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尿频的推拿方法 脾肺气虚型尿频推拿

小儿尿频的推拿方法 脾肺气虚型尿频推拿

揉肺俞:患儿俯卧位,推拿者站在患儿侧方,以一手食指,中指端分别置于患儿两侧肺俞(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穴上环旋揉动2-3分钟。

小儿尿床推拿手法有哪些

小儿尿床应该分型辩证进行推拿:

下元虚寒型尿床推拿手法

主要症状:睡眠中经常遗尿,尿次较多,小便清长,面色无华,肢凉怕冷,腰膝酸软,智力欠佳,舌质淡,脉沉细。

治疗原则:温阳补肾,固涩小便。

推拿处方:补肾经,补脾经,揉上马,揉丹田,按揉百会,揉肾俞。

操作手法:

1.补肾经:用食指,中指推小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2.补脾经:用拇指推拇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根方向推。

3.揉上马:用拇指揉手背无名指与小指掌指关节后陷中100-500次。

4.揉丹田:用拇指揉脐下2.5寸的丹田穴50-100次。

5.揉肾俞:用拇指指端按揉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肾俞穴50-100次。

6.按揉百会:用拇指按揉两耳尖连线与头顶正中线的交点的百会穴,按30-50次,揉100-200次。

脾肺气虚型尿床推拿手法

主要症状:经常尿床,尿频而量不多,面色无华,神疲乏力,食少便溏,常自汗出,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疗原则:补中益气,固涩小便。

推拿处方: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揉外劳宫,揉丹田,按揉脾俞,肾俞,擦八髎,揉百会。

操作手法:

1.补脾经:用拇指推拇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根方向推。

2.补肺经:用食指,中指推无名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根方向推。

3.补肾经:用食指,中指推小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4.揉外劳宫:用拇指揉掌上与内劳宫相对的外劳宫100-300次。

5.揉丹田:用拇指揉脐下2.5寸的丹田穴5分钟。

6.按揉脾俞:用拇指按揉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脾俞穴50-100次。

7.按揉肾俞:用拇指按揉第2腰椎棘突下1.5寸的肾俞穴50-100次。

8.擦八髎:用掌根擦第1,2,3,4骶后孔的八髎穴5分钟。

9.揉百会:用拇指揉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100-200次。

肝经湿热型尿床推拿手法

主要症状:遗出之尿,尿量不多,但尿味腥臊,尿色较黄,面红唇红,心烦口渴,性情急躁,舌质红苔黄,指纹紫红。

治疗原则:泻肝清热。

推拿处方:清肝经,清心经,补肾经,清小肠,捣揉小天心,清天河水,揉丹田,推箕门。

操作方法:

1.清肝经:用食指,中指推食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2.清心经:用食指,中指推中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3.补肾经:用食指,中指推小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4.清小肠:用拇指推小指尺侧边缘100-300次,从指根推到指尖。

5.捣揉小天心:用拇指指端揉大小鱼际交点处100-300次,用中指指端捣5-20次。

6.清天河水:用食指,中指指面推前臂正中100-300次,自腕推向肘。

7.揉丹田:用拇指揉脐下2.5寸的丹田穴50-100次。

8.推箕门: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自 膝盖内上缘向上直推至腹股沟部100-300次。

小孩脾肺气虚如何治疗

小孩脾肺气虚如何治疗

根据中医学说,体质差的儿童主要分为两大类:脾肺气虚和气阴虚。

小孩脾肺气虚表现为经常感冒、反复咳嗽,严重者患有哮喘,常伴有消化系统疾病,例如厌食、偏 食等;而气阴虚则表现为反复发烧,一般是低烧,还有夜晚易出现盗汗,睡眠不安稳,睡觉时常常翻来覆去,这类孩子一般体型消瘦。

专家建议,在增强孩子体质方面,家长可在家给孩子推拿,以预防感冒。常用的推拿手法有:补脾经、补肾经、揉膻中、按揉肺腧、揉足三里等。有心想实践的家长可参阅按摩网或一些小儿推拿的书籍。

小孩脾肺气虚的饮食宜忌

气虚体质是小儿常见体质之一,常出现于鼻过敏、气喘、消化障碍、身材矮小、尿床、容易感冒、肥胖及心脏病等疾患,当小孩出现气虚质的症状越多,则表示气虚的严重度也越高,父母宜培养正常饮食习惯,如定食定量、避免吃零食,饭前尽量勿吃过甜、高脂肪或高糖之食物、饮料,以免过早产生饱胀感而降低食欲。而正常的作息及适度户外运动,都可避免气虚加重。

小儿推拿治遗尿

遗尿症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无神经系统或泌尿生殖系统器质性疾病,夜间睡眠无意识地排尿。遗尿可分为夜间遗尿及白天遗尿,以夜间遗尿为多。

