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鲦鱼的原形态

鲦鱼的原形态

体细长,侧扁,背部几成直线,腹部略凸。自胸鳍基部至肛门有明显的腹棱。体长约15厘米左右,头尖,略呈三角形。口端位,口裂向上倾斜。眼位于头的前部。鳃耙15~18。下咽齿3行,圆锥形,末端尖而带钩形,侧线鳞45~57,侧线在胸鳍基部的后上方突然向下弯折,成一明显的角度。

背鳍Ⅲ7,具有光滑的硬刺,长约为头长的2/3,背鳍起点在腹鳍起点的后上方。胸鳍不达腹鳍;腹鳍不达肛门。臀鳍Ⅲ11~14。尾鳍分叉深,下叶较上叶略长。体背部淡青灰色,体侧及腹部银白色,尾鳍边缘灰黑色,其它鳍均为浅黄色。

生活于河流、湖泊中,从春至秋常喜群集于沿岸水面游泳,行动迅速。食物主要为藻类、高等植物碎屑、甲壳动物及昆虫等。产卵期约在5~7月间。冬季潜居于深水层。

甘蓝的原形态

甘蓝 二年生草本。一年生茎肉质,无分枝;基生叶多数,纸质而柔嫩,叶片长圆状倒卵形或近圆形,层层包裹,成球状体、心状体或扁圆形,重可达2-2.5kg,外层叶片淡蓝绿色,被白粉,肉质叶片乳白色,长和宽达30cm,基部骤窄。

二年生茎有分枝,具茎生叶,基生叶蓝绿色,具白粉,质厚,叶片宽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全缘或边缘具浅锯齿,基部具浅耳;茎上部叶有明显锯齿,基部抱茎;最上部叶线形。

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大;萼片4,黄绿色,光滑无毛,基部成囊状;花瓣4,乳黄色,瓣片为宽椭圆状卵形或长椭圆形,长18-19mm,先端钝圆,基部具细长爪;雄蕊6,4长2短,长雄蓝长10-11mm,短雄蕊长9-10mm;雌蕊1,子房圆柱形,花柱略细,柱头膨大,具喙。长角果圆柱形,长6-9cm,具短喙。种子圆球形。花期4-5月,果期5-6月。

马乳的原形态

马,体格高大,骨骼肌发达,四肢强颈有力。体高1.27-1.60m,体重225-773kg.雌雄差异很大。马头面部狭长,耳小而尖,直立。鼻宽,眼大。从头顶起沿颈背至肩胛,具有长毛即鬃毛。两耳间垂向额部的长毛称门鬃。身体余部皆被短而均匀的毛,毛部也有长的鬃毛。我国马的品种较多,有蒙古、河曲、伊犁、三河、黑河等种,因品种不同,身体大小、毛色也有差异主要毛色有青毛、花毛、黑毛、栗毛等。

白条鱼的介绍

白条鱼,Hemiculter leucisculus (Basilewsky, 1855),鲤科䱗属的一种鱼类。中文别称:条、鲦、子、白鲦、白鱎、蓝刀鱼、游刁子、青鳞子、尖嘴子、浮鲢、餐条、餐子、川条子。台湾别称:白鲦、餐条、苦槽仔、海鲢仔、奇力仔。俗名:白翎子(雌)/红翎子(雄)、苦槽仔、海鲢仔、奇力仔、白条、白鱎、青鳞子、尖嘴子、浮鲢、餐子、餐鱼。

初级淡水鱼。对水质要求较高,繁衍速度较快,嘴馋鱼类,此种鱼与马口,翘嘴外形相似,营养价值较高,高蛋白,高营养。在阳光灿烂,较暖的天气里最为捕捉,喜腥类面食。是低海拔常见之鱼类,喜欢群聚栖息于溪、湖及水库等水之上层。栖息深度:0至10米。

羊肺的原形态

山羊

体长1-1.2cm,体重10-35kg。头长,颈短,耳大,吻狭长。雌雄额部均有角1对,雄性者角大;角基部略呈三角形,尖端略向后弯,角质中空,表面有环纹或前面呈瘤状。雄者颌下有总状长须。四肢细,尾短,不甚不垂。全体被粗直短毛,毛色有白、黑、灰和黑白相杂等多种。

