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口炎的治疗
过敏性口炎的治疗
药物性口炎
一、全身治疗
1.寻找可疑的致敏药物,并立即停止使用;追溯近几天的食谱,有无进食含有药物进补的药膳饮食。
2.全身支持疗法
补充液体、维生素,以加速致敏原的排出,并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3.抗组织胺药物
可选用苯海拉明25mg,每日3次,口服;扑尔敏4mg,每日3次,口服;或给息斯敏(正名:阿司咪唑,Astemizole)10mg,每日1次,口服。
4.肾上腺皮质激素
具有抗炎、抑制免疫反应作用,重症可用氢化可的松200~400mg静脉滴注;泼尼松每日30~60mg,或用地塞米松每日4.5~9mg,口服。
5.葡萄糖酸钙加维生素C0.5~1.0g,每日1次,缓慢静脉注射,以减少渗出。
二、局部治疗
应用消炎、止痛、抗感染的药物,如局部可贴敷各种抗生素药膜,或涂布2.5%金霉素甘油,敷中药散剂如溃疡散等,疼痛严重者可用1%普鲁卡因溶液含漱或涂布0.5%达克罗宁溶液以止痛。
注意事项:
治疗前应询问患者有无药物或药膳过敏史;严格掌握用药适应证,以防滥用药物;用药宜简单,以减少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并注意药物交叉过敏反应;慎用或禁用与原致敏药物化学结构式近似的药物;注意做药物过敏试验,如青霉素皮试,应同时准备好急救药品,以防万一。对确诊者,应向患者交代清楚,避免今后再用此药。
接触性口炎
1、防治
分析追溯发生接触性口炎的原因,并立即去除、更换可疑的修复充填材料。局部消炎、止痛、抗感染,可用抗生素药膜贴敷,或用抗生素甘油涂布,每2h一次,或涂布2%甲紫亦可。症状严重者可内服抗组织胺类药物,如苯海拉明、扑尔敏或息斯敏等(同药物过敏性口炎)。
2、注意事项
平时注意加强自身防护,日常生活中慎用容易致敏的外用品,避免再次接触发生过接触性口炎的致病物质。
过敏性口炎病因
由于变态体质者使用药物引起变态反应而发病。引起变态反应的药物一般以抗原性较强的化学药物为最多。常见过敏药物:磺胺类药、四环素类、解热镇痛药、催眠镇静药,其他生物制剂,以青霉素变态者较多;而一些所谓的“安全”的药物如维生素类、中草药等也有致敏的可能性。有时诱发变态反应的不是药物本身,而是药物的降解产物或代谢产物。
药物变态多为Ⅰ型变态反应。临床上表现为水肿、充血、红斑、糜烂、大量渗出等。
值得注意的是,药物之间或药物和自然物质之间在结构上存在相似之处时,可能发生交叉变态反应。例如磺胺、普鲁卡因和对氨基水杨酸中都含有“苯胺”核心,因此,某些使用过磺胺的患者可能在首次使用普鲁卡因时引起变态反应。又如有些患者在接触了自然界中的青霉素菌后集体处于致敏状态,于是在第一次使用青霉素时就出现变态反应。
有些药物在光波的作用下发生化学结构变化后产生致敏性,为光敏感性反应。这类药物有磺胺类、四环素类、巴比妥类和氯丙嗪类等。
此外,药物变态反应还与病人个体因素、药物结构、用药方式、药物的杂质等因素有关。
过敏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原则
过敏性支气管炎常会因为接触到生活中一些过敏原反复发作,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不少困扰,尤其是过敏体质的患者,常常因为一些常见因素导致病情反复发作,生活中要注意正确治疗疾病。具体就来看那看过敏性支气管炎治疗原则。
过敏性支气管炎治疗原则有以下几点:
