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宝宝腹泻护理认准四招
秋季宝宝腹泻护理认准四招
腹泻为何“爱”在秋季
秋季腹泻,是特指发生在9~11月份的腹泻,它往往来势汹涌,发病急,症状严重,病程在1周左右,发病年龄以6个月~3岁的宝宝居多。秋季腹泻的病原体常见有:轮状病毒、ECHO病毒和柯萨奇病毒,而引起宝宝秋季腹泻的罪魁祸首主要是轮状病毒,目前在治疗上尚无针对此病毒的特效药,治疗原则以防脱水为主。
秋季宝宝腹泻护理认准四招
1.别给宝宝禁食
不论宝宝是因何原因导致的腹泻,妈妈们都不应该擅自给宝宝禁食。因为宝宝的消化道功能虽然降低了,但仍可消化吸收部分营养素,完全给宝宝禁食,不仅不会帮助其止泻,还有可能会造成更大的营养缺失,让宝宝病程延长。对于吃母乳的婴儿应继续正常哺喂;吃配方奶的婴儿每次奶量可以减少1/3左右,奶中稍加些水。如果减量后宝宝不够吃,可以添加含盐分的米汤,或哺喂新鲜蔬菜汁水,以补充无机盐和维生素;对于1岁以上的孩子,应清淡饮食,吃面条、稀粥等。
2.坚持喂水预防脱水
有不少妈妈觉得,宝宝拉稀是因为宝宝喝太多水或者奶导致的,于是自行减少给宝宝喂水和吃奶的次数,其实,宝宝秋季腹泻往往都伴有呕吐、发烧、口渴、口唇发干等症状,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尿少或无尿、皮肤“发蔫”、哭而无泪等,这些都是宝宝严重脱水的表现,所以当宝宝腹泻时,妈妈们需格外注意给宝宝补液。
3.腹部保暖
宝宝腹泻多与“肚子”受凉有关。特别是已经腹泻的宝宝,如果还继续让腹部受凉,病情或会更加严重。因此,妈妈可适当给宝宝增加衣服,或用毯子、肚兜等围住宝宝的腹部,此外,也可以用毛巾裹住热水袋给宝宝轻敷腹部,但需要注意水温不可太烫、时间不宜过久,以免烫伤宝宝。
4.做好臀部护理
腹泻时,宝宝的臀部由于排便次数增多,肛门周围的皮肤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父母应在孩子便后用湿纸巾擦拭或者直接用温水清洗。洗后可涂些护臀膏,以防红臀,并及时换尿布,以防尿布疹,避免破溃。
5.日常护理
对于患上腹泻的宝宝,妈妈应仔细观察他们每次大便的性质、颜色、次数和量的多少,必要时,还可以将其大便保留送至医院化验;注意让宝宝多休息,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宝宝的臀部,并涂抹一些润肤露,防止红臀发生;尿布要清洗干净,最好能煮沸消毒,或置于太阳下曝晒消毒。
如何预防宝宝秋季腹泻
1.注意饮食卫生:宝妈们一定要注意食物和饮水卫生。要保证食物新鲜、清洁有充分的营养。还要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不干净的东西不吃,吃东西前后洗手。食具的消毒也非常重要。宝宝的玩具或能够用手触摸到的地方都应保持清洁。衣被应勤洗勤换。
2.增强宝宝的抵抗力:适当的户外活动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增加了宝宝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
3.预防感冒:注意气候变化,及时添减衣被,避免受暑或着凉,同时预防病毒感染,预防感冒,使宝宝能够抵御轮状病毒的侵袭。
4.避免滥用抗生素:长期滥用抗生素,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而导致肠炎。
5.强调母乳喂养:母乳不仅温度适宜,营养全面,还含有免疫球蛋白等抗病成分,有利于预防轮转病毒的感染。
6.避免交叉感染:在秋季轮转病毒肠炎的高发期,尽量少带宝宝到人多的地方,避免接触传染。注意空气的流通,保持室内的清新,通风透气是减少及消灭致病菌的有效途径。
