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者多吃发酵豆制品
素食者多吃发酵豆制品
在新版膳食指南里,增加了对素食者的专门指导。在现代生活中,由于动物性食物摄入过多引起不少疾病,不少人转而追求素食主义,吃素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长期吃素的人,如果膳食安排不合理,容易出现蛋白质、维生素B12、必需脂肪酸、铁和锌等营养素的缺乏,进而导致营养不良、贫血和一些神经性疾病。
新版膳食指南建议,素食者要经常吃一些全谷物、坚果和菌藻类的食物,还应选择多种烹调油,以满足人体对必需脂肪酸的需要,并且在每日的饮食中加入豆类,特别是发酵类豆制品等食物,以保障膳食营养。
发酵豆制品其实就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经过微生物的发酵而制成的食品,如豆豉、豆腐乳、豆酱、酱油、纳豆、天贝(一种天然发酵的大豆制品)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发酵豆制品。
发酵豆制品除具有大豆本身的营养外,在发酵过程中,抗营养因子减少,大大提高了矿物质的利用率。大豆中的优质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具有活性的多肽和游离氨基酸,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非常适合消化功能低下的老人。此外,还产生很多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如维生素B2、B12和一些酶类。
素食者吃发酵豆制品时,最应关注的是产品的含盐量,盐摄入量每日不宜超过6克。一些发酵豆制品含盐量高,如豆豉含盐量在10%~15%,豆腐乳在5%以上,豆酱含盐量在10%以上,酱油含盐量高达18%。素食者在吃这些发酵食品时应稍加计算,做到心中有数,不超量食用,以免引起盐超标,而纳豆和天贝的含盐量较少,老人可常吃。
想改变自己的财运吗? 想知道是什么阻挡了您的运气吗?
吃发酵豆制品有利于控制血压
1.蛋白质。豆制品中的蛋白质经过发酵变性后,变成了多肽及氨基酸,相当于分解了蛋白质,而这种分解使得蛋白质更容易被吸收。同时,这些氨基酸和多肽会让原本无味的豆制品变得味道更加鲜美。经研究发现,发酵之后的一些活性肽更有助于控制血压。
2.维生素。在豆制品发酵过程中,会产生维生素b12,维生素b12常见于动物性食物中,在植物性食物(豆制品)中是很少见的,而发酵豆制品是素食中良好的b12来源。
3.矿物质。常见的对身体有益的矿物质如钙、铁、镁等元素,经过发酵后,生物利用率会提高。因为在植物性食物(大豆)中多多少少都会含有一些草酸和植酸,这些物质会影响上述矿物质的吸收,而经过发酵之后,这些草酸和植酸都会被霉菌消灭掉。
4.大豆异黄酮。这是对女性朋友很重要的营养素,豆制品在经过发酵之后,大豆异黄酮的生物利用率会得到改善,因为,发酵使异黄酮不会和豆制品中的糖结合,它变成了游离形式,而这种游离的异黄酮,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应该彻底转向发酵豆制品了呢?也未必,因为豆制品在发酵过程中比较容易混入杂菌,我们又会加入大量的盐来防腐。豆腐乳按5%含盐量计算的话,吃20克豆腐乳就吃了1克盐,因此发酵豆制品也不能吃得过多。
臭豆腐到底是不是垃圾食品
臭豆腐的保健作用
臭豆腐的好处还不少呢。经常吃臭豆腐可以有效的预防老年痴呆。臭豆腐在发酵过程中增加了B族维生素的量,特别是增加了植物性食物不含有的维生素B12,根据科学研究证明人体中维生素B1 2 的缺乏会加快大脑的老化,从而诱发老年痴呆。而除动物性食物如蛋、奶、鱼、虾、肉等含有较多维 生素B1 2外,发酵后的豆制品也可产生大量维生素B1 2,其中臭豆腐的含量最高。对于素食者特别是纯素食者来说,多吃发酵食品是他们获取维生素B12的良好来源。
如何正确食用臭豆腐
在食用臭豆腐时不妨和粥一起吃或者夹在馒头里吃,这么吃口感最好,同时建议大家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其中的的维生素C可阻断亚硝胺的合成,还有由于臭豆腐含钠量高,注意不要过多摄入。
腐乳有4大营养素
1、蛋白质。豆制品中的蛋白质经过发酵变性后,变成了多肽及氨基酸,相当于分解了蛋白质,而这种分解使得蛋白质更容易被吸收。同时,这些氨基酸和多肽会让原本无味的豆制品变得更加鲜美。经研究发现,发酵之后的一些活性肽更有助于控制血压。
