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的原因 血运性肠梗阻
肠梗阻的原因 血运性肠梗阻
血运性肠梗阻是因肠系膜血管有血栓形成或者发生栓塞,导致肠管的血运发生障碍,因而失去蠕动能力,继发肠麻痹,导致肠内容物不能正常通过。而肠腔本身并没有狭窄或者阻塞,此种肠梗阻一般较为少见。
肠梗阻的分类
对肠梗阻的分类是为了便于对病情的认识、指导治疗和对预后的估计,通常有下列几种分类方法。
1.按病因分类
(1)机械性肠梗阻 临床上最常见,是由于肠内、肠壁和肠外各种不同机械性因素引起的肠内容通过障碍。
(2)动力性肠梗阻 是由于肠壁肌肉运动功能失调所致,并无肠腔狭窄,又可分为麻痹性和痉挛性两种。前者是因交感神经反射性兴奋或毒素刺激肠管而失去蠕动能力,以致肠内容物不能运行;后者系肠管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肠壁肌肉过度收缩所致。有时麻痹性和痉挛性可在同一患者不同肠段中并存,称为混合型动力性肠梗阻。
(3)血运性肠梗阻 是由于肠系膜血管内血栓形成,血管栓塞,引起肠管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肠蠕动功能丧失,使肠内容物停止运行。
2.按肠壁血循环分类
(1)单纯性肠梗阻 有肠梗阻存在而无肠管血循环障碍。
(2)绞窄性肠梗阻 有肠梗阻存在同时发生肠壁血循环障碍,甚至肠管缺血坏死。
3.按肠梗阻程度分类
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或部分性肠梗阻。
4.按梗阻部位分类
可分为高位小肠梗阻、低位小肠梗阻和结肠梗阻。
5.按发病轻重缓急分类
可分为急性肠梗阻和慢性肠梗阻。
6.闭襻型肠梗阻
是指一段肠襻两端均受压且不通畅者,此种类型的肠梗阻最容易发生肠壁坏死和穿孔。
肠梗阻的分类是从不同角度来考虑的,但并不是绝对孤立的。如肠扭转可既是机械性、完全性,也是绞窄性、闭襻性。不同类型的肠梗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如单纯性肠梗阻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近端肠管扩张,最后也可发展为麻痹性肠梗阻。不完全性肠梗阻时,由于炎症、水肿或治疗不及时,也可发展成完全性肠梗阻。
肠梗阻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肠梗阻是指肠腔的内容物正常运行和通过发生障碍。引起肠梗阻的原因很多,一般分为机械性、动力性和血运性肠梗阻。
机械性肠梗阻最多见,常由于肠腔狭窄、腹膜黏连、嵌顿疝、肠套叠、肠扭转等机械性原因造成梗阻。动力性肠梗阻,一般病人并无器质性肠腔狭窄,由于肠道本身的运行动力异常而造成的肠梗阻,麻痹性、痉挛性肠梗阻多见。血运性肠梗阻则很少见。
目前正是急性胃肠炎的高发期,但是腹痛、呕吐、腹胀症状并非都是由胃肠炎引起的,肠梗阻也表现为这些症状。虽然肠梗阻的症状根据梗阻原因、部位、性质、程度等而异,但多有腹痛、腹胀、呕吐、便秘等四大常见症状。
如腹痛症状,一般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为阵发性剧烈绞痛,绞窄性肠梗阻多为持续性腹痛有阵发性加剧,麻痹性肠梗阻则为持续性胀痛。婴幼儿由于其不能主诉腹痛,则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呕吐在梗阻后很快即可发生,起病初期为反射性呕吐,以后为肠内容逆流入胃呕吐;腹胀一般在梗阻发生一段时间以后开始出现。高位小肠梗阻由于频繁呕吐无明显腹胀,低位小肠梗阻则呈全腹胀;由于梗阻发生后,肛门排便、排气会停止,出现便秘现象。
专家认为,患者如果有腹泻,一般不会是肠梗阻,但是若出现血便,就难说了。梗阻早期,梗阻远端肠道里存留的粪便和气体仍可排出,还有,肠套叠、肠系膜血栓形成等,也可能排出血便。