秋季护理宝宝注意事项
控制室温和湿度
在秋季护理宝宝的过程中,室内温度的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很多宝宝在秋季出现了感冒或者是着凉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孩子抵抗能力低,对于夏季和秋季的季节变换,温度变化也是比较大的。
孩子们没有适应这样的天气变化,导致了着凉的问题。秋季孩子着凉之后,就会出现感冒问题。在秋季护理中,爸爸妈妈们要学会控制室内的温度,一般温度在25度左右最为适宜。除了温度的控制,秋季气候干燥,空气湿度低,也可能造成呼吸道方面的感染问题。
在宝宝所处环境中,湿度的控制也很重要。要是室内的湿度不足,还是可以选择用空气加湿器,让室内的湿度增加,提高房间的舒适度。
宝宝衣着准备和被盖的更换
秋季在护理宝宝的问题上,要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为宝宝增减衣物。温度逐渐降低,秋季还多风。为了防止宝宝出现着凉感冒的问题,家长要为宝宝准备长袖衣服和裤子。材质选择透气且柔软的布料,穿起来更为舒适。
除了衣服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进行增减,在被盖的准备方面,妈妈们也要收起空调被,为宝宝准备被子。特别是半夜会更凉一些,半夜要防止宝宝踢被子。
宝宝的腹部护理
孩子的秋季护理问题包括了腹部的护理。孩子的脾胃健康护理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消化问题以及营养的吸收问题。要是爸爸妈妈们发现孩子存在消化不良或者是免疫力低下的情况,很可能是脾胃损伤存在关系。
在秋季护理宝宝注意事项中,要注意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宝宝的腹部,要是孩子存在腹痛的情况,要通过饮食调节和保暖,缓解孩子的痛苦。父母做好孩子腹部保暖,比如在宝宝睡觉的时候,为孩子的腹部围上肚兜,能够做好孩子的腹部保暖。
新生儿腹泻的5大原因要知晓
新生儿腹泻的原因
原因1:生理性稀便
在给宝宝腹泻下定义以前,首先应考虑宝宝是否真正得了“腹泻”。由于正常新生儿的肠道功能尚未健全,不同喂养方式的宝宝大便性状也存在明显区别,因此,当宝宝出现大便次数多及稀便等“腹泻”表现时,可能还无法断定宝宝得了“腹泻”。如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每天大便可多达7—8次,甚至10—12 次,大便通常较稀薄,如果宝宝精神好,吃奶好,体重增长正常,就不必担心。当然,对于人工喂养的宝宝,如每天大便5次以上,或大便中出现像鼻涕状的黏液,或含大量的水分,应及时找专家检查治疗。
症状: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每天大便次数较多,较稀,色黄。宝宝精神好,吃奶正常,体重增长正常。
原因2:喂养不当
给新生儿喂食的奶粉过浓、奶粉不适合、奶粉中加糖、奶液过凉、或过早添加米糊等淀粉类食物,都容易导致新生儿积食,从而引起宝宝腹泻。
症状:腹泻,大便含泡沫,带有酸味或腐烂味,有时混有消化不良的颗粒物及黏液。常伴有呕吐、哭闹。
原因3:对奶粉过敏
100名婴儿中有2—7名会对奶粉蛋白质过敏,这种症状多出现干2—3个月的婴儿。有遗传性过敏体质的新生儿更容易产生对奶粉蛋白质的过敏症状。
症状:使用牛奶或奶粉喂养后有难治性、非感染性腹泻超过两周,大便可混有黏液和血丝,伴随皮肤湿疹、荨麻疹、气喘等症状。
原因4:患感冒
