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者“叩三穴” 叩掌根可促进盆腔血液循环
久坐者“叩三穴” 叩掌根可促进盆腔血液循环
久坐,人体的脂肪和血液里的杂质毒素会向盆腔、腰腹部沉积,对内分泌和泌尿生殖系统的健康十分不利。为此,久坐族可通过叩击掌根、脚跟及八缪(即骶骨,臀部比较硬的地方)等几大养生穴位,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叩掌根
双手十指交叉,让两个掌根自叩二三十遍,直到掌根发红发热,可促进盆腔的血液循环,刺激按摩作用。
叩脚跟
久坐时,可常把脚尖踮起来,双脚后跟相互碰一碰,然后轻轻落地,能对足部的养生穴位等起到刺激按摩作用。
叩八醪
此穴对缓解久坐造成的腰酸背痛、下肢麻木有一定祛病养生效果。另外,还可站起来,敲敲八醪,二三十下就行,这样可以更充分地活血化瘀,消除疲劳。
天热来月经要注意什么 适当休息,避免疲劳
天热来月经要适当休息,保证睡眠的充足,不要让身体过于疲劳。
女性在经期容易疲劳乏力,抵抗力降低,适当休息和轻微劳动可促进盆腔血液循环,使月经血流通畅,还可以减轻或消除腹胀、腰酸等不适,对身体有利。
叩齿力度需注意
叩齿力度需注意
叩齿根据其力度的不同可以分为轻叩、重口叩、轻重交替叩。其中轻叩适合已经患有牙齿疾病的患者,而牙齿健康的人则可以采取重叩或轻重交替叩的方式。
叩齿的注意事项
18岁以下青少年,由于其牙齿可能发育尚未完全,不宜做叩齿动作。叩齿的力量也不求一律,可根据牙齿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已患牙病者叩齿力度不宜过大,防止牙齿进一步损伤。搅舌、鼓漱时舌尖要紧压牙根部,速度不宜太快,用力要适当均匀,缓慢而周到。如口腔有溃疡或口舌糜烂,影响此法进行时,可暂停数日,待口腔炎症痊愈后再施此法。咽津前,如果口中唾液分泌过多影响其他动作进行,可将唾液部分咽下,不可吐掉。
叩齿对于身体的好处
坚固牙齿
经常叩齿能够让牙床以及牙周组织保持保持健康,从而增加了牙齿的抗病能力,那么牙齿自然就会变得坚固又洁白。
促进消化
在叩齿的过程中会促进口腔里面唾液的分泌,而唾液不仅能够滋养五脏六腑而且还能促进消化。
让面部肌肤有弹性
在叩齿的过程中,会带动面部肌肤一起活动,从而能够促进面部血液循环,长时间坚持能够让肌肤变得紧致、红润、有光泽。
利于排便
在如厕的时候叩齿,能转移大家的注意力,从而消除肛门以及尿道的紧张感,那么就会利于排便。
怎么叩齿
所谓的叩齿说白了就是空口咬牙,先把下颌骨往前移动,让上下门牙能够咬合住,之后稍微用力叩击即可。然后亲们再把下颌骨收回,让上下臼齿咬合住,再进行上下叩击就可以了。这项运动次数,时间不限,随时随地都可以做。
叩齿的注意事项
1、叩齿的次数以及力度要循序渐进,对于刚开始练习叩齿的亲们来说,每次叩二十次这样就可以了,之后再慢慢往上加。
2、患有牙病的人群不适合练习这样运动,因叩齿力度有些大,有可能会损伤牙齿。
3、叩齿运动要长时间坚持才能够出效果,亲们一定要坚持。
久坐对身体不好学会这三个动作轻松缓解
叩掌根。双手十指交叉,让两个掌根相叩二三十遍,直到掌根发红发热,可以促进盆腔的血液循环。
叩脚跟。久坐时,可常把脚尖踮起来,双脚后跟相互碰一碰,然后轻轻落地,能对足部穴位等起到刺激按摩作用。
叩八髎。八髎穴位于骶椎,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此穴对缓解久坐造成的腰酸背痛、下肢麻木有一定效果。叩完掌根和脚跟,站起来,敲敲八髎,二三十下就行,这样可以更充分地活血化瘀,消除疲劳。
三叩法不拘泥时间和频率,有空闲时即可进行。除此种方法外,每坐1小时起身活动一下、走动走动, “坐”与“动”要结合,最好每天进行半个小时以上的科学运动。
上班族养生 久坐容易导致7大问题
久坐的危害
久坐容易损脑伤胃
久坐会使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日久就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以及脘腹饱胀等症状。而且久坐少动还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精神疲倦记忆差。
久坐容易伤害心脏
久坐不动会使血液循环减缓,时间久了,则会使心脏机能衰退,引起心肌萎缩。尤其是患有动脉硬化等症的中老年人,容易诱发心肌梗塞和脑血栓形成。
