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滋病的原因有哪些
爱滋病的原因有哪些
我想不会有人对艾滋病陌生,这个疾病实在是太可怕了,我想很多人最害怕的就是艾滋病。艾滋病在全世界都是高发疾病,很多人都是因为被传染而感染上,艾滋病的传染性极强,这才是它最可怕的地方。中医对艾滋病的病因则有以下五点:
感染湿温、湿热等 湿温已是中医的专有病名。湿热是艾滋病发病时的重要病机之一,是不少学者的共识,称之为病因既不规范,也不免有以偏赅全之憾。
感染艾毒、艾邪 艾毒、艾邪是直接附会西医的称谓,仅仅是艾滋病病毒的简称,只有“新味”,不含“原汁”,对中医理、法、方、药的具体应用没有实际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感染疫毒、毒邪、伏邪、疠气等 疫毒、毒邪、伏邪、疠气等是中医温病学对“皆相染易”性质病因的总称、泛称,虽有中医特色,是“原汁”不纯,“新味”不含,无论从中医诊断学或者从治疗学上,都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肾虚、精虚等 这是外邪入侵后导致的结果,不是原因,可以称为继发性原因,或称为第二原因,严格来说只能叫“证因”,不能称之为病因。艾滋病的传染性也得不到体现,是有“原汁”无“新味”。
感染湿毒 HIV致病,起病隐匿,病程迁延,缠绵难愈,表现复杂,首犯脾土,病位广泛,符合中医湿邪致病特点,几乎是专家学者的一致观点。称谓“湿毒”也符合现在语言习惯,但不严谨,经不起分析。“毒”作为中医学特殊的病因学概念,有其特定的含义。张允岭等曾对9个地区110位专家问卷调查,通过类聚分析与因子分析结果提示,毒的主要特征是酷烈性、暴戾性、正损性,即毒致病来势凶猛,发病急骤,传变迅速,以发病急,病情传变快为临床特点。人体感染HIV后,呈现一个很长的自然史发展过程,8~10年的潜伏期可无任何症状,与毒的致病特点相悖。湿毒之名,虽是“原汁添新味”,但“原汁”与“新味”有附会之嫌。
上述就是中医对于艾滋病病因的认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艾滋病的病因不管是预防还是治疗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小编希望大家对艾滋病的重视程度还是要再加强,要小心自己的身体。
人参是治疗艾滋病新药物
15年前,即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日本、中国等国家一些报刊发表一条消息称,日本专家经过研究证实,人参对缓解艾滋病情有益,可杀死艾滋病一种主要病毒15年后的今天,韩国《朝鲜日报》刊登文章说2008年艾滋病最新治疗,韩国科学家经长期研究发现,红参对爱滋病最新治疗有一定疗效,艾滋病患者长期服用红参能够减轻病情延长寿命。
我国一些报刊发表了张锦芳撰写的2008年艾滋病最新治疗介绍韩国科学家研究用红参医治艾滋病的简况。文章说,蔚山医科大学教授赵泳杰自1991年起对艾滋病患者服用红参的疗效进行研究。他对生存10年以上未服用其它药物而仅服用红参的31名艾滋病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他们长期服用红参对缓解病情有明显作用。
赵泳杰教授说,健康人体内每毫升血液一般有1000个cd4免疫细胞。人患艾滋病后,体内的cd4细胞就会每年每毫升血液减少100个。大约10年后,艾滋病患者体内的cd4细胞丧失殆尽,于是无法抵御外界病原菌的侵入,病情则急剧恶化。但是,在生存10年以上的31名艾滋病患者中,平均服用8478克红参的人,体内的cd4细胞每年每毫升血液仅减少14个,平均服用870克红参的人,体内的cd4细胞则每年每毫升血液减少49个。
艾滋病患者体内的nef基因具有促使艾滋病病毒迅速繁殖的作用。赵泳杰教授对服用红参7年以上、病情有所好转的16名艾滋病患者的nef基因进行分析,结果发其中14人体内nef基因被破坏。这表明,红参能破坏nef基因,从而遏制艾滋病病毒的繁殖。这一科研成果发表在美国《临床及诊断实验室免疫学》杂志第四期。
从发现艾滋病第一人至今,全世界还没有研制出医治的爱滋病最新治疗特效药物。日本、韩国专家研究2008年艾滋病最新治疗法用人参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研究取得可喜的成果,是全世界数千万艾滋病病人的福音,是对全人类的伟大贡献。