在宝宝患感冒时常伴有腹泻症状,因此,只要从根本上把造成腹泻的罪魁祸首——感冒治好,腹泻也就自然而然地。痊愈了。如果担心宝宝会出现脱水症状,应适当给予口服补液。
症状:感冒、腹泻。
原因5:病毒或细菌感染
因病毒或细菌感染而造成的腹泻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肠道轮状病毒感染。轮状病毒是秋冬季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约占秋冬季节小儿腹泻的70%—80%,所以人们常把它称作秋季腹泻。2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最多,尤其是6个月—7岁的婴儿。传染性很强,能在家庭、幼托及儿科病房流行。发病时伴有呕吐发热,若不及时处理可出现脱水症状,因此要格外注意。
症状:大便呈黄稀水样或蛋花汤样,量多,无脓血,应考虑轮状病毒感染。若大便含黏液脓血,应考虑细菌性肠炎。常合并呕吐发热。
新生儿腹泻如何护理
新生儿腹泻护理方法1:坚持母乳喂养
我们都知道母乳是宝宝最好的天然营养品。感染性腹泻所导致的新生儿拉肚子,此时的宝宝免疫力会减低,坚持母乳喂养是给新生儿提高免疫力最好的方法之一。另外,哺乳妈妈也要注意,此时所进食的食物要尽量的清淡,并在母乳喂养前半小时可饮用一杯温开水,来帮助稀释乳汁。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拉肚子也有可能是喂养不当多致的,比如奶粉过浓、过凉或不适合等。这类情况导致的新生儿拉肚子会大便有泡沫,并伴有酸味或腐烂味,爸爸妈妈需要学习科学的喂养方法才可以缓解宝宝拉肚子。
新生儿腹泻护理方法2:宝宝的卫生工作要做好
在宝宝拉肚子期间,爸爸妈妈要注意勤给宝宝更换衣物,并在清洗宝宝衣物后,在阳光下充分曝晒。此外,宝宝的奶瓶、水杯等入嘴的食具也需要勤消毒。另外,由于新生儿拉肚子会排便次数增加,所以爸爸妈妈要及时用温水清洗宝宝的小屁屁,并柔软的棉布或纱布擦干,注意更换宝宝的尿布。如果宝宝的有红屁屁的情况,可以清洁后让其在空气中自然干燥,并涂抹尿布疹膏。
新生儿腹泻护理方法3:注意观察宝宝的病情
在爸爸妈妈护理新生儿拉肚子时,还要注意观察记录宝宝的腹泻次数、性状、颜色、量的变化等。如果新生儿拉肚子的情况在家庭护理后,病情不见好转,出现水样便次数频繁,口渴明显,双眼凹陷,尿量明显减少等脱水表现及高热等症状,需要及时就诊,那么之前记录的宝宝病情就可以清晰明了的向医生叙述。
新生儿腹泻护理方法4:给宝宝做好腹部保暖
拉肚子的新生儿宝宝由于肠道痉挛,可能导致腹痛,做好宝宝的腹部保暖能够帮助宝宝缓解疼痛。在宝宝睡觉时,注意盖好宝宝腹部,防止着凉。如果天气寒冷,爸爸妈妈也可以用热水袋中装入一些温热的水,注意不要过烫,然后热敷宝宝的腹部。
新生儿腹泻护理方法5:及时为宝宝补充水分
护理腹泻的宝宝时,由于宝宝大便稀,可能会引发脱水的危险,所以除了我们上文说的,在新生儿拉肚子时,要记得坚持母乳喂养外,还要为宝宝额外补充水分,爸爸妈妈可以在宝宝的奶瓶中倒入热温水,不仅能够补充水分,也能够帮助宝宝做好腹部的保暖。
宝宝秋季腹泻认识6大谬误
误区1:是菌痢或由细菌引起的腹泻
正确认识:罪魁祸首是轮状病毒
秋季腹泻顾名思义是进入秋季后,宝宝特有的一种腹泻病。 由于暑热刚过,家长还笼罩在夏季传染病特别是中毒性痢疾的恐惧中。宝宝又突然发热、咳嗽、呕吐之后发生频繁的腹泻,大便次数多(可达数十次),患儿很快出现脱水、酸中毒症状,所以很容易被想象为细菌性腹泻或中毒性痢疾。