2、维生素。维生素是很奇特的,在豆制品发酵过程中,会产生维生素B12(维生素B12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制造骨髓红细胞,防止恶性贫血;防止大脑神经受到破坏),当然这种B12常见于动物性食物中,在植物性食物(豆制品)中是很少见的,而发酵豆制品是素食中良好的B12来源。
3、矿物质。常见的对身体有益的矿物质如钙、铁、镁等元素,经过发酵后,生物利用率会提高。因为在植物性食物(大豆)中多多少少都会含有一些草酸和植酸,这些物质会影响上述矿物质的吸收,而经过发酵之后,这些草酸和植酸都会被霉菌消灭掉。
4、大豆异黄酮。这是对女性朋友很重要的营养素,豆制品在经过发酵之后,大豆异黄酮的生物利用率会得到改善,因为,发酵使异黄酮不会和豆制品中的糖结合,它变成了游离形式,而这种游离的异黄酮,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豆制品有哪些
以大豆或其他豆类制作的豆制品主要包括两大种类,一类是非发酵豆制品,如豆腐、豆腐脑、豆腐干、豆腐皮、豆浆、腐竹等;另一类是发酵豆制品,如豆鼓、豆腐乳、臭豆腐等。日常消费量最大的是豆腐、豆浆和豆腐干。种类繁多的豆制品风味独特,可制作成深受人们喜爱的各种菜肴。就豆腐而言,其外观洁白如玉,口感细嫩滑润,味道香醇鲜美,可以和蔬菜、蘑菇、鸡蛋、冬笋、海参、火腿、猪肉、鸡脯肉及各种佐料一起,经烧、炒、煎、炖、煮、凉拌而烹饪加工成种种色香味俱佳的名吃,如麻婆豆腐、芙蓉豆腐、砂锅豆腐、香椿拌豆腐等。无论是在家庭饮食还是在餐馆宴席上,由豆制品烹饪制作的各色菜肴,都经常被人们选中作为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豆制品种类繁多,豆腐、腐乳、腐竹、豆浆……都是国人喜欢的美食,吟咏豆制品的诗也多种多样。
这样吃豆防贫血
首先,大豆被誉为农田里的肉,它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而且富含其它植物性食品里并不多见的优质蛋白,吸收利用率很高。通过微生物的发酵,这些蛋白质能被初步分解,以更小的结构形式进入人体,利于我们吸收利用。同时,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氨基酸,也能带来鲜美的味道。
其次,维生素B12含量明显上升。这种营养素在植物性食物中很少见,但通过微生物的发酵,在豆制品中会大量生成,因此,食用发酵豆制品是我们日常所需维生素B12的来源之一,尤其对于一些严格的素食主义者以及一些消化道疾病患者。人体缺乏维生素B12,最容易患上的疾病就是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再次,发酵豆制品可以提高矿物质的利用率。很多植物性食物虽然含有丰富的矿物质,但同时还含有较多草酸,会影响人体对矿物质的吸收利用。通过发酵,植酸的含量被显著降低,这样矿物质就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吃发酵豆制品的好处
纳豆,帮女性安度更年期。纳豆是经过蒸煮后,发酵制成的大豆加工品。大豆的蛋白质因发酵分解,更容易被消化吸收,其中维生素B2的含量比普通大豆多出4倍。
研究证实,纳豆中的纳豆激酶能溶解血栓,防止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疾病。此外,纳豆还富含大豆异黄酮、锌、钙与维生素K,不但能补充雌激素,改善更年期症状,还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味噌,防癌抗衰老。味噌是黄豆、米曲和食盐一起发酵而成的。日本国家癌症研究中心发表研究指出,每天喝3碗以上味噌汤的女性,得乳癌的几率比每天只喝1碗的女性减少40%;每天喝2碗的女性患癌几率也少了26%。味噌所含的维生素E、大豆黄素、皂甙还具有抗氧化的作用,有助预防衰老。
臭豆腐,提升免疫力。最近研究发现,臭豆腐富含植物性乳酸菌。
发表该研究的专家表示,臭豆腐的卤汁主要是以苋菜、芥菜或其他蔬菜为基底,再加上豆腐干所含的蛋白质,因而造成了一个稳定的乳酸菌发酵环境。专家表示,这些菌有利于提升人体免疫力,未来有望应用在益生菌的开发上。
吃发酵豆制品有利于控制血压
1、蛋白质。豆制品中的蛋白质经过发酵变性后,变成了多肽及氨基酸,相当于分解了蛋白质,而这种分解使得蛋白质更容易被吸收。同时,这些氨基酸和多肽会让原本无味的豆制品变得味道更加鲜美。经研究发现,发酵之后的一些活性肽更有助于控制血压。
2、维生素。在豆制品发酵过程中,会产生维生素b12,维生素b12常见于动物性食物中,在植物性食物(豆制品)中是很少见的,而发酵豆制品是素食中良好的b12来源。