另据韩国首尔峨山医院研究小组的一项临床报告指出,仅服用红参的爱滋病患已健康地存活20年,此一研究报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据「联合新闻通讯社」指出,
韩国蔚山医科大学首尔峨山医院教授赵泳杰自1991年底开始,进行了一项爱滋病研究,仅给爱滋病患服用高丽红参。
其中,部分患者20多年来在未服用爱滋病治疗药物的情况下,竟然健康地存活了下来。
据了解,赵泳杰的此项临床研究成果,被刊登在国际学术杂志「爱滋病研究与人类反转录病毒」期刊
(AIDS research and human retrovirus)最新一期,并在日前于中国北京举行的2009抗病毒世界高峰会议」(BIT Life Sciences‘ 2nd Annual World Summitof Antivirals)上发表。
赵泳杰主持的研究小组说,爱滋病患者长期仅服用红参的结果显示,患者的「免疫细胞减少现象」速度转缓。
而同时服用爱滋病治疗药物和红参的患者,比只服用治疗药物的患者更易吸收药物,免疫细胞数也大幅增加。
此外,患者服用红参后,爱滋病病毒的Nef遗传基因遭到破坏。
赵泳杰表示,1988年被确诊感染爱滋病病毒的一名患者,最近被发现体内的Nef基因被破坏,
而体内免疫细胞数增加到了1000个以上,恢复到正常水平。
报道指出,如果长期服用爱滋病治疗药物,会因遗传基因的置换或插入,
而像抗生素一样出现耐药性,但红参可以使基因出现各种形式的破坏。
赵泳杰还表示,爱滋病患者很少出现基因破坏,
因此,截至目前尚未研究出患者的预后及病毒破坏之间的关系,但应透过相关研究修改以前的概念。
相信不久,人参将会作为全球爱滋病最新治疗的首选药品。
献血容易得艾滋病吗
不会。
爱滋病的传播就只有三种方式: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及性传播。而无偿献血是将自身的血液通过献血站的针头传输到血袋里的,没有与他人血液接触的机会。只要是正规的采血站,使用的是一次性针头,就不会感染到爱滋病病毒的。
防治性病的15误区
误区1:使用保险套就不会感染性病
保险套虽然是预防性病最好的方法,但并是万无一失,因为保险套使用不当(如未完全套入,性交一半才使用,射精后持续还有性交的动作等)或保险套品质不佳在性交中途破裂,还是有感染性病的机会。
误区2:口交不会感染性病
口交是性病传染的重要途径之一,泡疹、淋病、梅毒、非淋菌性尿道炎及爱滋病都可能经由口交感染。
误区3:嫖妓前如果服用抗生素,就可以不必带保险套
抗生素只对细菌引起的性病有效,对泡疹、爱滋病则无效。滥用抗生素反而容易使细菌产生抗药性。淋病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误区4:嫖妓后立刻小便就不会得性病
引起性病的细菌或病毒在短时间内就会深入组织或进入血液,因此在性交后立刻小便,对预防性病的效果相当有限。但女性病人在性行为后解尿,将膀胱内的细菌排空,有预防急性膀胱炎的功效。
误区5:性行为前服用维生素C就能预防性病
维生素C并无预防性病的功用。
误区6:性病只在性器官出现症状
除了泌尿生殖器外,性病的表徵还可能出现在身体其他的器官,包括全身的皮肤、口腔、眼睛、直肠、肛门附近及关节等。
要想预防性病,不但要做到洁身自好,养成良好的性习惯,还要注意避开上面这一些性病地雷,以免被伤害。
误区7:只要没有涉足不正当场所就不会感染性病
泡疹、尖型湿疣常不需性行为就可能受感染,输血、与性病带原者共同使用针头针筒,都有可能感染性病梅毒及爱滋病。
误区8:女性是否有性病从外观就可以看出来
很多的性病在女性无明显的症状,且外观也看不出异常,或病变深藏在子宫颈附近,不易察觉,因此女性常是性病的带原者而不自知,外观正常的女性不代表她就安全。
误区9:身体差的人才会得性病
性病无孔不入,身体健壮如牛的人照样会得性病。
误区10:只有同性恋的男子才会得爱滋病
爱滋病不单只发生在同性恋男子,异性恋、母亲胎儿间、夫妻间都可能互相感染。
误区11:只要没有症状,性病就不用继续治疗
性病的治疗有一定的疗程,不可因为没有症状就停止服药,这样才能防止疾病复发,或产生具抗药性的菌种。
误区12:得到性病,性伴侣如果没症状就不用治疗
得到性病,性伴侣一定要同时接受检查及治疗,以免乒乓球式的感染。
