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湿肥胖和湿热肥胖的区别
痰湿肥胖和湿热肥胖的区别
湿热体质的人会比较肥胖,同时还会伴有身体沉重、乏力、舌苔黄腻等等,同时湿热体质的人面部还会出现粉刺、痤疮、出油等等。
而痰湿肥胖的人也会身形比较肥胖,同时还会有上腹胀满、胸闷、食量下降的症状,舌象会有白厚胎腻的表现,但是不会有面部出油。
单纯性肥胖的症状表现
单纯性肥胖是由于机体内热量的摄入大于消耗,造成脂肪在体内积聚过多,导致体重超常的病症。本病属于中医"肥满"、"痰湿"等范畴。
所谓单纯性肥胖症,主要是由内分泌或遗传性肥胖以外原因引起的脂肪组织过多的病症。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易感疲劳、呼吸气短、下肢水肿、耐力差,或多汗怕热等。而过度肥胖者容易并发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硬化、胆囊炎等。
中医认为,单纯性肥胖者多数属痰湿型和气虚型两种。其各自症状表现为:痰湿型肥胖症患者表现为形体肥胖、平素多痰、胸脘痞闷、肢体沉重、倦怠乏力等。气虚型肥胖症患者表观为形体肥胖、少气懒言、面浮虚肿、神疲嗜卧、食欲不振,或畏冷怕风,或腹胀便溏等。
肥胖与痰湿有关
减肥一直是现代女性孜孜不倦的追求。从一开始的西药减肥到后来流行的减肥茶,再到近两年的减肥胶囊,可以看出,减肥市场上中药日渐得宠,许多减肥茶和胶囊均为纯中药制造。
其实,我们祖先对肥胖已经有非常清楚的认识:中医记载,肥胖发生原因多与“湿、痰、虚”有关。并根据成因把肥胖分为以下几类:
1.因肝气过剩引起的腹型肥胖;
2.因肾功能太强或太弱引起的虚胖;
3.因血气过盛引起的脂肪型肥胖;
4.因血气不足、脾脏阳气太盛引起的病态肥胖等。
对于这些类型的肥胖,中医认为其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衡失调,直接影响到人体体液的酸碱度及体内酶的存活度。中医通过由内而外调整人体,从调节内分泌入手,对肝、脾、肾、心脏、肺及三焦等进行调节,通过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的统一,达到减肥的目的,同时,中医可以针对不同的肥胖起因,做到对症下药。
中医药强调复方配伍的组合作用,具有协同加强、相互制约等复杂关系,它具有多途径、多靶点、动态地呈现综合药物的特点。
痰湿体质的人容易得什么病
痰湿体质的人易感单纯性肥胖,“胖人多痰湿,瘦人多内热”,临床观察确实如此,痰湿体质的人很容易发胖。
痰湿体质肥胖基本上逃不脱高血压的纠缠。尤其经常有胸闷、恶心、眩晕、肿胀的高血压,多数是产生于痰湿体质,尽管有的人并不肥胖。
在辨证辨体的基础上,益气健脾化痰燥湿方药常用于糖尿病的治疗而取得疗效,也说明糖尿病与脾虚痰湿的关系。
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有关的高脂血症多数是以痰湿体质为发病基础。
“化痰”可治很多病
“化痰”可治很多病
痰湿体质发生多由各种病因导致脏腑气化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水湿停聚,聚湿成痰,痰湿内蕴,留滞脏腑,反过来影响脏腑功能。
肺病。通过咳嗽排出的痰,主要分热痰、寒痰、湿痰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热痰,一般有痰质黄稠、舌苔黄腻的症状,这类人群多有肺病,比如肺炎、哮喘等。治疗多采用“清”法,用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功效的药,常见的方剂有清气化痰丸等。
肥胖。中医认为肥人多痰,因为肥胖的人脾胃多虚弱,水湿代谢出现障碍,也因此影响了消化功能。这种胖其实是一种虚胖,需用燥湿化痰或是健脾化痰的方法来祛痰治疗。常见的方子是“二陈汤”,即陈皮、半夏。需要提醒的是,肥胖人群祛痰,应该辨证地看,这类方子主要适合于舌苔厚、腻,大便不成形的肥胖人群。
中风。中风人群常常贪食肥腻,或是体质肥胖,导致聚湿生痰,痰郁化热。中医认为,常吃肥腻的肥胖人群,易患半身不遂。一般采用化痰通络的方法来治疗,最常见的方子是化痰通络汤,主要由生石决明、桑寄生、陈皮、半夏组成,水煎口服即可。
高血压(眩晕)。中医常说的高血压一般以头晕、眼花为主要症状。中医认为,“无痰则不作眩”,正是因为饮食不控制,脾胃受伤而生痰,才导致头晕、胸闷、呕吐等不适。常见的治方有“半夏白术天麻汤”,主要由半夏、茯苓、白术等祛痰化湿的药物组成。
