要拍打到,拍打手臂,是先阴经后阳经,即先拍打手臂内侧后拍打手臂外侧。手上有六条经络,心包经、肺经、心经、大肠经、小肠经、三焦经。

臑会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臑会的准确位置图

定位:在尺骨鹰嘴与肩髎的连线上,肩髎 直下3寸,三角肌后缘取穴。

取法:正坐或仰卧,在上臂外侧,肩髎穴直下3寸,三角肌后缘取之。

天髎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天髎在肩胛部,肩井与曲垣(背部左右肩胛骨上侧)的中间,当肩胛骨上角处。

天髎穴是手少阳经与阳维脉交会穴,属手少阳三焦经,位于颈肩相交之处,故祛风除湿,疏通经络,通经止痛,活血化瘀功效较强,以治肩颈部疾患为主;又因三焦经气入缺盆布膻中,本穴还可用于治胸中烦满。

肩贞是什么经络上的 肩贞的配伍疗法

肩贞穴配肩髃穴:主治肩臂疼痛、上肢瘫痪;

肩贞穴配天井穴:主治瘰疬;

肩贞穴配肩髎穴、曲池穴、肩井穴、手三里穴、合谷穴:治疗上肢不遂;

肩贞穴配合谷穴、肩髎穴、内关穴、后溪穴、中渚穴:缓解治疗肩周炎;

肩贞穴配耳门穴、听宫穴:缓解治疗耳鸣。

肩周炎的艾灸疗法

肩周炎的艾灸疗法

【病理分析】:肩周炎是肩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及关节的慢性损伤性炎症。主要表现上述结构的增生、粗糙及关节内、外粘连。临床特点为活动时疼痛,功能受限。本病属中医“痹症”范畴,又称“漏肩风”、“冻结肩”、“肩凝证”等,因其好发于50岁左右,故又称为五十肩。本病多因气血不足,营卫不固,风、寒、湿斜侵袭肩部经络,致使筋脉收引,气血运行不畅而成或因外伤劳损,经脉滞涩所致。

【配穴方法】:主穴:颈夹脊、肩髃、肩髎、手三里、肩贞、阿是穴。配穴:天宗(肩甲痛);臂臑、曲池(上臂痛)。

【施灸方案】:

(1).手持悬灸灸法:手持陈年纯艾条施灸单点温灸:颈夹脊、肩髃、肩贞、肩髎。每处穴位依次进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步法施灸操作:先行回旋灸2分钟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1分钟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2分钟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

(2).纯铜温灸罐温灸法:用温灸罐艾灸手三里、阳陵泉穴。

【注意事项】:应坚持关节功能锻炼,增强体质,注意保暖,慎起居。

肩髎和肩髃怎么定位 肩髎穴的作用功效

肩髎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肩部。该穴具有通经活络,祛风除湿的功效。肩部有重压感而使手臂抬不起时,刺激本穴,可以得到缓解。

肩周炎按摩什么部位 穴位按摩法

肩髃穴:位于大臂外侧,肩部三角肌上,当臂外展后向前平伸时,肩峰后前方呈现凹陷处为肩髎穴。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拿捏穴位,两侧穴位各20-30次,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3-5分钟。

肩贞穴:位于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处,双臂互抱,双手伸向腋后,中指指腹所在的腋后纹头上的穴位即为肩贞穴。用指腹按压穴位,有酸痛感,分别按压左右穴位,每次3分钟。

肩井穴:位于肩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左右各一穴

天宗穴:位于肩胛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4胸椎相平,左右各1穴。患者取俯卧位,按摩者用双手大拇指放于天宗穴上,其余四指握拳,用力揉按三分钟。

功效解析:肩髃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有通经活络, 疏风散热的功效,主治急性脑血管后遗症,肩周炎,肩臂痛,手臂挛急,上肢不遂,高血压,乳腺炎等;肩髃穴配合肩髎穴按摩对治疗肩臂疼痛和肩周炎有很好的效果。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拉伤怎么办

【治疗】

治则:通络止痛,松解粘连,滑利关节。初期以止痛为主;后期以改善功能障碍为主。

部位及取穴:肩前部、上臂前部、肘部;肩髃、肩髎、臂臑、尺泽、曲池、阿是穴。

手法:点法、按法、擦法、按揉法、拨法、搓法、抖法。

操作:

1.初期

(1)用点法或按法点按局部痛点及肩髃、肩髎、臂臑、尺泽、曲池等穴,各约1分钟。

(2)用掌擦法擦肩前方,以透热为度,并配合局部热敷。

血压低的危害

低血压患者大多体质虚弱,常会有头晕、体倦等症状表现,严重者甚至可出现昏厥,那么低血压患者头晕要怎么改善呢?适当多吃盐

1 低血压头晕患者可适当多吃食盐,因为食盐具有提升血压、改善头晕、困倦无力等症状的作用。但是食盐摄入量不可太高。 适当多吃盐立即嚼一些生姜

2 吃生姜对治疗低血压有好处,口嚼生姜1g,可使收缩压平均身高1.5kPa,舒张压升高1.9kPa。因此在血液偏低出现头晕的时候可以适量咀嚼一些生姜,有升压的作用,可以缓解因血压低脑供血不足引起的头晕不适。 生姜低血压特效穴——素髎穴

3 位置:位于人体的面部,鼻尖正中央。 按摩手法: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捏住鼻尖进行捏、拉、揉等动作,共2-3分钟。以局部感觉胀痛为度。注意捏拉素髎穴时用力宜稍大,到达到强刺激升压效果才会明显。 功效作用:素髎穴有升阳就逆、开窍清热的作用。通过对素髎穴的刺激可以是心脏搏动量增加,呼吸加强、尿量真毒、血糖升高。通过对素髎穴的强刺激可以缓解低血压导致血液循环不良所引起的头晕不适症状。 素髎穴指压按摩快速缓解法

