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酸梅汤的做法和功效 安蛔止痛

酸梅汤的做法和功效 安蛔止痛

乌梅的味道极酸,有安蛔止痛的作用,是治疗蛔虫腹痛的良药。以乌梅为主材所制作的酸梅汤同样有安蛔止痛的作用,蛔虫引起的腹痛、呕吐等症状的时候,喝上一杯酸梅汤可以有效地缓解腹痛不适。

青梅有什么功效

1、青梅中的梅酸可软化血管,防止和推迟血管硬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防老抗衰、延年益寿的作用。

2、青梅含有多种有机酸,有改善肝脏机能的作用,肝病患者经常食用大有裨益。

3、乌梅能使胆囊收缩,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

4、夏季用青梅与砂糖煎水做成酸梅汤饮料,可以清凉解暑、生津止渴,适宜虚热口渴、胃呆食少、胃酸缺乏、消化不良、慢性痢疾、肠炎者食用;适宜孕妇妊娠恶阻者食用;适宜胆道蛔虫者食用。

5、梅子中所含儿茶酸能促进肠蠕动,因此便秘者宜食之。

6、青梅可以敛肺涩肠、除烦、生津止渴、杀虫安蛔、止血,适宜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尿血、血崩、蛔虫性腹痛、呕吐者食用。

蛔虫病吃什么好

1、丝瓜仁

原料:黑生丝瓜子适量。

制法:将黑生丝瓜子去壳取仁即成。

功效:安蛔驱蛔,杀虫通便。适宜蛔虫病,脐周腹痛,时作时止,不思饮食,面黄肌瘦,鼻孔作痒,面有虫斑等。

服法:清晨空腹嚼烂食之。>5岁儿童30粒/次,<5岁儿童20粒/次,1次/d,连服2~3日。

2、莱椒散

原料:莱菔子(胡萝卜子)5~9 g,花椒末3~5 g。

制法:将莱菔子微炒香,研末,与花椒末拌匀即成。

功效:健脾驱蛔。适宜蛔虫病,症见脐周腹痛,胃脘嘈杂,恶心呕吐,面黄肌瘦等。

服法:空腹服下,2次/d,连服2~3日。

3、桃叶汁饮

原料:鲜桃叶30~60片。

制法:把新鲜桃树叶择洗干净,打烂即成。

功效:安蛔驱虫。适宜蛔虫病,症见小儿脐周腹痛,鼻孔作痒,饮食欠佳,睡中蚧齿流涎,面黄肌瘦等。

服法:开水冲泡,连渣服下,3次/d,连服2~3日。

4、胡椒绿豆散

原料:胡椒、绿豆各4大粒。

制法:将上2味同研成细末即成。

功效:安蛔止痛。适宜蛔虫病,症见突然发生胃脘及右胁部疼痛,痛引背心及右肩,并常伴蛔虫吐出,平时脐周腹痛时作,面黄肌瘦,鼻孔时痒等。

服法:少许酒调服,3次/d,连服2~3日。

5、炒香榧子

原料:香榧子肉50粒。

制法:将香榧子肉炒熟即可,不可炒焦。

功效:安蛔消积,杀虫通便。适宜蛔虫病,症见脐周疼痛,时作时止,胃脘嘈杂,面黄肌瘦等。

服法:适宜于>5岁儿童食用,清晨空腹细嚼咽下,2粒/(岁,次),3次/d,连服l周。<5岁小儿,须将香榧子研成细末,用温开水吞服,1 g/(岁,次),3次/d,连服1周。

温馨提示:对病人和带虫者进行驱虫治疗,是控制传染源的重要措施。驱虫治疗既可降低感染率,减少传染源,又可改善儿童的健康状况。驱虫时间宜在感染高峰之后的秋、冬季节,学龄儿童可采用集体服药。由于存在再感染的可能,所以,最好每隔3~4个月驱虫一次。对有并发症的患者,应及时送医院诊治,不要自行用药,以免贻误病情。

乌梅和什么一起吃好

乌梅、粳米煮粥,早、晚温热服食,有生津止渴、涩肠止泻、安蛔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治疗久泻久痢、便血尿血、夏季烦渴多饮,以及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肠炎等病症。