失眠。中医认为,失眠多因情志或脏腑不调而使阴阳失和所致。这类人群表现为痰多胸闷、舌苔腻而黄,多由痰湿停滞、气机不畅造成。通过中医理气化痰、清胆和胃的“温胆汤”治疗,效果比较好。温胆汤主要由生姜、生旱半夏、陈皮、竹茹组成;如果患者心神不定,还可以酌情加些茯苓,以宁心安神。
药剂师温馨提示痰湿体质的人应多吃能健脾利湿的食物,如怀山药、薏苡仁、茯苓、扁豆、赤小豆、蚕豆等。
茯苓可以减肥吗
有一定效果。
肥胖与饮食习惯、作息规律、生活习惯等都有一定关系,而中医认为气虚、痰湿是主要病机。《丹溪心法·中湿》认为肥胖应该从湿热及气虚两方面来治疗,茯苓有利水渗湿、化痰止咳、健脾和胃功效,因此对于肥胖有一定疗效。
气虚肥胖一般胖哪里 气虚肥胖和痰湿肥胖的区别
气虚肥胖一般是因为体内元气不足所造成的,对于气虚肥胖的人群来说,常常会伴随着头晕乏力、四肢无力、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声音低微、动则出汗等气虚的表现。
而痰湿肥胖一般是因为体内痰湿过重所引起的,对于痰湿肥胖的人群来说常常会伴随着身体困倦、口渴欲饮、喉咙有痰、胸闷气短、肢体沉重、大便黏腻、舌苔厚腻的表现。
痰湿肥胖和湿热肥胖的区别 痰湿体质减肥好减吗
痰湿体质减肥不好减。
因为痰湿体质会导致身体比较虚胖、浮肿,并且还会导致肠道消化不良,因为无法及时消化,所以减肥也会非常不好减。
痰湿体质的人如果想要减肥的话,首先要调理好痰湿体质,这样才能得到有效的减肥,比如多食用一些利尿祛湿的食物;并且做体育运动也能在改善痰湿体质的同时减肥。
气虚肥胖和痰湿肥胖的区别
血两虚的主要表现为面色不华,四肢倦怠,头晕心悸,气短懒言,形寒等
出现在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大出血后、妇女月经过多者等,其主要表现为既有气虚的表现,又有血虚的表现,进补宜采用益气生血、培补气血、气血并补。
服用芝元雪康组合,补血效果就很不错。吸收率极高。内含的血红素铁在人体十二指肠上粘膜细胞中被直接吸收,吸收后直接参与人体血红蛋白合成,是医学界和营养学界公认的吸收率最高的补血益气产品。
以采用气血双补的基础方剂:
当归(酒拌)10g、川芎5g、白芍药8g、熟地黄(酒拌)15g、人参3g、白术(炒)10g、茯苓8g、炙甘草5g
另外,气虚两虚可以多吃以下食物:
气虚:牛肉,狗肉,鸡肉,大枣,樱桃,葡萄,花生,山药。
血虚:牛肉,牛肝,羊肉,鸡蛋,阿胶,大枣,乌贼,葡萄,菠菜,藕,黑芝麻,枸杞子
痰湿肥胖如何调理呢
水肿型肥胖的饮食减肥原则水肿型肥胖者应该多摄取有排水、利尿的天然食物如:冬瓜、西瓜、黄瓜、白菜、哈密瓜、葡萄柚、苹果、绿豆、无糖豆浆等食物。
盐分在体内残留太多会影响水分的排泄,从而让脂肪囤积,水肿现象越来越严重。所以平时饮食上要减少食盐的摄入量,防止大量钠盐残留在体内无法代谢。
平时注意应该多吃淀粉,蛋白质类食物及蔬菜。
尽量少喝水或饮料,因为水肿型肥胖的主要原因就是体内的水分无法正常排泄,多喝水只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增加水肿的适度。
水肿型肥胖的运动减肥原则比如瑜珈、慢跑等比较缓和的运动,可以调节身体机能,改良体质,从而消除水肿。最好做到出汗,因为出汗可以帮你排出体内的多余水分。
水肿型的多数都会腿部比较粗,在晚饭后散步是个不错的瘦腿部的办法。但是注意了,光是懒懒散散的走是没有效果的!一定要腰挺直,用力摆动双手,步行的力有脚跟慢慢移动向脚尖,意思就是脚跟先着地,再是脚掌脚尖,颈部和头部腰放松,每日至少保持这个姿势20分钟。
一直瘦不下来或是痰湿体质
如何判断是不是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人常表现有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粘,胸闷,痰多,面色淡黄而暗,眼胞微浮,容易困倦,平素舌体胖大,舌苔白腻或甜,身重不爽,喜食肥甘甜粘,大便正常或不实,小便不多或微混。
痰湿体质的人群,性格方面都是比较温和,在生活中也是比较能够忍耐的,不过像这类人群常常会有糖尿糖,高血压等等疾病发生。
专家介绍,痰湿型的肥胖主要表现为,经常感觉早起起来喉咙有痰,喝水都发胖,身体沉重,身体坏水多,坏水粘稠,全身容易感觉粘乎乎的,像泥浆一样。坏水存在血脂就是血脂高,在皮肤下,就脂肪多。这种肥胖类型的人心脏感觉负担重,还爱睡觉。
调理体质,助你减肥成功
肥胖的你是不是这三种体质之一,又该如何调理呢?
