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中受伤如何处理才安全
运动中受伤如何处理才安全
肌肉拉伤的早期治疗原则是制动、止血、防肿、镇痛。首先做冷敷,用冰块敷患处,或将伤肢放入冷水中,或在自来水下冲洗。冷敷后加压包扎,抬高肢体,这种方法有止血、镇痛、防肿的作用。包扎时先用海绵垫敷伤部,再行弹力绷带包扎,松紧度适中。包扎24小时后拆除,视其伤情再作处理。早期不宜做按摩和理疗,否则会加重出血和组织的渗出,使肿胀加重。伤后三天内避免重复致伤动作,三天后可进行功能性练习。一周后,可逐渐恢复锻练,但伸展时以不引起伤处疼痛为度。
肌肉酸痛是很常见的中现象,很多长期不运动的人在激烈的运动后就会有明显的肌肉酸痛的感觉,这很正常。一般肌肉酸痛多为延迟痛,是在运动后8~24小时产生的肌肉酸痛,可持续二三天,甚至更长时间。
运动受伤的三大原因
一热身运动不充分:
这是导致受伤最多的一个原因,很多业余练习者的热身是随便扭两下腰甩两下胳膊敷衍了事甚至不安排热身,上来就进行比较高强度的训练.
肌肉韧带还没有活动开就进行快速或者高度用力收缩的运动中,非常容易导致肌肉韧带拉伤甚至撕裂的严重后果。
运动前一般致少应该安排15分钟以上的热身
二运动量过大,身体状态得不到恢复:
受魔鬼训练理论影响,很多业余练习者认为训练时越苦越好,练得越累越好,恨不得每次训练都练得爬不起来才算是练到位了。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这种认识会让你锻炼强身的目的无法实现,反而变成锻炼伤身。锻炼是一个消耗的过程,身体素质的提高是在恢复过程中实现的。你光看到专业运动员的大运动量训练,却没看到人家全面的恢复措施和营养措施,这是他们能坚持大运动量训练的基础。光是不停的消耗,再好的身体也会有不堪重负的一天,到时你将面对的不仅仅是运动损伤,还有身体体质的大幅度下降,甚至出现跟随你一生的积累性运动伤害。
三胡乱模仿他人训练(或者是技术动作):
这也是很多人受伤的原因,看着某高手深蹲大重量了,就要自己试试,看见别人完成一个高难度动作了,也要自己试试。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就别揽那瓷器活,非要去干那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那就只能说是找受伤了。我们在对新队员进行力量训练之前起码要拿两节课来掌握正确的训练动作,再拿两节课用小重量熟悉体会动作,然后再进入正式的力量训练,一般新手开始健美训练之前也有这样一个过程,一个新技术也不会让队员上来就猛力做,要先分解,然后放松做,彻底掌握要领后再加速加力。很多训练动作和技术动作其实中间都有一些细节,这些细节一方面保证动作的成功完成,一方面是能更好地保护练习者,光看个大概就开练那是很容易受伤的。
运动受伤怎么处理 马上休息
运动损伤后48小时以内属于损伤急性期,这段时间要停止运动,保证受伤部位的静态休息,避免伤势的加重,减少由于运动所引起的疼痛,出血或肿胀。
肌肉拉伤处理方法是什么
肌肉拉伤处理办法
要立即停止运动,坐下来休息,休息可以减轻肌肉一定程度的压力,避免二次伤害的造成。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找来冰袋每两小时冰敷肿胀位置15分钟,冷敷可以收缩血管限制了对受伤处的供血,减轻肿胀情况,如果有肌肉痉挛的情况冰敷还冷减轻痉挛情况。
就是对伤处采用加压包扎的方式,加压包扎可以让受伤处的出血和淤血现象减轻或停止,还可以防治体液侵出的体液渗入到组织内部,加压包扎法用海绵橡胶甚至毛巾也能实现,方便就地取材。
将受伤部分抬高到比心脏高的位置,这可以减轻血液流向受伤部位,还能促进经脉的回流,患部的肿胀和淤血会减轻。
以上的是受伤当时的治疗措施,在受伤后4到5天则可以进行热敷治疗,急速患部的供血,舒缓了紧张的肌肉。
运动受伤怎么处理 功能恢复训练
当运动损伤疼痛减轻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功能恢复训练,促进患处血液循环正常,并且做做牵拉,延展练习,帮助恢复生理功能和肌肉力量。
崴脚后注意护理
