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骨裂的鉴别诊断

骨裂的鉴别诊断

骨裂的鉴别诊断:

1、骨脆:脆骨症(Fragililisossium)又称成骨不全(OsteogenisisImperfECTa),原发性骨脆症 (idiopathicosteopsathyrosis)及骨膜发育不良(periostealdysplasia)等。其特征为骨质脆弱、蓝巩膜、耳聋、关节松弛,是一种由于间充质组织发育不全,胶原形成障碍而造成的先天性遗传性疼痛。

2、骨痹:语出《素问.痹论》。骨痹是指气血不足,寒湿之邪伤于骨髓的病症。

裂纹骨折的诊断在普通X片上常会漏诊,裂纹在没有明显移位时常看不见,这就需要CT和核磁共振(MRI)来进一步明确诊断,MRI可根据组织在磁场中的信号强度变化来显示包括骨水肿在内的病变。

肛裂需要做哪些检查

1、直肠指诊及内镜检查

对难以确诊的肛裂可酌情进行直肠指诊及肛门镜检查,操作时应动作轻柔,以免引起孩子患处剧痛。

2、组织病理学检查

对位于侧位的慢性溃疡,要想到有否结核、癌、克罗恩病及溃疡性结肠炎等罕见病变,行活组织病理检查可鉴别诊断。

小儿肛裂鉴别诊断方法:

1、肛门损伤:因肛门检查过于粗暴或大便过于干结或外伤等原因引起孩子肛管损伤,创口新鲜浅表,色鲜红,排便时便血相对较多,疼痛剧烈,裂口可发生于肛门任何部位,多可自愈。有明显外伤史或便秘史。

2、肛门皲裂:此种情况孩子多伴有肛门湿疹、皮炎、肛门瘙痒症等病证,由于肛门周围皮肤皮革化后易发生皲裂。裂口多分布于肛门周围皮肤,裂口浅表,呈无规律分布的裂纹,疼痛轻,便血少,无肛乳头肥大、哨兵痔等异物突起。也发生在大便干燥时,排便时疼痛;

3、肛管结核性溃疡:孩子有结核病史,溃疡的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整齐,溃疡底部呈污灰色苔膜,混有脓性分泌物,疼痛轻,无哨兵痔,裂口可在肛门任何部位;

4、克隆氏病的肛门溃疡:孩子有克隆氏病史,曾反复出现腹泻、腹痛、低热等症状,肛管溃疡与肛门瘘管并存。

髌骨骨折诊断鉴别

诊断

1.部分病人有家族史或先天性足骨畸形或外伤史。

2.久站或行走时足部疼痛或不适,跟外翻足扁平,前足外翻,舟骨结节处肿胀和压痛,休息可减轻或消失,晚期为痉挛性平足,经较长时间休息,症状亦难改善。

3.站立位X线足正侧位片可见舟骨结节完全塌陷,与载距突的距离增加,自跟骨结节底部至第一距骨头底部作连线,并从舟骨结节至此连线作垂直线,其长度多小于1cm。

通过病史,体检以及X线片检查,诊断无困难,但对以下几方面需加以注意:

1、临床上怀疑有髌骨骨折而X 线片阴性者,还应考虑有股四头肌骨附着部或髌韧带的髌骨附着部损伤的可能,这两类损伤可以不带有骨折片,但局部应有显著的压痛,伸膝困难。

2、在鉴别诊断中应注意除外二分髌,它多位于髌骨外上极,位于外缘及下缘者少见,副髌骨与主髌骨之间的间隙较整齐,临床上局部无压痛,但如有髌骨的应力骨折则与副髌骨或其损伤较难区别。

肋骨骨折的鉴别诊断

肋骨骨折的鉴别诊断具体如下:

①肋骨骨折应与胸壁结核相区别。

胸壁结核一般没有外伤史,表现为肋骨处肿胀,压痛不明显,部分病人尚有午后低热、盗汗等表现。

②肋骨骨折还应与肋软骨炎相鉴别。

肋软骨炎多半是在慢性状况发现的,亦无伤史,局部可有轻度肿胀,也有压痛,但痉痛部位多在胸前距正中线很近的两侧,经X线片可明显鉴别。

跟骨骨折诊断鉴别

足跟可极度肿胀,踝后沟变浅,整个后足部肿胀压痛,易被误诊为扭伤。X线检查,除摄侧位片外,应拍跟骨轴位像,以确定骨折类型及严重程度。此外,跟骨属海绵质骨,压缩后常无清晰的骨折线,有时不易分辨,常须依据骨的外形改变,结节-关节角的测量,来分析骨折的严重程度。