关于肠梗阻的三大常识
肠梗阻的常见原因
一、机械性肠梗阻
1.肠外因素:①粘连与粘连带的压迫,粘连可引起肠折叠、扭转,因而造成梗阻。先天性粘连带较多见于小儿,因腹部手术和腹腔炎症产生的粘连则多见于成人。②嵌顿性外疝或内疝。③肠外肿瘤或腹块的压迫。④肠扭转,常由于粘连所致。
2.肠管本身的原因:①先天性狭窄和闭孔畸型。②炎症、肿瘤、吻合手术及其它因素所致的狭窄,例如炎症性肠病、肠结核、放射性损伤、肠肿瘤、肠吻合等。③肠套叠,成人较少见,常因息肉或其它病变引起。
3.肠腔内原因:由于成团的蛔虫、胆石、粪块和异物引起,均不常见。
二、动力性肠梗阻
1.麻痹性:腹部大手术后、腹膜炎、腹部外伤、腹膜后出血、麻醉药、肺炎、脓胸、低钾血症等全身性代谢紊乱均可引起肠麻痹。
2.痉挛性:肠道炎症及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均可导致肠管暂时性痉挛。
三、血运性肠梗阻
肠系膜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和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是主要原因。
肠假性梗阻是一种有肠梗阻症状和体征,但无机械性梗阻证据的综合征,可以是急性和慢性的,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一般认为是肠肌肉神经变性的结果。结缔组织疾病、原发性疾病、某些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一些药物可引起继发性肠假性梗阻,原发性肠假性梗阻的原因还不十分明确。
肠梗阻的典型症状
1.腹痛:为阵发性绞痛。空肠或上段回肠梗阻,每3~5分钟发作1次,回肠末端或大肠梗阻,每6~9分钟发作1次,发作间歇期疼痛缓解,绞痛期间伴有肠鸣音亢进。肠鸣音呈高调。有时可闻气过水声。麻痹性肠梗阻可以无腹痛,高位小肠梗阻绞痛可以不严重,中段或低位肠梗阻则呈典型剧烈的绞痛,位于脐周或定位不确切。每次绞痛可持续数秒到数分钟。如果阵发性绞痛转为持续性腹痛,则应考虑已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了。
2.呕吐:梗阻以后,肠管的逆蠕动使病人发生呕吐。呕吐物开始为胃内容物,以后为肠内容物。高位小肠梗阻绞痛不重,但呕吐频繁。中段或远端小肠梗阻,呕吐出现较晚,低位小肠梗阻呕吐物有时呈“粪便样”是由于肠内容物的滞留、细菌的过度生长,分解肠内容物所致。
3.腹胀:多发生在晚期,高位小肠梗阻不如低位者明显,结肠梗阻因回盲瓣存在,很少发生反流,梗阻常为闭襻性,故腹胀明显。绞窄性肠梗阻时,腹部呈不对称性膨胀,可以摸到膨大的肠襻。
4.排气与排便停止:肠梗阻病人,一般都停止由肛门排便与排气。但是肠系膜血管栓塞与肠套叠可以排出稀便或血性黏液。结肠肿瘤、憩室或胆石梗阻的病人也常常有黑色大便。
肠梗阻的治疗方法
1.纠正脱水、电解质丢失和酸碱平衡失调:脱水与电解质的丢失与病情与病类有关。应根据临床经验与血化验结果予以估计。一般成人症状较轻的约需补液1500ml,有明显呕吐的则需补3000ml,而伴周围循环虚脱和低血压时则需补液4000ml以上。若病情一时不能缓解则尚需补给从胃肠减压及尿中排泄的量以及正常的每日需要量。当尿量排泄正常时,尚需补给钾盐。低位肠梗阻多因碱性肠液丢失易有酸中毒,而高位肠梗阻则因胃液和钾的丢失易发生碱中毒,皆应予相应的纠正。在绞窄性肠梗阻和机械性肠梗阻的晚期,可有血浆和全血的丢失,产生血液浓缩或血容量的不足,故尚应补给全血或血浆、白蛋白等方能有效地纠正循环障碍。
