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疼最佳锻炼法-
膝关节疼最佳锻炼法-
据了解,“旋转功”是一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发明的一种锻炼方法,据说效果很不错,如果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感到膝关节疼痛的时候可以尝试一下“旋转功”的治疗方法:
旋转功做法如下
1姿势:坐于床边,膝关节置于床外约10厘米处,两小腿放于床下并向后勾,腿呈7字型。然后上身后仰躺于床上,两手臂上举过头置于床上。
2动作:以膝关节为支点,最大幅度慢慢旋转小腿。正旋反旋各50次,一日两次。十日内见效。
备注说明
1不能平躺仰卧于床上者,说明病重,可半躺或坐着做。
2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逐渐完全平躺,逐步加大旋转幅度。
3小腿旋转时,膝盖面会有轻微的拉筋疼,说明动作正确,继续。
4以上基本动作如可轻松完成,在旋转小腿的同时同方向增加旋转脚踝,两个关节同时旋转。一日也可增加一二次锻炼。
有人说,转手转脚,八十仍然耳聪目明,发明者也抱着试试的太多做了一下,擅自增加转的部位猛转一通,没过几天突然发现长期疼痛的膝关节不痛了,没有吃药也没有做其他治疗,后来膝关节一疼我就转,一转就好。每次只需5分钟。简直太神奇了。旋转神奇值得进一步深度开发,各关节、眼睛都转一转。旋转功现在发明者每日必做。
很多人对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都很迷茫,很失望,老师埋怨说没有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最的方法。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每个人的病症都不同,所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只是我们没有认真总结和比较各种方法,比如全身基本锻炼运动的最佳方法:广播体操,它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也是大有帮助,广播体操人人都会,而且最简单有效,只是常常很多人忽视,最后提醒大家,只要坚持锻炼,对于强直性脊柱炎,虽然不能说完全康复,但是控制病情保持正常生活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老人易受4大类运动伤
1.下背部扭伤
腰椎间盘突出和退行性疾病是引起老年人下背部扭伤和疼痛的主要原因。大部分的下背部疼痛可以通过增强腰背部核心肌肉群的力量来得以预防。
最佳锻炼动作:侧支架式。做法:一侧身体躺在地面上,双脚叠放在一起;用一侧手臂支撑起整个身体的重量,将臀部抬离地面,保持后背处于挺直状态;保持这个姿势30秒钟至2分钟;换身体另一侧做同样的动作。
2.膝盖扭伤
减轻膝关节疼痛的关键是增强股四头肌的力量。这个大块的肌肉群位于大腿前部。
最佳锻炼动作:箭步蹲。做法:保持上半身挺直,左腿向前迈出一步,放低臀部,直到双膝弯曲呈直角;站起身来;连续做10次;然后换右腿做同样的动作10次。
3.髂胫束综合征
髂胫束(把骨盆骨和胫骨连接起来的长韧带)在运动时会经常发炎。患者会感觉到膝盖、大腿或髋部疼痛。
最佳锻炼动作:怪物行走式。做法:将一条弹力带的末端打结后缠绕在踝关节上;双膝稍微弯曲,保持后背挺直;身体横向走动20~30步;然后朝反方向横向走动20~30步。
4.肩袖损伤
一项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中,有近1/4的人其肩部肌肉至少存在着一处轻微撕裂。