其实婴幼儿秋季腹泻主要是一种“轮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病毒形似车轮而得其名。这是一种急性传染性腹泻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宝宝,尤以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轮状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一年四季都会发生,秋冬季是感染高峰期,所以叫“秋季腹泻”简称“秋泻”。这种疾病在我国各地均有流行,在欧、亚、美、澳、非各洲也都流行。婴幼儿感染后一般出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的临床症状,即水样腹泻,伴有发烧、呕吐,腹泻物大多为白色米汤样或黄绿色蛋花样稀水便,有恶臭,治疗不当可导致患儿死于脱水或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发育不良、肺炎、中毒性心肌炎等。
误区2:宝宝饮食不干净造成的,没有传染性
正确认识: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可有效预防
许多人不知道婴幼儿秋季腹泻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所以也就不了解怎样预防。其实轮状病毒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患儿粪便中含有大量轮状病毒,容易污染环境,有时可造成局部流行。另外,如果照管宝宝的人双手接触过宝宝的粪便,没有彻底消毒洗净,手污染了奶瓶、玩具、奶制品等,往往会造成再度、多次感染。轮状病毒也会通过生活用水污染、医护人员的手和医疗器具等传播。
因此,一定要注意卫生,喂孩子前认真洗手;孩子的用具、玩具、餐具经常清洗消毒,奶瓶每次使用清洗后,最好高温烧煮消毒20分钟;病孩应家庭隔离,粪便妥善处理,便器、尿布彻底消毒;宝宝的用具与大人分开,患病宝宝应有专用消毒盛器和消毒锅。
误区3:秋季腹泻不是传染病,没有疫苗
正确认识:宝宝秋季腹泻有疫苗,是计划外疫苗,需自费
预防小儿秋季腹泻的疫苗在我国近两年开始应用,属于自费疫苗,所以多数家长还不太了解,再加上3岁前计划免疫排得很满,往往家长想不到,宝宝也没有机会接种此类疫苗。
目前对轮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抗菌素无效,接种轮状病毒活疫苗是预防的唯一有效手段。该疫苗使用方便、安全、免疫效果良好。但由于人体感染轮状病毒后获得免疫维持时间较短,轮状病毒又有A、B、C、D 4个亚型,相互没有交叉免疫,疫苗也不可能覆盖所有的亚型,所以疫苗需要每一年到一年半接种一次,保护率可达75%至80%。
接种方法:
1、 用疫苗内附的吸管吸取疫苗,送入宝宝口内并使其咽下。应一次服用完,不要一日分数次服用。
2、 疫苗已被调制成适宜婴幼儿的口味,可直接口服,也可以掺入5-10ml牛奶中,饭前饭后服用均可。
禁忌症:
1、 严重先天性疾病、过敏史、免疫缺陷者禁用;
2、 一般疾病治疗期、发热者暂缓接种。
副反应:一般轻微,个别宝宝出现反射性呕吐,极个别宝宝低烧和一过性轻微腹泻,一般不需处理。
误区4:腹泻往往是由细菌引起的,应使用抗生素治疗
正确认识:秋季腹泻是病毒引起的,使用抗生素无效,反而造成不良后果
夏季腹泻多为细菌感染性腹泻,用惯了抗生素、杀菌药。有的家长以为秋季腹泻也不例外,于是多种抗生素一起上,狂轰滥炸,结果没炸着病菌,反倒伤了免疫系统,使得病毒有机可乘。
轮状病毒跟其它病毒一样,是不怕抗生素的。抗生素消灭了肠道正常细菌,容易继发菌群失调症、二重感染、刺激细菌释放毒素、影响肠道的吸收功能等。另外,应用抗生素对于饮食不当、气候突变等原因引起的非感染性小儿腹泻也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误区5:宝宝泻得太厉害,用止泻药可以止泻