2.胃所减压:通过胃肠插管减压可引出吞入的气体和滞留的液体,解除肠膨胀,避免吸入性肺炎,减轻呕吐,改善由于腹胀引起的循环和呼吸窘迫症状,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梗阻以上肠管的瘀血、水肿和血液循环。少数轻型单纯性肠梗阻经有效的减压后肠腔可恢复通畅。胃肠减压可减少手术操作困难,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减压管一般有两种:较短的一种(levin管)可放置在胃或十二指肠内,操作方便,对高位小肠梗阻减压有效;另一种减压管长数来(miller-abbott管),适用于较低位小肠梗阻和麻痹性肠梗阻的减压,但操作费时,放置时需要x线透视以确定管端的位置。结肠梗阻发生肠膨胀时,插管减压无效,常需手术减压。
3.控制感染和毒血症:肠梗阻时间过长或发生绞窄时,肠壁和腹膜常有多种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梭形芽胞杆菌、链球菌等),积极地采用以抗革兰氏阴性杆菌为重点的广谱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十分重要,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都证实应用抗生素可以显著降低肠梗阻的死亡率。
4.解除梗阻、恢复肠道功能:对一般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尤其是早期不完全性肠梗阻,如由蛔虫、粪块堵塞或炎症粘连所致的肠梗阻等可作非手术治疗。早期肠套叠、肠扭转引起的肠梗阻亦可在严密的观察下先行非手术治疗。动力性肠梗阻除非伴有外科情况,不需手术治疗。
3类肠梗阻的形成原因分别是什么
1.机械性肠梗阻
机械性肠梗阻是由各种机械性原因导致肠内容物通过完全受阻或严重障碍。其原因包括三个方面:
(1)肠外因素
①粘连与粘连带的压迫。粘连可引起肠折叠、扭转,因而造成梗阻。先天性粘连带较多见于小儿,因腹部手术和腹腔炎症产生的粘连则多见于成人。
②嵌顿性外疝或内疝。
③肠外肿瘤或腹块的压迫。
④肠扭转。常由于粘连所致。
(2)肠管本身的原因
①先天性狭窄和闭孔畸型。
②炎症、肿瘤、吻合手术及其它因素所致的狭窄。例如炎症性肠病、肠结核、放射性损伤、肠肿瘤、肠吻合等。
③肠套叠。成人较少见,常因息肉或其它病变引起。
(3)肠腔内原因
由于成团的蛔虫、胆石、粪块和异物引起,均不常见。
2.动力性肠梗阻
动力性肠梗阻是由于神经抑制或毒素刺激导致肠壁肌肉运动紊乱,致使肠内容物不能运行。其原因有两个方面:
(1)麻痹性:腹部大手术后、腹膜炎、腹部外伤、腹膜后出血、麻醉药、肺炎、脓胸、低钾血症等全身性代谢紊乱均可引起肠麻痹。
(2)痉挛性:肠道炎症及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均可导致肠管暂时性痉挛。
3.血运性肠梗阻
血运性肠梗阻是由于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使肠管血运障碍,继而发生肠麻痹使肠内容物不能运行。其原因主要是肠系膜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和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肠梗阻是怎么产生的
肠梗阻顾名思义即肠道发生梗阻,引起肠梗阻的原因主要有3个,由此将肠梗阻分为3大类。但是无论时哪一类的肠梗阻,其治疗原则都是相同的。下面我们来看看肠梗阻的原因及治疗原则。
1.机械性肠梗阻
机械性肠梗阻是由各种机械性原因导致肠内容物通过完全受阻或严重障碍。其原因包括三个方面:
(1)肠外因素
①粘连与粘连带的压迫。粘连可引起肠折叠、扭转,因而造成梗阻。先天性粘连带较多见于小儿,因腹部手术和腹腔炎症产生的粘连则多见于成人。
②嵌顿性外疝或内疝。
③肠外肿瘤或腹块的压迫。
④肠扭转。常由于粘连所致。
(2)肠管本身的原因
①先天性狭窄和闭孔畸型。
②炎症、肿瘤、吻合手术及其它因素所致的狭窄。例如炎症性肠病、肠结核、放射性损伤、肠肿瘤、肠吻合等。
③肠套叠。成人较少见,常因息肉或其它病变引起。