青梅、黄酒放入瓷杯中,隔水蒸20分钟。每次服20毫升,每日2次。此酒具有理气止痛、消食止泄的功效,适用于消化不良性泄泻及急性胃肠炎等病症。

蛔虫病的食疗的有哪些

方1 瓜仁丸

组成:黑生丝瓜子适量。

用法:将子去皮取仁,空腹温水送服。每次50粒,每日食1次。

功效:安蛔驱蛔。

主治:蛔虫病,脐周腹痛,时作时止,不思饮食,面黄肌瘦,鼻孔作痒,面有虫斑。

方2 菜椒散

组成:胡萝卜籽5克,川椒末5克。

用法:将胡萝卜籽微炒香,研末,与川椒末拌匀,空腹服下,每日2次。

功效:健脾驱蛔。

主治:蛔虫病,脐周腹痛,胃脘嘈杂,恶心呕吐,面黄肌瘦。

方3 桃叶汁饮

组成:鲜桃叶60片。

用法:把新鲜桃树叶洗净打烂,开水冲泡,连渣服下。

功效:安蛔驱蛔。

主治:蛔虫病,小儿脐周腹痛,鼻孔作痒,饮食欠佳,睡中蚧齿流涎,面黄肌瘦。

方4 胡椒绿豆散

组成:胡椒、绿豆各4大粒。

用法:上二味同研成细末,酒调服。

功效:安蛔止痛。

蛔虫病的食疗方

蛔虫病是由蛔虫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蛔虫寄生于小肠内,乳白色,形似蚯蚓,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因食用被蛔虫卵污染的饮水、食物而经口感染。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荨麻疹、上腹部及脐周反复发作性疼痛,有时腹泻,睡眠时磨牙。巩膜血管末端可见蓝色小点,面部有斑片状色素变浅等,如蛔虫误人胆道则可致胆道蛔虫症。本病的治疗主要为服用驱虫药。蛔虫病的预防主要为加强粪便无害化管理,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

本病属于中医虫证中的蛔虫病。是由于误食沾有蛔虫卵的生冷蔬菜、瓜果或其他不洁食物而引起。蛔虫喜温,性动好窜,善于钻孔,在腹中乱窜易变生他证,如蛔厥、肠痈、呕吐、吐蛔等。本病临床表现常见为脐周腹痛,时作时止,胃脘嘈杂,甚则吐虫、便虫、腹中虫瘕。严重者表现为不思饮食、面黄肌瘦,鼻孔作痒,睡中蚧齿流涎等。治宜安蛔驱蛔,健运脾胃。若蛔虫钻入胆道,致肝气郁闭,胆气不行,脘腹剧痛,而形成虫厥,症见突然发作的胃脘及右胁部剧痛,痛引背心及右肩,痛剧时弯腰屈膝,辗转不安,恶心呕吐,并常有蛔虫吐出。痛休则如常人。腹部切诊时,腹皮柔软,脘腹及右胁部有压痛。治宜安蛔定痛,驱除蛔虫。

方1 瓜仁丸

组成:黑生丝瓜子适量。

用法:将子去皮取仁,空腹温水送服。每次50粒,每日食1次。

功效:安蛔驱蛔。

主治:蛔虫病,脐周腹痛,时作时止,不思饮食,面黄肌瘦,鼻孔作痒,面有虫斑。

来源:韩冰.中国分科食疗大全.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3l

方2 菜椒散

组成:胡萝卜籽5克,川椒末5克。

用法:将胡萝卜籽微炒香,研末,与川椒末拌匀,空腹服下,每日2次。

功效:健脾驱蛔。

主治:蛔虫病,脐周腹痛,胃脘嘈杂,恶心呕吐,面黄肌瘦。

来源:韩冰.中国分科食疗大全.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3l

方3 桃叶汁饮

组成:鲜桃叶60片。

用法:把新鲜桃树叶洗净打烂,开水冲泡,连渣服下。

功效:安蛔驱蛔。

主治:蛔虫病,小儿脐周腹痛,鼻孔作痒,饮食欠佳,睡中蚧齿流涎,面黄肌瘦。

来源:民间验方。

方4 胡椒绿豆散

组成:胡椒、绿豆各4大粒。

用法:上二味同研成细末,酒调服。

功效:安蛔止痛。

主治:蛔虫病,突然发生胃脘及右胁部疼痛,痛引背心及右肩,并常伴蛔虫吐出,平时脐周腹痛时作,面黄肌瘦,鼻孔时痒。

来源:民间验方。

酸梅汤里面有酒精吗 酸梅汤有什么营养成分

酸梅汤中,以乌梅、生山楂、生甘草等为主,辅以冰糖等。夏季阳气盛于外且易耗伤阴液故而多饮酸梅汤以取酸甘化阴之意,同时酸味敛、可开胃,可以防止夏季出汗过多造成的气虚乏力及食欲不振。

其中,乌梅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降胆气之功。用于肺虚久咳,久泻,虚热消渴等。能生津止渴,提神醒酒,肝火旺的人尤为适合。能帮助消化、增进食欲,又有清肠胃、驱虫、止肚泻、止咳去痰等功效,还能收涩小便、止汗固液、安蛔,对于夏天食欲不振、烦急等均有疗效。它还可令人迅速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同时预防传染病。