久坐容易伤害肩颈腰椎
久坐,那么你的身体就不会经常的活动,那么颈椎等部位也会长期保持固定的姿势。久而久之,我们的肩颈腰椎都会感觉到十分的疲惫,最终导致疾病的形成。当肩颈腰椎被疾病所困扰之后,这个问题就会变得更加难以解决了。
久坐易便秘长痔疮
由于长时间坐在椅子上,压迫到静脉,影响血液循环,使盆腔内血流缓慢和腹内脏器充血,引起痔静脉过度充盈、曲张、隆起、静脉壁张力下降从而引起痔疮等肛肠疾病。如果运动不足,导致肠蠕动减慢,亦会诱发便秘。
久坐爱得结肠癌
长期在办公桌前久坐的人肠道蠕动减弱减慢,粪便中的有害成分包括致癌物在结肠内滞留并刺激肠黏膜,再加上久坐者腹腔、盆腔、腰骶部血液循环不畅,可导致肠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增加结肠癌的发病危险。
久坐更易患妇科疾病
女性私处长期都处在潮湿的环境中,加上长期久坐就容易使盆腔充血,会使附件和宫颈血液循环不畅,使得阴部透气不好,容易惹上妇科病。
久坐易致不孕
久坐使受上半身重压之害的下腹腔包括盆腔血液循环不畅,造成卵巢供血不足而缺氧,从而影响生育。
如何解决久坐问题
1、对抗久坐问题,第一步就是要动起来。每隔1-2个小时,最好站起来,上上厕所,或者动动身体,别老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的。
2、可以转动头部,先抬头尽量后仰,再把下额俯至胸前,使颈背肌肉拉紧和放松,然后缓慢做头部圆周运动,并向左右两侧倾斜10-15次。再将腰背靠在椅背上,两手在颈后抱拢片刻,缓解肩颈不适。
3、可以通过叩腰缓解腰部不适。先双手握空心拳,反手背后,以双手拳背着力,有节奏地、交替呈弹性叩击骶部。可先从骶部向上叩击至手不能及为止。再向下叩击至骶部,从上至下,如此反复。
以上的这三个方法都很简单,适合我们在工作闲暇的时候使用这些方法。不过如果想要获得更好的治疗的效果的话,还是要采取中医按摩的昂奋方法。中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能够治疗很多疾病,而对于上班族久坐引发的问题也同样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1、按压公孙穴
上班族吃饭常常不规律,十有八九有肠胃病。有空多按摩公孙穴,对脾胃有帮助。
公孙穴
在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足三里位于外膝眼向下量四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一横指。
中医按摩手法
在办公室取坐姿,两手拇指分别按住该穴位,深呼吸渐渐用力揉按20~30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
2、揉捏风池穴
颈椎病可以称之为上班族最无言的痛,缓解颈椎不适的穴位是风池穴。
风池穴
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
中医按摩手法
揉穴的同时轻轻旋转头颈部,再做些耸肩动作。每天晚上睡前按摩后可以做局部热敷,能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解除疲劳的作用。另外,在办公室每隔1~2小时可扭动颈部。
3、滚揉后溪穴
久坐不运动,腰痛不稀奇。此时可按摩后溪穴。
后溪穴
手握拳时,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处。
中年掉牙怎么办
一、叩齿:每天都在600次以上,其中又分为轻叩和重叩,轻叩是在牙龈发炎时进行,平时在正常情况下采取重叩。叩齿的作用是促进牙齿根部深层的血液循环;
二、摩龈:其中又分为内摩和外摩,内摩是在每天3次刷牙后,用手指头肚对牙龈内外按摩10分钟左右,其作用是促进牙龈内外的血液循环。外摩是一手掌捂住嘴,另一手掌按住额头,双手以一齐推拉的形式按摩200下,其作用是促进牙齿外围即嘴周围的血液循环。
三、少吃或不吃酸性食物:钙质流失是牙齿脱落的主因.而钙质的流失与酸性食物的摄入直接相关.所以应不吃以下食物,油榨,腌制,可乐,牛奶,糖,汉堡,坚果,豆类,荤菜。多喝水日3000毫升,多吃青菜,自然可以控制,不要以为牛奶补钙,错误之极!