正确认识:止泻药副作用大,对婴幼儿有毒害
有的家长看到宝宝每天腹泻十几次,心疼宝宝,就把自己服用的痢特灵等止泻药给宝宝服用。 岂不知痢特灵的副作用较大,还容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尤其是婴儿对痢特灵的敏感性特别高,痢特灵对婴儿潜在的威胁很大,不宜使用。其他止泻药物:易蒙停(洛哌丁胺)——5岁以下儿童禁用;复方地芬诺酯(复方苯乙哌啶)——两岁以下婴儿禁用;药用炭——禁止长期用于3岁以下宝宝腹泻或腹胀。因此,千万不可给宝宝滥用止泻药。
误区6:宝宝腹泻,止泻、禁食(或补充营养)很重要
正确认识:孩子脱水重,需要及时补液
由于频繁的腹泻,患儿容易脱水。家长只顾忙乱喂药,忘了给孩子补充液体,殊不知补液是最重要的治疗,且要有足够的耐心。可给宝宝喂口服补液盐水,少量多次地喂,每2~3分钟喂一次,每次用匙喂10-20毫升;这样积少成多,约4-6小时即能纠正脱水。如果孩子腹泻较重,脱水明显,就应带孩子去医院看儿科医生,用静脉输液的方法补液。
秋季腹泻的宝宝一般无需禁食,即便要禁食,也不宜超过6-8小时。因为禁食可能会导致宝宝饥饿性腹泻,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还可能出现营养不良(长时间禁食或长时间控制饮食)。而过多地补充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可能反而加剧腹泻,同时也不利于宝宝肠胃的修复。在宝宝腹泻时,可适当延长喂哺时间,减少喂哺剂量,宝宝不吃时,不要硬逼,非常喜欢吃的也不要没有限制。
宝宝腹泻护理的“雷区”
孩子腹泻即禁食
民间主张对急性腹泻采用禁食8-12小时,甚至24小时的饥饿疗法实际上是错误的。研究表明,即使急性腹泻时,患儿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也不会完全消失,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仍可达到正常的60%-90%。较长时间的饥饿,不仅不利于患儿营养的维持,还会使其营养状况进一步恶化,并影响肠粘膜的修复、更新,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使免疫力下降,反复感染,最后导致“腹泻——营养不良——易致腹泻”的恶性循环中。因此,对急性腹泻儿应继续喂食。母乳喂养儿可自由吃奶及喂水;人工喂养儿可先喂稀释牛奶(牛奶1份加水2份)2-3天,以后逐渐增至全奶;半岁以上的患儿可选用米汤、稀饭或烂面条等,并给些新鲜水果汁或水果以补充钾,再加些熟植物油、蔬菜、肉末或鱼末等,但均需由少到多,逐渐过渡到已经习惯的平常饮食。
服糖盐开水可防止脱水
在白开水中随意加糖、盐是不能起到防治脱水作用的。正确配制糖盐水的方法见护理重点中:预防脱水一节。
鸡汤作为一种营养物质,对人体确有补益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什么人都适宜喝鸡汤。无庸置疑,婴幼儿腹泻时会随胃汤液丢失大量的营养物质。因而,一些年轻的父母为孩子增加营养,喜欢给孩子喂食高营养的液状食物,比如鸡汤等。殊不知,给孩子喂鸡汤不但达不到壮体强身的目的,反而会给孩子带来麻烦。
研究发现,鸡汤进人人体后,蛋白质合成显著增多,而人体每合成1克蛋白质即需0.45毫克当量的钾,由于钾不断进入细胞,人体为维持平衡,钠也大量进入血液和细胞液中,因而造成体液高渗——高钠血症。所以,婴幼儿在腹泻时不宜喝鸡汤。
腹泻喝鸡汤补营养