绵羊

绵羊为人们较早驯养的家畜。基体重随品种而不同, 最小不过20kg,最大可达150-200kg。外形特征亦有多样。有的雌、雄均有角;有的二者皆无角;有的仅雄性有角。角形与羊尾也因种而有差异其被毛接近原始品种者,具有两层:外层为粗毛可蔽雨水,内层为纤细的绒毛,藉以保温。但改良品种仅存内层的绒毛。前后肢两趾间具有一腺体,开口于前部。具有泪腺。

鲦鱼的营养价值 保护心血管

平常多吃些鲦鱼,对于神经、血管、大脑有所帮助,由于其中汉语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脂溶性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可以清理和软化血管,预防血脂氧化沉降,增强血管壁弹性,预防血栓、增强血管壁对高血压的耐受性,因此,吃鲦鱼可以一定程度上预防心血管疾病。

鲦鱼钓法

鲦鱼是一种条状灰白色的小型鱼,生活在淡水中,一般只有几十克左右,分布广泛,数量多,而且繁殖很快。很多钓友都不屑于钓鲦鱼,因为鲦鱼太小了,钓起来比较麻烦,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很难有较好的成绩的。再说,鲦鱼钓回家后的清洗工作也很麻烦,吃法也比较奇怪。

其实钓鲦鱼是有很多的好处的。首先钓鲦鱼不需要起早贪黑。鲦鱼觅食主要靠视觉,中午阳光强烈的时候正是鲦鱼觅食的时候,所以钓鲦鱼不需要去得太早。其次鲦鱼在水库中的数量也很多,吃食也猛,要钓多少条就能钓多少条。钓鲦鱼不会变成钓“白条”。

钓鲦鱼的时候也不会误了钓其他鱼。上午光线不太好时,可钓鲫鱼、鲤鱼、草鱼、鱼白鱼、鲳鱼等,中午,下午光线好时则可钓鲦鱼。这样既节省时间,又提高了钓获。用饵也很简单,只需要带些米糠、麦麸,加上一些香精和面粉作钓饵就可以了。蚯蚓和小虾也是钓鲦鱼的好诱饵。

鲦鱼离岸远,嘴小,喜欢在水面觅食,所以钓鲦鱼的鱼竿应选择长一点,轻一点的,长度在5米左右最好。轻的竿长时间握在手中不容易造成疲劳。竿尖细有弹力可以使竿甩得远远的,过足钓鱼瘾。浮漂宜小,坠宜轻,能带动鱼线飞出去就可以了。

每年的4月到10月都可以钓鲦鱼,尤其是在春季。5月份鲦鱼吃食最猛,到秋末初冬以后就不容易钓到鲦鱼了,因为这个季节水色清澈,气温较低,鲦鱼多游到水深的地方过冬。

鲦鱼的做法

红烧鲦鱼的做法:

用料:鲦鱼(裸鱼)500g、调料姜20g、料酒适量、生抽适量、柿子椒50g、红椒1个、蒜苔50g

做法:

1、鱼处理干净,菜洗净。

2、姜切片,青红椒切丝,蒜切段。

3、热锅下少量油,用姜片滑锅,下鱼两面煎一下。

4、另起锅,将青红椒和蒜段炒至断生。

5、加入煎过的鱼,调入适量料酒、生抽、盐稍煮一下,调入味精,撒上蒜叶。

煎鲦鱼

用料:鲦鱼500克、鸡蛋2个、生粉适量、色拉油1汤匙、食盐5克、黄酒5克、植物油20克

做法:

1.准备的材料:鲦鱼一斤,黄酒、盐、色拉油,将小白条的鱼鳍剪掉,去鳞片

2.去内脏,将鲦鱼放在一只碗中,倒入黄酒,适量的盐,腌制10分钟

3.生粉+鸡蛋,搅拌均匀,将鱼放入鸡蛋生粉液中上浆,放入热植物油锅中,煎至两面金黄就可以了

烹饪技巧:

1、油温一定7、8成热,转小火,煎鱼;

2、煎鱼的时候可要专心,及时翻面;

3、生粉+鸡蛋的时候,可以适量的放一些清水,容易搅拌。

相关推荐

白菖的原形态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 白菖蒲 的 根茎 。全年可采,但以8~9月采挖者为良。挖得后,洗净,除去须根,晒干。亦有在新鲜时切成0.5~1厘米的小段晒干者。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横卧,肥厚,白色带紫。叶根生,长剑形,长50~80厘米,宽1~1.5厘米,先端渐尖,叶脉平行,中脉显着。花茎扁平,佛焰苞叶状,极延长,长约与叶等;肉穗花序柱状,无柄,长约4~7厘米,宽约1厘米,淡黄绿色,密生细花;花两性,花被6,广线形,膜质透明,先端淡褐色,长约2毫米;雄蕊6,与花被片等长,花药黄色,花丝白色,扁线形;雌蕊1,

牛筋的原形态

1.黄牛,体第1.5-2m,体重一般在280kg左右。 体格强壮结实,头大额广,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两个大鼻孔,基间皮肤硬而光滑,无毛,称为鼻镜。 眼、耳都较大。头上有角1对,左右分开,角之长短、大小随品种而异弯曲无分枝,中空,内有骨质角髓。 四肢匀称,4路,均有蹄甲,其后方2趾不着地,称悬蹄。尾较长,尾端具丛毛,毛色大部分为黄色,无杂毛掺混。 2.角较长大面扁,上有很多任务发纹,颈短,腰腹隆凸。四肢较短,蹄较大。 皮厚无汗腺,毛粗而短,体前部较密,后背及胸腹各部较疏。体色大多灰黑色,但亦有黄褐色或白色的

蚕豆的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全体无毛,高30~180厘米。茎直立,不分枝,方形,中空,表面有纵条纹。双数羽状复叶互生,叶柄基部两侧具大而阴显的半箭头状托叶,先端尖,边缘白色膜质,具疏锯齿,基部下沿呈尖耳状;小叶2~6个,椭圆形或广椭圆形乃至矩形,长5~8厘米,阔2.5~4厘米,先端圆形,具细尖,全缘,基部楔形;顶端小叶中央有很不发达的狭线形卷须。 花1至数朵,腋生于极短的总花梗上;萼钟状,无毛,长约1厘米,先端5裂,裂片狭披针形,上面2裂片稍短;花冠蝶形,旗瓣白色,有淡紫色脉纹,倒卵形,长约3.5厘米,先端圆而有一短尖头

羊肺的原形态

山羊 体长1-1.2cm,体重10-35kg。头长,颈短,耳大,吻狭长。雌雄额部均有角1对,雄性者角大;角基部略呈三角形,尖端略向后弯,角质中空,表面有环纹或前面呈瘤状。雄者颌下有总状长须。四肢细,尾短,不甚不垂。全体被粗直短毛,毛色有白、黑、灰和黑白相杂等多种。 绵羊 绵羊为人们较早驯养的家畜。基体重随品种而不同, 羊肺 最小不过20kg,最大可达150-200kg。外形特征亦有多样。有的雌、雄均有角;有的二者皆无角;有的仅雄性有角。角形与羊尾也因种而有差异其被毛接近原始品种者,具有两层:外层为粗毛可蔽

石蟹的原形态

头胸甲隆起,表面密布绒毛,前侧齿基部附近的头胸甲表面具颗粒;头胸甲后部有长短不等的颗粒隆脊;额具6齿,居中4齿大小相近,前缘钝;前侧缘具6齿,第一齿末端平钝,第二至四齿大小相近,末端尖锐,末齿刺形;后缘与后侧缘均具颗粒隆脊。螯脚粗壮,不等称 ,腕节和掌节表面具扁平颗粒;掌节背面具5棘,内外侧面的颗粒排成纵列。 体色:头胸甲棕色布有红色斑驳,螯脚大致为鲜红色。 标本体长:雄性头胸甲长69.0毫米,甲宽103.0毫米。