病人有典型的外伤史,患足承重困难和足跟疼痛,局部触痛、肿胀和皮下淤血斑亦多明显。在较严重的压缩骨折时,除可见到足后跟的高度变低和足跟横径变宽以及外踝下部正常凹陷消失外,距下关节话动亦完全丧失。但跟骨周边骨折仅有局部肿胀及压痛,而距下关节活动范围多属正常。x线正、侧、轴位片可明确跟骨的结节关节角和其横径宽度的改变。

腓骨骨折鉴别诊断

结合临床及X线表现多可确诊,但疲劳性胫腓骨骨折有时需与骨样骨瘤及青枝骨折、局部骨感染、早期骨肿瘤等鉴别。

1.骨样骨瘤虽有骨皮质增厚及骨膜反应,但有较典型之瘤巢。

2.局部骨感染以骨膜反应骨皮质增厚为主,无骨小梁断裂及骨皮质切迹征,而临床上皮肤温度较高。

3.早期骨肿瘤以花边样或葱皮样骨膜反应为主,逐渐出现骨质破坏、瘤骨及软组织肿块等。

疲劳骨折与以上各种骨疾病虽有相同的局部骨膜反应、骨皮质增厚硬化等表现,但它仍有自身的特点,只要掌握X线特点及临床病史,即可对疲劳性骨折作出正确的诊断。

骨盆骨折诊断鉴别

诊断:

1、患者有严重外伤史,尤其是骨盆受挤压的外伤史。

2、疼痛广泛,活动下肢或坐位时加重,局部肿胀,在会阴部,耻骨联合处可见皮下瘀斑,压痛明显,从两侧髂嵴部位向内挤压或向外分离骨盆环,骨折处均因受到牵扯或挤压而产生疼痛(骨盆挤压分离试验)。

3、患侧肢体缩短,从脐至内踝长度患侧缩短,但从髂前上棘至内踝长度患侧常不缩短股骨头中心脱位的例外,在骶髂关节有脱位时,患侧髂后上棘较健侧明显凸起,与棘突间距离也较健侧缩短,表示髂后上棘向后,向上,向中线移位。

鉴别诊断

1.骨盆环骨折:

骨折线贯穿骨盆环状结构,使骨盆环中断,单发骨折常见有单侧耻骨支骨折,耻骨联合分离,单侧髂骨骨折,髋臼骨折和单侧骶髂关节半脱位伴有小片骨折,多发骨折常见有两侧耻骨支骨折,耻骨支骨折伴耻骨联合分离,耻骨伴髂骨骨折和耻骨骨折伴骶髂关节脱位。

2.骨盆边缘骨折:

常见的有髂骨翼骨折,耻骨单支部分骨折,髋臼边缘骨折和骶尾骨骨折等,骨折线形可呈横形或斜形,移位可不甚明显。

3.骨盆撕脱骨折:

骨折的部位常位于强大肌肉附着的地方,如髂前上棘,髂前下棘和坐骨结节等,骨折碎片常较少,并常有移位。

骨折的诊断鉴别

诊断要点

1. 病史:有明确外伤史。

2. 体征:

(1)畸形:骨折段移位可使患肢外形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短缩、成角或旋转。

(2)异常活动:正常情况下肢体不能活动的部位,骨折后出现不正常的活动。

(3)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后,两骨折端相互摩擦时,可产生骨摈音或骨擦感。

3. X线检查:可见骨折线。

本病依据其临床表现和X线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无需鉴别,但临床上需注意骨折的发生是属于单纯性骨折还是由于患者本身原有疾疾所导致的病理性骨折,在患者原有疾病而导致骨骼异常的情况下,轻微的力量便可造成骨折,较在这种情况下发生较为频繁,需严格地观察和诊断。

骨髓瘤诊断与鉴别诊断

由于本病患者早期可无骨痛、贫血或血常规、尿常规改变,诊断主要依据以下三方面实验室检查:

1.骨髓:出现一定比例的异常浆细胞(骨髓瘤细胞主要为原始浆细胞或幼稚浆细胞)或组织活检证实为骨髓瘤细胞;

2.血清中出现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可在血清蛋白电泳的γ区或β区或α2区出现一窄底高峰,又称M蛋白)或尿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即尿本周氏蛋白)。

3.无其他原因的溶骨性病变或广泛骨质疏松。

对于有条件的医院应进一步作下列检查:

(1)免疫分型:用患者骨髓进行检查,CD10、CD19、 CD20等B细胞标记单抗、 CD38 、CD138浆细胞标记单抗表达增高。

(2)细胞遗传学检查:多表现为14q+、del(14)、t(11;14);

(3)β2微球蛋白:血或尿中均可升高,为预后不良的因素。特别是血的含量,不受肾功能的影响。

相关推荐

骨质疏松诊断鉴别

诊断 绝经后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首先需排除其他各种原因所致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多发性骨髓瘤、骨质软化症、肾性骨营养不良、儿童的成骨不全、转移瘤、白血病以及淋巴瘤等。 骨质疏松症进行分级诊断:正常为BMD或BMC在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的1个标准差(SD)之内;骨质减少为BMD或BMC较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降低1~2.5个标准差;骨质疏松症为BMD或BMC较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降低2.5个标准差以上;严重骨质疏松症为BMD或BMC较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降低2.5个标准差以上并伴有1个

鉴别诊断

心室颤动(简称室颤):是引发心脏骤停猝死的常见因素之一。心室连续、迅速、均匀地发放兴奋每分钟在240次以上,称为心室扑动。假如心室发放的兴奋很迅速而没有规律,这就叫或心室颤动(室颤)。室颤的频率可在每分钟250-600次之间。 心音及脉搏消失:是室颤的一种表现:脉搏不能触及、心音消失、血压(收缩压)常在60 mm Hg以下或测不到等血液循环恶化的征象。 心搏漏跳:规则的心脏跳动之外出现突然提前的心跳称为过早搏动(早搏),早搏时可无症状,也可有心悸或心跳暂停感。频发早搏使心排血量降低,或会引起脑供血不足时引

骨关节炎诊断鉴别

诊断依据 1.中老年男性多见。 2.好发部位为活动多和负重多的关节,如髋、膝、踝和脊椎的颈椎、腰椎为最常见。 3.主要症状是关节疼痛,疼痛于活动时发生,休息后消失。也可以出现休息痛症状。 4.早期关节外形和活动无异常,晚期关节可肿胀、积液和畸形,关节压痛,僵硬,活动受限,活动时有磨擦感。 5.X线摄片可显示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凹凸不平,软骨不硬化,软骨下骨质疏松、囊性变,关节边缘唇样骨质增生,关节腔内可见游离体、关节畸形和半脱位改变。确诊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资料,不难判断。 1、风湿性关节炎 本病尤易

骨关节炎的诊断鉴别

1.类风湿关节炎 多发在20~50岁。严急性发作,全身症状较轻,持续时间长。受累关节多对称或多发,不侵犯远端指间关节。关节早期肿胀呈梭形,晚期功能障碍及强直畸形。X线检查局部或全身骨质疏松关节面吸收骨性愈合强直畸形。实验室检查血沉增快,类风湿因子阳性。 2.强直性脊柱炎 多发于15~30岁男性青壮年。发病缓慢,间歇疼痛,多关节受累。脊柱活动受限,关节畸形,有晨僵。X线检查骶髂关节间隙狭窄模糊,脊柱韧带钙化,呈竹节状改变。实验室检查血沉增快或正常,HLA-B27为阳性。类风湿因子多属阴性。

骨质增生鉴别诊断

1.急性风湿热发病急,全身症状重,持续时间短。关节表面皮肤呈红热。受累关节疼痛、压痛,为游走性,无关节功能障碍。多伴发心脏病变。X线检查无变化。 2.类风湿关节炎多发在20~50岁。急性发作,全身症状较轻,持续时间长。受累关节多对称或多发,不侵犯远端指间关节。关节早期肿胀呈梭形,晚期功能障碍及强直畸形。X线检查局部或全身骨质疏松,关节面吸收骨性愈合,强直畸形。实验室检查血沉快,类风湿因子阳性。 3.强直性脊柱炎多发于15~30岁男性青壮年。发病缓慢,间歇疼痛,多关节受累。脊柱活动受限,关节畸形。X线检查骶