最佳锻炼动作:肩部向内和向外旋转。做法:将弹力带的一端系在一个门把手上;肘关节靠近体侧,将弹力带横拉过身体,前臂向内旋转20次;换另一侧手臂做同样的动作;然后把前臂向外旋转,每侧手臂各做20次。
70岁以上的老年人更应当悉心呵护自己的肌肉和关节,以避免身体移动功能受限,从而影响到晚年的生活质量。
膝关节骨折锻炼方法
1.指骨骨折的治疗,首先要重视。既要达到准确地复位,又要达到牢固地固定,还要尽可能早地进行功能锻炼,以恢复手指灵活的活动功能。
无移位的骨折,可用铝板或石膏将伤指固定于掌指关节屈曲和指间关节微屈位,4周左右拆除固定,进行功能锻炼。末节指骨的粉碎性骨折,可视作为软组织损伤处理,不必予以固定。
有移位的闭合性骨折,可行手法复位外固定。其固定的位置应根据骨折移位的情况而定,如掌侧成角者将手指固定于屈曲位;末节指骨基底部背侧撕脱骨折,应于近侧指间关节屈曲、远侧指间关节过伸位固定。4~6周拆除固定。
对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复位后位置不佳者,应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其固定的方法很多,按具体情况而定,常用的方法仍为克氏针固定,但应以牢固可靠为原则。而指骨基底部撕脱骨折多采用张力带固定治疗。指骨骨折也可采用螺钉固定。
2骨折早期复位 可使骨折修复顺利进行。复位的方法有手法复位和手术复位两类。如果过长地拖延复位时间,就会造成骨折复位的困难。
骨拆复位是治疗骨折的首要步骤,所以,对每一个骨折,原则上应争取解剖学对位,而对某些骨折,复位时有一定困难,虽未完全恢复到解剖位置,但骨折愈合后,不影响该伤肢的功能,称功能对位。在治疗骨折时,要重视伤肢功能恢复,而不能片面地、机械地强求解剖学的复位。
若伤肢局部肿胀严重,甚至形成皮肤水泡,复位更加困难。此时仍应力求争取骨折复位,如果消极等待肿胀消失,往往延误复位的时机。
遇到伤员处于昏迷、休克状态,或合并内脏、颅脑等损伤时,则先要集中力量进行抢救,待全身情况稳定以后,才可以进行骨折复位。
以上内容为我们介绍了膝关节骨折锻炼方法,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不能马虎大意,我们可以运用以上的方法有效的增强自身的体质,减少自身出现骨折的发病率,同时我们年轻人也要注重适当的体育锻炼,避免老了之后容易生病。
膝关节炎物理治疗方法有哪些
如果你本来就有膝关节疾患,你可能会顾虑锻炼会导致膝关节损伤和疼痛。但实际情况是,加强膝关节周围肌肉软组织的锻炼,增加其强度,保持其弹性是预防关节损伤的最佳途径。只要循序渐进方法得当的锻炼,会使你的关节更健康。锻炼后肌肉酸痛很正常,但如果疼痛持续或者关节疼痛,请到医生处就诊。
一、热身
在锻炼之前先热身,以避免受伤。你可以先骑固定自行车5分钟,散步2分钟同时活动上肢,或者推墙15-20次。
二、直腿抬高
如果你的膝关节状态不适非常好,可以先从简单的动作开始。这个直腿抬高可以锻炼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同时对膝关节基本没有压力。躺在瑜伽垫上,弯曲一条腿,踩在地面。另一条腿伸直抬起,达到另一条腿膝关节的高度,保持3秒。每天三组,每组10-15次。
三、屈小腿
这个动作可以锻炼大腿后侧肌群。面对椅背站立,手扶椅背。向后抬起一只脚至膝关节弯曲90度,保持3秒。每天3组,每组15次。如果慢慢这个动作太轻松了,可在踝关节增加重物,比如一瓶矿泉水,重量逐步增加。
四、直腿背伸
俯卧。收紧臀部、大腿和小腿后侧肌肉。抬起一条腿,保持3-5秒,放低,重复。做10-15次然后换腿。同样也可以在踝关节增加重量。这个动作不会导致腰痛,如果出现腰痛,及时停止锻炼。
五、靠墙静蹲
这是一项进阶的锻炼。背靠墙站立,双脚与肩同宽,慢慢弯曲膝关节,背与臀部紧靠墙壁。保持10-15秒。蹲的不能太深,不然会损伤膝关节。可以逐步延长每次锻炼时间。
六、踮脚
手扶椅背或者楼梯扶手站立,努力慢慢踮起脚尖,到达最大程度,保持3秒再慢慢放下。每天3组,每组10-15次。如果变的容易,可以抬起一只脚,单脚锻炼。