沙姜的原形态

多年生宿根草本。块状根茎,单生或数枚连接,淡绿色或绿白色,芳香;根粗壮。无地上茎。叶2枚,几无柄,平卧地面上;圆形或阔卵形,长8~15厘米,宽5~12厘米,先端急尖或近钝形.基部阔楔形或圆形,质薄,绿色,有时叶缘及尖端有紫色渲染;叶脉10~12条;叶柄下延成鞘,长1~5厘米。穗状花序自叶鞘中出生,具花4~12朵,芳香;苞片披针形,绿色,长约2.5厘米,花萼与苞片等长;花冠管细长,长2.5~3厘米;花冠裂片狭披针形,白色.长1.2~1.5厘米;唇瓣阔大,径约2.5厘米,中部深裂,2裂瓣顶端各微凹白色,喉部紫

蛤蚧的原形态

形如壁虎而大,全长20余厘米。头部较大,呈三角形;吻端凸圆;鼻孔近吻端;耳孔椭圆形;眼大,突出;口中有许多小齿。全身生密鳞,上唇鳞12~14,第1片达鼻孔;吻鳞宽,其后缘有3片较大的鳞,头及背面鳞细小,成多角形;尾鳞不甚规则,近长方形,排成环状;大而突起的鳞片成行的镶嵌在小鳞片中,行距间约有3排小鳞,分布在躯干部的有10~12纵行左右;在尾部的有6行; 尾侧有3对隆起的鳞;胸腹部鳞较大,均匀排列成覆瓦状。指、趾间具蹼;指、趾膨大,底部具有单行褶襞皮瓣,除第1指、趾外,末端均具小爪。雄性有股孔20余枚,左右

橙皮的原形态

甜橙 常绿小乔木,高3-8m。树冠圆形,分枝多,无毛,有刺或无刺,幼技有棱角。叶互生,单身复叶;叶柄长0.6-2cm,叶翼狭窄,宽2-3mm,顶端有关节;叶片质较厚,椭圆形或卵圆形,长6-12cm,宽2.3-5.5cm,先端短尖或渐尖,微凹,基部阔楔形或圆形,波状全绿,或有不明显的波状锯齿,有半透明油腺点。花1至数朵簇生叶腋,白色,有柄; 花萼3-5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舌形,长约1.5cm,宽约7mm,向外反卷;雄蕊19-28,花丝下部连合成5-12束,雌蕊1,子房近球形,10-13室,柱头头状,花柱

小豆的原形态

①赤小豆 一年生半攀援草本。茎长可达1.8米,密被倒毛。3出复叶,叶柄长8~16厘米;托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小叶3枚,披针形、矩圆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6~10厘米,宽2~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三角形或近圆形,全缘或具3浅裂,两面均无毛,仅叶脉上有疏毛,纸质,脉3出,具柄。总状花序腋生,小花多枚,小花柄极短;小苞2枚,披针状线形,长约5毫米,具毛;花萼短钟状,萼齿5;花冠蝶形,黄色,旗瓣肾形,顶面中央微凹,基部心形,翼瓣斜卵形,基部具渐狭的爪,龙骨瓣狭长,有角状突起;雄蕊10,两体,花药小;子房上位

杏树皮原形态

1.杏 落叶小乔木,高4-10cm;树皮暗红棕色,纵裂。单叶互生;叶片圆卵形或宽卵形,长 5-9cm,宽4-8cm。春季先叶开花,花单生枝端,着生较密,稍似总状;花几无梗,花萼基部成筒状,外面被短柔毛,上部5裂;花瓣5,白色或浅粉红色,圆形至宽倒卵形;雄蕊多数,着生萼筒边缘;雌蕊单心皮,着生萼筒基部。核果圆形,稀倒卵形,直径2.5cm以上。种子1,心状卵形,浅红色。花期3-4月,果期6-7月。 2.野杏 本变种的主要特征为 叶片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花常2朵簇生,淡红色;果实近球形,红色;核卵球形,离肉,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