(3)肠腔内原因
由于成团的蛔虫、胆石、粪块和异物引起,均不常见。
2.动力性肠梗阻
动力性肠梗阻是由于神经抑制或毒素刺激导致肠壁肌肉运动紊乱,致使肠内容物不能运行。其原因有两个方面:
(1)麻痹性:腹部大手术后、腹膜炎、腹部外伤、腹膜后出血、麻醉药、肺炎、脓胸、低钾血症等全身性代谢紊乱均可引起肠麻痹。
(2)痉挛性:肠道炎症及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均可导致肠管暂时性痉挛。
3.血运性肠梗阻
血运性肠梗阻是由于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使肠管血运障碍,继而发生肠麻痹使肠内容物不能运行。其原因主要是肠系膜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和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猪胆汁在治疗肠梗阻中的应用
猪胆汁是一味很常见的中草药,取材方便,用途广泛,不仅能治疗目赤肿痛、肺热咳嗽、百日咳、湿热黄疸,而且在治疗肠梗阻方面有很好的疗效。笔者自1990~2002年用猪胆汁治疗肠梗阻52例,经随访1~5年,疗效稳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收治52例病人,男38例,女14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42岁;机械性肠梗阻15例,动力性肠梗阻20例,血运性肠梗阻17例。
1.2 影像学检查 x线片显示:高位小肠梗阻15例,低位性小肠梗阻17例,结肠梗阻20例;完全性梗阻35例,不完全性梗阻17例。
1.3 治疗方法 用新鲜的猪胆2~3个,撕碎放入约300ml的水中,用文火煎熬约20~30min,待凉后装入瓶中备用。陈旧的猪胆先洗净清泡20min后,再按上法制备,用时先灌肠50~100ml,10min后无粪便排出,再灌肠100~200ml,以次加量,待粪便排出后为止。
2 结果
2.1 评定标准 优:症状完全消失,大便通畅,有矢气;良:症状大部分消失,有矢气,无大便;可:症状少部分消失,有1~2次放矢气,无大便;差:症状完全无改善或加重,无矢 气,无大便。
2.2 治疗结果 本组病人均得到随诊,随访时间3~6个月,机械性肠梗阻,优8例,良3例,可1例,差3例,总有效率80%;动力性肠梗阻:优15例,良3例,可1例,差1例,总有效率95%;血运性肠梗阻;优13例,良1例,可1例,差2例,总有效率88.2%。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28岁,农民,因与丈夫发生口角,跳崖自杀未遂,而致腰部压缩性骨折,在住院期间半月未大便,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腹胀腹痛剧烈,用多种方法通利大便均未见效,最后用猪胆汁按上法灌肠,2次后大便通畅,病人疼痛等症状立即缓解。
4 讨论
猪胆汁,其性味苦、寒,入心、肝、胆经。主要为泻火明目、清热解毒之用,在治疗肠梗阻的临床观察中,现代医学除用肥皂水灌肠,胃肠减压及手术外,还没有更可靠的保守疗法,但在中医方面,猪胆汁是一味很好的保守治疗的药物,特别是对于麻痹性肠梗阻疗效甚好。尤其是外伤后久卧不起引起的肠梗阻,其疗效可达100%。因此,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在临床上不但要吸收现代西方先进的、高科技的医疗技术,更要继承中国古老的传统医学,千百年来遗留下来的精华,并不断的进一步研究、挖掘和发展。
肠梗阻是怎么引起的
从致病原因来看,肠梗阻大致可分为机械性(器质性)和动力性(功能性)两大类:
是指由于肠道内或肠道外器质性病变而引起肠管堵塞。病因可以是先天性发育畸形如肠闭锁、肠狭窄、肠旋转不良、环状胰腺、疝气嵌顿等。后天的原因有肠套叠,蛔虫团堵塞、肠扭转、肿瘤压迫、炎症或手术后肠粘连等。