蛔虫病总扰人饮食宜忌要重视

一、蛔虫病饮食忌吃食物:

1、蛔虫病患者忌吃油炸、香炒食物小儿在吃了油煎、油炸及香炒的食物后,出现腹痛现象,是由于这些食物进入胃肠后,引起寄生虫躁动不安,蛔虫病导致腹痛。故烤羊肉、炒花生、炒葵花子等应禁食。

2、蛔虫病患者忌吃生冷饮食生冷食物最易损伤脾胃,造成运化失调,故小儿应禁忌过食冷饮,如冰淇淋、冰糕、冰冻饮料等。在气候转冷之季,特别是北方,冻梨、冻柿子等都应禁食,一般水果也要放室内一段时间后再食用,并忌多吃。

3、蛔虫病患者忌吃不洁食物虫症的成因,是由于食人不洁食物,如蛔虫卵污染的蔬菜、水果等。故要纠正儿童坐地游戏、吮手指等坏习惯,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不吃未经消毒、洗净的蔬菜、水果,水果要去皮食;肉类必须煮熟煮烂,防止病从口入。

4、蛔虫病患者忌吃油腻食物食入过分油腻食物可阻滞脾胃,使其运化失调,积湿成热,为寄生虫在体内生存创造有利条件,故不要过食肥肉、鸡汤、羊肉等。

二、蛔虫病多吃的食物:

1、胡椒绿豆散缓解蛔虫病:

组成:胡椒、绿豆各4大粒。

用法:上二味同研成细末,酒调服。

功效:安蛔止痛。

主治:蛔虫病,突然发生胃脘及右胁部疼痛,痛引背心及右肩,并常伴蛔虫吐出,平时脐周腹痛时作,面黄肌瘦,鼻孔时痒。

2、桃叶汁饮缓解蛔虫病:

组成:鲜桃叶60片。

用法:把新鲜桃树叶洗净打烂,开水冲泡,连渣服下。

功效:安蛔驱蛔。

主治:蛔虫病,小儿脐周腹痛,鼻孔作痒,饮食欠佳,睡中蚧齿流涎,面黄肌瘦。

乌梅的吃法有哪些 乌梅有什么营养价值

乌梅,又名酸梅、黄仔、合汉梅、干枝梅。乌梅中含有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糖类化合物,谷留醇,蜡样物质,齐墩果酸样物质等成分。乌梅具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生津止渴、安蛔止痛的功效。经常食用乌梅,还可以消除疲劳、消除便秘、解酒,并且还可帮助孕妇止吐。

相关推荐

小孩肚子有蛔虫怎么办

蛔虫症是小儿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由于蛔虫卵可在泥土中存活较长时间,当孩子玩泥土和在地上爬玩时,如果沾上虫卵,吮手或吃东西时没洗手,就可能吃入腹中,使其感染上蛔虫。此外,生吃的瓜果蔬菜没洗净,沾有虫卵也会让孩子患病。蛔虫的寿命是1~2年,只要孩子注意个人卫生,不再吃不洁食物,不吮手、饭前便后要洗手,1年内,虫体就可自然从腹中排出,使孩子病愈。当然,也可给孩子服药,可用肠虫清或其他驱蛔药。食疗食醋功能:安蛔止痛,驱虫。主治:小儿蛔虫病伴腹痛。处方:食醋、生姜、花椒等。制作:生姜100克洗净,切丝,放入250毫

酸梅汤可以加热吗 酸梅汤功效与作用

酸梅汤中含有较多的有机酸类,如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枸橼酸等物质,在成熟期还有氢氰酸等。这些有机酸经人体肠壁吸收后,可以抑制身体中的乳酸,缓解身体疲劳。 酸梅汤功效还可以明显的增强消化力,即使有些食用过量也不会造成食物滞积不消化的病患。若饮用加了紫苏叶的酸梅汤,还能进一步增强乌梅汤的杀菌能力和增强对人体抗衰老的特有作用。 酸梅汤还有清肠胃去油腻的功效,这是因为酸梅汤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微量元素,能够有效地清除肠胃中积累下来的毒素、油腻。加上酸梅汤中含有较多的抗衰老活性物质,有抗衰防老的功效酸梅汤

吃乌梅的好处

1、止渴 乌梅的酸味可刺激唾液分泌,生津止渴。常用来治疗口渴多饮的消渴(如糖尿病)以及热病口渴、咽干等。夏天可用乌梅煎汤作饮品,能去暑解渴。 2、止咳 乌梅酸涩收敛,能敛肺止咳而用于肺虚久咳少痰或干咳无痰之症,常配半夏、杏仁等。但对实证要慎用。 3、止泻 乌梅可治腹泻、大肠滑泻不止等症状。 4、止痛 一能安蛔止腹痛。蛔虫得酸则伏,用乌梅配细辛、川椒、黄连、附子等可治疗胆道或肠道蛔虫引发的腹痛、呕吐甚至四肢厥冷。二能活血止瘀痛。乌梅可软化骨刺,改善血液循环,减轻水肿而疗足跟痛。取乌梅200克,加水2000毫