遗尿症的治疗原则为温肾固涩。虚证辅以健脾益气,实证佐以疏肝清热。而小儿推拿在治疗遗尿方面疗效可靠显着,无毒副作用,较易为患儿及家属所接受。

1、肾气虚

小便清长频数,每睡中遗尿,每夜1--2次或更多;喜暖胃寒、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睡眠深沉、不易唤醒;面色苍白、智力迟钝;大便或泄泻,舌淡苔白。

治则:温补肾气。

取穴:揉丹田、揉肾腧(shù)、揉龟尾、按揉三阴交,以通调督脉之气,固涩下元,止遗尿。

加:补肾经、推三关。

2、脾气虚

小便淋漓、遗尿频而量少;四肢困倦、形体消瘦;面色苍白少华、胃纳不佳;大便溏薄,舌苔薄白或白腻、脉缓、指纹淡。

治则:健脾益气,补脾肺气虚。

取穴:揉丹田、揉肾腧、揉龟尾、按揉三阴交。

加:补脾经、肺经、推三关、揉脾腧(shù)以健脾益气。

小儿遗尿怎么按摩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家长用掌心逆时针按揉气海、关元穴5分钟,然后,用拇指点揉中极穴1分钟。

(2)家长一手固定患儿,用另一手小鱼际自下向上推七节骨,至局部有温热感为宜。

(3)按揉太溪、三阴交穴各1分钟。

2.随证加减

(1)肾气虚型:睡中遗尿,重者每夜遗尿1~2次,或更多,表情呆板,智力迟钝,肢冷畏寒,腰腿软弱无力,小便色清量多,舌质淡,苔薄白。

①补肾经300次。

②按揉肾俞、命门穴各1分钟。

(2)脾肺气虚型:睡中遗尿,平时排尿次数增多而每次排尿量减少,精神疲倦,形体消瘦,食欲不振,大便清稀,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补肺经各300次。

②推三关300次。③按揉脾俞、肾俞穴各1分钟。

(3)肝经湿热型:睡中遗尿,尿频而短涩,尿色黄,性情急躁,面色红赤,舌边尖红,苔薄黄。常用手法加

①清肝经、清小肠各300次。

②清天河水100次。

③按揉肝俞、小肠俞、心俞各1分钟。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患儿扶抱或卧位,用滑石粉作介质,推脾经、推三关穴各300次。

(2)拿住患儿小指,先推肾经穴300次,然后在小指的第二指关节掌侧横纹中点处,即所谓夜尿点,掐10次。

(3)拿住患儿手背,揉外劳宫穴300次。

(4)患儿仰卧,摩中脘穴,5分钟。

(5)按揉三阴交穴2分钟。

生活调理

(1)在按摩治疗时,要在精神上给予鼓励,树立起遗尿一定能治疗好的信心,绝不能对患儿进行讥笑,使其精神紧张,增加治疗的困难。

(2)诱导小儿养成夜间排尿习惯,白天不要过度疲劳,平时注意营养,适当锻炼。

(3)按摩每天进行一次,连续按摩5~1O次后,如已不遗,还应再按摩数次以巩固疗效。

中医推拿治小儿尿频

常用手法一

(1)补脾经300次,补肾经200次。

(2)补小肠经200次。

(3)患儿仰卧,家长以掌根紧贴于丹田穴处,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时间为2~5分钟。

(4)患儿俯卧,家长以大拇指按揉肾俞、膀胱俞各1分钟。

(5)按揉三阴交1~3分钟。

常用手法二

(1)患儿坐位或仰卧,家长以大拇指按揉百会穴1~3分钟。

(2)揉二人上马30~50次。

(3)患儿仰卧,家长以小鱼际贴于小腹,以丹田穴为中心顺时针揉摩2~5分钟。

(4)按揉肾俞穴3分钟,并配合局部横擦法,以热为度。

(5)横擦胸上部,直擦背部至腰骶部,均以热为度。

(6)按揉足三里,三阴交穴各1分钟。

(7)搓涌泉20次。

推拿按摩可以治疗小儿尿频

运土入水

[位置] 由拇指端至小指端,沿手掌边缘呈一条弧形曲线。

[操作] 自拇指根沿手掌边缘,经小天心推运至小指根,称运土入水。

[功用] 补肾水,止泻。

[主治] 小便赤涩,尿频,腹泻,小腹痛胀等。

小儿积滞推拿 脾虚夹积小儿推拿

治则:健脾助运,消补兼施。

推拿处方:补脾经,运内八卦,揉四横纹,清大肠,揉外劳宫,摩中脘。

推拿方解:补脾经以健脾助运,运内八卦以理气消食,揉四横纹,清大肠以消食化积;揉外劳宫以温阳益气;摩中脘以理气和中,调和气血。

相关推荐

小儿尿床推拿手法 肝经湿热尿床推拿手法

主要症状:遗出之尿,尿量不多,但尿味腥臊,尿色较黄,面红唇红,心烦口渴,性情急躁,舌质红苔黄,指纹紫红。 治疗原则:泻肝清热。 推拿处方:清肝经,清心经,补肾经,清小肠,捣揉小天心,清天河水,揉丹田,推箕门。 操作方法: 1.清肝经:用食指,中指推食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2.清心经:用食指,中指推中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3.补肾经:用食指,中指推小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4.清小肠:用拇指推小指尺侧边缘100-300次,从指根推到指尖。