肛裂的鉴别诊断常识

1.肛门皮肤擦伤肛裂早期需与肛门皮肤擦伤。 2.肠道炎性疾病某些肠道炎性疾病可伴有肛门周围健康搜索的溃疡,诊断时应注意鉴别健康搜索 ①肛管结核溃疡;②克罗恩病肛管溃疡;③梅毒溃疡;④溃疡性结肠炎并发火罐网的肛裂。 肛裂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疼痛和出血。其痛很有特点,即先于排便时突发刀割样疼痛(由于粪便划破肛管皮肤所致),然后短暂缓解,继而出现长时间肛痛 (由于肛门括约肌受刺激后产生痉挛所致)。临床常见患者因怕痛畏惧排便,出现“怕痛----忍便----便干----更痛”的恶性循环现象。肛裂引起的出血也因撕裂血管的

骨化性肌炎诊断鉴别

鉴别诊断 本病在晚期与关节滑膜软骨瘤等含骨性肿瘤,进行性骨化性肌炎,截瘫后软组织钙质沉积症相似,因而后期易误诊为骨化性肿瘤,需注意鉴别: ①关节,滑膜软骨瘤等,X 线平片很有价值,如对软骨类肿瘤出现环形或弧形钙化有助定性诊断,且钙化越多,分布越均匀,表明分化越好。 ②进行性骨化性肌炎:遗传性,从小起病,其他部位如颈,肩,臀多见,新灶,旧灶交替出现,预后不佳,多死于呼吸困难。 ③截瘫后软组织钙质沉积症:病史明确,常截瘫或烧伤后6 个月因长期卧床,血液淤滞导致血管钙化

骨肿瘤的鉴别诊断

鉴别 (一) 发生于鼻副窦的骨瘤 多见于额及筛窦,常呈分叶状,可有蒂,边缘整齐,密度均匀一致,长大可占满鼻窦腔,甚至顶起窦壁,引起额面畸形。一般诊断不困难。 (二) 发生于颅骨者 应与脑膜瘤、额骨内板增生症和纤维异样增殖症鉴别。 1、 脑膜瘤 生长快,呈不整形新骨增生,可出现骨样改变。瘤基底宽,并可有颅板溶骨改变。肿瘤血供增多,致附近血管沟影增宽增多。眼眶筛部骨瘤有时与嗅沟的脑膜瘤不易区分。 2、额骨内板增生症 呈波浪性骨增生,患者常有头痛、肥胖、性欲减退。多见于停经后的女性,有时伴发糖尿病或尿崩。 3、

肩胛骨酸痛鉴别诊断

1、肩背痛 背痛患者很多,其常见原因为肩背局部骨或软组织疾病所致。其他还有脏器疾病反射至肩背部或其他部位肿瘤转移至肩背部所引起的肩胛骨疼痛。因此,临床上治疗后背部疼痛不能肩痛医肩,背痛医背,盲目采用按摩、刮痧、拔火罐等治疗方法,使患者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2、续性剧烈的肩痛 当患者出现持续性肩痛的情况话,则需要查看是否是因为肩关节脱位所引起的,也需要询问一下是否有无外伤史。 3、肩部牵涉痛 因内脏疾病,引起肩部疼痛,或痛觉过敏,称为牵涉痛。症状出现比较缓慢,钝痛,或不适感,并不完全符合神经走向,区域模糊,痛

锁骨骨折如何鉴别诊断

1.先天性锁骨假关节 为胚胎发育中锁骨内、外两个骨化中心未能正常融为一体所致。新生儿表现为锁骨中外1/3交界处有假关节活动和包块。多发生在右侧锁骨。随年龄增长,局部畸形加重。应与产伤所致锁骨骨折相鉴别。X线像表现为锁骨中外1/3处假关节形成,两骨折端接近并表现为鳞茎状的团块,不产生临床症状和功能障碍。长期随访对锁骨长度的发育,肩锁、胸锁关节均无影响。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2.锁颅发育不全为家族遗传性膜内成骨发育异常的疾患 可累及锁骨、颅面骨以及骨盆、脊柱、手、脚骨的发育,造成相应的畸形。临床表现为锁骨全部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