3、矿物质。常见的对身体有益的矿物质如钙、铁、镁等元素,经过发酵后,生物利用率会提高。因为在植物性食物(大豆)中多多少少都会含有一些草酸和植酸,这些物质会影响上述矿物质的吸收,而经过发酵之后,这些草酸和植酸都会被霉菌消灭掉。
4、大豆异黄酮。这是对女性朋友很重要的营养素,豆制品在经过发酵之后,大豆异黄酮的生物利用率会得到改善,因为,发酵使异黄酮不会和豆制品中的糖结合,它变成了游离形式,而这种游离的异黄酮,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应该彻底转向发酵豆制品了呢?也未必,因为豆制品在发酵过程中比较容易混入杂菌,我们又会加入大量的盐来防腐。豆腐乳按5%含盐量计算的话,吃20克豆腐乳就吃了1克盐,因此发酵豆制品也不能吃得过多。
发酵豆制品还有营养吗
⑴ 消化率上升:由于膳食纤维和抗营养物质的减少,尤其是大豆制品中的蛋白质的结构发生变化,使消化率明显上升;例如整粒熟大豆的消化率为65.3%;豆浆为84.9%,豆腐为92~96% ;
⑵ 营养素增加:在大豆发芽成为豆芽的过程中,大豆中所含的葡萄糖会合成维生素C。在缺乏蔬菜的饮食中,豆芽可以成为维生素C的来源;另外蔬菜等植物性食物中普遍缺乏维生素B12,而大豆经微生物发酵可以合成维生素B12;
⑶ 抗营养物质减少:植酸、单宁、皂苷、蛋白酶抑制剂,减少了对人体的不利影响。
非发酵豆制品的营养特点
⑴ 豆浆
豆浆的制作经过了充分打磨、加热,去除了红细胞凝集素等抗营养物质,并且能够提升蛋白质的消化率;
⑵ 豆腐
由豆浆凝固而成,由于加入的凝固剂中含有钙(除了以葡萄糖内酯作为凝固剂的内置豆腐)。所以豆腐中含有大量的钙,可以作为钙的良好来源。
⑶ 油豆皮、腐竹
由煮豆浆表面的皮,捞出晾干制成;所以油豆皮和腐竹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很高;
发酵豆制品的营养特点
发酵的过程中会有部分蛋白质分解,产生游离氨基酸,这些游离氨基酸使豆制品产生了特殊的鲜味。并且其中的抗营养因素被分解,生物利用率上升,消化吸收率上升;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合成了维生素B12,可以作为植物性食物中仅有的维生素B12来源;另外,发酵使异黄酮利用率上升,低聚糖减少,不会产生食用大豆产生的胀气。
缺点:
发酵的豆制品在制作过程中往往会加入大量的盐,例如,红腐乳钠的含量为309mg/10g;臭豆腐为201mg/10g,而1克盐的含钠量为393mg,食盐的限量为每日6g,在食用时应该注意。
豆腐皮高蛋白低钠
1、豆腐干含钙高(每100g309mg的钙)
黄豆本身钙含量不高(191毫克/100克),而且含有较多植酸,钙的吸收利用率比较低。但是,把大豆加工各种豆制品,虽然要加入好几倍的水,但钙含量未降低多少,而且草酸减少,钙的吸收利用率更高。
豆腐干是豆腐的半干制品,蛋白质含量较高,豆腐干所含的卵磷脂对降低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很好的效果。豆腐干还含有多种矿物质,能补充钙质,防止因缺钙引起的骨质疏松,促进骨髂发育。
2、豆腐皮、腐竹蛋白高,且属高钾低钠
豆腐皮的蛋白质含量很高,每100g豆腐皮和腐竹都含蛋白质44.6g,相当于牛肉干,而且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接近于人体需要,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正常的豆腐皮有股豆制品清香味,颜色微黄,有光泽;浸泡后仍有韧性,水质略淡,但如出现非常明显的偏黄或偏绿,豆腐皮就可能添加了不应添加的成分。
除了传统的干豆腐皮,很多人喜欢吃油豆皮,特别是在火锅店。腐竹又称豆腐皮、油皮,是大豆磨浆烧煮后, 从锅中挑皮、捋直,经过烘干而制成的凝结干制而成的豆制品,它通常作为配菜与其它食物混合烹调食用,可以油炸、蒸炖、红烧、炒肉等,当然还可以凉拌。很多人在火锅店吃的油豆皮其实和咱们的腐竹营养价值差不多,本文由天天爱养生网整理发布 ,只是它们最后的提取工艺不同。
另外,现在还有一些新式豆制品如豆泡、烤麸等,由于制作工艺不同,它们都有疏松的孔洞,在与其它食物烹饪时,很容易渗入相应食物的汤汁,口感很不错,但烤麸中钠的含量相对较高,所以在食用时要注意量的摄入。
3、发酵豆制品的营养特点
发酵豆制品其实就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经过微生物的发酵而制成的食品,如豆豉、豆腐乳、豆酱、酱油等。