湿热体质
【表现症状】脸上出油多,长痤疮,容易得口腔溃疡,小便灼热,女性白带量多,男性阴囊潮湿,身体困倦,舌苔黄腻。
痰湿性肥胖如何减肥
一、三个中药减肥方子
1.用几块陈皮加上干的菏叶煮成水来喝,简称为陈皮荷叶茶。可以起到化痰去湿的作用。
陈皮荷叶茶具体比例的配比并无严格要求,比如12克荷叶加上3克陈皮,煮10分钟就行,当茶来喝。荷叶在这里可以起到祛湿的作用,用干荷叶就可以,当然还可以用沸水泡。
2.胆南星、全瓜蒌、焦山楂、薏苡仁、莱菔子、陈皮、半夏、茯苓、枳实、赤小豆、丹参、王不留行。功效是燥湿化痰、调理气血。
3.天竺黄、茯苓、焦山楂、莪术、陈皮、半夏、黄芩、熟大黄、厚朴、槟榔、炒鸡内金、甘草。
二、痰湿体质者体形大多肥胖,身重容易疲倦,喜食肥甘厚味的食物,并且食量大。食疗上首重戒除肥甘厚味,戒酒,且最忌暴饮暴食和进食速度过快。应常吃味淡性温平的食品,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一些具有健脾利湿、化淤祛痰的食物,更应多食。
三、适宜痰湿体质者食用的食物有芥菜、韭菜、大头菜、香椿、辣椒、大蒜、葱、生姜、木瓜、白萝卜、荸荠、紫菜、洋葱、白果、大枣、扁豆、红小豆、蚕豆、包菜、山药、薏米、冬瓜仁、牛肉、羊肉、狗肉、鸡肉、鲢鱼、鳟鱼、带鱼、泥鳅、黄鳝、河虾、海参、鲍鱼、杏子、荔枝、柠檬、樱桃、杨梅、槟榔、佛手、栗子等。应限制食盐的摄入,不宜多吃肥甘油腻、酸涩食品,如饴糖、石榴、柚子、枇杷、砂糖等。此外,杏仁霜、莲藕粉、茯苓饼对该体质者是不错的食补选择。
四、痰湿体质肥胖者,应该注意日常饮食和锻炼。日常的饮食主要分为粮食类,肉类,奶制品,豆制品,水果蔬菜这几类。在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荤素搭配食用,避免同一种类的食物重复搭配。
五、其次要养成适当运动的良好习惯。运动对于身体脏腑器官都有一定的帮助,对于身体代谢和运作都有不小的作用。一般身体素质的人,最好是多做一些有氧运动,比如慢跑,散步,打太极等,锻炼时间在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
为什么气虚的人胖
一个气虚之人,身体内气的运动不充分,进餐之后,该吸收的营养物质没吸收,该排泄的没排泄,该气化的没气化掉,结果,这些没有被气化掉的物质就被转化成脂肪,堆积起来。气虚才是肥胖真正的原因,而肥胖则是判断一个人气虚最明显的指征。
胖人气虚,为什么会气虚呢?原因不外乎四种:一是气虚,二是阳虚,三是痰湿,四是湿热。
气虚,就是说,这个人身体内的气本来就不足,气化功能弱,不能气化掉身体内的脂肪,古人给这类胖子取了一个十分形象的名字,叫“脂人”。
阳虚,指人的阳气虚弱,从而引起气化功能变弱,古人称这类胖子为“肥人”。
痰湿,指人体内的气本来不虚,可是由于身体内有痰和湿,这两样东西一结合,阻碍了身体内气的运行,引起了身体气虚。古人称这类胖子为“膏人”,
湿热,指身体内的湿和热相结合,阻碍了身体内气的运行,从而造成了气虚。古人称这类人为“肉人”。
人有四胖:胆小的胖子气虚;怕冷的胖子阳虚;肿眼泡的胖子有痰湿;急躁易怒的胖子有湿热。