鸡汤作为一种营养物质,对人体确有补益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什么人都适宜喝鸡汤。无庸置疑,婴幼儿腹泻时会随胃汤液丢失大量的营养物质。因而,一些年轻的父母为孩子增加营养,喜欢给孩子喂食高营养的液状食物,比如鸡汤等。殊不知,给孩子喂鸡汤不但达不到壮体强身的目的,反而会给孩子带来麻烦。
鸡汤进人人体后,蛋白质合成显著增多,而人体每合成1克蛋白质即需0.45毫克当量的钾,由于钾不断进入细胞,人体为维持平衡,钠也大量进入血液和细胞液中,因而造成体液高渗——高钠血症。所以,婴幼儿在腹泻时不宜喝鸡汤。
秋季宝宝腹泻怎么办?宝妈要想预防就需做好这4点
很多人小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在气温骤变的秋冬季节,妈妈总会嘱咐要做好肚子的保暖工作,不然就会着凉。这种做法其实有着一定道理的,因为中医认为,腹部是身上五脏的所在之处,保护好肚子,就等于保护好了脾胃。宝宝也是一样,在秋冬季节,宝妈要及时的给他们做好腹部的保暖工作,保证肚子不会着凉。中国传统的肚兜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因为宝宝无论穿衣多少,它都可以很好的保护好他们的小肚子。
当然,除了肚兜以外,宝妈们还应在宝宝出门时多预备一件衣服,因为秋冬季节温差变化较大,要做到宝宝衣物随增随减,这样才能最好的做好宝宝的保暖状况。
宝宝腹泻的重要愿意在于饮食,如果能够保证宝宝的饮食安全,就能大大降低宝宝腹泻的可能性。对于还在哺乳期的宝宝来说,宝妈最好不要吃性寒的食物;对于添加辅食的宝宝来说,他们的食物最好要做的易消化、易吸收;对于普通的宝宝来说,辛辣刺激的、刚从冰箱拿出来的食物也不适合食用,宝妈要多注意。
宝妈可千万别以为宝宝腹泻的主要原因是着凉,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也有很多,特别是轮状病毒,它的感染率非常高,几乎每一个五岁的孩子都会经历一次轮状病毒的感染。宝妈们在给宝宝准备食物时一定要保证食材的卫生、干净,同时餐具也需要消毒处理。
宝妈们在保证宝宝的食物安全外,还要注意他们排泄物的处理,因为轮状病毒的传染方式就是通过排泄物传染的。选择一款透气、防侧漏的纸尿裤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能够有效的避免宝宝过多的接触到排泄物,减少感染轮状病毒的几率。
预防宝宝腹泻最根本的办法还是提高宝宝自身的免疫力。所以在气温适宜的日子里,宝妈要多带宝宝外出活动活动身体,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
秋季宝宝拉肚子护理误区
秋季宝宝拉肚子误区一:腹泻就一定是由菌痢或者细菌引起的
近日来,天天渐渐转凉,很多爸妈都还没有从中毒性痢疾等夏季传染病的恐惧中走出来,又开始发现宝宝会发热、咳嗽以及呕吐拉肚子等,而且秋季宝宝拉肚子后,很快会伴随出现脱水和酸中毒等症状。很多爸妈经验不足,会把宝宝出现的这些症状想象成为细菌性腹泻或者是中毒性痢疾,其实秋季宝宝拉肚子的真实原因是一种“轮状病毒”引起的,属于一种急性传染性拉肚子,0-5岁的婴幼儿特别容易在秋冬季节患病。
轮状病毒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病毒,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因为轮状病毒引起的宝宝拉肚子的病症,每年的秋冬季节是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峰期,所以这种病毒引起腹泻被称为秋冬季宝宝拉肚子。