盆腔炎按摩有效果吗
按摩治疗可以促进盆腔,腰骶部血液及淋巴循环,松解结缔组织粘连,从而促进炎症的吸收和肿块消散,达到活血化瘀,消炎止痛,消肿散结的目的。适度进行按摩,能够帮助改善盆腔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功能,排除体内毒素,从而起到清热解毒,化湿消炎的作用,有效缓解炎症。
盆腔血液循环不好怎么办
1、月经是一种正常的生理活动,女孩子应该放弃掉内心的恐惧和不安,保持内心的平稳和心情的舒畅,能够减缓月经带来的疼痛。注意保持心情舒畅,积极乐观开朗的心态对减轻月经的疼痛效果很好。
2、要注意好自己的卫生,要让阴部保持清洁干爽,卫生巾要注意多换。
盆腔血液循环不好怎么办?
3、月经来的时候,女性应该多做一些适当的运动来改善,比如像散步就是很好的一个选择,散步能够改善盆腔和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营养物质的供应。还可以做下瑜伽,瑜伽的动作最好能够舒缓,不要选择剧烈的瑜伽项目来进行。
4、坐姿,双脚脚掌相贴,并用双手握住脚背,把脚踝拉近身体,膝盖尽量靠近地面。双手仍握住脚背,吸气,挺胸、头往前方看。吐气,将背部下压,感觉肚脐往脚掌方向靠近,背部仍保持挺直,头部自然放松垂下,维持5个呼吸,回到步骤1,重复做3回。
5、仰卧,双手平放在身体两侧。吸气,将双脚伸直朝向天花板,使腿部跟上半身呈90度。吐气,双脚脚跟并拢并往下再降45度。若可以,吸气后吐气,持续将双脚往下降至个人极限,但不要碰到地面,注意腰部仍紧贴地面,接着回到步骤2,重复步骤2~4,共做10回。
6、双手十指交叉,让两个掌根自叩二三十遍,直到掌根发红发热,可促进盆腔的血液循环,刺激按摩作用。
7、久坐时,可常把脚尖踮起来,双脚后跟相互碰一碰,然后轻轻落地,能对足部的养生穴位等起到刺激按摩作用。
加速盆腔血液循环的方法有哪些
盆腔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女性妇科疾病,发病原因当然是因为盆腔内发生炎症所造成的,炎症对于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组织的损害比较严重,这种病症在临床上比较顽固难以根除,因为病菌随女性阴道进入,女性清洗阴道的时候就不能将细菌全部都杀死,就会通过输卵管达到盆腔,对于后期的治疗造成一定的阻碍。加速盆腔血液循环是一种,消除盆腔炎症的很好办法。
盆腔炎的治疗激光药离子透入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吸收消散。人体的脂肪和血液里的杂质毒素会向盆腔、腰腹部沉积,对内分泌和泌尿生殖系统的健康十分不利。为此,久坐族可通过叩击掌根、脚跟及八缪等几大养生穴位,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双手十指交叉,让两个掌根自叩二三十遍,直到掌根发红发热,可促进盆腔的血液循环,刺激按摩作用。久坐时,可常把脚尖踮起来,双脚后跟相互碰一碰,然后轻轻落地,能对足部的养生穴位等起到刺激按摩作用。
对缓解久坐造成的腰酸背痛、下肢麻木有一定祛病养生效果。另外,还可站起来,敲敲八醪,二三十下就行,这样可以更充分地活血化瘀,消除疲劳。盆腔炎患者要注意不要吃辛辣的食物,以免炎症加重。要注意多喝水,不要太劳累,多多休息。患了盆腔炎的女性朋友,不要心急,盆腔炎也不是很难治的病症。