1.远离诱发因素:过敏性支气管炎诱发因素有气候变化、运动、情绪因素。因此气候变化时,要注意及时增加衣服,特别是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对于病情发作期间的患者要注意避免过量运动,情绪波动过大,也会引起咳嗽的发作,因此要注意保持情绪稳定。
2.寻找致敏原:关于过敏性支气管炎治疗原则,除了常规治疗,还要注意远离过敏因素。像动物皮毛、植物花粉等,因此在病情发作时,要注意找出致敏的因素,减少疾病以后的发作次数。
3.增强身体免疫:过敏性支气管炎的发作与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变态反应有关,因此,在治疗期间要注意改善和增强身体的免疫,提高抗病能力这也是过敏性支气管炎治疗原则之一。
过敏性支气管炎治疗原则要注意从疾病的发病原因针对性的治疗,在此提醒患者朋友,治疗时,尽量选择正规的治疗方法,以免病情反复发作,给自己带来更多危害。
口腔炎的预防
1.小儿口炎
常见的口炎有鹅口疮、疱疹性口炎、细菌性口炎三种。其预防关键集中起来有五点:①注意科学喂养,提高抗病能力,增强体质,避免营养不良及维生素缺乏;②重视口腔卫生,特别在有急性感染时应注意清洗口腔;③注意饮食及器皿、乳头的清洁消毒,减少腹泻发生;④疱疹性口炎流行期间预防性服用板蓝根,每天1次,连服3天;⑤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滥用而诱发小儿鹅口疮及二重感染。
2.变应性口炎
(1)有药物过敏反应的意识和常识,在初次或再次应用同一种药物期间,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烧、皮疹伴痒感,或有突然发生的胸闷、心悸、头晕、出冷汗、恶心、呕吐等现象时,应及时考虑药物过敏反应,并请医生做出诊断和治疗。
(2)如果曾有对某种药物的过敏史,每次就诊必须主动把药物过敏史告知医生,以免复发。
(3)在治病过程中,切忌用药过多、过乱、过杂,同时用药剂量也不宜过大。
(4)长期露天工作的人们要警惕药物所致的光敏反应。
3.膜性口炎
最重要的就是每天清洁牙齿,正确刷牙,应采取上下竖刷牙法,早晚刷牙,每个牙面刷8~10次;饭后漱口;使用牙线清洁相邻的牙齿间隙;咀嚼木糖醇口香糖20分钟左右;每月换一支新牙刷;每3个月看一次牙医;注意含氟牙膏的用量(尤其是儿童),一般豌豆大小即可;刷牙力度适当,所使用的牙刷如出现刷毛外翻就应更换;如没有牙周疾病可每年到牙科洗一次牙;注意少喝碳酸饮料。
口腔炎的种类有哪些
1.溃疡性口炎
口腔各部位均可发生,常见于唇内、舌及颊黏膜等处,可蔓延到唇和咽喉部。初起黏膜充血、水肿、可有疱疹,后发生大小不等的糜烂或溃疡,创面覆盖较厚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形成的灰白色或黄色假膜,边界清楚,易于擦去,擦后遗留溢血的糜烂面,不久又重新出现假膜。局部疼痛,淋巴结肿大。拒食、烦躁、发热39℃~40℃。全身症状轻者一周左右体温恢复正常,溃疡逐渐痊愈。重者可出现脱水和酸中毒。
2.疱疹性口炎
起病时发热达38℃~40℃,1~2天后,齿龈、唇内、舌、颊黏膜等各部位口腔黏膜出现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直径2~3mm,周围有红晕,迅速破溃后形成溃疡,有黄白色纤维素性分泌物覆盖,多个溃疡可融合成不规则的大溃疡,有时累及上腭和咽部。在口角和唇周皮肤亦常发生疮疱疹,疼痛颇剧、拒食、流涎、烦躁,颌下淋巴结经常肿大。体温在3~5天后恢复正常,病程1~2周。局部淋巴结肿大可持续2~3周。
本病应与疱疹性咽峡炎鉴别,后者由柯萨奇病毒引起,多发生于夏秋季,疮疹主要发生在咽部和软腭,有时见于舌但不累及齿龈和颊黏膜,颌下淋巴结肿大。
3.药物过敏性口炎