误区13:捐血中心的血绝对安全,不用担心感染性病
爱滋病是有空窗期的,目前尚无任何有效的方法可供检验,(因此捐血中心的血液虽都经梅毒及爱滋病的筛检,但不保证就绝对安全。
误区14:性病对后代没有影响
性病大多数对后代是有影响的,梅毒或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原体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导致流产、早产、胚胎死亡、先天畸形、胎传梅毒。沙眼衣原体可导 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自发性流产主要与淋病、支原体或单疱病毒有关。淋病可致新生儿淋病,造成有缺陷新生儿出生,还可致新生儿眼炎导致失明。
误区15:在尿道灌汽油可以治疗尿道炎
汽油非但杀菌的功用,反而会伤害尿道的粘膜,引起严重的组织反应。
献血容易得艾滋病吗
爱滋病的传播就只有三种方式: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及性传播。而无偿献血是将自身的血液通过献血站的针头传输到血袋里的,没有与他人血液接触的机会。只要是正规的采血站,使用的是一次性针头,就不会感染到爱滋病病毒的。
艾滋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艾滋病是人体免疫缺陷病毒,而且是一种传染性极高的一种传染病。艾滋病是一种病毒,能直接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从而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艾滋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艾滋病的发病原因,从起源到发病机制都很详细,希望大家在看过之后有所启发。
发病原因
自1981年美国报道发现一种能对人免疫系统产生破坏力的反转录病毒后,1983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 Montagnier等首先分离出一株病毒,当时命名为淋巴结病相关病毒 lymphadenopathy associated virus,LAV。1984年美国Gallo等又从1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活体组织中分离出病毒,命名为嗜人T淋巴细胞病毒Ⅲ型HTLV-Ⅲ,同年Levy又分离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病毒ARV。经鉴定证明这些病毒为同一病毒,归入反转录病毒科。随后于1986年7月被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其统一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艾滋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RNA 病毒,可在体外淋巴细胞系中培养,属反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慢病毒属Lentivirus。迄今已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有两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型HIV-2。
1.HIV-1 起源于中非,扩散到海地、欧洲、北美及全世界,它选择性地侵犯CD4 T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亚群,也能感染B细胞、小神经胶质细胞及骨髓干细胞,是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主要毒株。
1HIV-1的形态及结构:电镜下观察HIV-1呈圆形颗粒,直径约110nm。病毒外膜由两层类脂组成,它系新形成的病毒从人的细胞芽生至细胞外时形成,既有病毒蛋白成分,也含有宿主细胞膜的蛋白质。
