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脾俞的最简单的方法 脾俞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找脾俞的最简单的方法 脾俞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背俞穴适用于治疗相应的脏腑病证及有关的组织器官病证,故脾俞穴是治疗脾胃疾病的要穴,善于治疗脾胃疾患如腹胀、腹泻、痢疾、呕吐、纳呆、水肿等,此外脾俞还可用于治疗局部背痛等病证。
除了上述应用外,脾俞穴还能应用于眼肌型重症型肌无力,中医认为,眼睑属脾胃,司开合,若脾胃气虚可致眼睑下垂不举,瞳仁属肾,肾主藏精,肝开窍于目,肝主藏血,肝俞不足,则精血不能上注于目,则出现复视、眼球活动受限等。故临床常用脾俞、肝俞、肾俞等穴,来调补肝脾肾、升阳举陷。
脾俞还可也用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为先天之本,主骨藏精,脾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虚可导致肾虚、骨髓空虚乏力,从而引起骨质疏松症,临床常采用针刺或脾俞、肾俞穴位埋线的方法来达到补益脾肾、益精填髓的效果。
找脾俞的最简单的方法
可以让患者可取坐位或俯卧位,将背部皮肤完全暴露,两肩胛骨下缘连线中点即第7胸椎,再向下数至第11胸椎,根据骨度分寸法,肩胛骨内侧缘与脊柱之间为3寸,两线的中点即脊柱旁开1.5寸处即为脾俞穴所在。
找肺俞的最简单的方法 肺俞的功效作用
通过肺俞可以调整肺脏功能,帮助加强肺主气的功能和肃降作用,从而增强对水的控制,以起到清热理气,平喘宣肺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哮喘,同时还适用于咳嗽,吐血,潮热, 盗汗,鼻塞等症,此外,肺与皮肤关系密切,故也用于治疗慢性湿疹,荨麻疹,牛皮癣等皮肤疾病。
胆俞的简易找法 胆俞的功效作用
胆俞穴受足太阳膀胱经,为胆之背俞穴,内应胆腑,善于外散胆腑之热,是胆经经气传输之处,具有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清热化湿的作用,是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等症的重要腧穴。
主治疾病:胸胁疼痛,脘腹胀满,饮食不下,呕吐胆汁,口苦舌干,咽痛,目黄,黄疸,头痛振寒,骨蒸潮热,惊悸不寐,虚劳失精症。
脾俞怎么找最简单 艾灸脾俞主治疾病
1.消化系统可治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消化不良,食欲缺乏,急慢性肠炎,痢疾,泄泻,肝炎,黄疸,肝脾大,胃痉挛。
2.治慢性出血性疾病,贫血,子宫下垂。
3.治营养不良,水肿,四肢沉重,失眠,喘息。
4.治荨麻疹,湿疹。
肝俞怎么找最简单 肝俞的功效与作用
1.缓解治疗胃肠病、胸痛腹痛、脊背痛等。
2.缓解治疗皮肤粗糙、黄疸、老人斑等。
3.缓解治疗肝病、失眠、吐血、目眩等。
脾俞的简易找法 脾俞的作用与好处
脾俞为脾的背俞穴,是脾俞输注背部之处,善利脾脏水湿,具有益气养血,温阳健脾,和胃降逆,祛湿利水,消食化滞之功,是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要穴及脾脏保养要穴。刺激该穴位可以增强脾脏的运化功能,促进消化吸收,主治脾的病症。
主治疾病:呕吐,胃痛,胸胁胀痛,黄疸水肿,不欲饮食,食不生肌,泄泻,痢疾,痰疟寒热,四肢不收,虚劳,尿血,白浊,吐血,便血等症。
脾俞的作用与功效 艾灸脾俞的作用和功效
艾灸脾俞血还可以达到调和脾胃效果,可以让身体乏力的症状得到解除,还可以起到散湿热效果,背部疼痛的症状也可以得到改善。同时也可辅助治疗胃溃疡,胃炎,胃出血,胃扩张神经性呕吐,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脾俞的作用与功效
1.缓解治疗消化性溃疡、脘腹胀痛、 胃下垂、胃炎、胃出血、消化不良、泄泻、痢疾、肝炎等。
2.缓解治疗胸胁支满、呕吐噎膈、便血、带下、糖尿病、贫血、月经不调、肾炎等。
3.作用功效:利湿升清、健脾和胃、益气壮阳。
男人背部拔罐位置图 脾俞穴:益气健脾和胃
位置: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简单取穴:找到两侧肩胛骨下角,往中间划水平线,相对的是第七胸椎,然后下属四个椎体左右旁开1.5寸便是脾俞穴。
功效:脾俞穴是脾脏的背俞穴,有益气健脾的作用,经常刺激该穴可增强脾脏的运化功能,促进消化吸收,适宜腹胀、腹泻、呕吐、痢疾、便血、背痛等病症。
胃俞的作用与功效 胃俞脾俞怎么找最简单
胃俞通过膀胱经背十一脾俞十二胃的歌诀来记,也就是胃俞在胸椎的第12椎处。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先找浮肋,双手叉腰的时候食指在肋下缘所碰到的肋骨是第11肋,沿着两个肋,用两个11肋端拉成一条线,跟正中线的交汇点是腰2,只要再往上推两椎,就很容易找到胸椎第12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