服了某种药物后,使口腔黏膜发生急性炎症表现。一般在服药后24小时左右发病。其早期症状是口腔黏膜充血,水肿或出现红斑和水疱等。由于药物不断吸收,使早期症状逐渐加重并形成黏膜溃烂。这种黏膜溃烂面不同于一般口疮表现,在其溃烂面上覆盖血性分泌物,溃面肿胀,常常引起刺激性剧烈疼痛,儿童因疼痛而拒食。
不同的口腔炎,治疗方法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大家在生活中如果怀疑自己口腔有问题的话,是应该入院进行详细诊断的。千万不要在没有做检查之前而自行胡乱用药,如果用药不得当的话,不仅对病情的康复没有帮助,还有可能会导致病情越来越严重,得不偿失。
一岁宝宝嘴唇起泡要怎么办才好
口腔炎是儿童的常见疾病,尤其是婴幼儿。发生感染的部位可以是舌部、齿龈和口角。许多因素可造成口腔发炎,但不同原因引起的口腔炎一般都有类似的表现。小婴儿可表现为发热、流口水、激惹、易哭吵、不肯吃东西等。
常见的口腔炎有3种:鹅口疮、疱疹性口炎和溃疡性口炎。
鹅口疮是指口腔粘膜上出现白色乳凝状物,稍高出粘膜表面,不易擦去。最常见于颊粘膜,也可蔓延到口腔的其他部位。多见于使用污染哺乳器具的新生儿,营养不良、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的小儿。
疱疹性口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内先出现红色小点,迅速变为疱疹后形成浅表溃疡,可融合,周围粘膜充血。多见于1~3岁的婴幼儿,传染性较强,可在托幼机构中小流行。疱疹性口炎多由病毒感染所致。
溃疡性口炎的患儿常有发热,溃疡可发生在口腔的各个部位,溃疡表面覆盖较厚纤维素性假膜,较易拭去。局部淋巴结可肿大。溃疡性口炎多为细菌感染所致,常发生于急性感染、长期腹泻等机体抵抗力降低的时候。
鹅口疮患儿可局部涂药:制霉菌素(10万u加水1~2ml)或2%碳酸氢钠涂患处。疱疹性口炎患儿局部可用冰硼散、锡类散、西瓜霜、思密达等药物,疼痛严重者进食前可用2%利多卡因涂局部。继发细菌感染者需选用抗生素。溃疡性口炎者则需用抗菌素及时控制感染,局部可用3%双氧水清洗溃疡面后涂金霉素甘油,2%利多卡因可用于局部止痛。此外,口腔局部激光,配合脐部中药敷贴也不失为一种治疗的好办法。
过敏性皮炎治疗
一般防治
随着气温升高,要减少使用油分含量高的面霜等,避免让那些外来的花粉等易过敏物质粘附在脸上,还有美白护肤品,其中包含的有些化学成分在阳光的照射下易产生过敏。建议可以选择一些成分简单的护肤品,这些护肤品中较少或不含添加剂,在不易引起皮肤过敏的同时保养肌肤容易出现皮肤过敏的患者,轻度过敏可使用保肤.灵,应注意日常生活和饮食调理,对光过敏的的患者应注意少食用香菜、芹菜、泥螺、荠菜、油菜、菠菜、莴苣、甘蓝、荞麦、及无花果等,避免日晒。
春季来的时候,在室外活动时,各种花粉、孢子会随风飘散粘附在脸上,外出回来之后要及时用温水洗脸,将这些易引起过敏的物质洗干净。感觉皮肤红痛时,把脸洗干净后用不含杂质的纯净水制作水喷雾时不时对脸部进行一下冷喷,或用纯净水洗脸,可以慢慢缓解症状。
舌下含服脱敏治疗
舌下含服脱敏治疗是将诱发过敏的物质(如尘螨活性蛋白)制成不同浓度的脱敏液,用患者能适应的小剂量每日给药(将脱敏滴剂滴于舌下,使其慢慢吸收,1~3 分钟后咽下),逐渐增大剂量,达到维持水平后持续足够时间,以提高病人的耐受力。
舌下含服脱敏治疗已确定有效,并获世界卫生组织认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得到大力推广。舌下含服脱敏治疗的突出优点是使用方便,病人可以在家中自己服用,免去注射带来的痛苦和恐惧感,并且更为安全。我国也已采用了这种疗法,国内已有标准化的舌下脱敏药物粉尘螨滴剂,效果良好,极大改善了过敏患者的生活质量。