很多人认为崴脚是一件小事,但是如果护理不当会落下后遗症的。不重视留下后遗症前几天,27岁的李辉(化名)在打篮球时,一不小心崴脚了,当时很痛走不了路。第二天,踝关节水肿无法着地,他只能坐轮椅到医院拍片,显示骨头没有受伤。李辉对医生描述称,他近两年经常崴脚,可能前后达10次之多,这次伤得最重。以前每次崴脚之后,他最多就是抹点正骨水、红花油之类的,甚至就不理它,反正过几天就能一拐一拐地走路了。李辉属于踝关节习惯性扭伤,主要是他受伤后不重视和缺乏急救知识,导致踝关节位置的韧带松了,容易受伤。专家表示,踝关节扭伤是常见的疾病,正是因为“常见”,所以很多人在思想上不重视,认为无关紧要,结果导致了一些后遗症。轻、中度的踝关节扭伤,可能会因韧带松弛易致反复扭伤,出现以下让人感到不适应的种种症状:因天气变化出现酸痛;因站立过久走路会痛;持续力量差等。而踝关节骨折,可能会导致后果严重的创伤性关节炎、甚至残废。踝关节损伤只要早期进行合理处理,绝大部分均能完全恢复正常,不会留下后遗症。不要随便推拿和按摩脚踝关节是最容易扭伤的关节,一旦扭伤,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痛”,这时候要马上停止运动,受伤的脚踝关节尽量不要走动,切记不要随便推拿和按摩,避免足部有不当受力,影响复原或再次扭伤。很多市民懂得冷敷,以减少伤处的肿胀,但是也有很多人在冷敷之后,很快又改用热敷或用热水来促进伤口的愈合,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现代医学认为,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受伤以后,一般建议前24小时应当用冷敷而不是用加温的办法治疗。因为如果受伤处温度高了,会使流到伤处的血液增加,使伤处肿痛加剧;如伤处有小血管破裂,则会增加出血量,使血肿吸收困难,延缓恢复过程。冷敷要讲究方法,一般在受伤后,每一至两小时使用冰袋冷敷20至30分钟,冰袋与皮肤之间最好用毛巾、绷带之类的东西隔开。不冷敷时,尽可能把脚抬高,可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踝部肿胀。高帮鞋和绷带能有效地帮助固定,减少局部用力和有效防止再次受伤。
脚扭伤了该怎么办
经常性的我们的脚会被扭伤,这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常见伤害,很多人认为只要休息一下,不用做任何处理就可以了,但是这样是不对的,不去处理第一会使扭伤好的慢,第二以后有可能会复发,那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脚扭伤呢?来看看下面的介绍:
扭伤是生活中难免发生的问题,尤其是脚踝关节是最容易扭伤的部位,一旦扭到,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痛」,然后才会依扭伤的程度,看看是否会有肿胀或是瘀血的情形。对于这种伤害,许多人常不以为意,而常常旧疾未愈,新伤复发,成为习惯性反复扭伤,影响运动机能与日常生活。
脚踝扭伤,轻者只是局部轻微疼痛,重者可出现整个足面瘀青、肿胀,甚至寸步难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急性发作时,应立即休息,停止运动、比赛。
所以说,不要再转动已受伤的关节是护理的第一课,其次则是冰敷;可用塑料袋装一些冰块后,再加点水敷在受伤的地方,每敷十五分钟后,休息五分钟,这样的动作可以重复一、二小时左右(约三天时间)。
温馨提示:
一旦扭伤了脚,许多人会先用冷敷,以减少伤处的肿胀,很快又改用热敷或用热水来促进伤口的愈合。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现代医学认为,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受伤以后,至少开头的48小时应当用冷敷而不是用加温的办法治疗。
冰的作用是减少通往伤处的血流,使受伤部位的内出血和肿胀情况得到控制,恢复的过程也会加快。为什么受伤后起初两天不能用热敷呢?因为如果受伤处温度高了,会使流到伤处的血液增加,使伤处肿痛加剧。如伤处有小血管破裂,会增加出血量,使血肿吸收困难,延缓恢复过程。
那么,怎样进行冷敷呢?一般在受伤后头两天,每一至两小时使用冰袋冷敷10至20分钟,冰袋与皮肤之间要用毛巾、绷带之类的东西隔开。
预防运动受伤的食物
含铁食物
日常饮食中的铁元素作为一种关键矿物质,有着影响运动受伤风险的作用。
炎症反应会造成血浆中铁离子在巨噬细胞和肝细胞中积累,减少肠道对铁的吸收能力,从而造成贫血。由于长时间的运动会使身体产生炎症反应,所以我们推测缺铁是造成运动员受伤的元凶,或者至少也是帮凶。
为了避免缺铁,我们应摄入富含铁的食物。比如红色瘦肉、豆类、绿叶蔬菜、水果干和谷物、面包、意面等。摄入铁的同时要摄入维生素C帮助吸收,比如多吃橙子、番茄、土豆等。
膳食脂肪
膳食脂肪摄入不足会使运动增加受伤风险,压力水平上升。此外,欧米伽-3脂肪酸摄入不足将加重伤后的炎症反应,使得伤势更严重。
膳食脂肪再过去几年中名声不太好,但我们应知道并非所有脂肪都是坏的。我们的日常饮食需要健康脂肪的摄入,比如从牛油果和坚果中获得。限制或避免反式脂肪的摄入,比如人造黄油、各种甜食、薯片、爆米花等等。
碳水化合物
