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髎和肩髃怎么定位 肩髎穴对症治疗方法
肩髎和肩髃怎么定位 肩髎穴对症治疗方法
1.如果经常感到有肩臂疼痛或患有肩周炎,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拿捏该穴,每次3-5分钟,每天早,晚各一次,力度以感觉酸胀为宜,长期坚持按摩,有助于防治肩周炎,肩臂疼痛,中风偏瘫等病症。
2.配伍天宗,曲垣治疗肩背疼痛;配肩井,天池,养老治上肢不遂,肩周炎。
3.肩髎配风池,曲池,用刮痧疗法,可疏风泄热,调和营卫,治疗风疹。
中医针灸治疗肩周炎
肩周炎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会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这种疾病,很多朋友选择针灸方法来进行治疗。下面,我们就详细的来了解下针灸如何治疗肩周炎的吧。
肩周炎早期,以疼痛症状为主的患者,针炙治疗可每日进行1次。后期以肩关节功能运动障碍为主的病人,治疗通常隔日1次,12次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休息7日。
针炙治疗肩周炎所选择的穴位主要有:肩髃,肩峰,肩髎,曲池,条口穴(距足三里5寸,胫骨前缘外侧一指宽处),并结合循经取穴和同名经取穴的原则。
如肩峰处有压痛点或后伸肩痛,活动困难时,以太阴经为主,取手,足太阴经穴,先刺阴陵泉,再刺尺泽、肩髃、合谷、曲池、太渊和天宗等穴。有压痛点或内收困难时,以阳经为主,取手,足太阳经为主,取手、足太阳经穴,先刺阳陵泉,再刺肩髎,外关。凡刺下肢穴位时,患肩应同时作上举,外展和内收等动作。
温馨提示:大家看了以上的介绍对肩周炎治疗的方法有所了解了,不是只有针灸能治疗肩周炎,还有很多种方法,它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希望大家注意一下自己的情况,根据自己情况去选择,针灸的方法也有很多,每一种方法都能治疗很多种疾病,所以不要担心。
肩髎和肩髃怎么定位 肩髎穴的作用功效
肩髎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肩部。该穴具有通经活络,祛风除湿的功效。肩部有重压感而使手臂抬不起时,刺激本穴,可以得到缓解。
肩周炎刮痧有用吗 气滞血瘀型肩周炎刮痧
取穴:肩髃,肩髎,肩前俞,阿是穴,阳陵泉。
刮痧顺序:先刮肩髃,肩髎,肩前俞,阿是穴,再刮阳陵泉穴。
刮痧方法:泻法或肩部放痧。
方义:取肩部各穴以活血化瘀,筋会阳陵泉消肿止痛。
中老人保健操有哪些
拍打肩井、肩髃、肩髎穴:
第一步,先用右手掌拍打左肩井穴,然后左手掌拍打右肩井穴,一般拍打36下左右。肩井穴位于肩部中央,大椎同一水平线,是胆经上的重要穴位;第二步,先用右手掌拍打左肩髃、肩髎穴,然后左手掌拍打右肩髃、肩髎穴,拍打时,手臂略微抬起,使肩臂头显得相对圆滑,便于拍打,一般拍打36下左右。当上肢向外平举与躯干成90度角时,由于肩三角肌外侧部分收缩,在肩峰上面形成两个窝,前方一个窝的中心是肩髃,后方一个窝的中心是肩髎穴(详见附图)。
拍打肩部四周和手臂:
第一步,用右手掌拍打左肩四周,然后顺势拍打左臂内侧,沿着左肩、大小臂、肘部、手腕、手心;第二步,上接第一步,翻转手臂,拍打左臂外侧,即从手背,手腕外侧、大小臂外侧、肘部外侧,回到肩部,手臂一般来回拍打2-3遍;第三步,左手掌拍打右肩四周,然后顺势拍打右臂,方法同上;总之,双臂的内外侧前部、内外侧后部以及内外侧中部,都要拍打到,拍打手臂,是先阴经后阳经,即先拍打手臂内侧后拍打手臂外侧。手上有六条经络,心包经、肺经、心经、大肠经、小肠经、三焦经。
肩周炎按摩什么部位 穴位按摩法
肩髃穴:位于大臂外侧,肩部三角肌上,当臂外展后向前平伸时,肩峰后前方呈现凹陷处为肩髎穴。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拿捏穴位,两侧穴位各20-30次,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3-5分钟。
肩贞穴:位于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处,双臂互抱,双手伸向腋后,中指指腹所在的腋后纹头上的穴位即为肩贞穴。用指腹按压穴位,有酸痛感,分别按压左右穴位,每次3分钟。
肩井穴:位于肩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左右各一穴
天宗穴:位于肩胛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4胸椎相平,左右各1穴。患者取俯卧位,按摩者用双手大拇指放于天宗穴上,其余四指握拳,用力揉按三分钟。