三伏天喝什么汤最好 酸梅汤

酸梅汤是夏日常见饮品,酸梅汤不仅味道酸甜可口,还具有解暑提神的功效酸梅汤原材料多样,也可以自己DIY,如果用乌梅、甘草、红枣加冰糖熬制,就成了红枣酸梅汤,有解渴健脾的功效;如果用乌梅、绿豆加冰糖熬制,就成了绿豆酸梅汤,有生津止咳之功效

乌梅的作用与功效

乌梅是一种很常见的药材,中医表明乌梅能够安蛔驱虫,收敛生津。临床常用于治钩虫病,久泻,久疟,痢疾,牛皮癣,虚热烦渴,久咳,血崩,便血,尿血,蛔厥腹痛、呕吐,胬肉,蛔厥呕吐腹痛,止咳,虚热消渴,生津,用于肺虚久咳,敛肺,止血,涩肠,安蛔,久痢久泻,止泻痢,胆道蛔虫症。乌梅能够为孕妇止吐,乌梅能够解酒功能 ,乌梅能够增进食欲 ,乌梅能够消除便秘,乌梅能够消除疲劳,乌梅能够保护消化系统。

酸梅汤中一共有几味成分 酸梅汤用热水还是冷水

用冷水煮即可。 酸梅汤是用多种食材和药材组合熬制而成,日常熬煮酸梅汤的时候可以用冷水进行熬煮,饮用酸梅汤有生津开胃、消暑解渴、除烦安神、收敛肺气等功效,可用于虚热消渴、肺虚久咳、久痢久泻、蛔厥呕吐腹痛、胆道蛔虫症,常饮酸梅汤可保健强身,是炎热夏季不可多得的保健饮品。

急性胃肠炎吃什么食物好得快 乌梅

中医认为,乌梅味酸而涩,有生津止渴,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安蛔止痛之功,而且乌梅还具有抗菌作用,所以对于急性胃肠炎伴有肠道寄生虫病或腹痛、泄泻次数较多者尤为合适。但是注意,不可在刚发病时就吃乌梅。

干乌梅功效

乌梅,又称春梅,中医认为,乌梅味酸,性温,无毒,具有安心、除热、下气、祛痰、止渴调中、杀虫的功效,治肢体痛、肺痨病。乌梅泡水喝能治伤寒烦热、止吐泻,与干姜一起制成丸子服用,止痢效果最好。 1、它的功能主治 乌梅可以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崩止血,生津止渴,安蛔。经常是用来治疗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等,功效明显。 2、它可以抗病原微生物 经过研究实验证明,乌梅对炭疽杆菌、白喉和类白喉杆菌、枯草杆菌、葡萄球菌(金黄色、柠檬色、白色)、肺炎球菌皆有抑制作用,对大

话梅有什么功效如何食用

乌梅是药食同源的制品,是青梅经过加工后的中药材之一。味酸、微涩,性平。归肝、脾、肺、胃、大肠经。质润敛涩。 收敛生津,安蛔驱虫。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牛皮癣,胬肉。 敛肺止咳。用于肺气虚所致的久咳、干咳。 涩肠止泻。治疗脾气虚弱、久泻久痢。 生津止渴。适用于虚热引起的消渴、热病伤津的口干渴。 安蛔止痛。治疗蛔虫引起的胆绞痛。 《随息居饮食谱》中讲:“梅,酸温,温胆生津,孕妇多嗜之。”《本草新编》提及“乌梅止痢断疟,每有速效”。 《本经》:“主下气,除

小暑节气吃什么食物 小暑推荐吃酸梅汤

推荐理由:酸梅汤是传统消暑和解渴的佳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之所以有消暑止渴的功效,秘密就在于它的材料一乌梅有解暑、止泻、止咳、止痛功效,山楂有消食解腻的功效。面对三伏天的热浪,来--碗冰镇酸梅汤,能让您神清气爽。注意,肠胃不好的人不要喝冰镇的,以免弓|起腹泻。 材料:乌梅5颗,山楂干15克,玫瑰果(洛神花)4颗。 调料:冰糖25克。 做法: 将乌梅、玫瑰果、山楂干洗净,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烧开后转中小火煮20分钟,放入冰糖,关火晾凉,然后捞出材料,将酸梅汤放入水壶中冰镇后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