秋冬季宝宝拉肚子在我国各地多发,在全世界各地都很盛行。宝宝感染上这样的病毒之后,首先会出现水样腹泻等机型肠胃炎为主的病症,常见伴随发烧、呕吐或者拉出来的大便呈现有恶臭的白色米汤样或黄绿色蛋花样,如果爸妈在护理宝宝的过程中,护理方式错误将会导致宝宝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可导致死亡。
秋季宝宝拉肚子误区二:腹泻没有传染性,是由于宝宝吃的不干净
很多人觉得,婴幼儿腹泻是没有传染性的,总觉得是吃坏了肚子,所以也就不了解真正有效的预防措施。其实轮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秋季宝宝拉肚子后,大便富含容易污染环境的轮状病毒,会有导致造成局部流行的可能。此外,爸妈在护理宝宝的过程中,如果在帮宝宝处理便便后,没有彻底消毒洗净双手就去接触奶瓶和宝宝的玩具,就会再度让宝宝感染上轮状病毒。轮状病毒的其他传播途径是:生活用水、医生护士的手以及医疗器械。
所以,给宝宝喂东西之前一定要注意洗手,要经常清洁消毒宝宝平时的玩具和餐具,宝宝专用的奶瓶清洗后要高温消毒20分钟,秋季宝宝拉肚子后,要妥善处理宝宝的便便,宝宝使用过的便器和尿布都要彻底消毒。
宝宝腹泻护理宝典
宝宝腹泻 妈咪家居护理要点
重点1 及早补充身体丢失的水分
很多妈咪只要宝宝一腹泻,便急着往医院跑。其实,宝宝在腹泻一开始时,多为轻度脱水。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完全可在家里进行治疗。这样既及时又方便,还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对宝宝恢复病情很有利处。那么,妈咪首先要做的是判断宝宝是否是轻度脱水。轻度脱水的宝宝有口渴感,口唇稍干,尿比平时要少,颜色发黄,并且表现出烦躁、爱哭。
妈咪可从以下几种补液方法中选择一种:用自制的糖盐水补液,即在500毫升的温开水中加入1.75克精食盐和10克白糖,1.75克精食盐相当于啤酒瓶盖的一半,10克白糖相当于2小勺;用自制的米汤加盐液体补液,即在500毫升温开水加入1.75克的精食盐;用医生给开出来的ORS(口服补液盐)补液,ORS补液盐是已配好的干粉,使用时按说明书配成液体即可。
然后,在最初4小时里,按宝宝的每公斤体重给予20—40毫升液体。此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喝多少。2岁以下的宝宝可每隔1—2分钟便喂上一小勺,大一点的宝宝则可用小杯子喝。如果宝宝呕吐,待10分钟后再慢慢地喂;一旦宝宝出现眼睑浮肿,表明补液有些过量,应暂时改喝白开水或母乳。
爱心提示:不要把ORS补液盐加在奶、米汤、果汁或其他饮料中,并且按说明配制完毕之后,不能再往里加糖,否则影响补液效果。
重点2 给宝宝丰富的食物以防止营养不良
传统的腹泻治疗方法,主张让患儿禁食一段时间。然而,这样有碍于身体的营养补充,容易发生营养不良。现在主张不要让腹泻的宝宝禁食,但需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每日至少进食6次。母乳喂养的宝宝继续吃母乳,但妈咪的饮食含脂量要低些,否则会使腹泻加重;6个月以内人工喂养的宝宝,可按平时量喝奶;6个月以上已经添加离乳食品的宝宝,可进食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烂面条、鱼肉末、少量蔬菜泥、新鲜水果汁或香蕉泥,直至腹泻停止后2周。
重点3 对宝宝的小屁屁要倍加呵护
由于宝宝排便的次数增加了许多,所以会不断地污染小屁屁。而且,腹泻时排出的粪便对皮肤刺激较大。因此,宝宝每次排便后,妈咪都要用温水清洗小屁屁,特别是注意肛门和会阴部的清洁,最好用柔软清洁的棉尿布,且要勤换洗,以免发生红臀及尿路感染。如果小屁屁发红了,应将它暴露在空气中自然干燥,然后涂抹一些尿布疹膏。