4 百会穴:位于头顶中央处,两耳间连线的中点处,刺激该穴位可以改善血压异常所引起的头晕不适。 天柱穴:维护后头骨正下方凹陷处,刺激本穴可以促进头部到身体的血液循环。 低血压若有头晕头重的情况,可仔细按压百会穴、天柱穴。同时对天柱穴到肩井穴进行按摩,以提高血液循环,改善肩膀酸痛与眩晕。

肩髎的准确位置图 肩髎的功效与作用

肩髎穴隶属手少阳三焦经,该穴名意指三焦经经水在此化雨冷降于地部,有祛风湿,通经络的功效,对肩臂痛不能举,胁肋疼痛等症有明显的缓解治疗作用,常用这个穴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中风偏瘫,荨麻疹,脑血管后遗症,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疾患。此外,按摩肩髎能增强肩部血液循环,从而带走湿气,达到瘦身瘦肩的效果。

相关推荐

腰扭伤了推拿有用吗 腰扭伤治疗取穴

治则:活血消瘀,通络。 取穴: 井:在上,当大椎与胛骨峰连线的中点。 天宗:冈下窝中央凹陷中,平第四胸椎棘突。 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八:左右共八穴,合称八,第一骶后孔为上,第二骶后孔为次,第三骶后孔为中,第四骶后孔为下。 大杼: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夹脊: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各椎骨棘突下旁开0.5寸,左右共34穴。 环跳: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管裂孔 委中: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中间。 阿是穴:腰部压痛点。 推拿手法:推,拿,按,揉,摇,扳,抹等法

的准确位置 肘的配伍疗法

1、肘穴配曲池穴:治肘臂疾病。 2、肘穴配髃、臂臑:治上臂疼痛不举; 3、肘穴配天井、少海:治肘关节拘挛疼痛。 4、肘穴配手三里、髃:有通经活络作用,主治肘痛,屈伸不利。 5、肘穴配曲池、手三里:有活血通络作用,主治肱骨外上髁炎。

髃怎么定位 穴对症治疗方法

1.如果经常感到有臂疼痛或患有周炎,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拿捏该穴,每次3-5分钟,每天早,晚各一次,力度以感觉酸胀为宜,长期坚持按摩,有助于防治周炎,臂疼痛,中风偏瘫等病症。 2.配伍天宗,曲垣治疗背疼痛;配井,天池,养老治上肢不遂,周炎。 3.配风池,曲池,用刮痧疗法,可疏风泄热,调和营卫,治疗风疹。

经期可以艾灸吗 如何靠艾灸调理月经不调

艾灸穴位: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 艾灸方式: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小腹部用三眼艾灸盒,子宫,内关,涌泉用单眼艾灸盒。艾灸时关元穴,子宫不得低于20分钟,内关,涌泉穴各10分钟。 艾灸穴位:八穴、归来、三阴交 艾灸方式: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用三眼艾灸盒,归来和八穴用三眼艾灸盒俺就,三阴交用单眼艾灸盒。艾灸归来穴不低于10分钟,八穴不低于15分钟,三阴交10分钟。 艾灸穴位:关元、八穴、三阴交、足三里 艾灸方法: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部用三眼艾灸盒,可以同

膀拔火罐治疗效果好吗

拔罐治疗周炎的原理 拔罐疗法是利用各种罐子,使其内部形成负压后吸附于体表后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中医外治疗法。中医认为,它具有驱风散寒、除湿祛毒、温经通络、活血化淤、舒筋止痛的功效。 本病多因体虚、劳损、风寒侵袭部,使经气不利所致。部感受风寒,阻痹气血;或劳作过度、外伤,损及筋脉,气滞血瘀;或年老气血不足,筋骨失养而衰颓;皆可使部脉络气血不利,不通则痛。 取穴 贞 阿是穴 以上穴位均为局部选穴,可疏通部经络气血,血行风自灭。 髃:此穴在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峰前下方

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穴主治疾病

风寒湿邪痹阻经脉之臂痛,重不能举,中风偏瘫,半身不遂,荨麻疹, 关节周围炎,胸膜炎,脑血管后遗症,肋间神经痛等病症。

的准确位置图 天穴的作用功效

穴是手少阳经与阳维脉交会穴,属手少阳三焦经,位于颈相交之处,故祛风除湿,疏通经络,通经止痛,活血化瘀功效较强,以治颈部疾患为主;又因三焦经气入缺盆布膻中,本穴还可用于治胸中烦满。

周炎常用穴位有哪些

周炎是以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现在年轻人发病率也很高,多因坐姿不当导致。 对周炎,关键在预防。前、贞、阳陵泉、条口、痛穴这几个穴位,平日里可以多按摩它们,这能有效地预防周炎的发生。得了周炎,也可以用它们治疗。 中医把前、贞称为“三针”,它们是治疗周炎必用的穴位。对这3个穴位进行艾灸或者按摩,能够祛风散寒,温经通络。部,关节外展时,峰后下方有一个凹陷,就在凹陷位置。前在

作用穴穴名解析

巨有巨大的含义,指骨隙空处,因穴在颜面颧骨最高突起的下陷处,因名巨

怎么找 天功效作用

1、缓解治疗臂疼痛、颈项强痛、关节周围炎、胸部烦满等。 2、按摩天穴的功效:收引天部湿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