2HIV-1的基因组及其功能:HIV-1病毒基因组长约10kb,两端各有一个称为长末端重复 1ong terminal repeat,LTR的RNA序列,长约634bp。
3HIV-1如何感染细胞及复制:游离的HIV-1遇到CD4 细胞时,1个以上的HIV-1的包膜糖蛋白gp120与靶细胞表面的CD4分子紧紧结合,导致gp120分子内部的构相发生变化,使gp120同时与靶细胞表面的辅助受体结合。该受体又分为CC系统,如CCR2、CCR5等及CXC系统,如CXCR4,通常,gp120与CCR5结合感染巨噬细胞,与CXCR4结合感染T细胞。继之,在gp41的参与下,HIV的外膜与靶细胞膜发生膜的融合。随后,病毒核心部分被注入胞质内。
近年的研究发现,HIV-1感染CD4 和CCR5 巨噬细胞时如果没有树突细胞特异的HIV-1结合蛋白DC-SIGN的辅助,则感染不能完成。 DC-SIGN是一种分子量为44×103的树突细胞DC的表面蛋白。HIV-1侵入人体后,首先感染DC。这一过程是借助于gpl20于DC- SIGN。的特异性结合来完成的。随后病毒被DC吞噬进入细胞内。DC将外来的病毒抗原加工处理,并将抗原信息提呈给T细胞,激发抗病毒免疫反应。同时,在抗原提呈过程中,DC与T细胞直接接触,也将病毒传递给了T细胞,造成T细胞的感染。
2.HIV-2 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西非患者中分离出的另一种能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反转录病毒。主要限于西非,但现在已在美国、欧洲、南非、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发现有HIV-2感染病例,我国也有少数病例。最近发现HIV-2有不同株别差异存在。HIV-2的超微结构及细胞嗜性与HIV-1 相似。在分子学特性方面,HIV-2与猴免疫缺陷病毒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相近,与HIV-1的结构蛋白差异较大,尤其是外膜蛋白。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HIV-1相比明显不同,仅40%~50%与HIV-1相似,而75%与某些SIV相似。HIV-2基因组也有gag,env和pol三个结构基因,也可有tat、rev、nef,vif和vpr基因。
通过了解艾滋病的发病原因之后,大家应该都清楚了艾滋病病毒在人体中是怎么活动的,怎么攻破我们的免疫系统的,它把人体中最重要的免提系统中的T4淋巴细胞大量吞噬和破坏,进而一步一步使免疫系统功能丧失。人体没有免疫系统的保护,就很容易得病或者感染。小编希望大家看过之后,在心理方面做好预防,减少艾滋病的发生。
强迫症怎么回事?
大多数强迫症朋友恐惧他周围环境中的某个事物,比如某物体、人或者情境。如某一强迫洗澡的朋友,经过分析其实自己恐惧的是爱滋病病毒,害怕自己携带这种病毒并传染给家人。所以每次从外面回来必须长时间的洗澡。这里,爱滋病病毒就是他外在的恐惧线索。
一些让人感觉羞耻或者厌恶的内在想象、冲动或者是一些抽象的想法,也能引起人的焦虑和痛苦。这一类就是内在的恐惧线索。比如,想伤害自己或亲人的冲动,开车时想撞人的冲动,不反复的去做某一动作就会有灾难性的后果发生等等。外在线索和内在线索并不一定同时存在于一个人身上,有些人只有外在线索,有些人只有内在线索。
强迫症朋友为了降低自己的痛苦和焦虑,对于可以引发自己恐惧的情境或事物往往采取回避行为,这一点和恐惧症朋友一样。
仪式行为是为了减轻由强迫思维带来的焦虑和痛苦而采取的一种仪式性的行为。仪式行为可以分为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外显仪式行为比较好识别,如反复洗手,洗澡,检查等等。
如果发现自己身边的朋友,自己有以上这些行为的话,就需要自己及时的引起重视了,会导致人有强迫症的原因有很多,大多数人都是由于日常生活当中压力过大,所以导致自己有一些心理疾病,及时的去找心理医生进行治疗的话,是可以治愈的。
鹅口疮应警惕艾滋病
鹅口疮为婴儿之普遍感染病症,约影响百分之二到五的新生儿;这些新生儿主要是在生产过程通过母亲产道时,因母亲患有阴道霉菌感染,故感染到念珠菌的。鹅口疮的症状通常在出生后七天到十天内出现。