对于已经确诊的盆腔炎症患者,应该彻底消除思想顾虑,配合医生治疗,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合理的休息还有均衡营养的摄取,从而更好的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另外中医治疗方面有很多以清热利湿为主的治疗妇科炎症的药物,临床上治疗效果很不错,还可以结合一些保养卵巢盆腔的外部按摩方法治疗。
小动作促进盆腔血液循环
1.轻揉腹部
自然站立与呼吸,身体放轻松,双手于小腹两侧,往耻骨方向摩擦,摩擦一个来回为一次按摩,一共按摩4次。可以促进盆腔血液循环,防止痛经等等妇科疾病。
也可以自然站产时,双手交替拍打下腹部,用力要以舒适为度,至皮肤微微发热,也能帮助促进盆腔血液循环。
2.久坐后,必须活动活动
很多人屁股只要一挨着沙发就是一整天,而长时间坐着盆腔很容易发生充血,则会影响附件和宫颈的血液循环,如果总是这样,妇科疾病的发生率就会大很多,如宫颈炎、阴道炎等等。不妨要每坐一个小时后,就提醒自己起来活动一下,这样可以促进盆腔血液循环,缓解盆腔充血造成的不良影响。
或者,不要光只是坐着,在坐着时,可以顺便做一些有有利促进盆腔血液循环的小动作:
双手十指交叉,双手掌根自叩20-30次,直至微微泛红发热;接着,将脚尖踮起来,轻碰一下双脚后跟,可以刺激到足部的穴位;最后,轻扣八醪20-30下,位于骶椎,可以改善久坐造成的腰酸背痛、下肢麻木,三种动作一起,更充分的促进盆腔的血液循环,活血化瘀,消除疲劳。
盆腔积液按摩方法
(1)拇指指端点按双手内关穴1~2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内关穴可促进盆腔血液循环,治疗慢性盆腔炎。
(2)拇指、食指捏拿合谷穴1~3分钟,以感觉麻胀为宜。此法可调节盆腔血液循环,对慢性盆腔炎有治疗作用。
(1)拇指按揉三阴交穴1~3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三阴交穴可调血和气,刺激此穴有助于改善女性肾脏功能,可消除机体炎症,治疗慢性盆腔炎等妇科疾病。
(2)小鱼际擦足底涌泉穴,以足心发热为宜。经常按摩此穴可使人精力旺盛,提高人体免疫力,对慢性盆腔炎有防治作用。
患者仰卧,双膝屈曲。术者居其右侧,先进行常规腹部按摩数次。再点按气海、关元、血海、三阴交各半分钟,然后双手提拿小腹部数次。痛点部位多施手法。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
久坐会导致哪些病症
心脏病
久坐少动者,血液循环减缓,血液黏稠度增高,心肌收缩乏力,患冠心病的危险要比常常运动或体力劳动者高4倍。
前列腺炎
久坐易导致前列腺血液循环不好。代谢产品堆积,腺液分泌不畅,简单形成前列腺缓慢充血,进而引发前列腺炎。
不孕症
久坐会使下腹腔包含盆腔血液循环不畅。形成卵巢供血缺乏而致缺氧,然后影响生育。
颈椎病
久坐者,头部常处于前屈位,颈部血管受压,肌肉紧张。颈部韧带、肌腱、腱鞘得不到松弛,就会形成颈椎骨质增生、颈项韧带钙化、骨化,颈椎随之僵硬变直,引发颈椎病。
中医长寿养生的小秘方
第一法:发宜常梳
方法:用梳子轻轻梳头100—300下,或将两手十指插入发间,从前发际梳至后发际,反复数十遍,以头皮有温热感为宜。早晚各梳一次。脑力劳动者,当用脑疲劳时,亦可随时运用此法,以解除脑疲劳。
功效:梳发可刺激头皮的神经末梢,促进血液循环和头皮的新陈代谢,并可改善大脑和脑神经的血液供应,增强脑部的生理机能。因此,常梳发可起到提神醒脑、消除疲劳、聪耳明目、乌发等作用。
第二法:面宜多擦
方法:站立或取坐位,两眼微闭,将两手掌相互搓热后,覆于两腮及下颌部,五指并拢,手小指贴于鼻侧,掌指上推,经眉间印堂,上推至额部发际,然后向两侧擦至两鬓(掌指部经眉头、眉腰、眉尾),再向下搓擦,经面颊(十指沿耳根进行)至腮部、下颌。