功效解析:肩髃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有通经活络, 疏风散热的功效,主治急性脑血管后遗症,肩周炎,肩臂痛,手臂挛急,上肢不遂,高血压,乳腺炎等;肩髃穴配合肩髎穴按摩对治疗肩臂疼痛和肩周炎有很好的效果。
推拿治疗肩周炎
治则:急性期疼痛较敏感者,以疏通经络、活血止痛为主,局部手法宜轻柔;慢性期功能障碍明显者,以松解粘连、滑利关节为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手法刺激可较重,并配合肩关节各功能位的被动运动。
部位及取穴:肩部、上肢部;中府、缺盆、极泉、肩髃、肩髎、肩内陵、肩贞、曲池、肩井、天宗。
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揉法、拿法、揉法、搓法、擦法、扳法、抖法。
操作:
(1)急性期
①用一指禅推法施治于肩周各部,以压痛点和粘连较重的部位为重点,时间约8分钟。
②用拇指按揉法按揉中府、缺盆、极泉、肩髃、肩髎、肩内陵、肩贞、曲池等穴,每穴约1分钟。
③用拿法拿肩部,约5分钟。
④用掌揉法揉肩部,约3分钟。
⑤用搓法搓肩部及上肢,约1分钟。
⑥用大鱼际擦法擦肩部痛处,以透热为度。
(2)慢性期
①用一指禅推法施治于肩背部,重点在肩前侧、肩后侧和肩外侧,同时另一手握患者上肢,配合做肩关节各方向被动活动,时间约8分钟。
②用拇指按揉法按揉肩髃、肩髎、肩内陵、肩贞、肩井、天宗等穴,每穴约2分钟。夜间疼痛重者,重点按揉天宗。
③用摇法摇肩关节,时间约2分钟。功能障碍明显者选用握手摇肩法或托肘摇肩法,功能障碍大部分恢复者可用大幅度摇肩法,摇动幅度要由小到大。
④用肩关节各方向扳法(肩关节上举扳法、肩关节内收扳法、肩关节后伸内旋扳法、肩关节外展扳法)扳肩关节,时间约3分钟,以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扳法切忌动作粗暴。
⑤用搓法搓肩部及上肢,时间约2分钟。
⑥用抖法抖上肢约1分钟。
【自我推拿保健】用三指按揉法或三指拨法按揉或拨中府、缺盆、极泉、肩髃、肩髎、肩内陵、肩贞、曲池、阿是穴等处,每穴约1分钟;用五指拿法拿肩部约5分钟,用三指拿法拿合谷2分钟。
双上肢后伸,用健侧的手拉住患侧的手向健侧拉,反复进行10余次;面对墙壁,上举患肢,患手沿墙壁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然后放下,反复进行10余次;用掌擦法擦肩前部、肩外侧,以透热为度。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拉伤怎么办
【治疗】
治则:通络止痛,松解粘连,滑利关节。初期以止痛为主;后期以改善功能障碍为主。
部位及取穴:肩前部、上臂前部、肘部;肩髃、肩髎、臂臑、尺泽、曲池、阿是穴。
手法:点法、按法、擦法、按揉法、拨法、搓法、抖法。
操作:
1.初期
(1)用点法或按法点按局部痛点及肩髃、肩髎、臂臑、尺泽、曲池等穴,各约1分钟。
(2)用掌擦法擦肩前方,以透热为度,并配合局部热敷。
肩周炎怎么办
肩髃穴。大肠经上的穴位,用于治疗肩周炎、上肢瘫痪、臂神经痛等,配合肩髎、肩贞、臑俞等共同治疗肩周炎和上肢不遂等。该穴位于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按摩时一手按住患病的肩膀,用食指或中指用力按揉2—3分钟,以局部出现酸胀感为佳,早晚各一次。
肩井穴。胆经上的穴位,主治肩背痹痛、手臂不举、颈项强痛、乳痈、中风、瘰疬等,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最高处。按摩时先以一手食指压于中指上,按揉患肩一半的肩井穴五分钟左右。力量要均匀,以局部出现酸胀感为佳。早晚各一次。
肩贞穴。小肠经上的穴位,主治肩臂疼痛、瘰疬、耳鸣等。配合肩髃穴、肩髎穴、曲池穴、肩井穴、等治疗肩周炎和上肢不遂。该穴位于人体的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按摩时用一手拇指在患肩一边肩贞穴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患者能承受的疼痛度为宜。
肩髎穴。三焦经上的穴位,主治臂痛、肩重不能举。位于人体的肩部,肩髃穴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按摩时用一手拇指在患肩一边肩贞穴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患者能承受的疼痛度为宜。
膏盲穴。膀胱经上的穴位,可以治疗肩膀肌肉僵硬、酸痛。该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四指宽处(或左右旁开三寸),肩胛骨内侧,一压即疼。毎侧点按20—30下为宜,注意按摩力度,不可用蛮力,以患者感受能承受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