研究表明长时间运动前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可以帮助保持血糖水平,减少压力激素的生成,并且降低损伤风险。速摄入碳水化合物还可以为机体提供足够能力以修复肌肉。
优质碳水化合物的来源有很多,比如玉米、豌豆、土豆、山药、糙米等等。
另外,运动后将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一同摄入能减少疲劳、肌肉延迟性酸痛、降低肌肉损伤和最大程度帮助肌肉恢复。最佳比例是3-4g碳水化合物搭配1g蛋白质。
脚踝扭伤后怎么处理
一、伤势判断
崴脚后先呆在原地不要动,把受伤的部位平放,不要使其受力,等剧痛缓解下来后,轻微扭动受伤的部位,如果能动,说明只是软组织受伤;如果发生剧烈疼痛并无法扭动,那么立刻打求助电话,并到医院进行治疗。
二、处理方法1
冷敷。崴脚后,扭伤部位内部的小血管会破裂出血,使受伤部位形成血肿,一般要24小时左右才能停止出血和肿胀。而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量,从而有效使受伤部位停止肿胀并消肿。
三、处理方法2
热敷。使用湿热手巾或者热水袋外敷于淤血肿胀部位,促进淤青部位血液循环,可以有效的减弱血肿情况。但崴脚后不可立即进行热敷,如果进行热敷,会加快受伤内部出血量,使血肿情况恶化。理论上说受伤后,受伤部位24小时后才能停止出血肿胀,但是也要按情况而定,当发现受伤部位不会继续肿大,并肿胀部位颜色发青后,就可以进行热敷了。
四、处理方法3
对受伤部位进行按摩。受伤初期,如果受伤严重不可轻易揉按伤处,有可能造成红肿加大;如果受伤不严重,可以进行轻揉受伤部位。揉按方式为以手掌掌心放置在受伤部位,轻轻揉按,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和消肿。或者让专业医治人员对受伤部位进行按摩治疗。
五、处理方法4
药物治疗。伤势稳定后,就可以运用一些药物进行治疗了,外用推荐云南白药喷雾,红色止痛白色消肿;如果能忍受疼痛的话,红花油+使劲揉按也能有效地消肿(只适用于软组织受伤)。内用的话三七片就可以了,经济实惠有效!
六、康复训练
当伤势稳定后,可以适当的做一些轻运动,加快伤势的恢复情况。比如适当的出去走走,腕关节运动等等轻型运动都可以。
运动损伤要怎么预防
预防:
1)、掌握预防运动损伤的相关知识,克服麻痹大意、冒进等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穿宽松的运动服装,衣兜里不带任何刀、钥匙等硬物,不随意搬动器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运动后要放松,运动之后不能马上进食或大量饮水。
4)、量体裁衣,尽量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自我保护,相互之间多多协助。
处理:
1)、擦伤处理:伤口干净(不干净的用清水冲洗干净)者,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或贴上创可贴即可自愈。较严重的首先需要止血,酌情采取冷敷法、抬高肢体法、绷带加压包扎法、手指直接指点压止血法等方法进行处理,必要时到医院进行伤口清洗、缝合、上药、包扎等处理,以免感染或流血过多。
2)、鼻出血处理:让受伤者坐下来,头向后仰,暂时用口呼吸,鼻孔用纱布或干净的软纸塞住,用冷毛巾敷在前额和鼻梁上,一般即可止血。如仍不止,应到医院检查、处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大量出血而出现昏厥。
3)、扭伤处理:首先应该采取止血、止痛措施。可把受伤肢体抬高,用冷水淋洗伤部或用冷毛巾进行冷敷,使血管收缩,减轻出血程度和疼痛。不能乱揉动,防止加大出血量。在受伤处垫上棉花,用绷带加压包扎。简单处理后应立即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医疗处理,避免耽误治疗。
4)、挫伤处理:用冷毛巾进行冷敷,使血管收缩,减轻出血程度和疼痛。在受伤处垫上棉花,用绷带加压包扎。简单处理后应立即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医疗处理,避免耽误治疗。
5)、脑震荡处理:对轻度脑震荡的病人,安静卧床休息一、二天后,即可恢复。对于中、重度的脑震荡,要保持伤员绝对安静,仰卧在平坦的地方,头部冷敷,注意身体的保暖,并及时送医院治疗。
6)、脱臼处理:动作要轻巧,不可乱伸乱扭,可以先冷敷,扎上绷带,保持关节固定不动后,立即送医院请医生矫正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