脱敏治疗一般需要3~6 个月起效,要维持长期疗效,应该在症状消失后继续用药一段时间,一般建议2 年,疗效可持续多年,甚至终身。对尘螨引起的过敏性皮炎,患者经过舌下尘螨免疫治疗前后体内免疫学指标也有改变,由于舌下粘膜组织较薄,这些位于粘膜表面的朗格罕细胞会在接触抗原的时候,捕足到变应原存在的信号,变应原疫苗能迅速吸收,从而启动脱敏反应。包括血清IgG4水平上升,Th2/Th1细胞比值改善等。由于是通过舌下给药,通常不会产生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极少数患者偶有轻度皮疹或轻度腹泻,停止治疗或减量即可恢复。舌下脱敏治疗的机制是因为舌下粘膜有极多的朗格罕细胞,通过吸收微量尘螨变应原后将其加工转变成螨多肽信息,通过提呈给Th0细胞,使Th0细胞向Th1细胞转化,阻止变态反应的发生。
舌下脱敏,舌下脱敏治疗是利用过敏原的提取物滴入舌下,使呼吸道粘膜产生耐受性,从而减轻或控制过敏症状,到达脱敏治疗的目的。其临床特点在于:
全球发展最快的脱敏治疗(即特异性免疫治疗或免疫治疗)方法,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对症+对因的理性化治疗方案。
标本兼治:根本性治疗过敏性疾病,起效显著,脱敏彻底,克服传统的激素类化学药物只在疾病发作时对症治疗,治标不治本的局限性,且随着服用时间的延长,具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可能产生一定的耐药。
安全性高:全球范围内,使用30年未发生严重副作用,最大程度保障了脱敏治疗的长期用药安全性,避免注射型脱敏疗法可能引起的全身性的严重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从而减轻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心理负担。
过敏性皮炎治疗
1、西医疗法
①芳香疗法:
Aloma疗法指的是芳香疗法,是利用有利于身体的香气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过敏性皮炎的治疗方法。这种疗法对皮肤的刺激小保湿作用也良好。
②外治疗法:
改善面部或其它表面部位的遗传性过敏性皮炎。是采用对皮肤的刺激很小的药物改善症状的治疗方法。
③解郁疗法:
对减少或解除引起遗传性过敏性皮炎的精神压力和紧张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通过使自律神经系统的亢进得到放松的蒸汽治疗或自然疗法(利用五感的治疗-即听觉、视觉、嗅觉等),安定精神紧张进行过敏性皮炎的治疗。
2、中医疗法
①皮肤按摩:
采用天然韩药材进行面部皮肤按摩。通过打通主管人体脏腑气道经络,并行内脏原因引起的外在治疗和内在治疗。
②针疗法:
此种过敏性皮炎的治疗可以间接的切断,因散发到外部的遗传性过敏性细菌所产生的瘙痒症或干燥症,使气循环通畅,促进毒素排出,帮助营养供应。
3、民间疗法
①大白菜治过敏性皮炎:
用大白菜捣烂敷患处,治过敏性皮炎。
②用马齿苋治过敏性皮炎:
皮肤用清水洗净,拿一小部分马齿苋捣烂抹在患处,其余部分煮水喝,捞出来的马齿苋放点酱油、醋和香油拌着吃。其治疗效果也不错。
③韭菜鸭蛋清治过敏性皮炎:
将新鲜韭菜洗净,加上鸭蛋清(去黄)涂擦患处,病情较重的,将韭菜汁和鸭蛋清口服,内服、外涂要严格分开。如无鸭蛋,轻者直接用洗净的韭菜涂擦患处即可。或取韭菜、鸡毛各适量,水煎外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