孩子夜啼小儿推拿 虚脏寒夜啼推拿

临床症状:睡喜伏卧,腹痛,曲腰而啼,四肢欠温,食少便溏,面色清白,唇舌蛋白,舌苔薄白,脉沉细,指纹青红。 治则:温中健,益心宁神。 推拿处方:补经,推虎口三关,摩腹,揉运俞,膏肓俞,神堂,意舍,揉中脘,食窦。 推拿方解:推虎口三关,有温通周身阳气以祛除脏寒气之功,乃“寒者热之”之施;有补经,摩腹,俞,膏肓俞,揉中脘,食窦,以补健中,乃“衰者补之”之治也。摩神堂,意舍,乃益心宁神之用。

小儿遗尿怎么推拿

推拿主穴 推补肾经10分钟,揉外劳宫4分钟,捏脐神阙穴;掐曲骨穴7次。 推拿功效:推补肾经,揉外劳宫,捏脐神阙穴可调养肾气,滋补肾阴,温养肾阳,可缓解排便清稀的症状;掐曲骨穴遗尿频繁有疗效。 推拿配穴 推补经7分钟;揉一窝蜂4分钟,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穴4分钟。 推拿功效:推补经可缓解四肢发凉的症状,温补肺;揉一窝蜂,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穴有健胃消食之功,可增加食欲。

小儿推拿手法图解 推

推拿者用拇指直推位于小儿拇指指纹面的穴位,即经,自指根推向指尖200-500次。

小儿推拿治哮喘图解 伤肺虚喘推拿手法

主证:患儿气息短促,声音低而发涩;有低烧的症状,大便稀薄,面色白中发青,身体瘦弱。 推拿主穴:1.推补经7分钟;2.揉一窝风4分钟;3.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4分钟;4.揉小天心3分钟,揉小横纹5分钟。 主穴功效:推补经有健之功,并助益肺;揉一窝风可化解体内湿浊之气;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可平胃气,促进消化,消除腹胀,增加食欲;揉小天心,小横纹可有效缓解咳喘症状。 推拿配穴:1.推补神经7分钟,推清板门穴5分钟;2.揉二人上马5分钟,推清天河水1分钟;3.揉外劳宫4分钟。 配穴功效:推补肾经可清热

小儿推拿治疗

1、补经500-800次。 经所在位置为:小儿拇指螺纹面。 操作方法:旋推或者将患儿拇指屈曲,从拇指桡侧(拇指方向)边缘向掌跟方向直推为补。 2、顺时针摩腹5分钟。 摩腹:以手掌面附着在孩子腹部,以神阙(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摩擦,不宜过重,速度宜快,频率大约每分钟120-160次。 3、 揉足三里100次。 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4、捏脊5-7次 捏脊: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病儿皮肤,拇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自尾椎两旁双手

小儿推拿虚秘 小儿虚秘推拿方解

土能促进胃功能,加强对水谷精微的吸收,以起到补益气血的作用;板门,足三里亦能补养气血;补肺金,能补益肺气,使肺的功能强健,与之相表里的大肠功能亦得以加强;另外,前二者相结合,可起到补血益气的作用,气的推动作用增强,利于大便的排出;顺运内八卦,推四横纹,苍龙摆尾,下推七节可调理气机,开塞通便,标本兼治,以恢复正常的排便功能。

小儿流鼻涕怎么推拿两虚流鼻涕推拿处方

主证:涕浊或清,鼻塞时轻时重,嗅觉减退,病程较长,遇风冷刺激则涕泪加剧,鼻塞不通,可伴面白,气怯,形寒肢冷,易感冒,食少腹胀,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缓。 治则:益气摄涕,温中散寒。 推拿处方:补,补肺,推上三关,揉丹田,揉风池,拿鼻,擦鼻旁,揉迎香。

小儿拉肚子推拿手法 小儿拉肚子推拿手法

治则:健益气,温阳止泻。 推拿手法:补经,补大肠,摩腹各300次,揉外劳宫200次,推上七节骨,揉龟尾各100次,捏脊20次。 推拿方解:补经与补大肠能健益气;揉外劳宫温中健;摩腹,捏脊能温阳消食;推上七节骨,揉龟尾能理肠止泻。 辩证加减:神疲乏力,食少腹胀者,加揉俞,揉胃俞,运内八卦,按揉足三里;久泻不止者,加按揉百会;伴粪质清稀,完谷不化,形寒肢冷等肾阳亏虚症状者,加补肾经,揉外劳宫。

宝宝肺虚咳嗽小儿推拿 小儿肺虚咳嗽推拿方解

胃虚弱,必致肺不足,故补经,摩膻中,中脘,食窦,揉运按摩俞,胃俞,乃健胃,补肺气之大法;补肺经,揉肺俞,膏肓俞,乃补肺气,益虚损,宽胸利膈,止咳化痰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