七、髋外展
侧卧,屈曲下面的腿,伸直上面的腿。将上面的腿向外侧抬起至45度,保持3-5秒,徐徐放下。做3组,每组15次。然后换边。这一动作可以增加膝关节侧方稳定性。
八、有氧运动
如果你本来就有膝关节疼痛,要避免加重症状的锻炼,比如对关节有冲击力的锻炼:跑步,跳跃等。通过尝试选定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游泳是使大部分患者乐于接受的锻炼方式,在水中,你的关节只成熟陆地1/6的压力。
保护膝关节的锻炼方法
膝关节面的软骨要承受正常压力和摩擦,否则软骨容易变性。同样,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如果得不到适当锻炼,肌肉也会发生萎缩,其收缩力、弹力和耐力将会下降,韧带的柔韧性也会减弱,这就直接影响到膝关节的稳定性、灵活性以及承重和运动功能。膝关节锻炼,比较简单易行的有以下几种:
1、股四头肌的静力收缩,即“大腿绷劲”采取坐位或仰卧位,首先将腿伸直,然后收回,以“抽动”方式进行股四头肌的收缩运动,每次锻炼5分钟,每日2~3次。然后再将腿绷直抬起,坚持数秒钟后放下,一起一落,一次可由5分钟逐渐增到10分钟。左右两腿轮换进行。
2、股四头肌负重锻炼,即在直腿抬高锻炼的基础上,用一个0.5~1公斤重的沙袋捆在踝部进行负重直腿抬高锻炼,先左腿后右腿,每次锻炼3~5分钟。
3、膝关节屈伸运动采取仰卧位,两腿膝关节同时进行一屈一伸的运动,可以提高肌肉和韧带的弹性和韧性以及关节的灵活性,并可消除膝部无菌性炎症、避免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每天坚持2~3次,每次3~5分钟。
4、步行或慢跑,步行或慢跑可增强下肢肌力和韧带的韧性以及膝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步行时每分钟30~40步,逐步提高到60~70步,一次行程2000~3000米、每天1~2次。若慢跑、速度不宜快,以边跑还可边与他人交谈为度,每次跑5~10分钟,每天1~2次。
5、体操和打拳,动作柔和,能活动关节、锻炼筋骨,适于不能长距离步行或慢跑的中老年人。每天早晚各练一次,每次练10~20分钟。运动中可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适当放低身体重心,增大膝关节运动幅度。
6、自我按摩,特别适用于老年体弱运动有困难者。取坐位,对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和小腿三头肌等进行揉捏拍打、捋顺点散、对髌骨进行研磨松动,以促进膝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松解筋腱粘连,达到“筋动骨活”的目的。
7、保护膝关节,在劳动和运动中要注意保持膝关节的平衡稳定,防止摔跌或扭伤。若膝关节损伤后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常造成膝关节长期疼痛。
8、膝关节保暖,不少人的膝关节疼痛是天热时减轻,天冷时容易加重。所以中老年人天冷时除多穿衣裤外,可戴上“护膝”。不要在风口长时间站立,避免膝部受凉。
9、控制体重,肥胖会使膝关节负荷过重,使膝关节疼痛加重。因此应设法减肥、保持正常体重。
10、多吃含钙丰富的食品,如贝壳类、海产品、蛋类、动物骨骼、豆类、奶类,其中牛奶含钙量高,可多饮用,以预防膝关节骨质疏松。
17岁女孩晚上膝盖痛怎么办
1、治疗方法
目前对于膝关节痛的治疗主要是利用药物和手术,还有中医中的中药、针灸等疗法。导致膝关节痛的病因主要包括关节类损伤和病变以及关节滑膜病变,病因较为复杂,所以有必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测并根据病因治疗。最好不要强忍以及私自用药,以免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2、日常预防