首先、高蛋白、易吸收。发酵过程中,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为具有活性的多肽和游离的氨基酸,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这对于消化功能减退的老人、消化不良的儿童和有消化功能障碍的患者来说都是十分有利的。
其次、B族维生素的增加,尤其是VB2、VB12含量的增多。而植物性食物中很少有VB12,一般在动物性食物中含量高,而发酵豆制品中的VB12的出现对于素食人群来说非常重要。
最后、去除了一些不利于机体吸收的因素。大豆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但大多数以植酸盐的形式存在的,不容易被机体利用,而在发酵过程中,具有活性的植酸酶就可以使大豆中的植酸减少15%左右,大大提高了矿物质的利用率。
发酵豆制品包括哪些
纳豆,帮女性安度更年期。
纳豆是经过蒸煮后,发酵制成的大豆加工品。大豆的蛋白质因发酵分解,更容易被消化吸收,其中维生素B2的含量比普通大豆多出4倍。研究证实,纳豆中的纳豆激酶能溶解血栓,防止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疾玻此外,纳豆还富含大豆异黄酮、锌、钙与维生素K,不但能补充雌激素,改善更年期症状,还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臭豆腐,提升免疫力。
最近研究发现,臭豆腐富含植物性乳酸菌。发表该研究的专家表示,臭豆腐的卤汁主要是以苋菜、芥菜或其他蔬菜为基底,再加上豆腐干所含的蛋白质,因而造成了一个稳定的乳酸菌发酵环境。专家表示,这些菌有利于提升人体免疫力,未来有望应用在益生菌的开发上。
味噌,防癌抗衰老。
味噌是黄豆、米曲和食盐一起发酵而成的。日本国家癌症研究中心发表研究指出,每天喝3碗以上味噌汤的女性,得乳癌的几率比每天只喝1碗的女性减少40%;每天喝2碗的女性患癌几率也少了26%。味噌所含的维生素E、大豆黄素、皂甙还具有抗氧化的作用,有助预防衰老。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味噌含盐量偏高,不宜多吃,高血压患者更要限量食用。而像黄豆类制品,例如味噌、纳豆等,蛋白质含量也偏高,有痛风、肾脏病患者要格外小心。吃臭豆腐适量就好,不建议吃油炸臭豆腐。
豆制品的这7点你未必知道
1、大豆蛋白是植物中的佼佼者,它属于优质蛋白,可以与动物蛋白相提并论,但严格地说,大豆蛋白的氨基酸评分仍不如鸡蛋、肉类和奶类中的蛋白质,所以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蛋白质粉为乳清蛋白,而不是大豆蛋白。
2、豆腐、豆腐干、千张、素鸡等大豆制品可以补钙,但豆浆、内酯豆腐、豆腐脑、腐竹、日本豆腐、千叶豆腐等大豆制品含钙较少,因为后面这些大豆制品均未添加含钙的凝固剂(卤水或石膏),凝固剂才是钙的主要来源。
3、大豆制品对素食者营养的重要性无可比拟,素食者应该多吃大豆制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全素食人群每天要吃50克至80克大豆(相当于一大块400克左右的豆腐),蛋奶素人群每天也要吃25克至60克大豆(或与之相当的大豆制品),这一数字是普通人群的2倍。
4、腐乳、豆豉、豆酱等发酵大豆制品通常都是高盐食品,并不在推荐的健康食物之列,但它们的确有独到之处,含有其他植物性食物均不含有的维生素B12,这一点对全素食者特别重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全素食者还每天要吃5克至10克发酵的大豆制品。
5、大豆含有丰富的磷脂,特别是卵磷脂,是生产保健食品“卵磷脂”的两大原料之一,叫“大豆卵磷脂”,另一种生产卵磷脂的原料是蛋黄,叫“蛋黄卵磷脂”。
6、大豆含有甾醇、低聚糖、皂苷、大豆黄酮(植物雌激素)、大豆纤维、植酸、抗胰蛋白酶抑制剂等多种植物化学物。这些成分几乎都被提取出来作为保健食品售卖,所以在豆腐、豆干、腐竹等大豆制品中,这些物质大多已经流失,保留量很少,但在豆浆、煮黄豆、豆豉、黄豆粉等大豆制品中,这些物质大多得以保留,而在豆油中,这些物质统统归零。
7、大豆主要指黄豆、黑大豆和青大豆,它们的营养价值与绿豆、红豆、扁豆、蚕豆、腰豆等杂豆有本质区别,后面这些豆子都含有50%以上的淀粉和极少脂肪,而大豆淀粉的含量几乎为0,并且含很多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