如此反复,搓擦至面部有热感为止。早晚各搓擦面部一次。
功效:面部毛细血管丰富,常搓擦可促进面部的血液循环,滋润皮肤,增加颜面的光泽和增强面部皮肤肌肉的弹性,有利于除皱消斑和延缓面容的衰老,并有提神明目和预防感冒、眼疾、耳疾等作用。
第三法:目宜常运
方法:取坐位,两眼微闭,缓缓转动眼球。先按左、上、右、下方向连续转动9圈,再向右、上、左、下反方向转动9圈。然后,将眼睛缓缓睁开。每天早晚各进行一次,或在用眼疲劳时进行。
功效:运动眼球可以锻炼眼外肌,增进睫状肌对晶状体凸度的调节能力,改善视力,消除视疲劳,推迟眼的老花。另外,运动眼球还能促进眼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强视神经、动眼神经及眼肌的功能,对眼球能起到保护、滑润作用,而不易发生眼疾。
第四法:耳宜常弹
方法:取坐位,将两手掌相互搓热后,以手掌的掌心分别掩紧两耳,手指并拢贴于枕部,食指叠在中指上,然后让食指着力下滑弹击枕部,使耳能听到鼓鸣的声响。每次弹击20-40下,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
功效:耳常弹,可增强听神经的功能,可使退化的耳膜、耳咽管的功能得到恢复,促进耳部血液循环,起到提神醒脑,聪耳助听的作用,对耳鸣、眩晕、失眠、头痛、神经衰弱等病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第五法:齿宜常叩
方法:取坐位或卧位,全身放松,闭目,静心凝神,口唇轻闭,然后上下牙齿有节奏地相互轻轻叩击。先叩臼齿36次,再叩门齿36次,要使每个牙齿都相互叩击到。可在晨起和睡前进行,亦可在半夜或早晨睡醒后取卧位进行。
功效:叩齿产生的冲击波不仅能促使牙根血管扩张,加速牙龈部的血液循环,而且还能改善牙齿、耳朵及脑部的血液循环,从而起到防治牙齿松动、耳鸣和健脑的作用。
第六法:舌宜舔腭
方法:经常用舌尖轻轻抵住上腭,或用舌尖轻轻地舔上腭。每次从左向右和从右向左各舔20—30下,每天进行2—3次。
功效:舔腭能产生唾液,防止口舌干燥,增进食欲。此外,常舔腭还能起到宁心安神、防治神经衰弱的作用。
第七法:津(唾液)宜常咽
方法:将舌伸出齿外,用舌尖搅动上下牙龈数下,再舔上腭数下,然后鼓腮用产生的唾液漱口数次,分三小口咽下。咽时要稍用力,以能听到“汩汩”的声音为宜,同时可用意念将唾液送至丹田(脐下3寸处)。
功效:常咽唾液能滋润咽喉、清润肠胃、帮助消化,对咽干喉燥、厌食、腹胀、腹痛、便秘、肠胃功能紊乱等有防治作用。
第八法:腹宜常摩
方法:取仰卧位,将两手掌相互搓热后,以左掌心按于肚脐部,右手叠放在左手背上,按顺时针方向按摩36次,然后再按逆时针方向按摩36次。按摩的力量要适度,速度宜缓慢,呼吸要自然。一般宜选择在晚上睡前、早上醒来时进行,按摩前要排空小便。
功效:摩腹可使胃肠及腹壁肌肉强健,增强胃肠的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具有顺气消积、健脾和胃的作用,对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糖尿病及肾炎等疾病亦有辅助治疗作用。
第九法:浊宜常呵呵
方法:闭口,用鼻深吸气,鼓胸腹,待感到气满时,抬头张口,呵出浊气,每天数次。
功效:吐故纳新,有助于人体生理功能的调整,久之能强健身体。
盆腔血液循环不好怎么办
盆腔血液循环不好怎么办?假如女性的盆腔血液循环不好,流通不舒畅的话,就很容易出现痛经等问题,所以女性养生要注意促进盆腔血液循环,那么盆腔血液循环不好怎么办,如何促进盆腔血液循环呢?