膝关节疼痛很多时候是风湿所致,所以为了预防风湿入侵需要加强日常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规律作息以及均衡饮食。另外,一些其他疾病也有可能诱发关节疾病,如慢性胆囊炎、咽喉炎、龋齿和鼻窦炎等,所以一旦患有类似的疾病一定要及时治疗,避免感染。
3、注意事项
在膝关节疼痛治疗期间日常的一些注意事项需要了解。首先是避免疼痛部位接触水,尤其是冷水。可适量运动但不可强行,更不能进行剧烈运动,一定要在疼痛承受范围内活动。此外,不少人认为加强膝盖锻炼和膝盖按摩可以有效减轻疼痛,其实不然,由于疾病诱发因素不同,盲目锻炼膝盖可能会加重病症,最好是遵循医嘱。
膝关节疼痛有没有小偏方可以治疗呢
人到30岁后关节就会加速磨损,主要症状多为膝关节疼痛。反复发作、从而诱发关节肿胀和关节疾病一系列问题。久治不愈的腿部(多为膝关节)酸麻疼痛。是和风湿寒凉等外阴有关系的,膝关节疼痛的患者要减少剧烈运动,注意保暖。主要治疗方法就是加强软骨的营养,可以服用软骨营养素,氨糖软骨素,能够刺激软骨细胞的生成,恢复关节磨损组织。
步骤/方法:
1解决关节问题的关键在于软骨营养素和服用氨糖软骨素,减少剧烈运动,以减轻关节面的摩擦,注意防寒保暖,冬天可以佩戴护膝等。促进受损关键修复。另外到30岁后每年要进行补钙,打钙针或口服钙片。
2膝关节疼痛首先要尽可能地保暖,可以采用热敷的办法;其次就是降低运动量,让关节得到休息。如果以上方法不能使膝关节疼痛有所好转,那么就要去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加强锻炼,尽量做到不发展成慢性关节炎。
3另外患者还可以进行物理治疗,针灸,推拿,理疗,紫外线照灯。另外还是要加强体育锻炼,注意搞好保暖,冬天要注意防寒。尽量不要是关节部位受到寒风刺激。尽量减少剧烈运动,如有必要,还是要去医院就诊,以免端误最佳治疗时机。
注意事项:
日常生活中,关键疼痛患者要特别注意保暖。如果以上引起膝关节疼痛的损伤单靠日常保健是无法自愈的。建议大家·:如果出现关键疼痛,还是要尽快请医生明确诊断,以免贻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膝关节锻炼方案
1、坐位伸膝
坐在椅子上,将双足平放在地上,然后逐渐将左(右)膝伸直,并保持直腿姿势5—10秒钟,再慢慢放下。双腿交替进行,重复练习10—20次。
2、俯卧屈膝
俯卧位,双手在头前交叉,将头部放在手臂上,然后将左(右)膝关节逐渐屈膝,尽量靠近臀部,并保持屈膝姿势5—10秒钟,再慢慢放下。两腿交替进行。重复练习10—20次。
3、伸肌锻炼
仰卧位,将一侧膝关节屈曲尽量贴向胸部,用双手将大腿固定5—10秒钟,然后逐渐伸直膝关节,两腿交替进行。重复进行10—20次。
4、股四头肌锻炼
俯卧位,将一侧腿屈膝靠向臀部,双手反向握住踝部(或用毛巾环绕踝部),逐渐将下肢向臀部牵拉,并保持这一姿势5—10秒钟,然后放下,双腿交替进行。
5、推擦大腿
坐在椅上,双膝屈曲,用两手的掌指面分别附着左(右)腿两旁,然后稍加用力,沿着大腿两侧向膝关节处推擦10—20次,双腿交替进行。
6、指推小腿
坐在椅上,双膝屈曲,双腿微分,将两手的虎口分别放在一侧膝盖的内外侧,然后拇指与其余四指对合用力,沿小腿内、外侧做直线的指推动作尽量至足踝。反复指推10—20次,然后换腿重复此动作。
7、拳拍膝四周
坐在椅上,双腿屈曲,双足平放在地板上,并尽量放松双腿,双手半握拳,用左右拳在膝四周轻轻拍打50次左右。
8、按揉髌骨
坐在椅子上,双膝屈曲约90°,双足平放在地板上,将双手掌心分别放在膝关节髌骨上,五指微张开紧贴于髌骨四周,然后稍用力均匀和缓有节奏地按揉髌骨20—4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