是由于肠蠕动功能不良,使肠内容物不能正常传递运送。常见于各种重症肺炎、败血症、肠炎所致的中毒性肠麻痹,或低血钾引起的麻痹性肠梗阻。或是因肠道神经发育不正常引起的先天生巨结肠、幽门肥厚性梗阻等。
此外,有人还认为有血运性肠梗阻——是由于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使肠管血运发生障碍而失去动力所致,但此类症状很少见。
生活中哪些不良习惯容易导致小肠梗阻
机械性小肠梗阻:
肠外因素:①粘连与粘连带的压迫。粘连可引起肠折叠、扭转,因而造成小肠梗阻。先天性粘连带较多见于小儿,因腹部手术和腹腔炎症产生的粘连则多见于成人。②嵌顿性外疝或内疝。③肠外肿瘤或腹块的压迫。④肠扭转。常由于粘连所致。
肠管本身的原因:①先天性狭窄和闭孔畸型。②炎症、肿瘤、吻合手术及其它因素所致的狭窄。例如炎症性肠病、肠结核、放射性损伤、肠肿瘤、肠吻合等。③肠套叠。成人较少见,常因息肉或其它病变引起小肠梗阻。
肠腔内原因:由于成团的蛔虫、胆石、粪块和异物引起,均不常见。
动力性小肠梗阻:
麻痹性:腹部大手术后、腹膜炎、腹部外伤、腹膜后出血、麻醉药、肺炎、脓胸、低钾血症等全身性代谢紊乱均可引起小肠梗阻。
痉挛性:肠道炎症及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均可导致肠管暂时性痉挛。
血运性小肠梗阻:
肠系膜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和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是小肠梗阻主要原因。肠假性梗阻是一种有小肠梗阻症状和体征,但无机械性梗阻证据的综合征,可以是急性和慢性的,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一般认为是肠肌肉神经变性的结果。结缔组织疾病、原发性肌病、某些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一些药物可引起继发性肠假性梗阻,原发性肠假性梗阻的原因还不十分明确。
肠梗阻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肠梗阻会有哪些表现呢?肠梗阻是指肠腔的内容物正常运行和通过发生障碍。引起肠梗阻的原因很多,一般分为机械性、动力性和血运性肠梗阻。
机械性肠梗阻最多见,常由于肠腔狭窄、腹膜黏连、嵌顿疝、肠套叠、肠扭转等机械性原因造成梗阻。动力性肠梗阻,一般病人并无器质性肠腔狭窄,由于肠道本身的运行动力异常而造成的肠梗阻,麻痹性、痉挛性肠梗阻多见。血运性肠梗阻则很少见。
目前正是急性胃肠炎的高发期,但是腹痛、呕吐、腹胀症状并非都是由胃肠炎引起的,肠梗阻也表现为这些症状。虽然肠梗阻的症状根据梗阻原因、部位、性质、程度等而异,但多有腹痛、腹胀、呕吐、便秘等四大常见症状。
如腹痛症状,一般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为阵发性剧烈绞痛,绞窄性肠梗阻多为持续性腹痛有阵发性加剧,麻痹性肠梗阻则为持续性胀痛。婴幼儿由于其不能主诉腹痛,则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呕吐在梗阻后很快即可发生,起病初期为反射性呕吐,以后为肠内容逆流入胃呕吐;腹胀一般在梗阻发生一段时间以后开始出现。高位小肠梗阻由于频繁呕吐无明显腹胀,低位小肠梗阻则呈全腹胀;由于梗阻发生后,肛门排便、排气会停止,出现便秘现象。
专家认为,患者如果有腹泻,一般不会是肠梗阻,但是若出现血便,就难说了。梗阻早期,梗阻远端肠道里存留的粪便和气体仍可排出,还有,肠套叠、肠系膜血栓形成等,也可能排出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