重点4 严密观察宝宝病情的发展
如果宝宝烦躁不安加重,囟门和眼窝出现凹陷,哭时眼泪少,看上去口干舌燥,并且,用手捏起大腿内侧的皮肤然后马上松手时,皮肤皱褶变平的时间超过2秒。这种情况表明宝宝的身体脱水已经较重了;或在家已经治疗了3天,但病情总不见好转,出现频繁的大量水样便,呕吐、口渴加剧,不能正常进食进水,补液后尿仍很少,宝宝发烧及便中带血等症状,则需赶快带宝宝去医院进行诊治。
秋季宝宝腹泻护理认准四招
1.别给宝宝禁食
不论宝宝是因何原因导致的腹泻,妈妈们都不应该擅自给宝宝禁食。因为宝宝的消化道功能虽然降低了,但仍可消化吸收部分营养素,完全给宝宝禁食,不仅不会帮助其止泻,还有可能会造成更大的营养缺失,让宝宝病程延长。对于吃母乳的婴儿应继续正常哺喂;吃配方奶的婴儿每次奶量可以减少1/3左右,奶中稍加些水。如果减量后宝宝不够吃,可以添加含盐分的米汤,或哺喂新鲜蔬菜汁水,以补充无机盐和维生素;对于1岁以上的孩子,应清淡饮食,吃面条、稀粥等。
2.坚持喂水预防脱水
有不少妈妈觉得,宝宝拉稀是因为宝宝喝太多水或者奶导致的,于是自行减少给宝宝喂水和吃奶的次数,其实,宝宝秋季腹泻往往都伴有呕吐、发烧、口渴、口唇发干等症状,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尿少或无尿、皮肤“发蔫”、哭而无泪等,这些都是宝宝严重脱水的表现,所以当宝宝腹泻时,妈妈们需格外注意给宝宝补液。
3.腹部保暖
宝宝腹泻多与“肚子”受凉有关。特别是已经腹泻的宝宝,如果还继续让腹部受凉,病情或会更加严重。因此,妈妈可适当给宝宝增加衣服,或用毯子、肚兜等围住宝宝的腹部,此外,也可以用毛巾裹住热水袋给宝宝轻敷腹部,但需要注意水温不可太烫、时间不宜过久,以免烫伤宝宝。
4.做好臀部护理
腹泻时,宝宝的臀部由于排便次数增多,肛门周围的皮肤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父母应在孩子便后用湿纸巾擦拭或者直接用温水清洗。洗后可涂些护臀膏,以防红臀,并及时换尿布,以防尿布疹,避免破溃。
秋季宝宝腹泻如何护理
腹泻宝宝如何护理
目前,治疗秋季腹泻没有什么特效药,而且一般的消炎药对它也无效。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无特效药治疗,多数患病宝宝在一周左右会自然止泻。
治疗上,只能是补充水和电解质。所以,在家庭护理中,预防脱水是最重要的环节。如果你的宝宝患上秋季腹泻,请记住以下4个护理要点:
1、预防脱水--脱水是指体内液体大量丢失体外,影响器官功能,严重时危及生命的一种现象。腹泻的宝宝可在头4小时服完20~40ml/kg的特定液体,如米汤加盐溶液、糖盐,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
2、保护臀部--由于排便次数增多,宝宝肛门周围的皮肤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妈妈应在宝宝便后用细软的卫生纸轻擦,或用纱布蘸水轻洗,洗后可涂些油脂类药膏,以防红臀,并及时更换尿布,避免溃烂。
3、腹部保暖--因为宝宝腹部容易受寒,而患有腹泻的宝宝,肠蠕动本就加快,如果腹部再受凉,则会加快肠蠕动,从而加重腹泻病情,所以应特别注意保暖。可适当给孩子增加衣着,或是用护肚兜等围住宝宝脐部。也可以适当地用热水袋对宝宝腹部进行热敷,帮宝宝揉肚子以缓解疼痛。
4、口腔护理--要给腹泻宝宝多喂开水以清洁口腔,避免因口腔霉菌生长而发生的鹅口疮。当宝宝呕吐后,可用棉花醮温开水轻擦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