1、月经是一种正常的生理活动,女孩子应该放弃掉内心的恐惧和不安,保持内心的平稳和心情的舒畅,能够减缓月经带来的疼痛。注意保持心情舒畅,积极乐观开朗的心态对减轻月经的疼痛效果很好。
2、要注意好自己的卫生,要让阴部保持清洁干爽,卫生巾要注意多换。
3、月经来的时候,女性应该多做一些适当的运动来改善,比如像散步就是很好的一个选择,散步能够改善盆腔和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营养物质的供应。还可以做下瑜伽,瑜伽的动作最好能够舒缓,不要选择剧烈的瑜伽项目来进行。
4、坐姿,双脚脚掌相贴,并用双手握住脚背,把脚踝拉近身体,膝盖尽量靠近地面。双手仍握住脚背,吸气,挺胸、头往前方看。吐气,将背部下压,感觉肚脐往脚掌方向靠近,背部仍保持挺直,头部自然放松垂下,维持5个呼吸,回到步骤1,重复做3回。
5、仰卧,双手平放在身体两侧。吸气,将双脚伸直朝向天花板,使腿部跟上半身呈90度。吐气,双脚脚跟并拢并往下再降45度。若可以,吸气后吐气,持续将双脚往下降至个人极限,但不要碰到地面,注意腰部仍紧贴地面,接着回到步骤2,重复步骤2~4,共做10回。
6、双手十指交叉,让两个掌根自叩二三十遍,直到掌根发红发热,可促进盆腔的血液循环,刺激按摩作用。
7、久坐时,可常把脚尖踮起来,双脚后跟相互碰一碰,然后轻轻落地,能对足部的养生穴位等起到刺激按摩作用。
8、八醪穴对缓解久坐造成的腰酸背痛、下肢麻木有一定祛病养生效果。另外,还可站起来,敲敲八醪,二三十下就行,这样可以更充分地活血化瘀,消除疲劳。
9、长时间坐着,女性的盆腔容易充血,导致附件和宫颈的血液循环不畅通,久坐不动导致多种子宫疾病,而且长时间坐着阴部透气不好,这两方面的原因综合起来就比较容易发生感染,导致宫颈炎、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宫颈息肉等。所以,不要长时间久坐。不妨在电脑里安装一个提示的小软件,每到一小时就提醒自己起来活动一下,这可以缓解盆腔充血对宫颈血液循环的影响,同时让宫颈透透气。
10、可以贴一些暖宫贴,虽然它只能局部改善宫寒,促进盆腔的血液循环。但不管怎么说,暖宫贴会发热,对改善盆腔的血液循环是有积极的作用的。在寒冷的冬天,不仅是暖宫贴,就是普通的热水袋放在小腹部也会感到很舒服的。
11、真正的宫寒病人还是需要就医,通过中药调理等方式治疗,整体调理(比如说汤药、中成药)结合局部治疗(药物热敷如暖宫贴、双柏油膏等。理疗手段如微波或红外线灯等)的效果会更好。
12、平时需注意避免生冷食物。
13、少穿高跟鞋,因为长期穿高跟鞋将使腿部、会阴和下腹部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影响盆腔的血液循环,使盆腔性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不良影响。穿高跟鞋还有下肢静脉曲张、慢性腰肌劳损、足踝部扭伤和脱臼等危险。
14、保持背部挺直,然后坐下,两腿弯曲、脚掌相对。尽量靠近自己的身体,抓住脚踝,用两肘分别向外压迫大腿内侧,使其伸展开来,这种姿势每次保持20秒。重复数次。如果感到盘腿有困难,可以在大腿两侧各放一个垫子,或者用背靠墙而坐,但要尽量保持背部挺直。可以两腿交叉而坐,这种坐姿也许会感到更舒服,但要注意不时地更换二腿的前后位置。
久坐学会这三个动作轻松缓解
对于上班族来说,每天持续最久的是一个动作——坐。久坐带来的最大害处,就是会导致气血缓滞不通,破坏机体平衡。久坐时,人体的脂肪和血液里的杂质毒素都会向盆腔、腰腹部沉积,对内分泌和泌尿生殖系统的健康十分不利。经常做一做“叩”的动作,有利于缓解“久坐”带来的不利影响。
叩掌根。双手十指交叉,让两个掌根相叩二三十遍,直到掌根发红发热,可以促进盆腔的血液循环。
叩脚跟。久坐时,可常把脚尖踮起来,双脚后跟相互碰一碰,然后轻轻落地,能对足部穴位等起到刺激按摩作用。
叩八髎。八髎穴位于骶椎,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此穴对缓解久坐造成的腰酸背痛、下肢麻木有一定效果。叩完掌根和脚跟,站起来,敲敲八髎,二三十下就行,这样可以更充分地活血化瘀,消除疲劳。
三叩法不拘泥时间和频率,有空闲时即可进行。除此种方法外,每坐1小时起身活动一下、走动走动, “坐”与“动”要结合,最好每天进行半个小时以上的科学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