任何年龄层的人都可能因为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感染性单核球增多症、抗生素治疗等因素引发鹅口疮;抗生素主要杀死口中的正常菌丛因而促使鹅口疮发作,一旦这些正常菌消失,念珠菌便可无限制生长而不会受到竞争而抑制。
鹅口疮亦会发生在慢性疾病或营养不良或那些免疫防御系统较弱的人身上;鹅口疮发生危险性较高的特殊族群有:糖尿病、老年人、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的患者或因疾病免疫力下降如:癌症或爱滋病感染患者。
在感染了爱滋病病毒的初期,大部分受感染人士都没有明显的病征,亦有部分人士在感染后的2至6星期会有发烧、淋巴结肿大等征状。爱滋病病毒主要破坏一种名为 cd4 淋巴细胞的白血球,令人体逐渐丧失免疫能力,无法抵抗不同种类的感染和癌症的侵袭,而这些感染对抵抗力正常的人通常毫无威胁。随着感染的时间增长,受感染者体内的爱滋病病毒数量增加,同时逐渐丧失免疫能力。爱滋病患者是爱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能力因受破坏而下降到一定水平,并出现如机会性感染及恶性肿瘤等并发症的阶段。半数的爱滋病病毒感染者在没有接受治疗的情况下会于十年内发病,成为爱滋病患者。
鹅口疮是常见的口腔及喉部感染,主要是由于免疫力衰退及念珠菌感染,令口腔黏膜及舌面出现白斑、溃疡,不一定等于已感染爱滋病病毒。有没有感染爱滋病病毒,只有透过爱滋病病毒抗体测试才可确定。若身体上出现问题,应该尽快请教医生,作身体检查。
爱滋病的症状
医学发展到今天,仍然有很多疾病还是不治之症,这其中也包括爱滋病,这一疾病不仅令患者深受痛苦,而且因为发病的原因与不洁性交有关,所以患者也深受他人的歧视,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下爱滋病症状。
艾滋病初期症状都有哪些?
艾滋病有四个阶段,急性感染期、潜伏期、艾滋病前期和典型艾滋病期。而且艾滋病每个时期的症状是不一样的,而且不是所有感染艾滋病的患者都会经历这四个阶段。
1、艾滋病急性感染期
急性感染期即窗口期。这个时期的症状主要是: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肌肉酸痛、还会发生乏力、盗汗、咽炎等。
由于艾滋病急性感染期时,症状比较轻,。在被感染HIV后的2-6周,可以通过查血,检测HIV抗体是否呈阳性,以此为判断是否感染艾滋病的标准。
2、艾滋病潜伏期
感染艾滋病毒后开始进入潜伏期,而且会经历2-10年,艾滋病潜伏期症状不明显,因此潜伏期是不易于人们发现和预防艾滋病的。但潜伏期不是静止期,更不是安全期,病毒在持续繁殖,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
因此,艾滋病高发人群要重视艾滋病毒检测工作,避免其对健康造成的影响。
3、艾滋病前期
艾滋病前期是指潜伏期后开始出现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直至发展成典型的艾滋病的一段时间。这时艾滋病会出现续性的淋巴节肿大,发生的部位多见于头颈部、腋窝、腹股沟、颈后、耳前、耳后、股淋巴结、颌下淋巴结等症状。
艾滋病前期出现的淋巴结肿大一般会持续半年以上;体重减轻10%以上;持续数月的周期性低热;夜间盗汗;口腔出现毛状白斑是早期诊断艾滋病的重要线索。
4、典型艾滋病期
典型艾滋病期由于免疫系统被严重破坏,容易发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感染和恶性肿瘤。病变可表现在人体类的各个器官方面,如肺、口腔、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脏、肾脏、眼、关节、皮肤等等。已发生机会性感染者,平均存活期为9个月。
以上就是专家关于爱滋病症状的介绍了,专家表示,尽管现在爱滋病还不能得到完全的治愈,但是如果患者可以做到早期发现该疾病的症状,及时的进行检查和治疗,那么,经过治疗,还是可以控制病症发展,使患者的寿命得以延长的。
艾滋病能活多久 艾滋病潜伏期多久
大部分艾滋病患者并不是感染后立即发病死亡,艾滋病一般会有一个时间段的潜伏期,
一般而言,爱滋病的潜伏期为5到10年。一旦发病,一般会在1-2年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