气是人体的动力,动力不足,人就会变得心虚胆小,不爱说话,不爱运动,不爱冒险,整天没精打采,气喘吁吁,说起话来,总是怯声怯气。判断是不是气虚型胖子,还要看他的精神状态,一般气虚型胖子气短懒言,容易疲乏,还经常头晕健忘。气虚,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就弱,血行迟缓,人就会气短懒言,容易疲乏。气虚推动无力,血液无法充分到达脸上,所以这类人总是白白胖胖的。正如古人所说“其人肥白,多属气虚”。
有一类胖子特别怕冷,大热天还要穿上秋衣秋裤,这一类胖子多为阳虚。其次,看一个胖子是不是阳虚,还要看大小便。阳虚的胖子大便溏薄,小便清长。另外,阳虚型胖子有的还会出现阳痿。经常按摩后背督脉上的长强、命门和百会三个穴位。督脉总督一身阳气,经常按摩这几个穴位能使阳气生发。
有一类胖子的气本来很足,但因为身体内有痰湿,阻碍了气的升降出入,于是,气渐渐弱了下去,人则渐渐胖了起来。
首先,应该看他是不是肿眼泡。体内有痰湿的胖子额头油光可鉴,眼睛下挂着两个大大的肿眼泡。“脾为生痰之源”,脾主运化,如果一个人的体内痰湿堆积,脾的运化失调,脾气就会不升,脾气不升,人的眼睑就会浮肿。看一个胖子体内有没有痰湿,还应看他的腰和腹。气虚的胖子虽被称为“脂人”,却属于“均一性肥胖”,人胖腹不大,形体匀称。阳虚的胖子虽被称为“肥人”,却是上下皆肥。有一类胖子,他们身小腹大,脂肪都集中在了腹部,一圈又一圈,被人戏称为“游泳圈”。如果一个胖子戴上了游泳圈,腰腹肉肥下垂,那么他多半体内有痰湿。看一个胖子有没有痰湿,还要看他是不是经常胸闷痰多。“肺为贮痰之器”,一个人体内有痰湿,肺失宣降,人就会胸闷痰多。三分调,七分养;三分靠医生,七分靠自己。
有一类胖子,古人称为“肉人”,我们称为结实型的肥胖,与虚胖相反。他们性格急躁,动不动就发火。其实,这类胖子的急躁易怒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因为他们的体内有湿热。湿就是身体内的死水,死水与痰结合,就成了痰湿,死水与热结合,就成了湿热。
首先可以观察一下脸色,如果体内湿热过盛,面部就会出现油垢,一眼望去,脸就像一张油光纸,又油又亮,用手一摸,感觉有一层油似的。除此之外,脸上还经常会长出一些痤疮、粉刺,痤疮很多情况是因为体内湿热郁积,排不出去,最后在脸上激发出来,这也是我们平时说的痘痘。看一个胖子有没有湿热,还应看他的饭量。湿热型的人都食欲旺盛,很能吃,但能吃并不表示脾胃功能正常,相反是处于“胃强脾弱”的病理状态。体内有湿热会影响到胃,胃有湿热,中医称为“胃热湿阻”,胃受热之后,其功能就会亢进,这时人的饭量就会大增,动不动就会感到饥饿。然而,胃纳过旺,就势必加重脾运化的负担,脾有“运化水湿”的作用,脾的负担过重容易造成“水湿内停”。所以,中医又将这类胖子称为“胃热湿阻型肥胖”。
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大小便来判断自己是否有湿热,大便太干燥或者太湿,都是体内湿热的表现。如果身体里热重于湿,则大便燥结;湿重于热,则大便黏滞,小便短赤。湿热体质的人,怕湿怕热,对湿环境或气温偏高,尤其是夏末秋初湿热交蒸气候难以适应。看一个胖子体内是否有湿热,还应看他的眼睛,湿热内蕴,热灼血络,这时人的两眼内就会有红赤的血丝,不痛不痒,西医说这是免疫系统的反应。其实,这就是体内有湿热的表现。总的来说,舌质偏红、舌苔黄腻,为湿热内蕴之象。面垢油光、长痘、舌苔黄腻、脾气急躁、眼睛红赤、大便太干燥或者太湿都是湿热型胖子的表现。